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磨盘山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17
▲HUANJINGYUFAZHAN243工作论坛哈尔滨市磨盘山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周晓聪(哈尔滨市磨盘山水源地环境保护管理办公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6)摘要:磨盘山位于五常市沙河子镇,水量充足、水质优良,根据多年的数据监测与分析,可以满足哈尔滨地区城市用水的需求。
磨盘山水库水质符合国家关于饮用水质量的标准,本文将磨盘山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的研究背景与依据、磨盘山水源地基本概况做了简略介绍,并将磨盘山水源地水质问题及成因加以分析,提出了改善磨盘山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磨盘山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评估中图分类号:X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9)03-0243-02DOI:10.16647/15-1369/X.2019.03.142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of centralized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M opanshan HarbinZhou Xiaocong(Harbin Mopanshan Water Sourc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nagement Office,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76,China)Abstract: Mopanshan is located in Shahezi Town, Wuchang City. It has sufficient water and excellent water quality. According to years of data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it can meet the needs of urban water use in Harbin. The water quality of Mopanshan Reservoir meets the national standards for drinking water quality.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basis of the concentrated drinking water source environment of Mopanshan Reservoir, and the basic overview of the Mopanshan water source, and the water quality problem of Mopanshan water source an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concentrated drinking water source environment in Mopanshan were put forward.Key words: Mopanshan Reservoir; Centralized drinking water; Water source assessment图1城市饮水工程建设是关乎民生的头等大事,近年来国家加大力度对饮水工程的投入,并把城市水源地环境建设视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1],磨盘山水库作为哈尔滨城市饮用水源地,在确保当地用水量的同时更要保证水源质量,为保一方百姓民生而努力。
黑龙江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颁布单位】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颁布日期】 19910706【实施日期】 199110011991年7月6日黑龙江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章名】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工程管理第三章工程保护第四章工程利用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水利工程的保护和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水利工程综合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全省范围内的水库、闸坝、堤防、机电排灌站、水轮泵站、水电站、机电井、引水、灌溉、排水、蓄滞洪区和河道整治等水利工程及其附属设施。
第三条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组织实施本条例。
行政公署和市、县(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
省国营农场总局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负责本系统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健全水利工程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管理人员。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职责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本条例规定,负责水利工程的检查观测,掌握水利工程运行状态;及时维修养护,保持水利工程完整,制止破坏水利工程设施行为;制定和执行调度运用方案,保证水利工程设施正常运行,充分发挥效益。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干预和阻挠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履行职责。
第五条水利工程管理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在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水利工程管理实行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水利工程的义务和制止、检举损害水利工程行为的权利。
第七条对在水利工程管理、用水管理和抢险救灾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工程管理第八条兴建水利工程必须为管理运行创造条件,明确管理体制,划定管理和保护范围,配套建设监测、通讯、动力、交通、房屋等管护基础设施。
磨盘山水库供水范围(截止到2011年3月21日)
磨盘山水库供水一期工程于2005年4月全线竣工,实现了日向主城区供水45万吨的目标,饮水用户达到165万人,约占全市供水总量的62%,覆盖整个平房区以及道里区、香坊区、道外区、南岗区部分地区。
磨盘山水库二期供水二期工程于2009年11月底全线竣工,再次扩大了供水区域,南岗区、香坊区和道外区的部分居民也喝上了盼望已久的磨盘山水。
此次扩大的区域范围主要是三大动力路、和平路、健康路、公滨路、化工路、红旗大街、南直路等周边地区,基本供水范围涵盖了主城区,实现日供水90万吨的设计能力。
截止到2011年3月21日,磨盘山水库供水范围涵盖除哈西(小西屯、金山堡周边)及松北区外的所有城区,实际完成年供水70万立方米,供水保障率达到100%。
