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CI-1706U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36.93 KB
- 文档页数:2
基于PCI总线的新型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钟绍波
【期刊名称】《微计算机信息》
【年(卷),期】2008(24)13
【摘要】本文时基于PCI总线的数据采集系统硬件及软件设计作了详细的说明,设计出的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应用于诸如数字示波器、教字频谱仪和语音识别等领域.系统采用了PCI总线作为数据采集系统的支持总线,以TMS320C5402DSP作为板载CPU,实现了数据的高速实时传输与处理.另外设计采用WinDriver设计驱动程序,不但缩短了驱动程序的开发周期,而且方便了硬件调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总页数】3页(P99-100,108)
【作者】钟绍波
【作者单位】400700,重庆,重庆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541
【相关文献】
1.基于PCI总线模块的多通道串行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J], 秦珍
2.基于PCI总线的ARCNET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J], 郭静;杜劲松;高宏亮
3.基于PCI总线的红外探测器图像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J], 郑可旺;黄勇;王聪
4.基于PCI-E总线的高速光纤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J], 王慧英;曹志锋
5.基于PCIe总线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J], 尤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权利要求书1、一种基于PCIe的DMA式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是它包括触发控制器、DMA控制器、报文发送引擎、报文接收引擎和PCIe收发控制器,所述的PCIe 收发控制器作为逻辑分析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逻辑分析模块所在产品系统的CPU,PCIe收发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报文接收引擎的控制信号输入端,报文接收引擎的一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DMA控制器的一对应控制信号输入端,另一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触发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触发控制器作为逻辑分析模块的逻辑数据输入端采集设计实体模块的触发条件的逻辑数据,触发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DMA控制器的对应控制信号输入端,DMA控制器的控制信号端与报文发送引擎双向连接,报文发送引擎的逻辑数据输入端连接设计实体模块的对应逻辑数据输出端,报文发送引擎的逻辑数据输出通过PCIe收发控制器输出至逻辑分析模块所在产品系统的CPU。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CIe的DMA式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设计实体模块指烧结到FPGA芯片里的逻辑代码,能实现产品所要求的功能,所述的集成化逻辑分析模块实现的功能是采集设计实体模块中相应的信号以实现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CIe的DMA式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触发控制器用于判断报文接收引擎发送过来的触发条件,直到它从设计实体模块采集的逻辑信号满足判断条件,输出控制信号至DMA控制器进行数据采集操作,DMA控制器产生当前发送报文所需的目的地址和报文长度字段,给报文发送引擎,在报文发送引擎完成一次DMA传输后,将结束信息送给DMA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CIe的DMA式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DMA控制器包括RAM,通过PCIe初始化配置将这块RAM映射到CPU 的内存空间里,CPU通过对这片空间写配置命令字,即可实现CPU对本系统实施命令控制;所述的PCIe初始化配置是指CPU初始化PCIe收发控制器,分配总线号,将DMA控制器里的RAM映射到系统存储器空间里,从而使FPGA成为CPU的PCIe总线上可以访问的挂接设备。
基于PCI总线的微弱信号采集模块的设计方案1.引言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广泛普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现场信息实时采集系统的性能越来越受到大量关注。
从测试系统和科研领域产生的动态信息中提取有用数据进行现场实时采集并存储显得尤为重要。
设计结合实际项目要求,提出基于PCI总线的微弱数据信号采集电路设计方案,将采集数据流通过前端处理电路和AD转换电路后,在中央控制模块FPGA 控制下将数据流通过PCI总线传输给上位机保存,以便分析处理和显示,从而实现采集系统对微弱数据信号进行高速采集存储和分析。
