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 流程图题-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1期)(解析版)
- 格式:docx
- 大小:782.24 KB
- 文档页数:28
专题26学科综合类试题1.(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实验小组用图1装置探究稀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否反应,测得数据如图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烧杯中只能盛放稀氢氧化钠溶液B.图2不能证明反应是放热反应C.60s时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D.实验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反应【答案】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温度先上升后下降,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放热。
A、烧杯中放稀氢氧化钠溶液还是稀盐酸,不影响对反应温度的升高,A错误,不符合题意;B、图2温度升高,能证明反应放热,B错误,不符合题意;C、60s是反应温度达到最高点以后的时间,不确定反应是加到恰好完全反应就停止滴加,还是一直滴加注射器中溶液;若恰好完全反应就停止滴加,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若是一直滴加注射器中溶液,60s时溶液中除了氯化钠,还有注射器中溶液的溶质;C错误,不符合题意;D、实验反应放热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认识物质的两个重要维度,构建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二维图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如图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点对应的物质一定是金刚石B.B点对应的物质与C点对应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C.D点对应的物质很不稳定,容易分解D.E点对应的物质可能是K2CO3【答案】A【解析】A、A点对应的物质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不一定是金刚石,也可能是石墨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B、B点对应的物质属于氧化物,碳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为一氧化碳;C点对应的物质属于氧化物,碳元素显+4价,氧元素显﹣2价,为二氧化碳;B点对应的物质与C点对应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
C、D点对应的物质属于酸,碳元素显+4价,对应的物质是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故选项说法正确。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1.(2022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怀化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下列土特产的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辰溪酸萝卜B.溆浦枕头粽C.新晃风干牛肉D.靖州杨梅酿制酒【答案】B【解析】A、酸萝卜的腌制过程中生成酸性的新物质,化学变化;B、枕头粽的制作过程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C、风干牛肉的熏制、发酵过程中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D、杨梅酿制酒生成了新物质酒精,化学变化;故选B。
2.(2022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下列具有达州特色的农副产品的加工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酿“苞谷烧”酒B.编制竹蒌C.采摘“巴山雀舌”茶D.包装“灯影牛肉”【答案】A【解析】A、酿酒是糖类物质变为乙醇的过程,物质发生了变化,则属于化学变化,正确;B、编制竹蒌,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C、采摘“巴山雀舌”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D、包装“灯影牛肉”,属于物理变化,错。
故选A。
3.(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棉线织布B.粮食酿酒C.楠木制舟D.沙里淘金【答案】B【解析】A、棉线织布只改变物质的外部形状,不产生新物质,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粮食酿酒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酒精,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C、楠木制舟只改变物质的外部形状,不产生新物质,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沙里淘金是物质的分离,不产生新物质,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4.(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变化观念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研碎胆矾B.蔗糖溶解C.对干冷玻璃片哈气D.红磷燃烧【答案】D【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A、研碎胆矾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蔗糖溶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对干冷玻璃片哈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专题02 走进化学实验室1.(2022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试管口塞橡胶塞B.过滤C.取用浓硫酸D.振荡试管【答案】A【解析】A、试管口塞橡胶塞时,一手持试管,一手持橡胶塞,将橡胶塞旋转连接到试管口处,选项正确;B、过滤时,漏斗的管口应紧靠烧杯内壁,应使用玻璃棒引流,图中缺少玻璃棒,选项错误;C、使用胶头滴管时,不可倒持滴管,避免残液倒流腐蚀胶头,选项错误;D、振荡试管时,用手指持试管中上部,用腕力左右摆动试管,不可上下振荡试管,防止试管内的液体被甩出,选项错误,故选A。
2.(2022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操作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点燃酒精灯B.转移蒸发皿C.闻气味D.稀释浓硫酸【答案】C【解析】A、应该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以免发生火灾,选项A不正确;B、刚刚加热的蒸发皿温度很高,转移时应该用坩埚钳夹取,不能用手直接接触,选项B不正确;C、因为有些气体对人体有害,所以闻气体的气味时应该采用“招气入鼻法”,选项C正确;D、如果将水注入浓硫酸中,由于水的密度比浓硫酸小,水会浮在浓硫酸上面,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的大量热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因此稀释浓硫酸时,应该把浓硫酸沿着烧杯的壁慢慢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选项D不正确。
故选C。
3.(2022年江西省中考)下列能用于加热的仪器是()A.B.C.D.【答案】B【解析】题中给出的仪器是量筒、试管、滴瓶、漏斗,能用于加热的仪器是试管,故选B。
4.(2022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称取8.0g氢氧化钠固体C.测定溶液的pH D.蒸发氯化钠溶液【答案】D【解析】A、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B、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腐蚀性较强,应放在玻璃器皿中进行称量,不符合题意;C、测定溶液的pH: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观察颜色的变化,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不能将pH试纸直接伸入溶液中,会污染原溶液,不符合题意;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符合题意。
专题25 阅读理解题1.(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阅读下面科普短文:2004年,科学家成功地从石墨中分离出单层的石墨片(有人称为石墨烯),其层内微观结构如图1.这种单层的石墨片有优异的导电、导热性和其他奇特性质。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一层或几层原子厚度的晶体,在电子、复合材料、医疗健康等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不同领域的应用分布如图2纺织领域是石墨烯应用的新兴领域。
纺织面料掺入石墨烯后,在低温情况下,石墨烯可将来自远红外线的热量传送给人体,改善人体微循环系统,促进新陈代谢。
另外,纺织面料中的石墨烯片层结构中含有丰富的含氧基团,影响菌体的正常代谢,从而使菌体无法吸收养分直至死亡。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石墨烯作为一种基本材料,其应用会有越来越多的可能。
请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石墨烯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
(任写一条)(2)石墨烯应用占比最高的领域是_______。
(3)纺织面料掺入石墨烯后具有的优点有_______。
(任写一条)【答案】(1)导电性(或者导热性等)(2)电子领域(3)在低温情况下,石墨烯可将来自远红外线的热量传送给人体,改善人体微循环系统,促进新陈代谢【解析】(1)根据文章内容可知石墨烯在电子领域有广泛应用,且能将热量传送给人体,故其物理性质有导电性、导热性。
(2)根据图2信息可知,石墨烯在电子领域应用占比27%,在该领域占比最高。
(3)文章内容中已给出:纺织面料掺入石墨烯后,在低温情况下,石墨烯可将来自远红外线的热量传送给人体,改善人体微循环系统,促进新陈代谢。
2.(2022年安徽省中考)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
过氧化氢可用于消毒杀菌,具有不稳定性。
将水蒸气冷凝在硅,玻璃,塑料、金属等材料表面,均发现了过氧化氢的存在。
研究显示:水蒸气冷凝为粒径小于10微米的液滴时,部分水分子会转化为过氧化氢分子。
