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1课时 数数
- 格式:doc
- 大小:672.02 KB
- 文档页数:2
课题:数一数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比多少班级一年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比长短、比高矮班级一年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1:1至5的认识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2:比大小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3:第几班级一年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4:几和几班级一年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5:加法班级一年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6:减法班级一年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7:0的认识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8:0的计算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认识立体图形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认识平面图形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三角板2.观察课本第34页上面的主题图,你能用他们的方法画出上面每一个物体的表面吗?课题:分类(一)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分类(二)班级一年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课题:6和7的认识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图画式应用题班级一年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6、7的认识和加减法的练习班级一年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8和9的认识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8和9的组成班级一年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8、9的加减法班级一年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图画式应用题班级一年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8、9的认识和加减法的练习班级一年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只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本周课堂规范:书写工整展示声音洪亮课题:10的认识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10的加减法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填未知加数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连加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小组讨论,看哪个小组列出的算式最多,计算最准确。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1、数数、
数的组)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地数出10以内的数;
2.能够正确地用集合的方式表示各类物品的数量。
二、学习重点
1.掌握10以内的数数方法;
2.理解数的组合。
三、学习内容
1. 数数
•数数是指用我们所熟知的数字(1、2、3、4、5、6、7、8、9、10)按顺序数出物品的数量的动作。
例如,数一数下面这些物品有多少个:
,那么就是5个苹果。
2. 数的组
•数的组是指用数来表示物品的数量,并且将不同种类的物品组合在一起。
例如,有3个 和2个 ,可以表示为3个 +2个 。
四、导学步骤
1.先观察课室中的物品,例如书本、笔、橡皮等,试着用眼睛数一数有
多少个。
2.给出一些物品(如卡片、积木等),请同学们用手指数一数每一种物
品的数量,并写在纸上。
3.让同学们自由组合不同种类的物品,并用数的组合来表示出来,如4
个 +3个 。
五、学习反馈
1.点名几名同学,让他们口头回答:10以内的数应该如何数数?
2.让学生展示他们组合的物品,并口头介绍组合的数量。
六、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数的基本概念和数的组合,希望同学们能够在
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加深对数的认识。
备注:以上是第四单元的导学案,同学们在完成本单元的学习任务时,请按照导学案所示的学习重点和内容进行学习和练习。
祝大家学习顺利!。
课题:数一数班级姓名评价课题:比多少班级一年级姓名评价课题:位置班级一年级姓名评价课题1:1至5的认识班级姓名评价学习目标: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5 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及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习重点:1~5基数含义的理解。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初步学会写数字与建立数感。
学习过程:一、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1.谈话:观察第14、15页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有几个2.跟周围的小伙伴交流,同时教师到各组共同交流并指导。
3.学生汇报。
4.教师根据汇报情况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展认读,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
二、反应实践1.教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2.教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与教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3.同桌之间考一考。
三、感知数的顺序1.逐次感知1~5的顺序。
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依次感知3、4、5的来源。
〕2.整体感知。
出示点子图,请学生给它们5个排排队。
四、开放性活动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
(1)小组交流。
(2)汇报。
2.猜数游戏。
提问:这个数比2大,可能是几这个数比4小,可能是几这个数比3大而且比5小,可能是几只有这一种可能吗3.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同伴说说分别用了几个学具。
小组活动。
课题2:比多少班级姓名评价学习过程:一、复习旧知(一)认读1~5各数(二)排序1、教师报数字请学生拿:2、5、3、1、4。
