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雪亭
- 格式:docx
- 大小:15.29 KB
- 文档页数:2
一、周浦地区储里与华谷里储里、华谷里,地名。
为周浦的别称。
南宋绍兴年间,周浦已成为关隘之地。
周浦镇建镇的时间比较早。
早在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就已成书的《上海县志》县图上,已标有“周浦镇”的名字。
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3年(1914年)周浦曾设为市。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至1951年8月,周浦也曾是市的建置。
周浦地区成陆之后,初为盐场,而煮盐必须开沟引潮。
随着滩涂的不断延伸,盐灶的外移,将原来引潮的沟渠疏浚加深,成为河道。
由此周浦镇河网密集,据说周浦有数百条河道。
周浦又别称“澧溪”、“杜浦”,即以水为名。
周浦的人口集聚,在历史上最早的一次,是在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宋室南迁,北方士族地主随之南迁,其中一部分人定居在周浦及原属本县的闸港、杜行一带,如谈怡、李邃、王迪、陆文祥、瞿榆维等北方士族,都是携家族一起来周浦、下沙避难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安下家来。
在南迁周浦的北方士族之中,有一位诗人叫储泳(1101—1165年),字文卿,号华谷,他在定居周浦的岁月里,不仅以诗表达他的情感,他的诗歌情景交融,语言通俗,当时他的诗风流传极广,影响很大。
他还是一位学术家,尤其对于道家的著述有深入的研究,曾撰成《参同契解》、《悟真篇解》两本书。
储咏死后,安葬在周浦的汇龙桥南,墓形似木鱼,当地俗称“木鱼坟”,瞻仰的人很多。
明清时代,苏松的骚人墨客前来凭吊,留下许多诗作,如孔衡的《宋诗人储泳墓》诗。
为记念这位诗人,故而人们也把周浦称作“储里”、“华谷里”。
(汪欣)先有姚家厅,后有周浦镇“先有姚家厅,后有周浦镇”这句话60岁以上的周浦人都知道,姚家厅位于中大街北侧28号。
姚家厅即南荫堂,是明代太常寺卿姚埙所建的宅第,建于成化年间(1465—1487年)。
宋元年代,周浦还在集镇的形成时期,有“杜浦、澧溪、七家村”等别称,西市建有永定讲寺。
1995年出版的《周浦镇志》这样记载“当时周浦刚成集镇,市容不整。
少林寺说明文800字初中作文少林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因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
下面是我整理的少林寺说明文800字,欢送阅读。
少林寺说明文800字1初五那天,阳光明媚,我和爸爸妈妈乘车来到嵩山少林寺游玩。
少林寺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在中国有两个,分为南少林和北少林。
我游览的就是北少林。
走进少林寺,我看见一排排整齐的大树和几块乌龟拖着的大石碑。
据史书记载,当年十三棍僧救唐王后,唐太宗李世民为了感谢少林寺僧人,下了一道圣旨:少林寺的和尚穿便衣时可以吃肉。
所以其中的一块石碑上刻着“世民〞两个字。
导游说:“摸摸乌龟头能给人带来福气。
〞于是,我们都争先恐后地摸了乌龟头。
不一会儿我们的目光都转移到了那一排排的树上,发现树上有一些指头大小的洞,这些洞是少林和尚练一指禅,二指禅形成的。
看着这些树上的小洞,我禁不住想起了的电影少林寺主题歌和牧羊曲。
穿过天王殿,我们来到了大雄宝殿,让我奇怪的是,大雄宝殿里供的不是佛,而是一个空旷的大厅地面上坑坑洼洼的,深浅不一。
导游解释到清朝雍正年间,雍正怕少林寺和尚造反,下令禁止他们练功,少林和尚没方法,只好躲在大雄宝殿里偷偷练功。
因此,地面被他们练出了坑。
我看着那些大小不等的坑,非常吃惊,顿时感到少林功夫的博大精深。
出了少林寺庙,我们就来到了塔林。
塔林是自古以来历代高僧圆寂后安息的地方。
仔细观察,每一座塔都略有不同,正在我心存疑虑时导游的几句话打断了我的沉思,“这些塔下葬的和尚生前的功德越大,塔的层数就越多。
平顶塔葬的是文僧,尖顶塔葬的是武僧。
塔林中最高的,被围墙保护起来的塔是一位功德最高的武僧的塔————〞。
“哦〞,我不自主的长叹一声。
