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法理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 格式:wps
- 大小:132.00 KB
- 文档页数:8
法理学作业1答案1第一编法的一般原理一、名词解释1、法学:又称法律科学,是一切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
2、法理学:是我国法学体系中处于基础理论地位的理论科学,它是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从总体上研究法和法律现实的一般规律,研究发的产生、本质、作用、发展等基本问题,研究法的创制和实施的一般理论,并着重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法和法制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理论学科。
3、规范性调整:就是针对某一类主体、某一类情况而使用一般行为规则进行的重复性的调整。
4、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在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5、法的价值:就是法这个客体(制度化的对象)对满足个人、群体、社会或国家需要的积极意义。
6、法系;是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
二、思考题1、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答:法理学是以全部法律,即把法律现象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其产生、发展规律、本质和作用等基本问题。
所以它不是研究法的个别性问题的学科,而是研究法的一般性问题的一般理论。
法理学为研究部门法学提供了立场、观点和方法。
另外法理学所阐述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对部门法的研究也有指导意义。
在整个法学体系中,它是基础理论或者说是一门导论性或绪言性的学科。
2、如何理解社会调整的一般规律性?社会调整的一般规律性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每一个社会都存在一定的社会调整,否则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后果。
缺乏社会调整,就会导致社会系统的无组织性;社调整过多,又容易导致社会系统缺乏活力。
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社会的正常发展。
(二)社会调整的发展过程,一般是由自发到自觉,由个别到一般,由浑一到分化。
具体说,就是说由自发的个别调整发展到自觉的规范性调整。
最初的规范性调整是浑一的,后来才分化为各种类别,形成综合性的复杂的社会调整系统,这些社会调整日益趋于完善和复杂。
法理学作业1及答案————————————————————————————————作者:————————————————————————————————日期: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法理学》课程综合测试1学习层次:专升本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规定人们的行为可以怎样做、应该怎样做或禁止怎样做,它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的标准,是指引人们的行为、预测未来行为及其后果的尺度,同时也是制裁违法行为的依据。
2.法: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是有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的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生活关系和生活秩序。
3.法的价值: 法的价值就是法这个客体(制度化的对象)对满足个人、群体、社会或国家需要的积极意义。
4.法制: 法制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法律制度的简称。
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行法律规则,而且包括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行,法律运行的机制,一个国家的法律文化传统,占主导地位的法律意识,发现教育以及法学研究等等,它是一国、地区法律上层建筑诸因素构成的系统。
