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流程时间一览表(1)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14
一般:起诉→ 审察程序不切合针对不一样状况作出不一样办理审审理理起诉条件:①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中期发限人或其余组织;②有明确的被告;③有详细的诉讼恳求现从案立和事实、原由;④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情案复次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杂日一,起起诉状应记明以下事项(民诉第 110 条)。
若有短缺→审可计以算限时补正转(为而原告起诉或被告反诉应该附有切合起诉条件相应的证普非通转据资料程化序时起诉应该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被告人数提出副)合用简略程序的法院:只有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能够合用简略程序审理第一审案件,中级以上法院审理任何案件都不合用简略程序合用简略程序的案件:合用简略程序的案件只好是事实清楚、权益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
(审理波及人民调停协议的民事简略案件,一般应该合用简略程序。
)程序不合用简略程序的案件:①起诉时被告着落不明的案件;②已经依照一般程序审理的案件;③发回重审和依照审讯监察程序再审的案件。
简略程序的特色:①起诉方式和受理案件的程序简易(爽口头起诉;两方当事人同时到庭的,可立刻审理);②传唤方式简易;③独任审讯;④开庭审理程序简易;⑤审理限时短(审限仅三个月,且不行延伸)。
合用简略程序应注意的情况:①合用简略程序审理的案件,当事人同时到庭的,能够直接开庭进行调停。
调停前见告当事人诉讼权益义务和主持调停的审讯人员。
在咨询当事人能否申请审讯人切合(法定条件)受理应该在 7 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不予受理裁定不服的,能够提起上诉。
假如在立案后发现不切合的,裁定驳回起诉,当事人对驳回起诉的裁定不服,能够提起上诉①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见告原告提起行政诉讼②在两方当事人依法自发完成书面仲裁协议的状况下,应见告原告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
但有以下状况之一的,法院仍可受理: * 仲裁协议、仲裁条款无效、无效或许内容不明确没法执行的,当事人一方向法院起诉,法院应予受理; * 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选择的仲裁机构不存在,或许选择判决的事项超越仲裁机构权限的,法院有权受应该事人的起诉; * 当事人一方向法院起诉时未申明有仲裁协议,法院受理后,对方当事人又应诉争辩的,视为法院有管辖权。
一般民事诉讼流程一、起诉和受理(一)起诉1、《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1)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旅、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2)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二)受理1、《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收到起诉状,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
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2、《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
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l起5日内将替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3、人民法院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权利和义务,或藉口头告知。
二、开庭审理(一)法庭调查1、法庭调查,是在法庭上出示与案件有关的全部证据,对案件事实进行全面调查并有当事人进行质证的程序。
2、法庭调查按照下列程序进行:(1)当事人陈述;(2)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来到庭的证人证言;(3)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4)宣读鉴定结论;(5)宣读勘验笔景。
(二)法庭辩论1、法庭辩论,是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在法庭上行使辩论权,针对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论的程序。
法庭辩论的目的,是通过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辩论,对有争议的问题遥一进行审查和核实,借此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和正确适用法律。
(三)法庭笔录书记员应当将法庭审理的全部活动记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
三、宣判(一)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
People will not suffer for a lifetime, but they will suffer for a while.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民事诉讼审判流程是怎样的?1、传唤当事人,通知其他诉讼参与人出庭参加诉讼。
2、对公开审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开庭3日前公告当事人的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3、查明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
4、开庭审理时,由审判长核对当事人。
民事诉讼,很多人对这个名词并不陌生。