经过努力,实际日完成供水73.86万立方米,全年共向城区供水2.7亿立方米,超计划5.5%,全面满足了城区生活生产用水需要。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哈尔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5.04•【字号】哈政发〔2016〕9号•【施行日期】2016.05.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哈尔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哈政发〔2016〕9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关委、办、局,各有关单位:现将《哈尔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2016年5月4日哈尔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黑政发〔2016〕3号),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改善水环境质量,维护水生态环境安全,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出发点,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原则,坚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先行、以支促干、城乡统筹、防治结合。
强化责任落实,注重协同推进,严格考核问责,坚持全民参与,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新机制,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保障。
二、工作目标(一)近期目标2016年年底前,列入省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的13个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61.54%以上,拉林河、呼兰河、倭肯河等3条支流入松花江口内断面稳定达到Ⅳ类;2017年年底前,市区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2018年年底前,阿什河消除劣Ⅴ类水体。
(二)中期目标到2020年,全市水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
全市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72.77亿立方米以内;2020年年底前,少陵河消除劣Ⅴ类水体;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级别保持稳定;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93%以上,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53.85%以上。
黑龙江省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条例【发文字号】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号【发布部门】黑龙江省人大(含常委会)【公布日期】2019.10.18【实施日期】2020.01.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号)《黑龙江省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条例》已由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19年10月18日通过,现予公布。
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9年10月18日黑龙江省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条例(2019年10月18日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和涉及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以下简称涉水产品)的生产经营及相关卫生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的原则,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参与的综合防治机制。
第四条集中式供水单位、二次供水单位(以下统称供水单位)和涉水产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卫生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对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工作考核机制和相关信息共享机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需要。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结合当地生活饮用水供水状况,加强输供水设施的建设、维护和改造,制定供水管网和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六条县级以上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
磨盘山水库基本情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用水污染问题日益显现。
哈尔滨市人民长期饮用的松花江水受到的污染情况较重,水体常年达不到饮用标准,人民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威胁。
1999 年底由市水务局牵头,专家论证提出兴建磨盘山水库,异地取水,早日彻底解决哈尔滨市人民吃水的问题。
该项目2001年7月得到国家计委批准,2002年项目建设资金基本筹划到位,2003年4月20日项目破土动工,2004年9月28日实现xx截流,2006年9月30日开始供水调试,2006年底开始向市区供水,2007年初实现向哈尔滨市道里区、道外区、及平房区部分地区供水,直至向全市供水。
目前磨盘山水库向市区日供水量达到45 万吨,水源总量可达到全市生活用水总量的64%。
磨盘山水库供水二期工程正在紧张进行。
磨盘山水库供水工程是以城市供水为主,兼顾下游防洪灌溉的大型引水工程。
工程概算总投资53.12 亿元,主要是建设总库容为5.23 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一座,敷设总长度为176 公里直径为2.2 米的输水管线两条,以及日处理能力90 万立方米的净水厂和总长度为194.5 公里的市区配水管网。
工程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建设完成总库容为5.23 亿立方米的水库一座;敷设管线长度180 余公里直径为2.2 米的输水管线;新建日净水能力为45 万立方米的净水厂;敷设城市配水管网73.6 公里及监控与调度系统工程。
磨盘山水库项目建设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大力支持,并得到了当地被征地农民的理解,项目环境效益和1社会效益显著。
磨盘山水库供水工程磨盘山水库供水工程是迄今为止哈尔滨市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磨盘山水库供水一期工程45 万吨清泉水如期送到百姓家。
磨盘山二期工程长输管线工程将敷设长度176 公里的输水管线一条;对磨盘山净水厂进行扩建,日净水能力增加45 万吨;同时,建设64 公里的市区配水管网以及通讯调度系统等相应配套辅助工程。
其中,2010 年将敷设输水管线70 公里、配水管网15 公里,完成净水厂净水间、鼓风机房等主体构筑物土建工程。