水微滴中形成的过氧化氢含量随液滴尺寸的增大而减少。
过氧化氢的产生量与温度,温度等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专题08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1.(2022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232Fe O +3CO2Fe+3CO 高温B .24242NaOH+H SO =a SO +N H OC .22Cu+2HCl=CuCl +HD .2222H O =O H O ↑+2.(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点燃天然气:CH 4+2O 2点燃2H 2O+CO 2↑B .铁粉溶于稀盐酸:2Fe+6HCl═2FeCl 3+3H 2↑C .硫在空气中燃烧:S+O 2点燃SO 2D .高炉炼铁:Fe 2O 3+CO高温2Fe+CO 23.(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北京冬奥会火种灯使用化合物X 作燃料,其燃烧反应方程式为2X+5O 点燃223CO +4H O 。
推断X的化学式是( ) A .C 3H 8B .C 3H 6C .C 2H 6O 2D .C 3H 8O 34.(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将一定量的N 2、H 2和物质M 置于密闭容器中,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B.参加反应的N2和H2分子个数比为1:3C.M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后H2和NH3质量分数之比为1:15.(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有关该化学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B.丙是形成酸雨的气体之一C.该反应生成的丙、丁分了个数比为1:1D.该反应是置换反应6.(2022年重庆市中考)工业炼铁原理为3CO+Fe2O3高温2Fe+3CO2,其中CO体现还原性。
下列化学反应中有物质体现还原性的是()A.SO3+H2O=H2SO4B.H2+CuO ΔCu+H2OC.CuSO4+BaCl2=BaSO4↓+CuCl2D.H2SO4+2NaOH=Na2SO4+2H2O7.(2022年安徽省中考)我国科研人员将二氧化碳高效合成为可供微生物直接利用的物质X,合成过程中主要物质向转化的微现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催化剂提高了合成效率B.X的化学式为CH2OC.CO2合成的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D.一定有含氢元素的物质参与合成反应8.(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证明烧碱有吸水性B.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有水9.(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此时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1所示。
专题09 碳和碳的氧化物1.(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填涂答题卡需要用2B铅笔,铅笔芯中含有石墨。
下列属于石墨化学性质的是()A.金属光泽B.质软C.导电性D.可燃性【答案】D【解析】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A、金属光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质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成都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引领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下列做法利于实现此目标的是()A.石油炼制B.太阳能发电C.燃煤脱硫D.酒精作燃料【答案】B【解析】低碳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详解】A、石油炼制,石油是含碳的有机物,石油产品应用会产生二氧化碳,A不符合题意;B、太阳能发电,不会产生二氧化碳,B符合题意;C、燃煤脱硫,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C不符合题意;D、酒精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布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是()A.绿色出行B.火力发电C.植树造林D.节约用电【答案】B【解析】A、绿色出行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B、火力发电需要用到化石燃料,会排放很多污染性气体,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符合题意;C、植树造林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D、节约用电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2022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每年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
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A.O2B.N2C.CO D.CO2【答案】C【解析】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要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强200-300倍,所以一旦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了,氧就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而使人不舒服或死亡。
专题05构成物质的奥秘1.(2022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每年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
为防治龋齿在牙膏中加入的元素是()A.铁B.钙C.锌D.氟【答案】D【解析】为防治龋齿在牙膏中加入的元素是氟元素。
故选D2.(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我们在商场常看到“补锌”、“补铁”等字样的食品,其中“锌”、“铁”是指()A.元素B.原子C.分子D.单质【答案】A【解析】“补锌”、“补铁”等字样的食品,其中“锌”、“铁”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质量或质量分数来描述;而不是以原子、分子或单质等形式存在,只有A符合题意。
故选A。
3.(2022年云南省中考)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
因此,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
这里的“钙”指的是()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答案】C【解析】这里的“钙”不是以分子、原子、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C。
4.(2022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下图中四季的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落叶缤纷D.冬天雪花飘飘【答案】B【解析】A.春天柳絮飞扬,柳絮的颗粒很大,不是分子级别的,故A错误;B.荷花飘香,是气味分子不断运动,故B正确;C.落英的颗粒也很大,不属于分子级别,故C错误;D.雪花的颗粒比较大,不是分子级别,故D错误;故选B。
5.(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A.氢氧化钾B.铝C.金刚石D.甲烷【答案】D【解析】分子、原子或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金属和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一般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
A、氢氧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铝是由铝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C、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D、甲烷由甲烷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故选D。
一、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1.高炉炼铁所需的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等,其过程可用下图简要表示:已知气体①、气体②和固体③均属于氧化物。
(1)气体②的化学式为_____。
根据氧化物的性质推测炉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填化学式)。
(2)炼铁高炉底部通过不同高度的出口分离铁水与炉渣(如图2所示)。
能实现渣铁分离的原因是是因为炉渣具有_____、_____的性质。
(3)反应Ⅰ~Ⅴ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_个,属于分解反应的有_____个,属于置换反应的有_____个。
(4)高炉气体中含有多种成分,其中含量最高(占55%~60%)的是_____(填化学式),此外还含有25~30%的可燃性气体_____(填化学式),以及9~12%左右的_____(填化学式)。
【答案】CO CaSiO3熔点高密度比铁水小 3 1 0 N2 CO CO2【解析】【分析】【详解】(1)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所以气体②的化学式为CO,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依据氧化物的性质推测炉渣的主要成分为:CaSiO3;(2)炉渣的出口在上方,铁水的出口在下方,所以炉渣具有熔点高、密度比铁水小的性质;(3)Ⅰ是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Ⅱ是二氧化碳和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Ⅲ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Ⅳ是氧化钙、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钙,属于化合反应,Ⅴ是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所以反应Ⅰ~Ⅴ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3个,属于分解反应的有1个,属于置换反应的有0个;(4)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是氮气,所以高炉气中含有多种成分,其中含量最高(占55~60%)的是N2,此外还含有25~30%的可燃性气体CO,以及9~12%左右的CO2。
