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政府组织在环境问题中的角色扮演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4
《环境科学概论》本科专业选修论文题目:NGO在环境保护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学院:资源环境学院专业:环境工程班级: 2班姓名:**学号: *************** 日期: 2011-11-27NGO在环境保护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环境问题一直以来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全球变暖、能源匮乏、大气污染、人口膨胀和物种灭绝时时刻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问题同样不容小视。
一、水污染正面临的不得不解决的最可怕的环境危机之一是缺水和水污染。
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银行连续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第88位。
我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显示,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任廴驹颊?0%。
水污染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未来我国水资源紧缺的形势依然严峻。
二、大气污染大气污染已使我国600多座城市的大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不到1%。
我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二氧化硫)污染危害最大,并呈发展趋势。
城市尘污染。
据参加全球大气监测的北京、沈阳、西安、上海、广州5个城市的监测资料表明,总悬浮颗粒物年日均浓度分别在200~550μg/m3范围内,超过世界卫生组织(WHO)卫生标准60~90μg/m3约3~9倍,这5个城市全被列入世界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之中,北京是世界上尘污染最严重的首都之一。
三、声和固体废物污染亟待解决全国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声级基本在70~76分贝之间,据42个城市监测,92.8%的城市交通噪声平均声级超过70分贝的限值;多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污染状况也呈恶化趋势。
全国2/3城市居民在噪声超标环境下工作和生活。
目前我国固体废物产生量持续增长,工业固体废物每年增长7%,城市生活垃圾每年增长4%,与日俱增的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已包围了我国三分之二的城市;而对于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又明显不足,大部分危险废物处于低水平综合利用或简单储存状态,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仅达到20%左右。
我国非政府组织运作的环境困境及对策作者:王菁玥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6年第04期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政府组织得到快速发展,在社会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的日益复杂化、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年轻化,其发展受到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制约。
客观分析现阶段我国非政府组织所处环境,并寻找解决方法,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环境困境对策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趋势逐渐显现,承担利益协调者的政府在统筹兼顾各方利益上难度加大。
作为政府组织“左膀右臂”的非政府组织,能比政府更积极灵活的反映不同立场的社会成员的现实需求,促进公众利益表达。
近年来,虽然我国NGO 组织发展势头良好,但由于NGO组织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因此,NGO组织额发展问题成了新时期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一、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困境及其原因1.内部环境困境。
1.1组织机构管理困境。
我国目前NGO组织的内部管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管理者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国NGO组织的管理者选举与罢免程序不透明、不公正,现实中管理者只有在重大失职的情况下才会被罢免,基本上不存在定期的职务轮换。
第二,规章制度不健全。
NGO组织不仅缺乏组织日常管理所需要的人事、财务、机构设置等规章制度,同时在监督、奖惩、突发应急事件处理等方面,也缺少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
第三,组织机构过于松散。
我国NGO组织在行政上,没有严格的领导与被领导的等级关系,在经济上也无相应的制约关系,组织机构往往各自为政,形式作风松散、纪律松弛。
1.2人力资源管理困境。
我国NGO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困境主要体现在:第一,人员结构不合理。
NGO组织中有酬员工占比较大,其中以退休和兼职人员为主,且员工的年龄结构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员工学历结构主要集中在大专以下;第二,缺乏科学的人员选拔机制。
我国NGO组织招聘人员的最常用的方法的“广撒网”,通常是来者不拒,在招聘过程中具有极大的随意性,这样既不能保证员工的专业性,又使员工流动性较大;第三,绩效考核执行不力。
非政府组织对我国环保领域的贡献分析及发展建议作者:赵轩来源:《中国市场》2016年第08期[摘要]本文描述了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含义和特征以及发展历程,评价我国非政府组织在环保领域贡献的具体表现。
根据非政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
[关键词]环保NGO;贡献分析;发展建议[DOI]1013939/jcnkizgsc201608151非政府组织是英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的意译,英文缩写NGO。
联合国的官方网站,对非政府组织给出了如下定义:非政府组织是在地方、国家或国际级别上组织起来的非营利性的、志愿性的公民组织。
其特征一般如下:一是组织性。
在有关机关登记注册,同时内部有合法的组织章程、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二是相对独立性。
即这些机构应当与国家政府机关以及其他营利性组织相区别,超出于政府机构和私人企业之外独立运作并发挥特定的社会功能,不以营利为目的而关注于特定的或普遍的公众公益事业;三是自愿性。
非政府组织由有相同或者相近志愿的志愿者组成。
非政府组织自诞生以来,由于其灵活性、社会参与性、公益性等特点,有力地提高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实现社会公平,满足多元化社会需求,为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实现自身民主权利提供了新途径。
尤其是近年来环保非政府组织对我国环境建设的贡献,一定程度弥补了政府管理的不足,提升了环保工作的效率。
