苏科版物理第十二章第3节宇宙探秘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7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宇宙探秘教案三苏科版主备人:审批人: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初步了解宇宙起源理论:地心说、日心说和大爆炸理论。
2.初步了解物质世界主要物体的大致尺度,知道常用的天文单位。
常识性了解宇宙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未来.3.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4.通过人类对宇宙探索历程的展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追求,认识宇宙的科学态度、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导学成语“嫦娥奔月”、“鹊桥相会”等叙述的是一个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是我们的祖先向往着浩瀚的星空、对于地球以外世界的想象。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国家都已经成功发射了许多人造地球探测卫星,去观测在地球以外的星体的有关情况,我国也于2003年10月15日成功发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将拉开我国航天技术探索宇宙的又一篇章。
从古代人类向往宇宙,到实现飞天梦,人类一直在探索着宇宙。
在前面两节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一起认识了物质的分子世界,知道了物质是由一些基本粒子构成的。
今天我们再来一起去走出地球,到物质世界的另一极——宇宙中去看看。
二、课堂学习研讨1.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开始了对宇宙的探索。
对于古人来说,他们认为地球是一个平坦的、并不太大的土地,天空似乎是一个固定的圆形屋顶,它从不远处自上而下,和我们的地面融为一体。
古代人还根据肉眼所观测到的星空绘制星图,命名了许多的星座,并赋予了许多美好的想象。
2.学生交流——关于“地心说”的有关资料;3.学生交流——关于“日心说”的有关资料4.人们仰望浩瀚的星空,仔细观测,发现大部分的星体的相对位置似乎是不变的,我们称这些星体为恒星。
现代观测发现,实际上这些恒星并不“恒”,不是绝对不动的,他们的相对位置其实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用很精确的天文仪器已经观测到它们的运动。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宇宙探秘》学案苏教版一.学习目标:①了解宇宙天体的结构②知道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关系③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简史二.导学流程:2009年7月22日,我国长江流域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如期而至,重庆、安徽、四川、浙江等地全都观赏到了美丽的日冕现象,在日全食的时间,整个全日带就像是黑夜,古时候人感到恐慌,认为太阳被天狗吃掉了,而现在我们为能遇到这样的机会感到幸运和无比的激动,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吗?关于宇宙的奥秘,你知道多少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宇宙奥秘吧!活动一:阅读课本P34-35页,了解历史上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1、“地心说”是由_____________提出的,他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心说”是由_____________提出的,他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上网查阅相关视频资料,了解星空世界,学生交流汇报对宇宙天体的认识: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充满艰辛和曲折的,哥白尼等人为坚持“真理”不惜以生命为代价,随着牛顿的万有引力的创立以及望远镜的问世,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就更远更深了,同学们已经知道太阳有八大行星,那么你知道哪颗离太阳最近?哪颗离太阳最远吗?赶快上网查询资料吧!离太阳由远及近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活动四:我们知道太阳是恒星,行星是绕恒星运动的,那么恒星就真的不动吗?宇宙中的恒星只有太阳一个吗?宇宙中的星系约有多少个呢?分析:我们知道象太阳这样的恒星在银河系中有二千多亿颗,而象银河系这样的星系在宇宙中也有1千亿个,那么这些星系叫什么名字?又是什么样子呢?赶快查询资料吧!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由更小的被称为_______粒子组成.宇宙也是物质构成的,宇宙是一个有_______的天体系统,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起源于距今约150亿年的一次_________.3.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由_________及_________的〔选填“近〞或“远〞〕.人类早就开始了对宇宙的探索,中国古代的_________星图,绘制于约公元705年;16世纪,哥白尼创立了“_________说〞.4.阅读以下短文,答复以下问题.土星是太阳系中最美丽的行星,它是一颗由浓密大气包裹的液体星球,用望远镜可以看到它有一个美丽的光环,像一顶巨大的草帽〔如图5〕,土星光环是由石块,冰块和尘埃组成的,其实不仅土星图5有光环,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也有光环,只不过比拟稀薄而已.〔1〕土星及其他一切星体都是由____________组成的.〔2〕组成土星的物质形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3〕通过阅读短文,你还获得了哪些信息?说出一条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仙女座河外星系是离银河系比拟近的一个星系,它距地球约200万光年,试求地球与仙女座河外星系之间的距离.〔一年按365天计算,光速取3×108m/s〕〔3分〕6.在天文学领域,人们总结了日月运动的许多规律。
请在以下科学家与研究成果间用线正确连接。
(1) 哥白尼地心说(2) 牛顿日心说(3) 托勒密万有引力理论七、板书设计八、课后作业教学反思:电功率教教学目标:1、理解电功率的概念。