参观完塔林,我们就去了武术馆——少林武僧表演少林功夫的地方。
在这里我欣赏了正宗的少林功夫,懂得了什么是少林精神。
通过这次游少林寺,我了解了少林寺的历史和精湛的少林武功,并懂得练武功需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只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就能练成神功。
少林寺碑林导游词讲解少林寺碑林导游词讲解作为一名优秀的导游,常常需要准备导游词,导游词具有注重口语化、精简凝练、重点突出的特点。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少林寺碑林导游词讲解,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少林寺碑林导游词讲解1藏经阁又名法堂,明代所建,毁于1928年,1994年重建,它是寺僧藏经说法的场所。
内供少林寺的一位缅甸国弟子于1996年揖赠的汉白玉卧佛像一尊。
在藏经阁月台下有一口大铁锅,是明代万历年铸造的,据说是当时少林寺和尚用来炒菜用的小锅,从这口锅内可以想象到少林寺复当时的昌盛与繁荣。
藏经阁东西两厢分别是东禅堂、西客堂,东禅堂是供僧人坐禅的地方,西客堂现为接待宾客的场所。
方丈室是少林寺住持僧(也就是方丈)起居、生活、理事的地方。
乾隆十五年九月二十九日,乾隆游历嵩山时曾在此住宿。
方丈室门口东侧的钟为元代铸造,此钟只能在遇到紧急情况下方可击之,起报警作用。
达摩亭又称立雪亭。
殿内神龛中供奉的是铜质达摩坐像,两侧分别是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
殿内悬挂的“雪印心珠”四字乃乾隆皇帝御题。
说起达摩亭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据佛教经典记载:达摩来到少林寺后,有一中国高僧神光也追随而来,虚心向达摩求教,被达摩拒绝,神光并不灰心。
达摩到石洞面壁坐禅,神光侍立其后,达摩回寺院料理佛事,神光也跟回寺院,神光对达摩精心照料,形影不离。
对禅师的一举一动,心悦口服,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公元536年冬天的一个夜晚,达摩在达摩亭坐禅入定,神光依旧侍立在亭外,这时天上下起了大雪,大雪淹没了神光的双膝,神光仍双手合十,一动也不动,第二天早上达摩开定后,见神光站在雪地里,就问他:“你站在雪地里干什么?”神光回答说:“求师傅传授真法。
”达摩说:“要我传法给你,除非天隆红雪。
”神光解意,抽出戒刀,砍去了自已的左臂,鲜血顿时柒红了白雪,达摩心动,遂把衣钵法器传给了神光,作为传法的凭证,并为其取名为“慧可”。
少林寺达摩洞导游词达摩洞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少林寺西北约2公里五乳峰下的阜丘上.建筑物仅存一座大殿,两间小亭和一所重修的千佛阁。
大殿建于宋宣和七年(1125年),深广各三间,是河南现存最古的木结构建筑。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少林寺达摩洞导游词,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少林寺达摩洞导游词1位于河南省登封市的嵩山是举世闻名的中华五岳(山东的泰山,陕西的华山,山西的恒山,湖南的衡山)之一,被称为中岳。
嵩山风景区有36座山峰,绵延60公里,主要由太室山和少室山两座大山组成,最高的山峰海拔1494米。
嵩山风景区人文景观众多,计有十寺,五庙,五宫,二观,四庵,四洞,三坛及宝塔270余座,是历史上佛、儒、道三教荟萃之地。
闻名于世的少林寺便深藏于嵩山的怀抱。
这些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珍稀的地质遗迹相互辉映,构成了嵩山地质公园立体的、多层次的、多功能的迷人景观。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登封市,总面积45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地质(含构造)的组成部分,主要的地质风景包括独特的风化腐蚀后的结构以及石灰岩喀斯特的景观。
