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敏素质与柔韧素质
- 格式:pptx
- 大小:865.88 KB
- 文档页数:16
小学体育达标测试标准小学体育达标测试是对学生体育素质进行全面评价的重要方式,通过测试可以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体育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下面将介绍小学体育达标测试的标准及相关内容。
一、身体素质测试。
1. 体能测试。
体能测试是小学体育达标测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50米短跑、跳远、立定跳远、仰卧起坐等项目。
学生在测试中需要全力以赴,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以达到学校规定的达标标准。
2. 灵敏性测试。
灵敏性测试主要包括折返跑、边境球、倒立、抓球等项目。
学生需要展现出良好的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以完成测试并取得理想的成绩。
3. 柔韧性测试。
柔韧性测试是通过体前屈、肩关节活动度等项目来评估学生的柔韧性水平。
学生需要在测试中展现出身体的柔韧性和伸展性,以达到达标测试的要求。
二、技能水平测试。
1. 球类运动。
球类运动是小学体育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通过篮球、足球、排球等项目的测试来展现自己的运动技能水平。
在测试中,学生需要展现出良好的运球、传球、射门等技能,以达到达标测试的要求。
2. 游泳。
游泳是小学体育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项目,学生需要通过游泳测试来展现自己的游泳水平。
在测试中,学生需要展现出良好的水性和游泳技能,以达到达标测试的要求。
三、体育知识测试。
体育知识测试是对学生体育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核,包括体育常识、体育规则、体育精神等内容。
学生需要通过笔试或口试等方式来展现自己对体育知识的掌握情况,以达到达标测试的要求。
四、心理素质测试。
心理素质测试是对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考核,包括意志品质、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等内容。
学生需要通过心理测试来展现自己的心理素质水平,以达到达标测试的要求。
五、测试结果分析。
通过小学体育达标测试,学校可以了解学生的体育素质水平,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测试结果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和提高。
总之,小学体育达标测试是对学生体育素质进行全面评价的重要方式,通过测试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人体速度素质发展最快的敏感期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别人家的孩子身体状况很好,等等。
你真的了解身体状况吗?身体素质传统上,体能一般指人体在活动中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机能。
身体素质是一个人体力的外在表现。
“身体素质”是人体在运动、劳动和日常活动中,在中枢神经调节下,各器官系统功能的综合表现,如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等机体能力。
速度是人体在单位时间内运动或对外界刺激快速反应的能力。
力量素质是身体某些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运动肌肉和抵抗疲劳的能力;灵敏素质:指快速改变姿势、改变动作、随机应变的能力;柔韧性是指人体运动时,各关节肌肉和韧带的弹性和伸展程度。
身体素质是衡量一个人身体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
它表现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劳动和体育锻炼中。
一个人身体素质的好坏与遗传有关,但与后天的营养和体育锻炼更密切相关。
通过正确的方法和适当的运动,可以从各方面提高身体素质的水平。
身体素质敏感期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是指特定能力和行为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个体对形成这些能力和行为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
“敏感期”一词是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里尔在研究动物的生长时首次使用的。
后来,蒙台梭利在与儿童的长期交往中发现,儿童的成长也会出现同样的现象,于是他提出了敏感期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学前教育。