民事诉讼一般涉及人民法院、当事人和全体诉讼参与人,希望通过依法审理来解决民事纠纷。
如果有人因民事纠纷需要涉及这方面,那么具需要了解哪些呢?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下民事诉讼审判流程是怎样的。
一、法院审理民事诉讼审判流程是怎样的?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具体诉讼程序如下:1、起诉:起诉应递交的材料:(1)原告除向人民法院递交诉状正本外,还应按被告及第三人的人数提供诉状副本:(2)诉状附有与原告的诉讼请求及其主张相关的证据原件或经人民法院核对无异的证据复制件;(3)原、被告诉讼主体资格证明。
原告或被告是法人的,还需递交最近一次的工商年检证明材料。
起诉状应包括:1)当事人一方是公民,应记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邮编和联系电话;当事人一方是法人,应记明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姓名、职务、邮编和联系电话;2)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4)当事人的住所地与实际居住地不一致的,应当分别写明。
2、受理:符合法定条件的,7日内予以立案。
不符合法定条件的,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
立案:经审查认为起诉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填写立案审批表,由负责审查起诉的审判人员决定立案,立案时需要提交诉状、当事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法人提供营业执照和机构代码证复印件),证明案件事实的必要的证据材料并交纳诉讼费用。
民事诉讼时间一览表一、民事诉讼的概述民事诉讼是指个人、组织之间就民事权益的归属及合法权益的保护而进行的诉讼活动。
在民事诉讼中,时间的合理安排对于诉讼各方来说尤为关键。
下面是民事诉讼中的主要时间节点及其说明。
二、起诉阶段1. 起诉状提交法院当申请人准备好起诉状并确认无误后,应当在合适的时间将起诉状提交到法院。
起诉状中应包括诉讼请求、事实及证据的陈述等。
一般来说,提交起诉状的截止时间应在诉讼时效期限届满前。
2. 法院立案法院在接到起诉状后,应当在一定的时间内对案件进行立案。
具体立案时间视各地法院的工作效率和案件数量而定。
通常情况下,法院会将立案通知书寄送给申请人,告知其案件的立案号和法院联系方式。
3. 前期准备在案件立案后,法院会根据实际需要,通知双方当事人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交换证据、申请临时措施等。
在一般情况下,法院会给予双方一定的时间来完成前期准备。
三、审理阶段1. 开庭开庭是民事诉讼的重要环节之一。
法院会在适当的时间内,通知当事人参加开庭审理。
当事人应当提前到庭等候,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准备好相关证据和文件。
2. 证据交换在审理阶段,当事人应当及时提供证据,并将其交换给对方及法院。
一般来说,法院会规定一定的时间限制,以确保各方有足够的时间交换证据。
3. 举证期限举证期限是指各方当事人提交证据的最后期限。
在法庭规定的期限内,双方应当提交全部证据材料。
逾期提交证据可能会被法院拒绝接受。
四、判决阶段1. 判决期限法院在审理结束后,会在一定的时间内作出判决。
具体的判决期限根据案件的复杂性和当地法院的工作情况而定。
2. 判决送达判决书是法院对案件作出决定后形成的书面文件。
法院在作出判决后,会尽快将判决书送达给各方当事人。
当事人应在收到判决书后的规定时间内履行判决或者提出上诉等。
五、执行阶段1. 申请执行当事人希望执行法院判决或裁定时,应在一定时间内向法院申请执行。
申请执行时,申请人应提供相应的申请书及相关材料。
民事诉讼程序(附流程图-)————————————————————————————————作者: ————————————————————————————————日期:一、如果是作为原告第一步是立案,确定好管辖的法院,准备好立案的材料。
1、材料如下:1)、起诉书,具体内容参考网上的模板,原被告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什么的,具体的诉讼请求,大致描述一下事实和理由,这里要注意2点,一是管辖的法院有争议的,可以先不填写,确定法院能受理后再填写,二是日期可以先空着,理由同上。
2)、原告的身份证复印件,如果原告是企业的话,提供企业营业执照的复印件,同时提供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一份3)、被告如果是企业的话,有的法院要求提供一张被告的工商登记信息,确定被告是否存在,不同法院的规定不同,有的法院要求提供的是加盖工商局印章的被告工商登记信息,有的法院同意使用网上查询的书面信息,可以上当地的工商局红盾网查询,去法院立案之前可以事先询问一下4)、证据的复印件,如果证据较多,可以单独列一份证据目录5)、如果聘请了律师,还须提交一份民事委托书注意事项:1)、如果是离婚案件,还要提交结婚证复印件2)、向法院提交的起诉书的份数是被告人数+1,可以自己单独打印一份留用。
3)、证据原件由当事人保管,律师只保留复印件,证据最好复印2份,一份交法院,一份自已留用。
4)、立案时,可以当事人本人去,或者委托律师去,本人去,民事委托书可以先不提交,等开庭时提交5)、每个法院立案时间不一样,尤其是下午时间差别很大,周五下午一般不立案,年底要审结一些案件,一般也不立案了,所以一定要注意立案的时间。
2、法院如果审核通过,可以受理,就会给当事人开诉讼费的发票,去收费处交费,如果不涉及财产,诉讼费不会很贵,涉及了财产,按相关规定计算,诉讼费的计算可以上网参考专门的诉讼费计算器,法院的收取方法也不同,有的是全额收取,有的是收取一半,这个也要事先问清楚,因为只有顺利交费,才能继续办理受理的手续。
民事起诉流程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民事起诉流程(附诉讼收费办法)民事起诉流程(附诉讼收费办法)一、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
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
起诉书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和起诉事实、理由,尾部须署名或盖公章。
二、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下列材料:1、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
