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郝力

为做好我校教师全员培训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培训目标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教师学习师德规范文件与法律法规,着力提升师德水平与法制修养;引导全体教师学习与研究教育教学管理与课程改革等政策,以及年度主题培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规定的研修专题,着力提升政策研究水平与教育教学能力,进一步推动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培训对象

全校在职教师。

三、组织管理

为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桐城实小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和业务指导组。

1、领导小组:谈光远同志任组长,聂冬梅、王小东、卢小华、刘军同志任副组长。

2、业务指导组:刘军任组长,陈青红、徐恒芳、张莹同志为副组长。

四、培训内容

(一)师德教育与法治教育

师德教育要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重点研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的通知》等,牢固树立职业理想情操,自觉践行师德规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主动适应教育发展新常态。法治教育要重点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将依法治国的理念、原则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切实增强教师依法治教、依法执教的意识与能力。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教育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等课程作为通识教育必修内容。

(二)业务培训

1.年度主题培训

聚焦有效教学研究,了解考试与评价改革政策,通过研读《有效学习视域下的校本研修导引》和《学生有效学习与教师专业发展》,重点学习学生有效学习与教师专业发展、学习指导与叙事研究、学科课堂学习与课例研究、学习评价与行动研究、校本教学研修问题研究与解决、信息技术应用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等。

2.能力提升培训

围绕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习方式和支持教师专业

发展,以教师自主选学为主。

3.骨干教师提高培训

基于考试评价改革背景下深化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管理改革,重点研究考试招生与评价改革政策,学生有效学习与教师专业发展、学习指导与叙事研究、学科课堂学习与课例研究、学习评价与行动研究、校本教学研修问题研究与解决、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的知识和方法,学科教学微课程开发研究等。

五、培训形式

我校校本培训主要采取“特色活动和常规专题自学、专项研究”相结合的形式,全员参训,全面提高。

(一)特色活动

1、磨课

教师在大家协助下,把某课教学当作研究课题,采取多种形式,运用科研方法,反复、深入地学习、研究与实践,使该课成为水平较高的精品课。以锤炼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艺为目的,通过教师上汇报课、实验课、研讨课、观摩课、评比课等形式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具体做法:

(1)课前集体备课。同一年级的部分教师在一起集体备课,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由即将上课的教师提出教学方案。

(2)说课。上课教师把自己设计的教学方案说给大家听,着重于说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教学理念等。大家对教学方案提出

修改意见。

(3)上课。本教研组的教师尽量参与听课,检验设计方案的教学效果。

(4)课后自我反思。上课教师反思自己这节课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5)课后座谈。听课教师把自己的听课感受反馈给上课教师。通过这样一条龙的培训形式提高教师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真正把教学理念内化为认识,外化为教学行为。

2、同课异构及辩课活动

(1)各学科开展同课异构。为了发挥个人优势,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采用统一的课题,老师们先独自备课,同组经历“听满堂,互交流,相比较,深反思”的教学研究过程。

(2)辩课进校园。开展以“朴实见功力,常态显隽永”为主题的辩课活动。围绕课堂教学的热点问题展开辩课。

3、观课议课

(1)组内观课,利用小组业务学习时间进行议课。

(2)校内公开课,成立了课堂教学观摩课观察指导组,利用大组业务学习时间,指导教师从诊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原因,提供对策,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专业素养。

4、沙龙研讨

(1)读书小组活动:成立青年教师读书学习活动小组,每学期开展

1-2次活动,探讨、交流读书学习心得。

(2)名师工作室定期研讨活动:组织教师就当前教学热点问题开展教学沙龙研讨。

(二)专题自学

专题自学包括“自学课程——反思实践——撰写反思小结——接受评议”等环节,具体要求如下:

1、教师本学期自学一门专题课程,分别是《有效学习视域下的校本研修导引》和《学生有效学习与教师专业发展》。

2、教师个人要制定学期自学计划。

3、在自学过程中,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每周不少于1篇。

4、每周撰写一则反思笔记,要结合行动案例进行纵向比较,写出真情实感。

5、组织教师互评,取长补短,互动发展。

(三)专项研究

(1)开展专题研讨

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每学期选定两三个研究主题进行集体研讨。

(2)开展专题讲座

学校聘请校内外有较高理论水平的实践经验的专家、名师、教研员来校作讲座,和教师座谈对话,进行示范教学,并参与指导教学反思和行动研究,以扩展教师们的视野,提高教师们的水平。

(3)开展微型课题研究

联系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确定研究主题。每学期结束,组内成员要提交一篇教学论文,一个精彩教学片段,一篇教学反思。

六、管理措施

1、各项培训统筹安排,统一协调,列出培训对象、内容、时间、形式,及早公布,使培训明确有序,进展顺利。

2、培训人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培训前要制定培训计划,上交教导处审核。内容包括培训的目标、措施、时间及具体内容。

3、建立考核与奖惩制度,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实行过程监控,结果考核。考核结果纳入教师业务考核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