在人的一生中,身体素质的发展是不均匀的。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各项素质的增长速度是不同的,身体素质增长速度快的年龄阶段称为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
只有根据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的特点,采用最佳的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才能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水平,减少运动损伤,延长运动寿命,为今后学习运动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灵敏和柔韧素质及训练一、灵敏素质灵敏素质又称灵巧或机敏素质,是指人体迅速改变体位,转换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它是运动者各种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在运动中的综合表现,是一种复杂的素质。
灵敏素质在需要迅速改变体位的运动项目中显得十分重要。
例如,在球类、体操等项目中的迅速起动、急停和快速转变方向等是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基础。
灵敏素质具有明显的项目特点。
例如,体操的灵敏主要表现为对身体姿势的控制和转换动作的能力,球类的灵敏主要表现为对外界环境的变动及时而准确地转换动作以作出反应的能力。
因此,一个体操运动员在体操器械上十分灵敏,而在球场上就不一定灵敏,这主要和各运动项目的动力定型及协调反应模式的差异有关。
(一)灵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及分析综合能力,是灵敏素质的重要生理基础。
大脑皮层神经细胞能在内外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迅速作出反应,并及时协调各器官作出反应。
各感觉器官功能的改善和提高也是灵敏素质增强的因素之一,球类运动员在场上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反应迅速,需要有敏锐的视觉,听觉和皮肤感觉等。
体操运动员要反应敏捷、准确,需要有准确的本体感觉和位觉。
法尔费利认为,灵敏素质的发展与各感觉器官功能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
此外,灵敏素质又是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的综合表现,在运动实践中,掌握的运动技能愈多愈熟练,大脑皮层中暂时神经联系的接通愈迅速,准确,动作就会显得更加灵巧。
灵敏素质还需要其它身体素质的保证,如一定的力量、速度和耐力等,都是良好的灵敏素质所必需的。
灵敏素质还受年龄,性别,体重,疲劳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认为,少年时期灵敏素质发展最快,体重过重对灵敏不利,身体疲劳时灵敏也会有所降低。
(二)灵敏素质的训练要提高灵敏素质,必须提高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通过让运动员随各种信号改变动作的训练,以提高其灵敏素质,同时要反复练习各种基本技能,熟练各种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多方面的运动技能。
此外,还要发展其他身体素质。
第三讲发展小学生柔韧和灵敏素质的锻炼方法(一) 发展柔韧素质,提高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是指人体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以及跨过关节的韧带、肌腱、肌肉、皮肤及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
柔韧素质取决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一个是跨过关节的韧带、肌腱、肌肉、皮肤及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性。
关节活动幅度主要取决与关节本身的解剖结构。
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等软组织的伸展性,可通过合理的锻炼得到提高。
发展各关节柔韧性的练习方法和手段1.肩关节(1)压肩(2)拉肩(3)吊肩(4)转肩2.肘关节(1)压肘(2)旋内(3)旋外(4)绕环3.手关节(1)篮球(2)排球(3)乒乓球(4)手球(5)网球4.膝、髋关节(1)压腿(2)踢腿(3)摆腿(4)劈腿5.踝关节(1)屈伸练习(2)提踵(3)绕环6.脊柱(1)头前后屈(2)头左右侧屈(3)头左右转动及绕环(1)下腰(5)甩腰(6)体前屈小学生的关节软骨较厚,韧带易拉长,关节活动范围大于成年人,且肌纤维较细,肌肉的伸展性较强,是发展柔韧素质的最好时机,因此,在小学阶段应加强柔韧素质的训练,同时发展柔韧素质要与培养身体的正确姿势和力量性的练习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全部关节(特别肩关节)的协调发展。