2.总体设计方案在实际研究和现场测试中,数采系统常采用PC机为测试平台,使用PCI总线作为中介实现数据流采集和传输到PC机中进行显示分析。
系统常采用传感器将物理量转换为电流或电压信号,经过前端调理电路滤波放大将幅度放大到可测试范围。
但在实际信号采集时存在由系统本身和外界产生的各种噪声影响,使得传感器输出的微弱有用信号被淹没,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和算法来抑制噪声、增大微弱信号幅度,从而提取有用信号,提高系统输出信号的信噪比,实现微弱信号的高精度采集。
基于PCI总线的微弱信号采集系统电路设计可分为:信号采集,FPGA逻辑控制,PCI 总线界面以及电源管理等模块。
信号采集即实现模拟信号的接收和将其数字化;FPGA逻辑控制则实现对采集数据流缓冲处理、控制采样时钟频率以及采集模块与PCI9054界面芯片的握手通信完成数据传输。
系统设计总体方案如图1所示。
采集系统上电启动后,PC机扫描查找采集卡,然后通过上位机对系统进行初始化,并配置采样参数。
系统采集部分在FPGA控制下将接收数据进行调理、AD转换后存储到FPGA 内部FIFO中缓存,继而通过PCI总线将数据传入PC机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显示和存储。
3.硬件电路设计采集系统主要包括AD转换电路、PCI总线界面电路以及外围电路。
设计采用可编程FPGA。
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的设计1绪论数据采集系统作为沟通模拟域与数字域的必不可少的桥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介绍的重点是数据采集系统。
数据采集与通信控制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数据采集与通信控制采用了单片机8051来实现,硬件部分是以单片机为核心,还包括模-数转换模块,显示模块,和串行接口部分,还有一些简单的外围电路。
8路被测电压通过通用ADC0809模-数转换,实现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模拟量到数字量的转换,由单片机对数据进行处理,用LCD显示模块来显示所采集的结果,并将数据通过串行口传输到PC机上,MCU与 PC机间的电平匹配采用MAX232接口芯片,由PC机完成数据接收和显示,VB程序编写了更加人性化的人机交互界面。
在任何计算机测控系统中,都是从尽量快速,尽量准确,尽量完整的获得数字形式的数据开始的,因此,数据采集系统作为沟通模拟域与数字域的桥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7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特别是微处理器及高速A/D转换器的出现,数据采集系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
原来由小规模集成的数字逻辑电路及硬件程序控制器组成的采集系统被微处理器控制的采集系统所代替。
因为由微处理器去完成程序控制,数据处理及大部分逻辑操作,使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大大的提高,系统的硬件成本和系统的重建费用大大的降低。
2方案设计2.1 设计原理数据采集和处理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控制机和生产过程之间,要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控制,就要实时的了解生产状态,这就要求采集大量的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进行分析,并输出有一定意义的、更直观和易于理解的模拟量或数字量,以对控制进行指导,调整控制方案。
随着自动控制的发展,数据采集及处理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本次设计要求设计一个64路巡回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系统循环周期为1秒,16路模拟信号输入,16路开关信号输入,16路模拟输出,16路数字输出。
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的过程比较简单,很直观的想象为采集数据,输入到CPU,输出数据。
Namisoft基于PCI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设计PCI总线(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是Intel公司推出的一种高性能32/64位局部总线,其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132~264Mb/s,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总线。
文章通过使用专用接口芯片PCI9052作为PCI接口芯片,配以Xilinx 公司的Spartan3系列FPGA芯片XC3S200,以及MAXIM公司的多通道可同时采集的高速高精度A/D转换芯片MAX1312ECM,提出一种基于PCI总线的可同时进行多通道数据采集的设计方法。
该采集系统能够适用于需要多通道同时采集数据的工作环境。
1硬件设计原理1.1系统硬件设计框图该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前端的信号输入保护电路,ADC (MAX1312ECM)转换电路、FPGA(XC3S200)模块以及PCI总线接口(PCI9052)。