嵩山在大地构造上处于华北古陆南缘。
在公园范围内,连续完整地出露35亿年以来太古代、元古代、生代和新生代五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层,地层层序清楚,构造形迹典型,被地质界称为“五代同堂”,是一部完整的地球历史石头书。
嵩山主峰地区的玉寨山、峻极峰、瓦指岭、尖山等,多为石英岩组成,加之构造运动所致,使诸峰向土拔地而起,立壁千仞,险峻清秀,奇峰异谷遍布全区,形成独特的地形和地貌。
公园区内居住有汉、回、普米、白、彝、苗、维吾尔、蒙古八个民族,形成了多民族的大家庭。
在各少数民族节庆之日,地方政府与汉族同胞与之共同庆贺,充分展示其民习,民俗,民风等民族文化,享受少数民族的习俗乐趣。
风景区内还有许多名胜景点和历史文物。
在享誉中外的少林寺里,少林和尚苦练气功和少林功夫(武术)除少林寺外,这里还有不少其他寺庙,如中岳庙,别称“小宫殿”;法王寺和慧山寺,两座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寺庙;以及两座中国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天文台(观星台)等等。
小学三年级神话故事(三篇)导读:本文小学三年级神话故事(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尧的传说】尧的生活非常节俭。
传说他住在用茅草盖的房子里,屋内的大梁和柱子,都是用连刨也没刨过的原木做的,架起来就算了事;吃的是粗米饭,喝的是野菜汤;冬天穿着鹿皮做的袄,夏天穿着麻布衣裳;用的器皿也不过是些泥碗土钵之类,一点也没有特殊的地方。
可是尧对老百姓却充满了深厚的仁爱之心。
如果有哪一个人挨了饿,尧就说:“这是我使他挨饿的呀!”如果有哪一个人受了冻,尧就说:“这是我使他受冻的呀!”如果有谁犯了罪,受了惩罚,尧就说:“这是我使他陷入罪恶的呀!”在尧做国君的70年间,先是遇到过大旱,天上同时出现10个太阳,大地上的草木和庄稼都干枯了,尧就命羿射下9个太阳,解除了旱灾。
后来又遇到了特大的洪水,九州大地一片汪洋,尧就命禹去治水,用了13年的时间,终于把洪水治服了。
所以那时人民虽然也过了些苦日子,可是百姓对尧始终是衷心爱戴的,一点也没有怨言。
难怪后来像孔丘这样的圣人对尧也大加赞扬,他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这段话的大意说;尧这位国君,真伟大呀!最崇高最威严的是上天,唯有尧能像上天那样爱抚人民。
那种对人民的宽厚坦荡的爱呀,老百姓不知怎么说才好。
本篇据《韩非子•五囊》、《谎苑•君道》(西汉刘向撰)等书中有关材料编写。
尧是远古时着名的仁君,这篇神话传说歌颂了他节险爱民的崇高品德。
【夸父逐日】远古时代,在我国北部,有一座巍峨雄伟的成都载天山,山上住着一个巨人氏族叫夸父族。
夸父族的首领叫做夸父,他身高无比,力大无穷,意志坚强,气概非凡。
那时候,世界上荒凉落后,毒蛇猛兽横行,人们生活凄苦。
夸父为了本部落的人产能够活下去,每天都率领众人跟洪水猛兽搏斗。
夸父常常将捉到的凶恶的黄蛇挂在自己的两只耳朵上作为装饰,引以为荣。
有一年,天大旱。
火一样的太阳烤焦了地上的庄稼,晒干了河里的流水。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常住院
少林寺主体为常住院,中轴线建筑共7进,由南向北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方丈院、立雪亭、千佛殿。
少林寺常住院是少林寺的核心,也是主持和尚和执事僧进行拜佛、坐禅、诵经、接待、藏书、开展大型法事活动的地方,也是主持僧及各方执事僧居住、办理内外日常事务的地方。
少林寺,位于登封市西北13公里太室山南麓。
面对少室山,背依五乳峰。
元代裕公在主持少林寺期间,兴建了藏经阁和许多殿宇。
元末兵火之后,明代又重修了藏经阁、千佛殿、立雪亭等,奠定了今日少林寺之规模。
至1928年军阀混战中,少林寺大雄宝殿、天王殿、藏经阁、钟楼、鼓楼等主要建筑与重要文物被军阀石友三烧毁。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多次拨款维修,修复了全部围墙,翻修了山门、立雪亭、千佛殿、地藏殿、东西寮房和大部分古塔。
1982年以后根据有关资料重建了天王殿、大雄宝殿、钟楼、鼓楼、藏经阁、紧那罗王殿、六祖殿、禅堂、僧院等,使这些殿堂又恢复了昔日面貌。