如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护照、港澳同胞回乡证、结婚证等证据的原件和复印件;企业单位作为原告的应提交营业执照、商业登记证明等材料的复印件。
2、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
如合同、协议、债权文书(借条、欠条等)、收发货凭证、往来信函等。
三、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应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详细列明提交证据的名称、页数。
证据经法院承办人核对后,由承办人在证据清单上签字盖章,一份交当事人,一份备案。
四、立案庭在当事人履行必须的手续和交齐有关证据材料之后,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五、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如确有困难,可在预交期内向本院提出减、缓、免交的书面申请,逾期不交或者书面申请缓、减、免交未获批准而仍不预交的,本院将裁定按自动撤诉处理。
六、立案手续后,案件由法院排期开庭,当事人应服从法院的各项工作安排,并于结案后到财务室结算诉讼费用,多退少补。
附: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附最新补充规定)(1989年6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四百一十一次会议通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第三条、第八十条、第一百七十八条、第一百九十条、第二百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诉讼费用的收费范围第一条当事人进行民事、经济、海事和行政诉讼,应当向人民法院交纳案件受理费。
民事诉讼流程时间表一、立案阶段立案是民事诉讼的起始阶段,以下是立案流程时间表:1. 去相关法院提交诉讼状和相关证据。
2. 法院收到诉讼状后,审查材料的完整性和合法性。
3. 法院受理案件并立案,给予案件一个独特的案号。
4. 立案完成后,法院会发出立案通知书,并告知当事人。
5. 立案时间通常在收到诉讼状后的数日内,具体时间根据法院工作效率而定。
二、答辩阶段答辩阶段是被告向法院提出辩护意见和相关证据的阶段,以下是答辩流程时间表:1. 被告收到指定的法院传票后,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答辩状。
2. 被告提交答辩状后,法院会审查状况并通知原告。
3. 如果被告需要反诉,也需要在这个阶段提出反诉状。
4. 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材料,制定开庭时间。
5. 答辩阶段的时间通常在立案后的一段时间内进行,具体时间根据法院安排而定。
三、举证阶段举证阶段是双方提供证据支持自己诉讼主张的阶段,以下是举证流程时间表:1. 法院在答辩阶段确认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发出开庭通知。
2. 原告和被告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准备自己的证据材料。
3. 双方在开庭前,应将自己的证据材料提供给对方和法院。
4. 开庭当天,双方将自己的证据提交给法院、辩论、质证等。
5. 举证阶段的时间通常是在立案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而定。
四、辩论阶段辩论阶段是原告和被告在法庭上就案件的争议进行辩论,以下是辩论流程时间表:1. 开庭当天,双方辩护律师或当事人进行案情陈述。
2. 双方就所提出的证据进行质证和反质证。
3. 双方可以进行辩论,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4. 法院在辩论结束后,安排下一步的庭审时间或宣判时间。
5. 辩论阶段的时间通常在开庭当天,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而定。
五、宣判阶段宣判阶段是法院依法对案件作出判决或裁定的阶段,以下是宣判流程时间表:1. 法院在辩论结束后,会根据案件情况决定是否择期宣判。
2. 宣判前,法院会组织法官进行研究和评议。
3. 宣判当天,法院会正式宣读判决或裁定。
民事诉讼法时间一览表一、起诉时限根据《民事诉讼法》,起诉时限是指民事诉讼的起诉阶段必须遵守的时间限制。
具体规定如下:1.普通民事案件对普通民事案件提起诉讼的时限,根据案件的性质和特殊情况而有所不同。
在一般情况下,起诉时限为两年。
但对于房屋买卖、建筑工程、医疗事故等特殊民事案件,起诉时限可以延长至三年。
2.合同纠纷涉及合同纠纷的民事诉讼,起诉时限一般为两年。
但如果合同中约定了更长或更短的起诉时限,双方应当遵守合同的约定。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合同中约定了质量保证期或者过渡期,起诉时限从该期满之日起计算。
3.人格权纠纷涉及人格权纠纷的民事诉讼,起诉时限为一年,自侵权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
4.劳动争议涉及劳动争议的民事诉讼,起诉时限为一年。
5.知识产权纠纷对于知识产权相关纠纷的民事诉讼,起诉时限为三年。
这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的维权案件。
二、中止时限中止时限是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法院内部或外部因素导致案件无法继续审理的一种时间限制。
以下是部分常见的中止时限:1.举证期限在一般的民事诉讼中,原告在起诉状中应当附上证据材料。
被告在法庭开庭前提交答辩状时,应当附上本人的证据材料。
当事人应当在开庭前告知对方当事人证据的种类和数量。
举证期限一般不超过开庭前十五日。
2.申请证人出庭的时间在需要证人出庭作证的案件中,对证人的传票应当提前五日送达。
一般情况下,证人应当在收到传票后三日内到达法院。
3.申请鉴定的时间对需要鉴定的案件,当事人应当在开庭前申请鉴定,并提供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的信息。
鉴定结果应当在开庭前五日提交法院。
三、裁判时限裁判时限是指法院在民事诉讼案件中作出判决或裁定的时间限制。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作出判决或裁定的时限为:1.一审案件对于一审案件,法院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后六个月内作出判决。
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延长至十个月。