1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非政府组织面临新的环境和发展机遇,1978—1998年二十年间中国的非政府组织数量从6000个涨到166万个。
传统意义上的中国非政府组织以全国妇联为例,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十分完善,从中央到地方均设有分支机构,享受国家部委级待遇。
主要领导由政府工作人员担任,管理模式也类似于国家机关,工资关系是按照国家公务员标准,不具有独立性。
近年来,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一些真正意义上的民间组织涌现,自然之友便是代表。
世界地球日环保组织与NGO的作用与贡献世界地球日是为了提醒人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性而设立的国际日。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环保组织和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简称NGO)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将探讨世界地球日环保组织与NGO的作用与贡献,旨在进一步增强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一、环保组织的作用与贡献1. 提供环保教育与宣传环保组织通过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向公众传达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他们组织举办讲座、研讨会和宣传活动,向人们普及环保知识,教育大众如何改变生活方式,节约能源、减少废物和污染等。
这种宣传教育的方式能够促使更多的人加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来。
2. 实施环保项目与倡议环保组织致力于保护环境,针对全球性和地区性的环境问题制定相应的项目和倡议。
他们开展植树造林、海滩清洁、水域净化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实际行动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系统平衡。
此外,他们还通过游说和争取政府支持,促使环境法律的制定和执行,维护公众的环境权益。
3. 监督和调查环境问题环保组织定期进行环境状况的调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督。
他们通过独立的环境报告、案例分析等方式,揭示社会大众对环境造成的潜在威胁,促使政府和企业采取相关措施,改善环境状况。
环保组织的监督作用有助于保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防止破坏性的开发和污染行为。
二、非政府组织在环保中的作用与贡献1. 发起并实施环保项目NGO是独立于国家政府的非营利性组织,他们在环境保护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NGO通常由一群志愿者组成,他们发起各种环保项目,并通过筹款、组织义工等方式实施这些项目。
例如,某NGO发起了一项提升农村环境卫生状况的项目,他们向农民提供环保技术培训,提供环保设备,并组织义工进行环境整治工作。
2. 进行环境保护倡导NGO通过各种方式向公众传达环保理念,引导人们关注环境问题并行动起来。
他们利用社交媒体、公益广告等渠道,呼吁公众改变生活方式,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废弃物产生。
生态环境保护的非政府组织角色研究一、引言环保问题一直在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形式,非政府组织(NGO)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非政府组织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角色,并分析其优点和不足之处,从而为未来的环保工作提供参考。
二、非政府组织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1.推动政府行动非政府组织作为一个独立于政府的机构,利用其声望和影响力来促使政府推进环保工作。
通过各种手段,如举办公众讲座、写公开信、请愿等途径,向社会呼吁政府加大环保力度。
在不破坏社会稳定和和谐的基础上,通过舆论压力推动政府行动。
2.扩大社会影响力非政府组织通过各种途径向社会传播环保知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推动生态环保实践的开展。
通过举办环保公益活动、组织环保宣传以及研究环保问题等手段,引导公众在生活、工作和生产中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
3.提供技术和政策支持在环保工作中,NGO具有专业技术和政策咨询的能力。
针对环境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帮助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环保标准。
为企业提供环保咨询及技术指导,引领企业实现对环保事业的认识和参与。
三、非政府组织的优点1.政府力量的补充政府在环保方面的工作力量是非常有限的,自然是无法完成所有的任务。
而非政府组织有着独特的优势,一方面可以扩大环保的宣传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可以提供环保技术和政策支持,起到了政府力量的补充,从而提高环保的效率和效果。
2.灵活性政府机构有着按部就班、官僚主义的工作方式,而非政府组织因其比较灵活的工作方式,可以较快地响应问题,适应不断变化的环保形势,从而以较高效率地推进环保工作。
3.专业性非政府组织中的专业人员通常具有更高的学历和更强的技能,具备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为环保工作提供专业的支持与指导。
这些专业人员可以帮助政府设计环保政策,或具体开展环保项目。
四、非政府组织的不足1.资金限制非政府组织的经济状况一般比较薄弱,缺乏充足的资金来支撑环保事业。
非政府组织在环保方面的作用与贡献第一章:引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和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NGOs)在环保领域的作用和贡献日益显著。
本文将深入探讨非政府组织在环保方面的作用,并从多个角度分析它们在环保事业中的贡献。
第二章:非政府组织的定义和特点非政府组织是指那些与政府无直接关联,而是由一群志愿者或特定利益群体组成并追求公益目标的组织。
它们通常独立于政府机构,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使其能更好地在环保工作中发挥作用。
第三章:非政府组织在环保宣传与教育方面的作用非政府组织通过开展环保宣传和教育活动,起到宣传环保理念和引导公众行为的作用。
它们通过组织研讨会、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公众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此外,非政府组织还通过开展校园和社区环保教育活动,培养年轻一代对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第四章:非政府组织在环保项目开展方面的作用非政府组织在环保项目的开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与政府、企业和其他环保组织合作,它们参与并推动了一系列环境项目的实施,如水资源保护、能源可持续利用、气候变化应对等。
非政府组织通常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立性,能够提供独特的视角和专业的技术支持,为环保项目的成功落地和执行提供了重要帮助。
第五章:非政府组织在环境监测与治理方面的作用非政府组织扮演着环境监测和治理的重要角色。
它们通过组织志愿者、采集数据、进行监测评估等方式,监测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环境问题。
