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书法名家及作品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7
历代名人名家书法墨迹1.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书圣”)王羲之是中国最著名的、成就最高的书法家。
他广采众长,自成一家,不仅作为中国书法史上一座极具象征性的丰碑深远影响着中国千年书法,还留下了大量的丰富多样的书法精品。
代表作有《兰亭序》和《快雪时晴帖》。
2.颜真卿(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雄强健硕,大气磅礴,自成一家。
他的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人称“颜体”。
代表作有《颜勤礼碑》和《颜氏家庙碑》。
3.柳公权(唐代书法家)柳公权的书法挺拔秀丽,气韵生动,骨力遒劲,自成一家。
他的楷书尤为出色,人称“柳体”。
代表作有《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
4.赵孟頫(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书法温润秀雅,笔法精致,气韵生动,自成一家。
他的楷书、行书、草书均佳,是元代书法大家。
代表作有《洛神赋》和《胆巴碑》。
5.文徵明(明代书法家)文徵明的书法清新雅致,气韵生动,自成一家。
他的行书、草书、隶书均佳,是明代书法大家。
代表作有《赤壁赋》和《离骚经》。
6.董其昌(明代书法家)董其昌的书法俊逸秀润,古朴典雅,自成一家。
他的行书、草书、楷书均佳,是明代书法大家。
代表作有《丹溪笔谈》和《石匮书》。
7.郑燮(清代书法家)郑燮的书法雄浑豪放,气韵生动,自成一家。
他的行书、草书、隶书均佳,是清代书法大家。
代表作有《前后赤壁赋》和《秋声赋》。
8.于右任(近现代书法家)于右任的书法俊逸挺拔,气势磅礴,自成一家。
他的行书、草书均佳,是近现代书法大家。
代表作有《长恨歌》和《岳阳楼记》。
以上这些历代名人名家书法墨迹及简介展示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
历代书法名家作品大全
1. 王羲之(303-361),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他的代表作品包括《兰亭序》和《九成宫醴泉铭》。
王羲之的书法以行草和隶书最为著名,被誉为“书圣”。
2. 颜真卿(709-785),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他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颜勤礼碑》和《祭侄文稿》等。
3. 柳公权(778-865),柳公权是唐代书法家,擅长行草和草书,代表作品有《柳公权法帖》等。
4. 米芾(1051-1107),米芾是宋代著名书法家,他的行草书法极富个性,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和《臞仙书屋记》。
5. 赵孟頫(1254-1322),赵孟頫是元代著名书法家,他擅长行草和隶书,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和《黄庭经》等。
6. 文征明(1470-1559),文征明是明代著名书法家,擅长行草和隶书,代表作品有《文征明帖》等。
以上介绍的书法家及其代表作品只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其他书法家的作品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这些书法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具有极高的价值,也承载着历史文化的沉淀和传承,对于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希望这些介绍能够帮助你对历代书法名家作品有更全面的了解。
历代最值得推荐的小楷书法名家名作小楷,顾名思义,是楷书中的小调。
它创建于三国魏朝的仲由。
他是最杰出的隶书权威,楷书的笔法脱胎于韩立,笔法生动如在大海中飞翔。
但结构宽平,横画长直画短,官分遗风犹存。
然而,模型方法已经准备好了,它实际上是官书的祖先。
王羲之到了东晋,对小楷书法的研究更加细致,使之臻于完美,也为中国小楷书法树立了一个美好的欣赏标准。