我们现在讨论一下小学生在发展柔韧素质时应注意的问题;1.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柔韧素质的发展是需要有意志力的练习,练习中痛感强,练习效果见效慢,停止训练便有所消退,因此应持之以恒.当初次练习时易见效,第二天在练习时会有痛感加剧,并且第一次练习获得的效果会全部消退,甚至低于第一次练习前的效果.这是由于肌肉和肌腱被拉长后,出现一系列生理生化如肌腱肌梭梭对拉伸的敏感性提高导致疼痛感觉加剧,同时肌肉结构上也会有微小变化,导致收缩力增加,不易被拉伸,此时应继续坚持柔韧性练习,使肌肉适应新的拉伸长度并恢复正常结构,降低肌腱、肌梭敏感性以消除痛感。
经过一个时期的练习,肌肉对该拉伸长度已经适应,应进一步拉伸肌肉、牵拉肌腱,提高柔韧性,使肌肉、韧带不断从不适应到适应,逐渐提高。
学生各年龄段发展素质一、速度素质(200米考生留意)男生在8-13岁时短跑速度提升最快,15-16岁次之,女生在9-12岁时短跑速度提升最快。
速度素质在10-13岁增长率最大,14岁以后增长率变慢,16-18岁不再出现明显变化,故有人提出10-13岁此时期为速度的敏感期。
一年级的学生正好是在13岁时,根据此时期身体素质变化的特点,教练主要实行针对性训练,增强全身各部位的协调性,提升中学生的步频来发展短跑速度。
13岁以后训练,在稳定步频的前提下,主要通过发展全身各部位的力量、各关节的舒展协调性,增加步长从而提升短跑速度。
二、力量素质(铅球、实心球、仰卧起坐、跳远项目学生注意)7-13岁是快速力量增加最快的时期,13岁后,男孩增长得比女孩快。
力量耐力男孩13-14岁力量素质开始逐年增长,女孩13岁增长速度缓慢,14-15岁出现下降。
男孩绝对力量增长最快的时期为11-13岁,女孩10-13岁绝对力量增长最快。
三年中绝对力量可提升46%,13-15岁绝对力量增长速度下降,15-16岁回升,能够实行绝对力量项目训练。
三、耐力素质(200米需耐力速度训练的留意)12岁达成人65%,15岁达成人的95%。
女孩9岁耐力提升速度较快,12岁再次提升,14岁起逐年下降,15-16岁下降得最多。
男孩10、13、16岁时,耐力素质有大幅度提升,从事耐力训练年龄,男孩14-16岁;女孩约13-14岁。
四、柔韧素质(踢毽项目学生留意)13-16岁生长发育较快,柔韧性下降。
注意防止过度扭转肌肉骨骼的活动,以免造成损伤。
2011年广州中考体育考试期间出现的6例伤害事故多由不注意柔韧素质引起。
让力量与速度素质提升,而柔韧素质跟不上,机体就会出现运动损伤。
五、灵敏素质(篮球、足球、排球、踢毽、跳绳学生注意)7-12岁具有良好的反应能力,6-12岁孩子的节奏感较好,7-11岁具有良好的空间定向能力。
以上为中学生各身体素质发展的最佳年龄段,受个体生理变化及差异特点,仅供参考。
⼒量、速度、耐⼒、灵敏和柔韧素质的⽣物学基础与评价⽅法⼒量、速度、耐⼒、灵敏和柔韧素质的⽣物学基础与评价⽅法⼈体在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量、速度、耐⼒、灵敏、柔韧等⾝体基本状态和功能能⼒,这就是所称的⾝体素质。
它是⼈体的各种与运动相关的综合功能状态,同时也包括运动员在其特殊运动项⽬中的运动能⼒。
⾝体素质的发展⽔平不仅取决于肌⾁本⾝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且还与肌⾁⼯作时的能量供应、内脏器官的机能以及神经调节能⼒有关,即⾝体素质是⼈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在肌⾁⼯作中的综合反映。
良好的⾝体素质是掌握运动技能、提⾼运动成绩的基础。
没有良好的⾝体素质,就不能形成完善和⾼难度的运动技能。
因此,在运动训练中都⼗分重视⾝体素质的训练与提⾼。
⼀、⼒量素质的⽣物学基础与评价⽅法肌⾁⼒量是绝⼤多数运动形式的基础,运动员的肌⾁⼒量的⼤⼩与其它⾝体素质如速度、耐⼒、灵敏等密切相关。
因此,⼒量素质是⼀切⾝体素质的基础。
教练员和运动员应掌握好⼒量素质的⽣物学基础以及评价⽅法,对于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是⼗分必要的。
(⼀)⼒量的分类1.绝对⼒量绝对⼒量是⼀块肌⾁或⼀组肌⾁群中总的⼒量潜⼒,通常⽤肌⾁收缩时所能克服的最⼤阻⼒负荷来表⽰。
绝对⼒量不等于最⼤⼒量。
正常⼈只能随意调动⾃⼰⼒量潜⼒的70%左右,那些⾮随意⽀配的⼒量潜⼒只在应激状态、药物或兴奋剂的使⽤及⾮随意最⼤收缩(离⼼收缩)的状态下被动⽤。
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们所表现出的最⼤⼒量与理论上的绝对⼒量是有差异的。
通过⼒量训练可以降低⼈体的这种⾮随意⽀配的⼒量潜⼒。
2.相对⼒量相对⼒量是单位体重所能发挥出来的⼒量。
通常⽤不同负荷条件下所发挥出的⼒量与体重的⽐值予以评定。
相对⼒量通过计算出单位体重的肌⼒以排除运动员体重差异对其⼒量⼤⼩的影响,从⽽有利于在个体或群体间进⾏⽐较。
3.速度⼒量速度⼒量是指肌⾁在运动时快速克服阻⼒的能⼒。
速度⼒量是⼒量和速度有机结合的⼀种特殊⼒量素质。
肌⾁在运动时克服阻⼒的过程中,阻⼒越⼤,速度越慢。
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素质的生物学基础与评价方法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基本状态和功能能力,这就是所称的身体素质。
它是人体的各种与运动相关的综合功能状态,同时也包括运动员在其特殊运动项目中的运动能力。
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不仅取决于肌肉本身的结构和功能特点,而且还与肌肉工作时的能量供应、内脏器官的机能以及神经调节能力有关,即身体素质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
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就不能形成完善和高难度的运动技能。