〔A〕2、理解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概念。
〔B〕3、会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等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
〔B 〕重点: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教学难点: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过程:一、知识回忆1、电功率是描述电流_________的物理量。
苏科版物理第十二章第3节宇宙探秘
滨海县天场初级中学李青松邮编:224512
[设计说明]
本课是八年级下物理新教材中一节带有科普性质的课。
在学习准备活动中,可以可以搜集大量的课程资源(包括图文资料、网页地址),老师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也要注意新信息的搜集,为课堂内容的丰富,效率的提高创造条件。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设计并采用网络教学。
书本资源抓住两条线索,一条线索是从对宇宙整体理解上按照由近及远的次序,勾勒不同阶段人类所认识的宇宙大小;另一条线索是展示了人类对宇宙结构演化等更深人的认识历程。
将“神舟5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安全返回这一最新的激动人心的重大成就及时编进了教材。
教学设计中恰当使用这些资源,对弘扬爱国主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是十分有益的。
这一节的内容涉及到很多的天文、地理知识,信息特别多,背景资料容量大、知识新,对于这方面知识的搜集与了解,在设计教学活动前的准备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学习活动的设计要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前将学习提纲给学生,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去准备所要学习的知识。
课上,教师起到组织与引导作用,将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让学生有发表自己观点,展示自己准备成果的机会,在学生发表看法、阐述问题的过程中,激起他们的活动与交流兴趣,教师起到引导、帮助与过渡的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初步了解宇宙起源理论:地心说、日心说和大爆炸理论。
2.初步了解物质世界主要物体的大致尺度,知道常用的天文单位。
常识性了解宇宙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未来.
3.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4.通过人类对宇宙探索历程的展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追求,认识宇宙的科学态度、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
5.大致了解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进展,体会我国载人航天成就在体现我国的综合科技实力及提升国际地位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更加热爱祖国,增强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具学具]
电脑或投影仪、投影片
学生收集的天体图片等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
[课前研究(学习)的问题]
布置学生搜集关于宇宙的起源与天体研究的有关材料,便于课堂中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
[教学过程]
[保留板书]
三.宇宙探秘
(一)古代人的宇宙观
(二)哥白尼的“日心说”
(三)运动的恒星
(四)无尽的太空
(五)中国人实现“飞天梦“
(六)宇宙的演变
1、谱线“红移”
2、“宇宙大爆炸”学说
[教学评价]
本节课主要特点是:
1、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针对学生对天文现象强烈的好奇心,结合学生已有的前科学知
识,自主探究新知识,有效地组织科普课教学的进程。
2、通过课前准备,课内交流以及课外延伸等活动,为课堂内容的丰富,效率的提高创造了
条件,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注重学科渗透,有机地进行历史、地理、天文等知识的渗透。
4、加强科学、技术、社会领域的综合,结合祖国航天技术的成就,有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
育,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培养良好的科学精神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资源]
1.星空的奥秘
美丽的夜空,群星璀璨,令人浮想联翩。
好奇的人们不禁要问: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是什么东西构成的,它们有多亮,为什么相互之间不动,它们怎么来的,以后又会怎样?宇宙里真的还有人类吗?其实,这些都是天文学研究的课题。
正是这样的好奇心,促使人们运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去探索星空的奥秘。
望远镜是天文学家的眼睛,也是探索星空的好工具。
天文学家为了把星星看得更清楚,除了把望远镜越造越大外,还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望远镜,既可以直接看到星星,又可以接收星星发出的电波,通过电波了解星星的秘密。
更为神奇的是,人们还想到把望远镜放到太空飞船上,避开了大气层的干扰,看到了更多更美的星星。
宇宙无边无际,现在我们估算出的星星超过万亿亿颗。
我们能够观测到的,最远可达150亿光年。
也就是说,那里发出的光要走150亿年才能到达地球,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它150亿年前的情况。
这样看来,天空就是一部历史。
假设我们能乘上超越光速的飞船,飞到遥远的星际,在那里观测地球,我们就能看到地球的过去,重温历史。
宇宙就是这么神奇,往往超越我们的想象,星星之遥远、高温、高速,体积、密度、年龄之大无不令人咋舌,至少地球上是没有的,所以才?quot;天文数字"之说。
举个例子,就连不大不小的太阳,都有2000亿亿吨,70万公里的半径,1500万度的温度,50亿岁的年龄。
而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地球上用1000万年。
此外,又有谁会想到,在广袤的宇宙间,星与星之间居然会是一片真空,没有丁点儿空气呢?
