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换热网络_夹点设计法完整版..
- 格式:ppt
- 大小:594.50 KB
- 文档页数:24
夹点技术(下)换热网络设计详细教程(附Aspen源程序文件)本教程以丙烯环氧化工段为例对换热网络的夹点设计过程进行详细说明,模拟的源文件来源于某一届化工设计大赛国赛特等奖作品。
本教程重在过程,夹点的原理已在本人的夹点技术原理与应用一文进行了详细介绍,因此本文不再进行解释说明。
另本教程参考了熊杰明老师及包宗宏老师的相关书籍,大家有什么不懂可以买来参考。
有兴趣学习的同学可以在本文文末获取Aspen源程序文件。
下面正式开始介绍使用Aspen Energy Analyzer进行换热网络设计的过程。
1、修改单位在进行设计之前,根据需要我们可以对单位进行修改,修改的方法具体为T ools/Preference/Variables/Variables/Units/Available Unit Sets页面下选用或者修改单位集。
本例采用默认的单位集。
2、数据导入本例采用直接从Aspen plus的模拟文件导入的方法,具体过程如下:(1)首先新建一个热集成文件,即点击Creat New HI Case创建新文件,出现如图的界面图1 新建文件其中上面的图标表示的含义从左往右依次是:从Hysys流程中导入数据、从Aspen流程中导入数据、从Excel中导入数据、打开目标查看窗口、打开复合曲线窗口、打开总复合曲线窗口、打开公用工程复合曲线窗口、打开换热网络网格图窗口。
(2)从Aspen流程中导入数据图2 从Aspen流程中导入数据图3 数据导入在左侧的Steps栏中,是导入的具体步骤,每一步都有相应的提示,从上往下步骤依次为选择文件类型,公用工程文件,模拟文件,经济文件、设定详细的选项、选择流程、改变公用工程或添加公用工程、选择加热器的公用工程、选择冷却器的公用工程、选择换热器的经济数据。
在右下角中的Tips中会提示你提供的模拟文件必须收敛,没有错误等等,有兴趣的可以将此提示看看,此处不再详细介绍。
点击“Next”,选择文件的路径。
利用夹点技术设计换热网络马连强Ξ郑开学 贺鑫平 高建红 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西安 710054摘要 介绍夹点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利用夹点技术设计换热网络的原则,列举利用夹点技术设计换热网络过程的实例,并简单介绍换热网络优化方面的基本知识。
关键词 夹点技术 换热网络 设计 夹点技术(Pinch P oint T echn ology)是由Linnhoff为首的英国帝国化学公司(I1C1I)的系统综合小组开发的。
这个小组曾在1977~1981年对老厂技术改造及新厂建设的18项工程设计进行了重新设计计算,发现用新的原理设计平均可以节能30%,有的项目不仅可以节能,而且重新安排后节省了投资。
1982年美国联碳公司请Linnhoff指导,在一年时间内试算了9个工程实例,结果证明,用这种方法平均可以节能50%,用于老厂技术改造的设备投资一般可以在2~12个月内回收。
因而这种技术被认为是成熟的并可以在工业中普遍推广使用。
经验证明,采用这种方法在新设计中可节省能源和设备投资,在老厂技术改造中可用较少设备投资回收尽可能多的能量。
1 基本概念111 TH图工艺流股的热特性可以用TH图很好地表示出来。
当向某冷流股加入热量dQ时,如果温度变化为dT,则可以用式(1)描述:dQ=W・Cp・dT(1)式中,W为冷流股的质量流量,kg/h;Cp为冷流股的比热,kJ/(kg・℃)。
对于特定的冷流股,如果在温升范围内C p 变化不大,可将W・Cp当成常数,定义为热容流率CP,即:CP=W・Cp(2)则式(1)变为:Q=CP(T T-T S)=ΔH(3)式中,T T为冷流股的目标温度,℃;T S为冷流股的供给温度,℃。
这样就可以把该冷流股加热的过程用TH图表示出来,如图1所示。
图1 流股的TH图流股TH图的斜率为热容流率CP的倒数1/ CP,CP越大,斜率越小,在同样的热负荷下流股的温度变化越小。
当冷流股在温升范围内比热Cp变化显著时,流股的TH图是非线性的,在这种情况下可将温升范围分为若干个比较小的温度区间,在各个温度区间分别画出TH图。
换热网络设计(总42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换热网络设计学院:班级:组员:指导老师:目录1. 前言 (2)2. 换热网络合成----夹点技术 (4)夹点特性 (4)温度区间的划分 (6)最小公用工程消耗 (7)温焓图与组合曲线 (8)3. 夹点法设计能量最优的换热网络 (10)匹配的可行性原则 (10)流股的分割---FCP表 (11)流股的匹配----勾销推断法 (13)4.换热网络的调优 (15)最小换热单元数 (15)能量与设备数的权衡 (16)△T min的选择 (17)5. 实例演算 (19)6. 心得体会 (40)1 前言化学工业是耗能大户,所以说在现代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能量的回收及再利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换热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改变物流温度使其满足工艺要求,而且也是为了回收过程余热,减少公用工程消耗。
在许多生产装置中,常常是一些物流需要加热,而另一些物流则需要冷却。
将这些物流合理的匹配在一起,充分利用热物流去加热冷物流,提高系统的热回收能力,尽可能减少蒸汽和冷却水等辅助加热和冷却用的公用工程(即能量)耗量,可以提高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和经济性。
合理有效的解决物流间的换热问题,涉及如何确定物流间匹配换热的网络结构及相应的换热负荷分配。
换热网络系统综合就是在满足把每个物流由初始温度达到制定的目标温度的前提下,设计具有最大热回收效果和最小设备投资费用的换热器网络。
在七十年代能源危机刺激了过程集成技术的发展。
过程设计从对单元操作的优化逐渐发展到对全系统的优化集成。
从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夹点技术是一项最成功的过程集成技术。
英国学者Linnhoff 博士领导的英国帝国化学公司(ICI)的过程综合小组率先在工程设计中采用了这种全新的设计方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节能效果。
在新建工厂的设计中,每个工程项目比常规设计平均节能30%,并且还同时节省了设备投资,在现场装置技术改造的应用中,投资回收期一般为12个月左右。
换热网络操作夹点优化控制设计方案
张俊峰;罗雄麟;袁毅夫
【期刊名称】《炼油技术与工程》
【年(卷),期】2011(041)001
【摘要】换热网络的夹点法设计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工艺条件而进行的,投入运行以后,当流量或温度波动时,换热网络的操作夹点就不同于优化设计值,最小温差也不再是设计时根据设备费用和操作费用优化得到的最小温差.利用空间离散化的动态模型,对某炼油厂常减压蒸馏装置的换热网络进行操作分析,并提出了操作夹点优化控制设计方案,对换热网络进行动态优化控制,在满足各物流出口温度的前提下,减少了公用工程用量.
【总页数】6页(P44-49)
【作者】张俊峰;罗雄麟;袁毅夫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北京市,100010;中国石油大学自动化研究所,北京市,102249;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北京市,10010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换热网络操作夹点分析与旁路优化控制 [J], 罗雄麟;孙琳;王传芳;张俊峰;解增忠
2.换热网络操作夹点的求解与分析 [J], 孙文涛;胡永锁
3.夹点技术在八钢焦化粗苯蒸馏系统换热网络优化中的应用 [J], 王瑞
4.基于夹点技术的换热网络设计在冶炼烟气治理中的应用 [J], 陈玉萍;杨晓武;汤洛
5.二甲苯装置换热网络夹点分析与优化 [J], 蔡宝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