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识别
- 格式:doc
- 大小:120.00 KB
- 文档页数:11
过程的识别清单
共识别了6个顾客导向过程(COP)、14个支持过程(SP)和5个管理过程(MP):
A、顾客导向过程(COP)的名称:
C1 = 报价投标(成本分析、核算报价)
C2 = 合同评审
C3 = 设计开发(产品实现-APQP、过程验证/确认(PPAP)
C4 = 生产控制
C5 = 产品交付
C6 = 服务顾客
B、支持过程(SP)的名称:
S1 = 文件管理
S2 = 记录控制
S3 = 人力资源管理
S4 = 设施管理
S5 = 模治具管理
S6 = 采购管理
S7 = 生产计划管理
S8 =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
S9 = 顾客财产管理
S10 = 产品防护管理
S11 = 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
S12 = 顾客满意度管理
S13 = 产品监视和测量管理
S14 = 不合格品管理
C、管理过程(MP)的名称:
M1 = 管理体系策划
M2 = 经营计划数据分析
M3 = 管理评审
M4 = 内部审核
M5 = 监视和改进
过程与ISO/TS169492002版标准的章节之间的对照表。
1.1 过程概述1.1.1 典型的过程分类(见图1-1)根据过程与顾客的关系可分为:▪顾客导向过程(Customer oriented process)—— COP▪支持性过程(Support Process)—— SOP▪管理过程(Management Process)—— MOP支持性过程(SOP)圖1-1组织中的过程不是孤立的活动,通常将以上过程确认为组织的主要过程,管理过程(MOP)也可视为支持性过程(SOP),只不过实施是由管理者来完成,即在整个PDCA中执行“C”的那些过程,如内外沟通、管理评审、公司级数据分析、人力资源管理、APQP(项目管理)等。
1.1.2 典型的过程提问▪输入是什么?▪输出是什么?▪怎样提供资源?▪谁是你的顾客?▪谁是你的供方?▪你测量什么?▪你如何测量?1.1.3 典型的过程关联依据总要求将影响整个组织的过程一一列出时,应首先列出一个总过程,然后考虑过程中的平行活动和过程间的相互关联,充分表述过程“A”的哪些输入来源于过程“B”的哪些输出,必要时重点对关联典型的适用程序予以定义和描述,确保过程关联的控制。
其控制水平由过程的复杂程度来决定。
通常,流程图是识别过程顺序的较好方法,与确定过程关联的问题是:▪组织过程的总体流程是什么?▪如何描述流程?采用过程图或流程表?▪过程间的接口是什么?▪我们需要哪些文件,如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1.1.4 典型的过程准则在识别和确定过程及其接口关系后,为确保过程有效运行,应确定各个过程应符合的要求(或过程标准),包括控制准则的规定。
通常程序和规定是运行准则的较好表现形式,应明确的问题是:▪过程结果中的特性值是什么?▪每个过程的目标是什么?▪运行准则的可操作性是否强?▪是否建立了便于优化的文件体系?1.1.5 典型的过程资源作为支持过程云做和监视过程的前提与必要条件,确保过程资源获得的问题是:▪每个过程都需要哪些资源?▪在每个阶段对资源需求是什么?如何补充和调整?▪如何建立内、外部资源共享平台?▪所需的资源应包括人力、供方、信息、基础、工作环境、设备和财政资源……1.1.6 典型的过程评价测量过程的有效性是指过程是否有能力达到所确定的目标,而过程的效率是指达到目标时所消耗的资源。
主要过程的识别
顾客导向过程:支持过程:管理过程:过程是为顾客(内部的或外部的)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过程开始于输入,以输出为结束。
我们把过程分为三种类型:顾客导向过程、管理过程和支持过程。
顾客过程会直接对顾客产生影响;支持过程为支持顾客过程功能的过程;管理过程是对顾客导向过程和支持过程的统筹和管理。
COP1: (市场开发)合同评审
COP2: 过程设计与开发
COP3: 产品制造过程
COP4: 工程更改
COP5: 交付
COP6: 售后服务(顾客满意度)
SP1:文件和记录管理
SP2:人力资源管理
SP3:设施、设备管理
SP4:供应商管理
SP5:采购管理
SP6:工装管理
SP7:顾客财产管理
SP8:产品贮存、防护
SP9: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
SP10:产品与过程的监视与测量
SP11:不合格品控制 SP12:统计
与数据分析
MP1:经营计划
MP2:管理评审
MP3:内部审核
MP4:预防与改进
MP5:财务管理。