汉晋南北朝钟繇《宣示表》钟繇(151—230),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县)人,出生于汉末名士之家,官至太傅。
他同汉末张芝、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合称书中“四贤”。
书法各体兼备,完成了古隶向楷书的转变,创立了楷书这一新的书体,在书法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作品中尤以《宣示表》最能体现其小楷的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此帖章法纵紧横疏,气势开阔,每行字的大小、轻重、正欹、宽窄,错落有致,极尽自然之趣,体现出一种雄浑厚朴、沉着高古的艺术风格。
王羲之《乐毅论》王羲之(303—361),字逸少,东晋大书法家,官至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其小楷主要取法钟繇,而在完善楷书、丰富笔法、美化字形等方面又取得了新的成就,其代表作有《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像赞》《孝女曹娥碑》等。
《乐毅论》基本摆脱了隶书的痕迹,具备了完备的楷书法则。
用笔沉着内敛,扎实劲健;点的姿态生动,细腻圆润。
在整体风格上呈现出端庄沉着、圆润峻拔、动静有致的中和之美、雍容之美。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王献之(344—386),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善书又与其父一脉相承,并称“二王”,有小楷作品《洛神赋十三行》传世。
王献之的《洛神赋》将楷书艺术推向一个新高峰,被后世尊称为“天下小楷第一”“小楷极则”,标志着楷书艺术的完全成熟。
从温润细腻、峻拔流美的气格来看,《洛神赋》颇得其父心法要诀,但又灵性颖出,创变有成,更讲求作品的遒丽、峻逸、疏朗之美,已经是完全成熟的楷书之作。
隋唐首先要提的是写经体,特别是敦煌写经,这些墨迹,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是当时民间书写的代表之作,这些不容忽视。
【中国书法简明历史年表】朝 代时 间书 体代表碑帖时代书家书论名篇夏前21世纪-16世纪商前16世纪-11世纪甲骨文甲骨文书法金文书法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金文《散氏盘》《大盂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朱书墨书《石鼓文》春秋战国玉书石刻大篆《史籀篇》李斯小篆《峄山刻石》《泰山刻石》胡毋敬《琅琊刻石》秦前221年--前206年西汉篆书《石门颂》崔瑗《礼器碑》杜操许慎《说文解字》东汉前206年-公元8年隶书《华山庙碑》刘德昇崔瑗《草书势》《景君碑》蔡邕蔡邕《篆势》《笔赋》公元25年-220年行书《鲜于璜碑》张芝赵壹《非草书》东汉中期《史晨碑》托名蔡邕《笔论》《乙瑛碑》托名蔡邕《九势》章草《曹全碑》东汉末期《冠军帖》楷书东汉末期三国公元220-公元280年魏碑《天发神谶碑》钟繇卫恒《四体书势》魏蜀吴隶书《爨宝子碑》卫觊、卫瓘、杨泉《草书赋》楷书钟繇《宣示表》卫恆、卫宣、王羲之《笔阵图》两晋公元265-公元420年行书索靖《月仪帖》《出师颂》卫夫人王羲之《自论书》西晋东晋草书陆机《平复帖》索靖王珉《行书状》王羲之《兰亭序》陆机虞龢《论书表》南北朝公元420-公元581年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琅琊王氏王僧虔《书赋》《论书》陶弘景《瘗鹤铭》(羲之、献之等)《龙门二十品》王僧虔《郑文公碑》《张猛龙碑》隋行书《董美人墓志》智永孙过庭《书谱》公元581-公元618年《苏慈墓志》欧阳询李嗣真《书后品》唐楷书《龙藏寺碑》虞世南张怀瓘《书断》公元618-公元907年智永《千字文》褚遂良张彦远《法书要录》五代草书欧阳询《九成宫》薛稷公元907-公元960年虞世南《孔子庙堂碑》李邕十国篆书陆柬之《陆机文赋》怀素公元902-公元979年褚遂良《孟法师碑》张旭褚遂良《雁塔圣教序》颜真卿李邕《李思训碑》柳公权张旭《肚痛帖》《古诗四帖》杨凝式怀素《论书帖》《苦笋帖》李阳冰篆书《颜氏家庙碑》徐浩《不空和尚碑》怀仁《集王圣教序》柳公权《玄秘塔碑》柳公权《神策军碑》颜真卿《多宝塔感应碑》颜真卿行书《祭侄文稿》杨凝式《韭花帖》宋公元960-1279年蔡襄《自书诗稿》苏轼欧阳修《试笔》北宋南宋苏轼《黄州寒食帖》黄庭坚朱长文《续书断》黄庭坚《松风阁诗》米芾黄伯思《东观余论》辽公元916-1125年米芾《研山铭》蔡襄《宣和书