少林寺建筑群主要包括三部分:常住院(即人们通称的少林寺)、塔林、初祖庵。
少林寺常住院山门横匾“少林寺”是清代康熙所题;大雄宝殿是全寺活动的中心;千佛殿是寺中最大的殿阁建筑。
竹香。
少林寺塔林导游词少林寺塔林导游词导游词各位亲爱的朋友:大家早上好!很高兴在这个风和日丽的早上看到大家!同时也很荣幸今天能与大家同行,感谢在座的各位朋友参加由我们美好时光旅行社组织的这次少林寺一日游活动。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想必大家对咱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都耳熟能详吧,我这姓正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中的薛姓,单名一个涵字,大家叫我小薛就好,千万不要叫薛导,那就太见外了!今天同我一起为大家服务的还有司机赵师傅,我与赵师傅可以说是黄金榙档,所以说在座的各位你们这次的旅行交给我们,不仅可以放心,还有舒心、开心。
然后请大家注意下我们的车是蓝白相间的金龙车,车牌号是88888,希望大家上下车时注意识别。
旅游期间,请大家认清导游旗的标志。
我们早上8点左右出发赴登封,车览中岳嵩山景观,游禅宗祖庭、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
参观全寺的中心建筑—常住院,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砖塔群落—塔林,观看正宗的少林功夫表演,领略少林武术的博大精深,自由游览初祖庵、二祖庵、达摩洞、三皇寨等景点。
游览结束后返程,约19:00左右抵达郑州。
郑州,简称郑,又名商都,是河南省会,地处中原腹地,华北平原南部,北临黄河。
郑州是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新亚欧大陆桥及黄河流域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中原经济区及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
郑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历史上夏朝、商朝、管国、郑国、韩国五次为都,八代为州。
我们今天所以到的登封市也曾经是我国的历史一个朝代的都城。
登封是夏朝的都城,“禹传子,甲天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登封市不大,但是说道名胜古迹,那可是星罗棋布,一树一峰都彰显文化渊源。
汉代的嵩山三阙,北魏嵩岳寺塔,元代观星台,少林寺,中岳庙,嵩阳书院,分别是佛、道和儒的代表。
少林寺位于登封市西北约13公里处的嵩山西麓,公元495年,北魏孝文帝为安顿印度僧人跋陀传播佛教而兴建的。
32年之后,另一位印度高僧达摩到少林寺,他信奉大乘佛教,主张普渡众生,他在少林寺广集信徒,首传禅宗,后来,禅宗播及全国,少林寺被称为禅宗的祖庭。
嵩山旅游最正确景点:少林寺塔林中岳庙少林寺少林寺位于登封市西北15公里处的嵩山少室山下,因为此地环境清幽,四周俱是密密匝匝的树林,因此得名“少林寺〞,意为“深躲于少室山下密林中的寺院〞。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年间,以佛教禅宗祖庭和少林武术的发源地而著称。
相传达摩祖师从海上经广州、南京,然后“一苇渡江〞来到嵩山,在少林寺广召信徒,弘扬佛法禅宗,从此确立了少林寺作为禅宗祖庭的地位。
到了唐代,少林寺又因一段“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而声名大振,在唐王的特许下,少林寺能够拥有僧兵,自成体系的少林武术因此成为中华武术的代表之一。
少林寺内要紧建筑有少林碑林、天王殿、山门、大雄宝殿、千佛殿、方丈室、钟楼、鼓楼、立雪亭等。
少林寺院外建筑有离寺西不远的塔林,寺西北阜地上的初祖庵,少溪河南岸的南园,钵盂峰下的二祖庵,寺东太室山麓的三祖庵,以及分散在寺四周的古塔、碑刻等。
塔林位于少林寺西400米处的山足下,是少林寺历代高僧的坟墓,塔内一般安葬死者的灵骨或生前衣钵。
因塔数目许多,散布如林,故名塔林。