l COP 过程识别IATF16949-2016标准条款过程识别8.2;8.2.1;8.2.1.1;8.2.1.2C1市场营销C4过程设计和研发C5产品制造NAC6产品交付l MP 过程识别IATF16949-2016标准条款过程识别9.1.3;9.1.3.1M3分析和评价M4内部审核M2策划M5管理评审M6改进6.1;6.1.1;6.1.2;6.1.2.1;6.1.2.3;6.2;6.2.1;6.2.2;6.2.2.1;6.39.2;9.2.1;9.2.2;9.2.2.1;9.2.2.2;9.2.2.3;9.2.2.4;9.2.2.59.3;9.3.1;9.3.1.1;9.3.2;9.3.2.1;9.3.3;9.3.3.110;10.1;10.2;10.2.1;10.2.2;10.2.3;10.2.4;10.2.5;10.2.5.1;10.2.6;10.3;10.3.1IATF16949-2016标准及过程程序文件关联8.2.2;8.2.2.18.2.3;8.2.3.1;8.2.3.1.1;8.2.3.1.2;8.2.3.1.3;8.2.3.2;8.2.48.3;8.3.1;8.3.1.1;8.3.2;8.3.2.1;8.3.2.2;8.3.2.3;8.3.3;8.3.3.2;8.3.3.3;8.3.4;8.3.4.1;8.3.4.2;8.3.4.3;8.3.4.4;8.3.5;8.3.5.2;8.3.6;8.3.6.18.5;8.5.1;8.5.1.1;8.5.1.2;8.5.1.3;8.5.1.4;8.5.1.7;8.5.2;8.5.2.1;8.5.38.5.5;8.6.1;8.5.5.2C2报价及项目确定C3订单管理C7顾客反馈处理l SP 支持过程识别IATF16949-2016标准条款过程识别7.2;7.2.1;7.2.1.1;7.3;7.3.1;7.3.2S3人力资源管理7.5.2;7.5.3;7.5.3.1;7.5.3.2;7.5.3.2.1;7.5.3.2.28.5.1.5;8.1.5.6S6生产设备管理8.5.1.5;8.1.5.6S7工装管理8.5.4;8.5.4.1S8产品防护8.6;8.6.1;8.6.2;8.6.3;8.6.4;8.6.5;8.6.6S9产品和服务放行8.7;8.7.1;8.7.1.1;8.7.1.2;8.7.1.3;8.7.1.4;8.7.1.5;8.7.1.6;8.7.2S10不合格控制9.1;9.1.1;9.1.1.1NA 9.1.2;9.1.2.1S11顾客满意度测量S2监视和测量资源管理S4文件记录管理S5采购控制7.1.5;7.1.5.1;7.1.5.1.1;7.1.5.2;7.1.5.2.1;7.1.5.3;7.1.5.3.1;7.1.5.3.28.4;8.4.1;8.4.1.1;8.4.1.2;8.4.1.3;8.4.2;8.4.2.1;8.4.2.2;8.4.2.3;8.4.2.3.1;8.4.2.4;标准及过程程序文件关联程序文件责任部门APQ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管理程序项目部APQ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管理程序项目部MSA测量系统分析控制程序品质部合同评审管理程序销售部APQ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管理程序项目部PFEM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管理程序工程部PPAP生产件批准管理程序工程部工程变更管理程序生产部APQ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管理程序项目部制程管理程序生产部产品标与可追溯性管理程序生产部APQ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管理程序项目部控制计划管理程序工程部包装、贮存、搬运及交付管理程序PMC部客户服务管理程序销售部APQ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管理程序项目部程序文件责任部门风险管理管理程序品质部紧急应变管理程序品质部分析评价及改进管理程序品质部产品审核管理程序品质过程审核管理程序品质体系审核管理程序品质部管理评审管理程序品质部质量成本管理程序品质部纠正与预防管理程序品质部分析评价及改进管理程序品质部程序文件责任部门监视和测量资源管理程序品质部MSA测量系统分析控制程序品质部人力资源管理程序行政部文件与资料管理程序品质记录管理程序品质采购管理程序采购部供应商管理程序采购部设备设施管理程序生产部模具管理程序工程部包装、贮存、搬运及交付管理程序PWC进料检验控制程序品质部制程检验控制程序品质部出货检验控制程序品质部不合格控制程序品质部SPC统计过程控制管理程序品质部顾客满意度测量管理程序销售部。
IATF16949:2016 过程识别及关系前言1、本《过程识别及关系》依据《IATF16949:2016 质量管理体系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应用ISO9001:2015 的特别要求》技术规范要求,采用过程方法识别、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满足顾客的要求,以实现公司、顾客、员工及相关方的满意。
2、本《过程识别及关系》根据********** 公司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相关要求编制,是对***** 等产品的过程说明,也是管理过程的说明。
3、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识别:本公司采用汽车行业的过程方法,进行以顾客导向为基础的过程描述,包括:COP(Customer Oriented Process )过程:顾客导向过程,是指通过输入和输出直接和外部顾客联系的过程。
包括:C1 市场营销C2 报价及项目确立C3 订单管理C4 过程设计与开发C5 产品制造C6 产品交付C7 顾客反馈处理SP( Support Process )过程:支持过程,是指支持COP过程实现的过程,可以分为若干个层次。