同时,非政府组织还通过监督和公开执法等手段,推动环境治理的加强和改善,促使企业和政府部门更加重视环保问题。
第六章:非政府组织在国际合作与立法方面的作用非政府组织在国际环保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它们通过参与国际会议、与其他国际性环保组织联合行动等方式,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环保合作,并推动了环保立法的制定和实施。
非政府组织的跨国性和独立性,使其能够充当起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协助各国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中国近海污染防治中的环境非政府组织参与摘要:当前中国近海污染形势十分严峻。
在近海污染防治中,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十分必要。
它不仅能够协助政府监督沿海工业企业的排污,而且还能够以其超越“地方主义”和“gdp主义”的优势监督沿海地方政府切实担负起防治职责。
此外,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防治;促成沿海地方政府在防治中的跨区域合作;筹集防治资金;以及利用专业知识协助政府开展防治等方面它都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近海污染;防治;环境非政府组织;参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沿海各地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及涉海生产生活的日益频繁,近海污染问题开始日益凸显。
近海污染不仅危及海洋生态系统的安全,而且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制约海洋经济的和谐发展。
为此,沿海各地政府纷纷采取了防治措施。
在近海污染防治中,政府组织的领导固然不可或缺,然而,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也十分必要。
一、当前中国近海污染状况仍十分严重所谓海洋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包括河口湾),以致造成或可能造成损害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捕鱼和海洋的其他正当用途在内的各种海洋活动、损害海水使用质量,和减损环境美观等有害影响”[1]。
近年来,随着海洋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保护和防治海洋污染的全国性、地方性法律法规,并采取一系列措施。
但根据《2011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披露的数据显示,当前中国近海污染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其中,最为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主要河流污染物入海量居高不下。
2011年,国家海洋局对54条主要入海河流进行了监测,经河流入海的污染物总量分别为:化学需氧量(codcr)1 582万吨,氨氮(以氮计)32万吨,硝酸盐氮(以氮计)164万吨,亚硝酸盐氮(以氮计)7.6万吨,总磷(以磷计)23.6万吨,石油类8.1万吨,重金属2.5万吨(其中铜3 485吨、铅1 850吨、锌19 350吨、镉150吨、汞35吨),砷3 137吨[2]。
中国非政府组织在环境问题中的角色扮演
作者:杨朝晖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7年第33期
摘要当前在中国的环境保护领域,活跃着大批非政府组织,他们在中国的环境问题与环境治理中,扮演着守护者、治理者和监督者三重角色,所产生的影响和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但是,如何把握好与政府、企业之间关系的度,更好的为生态环境保护服务,这是中国的环保非政府组织未来需要进一步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环境治理角色扮演
基金项目:本文为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度科研课题《非政府组织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环境治理中的影响和对策研究》(DSK20153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杨朝晖,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专职教师,研究方向:东南亚国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D92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ki.1009-0592.2017.11.354
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NGOs)最早出现于19世纪50年代,一般被认为时指那些政府和企业之外的、非盈利性质的“第三部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非政府组织在全球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广泛渗入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所产生的影响和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热点问题,治理环境问题,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而关注环境问题是许多非政府组织的主要任务。
在中国的环境保护领域,活跃着大批非政府组织,例如:自然之友、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中华环保基金会、北京绿色阳光环保公益基金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北京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绿化基金会、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学会、北京环保产业协会、中国植物学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等。
这些环保非政府组织(ENGO)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活跃于众多环境问题之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
一、守护者的角色
2016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青海代表团交流时提出:“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当前,生态文明建
设已经如同燎原之后,燃烧在整个华夏大地,而中国境内众多的环保非政府组织也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踊跃投身于环境治理之中,为守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作为环境的守护者之一,中国的环保非政府组织采用的一个主要手段是宣传。
在当前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利用网络的广泛性和快捷性,加大对保护环境的宣传,已经成为众多环保非政府组织的首选。
例如,自然之友在自己的网站上开设了“盖娅课程”和“盖娅培训”,旨在通过丰富的自然体验课程,向参与者普及生态环保知识和生态保护理念,使更多的人成为环境教育的志愿者,带领更多的人一起了解自然、走进自然、守护自然。
