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971.50 KB
- 文档页数:17
扩展基础是指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
基础
扩展基础是指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这种基础由于钢筋混凝土的抗弯性能好,可充分放大基础底面尺寸,达到减小地基应力的效果,同时可有效地减小埋深,节省材料和土方开挖量,加快工程进度。
它适用于六层和六层以下的一般民用建筑和整体式结构厂房承重的柱基和墙基。
1) 锥形基础(条形基础)边缘高度一般不小于200mm;阶梯形基础的每阶高度一般为300?500mm。
基础高度小于350mm时用一阶,大于900mm是用三阶,其余为二阶。
为使扩展基础有一定的刚度,基础台阶的宽高比不大于2. 5。
2) 垫层厚度一般为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
3) 底板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宜小于8mm;当有垫层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不宜小于40mm,无垫层时不宜小于70mm。
4) 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在T形和十字形交接处的钢筋应沿一个主要受力方向通长放置。
5) 柱基础纵向钢筋除应满足冲切要求外,尚应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
当基础高度在900mm以内时,插筋应伸至基础底部的钢筋网,并在端部做成直弯钩;当基础高度较大时,位于柱子四角的插筋须伸至基础底部外,其余的钢筋只需伸至锚固长度即可。
扩展基础的工作原理工作原理是指一种事物或系统运作的基本机制或原理。
扩展基础的工作原理是指进一步探究基础原理的运作机制,以更深入地理解其工作过程和特性。
在不同领域和学科中,扩展基础的工作原理可以涉及到许多不同的概念和理论。
在以下讨论中,我将扩展基础的工作原理分为五个主要方面。
1. 物理学:在物理学中,扩展基础的工作原理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领域的原理。
例如,力学的基础原理是牛顿三大定律,通过应用这些定律,我们可以解释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进一步扩展力学的工作原理可以涉及到刚体力学、流体力学、相对论等更加深入的概念。
类似地,热学的基础原理是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扩展的工作原理可以包括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力学平衡等更加复杂的概念。
2. 化学:在化学中,扩展基础的工作原理包括原子结构、化学键和反应动力学等领域的原理。
原子结构的基础原理是原子核和电子的组成和排布,通过了解这些基本结构,我们可以理解元素周期表和化学键形成的原因。
在进一步扩展基础的工作原理中,可以涉及到化学反应的速率、平衡和机理研究,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和物质转化。
3. 生物学:在生物学中,扩展基础的工作原理可以包括细胞结构和功能、遗传学、生物化学等领域的原理。
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基础原理是细胞膜、细胞器和代谢活动的组成和相互作用。
在扩展的工作原理中,我们可以探究细胞分裂、细胞信号传导和细胞分化等更加复杂的过程。
遗传学的基础原理是基因和遗传物质的组成和传递规律,扩展的工作原理可以涉及到基因表达调控、遗传变异和基因组学等更加深入的研究。
4. 计算机科学:在计算机科学中,扩展基础的工作原理包括计算机结构、算法和编程语言等领域的原理。
计算机结构的基础原理是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它们之间的交互,如中央处理器、内存和输入输出设备。
扩展的工作原理可以涉及到并发性、内存管理和网络通信等更加复杂的概念。
类似地,算法的基础原理是问题求解的方法和步骤,扩展的工作原理可以包括数据结构、动态规划和机器学习等更加高级的算法。
扩展基础名词解释1. 时间(time): 时间是指事物发展或者事件发生的顺序和持续的过程。
时间可以用来衡量过去、现在和未来,可以用来描述事件的先后顺序和持续的时间段。
时间是人类社会运转的基本元素,也是物质和能量变化的基本参照量。
2. 空间(space): 空间是指物体或者事物所占据的范围或者区域。
空间可以有三个维度,即长度、宽度和高度,用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形状和大小。
空间是人类感知和认知世界的基本概念,也是人们进行活动和交流的基础。
3. 质量(mass): 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惯性和引力的性质。
质量是物体抵抗外力变化状态的程度的度量,也是物体对其他物体产生引力的程度的度量。
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体积和形状无关。
4. 体积(volume): 体积是物体所占据的空间大小的度量。
体积可以看作是三维空间中物体所占据的空间的大小,通常用立方单位来表示,如立方米、立方厘米等。
5. 温度(temperature): 温度是物体的热能状态的度量。
温度是物体分子或者原子内部的平均动能的表征,也是物体与其他物体热平衡时的特性。
温度通常以摄氏度、华氏度或者开尔文度为单位表示。
6. 压力(pressure): 压力是物体受到力作用时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力的大小。
压力可以看作是单位面积上的力分布,它是由分子或者原子的碰撞引起的。
压力通常以帕斯卡为单位表示。
7. 速度(velocity): 速度是物体运动改变位置的快慢程度。
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描述了物体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距离。
速度通常用米/秒或者千米/小时表示。
8. 加速度(acceleration): 加速度是速度改变的快慢程度。
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表示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加速度通常以米/秒²的单位表示。
9. 功率(power): 功率是单位时间内所做工作的多少。
功率是能量的转化与传递速度的度量,表示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作量。
功率通常以瓦特为单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