包括:S1 基础设施管理S2 监视和测量资源管理S3 人力资源管理S4 文件记录管理S5 采购控制S6 生产设备管理S7 工装管理S8 产品防护S9 产品和服务放行S10 不合格输出控制S11 客户满意度测量MP( Management Process)过程:管理过程,指为顾客导向输入和输出交接处或COP 过程与过程之间的连接过程。
包括:M1 领导作用M2 策划M3 分析和评价M4 内部审核M5 管理评审M6 改进4、本《过程识别及关系》采用章鱼图的界面模式描述顾客导向形成的公司产品实现的过程结构。
5、本《过程识别及关系》采用乌龟图的界面模式进行了COP、SP、MP的过程分析。
6、本《过程识别及关系》采用矩阵图的界面模式描述了COP、SP、MP三个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7、本《过程识别及关系》采用流程图的界面模式描述了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顺序及相互关系。
过程识别方法范文过程识别是指通过对已有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识别出其中的过程模式和规律。
过程识别方法是为了从复杂的数据中提取出其中的过程信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数据。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过程识别方法。
1.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是一种常用的过程识别方法,通过对数据的统计特征进行分析,识别出其中的过程模式和规律。
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统计分析、假设检验、回归分析等。
描述统计分析可以通过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等指标,揭示出数据的分布和关系。
假设检验可以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显著性检验,验证数据是否符合其中一种假设。
回归分析则可以找出数据之间的函数关系,进一步理解数据的变化过程。
2.时序模型法时序模型是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的过程识别方法,通过对时间序列的建模和预测,识别出其中的过程模式和规律。
常用的时序模型包括ARIMA模型、GARCH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
ARIMA模型是一种常用的线性模型,可以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化处理和预测。
GARCH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时间序列波动性的模型,可以对数据的波动性进行建模和预测。
神经网络模型则是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模型,可以对复杂的时间序列进行建模和预测。
3.数据挖掘法数据挖掘是一种通过挖掘数据中的隐藏模式和规律,发现其中的价值信息的方法。
常用的数据挖掘方法包括聚类、分类、关联规则挖掘等。
聚类可以将相似的数据进行分类,找出其中的过程模式和规律。
分类可以通过构建分类模型,将数据进行分类和预测。
关联规则挖掘则是通过发现数据中的关联关系,识别出其中的过程模式和规律。
4.机器学习法机器学习是一种基于数据的自动化建模和预测的方法,通过对已有数据进行学习和模型构建,识别出其中的过程模式和规律。
常用的机器学习方法包括决策树、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等。
决策树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分裂和合并,识别出其中的决策规则和过程模式。
支持向量机则是一种用于分类和回归的模型,可以对数据进行分类和预测。
1.1 过程概述
1.1.1 典型的过程分类(见图1-1)
根据过程与顾客的关系可分为:
▪
顾客导向过程(Customer oriented process)——COP
▪支持性过程(Support Process)——SOP
▪管理过程(Management Process)——MOP
圖1-1
组织中的过程不是孤立的活动,通常将以上过程确认为组织的主要过程,管理过程(MOP)也可视为支持性过程(SOP),只不过实施是由管理者来完成,即在整个PDCA中执行“C”的那些过程,如内外沟通、管理评审、公司级数据分析、人力资源管理、APQP(项目管理)等。
1.1.2 典型的过程提问
▪输入是什么?
▪输出是什么?
▪怎样提供资源?
▪谁是你的顾客?
▪谁是你的供方?
▪你测量什么?
▪你如何测量?
1.1.3 典型的过程关联
依据总要求将影响整个组织的过程一一列出时,应首先列出一个总过程,然后考虑过程中的平行活动和过程间的相互关联,充分表述过程“A”的哪些输入来源于过程“B”的哪些输出,必要时重点对关联典型的适用程序予以定义和描述,确保过程关联的控制。
其控制水平由过程的复杂程
度来决定。
通常,流程图是识别过程顺序的较好方法,与确定过程关联的问题是:
▪组织过程的总体流程是什么?