2.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1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
专题10 燃料及其利用1.(2022年江西省中考)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氢气B.煤炭C.汽油D.一氧化碳【答案】A【解析】A、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比较环保,是最理想的能源,符合题意;B、煤中含硫元素,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硫,会导致酸雨的发生,不符合题意;C、汽油燃烧会产生氮氧化物,导致酸雨的发生,不符合题意;D、一氧化碳本身有毒,且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航天点亮梦想”。
搭载神舟飞船的火箭常用液氢作燃料,液氢的化学式是()A.H2B.CH4C.CO D.NH3【答案】A【解析】A、液氢是液态氢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单质,一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因此其化学式为H2,符合题意;B、CH4是甲烷的化学式,不符合题意;C、CO是一氧化碳的化学式,不符合题意;D、NH3是氨气的化学式,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022年新疆中考)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A.煤B.风能C.石油D.天然气【答案】B【解析】A、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故煤属于化石燃料,不符合题意;B、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故风能不属于化石燃料,符合题意;C、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故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符合题意;D、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故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
4.(2022年云南省中考)下列灭火方法不正确的是()A.森林起火一一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B.油锅起火一一用锅盖盖灭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一一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D.汽油着火一一用水浇灭【答案】D【解析】A、森林起火时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能够防止火势的蔓延,最终实现灭火,选项正确;B、油锅起火时,利用隔绝氧气的原理,用锅盖盖灭,选项正确;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后二氧化碳挥发,不会污毁图书等,选项正确;D、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汽油着火用水浇,会导致汽油浮在水的上面继续燃烧,造成火势蔓延,选项错误,故选D。
专题15 化学与生活1.(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3月17日自贡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来到檀木林小学,开展了垃圾分类知识讲座。
城区通常在适当位置都放置有四类垃圾箱,标识如图。
下列垃圾应投放到可回收物垃圾箱内的是()A.废弃口罩B.废旧书报C.剩菜剩饭D.废旧电池2.(2022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化学与生产、生活、环保等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随意丢弃聚乙烯塑料不产生污染C.强热使煤焦化属于化学变化D.维生素D有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3.(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5月20日为“中国学生营养日”,青少年应关注营养与健康。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请不要吸烟B.幼儿患佝偻病和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都是因为锌元素的摄入量过低C.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可补充维生素D.青少年要注意膳食中的营养平衡,不要偏食4.(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2022年6月5日是第51个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措施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A.绿色出行,积极践行“低碳生活”B.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C.植树造林,努力营造“绿水青山”D.大量开采利用化石燃料,缓解“能源危机”5.(2022年新疆中考)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回收废弃塑料B.防治废气污染C.积极植树造林D.就地焚烧垃圾6.(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下列富含油脂的是()A.菜籽油B.豆腐C.土豆D.黄瓜7.(2022年重庆市中考)“构建生命共同体”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列说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A.全民义务植树活动B.大肆开采矿物资源C.生活废水处理排放D.长江流域十年禁渔8.(2022年江西省中考)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成就美食,维护健康。
下列食品添加剂与其作用不相符的是()A.食盐—调味剂B.蔗糖—甜味剂C.碳酸钙—预防骨质疏松D.小苏打—预防甲状腺肿大9.(2022年重庆市中考)豆浆营养丰富。
专题23 化学计算1.(2022年安徽省中考)荷叶中含有的荷叶碱(化学式为C19H21NO2)具有降脂、抑菌等作用。
下列有关荷叶碱的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O2B.由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C.属于氧化物D.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答案】B【解析】A. 荷叶碱由荷叶碱分子构成,是纯净物,不含其他物质,不含氧气。
错误。
B. 物质由元素组成,荷叶碱由碳、氢、氮、氧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正确。
C.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荷叶碱由四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
错误。
D. 荷叶碱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9):(1×21):(14×1):(16×2),碳元素占比最大,所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错误。
故选:B。
2.(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4月28日我国化学家团队公布了最新研究成果:通过电催化结合生物合成的方式,将二氧化碳高效还原合成高浓度乙酸,进一步利用微生物可以合成葡萄糖(C6H12O6)和脂肪酸。
这项突破为人工和半人工合成“粮食”提供了新技术。
葡萄糖中碳、氢、氧的元素质量比为()A.1:1:1B.1:2:1C.6:1:6D.6:1:8【答案】D【解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葡萄糖中碳、氢、氧的元素质量比为(12×6):(1×12):(16×6)=6:1:8。
故选:D。
3.(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人被有些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化学式为HCOOH),使叮咬处痛痒。
下列有关蚁酸说法错误的是()A.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蚁酸由5个原子构成C.蚁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D.蚁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答案】B【解析】A、由化学式可知,蚁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蚁酸由蚁酸分子构成的,一个蚁酸分子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共5个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 、蚁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2+16×2=46,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 、1个蚁酸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蚁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2):(16×2)=6:1:8,则蚁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专题20 统计一.选择题1.(2022·浙江温州)某校参加课外兴趣小组的学生人数统计图如图所示.若信息技术小组有60人,则劳动实践小组有()A.75人B.90人C.108人D.150人2.(2022·甘肃武威)2022年4月16日,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出差”太空半年的神州十三号航天员乘组顺利完成既定全部任务,并解锁了多个“首次”.其中,航天员们在轨驻留期间共完成37项空间科学实验,如图是完成各领域科学实验项数的扇形统计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完成航天医学领域实验项数最多B.完成空间应用领域实验有5项C.完成人因工程技术实验项数比空间应用领域实验项数多D.完成人因工程技术实验项数占空间科学实验总项数的24.3%3.(2022·浙江金华)观察如图所示的频数直方图,其中组界为99.5~124.5这一组的频数为()A.5B.6C.7D.8 4.