哈尔滨市城市排水条例哈尔滨市城市排水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排水管理,及时排除污废水,防止内涝和水污染,保护城市环境,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市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凡在本市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城市排水的规划、建设、管理和城市排水设施的使用、保护,均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城市排水,是指对城市的产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大气降水径流的接纳、输送、利用及处置的行为。
本条例所称城市排水设施,是指城市公共排水设施和自建排水设施,包括排水管网及附件、泵站;接纳和输送城市排水的沟渠、起调蓄功能的人工或者天然水泡;污废水和污泥处理设施及其相关设施。
第四条城市排水应当遵循排渍、减污、分流、净化、再用的方针,坚持统一规划、配套建设、有偿使用和污废水点源治理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实行有利于城市排水事业发展的政策,鼓励城市排水的科学研究工作,推广、引进、使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提高城市排水的现代化水平。
第六条市市政公用建设管理部门是城市排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条例的组织实施。
市规划、环保、土地、水利、房产、卫生、工商、公安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城市排水管理工作。
第七条对在城市排水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使用城市排水设施的权利和保护城市排水设施的义务,并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进行制止和举报。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第九条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城市排水建设规划,并将城市排水建设项目纳入城市建设年度计划。
第十条新建、改建、扩建城市排水工程及其配套项目,应当经城市排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审批手续。
城市排水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等级证书的单位承担,并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城市排水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应当对城市排水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进行监督。
第十一条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需要排放污废水的,其工程总概算中应当包括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投资;需要向城市公共排水设施排水的,应当按照规定向城市排水行政主管部门缴纳城市公共排水设施建设费用。
磨盘山水库基本情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用水污染问题日益显现。
哈尔滨市人民长期饮用的松花江水受到的污染情况较重,水体常年达不到饮用标准,人民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威胁。
1999年底由市水务局牵头,专家论证提出兴建磨盘山水库,异地取水,早日彻底解决哈尔滨市人民吃水的问题。
该项目2001年7月得到国家计委批准,2002年项目建设资金基本筹划到位,2003年4月20日项目破土动工,2004年9月28日实现大坝截流,2006年9月30日开始供水调试,2006年底开始向市区供水,2007年初实现向哈尔滨市道里区、道外区、及平房区部分地区供水,直至向全市供水。
目前磨盘山水库向市区日供水量达到45万吨,水源总量可达到全市生活用水总量的64%。
磨盘山水库供水二期工程正在紧张进行。
磨盘山水库供水工程是以城市供水为主,兼顾下游防洪灌溉的大型引水工程。
工程概算总投资53.12亿元,主要是建设总库容为5.23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一座,敷设总长度为176公里直径为2.2米的输水管线两条,以及日处理能力90万立方米的净水厂和总长度为194.5公里的市区配水管网。
工程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建设完成总库容为5.23亿立方米的水库一座;敷设管线长度180余公里直径为2.2米的输水管线;新建日净水能力为45万立方米的净水厂;敷设城市配水管网73.6公里及监控与调度系统工程。
磨盘山水库项目建设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大力支持,并得到了当地被征地农民的理解,项目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磨盘山水库供水工程磨盘山水库供水工程是迄今为止哈尔滨市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磨盘山水库供水一期工程45万吨清泉水如期送到百姓家。
磨盘山二期工程长输管线工程将敷设长度176公里的输水管线一条;对磨盘山净水厂进行扩建,日净水能力增加45万吨;同时,建设64公里的市区配水管网以及通讯调度系统等相应配套辅助工程。
其中,2010年将敷设输水管线70公里、配水管网15公里,完成净水厂净水间、鼓风机房等主体构筑物土建工程。
哈尔滨市水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哈尔滨市水污染防治管理办法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哈尔滨市水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哈尔滨市水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第57号《哈尔滨市水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经市人民政府2000年11月1日第72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治水污染,保障人体健康,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江河、湖泊、沟渠、水库等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管理。
第三条水污染防治,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与浓度控制相结合,集中治理与分散治理相结合,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江河、湖泊、沟渠、水库等上游地区的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下游功能区水质要求,控制本区域的水体污染。
第五条对生活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水体、渔业水体以及其他具有特殊经济文化价值的水体应当加强环境保护。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功能区和边界断面的水质达到规定标准。
第六条鼓励进行水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推广使用先进工艺和技术,提高水环境保护水平。
第七条本办法由市环保部门组织实施。
区、县(市)环保部门按照职责权限,负责辖区内水污染防治管理。
建设、水利、市政、卫生、公安、农业、林业、地矿、航政、渔政监督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管理。