5.法系: 法系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关于法的本质,下列观点正确的是(D)A.因为法具有社会性,所以它就是社会全体公众意志的反映B.法的阶级性强调法的主观意志性,法的物质制约性强调其客观决定性,从本质上讲,两者是相互矛盾的C.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法的本质由经济基础所决定,不受历史、民族等其他因素的影响D.法的本质存在于国家意志、阶级意志与社会存在、社会物质条件的对立统一关系之中2.与其他社会规范相比,法具有自己的特点,下列关于法的特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只有经过公共权力机构(即有权的国家机关)的制定或认可才能成为法B.在国家权力所及的范围内,法具有普遍约束力C.法律强调是一种合法的国家强制D.与道德一样,法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3.关于法的作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D)A.法的作用是指法对社会的影响B.法的作用直接表现为国家权力的行使C.法的教育作用有示警作用和示范作用两种形式D.法的预测作用意味着人们可能根据法律预先知道自己应当如何作为和可能引发何种结果4.马克思曾说:“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
【奥鹏】[四川大学]《法理学(Ⅰ)1002》18秋在线作业1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认为法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是()学派的基本观点之一。
A、古典自然法学B、分析实证法学C、历史法学D、社会法学第2题,以下各项中,不是法律关系的是()A、所有权B、继承权C、去饭馆用餐D、与朋友约会第3题,通常认为,法律条文和法律规则()A、前者是形式,后者为内容B、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C、二者都是形式D、二者无关联第4题,从认识论角度可以将法学分为()。
A、理论法学与应用法学B、国内法学与国际法学C、立法法学与司法法学D、外国法学与比较法学第5题,普通法系也可以称之为()A、法典法系B、民法法系C、判例法系D、大陆法系第6题,在西方首先将法的本质归结为理性的是()。
A、古希腊的斯多葛派哲学家B、罗马法学家C、分析法学派学者D、中世纪神学家第7题,以下各项中,属于部门法的是()。
A、行政法规B、行政规章C、行政法D、行政复议第8题,法的主要内容是()。
A、权利义务B、法律责任C、法律制裁D、法律后果第9题,法理学是法学领域中的()A、一般理论B、应用学科C、专门学科D、技术学科第10题,凡是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根据称为()。
A、法律关系的客体B、法律关系的内容C、法律关系的主体D、法律事实第11题,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 法是()的体现。
A、上帝意志B、公民意志C、人民意志D、阶级意志第12题,通常认为,法的形式就是()A、法的渊源B、法的起源C、法的历史类型D、法系第13题,关于法产生,消亡问题的正确看法是()A、法自古就有并永恒存在B、法自有国家以来便存在,并永恒存在C、法自古就有,但随着国家消亡也会消亡D、法不是自古就有,也不是永恒存在的第14题,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形成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是()。
A、法学体系B、法律体系C、法系D、法制体系第15题,刑法中所包含的规则,大多属于()A、授权性规则B、义务性规则C、指导性规则D、权义复合性规则第16题,衡平法是英国法律传统中与()相对称的一种类型。
法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 1.公法:【答案】公法是在民法法系中和私法相对的一种法的分类.古罗马法学家将公法定义为有关国家利益的法律;现代法学一般认为凡是涉及到公共权利,公共关系,公共利益和上下服从关系,管理关系,强制关系的法就是公法.包括行政法,刑法和组织法等. 2.法系:【答案】法系的含义和划分标准并没有完全一致的共识.一般认为,法系是根据若干国家和地区基于历史传统原因和由此表现出的不同的外部特征对法律进行的一种分类;凡是具有共同历史传统和相似外部特征的法就构成一个法系,法系是某些国家和地区的法的总称.西方社会最主要存在两大法系,即大陆法系(民法法系) 和英美法系(普通法法系). 二、判断题 1.原始社会的习惯就是习惯法。
【答案】错误。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本题主要考察古代法律的产生形态;重点区别原始社会习惯和习惯法的关系; 【考点分析】法律的产生是一个长期渐进的由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的漫长过程。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法经历了从个别调整到一般调整的过程.社会关系的调整总是从个别调整再发展到一般调整.个别调整数量的增多,就需要形成一个一般的行为规则,以便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另一方面,法又经历了从自发调整到自觉调整的过程.习惯法是国家有关机关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习惯,属于法律的正式渊源,它和习惯相比已经有了质的变化.因此说原始社会的习惯并不就是习惯法。
故本题选错。
2.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也具有法律效力。
【答案】正确。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考点分析】国家机关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可以分为规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前者针对一般的情况、一般的主体发布,可以反复适用,属于法的范围。