(2022·四川乐山)李老师参加本校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比赛,笔试得90分、微型课得92分、教学反思得88分.按照图所显示的笔试、微型课、教学反思的权重,李老师的综合成绩为()A.88B.90C.91D.92 5.(2022·湖南株洲)某路段的一台机动车雷达测速仪记录了一段时间内通过的机动车的车速数据如下:67、63、69、55、65,则该组数据的中位数为()A.63B.65C.66D.69 6.(2022·浙江湖州)统计一名射击运动员在某次训练中10次射击的中靶环数,获得如下数据:7,8,10,9,9,8,10,9,9,10.这组数据的众数是()A.7B.8C.9D.10 7.(2022·浙江宁波)开学前,根据学校防疫要求,小宁同学连续14天进行了体温测量,结果统计如下表:体温(℃)36.236.336.536.636.8天数(天)33422100周年,某校团委组织以“扬爱国精神,展青春风采”为主题的合唱活动,下表是九年级一班的得分情况: 评委1评委2 评委3 评委4 评委5 9.9 9.7 9.6 10 9.8数据9.9,9.7,9.6,10,9.8的中位数是( )A .9.6B .9.7C .9.8D .9.9 10.(2022·浙江嘉兴)A ,B 两名射击运动员进行了相同次数的射击,下列关于他们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的描述中,能说明A 成绩较好且更稳定的是( )A .AB x x >且22A B S S >. B .A B x x >且22B A S S <.C .A B x x <且22A B S S >D .A B x x <且22B A S S <.11.(2022·四川南充)为了解“睡眠管理”落实情况,某初中学校随机调查50名学生每天平均睡眠时间(时间均保留整数),将样本数据绘制成统计图(如图),其中有两个数据被遮盖关于睡眠时间的统计量中,与被遮盖的数据无关的是( )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12.(2022·山东滨州)今年我国小麦大丰收,农业专家在某种植片区随机抽取了10株小麦,测得其麦穗长(单位:cm )分别为8,8,6,7,9,9,7,8,10,8,那么这一组数据的方差为( )A .1.5B .1.4C .1.3D .1.213.(2022·四川凉山)一组数据4、5、6、a 、b 的平均数为5,则a 、b 的平均数为( ) A .4 B .5 C .8 D .10 14.(2022·山东泰安)某校男子足球队的年龄分布如图所示,则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这些队员年龄的平均数,中位数分别是( )A.15.5,15.5B.15.5,15C.15,15.5D.15,15 15.(2022·浙江台州)从A,B两个品种的西瓜中随机各取7个,它们的质量分布折线图如图.下列统计量中,最能反映出这两组数据之间差异的是()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D.方差16.(2022·四川广元)如图是根据南街米粉店今年6月1日至5日每天的用水量(单位:吨)绘制成的折线统计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平均数是6B.众数是7C.中位数是11D.方差是817.(2022·湖北黄冈)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A .检测“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零件的质量B .检测一批LED 灯的使用寿命C .检测黄冈、孝感、咸宁三市的空气质量D .检测一批家用汽车的抗撞击能力 18.(2022·湖南常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了解近十年全国初中生的肥胖人数变化趋势,采用扇形统计图最合适B .“煮熟的鸭子飞了”是一个随机事件C .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可能有两个D .为了解我省中学生的睡眠情况,应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19.(2022·湖南湘潭)依据“双减”政策要求,初中学生书面作业每天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某中学为了解学生作业管理情况,抽查了七年级(一)班全体同学某天完成作业时长情况,绘制出如图所示的频数直方图:(数据分成3组:030x <≤,3060x <≤,6090x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题)A .该班有40名学生B .该班学生当天完成作业时长在3060x <≤分钟的人数最多C .该班学生当天完成作业时长在030x <≤分钟的频数是5D .该班学生当天完成作业时长在060x <≤分钟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80%二、填空题20.(2022·四川遂宁)遂宁市某星期周一到周五的平均气温数值为:22,24,20,23,25,这5个数的中位数是______.21.(2022·浙江丽水)在植树节当天,某班的四个绿化小组植树的棵数如下:10,8,9,9,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___________.22.(2022·湖南常德)今年4月23日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某校举行了演讲大赛,演讲得分按“演讲内容”占40%、“语言表达”占40%、“形象风度”占10%、“整体效果”占10%进行计算,小芳这四项的得分依次为85,88,92,90,则她的最后得分是________分.23.(2022·江苏宿迁)已知一组数据:4,5,5,6,5,4,7,8,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___. 24.(2022·浙江温州)某校5个小组在一次植树活动中植树株数的统计图如图所示,则平均每组植树___________株.25.(2022·江苏扬州)某射击运动队进行了五次射击测试,甲、乙两名选手的测试成绩如图所示,甲、乙两选手成绩的方差分别记为22S S 乙甲、,则2S 甲________2S 乙.(填“>”“<”或“=”)26.(2022·湖北武汉)某体育用品专卖店在一段时间内销售了20双学生运动鞋,各种尺码运动鞋的销售量如下表.则这20双运动鞋的尺码组成的一组数据的众数是_________.三、解答题27.(2022·湖北武汉)为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某校开展四项活动:A 项参观学习,B 项团史宣讲,C 项经典诵读,D 项文学创作,要求每名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必须且只能参加其中一项活动.该校从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调查他们参加活动的意向,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后,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1)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是__________,B 项活动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是_________,条形统计图中C 项活动的人数是_________;(2)若该校约有2000名学生,请估计其中意向参加“参观学习”活动的人数.28.(2022·浙江台州)某中学为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需要制定学生每周劳动时间(单位:小时)的合格标准,为此随机调查了100名学生目前每周劳动时间,获得数据并整理成表格. 学生目前每周劳动时间统计表 每周劳动时间x(小时)0.5 1.5x ≤< 1.5 2.5x ≤< 2.5 3.5x ≤< 3.5 4.5x ≤< 4.5 5.5x ≤< 组中值1 2 3 4 5 人数(人)21 30 19 18 12(1)画扇形图描述数据时,1.5 2.5x ≤<这组数据对应的扇形圆心角是多少度?(2)估计该校学生目前每周劳动时间的平均数;(3)请你为该校制定一个学生每周劳动时间的合格标准(时间取整数小时),并用统计量说明其合理性.29.(2022·湖北黄冈)为落实“双减”政策,优化作业管理,某中学从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调查他们每天完成书面作业的时间t (单位:分钟).按照完成时间分成五组:A 组“t ≤45”,B 组“45<t ≤60”,C 组“60<t ≤75”,D 组“75<t ≤90”,E 组“t >90”.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后,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这次调查的样本容量是,请补全条形统计图;(2)在扇形统计图中,B组的圆心角是度,本次调查数据的中位数落在组内;(3)若该校有18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校每天完成书面作业不超过90分钟的学生人数.30.(2022·湖南常德)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初中生平均每周劳动时间不少于3小时.某初级中学为了解学生劳动教育的情况,从本校学生中随机抽取了500名进行问卷调查.下图是根据此次调查结果得到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本次调查中,平均每周劳动时间符合教育部要求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比为多少?(2)若该校有2000名学生,请估计最喜欢的劳动课程为木工的有多少人.(3)请你根据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给同学和学校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31.(2022·湖南娄底)按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关于组织责任督学进行“五项管理”督导的通知》要求,各中小学校积极行动,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某中学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对他们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A :10h 以上,B :8h ~10h ,C :6h ~8h ,D :6h 以下)进行问卷调查,将所得数据进行分类,统计了绘制了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调查的学生共_______名;(2)=a ________,b =________;(3)补全条形统计图.32.(2022·湖南湘潭)百年青春百年梦,初心献党向未来.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继承先烈遗志,传承“五四”精神.某中学在“做新时代好少年,强国有我”的系列活动中,开展了“好书伴我成长”的读书活动.为了解5月份八年级学生的读书情况,随机调查了八年级20名学生读书数量(单位:本),并进行了以下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数据收集:2 53 54 6 15 3 4 367 58 3 4 7 3 4数据整理: 本数02x <≤ 24x <≤ 46x <≤ 68x <≤ 组别A B C D 频数 2 m6 3依据统计信息回答问题(1)在统计表中,m _________;(2)在扇形统计图中,C部分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_____;(3)若该校八年级学生人数为200人,请根据上述调查结果,估计该校八年级学生读书在4本以上的人数.33.