▪如何描述流程?采用过程图或流程表?
▪过程间的接口是什么?
▪我们需要哪些文件,如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
1.1.4 典型的过程准则
在识别和确定过程及其接口关系后,为确保过程有效运行,应确定各个过程应符合的要求(或过程标准),包括控制准则的规定。
通常程序和规定是运行准则的较好表现形式,应明确的问题是:
▪过程结果中的特性值是什么?
▪每个过程的目标是什么?
▪运行准则的可操作性是否强?
▪是否建立了便于优化的文件体系?
1.1.5 典型的过程资源
作为支持过程云做和监视过程的前提与必要条件,确保过程资源获得的问题是:
▪每个过程都需要哪些资源?
▪在每个阶段对资源需求是什么?如何补充和调整?
▪如何建立内、外部资源共享平台?
▪所需的资源应包括人力、供方、信息、基础、工作环境、设备和财政资源……
1.1.6 典型的过程评价
测量过程的有效性是指过程是否有能力达到所确定的目标,而过程的效率是指达到目标时所消耗的资源。
为此,针对监视、测量和分析过程的问题是:
▪如何监视过程业绩,如过程能力、顾客满意?
▪需要考虑的测量有哪些?
▪每一过程适用的分析方法和工具是什么?
▪评价结果与质量目标的比较(包括与标杆的比较)
1.1.7 典型的过程改进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是按照过程方法进行自我完善的重要环节,也是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因此,组织必须确定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包括完成对以下问题的回答:▪对每个过程进行监视,并在适宜时进行测量所采用的适宜方法是什么?
▪如何根据已识别和监视的过程,分析研究需要监视哪些影响过程质量的因素?
▪过程监视和测量的结果是否能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
▪如何从评价结果中找到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
▪如何建立标准化的持续改进流程和模式?
1.2 过程识别
1.2.1 路径及方向
组织在运用过程方法进行初始过程图分析时,通常以三种路径进行展开:
▪以业务流程为主线;
▪以标准条款为主线;
▪以工作区域为主线。
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可以充分体现组织区别于其他组织的不同点,全面、准确地将所有过程(包括COP、SOP和MOP)一一列出,并能对每一个过程进行分析、取舍,消除多余的非增值的过程,从而达到整合业务流程的作用。
以标准条款为主线,可以紧扣标准的要求,合理设定必需的过程,以进一步满足顾客的要求,增强顾客满意的能力。
以工作区域为主线,适合于区域分散、功能不集中的组织,因此以各个局部区域进行过程分析有利于加强过程网络的宏观管理和控制,尤其针对专业分工明确,但实属外包过程的集团性组织。
采用何种路径进行过程分析,完全是组织的自愿选择和决定,目的在于充分识别出组织的所有过程,包括其接口,特别是影响顾客的关键过程,并对过程网络实施有效管理和评价。
1.2.2 工具及工作用表
在进行过程分析时,通常采用如下工具和工作用表
(1)过程方法图——“章鱼图”(IATF推荐)(见图1-2)
章鱼图适用于顾客导向过程(COP)的描述,一般情况下,并非组织的每一个过程都可定义为COP,实际上只有少数的过程可以定义为COP,因为COP指的是那些通过输入和输出直接和外部顾客联系的过程,如市场调研、交付、更改管理、外部抱怨(投诉)处理等……
(2) 单一过程分析图——乌龟图(IATF 推荐)(见图1-3)
说 明:
圖1-3
1.3 过程识别示例
1.3.1 XXX 公司识别的主要顾客导向过程
过程是为顾客(内部/外部的)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过程开始于输入,结束于输
出。
我们把过程分为两种类型:顾客导向过程(COP )和支持过程。
(1) 顾客导向过程(COP )
顾客导向过程是与顾客有关的,会直接对顾客产生影响,因而会为公司带来经济效益。
(2) 支持过程
支持过程为支持顾客过程功能的过程。
XXX 公司识别的主要顾客导向过程如图1-4所示。
C3:销售/交付
C4:担保/服务
C5:外部顾客抱怨处理
C6:过程更改
圖1-4 XXX公司識別的顧客導向過程
1.3.2 单一过程——采购过程分析
XXX公司对采购过程进行分析,如表1-1所示。
表1-1 采购过程确定表
1.3.3 常见的顾客导向过程分析(XXX厂顾客导向过程分析表如下表)
1.3.4 常见的支持过程清单
XXX厂支持过程分析工作表如表1-3所示
----------------------------
精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