后者针对特定情况,特定主体发布,并且一次性适用。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实质就是法的载体,法的具体的表现形式。
在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中提及的文件,例如:宪法.民法和行政法等都是规范性法律文件,其目的就是体现法的权利义务的内容。
大一法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法律的制定过程B. 法律的实施过程C. 法律的本质和作用D. 法律的解释和适用答案:C2. 法律规范的效力来源于:A. 个人信仰B. 社会习俗C. 国家强制力D. 道德约束答案:C3. 法律关系的基本要素包括:A. 法律主体、法律客体、法律内容B. 法律主体、法律行为、法律后果C. 法律主体、法律规范、法律后果D. 法律主体、法律客体、法律行为答案:A4. 法律的效力范围通常包括:A. 时间效力、空间效力、对人的效力B. 时间效力、空间效力、对事的效力C. 空间效力、对人的效力、对事的效力D. 时间效力、对人的效力、对事的效力答案:A5. 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A. 文义解释、目的解释、历史解释B. 文义解释、系统解释、目的解释C. 历史解释、比较解释、目的解释D. 系统解释、比较解释、历史解释答案:B6. 法律推理的主要形式有:A. 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B. 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溯因推理C. 演绎推理、类比推理、溯因推理D. 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溯因推理答案:A7. 法律的基本原则包括:A. 公平原则、正义原则、效率原则B. 公平原则、正义原则、合法性原则C. 公平原则、合法性原则、效率原则D. 正义原则、合法性原则、效率原则答案:B8. 法律效力的层次性体现在:A. 宪法至上、法律优先、行政法规次之B. 宪法至上、法律优先、地方性法规次之C. 宪法至上、行政法规优先、法律次之D. 宪法至上、地方性法规优先、法律次之答案:B9. 法律的普遍性是指:A. 法律适用于所有人B. 法律适用于所有地区C. 法律适用于所有时间D. 法律适用于所有事件答案:A10. 法律的稳定性是指:A. 法律内容的固定不变B. 法律效力的长期有效C. 法律适用的连续性D. 法律规范的一致性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法律规范的特点包括:A. 规范性B. 强制性C. 普遍性D. 稳定性答案:ABCD2. 法律关系中法律主体的种类包括:A. 国家机关B. 社会团体C. 个人D. 法人答案:ABCD3. 法律效力的终止原因可能包括:A. 法律的废止B. 法律的修改C. 法律的解释D. 法律的适用期限届满答案:ABD4. 法律解释的目的在于:A. 明确法律条文的含义B. 指导法律的适用C. 解决法律条文的冲突D. 预测法律的发展趋势答案:ABC5. 法律推理的基本原则包括:A. 法律至上原则B. 法律适用的一致性原则C. 法律适用的公正性原则D. 法律适用的效率性原则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法律规范的效力来源于道德约束。
2022年春季学期法理学第1次平时作业-15词解释一、单选题(共5题,共20分)得分:20分1、“客体(各种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对象)能够满足主体(某人、某个阶级、某个国家或民族)需要的某种意义”是指()。
A :价值B :职能C :法律D :阶级得分:4分本题分值:4分回答正确正确答案:A2、法制变革的一种常见方式是()。
A :法律继承B :法律编撰C :法律移植D :法律编辑得分:4分本题分值:4分回答正确正确答案:C3、理解法应当从()出发。
A :法本身的作用B :法的形式C :法的本质和特征D :经济关系得分:4分本题分值:4分回答正确正确答案:C4、法学家从人权、权利、平等、正义等价值观的角度思考、解释政治、法律问题的学说,都可归结为()。
A :法学B :自然法学C :法律学D :宪法学得分:4分本题分值:4分回答正确正确答案:B5、以下哪项是按照法律规范强制性的程度的分类()。
A :强制性规范B :义务性规范C :禁止性规范D :委任性规范得分:4分本题分值:4分回答正确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共5题,共20分)得分:20分1、法制的继承性体现在下列哪几个方面()。
A :法律法规B :法律意识C :法律文件D :法律文化得分:4分本题分值:4分回答正确正确答案:B D2、法的价值体系包括了法的各种价值目标如()。
A :自由B :公平C :秩序D :正义得分:4分本题分值:4分回答正确正确答案:A B C D3、英美法系包括()。
A :普通法B :大陆法C :衡平法D :判例得分:4分本题分值:4分回答正确正确答案:A C4、法的基本构成要素()。
A :法律规范B :法律概念C :法律原则D :法典得分:4分本题分值:4分回答正确正确答案:A B C5、法律现象包括()。
A :法律现象B :法律文化C :法律知识D :法律法规得分:4分本题分值:4分回答正确正确答案:A B三、判断题(共5题,共20分)得分:20分1、法体现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正义观。