第八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水环境,并有权对污染和损害水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
人民政府对在保护水环境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第九条水污染防治实行水污染物排放总量(以下简称排污总量)控制和浓度控制制度。
环保部门应当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排污总量控制指标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核定排污单位的许可排放量和污染物削减量。
对不超过排污总量控制指标的,发给排污许可证;对超过排污总量控制指标的,限期治理,限期治理期间发给临时排污许可证。
哈尔滨市城市供水条例(2020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哈尔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0.10.23•【字号】哈尔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9号•【施行日期】2020.10.23•【效力等级】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哈尔滨市城市供水条例(2020修正)(2018年6月27日哈尔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2018年8月24日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批准根据2020年6月30日哈尔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2020年10月22日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批准的《关于修改〈哈尔滨市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二十一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设施建设第三章设施维护第四章水质保障第五章供水用水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供水用水管理,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维护用户和供水单位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城市供水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含县实行城市供水的镇)建成区的城市供水用水及其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城市供水坚持安全卫生、节约用水、统筹兼顾、优先保障城市生活用水的原则。
第四条市城市供水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条例,按照管理职责,承担城市供水的监督管理工作。
区(市城市供水主管部门负责管理的除外)、县(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城市供水主管部门,按照管理职责,承担本辖区内城市供水的监督管理工作,接受市城市供水主管部门指导监督。
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承担城市供水用水的相关管理工作。
第五条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发展城市供水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市、县(市)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组织编制市、县(市)城市供水专项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供水管理的通告正文:----------------------------------------------------------------------------------------------------------------------------------------------------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供水管理的通告(哈政发法字[2000]16号)为了加强城市供水管理,缓解我市用水紧张的状况,确保全市人民正常生活用水和重点工业生产用水,根据《哈尔滨市城市供水条例》和其他有关规定,现就加强城市规划区城市供水管理工作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使用城市供水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到城市供水企业办理手续后,方可用水。
二、用水单位和个人应当严格执行用水计划指标,超计划指标用水的,应当按照规定缴纳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
三、从事水洗车经营活动的,应当安装科技型、环保型无水洗车或者循环用水设备。
对未按照规定安装的,城市供水企业可以停止供水。
四、在松花江低水位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限制用水期限内,水洗车业户一律停止经营用水。
五、申请经营洗浴业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到城市供水企业办理用水手续后,持用水审批文件到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开业审批手续。
六、洗浴业用水管线应当与城市供水管线相连接,不得与居民入户管线相连接。
与居民入户管线相连接的,一律停止用水。
七、松花江水位继续下降,影响城市居民用水时,将采取措施限制用水单位用水。
具体办法由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八、居民居住的低压水区域,由城市供水企业设立公共供水站定时供水。
居民小区供水不足时,由房屋产权单位或者物业小区管理单位负责采取相应措施保证供水。
九、供水企业应当做好对出厂水质、管网水质的检测,确保水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十、供水、用水设施维护和检修责任单位应当对供水、用水设施定期检查、维修,防止跑、冒、滴、漏浪费用水。
黑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3.11.02•【字号】黑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3号•【施行日期】2023.12.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黑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3号《黑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已由黑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2023年11月2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
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3年11月2日黑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23年11月2日黑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生态,保障饮用水安全,维护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江河、湖泊、渠道、水库等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