因此,在运动训练中都十分重视身体素质的训练与提高。
一、力量素质的生物学基础与评价方法肌肉力量是绝大多数运动形式的基础,运动员的肌肉力量的大小与其它身体素质如速度、耐力、灵敏等密切相关。
因此,力量素质是一切身体素质的基础。
教练员和运动员应掌握好力量素质的生物学基础以及评价方法,对于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是十分必要的。
(一)力量的分类1.绝对力量绝对力量是一块肌肉或一组肌肉群中总的力量潜力,通常用肌肉收缩时所能克服的最大阻力负荷来表示。
绝对力量不等于最大力量。
正常人只能随意调动自己力量潜力的70%左右,那些非随意支配的力量潜力只在应激状态、药物或兴奋剂的使用及非随意最大收缩(离心收缩)的状态下被动用。
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人们所表现出的最大力量与理论上的绝对力量是有差异的。
通过力量训练可以降低人体的这种非随意支配的力量潜力。
2.相对力量相对力量是单位体重所能发挥出来的力量。
通常用不同负荷条件下所发挥出的力量与体重的比值予以评定。
相对力量通过计算出单位体重的肌力以排除运动员体重差异对其力量大小的影响,从而有利于在个体或群体间进行比较。
3.速度力量速度力量是指肌肉在运动时快速克服阻力的能力。
速度力量是力量和速度有机结合的一种特殊力量素质。
肌肉在运动时克服阻力的过程中,阻力越大,速度越慢。
在许多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克服的阻力大多是恒定的,如田径投掷项目的器械重量是恒定的,这些项目运动员的速度力量实际是在恒定阻力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最大“动作速度”。
2023消防员体能标准表
消防员作为公共安全的重要守护者,必须具备优秀的体能素质以应对各种紧急状况。
以下是2023年消防员体能标准表,用以评估和选拔合格的消防员。
一、力量素质
1. 引体向上:要求消防员能够连续完成至少3个引体向上,以评估上肢肌肉力量。
2. 俯卧撑:要求消防员能够在1分钟内完成至少20个俯卧撑,以评估胸部和肩部肌肉力量。
3. 仰卧起坐:要求消防员能够连续完成至少30个仰卧起坐,以评估腹部肌肉力量。
二、耐力素质
1. 1500米跑:要求消防员能够在5分30秒内完成1500米跑,以评估有氧耐力。
2. 3000米跑:要求消防员能够在14分30秒内完成3000米跑,以评估无氧耐力。
三、灵敏素质
1. 立定跳远:要求消防员能够跳过至少2米远的距离,以评估下肢爆发力和跳跃能力。
2. 50米冲刺:要求消防员能够在7秒内完成50米冲刺,以评估速度和爆发力。
四、柔韧素质
1. 坐位体前屈:要求消防员能够向前弯曲至少6厘米,以评估腰部和下肢柔韧性。
2. 侧向伸展:要求消防员能够向两侧弯曲至少45度,以评估肩部和脊柱柔韧性。
以上体能标准表是选拔合格消防员的重要依据,也是消防员日常训练的重要目标。
通过持续的体能训练和评估,可以提高消防员的体能素质,更好地应对各种紧急状况,保障公共安全。
擒拿格斗练习对身体素质的要求1.力量素质力量素质是指可以分为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
在擒拿格斗的训练中,更为重要的是要求练习者的绝对力量,这是因为相对力量是对于练习者自身来说的,如果在实战中遇到了超出自己体重很多的对手,那么相对力量就没有太大作用了。
所有擒拿格斗教练介绍,在擒拿格斗的力量训练中,都要求学员超极限的训练,这样才能更快的提高自身的绝对力量。
2.速度素质速度素质是指可以分为大脑反应速度和身体的执行速度两个方面。
这两个方面对于擒拿格斗练习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在擒拿格斗的实战中,并不是以击打对方的要害部位或者击打的致伤程度来衡量技术水平的,而是以控制住对方的行动能力为标准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想尽快的制服对方,就需要有极快的速度,充分利用擒拿格斗的抓握技术,将对方的身体控制住,从而达到一招制敌的目的,这就要求擒拿格斗练习者的反应速度和行动速度都要超过对方,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3.灵敏素质灵敏素质是指主要是指擒拿格斗练习者身体的协调性。
在擒拿格斗的实战中,擒拿格斗练习者需要不断进行步法的移动,在移动中寻找出招的时机。
所以说,灵敏素质在擒拿格斗训练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4.柔韧素质柔韧素质是所有武术项目中必不可少的身体素质,这是因为在进行武术对打的过程中,无论是其中的拳法还是腿法,都需要身体的柔韧性做后盾,否则动作是很难做到位的。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相关资料表明:擒拿格斗的技术中对于运动员的柔韧素质要求相对低一些,这是因为柔韧性和身体的爆发力(快速力量)是成反比的,当运动员的柔韧素质特别好时,其爆发力要弱一些。
所有在调查中发现,对擒拿格斗教练对于学员的柔韧性训练支持度稍低一些。
5.耐力素质耐力素质就是指运动员力量的持久度,也是运动员力量水平的最终体现,和快速力量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力量素质。
擒拿格斗教练对于耐力素质的支持度并不高,这是因为擒拿格斗的实战中更注重的是速战速决,运动员重点训练的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制服对方,而对于耐力训练的重视度稍低。