第一单元作业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① 2.① 3.① 4.① 5. ①6. ①7.①8.①9.① 10. ①二、简答题:1.答:法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研究法这一特定社会现象的内在结构、外部关系、运行方式和发展规律。
它既要研究法的形式和内部结构,又要研究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既要研究各种不同法律制度的性质和特点,又要研究法律发展的一般规律;既要研究法的静态,又要对法的运行进行动态的考察。
总之,一切法律现象的产生、发展的变化,都属于法学研究的范围。
2.答:法理学是关于法的一般规律的理论法学,是从理论形态和哲学认识论角度研究法的本质属性。
运行规则、价值取向、向外部关系等共同原理和普遍规则的科学。
3.答:法的基本特征是法的本质的外在表现,是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和事物的重要标志。
它的基本特征,主要是:第一,法是调整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第二,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第三,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第四,法是由国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总之,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原则和概念的统一体。
4.答:资本主义法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1)资本主义法体现和反映资本家的意志和利益。
(2)资本主义法的主要内容是维护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维护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雇佣和剥削关系。
(3)资本主义法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虚伪性。
5.答:法的预测作用是指人们根据法律可预先估计相互之间将如何行为,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的安排,以减少行为的盲目性和偶然性。
法的预测作用,依赖于法的明确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6.答:法的继承性的主要依据,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法作为政治上层建筑,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具有历史的延续性。
这种历史的延续性,就决定了法的历史继承性。
其次,法作为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又有其相对独立性,有其相对独立的发展历史。
法的这种相对独立性,也决定了法的继承性。
《法理学》作业参考答案作业1一.填空题1、法律现象2、具体具体一次性3、某一类某一类重复性4、自发自觉个别一般5、国家6、国家强制力7、法的阶级统治职能法的社会公共职能8、保护9、经济基础阶级意志10、历史传统外部特征二、单项选择1、B2、B3、D4、C 5 、D 6、B 7、B 8、A 9 、D 10、A三、多项选择1、AB2、BCD3、BCD4、ABCD 5 、A BCD 6、AD 7、AD 8、ABCD 9 、BD10、BCD四、名词解释1、法学体系是由法学分支学科构成的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法学体系是一个由互不相同,但又有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知识系统。
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因而研究社会的各种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学所研究的范围也就十分广泛,从而形成若干分支学科。
这些分支学科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知识系统就是法学体系。
2、法理学是在法学体系中处于基础理论地位的理论学科。
它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从总体上来研究法和法律现实的一般规律,研究法的产生、本质、作用、发展等基本问题。
3、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收(即掌握国家政权的阶段)意志,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具有普通的约束力的规范体系。
它具有规范性、国家强制性、阶级意志性和物质制约性。
4、法的价值,即法这个客体(制度化的对象)对满足个人,群体,社会或国家需要的积极意义。
五、小组讨论题:习惯与法的区别与联系一、名词解释1、一国两制是我国为解决和平统一问题而实行的制度。
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2、法律调整是根据一定社会生活的需要,运用一系列法律手段对社会关系施加的有结果的、规范组织作用。