第三条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预防、控制和减少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水环境质量负责,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加强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绥芬河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持续改善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水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政策,加大对水污染防治的投入。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在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根据本辖区的实际和工作职责,组织、配合或者协助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
第五条省、设区的市(地)人民政府(行署)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哈尔滨市饮用水源地磨盘山水库库区污染源综合防治曾祥俊;倪红伟;王鹏【摘要】Mopanshan reservoir is the only water source of Harbin.It is located in the working circle of Shanhetun Forestry Bureau, Wuchang.In recent years, the protection of Mopanshan reservoir drinking water source has attached great concern,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drinking water safety of 4 million residents of Harbin, provincial Party committee, provincial government,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municipal government and Provincial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have taken a series of effective measures and put huge human and material resources to ensure environment safety of water source.A series of measures have greatly improve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Mopanshan water source,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field research.The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ollution sources in Mopanshan reservoir area in Harbin was put forward, and the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such as protecting source according to law, setting up special cases, tackling the root causes and eliminating hidden dangers, etc.To make efforts to conduct protection according to law, make scientific planning, implement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system, so that the residents of Harbin can drink high-quality and safe water.%磨盘山水库是哈尔滨市唯一的水源地,位于哈尔滨市五常市境内,山河屯林业局施业区.近年来,磨盘山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问题备受关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以及省森工总局为了保障哈尔滨城市400万居民饮用水安全,对磨盘山水库建设工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确保水源地环境安全.一系列举措使磨盘山水源地的生态坏境大为改观,但在实地调研中,仍发现一些问题.基于此,深入探讨哈尔滨市饮用水源地磨盘山水库库区污染源的综合防治,提出了依法护源、设立专项、标本兼治、排除隐患等措施,以调动一切积极力量整合资源、统一指挥,对磨盘山水源地依法保护,科学规划,大力实施生态系统工程建设,让哈尔滨市民喝上高品质水、放心水.【期刊名称】《黑龙江科学》【年(卷),期】2016(007)024【总页数】2页(P148-149)【关键词】饮用水;磨盘山;水库;水源地;库区污染【作者】曾祥俊;倪红伟;王鹏【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科学院,哈尔滨 150001;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哈尔滨 150040;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1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321磨盘山水库是哈尔滨市唯一的水源地,位于哈尔滨市五常市境内,山河屯林业局施业区。
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条例(2015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5.04.17•【字号】•【施行日期】2014.01.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条例(2013年10月18日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根据2015年4月17日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关于废止和修改<黑龙江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等五十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严格管理水资源,实行用水总量控制,提高用水效率,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指标体系,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长期稳定的水利基础设施投入机制。
第五条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负责全省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并组织实施本条例。
市、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县级以上发展和改革、农业、环保、国土资源、住建、航道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有关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