谱》行书米芾《蜀素帖》钱勰米芾《海岳名言》金公元1115-1234年蔡京《徽宗十八学士图跋》赵佶洪适《隶释》赵佶《楷书千字文》赵明诚《金石录》陆游《怀成都十韵诗》姜夔《续书谱》范成大《荔酥沙鱼帖》陈思《书小史》朱熹《卜筑帖》赵孟坚《论书法》张孝祥《台眷帖》姜夔《落水本兰亭序跋》《淳化阁帖》赵孟頫《赤壁赋》鲜于枢郝经《叙书》楷书赵孟頫《老子道德经卷》赵孟頫赵孟頫《兰亭十三跋》篆书赵孟頫《洛神赋》《黃庭经》康里夒夒郑杓《衍极》隶书赵孟頫《汲黯传》《过秦论》吴镇吾衍《学古编》行书鲜于枢《水帘洞诗帖》杨维桢释溥光《雪庵字要》草书邓文元《瞻近汉时二帖跋》陆居仁陈绎曾《翰林要诀》康里巎巎《李白诗卷》倪瓒盛熙明《法书考》倪瓒《自书诗稿》黄公望黄公望《跋赵孟頫临黃庭经》草书宋克张绅《书法通释》行书元公元1206-1368年刘伯温《春兴八首诗卷》沈周陶宗仪《书史会要》行书宋克章草《急就章册》祝允明解缙《春雨杂述》宋广《太白酒歌》文徵明祝枝山《祝枝山全集》楷书沈粲《草书古诗》陈淳丰坊《书诀》解缙《自书诗卷》王宠杨慎《墨池琐录》张弼《千字文》唐寅杨慎《书品》沈周《化疏卷》董其昌何良俊《四友斋丛书论书卷》祝允明《杜甫诗轴》徐渭王世贞《王氏书苑》十卷祝允明草书《前后赤壁赋》张瑞图项穆《书法雅言》文徵明楷书《前后赤壁赋》黄道周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论用笔》文徵明《杂花诗赋卷》王铎赵宦光《寒山帚谈》文徵明《自书西苑诗卷》陈洪绶李日华《六砚斋笔记》陈淳《秋兴八首卷》黄道周《书品论》王宠《真行草十册》郭宗昌《金石史》唐寅《和沈周落花诗卷》丰坊《各体书诀册》明公元1368-1644年董其昌《小楷千字文》董其昌《东方朔答客难卷》徐渭《草书杜甫诗轴》张瑞图《辰州道中诗卷》黄道周《赠倪献汝叔侄诗轴》倪元璐《五言律诗轴》王铎《赠张抱一行书诗卷》王铎《再芝园诗轴》行书傅山《各体书册》倪后瞻《倪氏杂著笔法》篆书《三希堂法帖》傅山杨宾《大瓢偶笔》隶书邓石如《四体书册》张照王澍《论书剩语》魏碑杨沂孙《陶渊明饮酒四条屏》刘墉王澍《翰墨指南》徐三庚《节录汉书册》金农倪涛《六艺之一录》张裕钊《千字文册》朱耷冯武《书法正传》清公元1644-1911年吴昌硕《石鼓文四条屏》郑燮蒋和《蒋氏书法正传》何绍基笪重光《书筏》杨岘刘熙载《书概》赵之谦周星莲《临池管见》吴大澂朱和羹《临池心解》邓石如阮元《南北书派论》徐三庚阮元《北碑南帖论》吴昌硕包世臣《艺舟双楫》伊秉绶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张裕钊杨守敬沈曾植康有为李瑞清郑孝胥书坛纪事备 注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着手实行思想文化的统一政策。
中国历代书法名家作品大全中国历代书法名家众多,他们的作品流传至今,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以下是一些历代书法名家及其代表作品的介绍:1. 王羲之(303年-361年),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他的代表作品有《兰亭序》、《九成宫醴泉铭》等,这些作品以行草书的形式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墨韵。
2. 王献之(344年-386年),王献之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家,被称为"书仙"。
他的代表作品有《麟德碑》、《碑志铭》等,他的书法作品以楷书为主,字形端庄工整,给人以庄重肃穆之感。
3. 柳公权(778年-865年),柳公权是唐代初期的书法家,被誉为"楷书圣手"。
他的代表作品有《白氏长庆集》、《玄秘塔碑》等,他的楷书字形规整,结构严谨,被后世称为楷书的典范。
4. 赵孟頫(1254年-1322年),赵孟頫是元代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融合了柳公权和颜真卿的风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临颜真卿祭侄文稿》等,他的行书和草书作品流畅自然,富有力量感。
5. 文徵明(1470年-1559年),文徵明是明代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多样化,包括楷书、行书、草书等。
他的代表作品有《山水诗卷》、《欧阳询碑帖》等,他的书法风格独特,笔画流畅,给人以清新明快之感。
6. 王铎(1697年-1763年),王铎是清代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以楷书为主,字形刚劲有力,具有浓厚的书法气息。
