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 格式:ppt
- 大小:718.50 KB
- 文档页数:19
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一、动火作业风险分析1易燃易爆有害物质:①将动火设备、管道内的物料清洗、置换,经分析合格。
②储罐动火,清除易燃物,罐内盛满清水或惰性气体保护。
③设备内通(氮气、水蒸气)保护。
④塔内动火,将石棉布浸湿,铺在相邻两层塔盘上进行隔离。
⑤进入受限空间动火,必须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证》。
2 火星窜入其它设备或易燃物侵入动火设备切断与动火设备相连通的设备管道并加盲板可靠隔断,挂牌,并办理《抽堵盲板作业证》。
3 动火点周围有易燃物①清除动火点周围易燃物,动火附近的下水井、地漏、地沟、电缆沟等清除易燃后予封闭。
②电缆沟动火,清除沟内易燃气体、液体,必要时将沟两端隔绝。
4 泄漏电流(感应电)危害电焊回路线应搭接在焊件上,不得与其它设备搭接,禁止穿越下水道(井)。
5火星飞溅①高处动火办理《高处作业证》,并采取措施,防止火花飞溅。
②注意火星飞溅方向,用水冲淋火星落点。
6气瓶间距不足或放置不当①氧气瓶、溶解乙炔气瓶间距不小于5m,二者与动火地点之间均不小于10m。
②气瓶不准在烈日下曝晒,溶解乙炔气瓶禁止卧放。
7 电、气焊工具有缺陷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气焊工具,保证安全可靠,不准带病使用。
8 作业过程中,易燃物外泄,动火过程中遇有跑料、串料和易燃气体,应立即停止动火。
9 通风不良①室内动火,应将门窗打开,周围设备应遮盖,密封下水漏斗,清除油污,附近不得有用溶剂等易燃物质的清洗作业。
②采用局部强制通风;10 未定时监测①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min,如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min,必须重新取样分析。
②采样点应有代表性,特殊动火的分析样品应保留至动火结束。
③动火过程中,中断动火时,现场不得留有余火,重新动火前应认真检查现场条件是否有变化,如有变化,不得动火。
11 监护不当①监火人应熟悉现场环境和检查确认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具备相关安全知识和应急技能,与岗位保持联系,随时掌握工况变化,并坚守现场。
施工作业危险分析和控制措施施工作业时存在很多危险因素,对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为了保障施工作业的安全进行,必须对施工作业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下面将对几种常见的施工作业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一、高处作业风险在施工中,高处作业是一种常见的作业方式,然而高空作业面临着坠落、绞伤、滑倒等风险。
因此,在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控制措施:1.高处作业必须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确保施工平台、脚手架、防护网等设施安全可靠。
2.工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自身的安全。
3.提供安全培训,增强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二、电气设备风险在施工现场中,电气设备的使用频繁而广泛,然而电气设备使用不当会引发电击、火灾等危险。
控制措施:1.确保电气设备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检测设备的安全性能。
2.工人必须接受电气设备的操作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安全规范。
3.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合适的漏电保护装置,及时发现并防止漏电事故发生。
三、机械设备风险施工现场经常使用各种机械设备,例如起重机、挖掘机等,然而机械设备的操作风险较高,一旦发生事故,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控制措施:1.机械设备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测和维护,以确保其安全可靠的工作状态。
2.工人必须具备相应的操作证书,且经过培训,熟悉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
3.设置警示标志和警戒线,确保安全区域内没有无关人员。
四、化学品风险施工中经常使用各种化学品,例如油漆、粘合剂等。
然而化学品的使用和储存可能会对工人的健康造成威胁,如吸入有毒气体、接触有害物质等。
控制措施:1.确保工人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手套、防护服等。
2.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范使用化学品,避免出现误用或泄漏。
3.特别要注意化学品的储存,保持储存区域通风良好,并将化学品正确分类和标识。
五、施工现场秩序和交通风险施工现场的秩序和交通管理是施工安全的关键。
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及安全措施一、背景随着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的不断发展,一些危险作业(如高处作业、火焰作业、电焊作业等)也随之出现。
这些危险作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如果不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容易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因此,对危险作业进行风险分析,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至关重要。
二、风险分析2.1 危险性分析危险作业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例如高处作业,工人在高空操作时,容易发生跌落、坠物等事故,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火焰作业容易引发火灾或爆炸、烧伤等事故,必须要使用符合规定的防护装备和设备;电焊作业会产生火花和辐射,易造成眼睛损伤、皮肤烧伤等,需要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等。
因此,在进行危险作业前,必须全面分析危险性,确定安全防护措施。
2.2 风险来源分析除了危险作业本身的危险性之外,还有一些因素会增加风险的可能性。
例如,现场环境的复杂性、设备的老化、操作者的不专业、缺乏必要的安全许可等等都会增加风险的发生。
对于这些风险来源,必须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控制。
三、安全措施3.1 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是确保危险作业安全的基础。
该体系应包括安全责任制、安全培训、安全评价、事故报告、应急预案等。
只有将安全管理体系贯彻到位,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危险作业的安全。
3.2 安全设备在危险作业中,安全设备是保障作业人员安全的必备装备。
例如,在高处作业中,必须配备安全带、防护网等设备以保证工人的安全;在火焰作业中,应该配备防火服、火焰绒毛衣、安全帽等装备。
安全设备需要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并由正规机构检测认证。
3.3 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是控制危险作业风险的有效途径。
针对不同的危险作业,应该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减少风险。
例如,在高处作业中,可以采用安全绳索、垂直升降机等设备来降低风险;在电焊作业中,可以采用焊接罩、白天焊接、局部通风、防火防爆措施等。
四、结论危险作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如果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