2、4、2、5、1、3,请学生把以上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同桌互相检查、纠正。
二、探究新知(一)观察主题图,答复以下问题:提问:1.图上有哪些水果分别是多少2.图上有几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1个桃、1根香蕉,够不够(二)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学习“>〞“<〞与“=〞“=〞(猴与桃比)。
全套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课:认识数字1教学目标:- 让学生认识数字1,并能正确书写和读出数字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从实物中找出相应的数字1-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能正确使用数字1进行计数教学内容:1. 数字1的认识和书写2. 数字1的读音和使用教学步骤:1. 引入数字1的概念,通过展示数字1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认识数字1。
2. 让学生模仿老师的示范,正确书写数字1,并多次进行操练。
3. 进行数字1的听音练习,让学生能准确地听出数字1的读音。
4. 利用实物进行数字1的操作练习,让学生能从一组物品中找出数字1的数量。
5. 进行数字1的计数练习,让学生运用数字1进行简单的计数操作。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能力来评价他们是否掌握了数字1的认识、书写和使用。
可以进行小组活动或个别测试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二课:认识数字2教学目标:- 让学生认识数字2,并能正确书写和读出数字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从实物中找出相应的数字2-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能正确使用数字2进行计数教学内容:1. 数字2的认识和书写2. 数字2的读音和使用教学步骤:1. 引入数字2的概念,通过展示数字2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认识数字2。
2. 让学生模仿老师的示范,正确书写数字2,并多次进行操练。
3. 进行数字2的听音练习,让学生能准确地听出数字2的读音。
4. 利用实物进行数字2的操作练习,让学生能从一组物品中找出数字2的数量。
5. 进行数字2的计数练习,让学生运用数字2进行简单的计数操作。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能力来评价他们是否掌握了数字2的认识、书写和使用。
可以进行小组活动或个别测试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以下教案内容类似,依次介绍数字3、数字4、数字5等)。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课时数数人教新课标我今天要给大家上课的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数数。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数数。
我们会通过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来学习如何正确地数数。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数数的方法,并且能够准确地数数。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大家掌握数数的方法,难点是能够准确地数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小物品,让大家能够通过实际的操作来学习数数。
大家也需要准备一本数学书和一支笔,用来学习和记录。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的情景来引入数数的概念,让大家能够理解数数的重要性。
然后,我会带领大家学习教材中的例题,解释数数的方法。
接着,我会给大家一些随堂练习,让大家能够通过实际的操作来巩固学习的知识。
我会给大家一些作业,让大家能够在课后继续练习。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些简洁明了的板书,来帮助大家理解和记忆数数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用笔和纸,写下从1数到20的过程,并标明每个数字的位置。
答案:从1数到20的过程如下: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数数的方法,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如果大家在学习中遇到了问题,可以随时向我提问,我会在课后帮助大家解答。
同时,大家也可以通过一些拓展延伸的活动,比如数数比赛,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数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在教学内容引入环节,我通过实际情景来引出数数的概念。
这个环节的关键在于让学生理解数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我可以展示一些图片,如水果、玩具等,让学生观察并尝试数一数。
这样的引入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的明确在本节课中,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数数的方法,并能够准确地数数。
第7单元找规律
单元学习目标
教材简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图形和数字简单排列规律,等差数列和数组规律,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找规律内容其实学生在以前学习中已经有所涉及,如在一年级上学期时候通过1个1个地数数、2个2个地数数、5个5个地数数,体验并描述数数过程中规律;通过整理20以内加法表,探索计算中规律;在认识图形中,也渗透了简单图形排列规律等.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或数字排列简单规律,理解规律含义并能描述和表示规律,同时会根据发现规律进行推理,确定后续图形或数字排列方式.
2.在发现规律、描述和表示规律以及简单应用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观察能力、数学表征能力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感受规律在生活中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欣赏数学规律美意识.
课时分配:
(1)找规律(1) 1课时
(2)找规律(2) 1课时
(3)找规律(3) 1课时
(4)练习课1课时
(5)单元重点知识点归纳与易错警示1课时
教法与学法:
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数学内容和教材编排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突出教学趣味性,体现教学开放性,把握教学重点,控制好教学“度”.
第1课时找规律(1)
(1)3,4,5,6, 7 , 8 ,9,10
(2)2,4, 6 ,8, 10 .
3.画一画,填一填.
4.找出每组中不符合规律图形,在它下面画“.