3、法制:法制是以法为核心的某国、某地区法律上层建筑的整个系统,包括现行法以及与现行法相适应的法律意识、法律实践。
通常有两种意思,一种认为法制是指法律和制度;一种认为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
1.认为法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是()学派的基本观点之一。
A.古典自然法学B.分析实证法学C.历史法学D.社会法学【参考答案】: C2.以下各项中,不是法律关系的是()A.所有权B.继承权C.去饭馆用餐D.与朋友约会【参考答案】: D3.通常认为,法律条文和法律规则()A.前者是形式,后者为内容B.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C.二者都是形式D.二者无关联【参考答案】: A4.从认识论角度可以将法学分为()。
A.理论法学与应用法学B.国内法学与国际法学C.立法法学与司法法学D.外国法学与比较法学【参考答案】: A5.普通法系也可以称之为()A.法典法系B.民法法系C.判例法系D.大陆法系【参考答案】: C6.在西方首先将法的本质归结为理性的是()。
A.古希腊的斯多葛派哲学家B.罗马法学家C.分析法学派学者D.中世纪神学家【参考答案】: A7.以下各项中,属于部门法的是()。
A.行政法规B.行政规章C.行政法D.行政复议【参考答案】: C8.法的主要内容是()。
A.权利义务B.法律责任C.法律制裁D.法律后果【参考答案】: A9.法理学是法学领域中的()A.一般理论B.应用学科C.专门学科D.技术学科【参考答案】: A10.凡是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根据称为()。
A.法律关系的客体B.法律关系的内容C.法律关系的主体D.法律事实【参考答案】: D11.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 法是()的体现。
A.上帝意志B.公民意志C.人民意志D.阶级意志【参考答案】: D12.通常认为,法的形式就是()A.法的渊源B.法的起源C.法的历史类型D.法系【参考答案】: A13.关于法产生,消亡问题的正确看法是()A.法自古就有并永恒存在B.法自有国家以来便存在,并永恒存在C.法自古就有,但随着国家消亡也会消亡D.法不是自古就有,也不是永恒存在的【参考答案】: D14.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形成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是()。
川大13春《法理学》第一次作业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8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法学研究的对象应当是().( C )A.法律条文B.法律文件C.法律现象D.法律责任2.我国狭义的法律是指()。
( D )A.宪法B.行政法规C.国际条约D.宪法和法律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属于()。
( B )A.根本法B.基本法律C.特别法D.任意法4.法的内容最终由()决定的。
( B )A.统治阶级的愿望B.社会物质生活条件C.全民族文化水平D.历史宗教传统5.()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 C )A.道德规范B.宗教规范C.法律规范D.原始规范6.法的渊源又称为()。
( A )A.法的形式B.法的起源C.法的历史类型D.法律文化7.目前我国法的渊源主要是()。
( A )A.制定法B.习惯法C.判例法D.国际法8.()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 B )A.政策B.宪法C.刑法D.基本法9.地方性法规的制定机关是()。
( B )A.地方人民政府B.地方权力机关C.地方法院D.地方检察院10.一般认为,()属于公法。
( A )A.行政法B.婚姻法C.继承法D.商法11.人们对法律现象的心理、态度,知识统称为()。
( B )A.法律责任B.法律意识C.法律文化D.法律价值12.以下哪个国家属于大陆法系范围()。
( C )A.英国B.美国C.德国D.印度13.迄今所发现完整保存下来的最早的成文法典是()。
A B C D( C )A.《秦律》B.《摩奴法典》C.《汉谟拉比法典》D.《十二表法》14.近代意义上的法制产生于()时代。
( C )A.奴隶制B.封建制C.资本主义D.社会主义1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保险金能否作为被保险人遗产的批复》属于()。
( C )A.立法解释B.行政解释C.审判解释D.检察解释16.以下各种关系中,不是法律关系的是()。
( A )A.谈恋爱B.商店购物C.出门打的D.理发店理发17.以下属于法律制裁的是()。