塔林是我国现存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古塔群,有唐以来历代古塔230余座,是国内最大的塔林,有砖、石和砖石混合结构的各类墓塔。
其中,唐塔2座、宋塔2座。
金塔10座、元塔46座、明塔148座,余为清塔或时代不详者。
有单层单檐塔、单层密檐塔、印度窣堵坡塔和各式喇嘛塔等。
塔的层次一般为一至七级,最高可达15米,造型有正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圆形、柱形、锥体、瓶体、喇叭体等。
按佛制,只有名僧、高僧圆寂后,才设宫建塔,刻石纪志,以昭功德。
因此塔的形制层级、上下大小、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的不同,都表达着逝者生前在佛教中的地位、成就和威瞧上下。
塔林中的名塔许多,闻名的有法玩塔、铸公禅师塔、裕公塔、坦然和尚塔、照公塔、小山和尚塔等。
中岳庙位于太室山东南麓黄盖峰下,在登封城东4公里处。
原名“太室祠〞,是祭奠太室山神的场所,始建于秦代。
中岳庙是河南省规模最大、保留最完善的古代建筑群。
中原四⼤名寺——登封少林寺少林寺,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和中国功夫的发源地,现为世界⽂化遗产、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五乳峰下,因坐落于嵩⼭腹地少室⼭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
始建于北魏太和⼗九年(495年),是孝⽂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僧跋陀尊者,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少室⼭北麓敕建⽽成。
少林寺常住院占地⾯积约57600平⽅⽶,现任⽅丈是曹洞正宗第47世、第33代嗣祖沙门释永信。
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名刹”。
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名扬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九年(495年),孝⽂帝拓跋宏为安顿来朝传授⼩乘佛教的印度僧⼈跋陀,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少室⼭北麓敕建⽽成。
永平元年(506年),印度⾼僧勒拿摩提和菩提流⽀先后到少林寺开辟译场,在少林寺西台舍利塔设⽴翻经堂翻译经书。
之后,慧光在少林寺弘扬《四分律》等师说,经多代发展,后世最终形成四分律宗。
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年),释迦牟尼佛第⼆⼗⼋代徒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他在跋陀开创的基础上,⼴集信徒,传授禅宗,东魏孝静帝天平三年传法于慧可,从此禅学在少林寺落迹流传。
在南北朝佛教发展⾼峰期,北周武帝采纳还俗沙门卫元嵩删寺减僧的建议,在建德三年(574年)下令禁⽌佛教传流,史称北周武帝灭佛,少林寺毁坏严重。
北周⼤象⼆年(580年),北周静帝恢复少林寺,将其改名为陟岵寺。
[10]隋⽂帝崇佛,复改陟岵寺为少林寺,并赐给少林寺⼟地⼀百顷,再加上其他赏赐,少林寺成为拥有百顷良⽥和庞⼤寺产的⼤寺院。
唐初,少林寺⼗三和尚因助唐有功,受到唐太宗的封赏,赐⽥千顷,⽔碾⼀具,并称少林僧⼈为僧兵,从此,少林寺名扬天下,被誉为天下第⼀名刹。
⾄唐宋年间,少林寺拥有⼟地14000多亩,寺基540亩,楼台殿阁5000余间,僧徒达2000多⼈。
少林寺解说词五年级下册我们眼前的就是今天主要参观的少林寺常住院。
常住院是主持僧和执事和尚进行佛事活动的地方,寺院总面积三万多平方米,分七进建筑,希望通过我的讲解,使您对少林寺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现在我们来到了少林寺的山门前,山门就是少林寺的大门,深山藏古寺,所以寺院一般多建于深山,这第一道门就叫“山门”。
山门也称三门,寓意为佛教的三解脱。
佛教认为人有三毒:贪、嗔、痴。