年儿童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2010-05-07 18:06:06)标签:体育分类:青少年运动训练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是指特定能力和行为发展的最佳时期。
各种身体素质都有自己发展的敏感期,在这段时期所对应的身体素质能力发展相对迅速。
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大多集中在儿童少年时期,如果错过了相应的敏感期,则所对应的身体素质发展将很难达到理想水平。
对普通儿童少年而言,在其敏感期发展相应的身体素质对日后的身体技能学习都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分别介绍一下各种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一、力量素质。
力量素质分为一般力量和专项力量。
对于少年儿童来讲,负荷过大的力量训练会阻碍其身体的成长发育,但并不意味着在少年儿童时期就不能进行力量训练。
适当的力量训练对少年儿童的肌肉发育、肌肉力量、用力姿势都能形成良好的影响。
1、一般力量发展的敏感期在12~15岁。
在此阶段,着重发展全身肌肉组织,强度不宜过大,着重发展快速力量。
主要采用动力性力量练习。
在此敏感期的后期,可适当根据运动项目特点,加入专项力量练习,同样,负荷不宜过大。
2、专项力量发展的敏感期在15~17岁。
在此阶段,加大专项力量练习的比重,着重发展那些与提高专项竞技能力相关的肌肉力量。
以增大肌肉横截面积,提高肌肉间的协调能力为主。
二、速度素质。
一般可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
在少年儿童时期,速度素质的发展着重于动作速率的提高。
1、反应速度的敏感期在9~12岁。
可通过各种反应训练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反应的速度。
练习时间不宜过长。
2、位移速度的敏感期在7~14岁(男)。
在7~11岁左右,主要发展动作速度和频率。
在12~14岁,在巩固已有的动作速度和频率的基础上,可通过发展肌肉力量来提高速度素质。
3、动作速度更多取决于快肌的百分比与相关肌肉力量的大小。
三、耐力素质。
在少年儿童时期,由于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较宜采用有氧耐力训练,可以刺激相关系统更好地发育,但负荷不宜过大。
擒拿格斗对练习者的要求擒拿格斗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军警系统专用的武术项目,其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擒拿格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制服对手,而不是击伤或者击死对方,这种情况下对于擒拿格斗练习者的身体素质和技术要求是非常高的。
另外,我国军警系统的执法人员在执法的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面临着极大的危险,这对于执法人员的心理素质的要求也是极高的。
1.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体育运动中主要涉及到的身体素质有力量、速度、灵敏、柔韧和耐力等五大项。
力量素质:力量素质可以分为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
在擒拿格斗的训练中,更为重要的是要求练习者的绝对力量,这是因为相对力量是对于练习者自身来说的,如果在实战中遇到了超出自己体重很多的对手,那么相对力量就没有太大作用了。
所有擒拿格斗教练介绍,在擒拿格斗的力量训练中,都要求学员超极限的训练,这样才能更快的提高自身的绝对力量。
速度素质:所谓速度素质,可以分为大脑反应速度和身体的执行速度两个方面。
这两个方面对于擒拿格斗练习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在擒拿格斗的实战中,并不是以击打对方的要害部位或者击打的致伤程度来衡量技术水平的,而是以控制住对方的行动能力为标准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想尽快的制服对方,就需要有极快的速度,充分利用擒拿格斗的抓握技术,将对方的身体控制住,从而达到一招制敌的目的,这就要求擒拿格斗练习者的反应速度和行动速度都要超过对方,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灵敏素质:所谓灵敏素质,主要是指擒拿格斗练习者身体的协调性。
在擒拿格斗的实战中,擒拿格斗练习者需要不断进行步法的移动,在移动中寻找出招的时机。
所有说,灵敏素质在擒拿格斗训练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柔韧素质:柔韧素质是所有武术项目中必不可少的身体素质,这是因为在进行武术对打的过程中,无论是其中的拳法还是腿法,都需要身体的柔韧性做后盾,否则动作时很难做到位的。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相关资料表明:擒拿格斗的技术中对于运动员的柔韧素质要求相对低一些,这是因为柔韧性和身体的爆发力(快速力量)是成反比的,当运动员的柔韧素质特别好时,其爆发力要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