(2022·江苏苏州)某校九年级640名学生在“信息素养提升”培训前、后各参加了一次水平相同的测试,并以同一标准折算成“6分”、“7分”、“8分”、“9分”、“10分”5个成绩.为了解培训效果,用抽样调查的方式从中抽取了32名学生的2次测试成绩,并用划记法制成了如下表格:培训前成绩(分)678910划记正正正正人数(人)124754培训后成绩(分)678910划记一正正正正人数(人)413915是n,则m______n;(填“>”、“<”或“=”)(2)这32名学生经过培训,测试成绩为“6分”的百分比比培训前减少了多少?(3)估计该校九年级640名学生经过培训,测试成绩为“10分”的学生增加了多少人?34.(2022·天津)在读书节活动中,某校为了解学生参加活动的情况,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每人参加活动的项数.根据统计的结果,绘制出如下的统计图①和图②.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接受调查的学生人数为___________,图①中m 的值为___________;(2)求统计的这组项数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35.(2022·江苏宿迁)为了解某校九年级学生开展“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情况,抽样调查了该校m名九年级学生上学期参加“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天数,并根据调查所得的数据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两幅统计图.根据图表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m=,n=;(2)补全条形统计图;(3)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请你估计该校九年级2000名学生中上学期参加“综合与实践”活动4天及以上的人数.36.(2022·浙江丽水)某校为了解学生在“五·一”小长假期间参与家务劳动的时间t(小时),随机抽取了本校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要求抽取的学生在A ,B ,C ,D ,E 五个选项中选且只选一项,并将抽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 (1)求所抽取的学生总人数;(2)若该校共有学生1200人,请估算该校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时间满足34t ≤<的人数;(3)请你根据调查结果,对该校学生参与家务劳动时间的现状作简短评述.37.(2022·浙江金华)学校举办演讲比赛,总评成绩由“内容、表达、风度、印象”四部分组成.九(1)班组织选拔赛,制定的各部分所占比例如图,三位同学的成绩如表.请解答下列问题:演讲总评成绩各部分所占比例的统计图:三位同学的成绩统计表: 内容 表达 风度 印象 总评成绩 小明 8 7 8 8 m 小亮 7 8 8 9 7.85 小田 79777.8(1)求图中表示“内容”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2)求表中m 的值,并根据总评成绩确定三人的排名顺序.(3)学校要求“内容”比“表达”重要,该统计图中各部分所占比例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如何调整?38.(2022·四川达州)“防溺水”是校园安全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某校为确保学生安全,开展了“远离溺水·珍爱生命”的防溺水安全知识竞赛.现从该校七、八年级中各随机抽取10名学生的竞赛成绩(百分制)进行整理和分析(成绩得分用x 表示,共分成四组:A .8085x <,B .8590x <,C .9095x <,D .95100x ),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七年级10名学生的竞赛成绩是:96,84,97,85,96,96,96,84,90,96. 八年级10名学生的竞赛成绩在C 组中的数据是:92,92,94,94. 七、八年级抽取的学生竞赛成绩统计表 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平均数 92 92 中位数 96 m 众数 b 98 方差28.628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上述图表中=a __________,b =__________,m =__________;(2) 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该校七、八年级中哪个年级学生掌握防溺水安全知识较好?请说明理由(一条理由即可);(3)该校七、八年级共1200人参加了此次竞赛活动,估计参加此次竞赛活动成绩优秀(95x )的学生人数是多少?39.(2022·湖南邵阳)2021年秋季,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为了促进学生课后服务多样化,某校组织了第二课堂,分别设置了文艺类、体育类、阅读类、兴趣类四个社团(假设该校要求人人参与社团,每人只能选择一个).为了了解学生喜爱哪种社团活动,学校做了一次抽样调查,并绘制成如图(1)、图(2)所示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1)求抽取参加调查的学生人数.(2)将以上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补充完整.(3)若该校有1600人参加社团活动,试估计该校报兴趣类社团的学生人数.40.(2022·江西)在“双减”政策实施两个月后,某市“双减办”面向本市城区学生,就“‘双减’前后参加校外学科补习班的情况”进行了一次随机问卷调查(以下将“参加校外学科补习班”简称“报班”),根据问卷提交时间的不同,把收集到的数据分两组进行整理,分别得到统计表1和统计图1:整理描述表1:“双减”前后报班情况统计表(第一组)报班数人数01234及以上合计类别“双减”前10248755124m“双减”后2551524n0m(1)根据表1,m的值为__________,nm的值为__________;(2)分析处理:请你汇总表1和图1中的数据,求出“双减”后报班数为3的学生人数所占的百分比;(3)“双减办”汇总数据后,制作了“双减”前后报班情况的折线统计图(如图2).请依据以上图表中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①本次调查中,“双减”前学生报班个数的中位数为__________,“双减”后学生报班个数的众数为__________;②请对该市城区学生“双减”前后报班个数变化情况作出对比分析(用一句话来概括).41.(2022·浙江湖州)为落实“双减”政策,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某校积极开展“五育并举”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计划成立“爱心传递”、“音乐舞蹈”、“体育运动”、“美工制作”和“劳动体验”五个兴趣小组,要求每位学生都只选其中一个小组.为此,随机抽查了本校各年级部分学生选择兴趣小组的意向,并将抽查结果绘制成如下统计图(不完整).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本次被抽查学生的总人数和扇形统计图中表示“美工制作”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2)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温馨提示:请画在答题卷相对应的图上)(3)该校共有1600名学生,根据抽查结果,试估计全校选择“爱心传递”兴趣小组的学生人数.42.(2022·新疆)某校依据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劳动教.该校七年级数学兴趣小组利用课后托管服务时间,对七年级学生一周参加家庭劳动次数情况.开展了一次调查研究.请将下面过程补全.①收集数据:通过问卷调查,兴趣小组获得了这20名学生每人一周参加家庭劳动的次数,数据如下:31224332343405526463②整理、描述数据:整理数据,结果如下:分组频数≤<202x≤<1024x≤<6x46x≤<268③分析数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3.25a3(1)兴趣小组计划抽取该校七年级2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下面的抽取方法中,合理的是()A.从该校七年级1班中随机抽取20名学生B.从该校七年级女生中随机抽取20名学生C.从该校七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男、女各10名学生a___________;(4)该校七年级现有400名学生,请估(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3)填空:计该校七年级学生每周参加家庭劳动的次数达到平均水平及以上的学生人数;(5)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写出一条你能得到的结论.43.(2022·四川乐山)为落实中央“双减”精神,某校拟开设四门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A.文学鉴赏,B.越味数学,C.川行历史,D.航模科技.为了解该校八年级1000名学生对四门校本课程的选择意向,张老师做了以下工作:①抽取4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②整理数据并绘制统计图;③收集40名学生对四门课程的选择意向的相关数据:④结合统计图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1)请对张老师的工作步骤正确排序______.(2)以上步骤中抽取40名学生最合适的方式是______.A.随机抽取八年级三班的40名学生B.随机抽取八年级40名男生C.随机抽取八年级40名女生D.随机抽取八年级40名学生(3)如图是张老师绘制的40名学生所选课后服务类型的条形统计图,假设全年级每位学生都做出了选择,且只选择了一门课程.若学校规定每个班级不超过40人,请你根据图表信息,估计该校八年级至少应该开设几个趣味数学班.44.(2022·浙江嘉兴)某教育部门为了解本地区中小学生参加家庭劳动时间的情况,随机抽取该地区1200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调查问卷(部分)和结果描述如下:中小学生每周参加家庭劳动时间x(h)分为5组:第一组(0≤x<0.5),第二组(0.5≤x<1),第三组(1≤x<1.5),第四组(1.5≤x<2),第五组(x≥2).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调查中,中小学生每周参加家庭劳动时间的中位数落在哪一组?(2)在本次被调查的中小学生中,选择“不喜欢”的人数为多少?(3)该教育部门倡议本地区中小学生每周参加家庭劳动时间不少于2h,请结合上述统计图,对该地区中小学生每周参加家庭劳动时间的情况作出评价,并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45.(2022·湖南株洲)某校组织了一次“校徽设计”竞赛活动,邀请5名老师作为专业评委,50名学生代表参与民主测评,且民主测评的结果无弃权票.某作品的评比数据统计如下:专业评委给分(单位:分)①88② 87 ③ 94 ④ 91 ⑤90记“专业评委给分”的平均数为x .