大一法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律关系中,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A. 法律关系的客体B. 法律关系的主体C. 法律关系的内容D. 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答案:B2. 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法律规则B. 法律原则C. 法律概念D. 法律程序答案:D3. 以下哪一项不是法律效力的特点?A. 普遍性B. 强制性C. 灵活性D. 规范性答案:C4. 法律解释的方法中,不属于解释方法的是:A. 文义解释B. 历史解释C. 比较解释D. 法律推理答案:D5. 法律规范的效力范围通常包括:A. 地域效力B. 人员效力C. 时间效力D. 以上都是答案:D6.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A. 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B. 法律关系的客体C. 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D. 法律关系的主体答案:A7. 法律规范的效力来源是:A. 国家强制力B. 社会公认C. 法律规范的合理性D. 法律规范的制定程序答案:A8. 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不包括:A. 物B. 行为C. 智力成果D. 法律关系主体答案:D9. 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法律规则B. 法律原则C. 法律概念D. 法律制裁答案:D10. 法律解释的目的在于:A. 明确法律规范的含义B. 增加法律规范的数量C. 改变法律规范的内容D. 减少法律规范的效力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法律关系的客体可以是:A. 物B. 行为C. 智力成果D. 人身权利答案:ABCD2. 法律效力的特点包括:A. 普遍性B. 强制性C. 规范性D. 灵活性答案:ABC3. 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A. 文义解释B. 历史解释C. 比较解释D. 系统解释答案:ABCD4. 法律规范的效力范围通常包括:A. 地域效力B. 人员效力C. 时间效力D. 法律效力答案:ABC5. 法律关系的内容通常包括:A. 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B. 法律关系主体的义务C. 法律关系的客体D. 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答案:AB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
四川大学2020年11月课程考试考试(网考)1119255375108001法理学 (题目数量:37 总分:100.0)1.单选题 (题目数量:20 总分:20.0)1. 从总的方面探究法学研究的各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的法学分支学科,被称为 ( )A.历史法学B.应用法学C.理论法学D.综合法学答案:2. 不问主体的意愿如何而必须加以适用的规则属于( )A.权力规则B.强行性规则C.权义复合规则D.准用性规则答案:3. 在法的要素中,作为法的解释和法的推理据以进行的重要依据和指南是( )A.法律概念B.法律规则C.法律原则D.技术性规定答案:4. 立法者将生活中已存在的某些零散的社会规范加以改造制作,使其条文化和系统化,整合为规范化的法律文本。
这样的行为是( )A.法的认可B.法的制定C.法的修改D.法的补充答案:5. 下列关于正义的认识正确的是( )A.正义是主观的B.正义是客观的C.正义是永恒的D.正义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答案:6. 把法划分为公法和私法的法系是( )A.大陆法系B.英美法系C.普通法系D.伊斯兰法系答案:7. 对法的产生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上层建筑因素B.生产关系因素C.劳动力因素D.经济因素答案: D.经济因素8. 法对社会主体和社会关系所发生的实际影响是( )A.法的作用B.法的价值C.法的功能D.法的效力答案:9. 下列关于法的移植的正确说法是( )A.不同法系之间不能进行法的移植B.不同政治制度之间不能进行法的移植C.法的移植以供体(被移植的法)和受体(接收移植的法)之间存在共性为前提D.各国国情的不同决定了法的移植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答案:10. 在英国历史上,在没有先例可遵循时,由大法官根据公平原则加以判决而形成的法,被称为( )A.普通法B.衡平法C.制定法D.习惯法答案:11. 按照一定的顺序将各种法或有关法集中起来,加以系统编排,汇编成册,这是指( )A.法的清理B.法的汇编C.法的分类D.法的编纂答案:12. 在中国,坚持立法的民主原则,首先是需要实现( )A.公共利益B.人民意志C.公共意志D.人民主权答案:13. 在我国现阶段,不能呈为法的渊源的是( )A.判例法B.判例C.法律D.司法解释答案:14. 以法的创制和适用范围为标准,法可以分为( )A.普通法和成文法B.一般法和特别法C.国内法和国际法D.成文法和不成文法答案:15. 关于法的溯及力,在刑事审判中,各国大多采用的是( )A.从旧兼从重B.从新兼从重C.从旧兼从轻D.从新兼从轻答案:16. 一定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依照法定程序遵守和适用法律、法规并形成法律秩序的活动是( )A.法律遵守B.法律实施C.法律适用D.法律关系答案:17.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 )A.基本法律B.根本法律C.行政法规D.基本法律以外的其它法律答案:18. 中国法理学归纳的法的要素有( )A.原则、规则、概念B.规则、原则、政策C.律令、技术、理想D.主要规则、次要规则答案:19. 