2.二审案件对于二审案件,法院应当在收到上诉状后三个月内作出判决。
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延长至六个月。
(3)对第三人撤销之诉,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三十日内决定是否立案;(4)对执行异议之诉,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十五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3.人民法院在上述法定期间内不能判定起诉、自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先行立案。
律师提醒:1.由于法院存在案多人少的客观情况,所以对于部分应当登记立案的法院可能不予登记立案;2.各法院年底要进行结案率的考核评比,故大部分法院在年底将以各种理由不予立案。
送达送达时间及方式:1.送达时间: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诉状副本送达被告;(新民诉125条)2.直接送达: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
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受送达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签收。
(新民诉85条)3.留置送达: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
(新民诉86条)4.委托送达或邮寄送达: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或者邮寄送达。
邮寄送达的,以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新民诉88条)5.转交送达:受送达人是军人的,通过其所在部队团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转交。
受送达人被监禁的,通过其所在监所转交。
受送达人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通过其所在强制性教育机构转交。
(新民诉89、90条)6.公告送达:国内公告送达:适用于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
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60天的,视为送达。
(新民诉84条);涉外公告送达:适用于不能用其他方式送达的。
民事诉讼流程图一审一审案件1、起诉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立案审查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裁定驳回起诉不服10日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2、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可根据当事人申请,做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3、排期开庭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4、开庭审理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事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法庭辩论:各方当人事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喝论证法庭调查: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达成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当事人履行调解书内容或申请执行向法院告诉庭提出再审申请未达成调解协议5、合议庭合意做出裁决(宣判)同意判决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我院告诉听提出执行申请不同意裁判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判决: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6、上诉想法院承办人递交上诉状,并按规定缴纳上诉费,5日内法院向对方当事人送达上诉状副本,对方15日内进行答辩二审审理维持原判改判发回重审宣判后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我院告诉庭提出执行申请如不服,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二审1、立案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审查一审法院移动的上诉材料及卷宗,符合条件,予以立案证据交换上诉的裁定:合议庭审查后直接进行裁决上诉的判决2、开庭(案件事实基本清楚,可以不开庭审理,但必须与双方当事人进行谈话)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公告移送审判庭开庭审理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喝论证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3、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维持原判改判发回重审宣判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一审法院申请执行4、向二审法院告诉庭递交书面申诉材料申请再审达成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
民事诉讼庭审的详细流程是什么1.开庭准备:开庭前,法院会依法对案件进行审查,确定案件的管辖权和被告人的身份,安排庭审时间、地点,并通知当事人、证人和辩护人等出庭。
2.庭审召开:法院根据各方出庭情况,按照约定的时间、地点召开庭审。
一般庭审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出庭登记:当事人到庭后,法院会进行出庭登记,确认当事人身份,并记录在案。
(2)宣读起诉书和答辩状:由原告或代理人宣读起诉书,被告或代理人宣读答辩状。