他的代表作品有《王羲之兰亭序》、《王羲之自书诗卷》等,他致力于研究古人书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以上只是中国历代书法名家的一部分,每位名家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
他们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丽魅力。
15位历代书法名家写《陋室铭》,最后一位堪称神作!写下千古名篇《陋室铭》的刘禹锡,“身居陋室,仍不改其高洁”之风范一直为后世所景仰。
而以《陋室铭》为题材的书法作品更是被后人广泛用于家居装饰,以显示居住环境的高雅及格调。
今天,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以《陋室铭》为内容创作的书法作品,来感受一下不一样的陋室之美。
1、南宋文学家:文天祥文天祥行书《陋室铭》▼2、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赵孟頫行书《陋室铭》▼赵孟頫行书《陋室铭》纸本,纵49、横131厘米;共19行,计86字。
款署“子昂”,钤“赵氏子昂”朱文方印、“松雪斋”朱文长方印。
3、元代书法家:泰不华泰不华篆书《陋室铭》▼泰不华篆书作品欣赏《陋室铭》卷,纸本,纵36.9cm,横113.5cm。
1346年43岁时作,书法兼善篆、隶、楷。
篆法师宋徐铉,下笔多用方折,行笔圆活遒劲,结构疏朗工稳,末笔多作尖锋,即“悬针”笔法。
此为迄今所见泰不华唯一的篆书真迹。
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文人,能写如此齐整秀逸的汉字古体实属难能可贵。
4、明代大书画家:文徵明文徵明行书《陋室铭》▼5、明代大书法家:祝枝山祝枝山草书《陋室铭》▼6、明代书画家:董其昌董其昌草书《陋室铭》▼7、清末书法家:姚孟起姚孟起楷书《陋室铭》▼8、清代书画家、篆刻家:赵之谦赵之谦篆书《陋室铭》▼9、民国要员、当代草圣:于右任于右任草书《陋室铭》▼10、近代著名书画家:溥心畲溥心畲行书《陋室铭》▼11、中国现代思想家:马一浮马一浮篆书《陋室铭》▼最后,大咖入场!王羲之也有《陋室铭》“作品”?晋代书家写唐代诗篇?穿越么?诸位别紧张,下面这些是集字作品。
我们依次呈现王羲之、智永、米芾、黄庭坚作品:12、王羲之字《陋室铭》王羲之集字书法《陋室铭》▼13、集智永楷书《陋室铭》智永楷书集字《陋室铭》▼14、米芾集字《陋室铭》米芾集字书法《陋室铭》▼15、黄庭坚集字《陋室铭》黄庭坚集字书法《陋室铭》▼史无最全名篇大锦集,15位古代书法高手创作,含集字字内的15幅《陋室铭》,您最喜欢谁?。
史上35名著名书法家及代表作1、李斯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
主张以小篆为标准书体。
其风格刚柔并济、圆浑挺拔,对汉字的标准化、规范化起了很大作用。
李斯《峄山刻石》2、蔡邕字,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
蔡邕,133-192年,字伯喈,陈留郡圉(今河南开封)人。
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
蔡邕精通音律,才华横溢,师事著名学者胡广。
除通经史、善辞赋之外,又精于书法,擅篆、隶书,尤以隶书造诣最深。
所创“飞白”书体,对后世影响甚大。
东汉灵帝好书法,于是书法名家辈出,以蔡邕为第一。
唐张怀瓘《书断》评蔡邕飞白书“妙有绝伦,动合神功”。
其笔迹流传至今日的,有《郭桂宗碑》与《西狭颂》等。
蔡邕《熹平石经》3、张芝字,如汉武爱道,凭虚欲仙。
生年不详,字伯英。
擅长草书中的章草,将古代当时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草法,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新写法,富有独创性,在当时影响很大,有“草圣”之称。
传说他曾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逸话。
对后世王羲之、王献之的草书影响颇深。
张芝《终年帖》4、钟繇字,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
钟繇,151-230年,字元常,颍川人社(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
钟繇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是秦汉以来第一人。