过了这三门就会灭掉这“三毒”,在心理上做一个快乐的自由人。
门额上的“少林寺”三字是清圣祖康皇帝所书,正上方刻有“康熙御笔之宝”方印,黑底金字,素雅大方。
山门殿的佛龛供着大肚弥勒佛,又称迎宾佛,他慈眉善目,笑迎八方来客,有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说的就是此佛。
神龛后面供奉的是韦驮,他是南方天王部下的大神将之首。
他手持金刚宝杵,职责是保护寺院内佛、法、僧三宝的安全。
穿过天王殿,我们面前的这座建筑就是全寺的中心建筑——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重檐歇山式建筑。
“大雄”是佛祖的别称表明佛的光明无量。
中国有句古话,无事不登三宝殿说的就是这里,三宝指的是佛、法、僧。
殿内供奉着婆娑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左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
殿内东西两侧塑的是十八罗汉,屏墙后塑的是观世音菩萨。
少林寺大雄宝殿与其他寺院大雄宝殿不同之处在于这里的三世佛左右塑有两尊站像,分别是达摩祖师和具有高超武艺的少林寺护法神——紧那罗王,表明少林寺是禅武结合的寺院;另外,在该殿中间的两根大柱下还有麒麟雕像,表明禅宗是完全汉化了的中国式佛教。
参观完藏经阁,方丈室后,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立雪亭,又称达摩亭。
殿内供奉的是铜制达摩坐像,两侧分别是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
说起立雪亭,这里还有个动人的故事:据佛经记载,达摩来到少林寺后,神光也追随而来,虚心求教却被达摩拒绝,神光并不灰心,对达摩精心照顾,形影不离。
好了,各位游客朋友们,刚刚我们参观了中国唯一座建在中轴线上的方丈室,不妨跟随我去参观在我认为少寺最有意义的一进建筑。
(请大家小心台阶,注意脚下。
)(有一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有一个现象:少林寺共七进建筑,我们一进一进建筑在参观,其实都是在往上走,走的是上山路。
因为少林寺位于嵩山少室山五乳峰下,是依山势而建,所以我们现在是一路往上走。
)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立雪亭,立雪亭又称达摩亭,是达摩祖师传法慧可的地方,里面供奉的是禅宗六祖。
关于立雪亭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据记载,梁武帝大通元年,达摩祖师从印度来到当时的建业朝见梁武帝,可惜话不投机,达摩一苇渡江来到少林寺面壁而坐,一坐就是九年。
达摩来到少林寺后,居住在洛阳的神光法师便一路追随来到少林寺,虔心求教,却被达摩拒绝,但神光并不灰心,达摩面壁坐禅,神光也面壁坐禅,达摩料理佛事,神光也精心照料,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达摩修成正果后回到少林寺,神光也跟随他回到寺院。
这年冬天达摩祖师在亭内坐禅,神光侍与亭外,这时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很快淹没了神光的双膝,但神光仍旧双手合十,一动不动。
第二天早上,达摩开定,见神光仍站在雪中,便问道“你久立雪中为何?”神光回答说“求师傅传授佛法,大开甘露之门,广度众生!”达摩沉思片刻后说“要我传法,除非天降红雪”。
神光听后,知道师傅在点化他,毫不犹豫拿出随身佩戴的戒刀,砍去了自己的左臂,顿时鲜血飞溅,白雪变红雪。
达摩有感于神光的至诚,知道他是传法之人,便把衣钵法器传给了神光,作为传法的凭证,并为其取名“慧可”。
故事
已经结束,但慧可断臂求法却一直被人们传诵,为了纪念二祖真诚求法,立雪断臂,至今少林寺僧人都单臂稽qi3首,斜披袈裟。
达摩亭也被更名为“立雪亭”。
后来乾隆皇帝游历嵩山,听到这个故事很是感动,遂挥笔题写“血印心珠”匾额一块,挂于立雪亭上方,以诚后世:佛业来之不易。
参观完立雪亭,下面请大家继续往前走,去参观少林寺的最后一重大殿,同时也是少林寺最有价值的大殿——西方圣人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