在我国,有权解释宪法的机关是( )A.国务院B.国家主席C.全国人大常委会D.中央军委答案:20. 法的社会价值和基本价值是( )A.正义价值B.秩序价值C.自由价值D.利益价值答案:2.多选题 (题目数量:15 总分:30.0)1. 法学研究所采取的研究方法有( )A.社会调查方法B.历史考察方法C.价值分析方法D.比较分析方法答案:2. 立法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所包括的内容有( )A.制定法B.认可法C.补充法D.修改法答案:3. 合同法律关系属于( )A.相对法律关系B.绝对法律关系C.调整性法律关系D.保护性法律关系答案:4. 形式逻辑的重要推理方法包括( )A.演绎推理B.归纳推理C.类比推理D.论证推理答案:5. 法律监督体系包括( )A.社会组织监督B.社会舆论监督C.执政党监督D.公民监督答案:6. 西方法律传统的基本内容是( )A.法治传统B.德治传统C.权利文化D.政法合一答案:7. 法的普遍有效性是指( )A.法的适用对象具有普遍性B.所有的法都可以在全国适用C.法可以永远适用D.法的适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有普遍性答案:8. 法与道德的区别在于( )A.表现形式不同B.调整范围和内容不同C.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不同D.实施方式不同答案:9. 一般来说,法律责任的构成要素包括( )A.过错行为B.损害事实C.因果关系D.主观过错答案:10. 法制运行系统是由多重要素所构成,它们包括( )A.法律创制B.法律实施C.法律监督D.法律实现答案:11. 立法程序通常包括( )A.提出草案B.审议草案C.表决和通过草案D.公布法律答案:12. 下列属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有( )A.合同法B.物权法C.判决书D.公证书答案:13. 认定法律效力位阶一般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A.宪法至上B.上位法优于下位法C.新法优于旧法D.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答案:14. 下列属于国家机关法律监督的是( )A.权力机关监督B.纪律检察委员会监督C.行政机关监督D.执政党监督答案:15. 下列属于司法独立原则具体内容的是( )A.司法的排他性B.司法的公开性C.司法的程序性D.司法的职业性答案: A.司法的排他性 B.司法的公开性3.论述题 (题目数量:1 总分:20.0)1. 如何理解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答案: "法理学的性质及其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可以作以下概括:(1)法理学是法学的通常理论法学的所有学科都研究法律现象,但是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层面来研究法律现象或研究法律现象的不同方面和领域。
[四川大学]《法理学(Ⅰ)1002》19秋在线作业1【奥鹏】-[四川大学]《法理学(Ⅰ)1002》19秋在线作业1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认为法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是()学派的基本观点之一。
A、古典自然法学B、分析实证法学C、历史法学D、社会法学正确答案:C第2题,以下各项中,不是法律关系的是()A、所有权B、继承权C、去饭馆用餐D、与朋友约会正确答案:D第3题,通常认为,法律条文和法律规则()A、前者是形式,后者为内容B、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C、二者都是形式D、二者无关联正确答案:A第4题,从认识论角度可以将法学分为()。
A、理论法学与应用法学B、国内法学与国际法学C、立法法学与司法法学D、外国法学与比较法学正确答案:A第5题,普通法系也可以称之为()A、法典法系B、民法法系C、判例法系D、大陆法系正确答案:C第6题,在西方首先将法的本质归结为理性的是()。
A、古希腊的斯多葛派哲学家B、罗马法学家C、分析法学派学者D、中世纪神学家正确答案:A第7题,以下各项中,属于部门法的是()。
A、行政法规B、行政规章C、行政法D、行政复议正确答案:C第8题,法的主要内容是()。
A、权利义务B、法律责任C、法律制裁D、法律后果正确答案:A第9题,法理学是法学领域中的()A、一般理论B、应用学科C、专门学科D、技术学科正确答案:A第10题,凡是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根据称为()。
A、法律关系的客体B、法律关系的内容C、法律关系的主体D、法律事实正确答案:D第11题,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 法是()的体现。
A、上帝意志B、公民意志C、人民意志D、阶级意志正确答案:D第12题,通常认为,法的形式就是()A、法的渊源B、法的起源C、法的历史类型D、法系正确答案:A第13题,关于法产生,消亡问题的正确看法是()A、法自古就有并永恒存在B、法自有国家以来便存在,并永恒存在C、法自古就有,但随着国家消亡也会消亡D、法不是自古就有,也不是永恒存在的正确答案:D第14题,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形成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