(3)质证和辩论:双方当事人依次进行质证,即提供证据和争论的环节。
质证可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
质证完毕后,进行辩论,双方辩论期间可以就证据的真实性、法律适用等问题进行辩论。
(4)法庭调查:庭审过程中,法官可能会启动法庭调查程序,即对与案件有关的事实进行查证。
法庭调查可以举行听证会、勘验、查阅证据资料等。
(5)当事人陈述:当事人有权在庭审过程中陈述自己的意见、阐述诉求和主张。
(6)法庭询问:法庭根据需要对当事人、证人、鉴定人等进行询问,以了解案件的情况和证据。
(7)法庭辩论:庭审结束前,法官会对当事人或代理人的主张和答辩进行总结,并听取当事人是否有最后意见陈述。
3.判决宣读:庭审结束后,法院会将案件进行审议,并在一定的时间内作出判决。
法院将判决的内容进行宣读,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向上级法院提出上诉。
4.调解和和解:庭审过程中,如果当事人达成调解或和解协议,法院会协助当事人执行协议,终结诉讼。
调解和和解协议一经法院确认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5.效力认定和执行:如果当事人不服判决结果,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
如果判决生效,法院将对判决进行效力认定,并根据需要进行执行,保障当事人的权益。
以上是民事诉讼庭审的详细流程。
在庭审中,法院会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进行公正、公平的审判,最终达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保护当事人权益的目的。
民事诉讼审判流程及步骤好的,以下是关于“民事诉讼审判流程及步骤”的说明:一、立案1. 基本动作要领- 首先呢,你得写好起诉状。
起诉状就像是告状的通知书,要把你的要求(也就是诉讼请求)写清楚,比如你要对方赔你多少钱,或者让对方做什么事;还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事实和理由)写明白。
这是很关键的动作,要是写不清楚,法院都不知道你要干啥。
我之前就写错过,把事实部分写得乱七八糟的,后来又重新修改。
- 准备好相关证据。
证据就像你的武器一样。
比如说你要告别人欠你钱,借条之类的就是证据。
而且证据最好整理成清晰的清单,列出证据名称、来源、证明内容等。
- 然后拿着起诉状、证据材料还有你的身份证复印件之类的,去到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
管辖权这个东西可不能弄错,一般来说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法院有管辖权。
我有一次差点就跑到没有管辖权的法院去立案,还好出发前又检查了一遍。
2. 个人小技巧- 起诉状可以在网上找一些模板来参照写,对了这里可以参考法院的官方网站或者一些法律资讯平台上的模板。
这样格式会比较规范。
- 证据能多准备就多准备,宁滥勿缺。
比如说关于欠款纠纷,除了借条,当时的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能证明借款事实的都带上。
3. 容易忽视的细节- 注意起诉状的份数,一般要按照被告的人数加上一份,来准备起诉状的副本。
我之前就只带了一份,结果又得重新复印,浪费了不少时间。
- 如果是法人起诉或者被诉,还需要带上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等材料。
二、法院受理与送达1. 基本动作要领- 法院立案庭收到你的材料后,会进行审查。
如果符合立案条件,就会受理你的案子,并给你一个受理通知书。
这时候就放心多了。
- 接着法院会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应诉通知书等法律文书。
2. 个人小技巧- 你可以及时向法院询问立案审查的进度。
有的法院案子多,可能会拖上几天,如果催一催可能会处理得快一点。
3. 容易忽视的细节- 被告的送达地址要写准确。
如果因为你的错误导致无法送达,会耽误很多时间。
(3)对第三人撤销之诉,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三十日决定是否立案;(4)对执行异议之诉,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十五日决定是否立案。
3.人民法院在上述法定期间不能判定起诉、自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先行立案。
律师提醒:1.由于法院存在案多人少的客观情况,所以对于部分应当登记立案的法院可能不予登记立案;2.各法院年底要进行结案率的考核评比,故大部分法院在年底将以各种理由不予立案。
送达送达时间及方式:1.送达时间: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5日将诉状副本送达被告;(新民诉125条)2.直接送达: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
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受送达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签收。
(新民诉85条)3.留置送达: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
(新民诉86条)4.委托送达或邮寄送达: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或者邮寄送达。
邮寄送达的,以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新民诉88条)5.转交送达:受送达人是军人的,通过其所在部队团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转交。
受送达人被监禁的,通过其所在监所转交。
受送达人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通过其所在强制性教育机构转交。
(新民诉89、90条)6.公告送达:国公告送达:适用于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
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60天的,视为送达。
(新民诉84条);涉外公告送达:适用于不能用其他方式送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