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的抢救配合
- 格式:ppt
- 大小:899.50 KB
- 文档页数:3
ICU危重病人抢救配合流程概述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抢救危重病人需要有一个完善的配合流程。
这个流程需要大家共同遵循,以保证最高效的抢救操作和最佳的病情控制。
本文将介绍ICU危重病人抢救配合流程的各个环节和相关要点。
前期准备在开始抢救工作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确定抢救小组成员:根据患者情况,确定参与抢救的医生和护士,并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和任务。
2.确定抢救设备:检查和确保所需的抢救设备和药品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3.准备抢救车或床位:确保病人能够及时转移至抢救车或适当的床位。
4.与其他科室协调:如有需要,与其他科室协调安排相关检查、手术等。
ICU抢救配合流程ICU危重病人抢救配合流程通常包括以下环节:病情评估在进行抢救操作之前,首先需要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意识状态评估:判断患者是否清醒、昏迷或意识模糊。
•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体温等指标的监测。
•症状评估:了解患者的主要症状,如呼吸困难、心悸、胸痛等。
•病史搜集:了解患者的基本病史、既往病史及相关诊疗情况。
抢救操作在评估完病情后,根据需要进行抢救操作。
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呼吸道管理:确保气道通畅,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操作。
2.心血管支持:包括心肺复苏、血流动力学监测、药物使用等操作。
3.代谢控制:包括血糖控制、电解质平衡、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操作。
4.感染控制:包括抗生素应用、感染监测等操作。
抢救后处理在抢救操作结束后,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1.监测和观察: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观察病情的变化。
2.药物治疗: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3.病情讨论:与ICU团队成员讨论病人的病情演变和下一步治疗方案。
4.家属沟通:及时与病人家属进行沟通,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
结束语ICU危重病人抢救配合流程是一个繁琐而复杂的过程,但它对于救治危重病人至关重要。
通过遵循正确的配合流程,可以高效地进行抢救操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病人的痛苦,提高抢救成功率。
急危重病人抢救的护理配合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是医护人员最需要高度配合的情况之一、在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负责执行医嘱、监测病情、提供安慰和支持,同时协助医生进行各项治疗措施。
下面将详细介绍急危重病人抢救的护理配合。
首先,抢救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护士在医生的指导下,需做好术前准备,包括准备好抢救所需的药品、治疗器械以及监测设备。
在准备过程中,护士要核对好患者的身份、病历、过敏史等信息,确保所有准备工作无误。
其次,护理人员要积极参与急危重病人的监测工作。
他们负责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护士要时刻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皮肤颜色、瞳孔大小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汇报给医生。
同时,护士还要帮助医生完成各项医嘱,如留置导管、置入尿管等。
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时刻保持与病人的密切沟通。
他们要通过耐心的解释和安慰,帮助病人保持放松和安静,以减少病人的恐惧和压力。
护士还要交替进行心肺复苏措施,积极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
在抢救过程中,护士需要配合医生进行有序的急救措施,如按需给予氧气、持续心电监测等。
此外,护理人员还要及时向医生提供病人的最新状况和监测结果,以便医生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在抢救过程中,护士要密切关注医生的指令,准确快速地执行护理措施。
同时,护士应时刻关注自己的安全问题,确保抢救过程中不会对患者和自己造成二次伤害。
最后,抢救后的护理工作同样重要。
抢救结束后,护理人员要根据医生的指导,对病人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护理。
他们要密切观察病人的恢复情况,及时记录生命体征、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
护士还应协助医生进行后续的治疗和康复工作,如更换伤口敷料、拔除尿管等。
综上所述,抢救急危重病人需要医护人员之间高度的配合和协作。