(1)求该作品在民主测评中得到“不赞成”的票数; (2)对于该作品,问x 的值是多少?(3)记“民主测评得分”为y ,“综合得分”为S ,若规定:①=y “赞成”的票数3⨯分+“不赞成”的票数()1⨯-分;②0.70.3S x y =+.求该作品的“综合得分”S 的值.46.(2022·陕西)某校为了了解本校学生“上周内做家务劳动所用的时间”(简称“劳动时间”)情况,在本校随机调查了100名学生的“劳动时间”,并进行统计,绘制了如下统计表: 组别 “劳动时间”t /分钟 频数 组内学生的平均“劳动时间”/分钟 A 60t <8 50 B 6090t ≤< 16 75 C 90120t ≤<40 105 D 120t ≥36150根据上述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这100名学生的“劳动时间”的中位数落在__________组; (2)求这100名学生的平均“劳动时间”;(3)若该校有1200名学生,请估计在该校学生中,“劳动时间”不少于90分钟的人数.47.(2022·云南)临近端午节,某学校数学兴趣小组到社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帮助有关部门了解某小区居民对去年销量较好的鲜花粽、火腿粽、豆沙粽、蛋黄粽四种粽子的喜爱情况.在对该小区居民进行抽样调查后,根据统计结果绘制如下统计图:说明:参与本次抽样调查的每一位居民在上述四种粽子中选择且只选择了一种喜爱的粽子.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补全条形统计图;(2)若该小区有1820人,估计喜爱火腿粽的有多少人?48.(2022·重庆)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学校开展了课外阅读主题周活动,活动结束后,经初步统计,所有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长都不低于6小时,但不足12小时,从七,八年级中各随机抽取了20名学生,对他们在活动期间课外阅读时长(单位:小时)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阅读时长记为x ,67x ≤<,记为6;78x ≤<,记为7;89x ≤<,记为8;…以此类推),下面分别给出了抽取的学生课外阅读时长的部分信息, 七年级抽取的学生课外阅读时长:6,7,7,7,7,8,8,8,8,8,8,8,9,9,9,9,9,10,10,11, 七、八年级抽取的学生课外阅读时长统计表 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平均数8.38.3众数a9中位数8b8小时及以上所占百分比75%c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1)填空:=(2)该校七年级有400名学生,估计七年级在主题周活动期间课外阅读时长在9小时及以上的学生人数.(3)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该校七,八年级学生在主题周活动中,哪个年级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更高?请说明理由,(写出一条理由即可)49.(2022·浙江宁波)小聪、小明参加了100米跑的5期集训,每期集训结束时进行测试.根据他们集训时间、测试成绩绘制成如下两个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这5期的集训共有多少天?(2)哪一期小聪的成绩比他上一期的成绩进步最多?进步了多少秒?(3)根据统计数据,结合体育运动的实际,从集训时间和测试成绩这两方面,简要说说你的想法.50.(2022·江苏扬州)某校初一年级有600名男生,为增强体质,拟在初一男生中开展引体向上达标测试活动.为制定合格标准,开展如下调查统计活动.(1)A调查组从初一体育社团中随机抽取20名男生进行引体向上测试,B调查组从初一所有男生中随机抽取20名男生进行引体向上测试,其中_________(填“A”或“B”),调查组收集的测试成绩数据能较好地反映该校初一男生引体向上的水平状况;(2)根据合理的调查方式收集到的测试成绩数据记录如下:成绩/个23457131415人数/人11185121__________个;(3)若以(2)中测试成绩的中位数作为该校初一男生引体向上的合格标准,请估计该校初一有多少名男生不能达到合格标准.。
专题22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考点1 与世界紧相连1.(2022年山东威海)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
这是继共建“一带一路”和全球发展倡议之后,中国面向世界提供的又一国际公共产品。
这①表明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②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安全领域的生动实践③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④说明我国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主导力量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世界之中国,完成下面小题。
2.(2022年河北)在超市,消费者仔细挑选来自世界各国的生鲜海产品:在工厂,中国企业生产的家用电器销往全球各地;在产业园区,一个个重大外资项目加速落地……这一幕幕景象的出现得益于①我国不断融入全球经济②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③国家间发展差距在缩小④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22年河北)中国引领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进程,积极推动《巴黎协定》的签署、生效、实施;中国累计批准实施30多项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多边公约或议定书,严格履行条约义务;中国在绿色经济、国际环境公约履约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提高发展中国家环境管理能力的项目和活动,金球80多个国家受益。
这些事实最适宜说明A.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B.中国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C.中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D.中国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4.(2022年四川乐山)“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已同140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6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建立了90多个双边合作机制。
“一带一路”不仅联通亚太和欧洲经济圈,还穿越非洲、环连亚欧,成为世界上跨度最长、最具潜力的合作带。
以下能正确反映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国际合作平台初衷的古文佳句是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守望相助,康庄大道③聚沙成塔,积水成渊④兼听则明,偏信则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2022年陕西A卷)20多年来,“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的中国特有技术,先后被列为中国援助斐济、卢旺达、莱索托等国的项目,给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一、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能源和资源.(1)家用燃料的更新过程如下:煤→液化石油气或管道煤气→天然气,下列有关家用燃料更新的理由,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A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B气体燃料比固体燃料利用率更高C天然气作为燃料可避免温室效应的发生D煤仅仅用作燃料烧掉浪费资源(2)水是生命之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①设法除去硬水中的________,可以使硬水软化成软水.②公共场所可利用“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获得直饮水,其中活性炭主要起________作用.(3)海水中有大量可以利用的化学资源,其中所含的氯化镁是金属镁的重要来源之一.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可按如图流程进行: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A步骤I通过一步反应即可实现.B步骤II、III、IV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纯氯化镁C步骤V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在此流程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4种②在此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4)家中蒸馒头常用的纯碱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实验小组要测定该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取12g纯碱样品放入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此时烧杯中没有不溶物,共消耗稀盐酸72.4g,测得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80g.请帮助实验小组完成以下计算(写出计算过程):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②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答案】BD 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吸附 B 氯化氢 4.4g 88.3%【解析】【分析】【详解】(1)A 、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之一,属于不可再生能源,A 错误;B 、由于气体燃料与空气接触面更大,燃烧更充分,故气体燃料比固体燃料利用率更高,B 正确;C 、天然气作为燃料也生成二氧化碳,所以不可避免温室效应的发生,C 错误;D 、煤仅仅用作燃料烧掉浪费资源,还可以深加工成各种产品,减少环境污染,D 正确。
一、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1.Ⅰ.黄铜是Zn以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
黄铜渣中约含Zn:7%、ZnO:31%、Cu:50%、CuO:5%,其余为杂质。