他是楷书(小楷)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
钟繇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王羲之等后世书法家都曾经潜心钻研学习钟繇书法。
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
南朝庾肩吾将钟繇的书法列为“上品之上”,唐张怀瓘《书断》中则评其书法为“神品”。
流传下来的笔迹有《宣示表》、《荐季直表》、《贺捷表》等。
以《宣示表》为最佳。
钟繇《宣示表》书法是晋代特色之一,非常精工而巧妙。
魏晋一代,文采风流,所以才产生了卫夫人这位著名的女性书法家。
5、卫夫人字,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
卫夫人,名铄,字茂猗(272-349年),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汝阴太守李矩之妻。
中国历代书法名家,都在这一百首诗里了一、王羲之羲之书法最清真,曲水流觞翰墨匀。
放浪形骸身自在,兰亭一序笔如神。
王羲之《行穰帖》二、王珣元琳墨妙散云晖,东晋风流万象归。
伯远留香宗古淡,优逰志在鹤孤飞。
王珣《伯远帖》三、陆机文赋垂名万古传,宏才大略帝王篇。
古风犹带珠玑润,平复恐难笺诂诠。
陆机《平复帖》四、颜真卿鲁公祭稿位兰亭,意不在书书境灵。
满纸云烟神鬼恸,忠肝义胆照丹青。
颜真卿《争座位帖》五、王献之子敬中秋月下书,风流倜傥问谁如。
羲之已死官奴在,笔墨当怜大令余。
王献之《中秋帖》六、孙过庭飘逸沉着晋法传,唐风流彩胜前贤。
墨痕婀娜犹刚健,书谱醇香醉砚田。
孙过庭《书谱》七、黄庭坚承天院记当何罪,肠断梅花写范滂。
瘗鹤兰亭成大悟,南楼一醉月凄凉。
黄庭坚《九陌黄尘》八、卫恒古文篆隶草苍苍,四体流芳墨翰泱。
纵横素笺连九曲,天真烂漫落华章。
九、米芾其一米点云山一叶秋,襄江不尽眼眸收。
涂山抹水成天柱,独放扁舟万里流。
其二天马脱衔梅点落,追风逐电撼天庭。
前酬穆父讥集字,唐晋流风化米形。
米芾《值雨帖》十、王铎一生吃尽二王书,怀素以来君笑如。
狂扫媚流终大器,世人当恨贰臣嘘。
王铎《拟山园帖》十一、杨凝式韭花奇古墨清幽,笔到乌丝几绸缪。
趣味无边吹绝响,晋唐格调亦当羞。
杨凝式《韭花帖》十二、苏轼体度雍华第一流,春山雨后洗回眸。
天然秀丽偕苏子,风月如佛走陌畴。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十三、怀素家种千株碧玉蕉,兔毫成冢映华韶。
狂僧颠逸惊风雨,笔走龙蛇薄九霄。
怀素《论书帖》十四、张旭颓然天放态颠狂,出岫腾霄泣凤凰。
犹醉长嗟魂魄动,烟消云散倍凄苍。
张旭《古诗四帖》十五、蔡襄平淡天真多婉媚,少年女子採莲归。
清心笔翰风流事,梦影前尘一笑挥。
蔡襄《澄心堂纸帖》十六、卫铄笔阵图篇带惑传,红裙濡墨水中莲。
莺飞草长江南事,笑把芳心寄砚田。
卫夫人《近奉帖》十七、陶弘景皇前妙论锺王劣,褒贬当然大备篇。
谁领风骚忧帝慨,清音如水润和阗。
陶弘景《瘗鹤铭》十八、李世民天下为公功盖世,贞观之治代流芳。
楷书四大家简介及作品风格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着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
他们分别指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赵体)。
人物介绍1、欧阳询(557一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
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峻,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
唐朝欧阳询:其楷书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世称“唐人楷书第一”,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
2、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
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
其书初学“草圣”张旭,初唐四家,后广收博取,一变古法,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唐朝颜真卿(颜体):其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世称“颜体”,代表作《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祭侄文稿》《麻姑仙坛记》。