护理人员在抢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要时刻关注病人的状况、积极参与监测工作、提供安慰和支持,并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措施的执行。
抢救后,护理人员要继续对病人进行护理和监测,确保病人的康复和恢复。
危重病人的抢救配合危重病人的抢救是医护人员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医护人员需要掌握抢救技巧和配合措施,以最大限度地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介绍危重病人的抢救配合,并提供相关建议和技巧。
危重病人的基本情况危重病人通常指身体机能严重受损,生命危险极高的病人。
常见的危重病人有心脏骤停、严重创伤、大出血、呼吸衰竭、中毒等。
这些病人需要尽快进行抢救,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
医护人员的抢救配合危重病人的抢救通常需要医护人员的配合,以保障整个过程的顺利进行。
下面是医护人员在危重病人抢救中需要注意的配合措施:1. 保持沟通,了解病人的情况医护人员需要及时与病人进行沟通,了解病人的病情、就诊史、过敏史等信息,以便制定适当的抢救方案。
在抢救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病人的情况,及时调整抢救方案。
2. 多人配合,分工合作在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进行分工合作。
不同的医护人员需要承担不同的职责,以完成整个抢救过程。
例如,有的人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有的人需要进行输血,有的人需要处理其他的严重问题等等。
此时,有一个基本原则:整合资源,分工合作。
在抢救过程中,各自发挥自己的专长,以保障整个抢救过程的顺利进行。
3. 制定科学合理的抢救计划不同的病人需要不同的抢救方案。
制定科学合理的抢救计划是医护人员的首要任务。
医护人员需要尽快对病人进行全面的检查,制定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方案,并且及时调整方案,以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
4. 提供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医护人员需要具备与病人病情相符合的抢救技能,以及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及时提供有效的急救措施,例如心肺复苏、开放气道、输液等等。
5. 调节病人心理在病人抢救过程中,心理调节也非常重要。
医护人员需要及时和病人进行沟通,缓解病人紧张和恐惧的情绪,以保障病人的心理健康和抢救效果。
危重病人抢救的注意事项除了医护人员的抢救配合外,还有一些危重病人抢救的注意事项。
下面是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1. 抢救应该紧急进行危重病人的抢救应该紧急进行。
急危重病人抢救配合邓军红一.医生与护士的共识与思路:大家熟练操作流程*思路一致做法一致*医生为核心指导*护士为主动工作者二.抢救原则:先救命,后治病,处理疾病或创伤的急性阶段,而不是治疗疾病的全过程(生命支持)就地抢救(即抢救条件最近,最好的地方)1.生命支持:6分钟为黄金抢救时间*10分钟为白金抢救时间。
初级生命支持BLS: CPR,AED—4分钟内建立*高级生命支持ALS: 氧疗,呼吸支持,循环支持,药物支持,止血包扎固定等—8分钟内建立;氧疗—鼻导管吸氧,面罩加压吸氧,高频氧疗等.*呼吸支持—面罩加压通气,口咽导管通气,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通气,机械通气,*循环支持—心脏按压泵胸外按压,主动脉内气囊反博,休克裤,除颤,心电监护,*药物支持—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多巴胺,洛贝林,西地兰等.2.就地抢救:什么叫就地抢救?就地←→搬动,知道急救中的一些理念。
(1)搬动原则—在搬动病人过程中,不会因此使病情急剧恶化或危及病人生命.(2)就近原则—时间就是生命,在最短时间里给予生命支持措施.专科原则—相应专业人员,实施相应专科技术,有针对性快速救治病人.三.抢救理念;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忙乱?有序?有效?评估:危及病人生命是什么?—就先做什么?什么事不马上做,病人立即会死亡—就先做四、抢救路径:气道→动力→通路1.气道 : 抢救中人们最关注最突显专业技术水平(1清理气道(2打开气道(3建立气道(1清理气道:1头偏一侧徒手清理2用负压(电动/中心)吸引,压力成人0.03-0.04mpa,小儿0.01-0.02mpa清理口鼻咽分泌物和异物3必要时在支纤镜下清理气道分泌物和异物(2打开气道三步法:头后仰抬下颌张口仰头抬颌(颏)法:最常用*急救者一手放在病人额上,手掌向后施力使头后仰,一手将颌(颏)部抬起.注意手指不要压向颌下软组织深处,以免阻塞气道双手托颌法:怀疑有颈部损伤病人首选* 急救者双肘部放在病人仰卧的地面或床上,用双手托起下颌使头后仰,使下颌前移,注意勿用力过度.(3建立气道;吸氧:中流量或大流量;给予人工通气导管·面罩加压吸氧或面罩呼吸机通气,配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通气2.动力:胸外心脏按压,心脏泵胸外按压,多动能监护与除颤3.通路:迅速建立2条以上有效的静脉通路必要时配合医生行深静脉穿刺CPR时建议选用留置针:如果可能的话都应选用静脉留置针,可保障快速而通畅的液体的流速,避免因病人烦躁,头皮针穿破血管而致反复穿刺,浪费时间或用药不及时影响抢救CPR时最佳给药途径是静脉给药:中心静脉优于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给药可获得快速的药效和高峰浓度,约需30秒;外周静脉(肘静脉)给药需1.5-3分才能达到中心循环;上肢静脉明显优于下肢静脉,因为上腔静脉有较健全静脉瓣,按压时可有效驱动静脉血回心脏,下腔静脉静脉瓣不完善驱流作用差;末梢静脉给药不可取,因为在心脏停博时腕或手背静脉及下肢远端静脉对用药是最不利的途径,血液流到肢体远端明显的减少甚至停止,血流变异常,导致血流阻力增高,微循环障碍,使得末梢静脉给药不能迅速进入中心循环而延误抢救时机。