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已知:ZnO+H2SO4=ZnSO4+H2O; CuO+H2SO4=CuSO4+H2O(1)步骤Ⅰ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溶液A中的金属阳离子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3)步骤Ⅰ、Ⅱ中均包含的操作名称为___,此操作和步骤Ⅲ中的蒸发操作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
(4)溶液A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溶液C的质量。
Ⅱ.在探究金属活动性的实验课上,同学们把打磨光亮的铝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在铝片表面看到有红色固体析出的同时,还看到有少量的气泡冒出,写出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问题)该气体是什么呢?(猜想与假设)猜想一:O2猜想二:H2猜想三:CO2猜想四:SO2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猜想三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验证)(5)有同学闻了一下该气体,发现无气味,证明猜想四也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6)将产生的气体经验纯后,用导管导入到点燃的酒精灯火焰上,气体安静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反思与交流)CuSO4溶液可能显_______性(填“酸”或“碱”或“中”).【答案】Zn+H2SO4=ZnSO4+H2↑Zn2+、Cu2+过滤玻璃棒小于2Al+3CuSO4=3Cu+Al2(SO4)3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猜想一不成立,猜想二成立酸【解析】Ⅰ. (1)氧化锌和氧化铜分别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硫酸铜和水,没有气体产生;而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2)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氧化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水,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其中的金属阳离子是锌离子和铜离子;(3)由图可知,操作Ⅰ过滤除去铜和杂质,操作Ⅱ过滤是除去锌和置换出的铜;过滤和蒸发操作中均用到玻璃棒这种玻璃仪器;(4)A到C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是:Zn+CuSO4=Cu+ZnSO4,160 161由此可见溶液的质量增重了,溶液A小于溶液C的质量;Ⅱ.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化学方程式为:2Al+3CuSO4=3Cu+Al2(SO4)3;【猜想与假设】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经过讨论,一致认为猜想三不成立,理由是: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实验验证】(5)有同学闻了一下该气体,发现无气味,证明猜想四也不成立,理由是: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氧气有助燃性,氢气有可燃性,所以(6)将产生的气体经验纯后,用导管导入到点燃的酒精灯火焰上,气体安静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一、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1.金属材料在我国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⑴ 铜可以做导线,主要利用了金属铜的延展性和_______________。
⑵ 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
某工业废料含氧化铜和氧化铁,经过处理后可得到铜和硫酸亚铁溶液,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 Fe + Fe 2(SO 4) 3 3FeSO 4① 过程Ⅰ中氧化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过程Ⅱ、Ⅲ充分反应后,还应有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
③ 过程Ⅲ的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A~F 中含铁元素的有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⑤ 若最后得到铜128克,则原工业废料中含氧化铜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
【答案】导电 Fe 2O 3 + 3H 2SO 4 = Fe 2(SO 4)3 + 3H 2O 过滤 固体部分减少,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BCDF 160g【解析】⑴ 铜可以做导线,主要利用了金属铜的延展性和导电性;(2)①过程Ⅰ发生如下反应:Fe 2O 3 + 3H 2SO 4 = Fe 2(SO 4)3 + 3H 2O ;②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反应后得到了固体(剩余的铁粉和生成的铜)和液体(硫酸亚铁溶液),过程Ⅱ、Ⅲ充分反应后,还应有的实验操作是过滤;③ 过程Ⅲ中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有:固体部分减少,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④根据分析推断,A 中含有硫酸,B 中含有硫酸、硫酸铜和硫酸铁,C 是铁,D 中含有铁和铜的混合物,E 是铜,F 中含有硫酸亚铁,故A~F 中含铁元素的有:BCDF ;⑤根据铜的质量全部来自氧化铜,若最后得到铜128克,则原工业废料中含氧化铜的质量是64128100%16080g g ÷⨯=。
一、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1.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
以下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低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
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2)“低碳”是全世界的主题,这里的“碳”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气体。
(3)甲醇(CH 3OH )完全燃烧除了生成二氧化碳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证明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等燃料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的方法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
【答案】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32222CH OH+3O 2CO +4H O 点燃2232CO +Ca(OH)=CaCO +H O ↓【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流程图,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2)“低碳”就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这里的“碳”主要是指二氧化碳气体。
(3)甲醇(CH 3OH )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222CH OH+3O 2CO +4H O 点燃。
(4)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通入澄清石灰水,其化学方程式为2232CO +Ca(OH)=CaCO +H O ↓。
2.二氧化氯(ClO 2)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以粗盐为原料生产ClO 2的工艺主要包括: ①反应Ⅰ是粗盐除杂;②反应Ⅱ是特殊条件下电解NaCl 溶液制NaClO 3;③反应Ⅲ是ClO 2的制取。
其中反应Ⅲ制取ClO 2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 3+4HCl ═2ClO 2↑+Cl 2↑+2NaCl+2H 2O 。
工艺流程如图,(1)加入过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
专题20 流程图题1.(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利用太阳能可将甲烷在高温熔融盐环境中转化为H 2,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整个过程中,只有Zn 的化合价发生变化B .过程①的化学反应为4ZnO+CH 一定条件2Zn+H +COC .理论上过程①与过程①中产生H 2的质量比为2:1D .当参加反应的CH 4与H 2O 质量比为8:9时,理论上可不补充ZnO 【答案】CD【解析】根据反应原理示意图可知,该反应原理主要由两个反应,过程①的化学反应为42 ZnO+CH Zn+2H +CO 一定条件,过程①的化学反应为22 Zn+H ZnO+H O↑一定条件,该反应原理为242 H O+CH 3H +CO 一定条件。
【详解】A 、根据反应原理为242 H O+CH 3H +CO 一定条件可知,只有C 、H 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B 、根据分析可知,过程①的化学反应为42 ZnO+CH Zn+2H +CO 一定条件,故选项说法错误;C 、根据分析可知,过程①的化学反应为42 ZnO+CH Zn+2H +CO 一定条件,过程①的化学反应为22 Zn+H ZnO+H O ↑一定条件,理论上过程①与过程①中产生H 2的质量比为2:1,故选项说法正确;D 、根据分析可知,该反应原理为242 H O+CH 3H +CO 一定条件,当参加反应的CH 4与H 2O 质量比为8:9时,理论上可不补充ZnO ,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D 。
2.(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一种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I 的化学方程式:22224I +SO +2H O=2HI+H SOB .理论上每生成2gH 2,同时生成32gO 2C .反应①中生成SO 2和O 2的分子个数比为2:1D .反应I 、①和①在反应前后均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可知反应I 的化学方程式为I 2+SO 2+2H 2O=2HI+H 2SO 4,反应II 的化学方程式为222HIH +I ↑太阳能,反应III 的化学方程式为242222H SO 2SO +2H O+O ↑↑太阳能。