省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水资源管理考核办法,将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的主要指标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省人民政府对各市(地)的主要指标落实情况定期进行考核。
哈尔滨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号《哈尔滨市磨盘山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业经哈尔滨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2012年5月31日通过,黑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于2012年8月24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12年11月1日起施行。
哈尔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2年9月10日哈尔滨市磨盘山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2012年5月31日哈尔滨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12年8月24日黑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磨盘山水库饮用水水源的保护,保障城市居民饮用水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磨盘山水库饮用水水源(以下简称水源)的保护。
本条例所称水源保护包括对水资源、水质的保护和对水源枢纽工程、输水管线设施的保护。
第三条水源保护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本条例由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市水务、环境保护以及城乡规划、城乡建设、国土资源、林业、农业、公安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水源保护的相关工作。
水库管理机构负责水源保护的日常管理工作,水源地环境保护机构负责水源水质保护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市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管理需要,在其法定权限内依法委托相关组织实施行政处罚。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将水源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组织协调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所在地人民政府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水源保护工作。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水源的义务,并有对破坏水源水质及水源枢纽工程、输水管线设施等行为进行制止、检举和控告的权利。
第七条市人民政府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在水源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水资源和水质保护第八条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在水源保护区外围划定准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水域范围:水库正常蓄水318米水位线(以下简称318米水位线)以下的全部水域面积,水库上游的入库河流拉林河、大沙河、洒沙河由入库口(318米水位线)沿河道上溯1000米的水域,水库坝址下游100米的拉林河水域;一级保护区陆域范围:水库318米水位线外延200米范围的陆域,拉林河、大沙河、洒沙河入库口(318米水位线)上溯1000米相对应的陆域沿岸纵深与河岸(大沙河、洒沙河平均河宽为10米,拉林河平均河宽15米)的水平距离100米范围。
二级保护区水域范围:大沙河水域范围从一级保护区的上游边界上溯11.5公里,洒沙河水域范围从一级保护区的上游边界上溯8.6公里;二级保护区陆域范围:水库(318米水位线)一级保护区陆域边界外延5公里范围的区域,大沙河、洒沙河二级水域对应的现有河道两岸横向外延1000米范围,拉林河从一级保护区水域的上边界起上溯至10.6公里所对应的现有河道两岸横向外延1000米范围。
准保护区水域范围:大沙河二级保护区的上游边界上溯15.8公里,洒沙河二级保护区的上游边界上溯11.4公里;准保护区陆域范围:水库沿二级保护区边界向外延伸5公里的区域(遇分水岭以分水岭为界),大沙河、洒沙河相应水域沿岸与河岸水平距离2000米范围内,拉林河从距离一级保护区上游边界10.6公里处起至上游16.8公里水域范围所对应的现有河道两岸横向外延2000米范围。
第九条水源保护区内水质及拉林河上游河流水质,不得低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Ⅱ类标准和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生活饮用水源卫生标准。
准保护区的水质应当能满足二级保护区的水质标准。
第十条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水源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内的水质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一条在准保护区内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新建和扩建化工、印染、酿造、化学制浆、农药、电镀以及其他严重污染水体的生产项目,或者改建建设项目增加排污量;(二)毁林开荒、破坏植被;(三)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四)开矿、采石;(五)毒鱼、炸鱼、电鱼;(六)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七)向水体排放剧毒废液,或者将含有汞、镉、砷、铬、铅、氰化物、黄磷等的可溶性剧毒废渣向水体排放、倾倒或者直接埋入地下;(八)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有毒污染物的车辆或者容器;(九)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镇垃圾或者其他废弃物;(十)向水体排放、倾倒放射性固体废物或者含有高放射性、中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十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或者标准,向水体排放含低放射性物质的废水、热废水或者含病原体的污水;(十二)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或者溶洞排放、倾倒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或者其他废弃物;(十三)利用无防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等输送或者存贮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或者其他废弃物;(十四)设置含有汞、镉、砷、铬、铅、氰化物、黄磷等的可溶性剧毒废渣的堆放场所;(十五)设置贮存工业废水、医疗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坑塘、沟渠等场所;(十六)利用不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水进行灌溉;(十七)可能影响水源保护的其他行为。