危重患者抢救配合制度1.危重患者需抢救时,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迟抢救,必须全力以赴,分秒必争,做到严肃、认真、准确、及时。
2.立即通知医生进行紧急抢救。
在医生未到达之前,护士不可以离开患者,应当先行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措施,根据病情立即吸氧、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吸痰、止血、测量血压、建立静脉通路(静脉通路尽量建立在上肢)等必要的抢救措施。
3.根据病情就地抢救,或与医生一起将患者移入抢救室或监护室,并制定特别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
4.备好各种急救药品及器械,并将抢救物品、药品放置床旁,以便随时急用。
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熟记抢救药品的编号、定位、用途、剂量、用法等,做到临场不乱。
5.积极配合医师进行抢救,认真、及时、正确的执行医嘱,在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大声复述一遍,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并记录在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内。
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保持呼吸道及各种管道通畅,及时准确填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
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应详细、及时、准确记录。
因抢救患者未能及时书写记录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并加以注明。
7.各种急救物品的安瓿、输液、输血空瓶等要集中放置,以便查对。
8.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及抢救记录填写要求认真、及时、准确,时间精确到小时、分钟。
9.危重患者需做辅助检查时,必须由医生、护士陪同。
10.躁动患者加床档给予保护性约束,确保患者安全。
11.抢救物品使用后及时归还原处,及时清理补充,并保持整齐、清洁、完好。
12.抢救结束后,做好登记和用品消毒工作。
危重病人管理制度1.科室要重视危重病人的管理,护士长合理安排人力,由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责任护士分管,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备齐急救器械、用物及药品,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护士熟练掌握急救仪器的使用,并了解其使用目的,仪器报警时能及时判断并处理。
危重病人抢救配合演示一、角色与职责:护士A—领导者,协调者(护理组长)主要负责下达抢救指令,负责有关病人呼吸道的管理,给氧,体位,协助医生气管插管,及时准确地提供病人信息给医生及传达医生指令。
护士B—给药者(高级责任护士)负责建立静脉通路,准备抢救药物,给药并记录护士C—辅助者(低级责任护士)负责通知医生,与外部事务的交涉,如找人,通知X-RA Y等;准备抢救仪器物品器械并保证其性能良好;与给药者进行双人核对,记录。
护士D(扮演医生)—主要负责胸外按压,下达医嘱二、背景患儿,男,吸氧由急诊抱送入院,具体病史不祥。
入院时病情:足月儿面容,呼吸浅弱,在常压吸氧下四肢及颜面紫绀明显,四肢凉。
三、抢救物品的常规准备抢救辐射台吸痰装置吸氧装置抢救车治疗车辐射台的物品准备:1、保暖被子,两条小毛巾;2、7号、8号吸痰管各两根,吸痰盐水;3、7号、8号胃管各两根,洗胃盐水,20ML注射器,Y型胶布两条,管道标记贴;4、薄膜手套一包,橡胶手套一盒,灭菌手套两双;5、心电监护仪,电极片,血氧探头6、输液泵7、复苏气囊盒3个不同型号的面罩8、听诊器,尺子9、护理记录单四、抢救演示1、护士A接过病人,呼叫“病人发绀,快来抢救”2、C护士马上打电话通知医生3、A护士将患儿置于辐射台并打开辐射台设置为手控模式,查看到达时间,“病人到达时间是XX”,“清理呼吸道,打开氧气,建立静脉通路”。
4、B护士进行吸痰并大声口述痰液的性状及量“中量的白色黏痰”,然后建立静脉通路。
4、A护士听诊评估“心率96次/分,青紫未缓解,复苏气囊加压给氧”。
5、C护士“是”,“复苏气囊性能已检测好”,然后给予心电监护,并测量血压.6、A护士给予复苏气囊加压给氧,“复苏气囊加压给氧超过2MIN钟,给予插胃管”,B护士“是”,C护士推抢救车的同时,医生到达。
7、D医生“病人情况怎样?”A护士“病人来时呼吸浅弱,全身紫绀明显,听诊心率97次/分,头罩给氧下无缓解,予复苏气囊加压给氧”8、D医生戴手套,听诊心率6S,“血压怎样?”,A护士“52/20MMHG”D医生“NS30ML,30ML/H”,继续听呼吸音6S,“吸痰怎样?”B护士大声口述“NS30ML,30ML/H”A护士“中量白色黏痰”B护士予C护士进行核对后给药9、D医生检查毛细血管充盈时间,“记录CR时间2S”C护士“是”A护士“心率52次/分,SPO2 60%”D医生“予胸外心脏按压,备1/10000肾上腺素”B护士配盐水同时,C护士准备肾上腺素10、胸外按压期间,D医生“患儿口吐泡沫,予吸痰”,C护士“是”并进行吸痰,D医生与A护士持续进行心肺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