星空就是这样的神秘莫测而又丰富多采。
每颗星星都象迷人的眼睛,激发每位有志的少年朋友,长大后去探索它的奥秘。
2.河外星系
如果说银河系是一个巨大的"星城",那么宇宙间是否仅此一个"孤城"呢?不是的。
在广袤无垠、浩瀚辽阔的宇宙空间,还有许许多多象我们银河系一样的"星城",叫做河外星系,简称星系。
今天,人们估计河外星系的总数在千亿个以上,它们如同辽阔海洋中星罗棋布的岛屿,故也被称为“宇宙岛”。
河外星系是怎样被发现的?
关于河外星系的发现过程可以追溯到两百多年前。
在当时法国天文学家梅西耶 ( Messier Charles ) 为星云编制的星表中,编号为M31的星云在天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初冬的夜晚,熟悉星空的人可以在仙女座内用肉眼找到它——一个模糊的斑点,俗称仙女座大星云。
从1885年起,人们就在仙女座大星云里陆陆续续地发现了许多新星,从而推断出仙女座星云不是一团通常的、被动地反射光线的尘埃气体云,而一定是由许许多多恒星构成的系统,而且恒星的数目一定极大,这样才有可能在它们中间出现那么多的新星。
如果假设这些新星最亮时候的亮度和在银河系中找到的其它新星的亮度是一样的,那么就可以大致推断出仙女座大星云离我们十分遥远,远远超出了我们已知的银河系的范围。
但是由于用新星来测定的距离并不很可靠,因此也引起了争议。
直到1924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用当时世界上最大的2.4米口径的望远镜在仙女座大星云的边缘找到了被称为"量天尺"的造父变星,利用造父变星的光变周期和光度的对应关系才定出仙女座星云的准确距离,证明它确实是在银河系之外,也像银河系一样,是一个巨大、独立的恒星集团。
因此,仙女星云应改称为仙女星系。
从河外星系的发现,可以反观我们的银河系。
它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星系,是千亿星系家族中的一员,是宇宙海洋中的一个小岛,是无限宇宙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本节相关网址
http://www.pep.com.cn/wlcjcjf/index.htm
http://www.mingjing.org.cn/kxyrs/33.Htm
推荐习题
1.人们认识宇宙是一个由近及远的过程,人类认识到宇宙是一个有的天体系统。
2.下列关于宇宙的认识中,说法正确是()
A.宇宙中天体的位置是始终不变的B.宇宙是方形的
C.哥白尼创立的“日心说”D.太阳就是宇宙的中心
3.关于宇宙的产生的看法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宇宙没有起源,天然而成的
B.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C.宇宙肯定是恒星的湮灭造成的
D.宇宙产生于气候的变化
4.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一开始是一个“原始火球”,原始的火球发生了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到一定程度时,逐步形成了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乃至恒星和行星。
5.谈谈你对宇宙起源的认识,对宇宙的起源提出你的猜想。
参考答案
1.有层次2.C 3.B 4.下降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