对已经建成的工业企业,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第十二条准保护区内应当采取工程措施或者建造湿地、水源涵养林等生态保护措施,防止水污染物直接排入水体。
现有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并向水源地环境保护机构进行排污申报登记,申领排污许可证。
在水源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内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向水源地环境保护机构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手续。
第十三条在二级保护区内除应当遵守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外,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二)设置排污口;(三)在水体中清洗船舶、车辆,进行肥水养殖,在距水体50米范围内进行畜禽养殖;(四)设置化工原料、矿物油类及有毒有害矿产品的贮存场所,建设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堆放场所和转运站,建设无隔离设施的输油管道;(五)围水造田;(六)从事网箱养殖和旅游经营活动;(七)可能影响水体的其他行为。
对已建成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由市人民政府依法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第十四条在一级保护区内除应当遵守本条例第十一条、第十三条规定外,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二)在水体中清洗衣物或者其他器具;(三)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四)放养畜禽;(五)水上训练以及其他水上体育、娱乐活动;(六)挖砂、取土、埋坟、丢弃及掩埋动物尸体;(七)与水源保护无关或者产生污染的船舶下水;(八)可能影响水质的其他行为。
对已建成的与水源保护无关的建设项目,由市人民政府依法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第十五条依法严格保护水源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内的林木,使其持续发挥涵养水源功能,满足水库水源需求。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毁坏或者擅自采伐林木。
第十六条水源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内的单位和个人产生的垃圾、污水、粪便,应当向指定地点倾倒、排放,由有关专业单位统一收集,并按照环境保护规定标准处置。
第十七条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水源保护应急预案,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发布。
水源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内发生污染事故或者其他突发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水质污染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或者减轻污染,并立即向水源地环境保护机构或者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所在地人民政府报告。
第十八条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指导农业生产者科学、合理地施用化肥和农药,控制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防止造成水污染。
第十九条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和引导水源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内的农民改变畜禽零散养殖方式,开展畜禽集中养殖,对畜禽养殖污染进行集中防治。
第二十条市人民政府应当有计划地组织一级保护区内现有居民实施搬迁。
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公安部门,应当根据水源保护的需要,控制水源保护区以外的人口迁入。
第三章水源枢纽工程和输水管线设施保护第二十一条本条例所称水源枢纽工程包括:水库大坝、溢洪道、灌溉洞、供水洞、变电所、水文观测站、水库综合楼、永一路、永二路、坝下交通桥、库区公路及附属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
本条例所称输水管线设施包括:自水库输水口至净水厂输水管线和附属的阀门、井室、井室护坡、溢流管、标志桩、通讯光缆、维护站(点)等设施。
第二十二条水源枢纽工程保护区范围:坝轴线上游150米,坝左端(南侧)向外延长200米,坝右端(北侧)向外延长100米,大坝背水坡从堤脚线至坝下交通桥,永一路和永二路之间的范围,以及水文观测断面上下游各1000米以内护坝用地和水文观测保护范围。
第二十三条水源枢纽工程保护区内不得有下列行为:(一)侵占或者损坏水源枢纽工程;(二)爆破、打井、取土、挖砂、埋坟、挖沟、筑坝、设障、建造建筑物、放牧、垦种、养殖;(三)非大坝管理人员操作输水闸门、泄洪闸门和相关设施;(四)搬动护坡石,堵塞观测井;(五)其他危害水源枢纽工程安全的行为。
第二十四条在水库灌溉洞出口和溢洪道出口至下游1000米范围内,不得进行养殖、捕鱼、游泳、划船等活动。
第二十五条输水管线和两侧外延各10米、通讯光缆两侧外延各3米、附属设施周边10米的范围内为输水管线设施安全保护区,禁止爆破、挖坑、取土、埋坟,堆放垃圾、物料,修建池塘、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等影响输水管线设施安全或者占压输水管线设施的行为。
在输水管线设施安全保护区周边,实施上述行为的,应当确保输水管线设施安全。
第二十六条水库管理机构应当采取措施,保证汛期水库安全运行。
防洪度汛方案和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二十七条水库管理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对水源枢纽工程、输水管线设施进行定期检查、检测、养护,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消除。
发生紧急事故需要立即进行抢修的,可先抢修后办理相关批准手续。
各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对水库工程设施维修、养护、加固、更新等活动给予支持和配合。
第四章监督管理第二十八条市水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与所在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建立信息通报、定期联系、联合执法等协作机制,及时通报信息、协调工作,共同做好水源保护工作。
第二十九条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水源保护区和准保护区范围的边界,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及保护水源宣传牌。
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水源枢纽工程保护区、输水管线设施安全保护区范围的边界,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及保护水源宣传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