保护电路的作用主要是保护MAX1312ECM输入不被超出其允许电压范围(±10V)的高电压破坏,在MAX1312ECM的每个模拟输入通道上接上具有正负10V反向击穿电压的双向二极管,便能起到保护MAX1312ECM不会被输入的超高电压损害,该保护电路设计方法简单而实用。
ADC转换芯片采用的是MAXIM公司的MAX1312ECM。
该芯片的主要特点:具有12位分辨率;20MHz并行数字接口;8个单端采集通道可同时采集;±10V模拟输入范围;高吞吐率:单通道采集时可达1075ksps/通道,八通道同时采集时可达456ksps/通道。
在本系统的ADC硬件设计部分采用3.3V的数字电源,基准采用内部+2.5V基准模式,使用了20MHz的外部时钟信号,该时钟信号由外部30MHZ有源时钟通过FPGA的DCM进行1.5倍分频后由全局时钟管脚输出提供。
MAX1312ECM的数据线以及控制线与FPGA直接相连。
技术创新中文核心期刊《微计算机信息》(测控自动化)2006年第22卷第7-1期数采与监测王梦玲:硕士研究生基于PCI-1713和LabVIEW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设计ADesignforHighSpeedDataAcquisitionSystemBasedonPCI-1713andLabVIEW(兰州交通大学)王梦玲王思明Wang,MenglingWang,Siming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图形化虚拟仪器编程软件LabVIEW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方案,并且详细论述了32位Lab-VIEW驱动函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系统以研华公司的高速数据采集卡PCI-1713为硬件平台,采用中断触发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并将数据存储到文本文件中。
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地完成对信号的高速数据采集和实时图形显示。
关键词:PCI-1713;LabVIEW;数据采集;研华32位LabVIEW驱动;中断触发中图分类号:TP274文献标识码:AAbstract:Inthispaper,adesignproposalforhighspeeddataacquisitionsystembasedonvirtualinstrumentprogrammingsoftwareLabVIEWandthefunctionof32-bitLabVIEWdriveraredescribed.AdvantechPCI-1713isusedasthehardwareplatformofthesystem,whichusesinterrupttriggeringtoacquiredataandthensavesthemtotextfile.Thesystemisprovedtoworkwelltoaccom-plishhighspeeddataacquisitionandreal-timegraphdisplaybytest.Keywords:PCI-1713,dataacquisition,LabVIEW,Advantech32-bitLabVIEWdriver,interrupttriggering文章编号:1008-0570(2006)07-1-0120-031引言目前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主要是基于VB、VC等文本编程语言,虽然这类语言的灵活性好,执行效率高,但若要在采集的同时将数据实时绘制成图形,则难度很大,对采集数据的分析处理也只能借助于其他工具才能实现。
基于PCI-1706U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王建国;李航;杨斌
【期刊名称】《工具技术》
【年(卷),期】2016(50)4
【摘要】在现代工业机械设备工作过程中,设备的许多部件会因为啮合、碰撞等原因受到磨损、破坏等故障。
为了及时发现设备故障,需要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并采集数据,保证采集过程中对所有数据的不漏采。
根据这些要求和研华PCI-1706U 数据采集卡,提出了一种DMA和双buffer结合的采集方法。
该系统以C++为主要开发语言,借助MFC中封装的API函数,利用Visual Studio 2010为程序开发平台进行数据采集系统的开发。
实验结果证明,采用双缓存的数据传输原理,不仅大大加快了数据传输的速度,而且减少了数据漏采问题,实现了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与存储。
【总页数】4页(P74-77)
【关键词】PCI-1706U;C++语言;数据采集系统;VS;2010程序
【作者】王建国;李航;杨斌
【作者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659;TH186
【相关文献】
1.基于NI数据采集模块的测井数据采集控制系统设计 [J], 贾宏宇
2.基于VB与研华数据采集卡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J], 李战明;赵静
3.基于PCI数据采集卡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J], 辛德刚;林克正
4.基于PCI数据采集卡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J], 辛德刚;林克正
5.基于LabVIEW的增压器生产线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设计 [J], 饶立雯;兰锋;孙聚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