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人体工程学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2.02 MB
- 文档页数:78
第一章、绪论一、人体工程学的定义及特点1.学科定义: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机械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研究和应用范围极为广泛的综合性、边缘性学科或交叉学科。
由于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各个国家的专家、学者都试图从自身的角度来给本学科命名和下定义,因而世界各国对本学科的命名不尽相同,即使同一个国家对本学科的名称的提法也很不统一,甚至有很大差别。
如:美国(人类工程学、人的因素工程学)西欧国家(人类工效学)日本(人间工学)中国(人机工程学、人体工程学、人类工程学、工程心理学、人的因素)(1)美国人机工程学专家c.c伍德认为:设备设计必须适合人的各方面因素,以便在操作上付出最小的代价而求得最高的效率。
(2)W.B.伍德森认为:人机工程学研究的是人与机器相互关系的合理方案,亦即对人的知觉显示、操作控制、人机系统的设计及其布置和作业系统的组合等进行有效的研究,其目的在于获得最高的效率及作业时感到安全和舒适。
(3)著名的美国人机工程学家及应用心理学家A.查帕尼斯认为:人机工程学是在机械设计中,考虑如何使人获得操作简便而又准确的一门学科。
另外,在不同的研究和应用领域中,带有侧重点和倾向性的定义还有十种,不过大同小异。
可以综合各种提法,丰富我们对人体工程学的理解。
如:边缘性学科、人的行为知识、有效性、减少差错、减轻疲劳、人的劳动活动规律、生物力学、生理解剖学、心理学和技术科学、工艺学等等的关键词汇都充分体现人体工程学的内涵。
目前,国际人类工效学学会的定义最具有权威及全面: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学科。
2.学科特点:特点:(1)学科命名多样化(2)学科定义不统一。
(3)学科边界模糊。
(4)学科内容综合性强。
(5)学科应用范围广泛(产品设计、室内设计等)。
《人体工程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人体工程学的概念1. 定义人体工程学,也称为人类工程学或人因工程学,是一门跨学科的领域,它专注于理解和设计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优化人类福祉和整体系统性能。
人体工程学考虑人的身体尺寸、形状、能力、局限性和其他特性,以及人与工具、设备、机器、环境和工作之间的互动。
2. 起源与发展- 起源:人体工程学起源于20世纪初,最初关注于工业革命期间的工作效率和生产率。
- 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工程学逐渐扩展到包括工作场所、产品设计、交通、健康护理、教育等多个领域。
3. 目的人体工程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增强安全性,减少事故和伤害- 提升用户舒适度和满意度- 促进健康和福祉- 改善人机界面和产品设计二、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1. 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室和现场实验,研究者可以观察和测量人在执行特定任务时的表现,以及身体和心理的反应。
- 数据分析:收集和分析人体测量数据、生理数据、心理数据等,以建立人体特征和行为的基准。
- 模拟与仿真:使用计算机模型和虚拟现实技术来模拟人类行为和环境条件,预测设计效果。
- 人因工程学评价:通过系统的方法评估设计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原则,包括任务分析、人体力学分析、认知负荷评估等。
2. 研究内容- 人体测量与数据应用:研究人体尺寸、比例、力量、耐力等,以及这些数据在设计中的应用。
- 人体行为空间设计:研究人在不同环境中的行为模式,设计符合人体活动需求的空间。
- 人机界面设计:设计易于使用和控制的人机界面,包括显示屏、控制器、软件界面等。
- 环境设计与评价:研究光、声、温湿度等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设计舒适和安全的环境。
- 特定领域应用:研究人体工程学在家具设计、交通工具、电子产品、工作场所等领域的具体应用。
第二章人体测量及其应用一、人体测量的基本知识和术语1. 人体测量的重要性人体测量数据是人体工程学设计的基础,它帮助设计师创造出符合人体尺寸和形状的产品和环境,确保使用者的舒适度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