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第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4.03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第三单元 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教案
。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第三单元 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教案:
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写人作文的基本方法,学会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教材中的例文,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从中发现人物的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会用心去感受、用笔去描绘,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教学内容:
1. 回顾本单元所学课文,总结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 分析教材中的例文,学习如何抓住人物特点进行写作。
3. 进行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现场完成一篇以写人为主的作文。
4. 课后作业:结合所学内容,以身边的人或事为题材,写一篇写人作文。
二、核心素养目标
1.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对人物描写的审美鉴赏能力,学会关注生活中的人物特点,提升写作表现力。
2.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分析、比较、总结等思维活动,提升学生对人物特点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在了解和描绘不同人物特点的过程中,关注民族文化,尊重个体差异,培养包容多元文化的情怀。
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表达人物特点,提升作文的独特性和吸引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 写人作文的基本方法: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掌握如何抓住人物特点进行写作。重点包括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的描写方法。
- 人物特点的观察与发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从细节中发现并描绘出人物的特点。
- 写作技巧的运用:通过分析教材中的例文,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合理安排文章结构等,使作文更具表现力。
举例:以教材中的《我的老师》为例,讲解作者是如何通过对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的细致描绘,展现出老师的特点。
2. 教学难点
- 人物特点的准确把握:学生往往在写作过程中难以把握人物的核心特点,容易陷入泛泛而谈的困境。
- 描写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学生需要学会根据不同的人物特点选择合适的描写方法,使作文更具感染力。
- 修辞手法的运用:如何恰当运用修辞手法,提高作文的艺术性,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难点。 举例:
a. 难点突破:通过分析教材中的例文,让学生了解如何从生活中捕捉到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特点,如《我的老师》中“老师那双深邃的眼睛”。
b. 描写方法的应用:对比教材中的不同例文,让学生明白如何运用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方法,如《背影》中通过动作描写展现父亲的关爱。
c. 修辞手法的运用:以教材中的《秋天的怀念》为例,讲解作者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作文更具艺术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并掌握写作技巧。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写人要抓住特点》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身边人的独特之处?”(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抓住人物特点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 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人物描写的基本概念。人物描写是通过文字来描绘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特点。它是作文中表达情感、展现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2. 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以教材中的《我的老师》为例,分析作者是如何抓住老师的特点进行描写的。
3. 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 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人物描写相关的实际问题。
2. 实践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抓住身边同学的特点进行描写。
3.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 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人物描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 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 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人物特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抓住人物特点进行写作的兴趣还是比较高的。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了他们对人物描写的关注,这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尝试用生动的案例和具体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人物描写。从学生的反应来看,他们对于这些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还不错。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如何准确把握人物特点方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鼓励。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写作练习的积极性很高,这让我感到很欣慰。通过这个环节,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这对于提高写作能力非常有帮助。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偏离了主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果。因此,在以后的组织活动中,我要更加注意引导学生们围绕主题展开讨论,确保讨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让学生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从成果分享来看,学生们对于人物描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在讨论过程中,有些学生的发言机会较少,这可能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打算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表达。
1. 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关注他们的学习困难,帮助他们突破写作的难点。
2. 优化实践活动的设计,确保学生们能够在活动中充分运用所学知识。
3. 提高课堂讨论的有效性,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 注重课后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