3、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
后世以「颜筋柳骨」并称他们,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
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
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着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
唐朝柳公权(柳体):其楷书清健遒劲,结体严谨,笔法精妙,笔力挺拔,世称“柳体”,代表作《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
4、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
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着称于世,《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
元鲜于枢《困学斋集》称:“子昂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
”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
元朝赵孟頫:其楷书圆润清秀,端正严谨,又不失行书之飘逸娟秀,世称“赵体”,代表作《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历代书法名家简介一、历代书法名家一览表时代代表性书法名家书体秦朝李斯篆书汉朝史游草书崔瑗草书张芝草书蔡琰隶书三国钟繇楷书皇象篆、隶、草西晋陆机行草索靖章草东晋王羲之行书王献之行草卫夫人隶书南北朝羊欣隶书萧思话行书隋唐丁道护真书智永草书唐朝欧阳询欧体、楷书褚遂良隶书虞世南行书、草书张旭草书颜真卿颜体、行书怀素草书柳公权柳书、楷书五代杨凝式行书、楷书宋朝苏轼行书、楷书黄庭坚篆、隶、楷蔡襄楷书、行书金代王庭筠行书元朝赵孟頫赵体、楷体鲜于枢行草明朝董其昌颜体、赵体文征明行书、楷书徐渭草书王铎行草书包世臣草书清朝吴昌硕楷书张裕钊行草赵之谦颜体近代齐白石白石书体毛泽东狂草当代沈鹏隶书、楷书欧阳中石行书二、书法名家简介李斯,字通右,楚上蔡人(今河南上蔡县),他不仅是秦代著名的书法家,而是中国书法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创新者。
对汉字书法的发展起了先驱作用。
秦始皇统一国家后,臣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
李斯同时也是秦著名书法家。
他主持整理出了小篆。
《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即为李斯所书。
历代都有极高的评价。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
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
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
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
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
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
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
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
世称欧阳率更。
世人称他的字为“率更体”。
虞世南说他“不择纸笔,皆能如意”。
而且他还能写一手好隶书。
贞观五年《徐州都督房彦谦碑》就是其隶书作品。
他的书法,以隶书为最。
究其用笔,圆兼备而劲险峭拔,“若草里惊蛇,云间电发。
又如金刚怒目,力士挥拳。
中国历代着名书法家一览表(珍藏版)...中国历代着名书法家一览表(珍藏版)...楷书四大名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元之赵孟俯。