5.按照规律给图④涂色.。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下册第一课:认识数字
教学目标:
- 认识数字0-9,并能正确书写;
- 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 能够对数字进行简单的排序和比较。
教学内容:
1. 认识数字0-9的读音和书写形式;
2. 数字的大小比较和排序方法。
教学步骤:
1. 引入数字0-9的读音和书写形式,通过展示数字卡片和口头指导让学生逐个认识。
2. 进行数字的大小比较练,让学生观察数字卡片上的数量,比较大小并排序。
3. 制作数字排序游戏,让学生按照指定的顺序排列数字卡片,培养他们的排序能力。
4.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比较手中数字卡片的大小,然后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
5. 结束本节课,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数字书写练。
教学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认识数字0-9,并能正确书写。
他们也能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排序和比较。
学生
在小组活动中能够积极参与,并能按照要求进行数字的排序。
在书
写练中,学生表现出良好的书写能力和对数字形态的掌握程度。
教学延伸: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和书写能力,可以设计一些
数字相关的游戏和练,例如数字拼图、数字迷宫等。
同时,教师可
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思考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单元教学总述单元内容简析本单元的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
它包括:数的认识、解决问题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数概念是整座数学大厦的基础,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数学概念。
为了使学生掌握好这部分内容,本套教材根据儿童已有的经验和心理发展规律,按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将数概念的教学划分为若干阶段: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认识20以内各数,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一阶段;在一年级下学期,认数范围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学生认识100以内各数,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二个阶段;在二年级下学期,认数范围则由100以内扩展到万以内,学生认识万以内各数,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三个阶段……本单元的教学处于数概念教学的第二阶段。
在这一阶段,将拓展学生对“计数单位”的认识,并进一步感知、理解“十进制”“位值制”两个基本概念,这两个概念是学习数概念的根本。
因此,本单元的教学非常重要,因为它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的基础,同时它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
单元学习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单元重点、难点重点:读数、写数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难点:一是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就是教师们常说的“拐弯数”);二是数位的意义;三是探索例7的百数图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
单元编排结构一共(33 )个(1)绿色的草地上来了一群羊,请你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只羊。
教师:到底有多少只羊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请来了一位老朋友(将10贴在黑板一共(47)个苹果。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数数人教新课标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数数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第1课时数数。
具体内容包括:1. 学习数的顺序,从1到100。
2. 掌握数数的方法,能够用手指、物品等辅助工具进行数数。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的顺序,从1到100。
2. 培养学生用手指、物品等辅助工具进行数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熟练地用手指、物品等辅助工具进行数数。
2.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数的顺序,从1到100。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卡片、小物品等。
2. 学具:学生自带手指、物品等辅助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如桌子、椅子、窗户等,引导学生发现物品的排列规律。
2. 数数方法学习:(1)教师出示教学卡片,卡片上写着数字1到100,引导学生跟着教师一起读出这些数字。
(2)教师示范用手指进行数数,从1数到100。
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数。
(3)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物品,如小球、铅笔等,用物品进行数数练习。
3. 数数练习:(1)教师出示一幅图,图中有10个苹果,让学生数一数有几个苹果。
(2)教师出示一幅图,图中有20个鸟巢,让学生数一数有几个鸟巢。
(3)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幅图,用手指或物品进行数数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数的顺序从1到100板书设计:1 2 3 4 56 7 8 9 1011 12 13 14 1516 17 18 19 2021 22 23 24 2526 27 28 29 3031 32 33 34 3536 37 38 39 4041 42 43 44 4546 47 48 49 5051 52 53 54 5556 57 58 59 6061 62 63 64 6566 67 68 69 7071 72 73 74 7576 77 78 79 8081 82 83 84 8587 88 89 9091 92 93 94 9596 97 98 99 100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数数练习(1)数一数教室里有多少个桌子。
第4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1课时数数【教学目标】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感受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熟练地数出100以内的数。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
1.我们上学期已经了解过1到100之间的数,现在大家和我一起来数一数:一、二、三、四、五、六、......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好的,现在大家自己按照刚才背的在纸上写一写,看谁写得又对又快。
学生自由些,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2.投影出示第33页图。
师:春天来了,草原上长满了青草,小羊们可高兴了,你们看,它们成群结队地来到草地上。
提出问题:这些羊大概有多少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数。
(板书课题:数数)二、教学新授。
1.教学例1。
(1)师:同学们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数出l0根用橡皮筋捆成一捆(学生动手操作)。
师:10个一是多少? (10个一是一十)(板书)师:是几捆?(一捆)继续数出10根捆一捆.师:你们如果再接着数出9根,现在一共是几根?(29根)师:大家数到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30根)满10根又要捆一捆,现在一共有几捆?(3捆)(2)教师拿出一排木块,全班同学数一数有几块?(10块)拿3排木块是多少块?(30块)再加2块呢?(32块)接着再加3块现在一共是几块?(35块)(3)师:刚才我们已数出30根小棒是几捆?(3捆)如果加入7捆小棒现在一共是几捆(10捆)?10捆是几根小棒呢?(100根)10个十是一百。
(板书)教师引导学生:先一根一根地数,每数10根捆成一捆,再十根十根地数,10个十是一百。
2.完成教材第35页上面的“做一做”。
(1)数小棒从五十七数到六十三,再接着数到七十二。
让学生利用小棒来数一数,同桌互动,教师巡视指导。
(2)数小猪吹的泡泡。
先让学生试着数一数,然后请个别学生汇报:你是怎么数的?怎样数会更快一些?引导学生可以10个10个先圈起来,最后按几个十和几个一来快速数出小猪吹的泡泡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