据此解答。
【详解】A 、反应I 的化学方程式正确,不符合题意;B 、反应I 生成HI 和H 2SO 4的分子个数比为2:1,根据反应II 和反应III 方程式可知,2个HI 分子能生成1个氢气分子,而1个H 2SO 4分子只能生成0.5个氧气分子,氢分子和氧分子比值为2:1,设生成的氧气质量为x ,222g=32x⨯,x =16g ,则生成2g 氢气的同时生成16g 氧气,符合题意; C 、根据反应III 的化学方程式,生成SO 2和O 2的分子个数比为2:1,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反应I 中碘元素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改变,反应II 中氢元素和碘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均改变,反应III中氧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改变,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3.(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可以从海水中制得粗盐,以粗盐水为原料综合利用的部分途径如下图所示:(1)为除去粗盐水中的CaCl 2、MgCl 2和Na 2SO 4杂质,加入下列3种过量试剂的顺序依次可以是 (填字母序号);A .Na 2CO 3、NaOH 、BaCl 2B .BaCl 2、Na 2CO 3、NaOHC .NaOH 、BaCl 2、Na 2CO 3(2)按加入试剂的正确顺序,过滤后的滤液A 中溶质有_______(填化学式):(3)写出生成碳酸氢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在该流程中,是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过量的氨气,然后再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先通入过量氨气的目的是_______。
(4)若向分离出NaHCO 3晶体后的母液B(含有NH 4C1)中加入过量Ca(OH)2,则可获得一种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其化学式是_______。
【答案】(1)BC(2)NaOH 、Na 2CO 3、NaCl(3) 23234NaCl+H O+NH +CO =NaHCO +NH Cl 使溶液显碱性,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 (4)NH 3 【解析】 (1)加入氯化钡时能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从而除去硫酸钠,加入碳酸钠溶液时能和氯化钙、过量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从而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能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得到滤液A 后,调pH 至中性,则为加入稀盐酸进行中和,目的是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依次类推,则加入试剂的顺序为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或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都可以达到除去杂质的目的。
故选择BC 。
(2)按上题B 选项加入试剂的顺序,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质为反应生成的氯化钠,以及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3)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在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氨气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再根据第四问可知母液B 为氯化铵溶液,则在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氨气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化学方程式为23234NaCl+H O+NH +CO =NaHCO +NH Cl ;先通入过量氨气的目的是使溶液显碱性,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
(4)母液B(含有NH 4C1)中加入过量Ca(OH)2,该反应生成氨气、氯化钙和水,题目信息中饱和食盐水和氨气、二氧化碳制取碳酸氢钠,则母液B 与Ca(OH)2生成的氨气为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化学式为NH 3。
4.(2022年江西省中考)某化工厂以生产钛白粉的主要副产物(含硫酸亚铁)为原料,制取含高纯度氧化铁的氧化铁红,其工业流程如下:(1)操作1能得到硫酸亚铁晶体,说明硫酸亚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完成操作2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
(3)操作3中,硫酸亚铁在空气中煅烧得到氧化铁和三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操作4涉及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
【答案】(1)增大 (2)引流 (3)422334FeSO +O 2Fe O +4SO 煅烧(4)化合反应 【解析】 (1)冷却结晶得到硫酸亚铁晶体,说明硫酸亚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操作2实现了固液分离,名称是过滤,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3)硫酸亚铁在空气中煅烧得到氧化铁和三氧化硫,即硫酸亚铁和氧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铁和三氧化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2334FeSO +O 2Fe O +4SO 煅烧;(4)操作4涉及的化学反应为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5.(2022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尤其是抗腐蚀性能突出,被广泛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船舶、化工和通信设备等。
以钛铁矿(主要成分是FeTiO 3)为原料制TiO 2,再由TiO 2制金属Ti 的工艺流程如下:(1)清洁能源甲醇(CH 3OH )属于___________(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2)物质A 是一种有毒的可燃性气体,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电解饱和NaCl 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在高温和氩气条件下,金属镁和TiC14发生置换反应可生成Ti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氩气能做保护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有机化合物 (2)CO(3)2222NaCl+2H O2NaOH+H +Cl ↑↑通电(4) TiCl 4+ 2Mg Ar高温 Ti+2MgCl 2 化学性质稳定不容易参加化学反应【解析】【分析】钛铁矿和硫酸生成H 2TiO 3,H 2TiO 3加热转化为二氧化钛,二氧化钛和电解生成的氯气、焦炭反应生成四氯化钛和一氧化碳,四氯化钛和镁反应生成钛,一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甲醇。
(1)有机物为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以外的含碳化合物;由化学式可知,甲醇(CH 3OH )属于有机化合物;(2)TiO 2和氯气、焦炭生成A ,物质A 是一种有毒的可燃性气体,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 为一氧化碳CO ; (3)由流程可知,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2222NaCl+2H O 2NaOH+H +Cl ↑↑通电;(4)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在高温和氩气条件下,金属镁和TiC14发生置换反应可生成Ti ,此外还生成氯化镁,该反应为TiCl 4+ 2Mg Ar高温 Ti+2MgCl 2。
氩气能做保护气的原因是化学性质稳定不容易参加化学反应。
6.(2022年安徽省中考)某实践小组参观本地矿泉水厂,该厂矿泉水含钙、钾等矿物质,其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矿泉水中的钙、钾指的是______(填“元素“或“单质”)。
(2)活性炭过滤器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
(3)超滤是利用薄膜(仅允许小分子和离子通过)进行物质分离的技术。
若水源中含有下列物质,推测该流程中“超滤”的主要作用是除去______(填字母序号)。
A .难溶性大颗粒B .可溶性无机盐C .可溶性高分子化合物(4)臭氧的化学式O 3的微观意义是______(写出1点即可)。
(5)生活中,你提倡饮用白开水还是矿泉水,理由是______。
【答案】(1)元素(2)吸附作用或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3)B(4)1个臭氧分子或1个臭氧分子由3个氧原子构成(5)提倡饮用矿泉水,因为相对于白开水矿泉水更安全。
或提倡饮用白开水,因为矿泉水需要额外包装,浪费资源。
合理即可。
【解析】(1)矿泉水中的钙、钾指的是元素,而非具体的存在形式。
(2)活性炭过滤器中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起到吸附作用,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3)在过滤器中除去难溶性大颗粒,活性炭有吸附性,可以除去大颗粒分子,除去可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则超滤主要作用是除去可溶性无机盐,故选B 。
(4)化学式微观上表示1个分子,也可以表示该分子的微观构成。
所以O 3微观上表示1个臭氧分子,1个臭氧分子由3个氧原子构成。
(5)通过图中可知,矿泉水中除去了可溶性高分子化合物,也有灭菌过程,且保留了人体需要的钙、钾等矿物质,相对于白开水矿泉水更安全。
同时,白开水也能达到正常的饮用需求,矿泉水运输等需要使用塑料包装,生活中会造成资源浪费。
合理即可。
7.(2022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
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部分途径如下图:已知:粗盐中的杂质有泥沙、MgCl 2、CaC12,流程中部分操作及试剂已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