初唐四大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
钟王---三国魏钟繇、东晋王羲之。
二张--指东汉张芝、唐代张旭,二位善草书之书家。
赵董---指元代赵孟俯,明之董其昌。
邢张米董---指晚明四大家邢侗、张瑞图、米万钟、董其昌四人,其中董其昌、邢侗又有“南董北邢”之说。
吴中四才子---指明代居于苏南的书法家唐伯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祝允明。
二沈---指明初沈度、沈粲兄弟二人,又号称“大小学士”,前者以婉丽胜,后者以遒逸胜。
鲜赵---指元代书家赵孟俯、鲜于枢,又称元“二雄”,赵氏代表作如《仇锷墓碑铭》、《三门记》、《汲黯传》、《二陆文赋跋》、《嵇康绝交书》、《兰亭十三跋》等;鲜于枢代表作如《韩愈进学解》、《渔父词》、《透光古镜歌》、《韩愈石鼓歌》、《苏轼海棠诗》、《老子道德经》等。
米薛:指北宋米芾、薛绍彭,后者代表作如《杂书卷》等。
苏黄米蔡---指宋“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苏氏代表作如《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寒食诗》、《醉翁亭记》等;黄氏代表作如《松风阁》、《苏轼寒食诗跋》、《花气诗》、《诸上座帖》等;米氏代表作如《多景楼诗》、《苕溪诗帖》、《蜀素诗》等;蔡氏名作如《万安桥记》、《颜真卿自书告身跋》,“四家”之蔡(一说为蔡京)。
颜柳---指颜真卿、柳公权,书史上又有“颜筋柳骨”之称,前者的代表作如《多宝塔感应碑》、《郭家庙碑》、《元吉墓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祭侄季明文稿》、《争座位帖》等;后者的代表作如《李晟碑》、《金刚经》、《神策军碑》等。
颠张醉素---颠张即张旭,代表作如《肚痛帖》;醉素指怀素,代表作如《自序帖》、《千字文》、《苦笋帖》等,二人并称草圣。
虞欧褚薛---指初唐的四大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虞氏的代表作有《孔子家庙碑》,欧阳氏代表作如《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虞恭公温颜博碑》、《皇甫诞碑》,褚氏名如《雁塔圣教序》、《孟法师碑》等,薛氏代表作如《信行禅师碑》等。
中国历代书法家名录中国书法在发展的过程中人才辈出,不胜枚举。
仅清代彭蕴灿所创作的《画史汇传》中就记载有7500余人。
如果把这么多人全都叙录,既不可能而且也无助于鉴别,因此只把墨迹尚存的名家选择略加叙述。
唐之前书法名家王羲之,字逸少,官至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他的真书是古今之冠。
尤其擅长隶书,自称与锺繇的字相抗衡,与张芝的字差不多,他所书的帖传世的很多。
王献之,王羲之的儿子,字子敬,擅长草书、隶书,与父亲并称“二王”。
官至中书令,世称为“王大令”。
智永,南北朝时陈朝的永欣寺僧人。
俗姓王,会稽人,号永禅师,擅长书法,能书各种书体,草书尤其突出。
临书三十年,写有真、草《千字文》八百多本,浙东诸寺各施一本。
唐朝书法名家虞世南,唐代慈溪鸣鹤(今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观海卫镇)人,字伯施。
唐太宗时是弘文馆学士,太宗称赞他有五绝:德行、忠吉、博学、文词、书翰。
虞世南是向智永和尚学习的书法,他的字风趣秀逸,为世人所珍重。
欧阳询,字信本,博通经史,在隋朝时为太常博士,在唐朝官至太子率更令,世称“欧阳率更”。
他擅长书法,起初模仿王右军,而险劲的笔法又超越王右军。
他的书体世称“率更体”。
颜真卿,字清臣,博学,擅长行、楷,是开元年间的进士,官至侍御史。
唐代宗时升至尚书右丞,封鲁郡公,世称“颜鲁公”。
他善正书和草书,笔力遒婉,世人珍重,传之后学。
柳公权,字诚悬,元和年进士,博通经术,他的书法结体妍媚,自成一家。
褚遂良,字登善,广涉文史,官至尚书右仆射,封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他工于楷书、隶书。
怀素,长沙的僧人,嗜酒,擅长草书,自己说领悟到“草圣”三昧。
因家中贫穷没有纸来书写,曾经在故里种万余株芭蕉,以供练字挥洒。
世上流传有他所书的草书《千字文》等。
李阳冰,唐代赵郡人,字少温,擅长篆书,舒元舆说他不在李斯之下。
张旭,唐代吴人,字伯高,擅长草书,嗜酒,每当大醉后,便喊叫奔走,并下笔或用头发濡黑来书写。
世号“张颠”,又称“草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