环保非政府组织还会通过出版刊物或印制宣传资料来宣传环保理念,例如,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就出版或印制了《走进地球村》、《绿色文明与中国环保时刻》、《草根行》、《草根集》、《绿色遗产与绿色未来》、《东张西望:廖晓义与中外哲人聊环保药方》、《气候变化中国声音》、《北京地球村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公民环保行为规范》、《绿色社区指导手册》等一系列刊物和宣传资料。
此外,环保非政府组织还会通过组织各种公益环保活动来宣传自己的环保理念。
例如,中华环保联合会举办的“守护蓝天在行动——再见吧灰霾公益摄影展”、“中国节能环保创新应用大赛”、“一带一路”环保行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巡展、“社区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专题交流会等活动,都是旨在通过艺术、科技等平台,积极传播环保理念,提升大众的环境保护参与意识。
二、治理者的角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与之伴随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
为了我们的可持续发展,这些环境问题的解决势在必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就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向世界传达了中国绿色发展的理念。
在这样一种全国共建“绿水青山”的良好氛围之中,环保非政府组织也积极投身其中,为环境问题的治理出谋划策、提供帮助。
环保非政府组织参与到环境治理之中的主要方式是围绕国家在环境与发展方面的目标和任务,充分发挥其在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当地政府以及相关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各种决策建议。
例如,2016年6月,全国人大法工委为修订《水污染防治法》,充分征求公众意见,自然之友积极响应,组织相关专家及环保组织对《水污染防治法》的修改进行了研讨,形成了设“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专章”等十点意见并提交给全国人大法工委。
2017年8月,自然之友联合西南林业大学环境与生物多样性法律诊所、长沙绿色潇湘环保科普中心共同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提交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的建议函,建议函中将“土壤污染责任主体的认定”作为最为突出的内容。
环保非政府组织还会为公众和社会提供环境法律权益的维护。
例如:2014年,自然之友为了推动新《环境保护法》中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实施,在自然之友公益基金会设立了环境公益诉讼支持基金,以此来资助环保组织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个案,从而支持更多的符合法律规定资格的环保组织发起环境公益诉讼。
中华环保联合会也经常组织开展各种维护环境权益和环境法律援助的理论与实践活动,通过调查取证、法律援助、调解协商、帮助申诉、支持诉讼等等,对环境权益受到侵害的公民、法人尤其是弱势群体进行救助。
三、监督者的角色
良好的监督是确保环境保护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章是关于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的规定,其中第五十七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举报。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的,有权向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举报。
”环保非政府组织在环境问题中扮演监督者的角色,正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章相关规定的精神的体现,并作为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第三部门”,其监督更加独立,更加独特。
环保非政府组织积极监督政府、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尤其是一些重点污染企业,甚至采用公益诉讼的方式,以实现其环保监督的目的。
例如。
2017年8月14日,自然之友收到云南省楚雄中院的立案通知书,以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新平开发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为被告,自然之友诉讼请求停建计划2017年11月大江截流的戛洒江水电站。
该立案通知书的下发使持续近半年的挽救濒危物种绿孔雀的行动进入司法程序。
截止2017年9月,自然之友已经提起环境公益诉讼31起,其中关于水污染的4起,大气/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的11起,土壤污染的8起,生态破坏的6起。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在环境保护领域通过守护者、治理者和监督者三种角色的扮演,对中国的环境保护产生了诸多的影响,对中国的环境治理发挥了诸多的作用。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不应该成为一组矛盾,而应当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始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贫困县、贫困村数量众多,还有很多人民群众生活在贫困之中,如何帮助这些人将身边的自然资源变为脱贫致富的要素,是很多地方政府和扶贫工作人员在努力开展的探寻,例如,在水资源丰富的地方发展水电,但这种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往往就触及了一些环保非政府组织的神经,这些环保非政府组织有时会通过宣传、联名信、诉讼等方式,力图让地方政府停止水电建设。
然而,我们也应当看到,如果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显著提高,如果贫困人群长期贫穷落后,那么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也将无从谈起,野蛮使用自然资源的案例还将层出不穷。
唯有将科学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一理念贯彻践行到经济发展之中,将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真正实现开来,让人民群众切身体会到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好处,摆脱贫困、安
居乐业,才能将环境保护的理念真正深入人心,人们也才会真正认可环境保护、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之中来,这样的话也才能真正求得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共赢。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不应当对立起来,非政府组织和政府机关不应当对立起来。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五位一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环保非政府组织应当抓住这一时机,充分发挥“第三部门”的作用,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同搞起来。
这样看来,中国的环保非政府组织在环境问题中所要走的路还很长,需要学习、协调的工作还很多,尤其是如何把握好与政府、企业之间关系的度,更好的为生态环境保护服务,这是中国的环保非政府组织未来需要进一步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王杰、张海滨、张志洲主编.全球治理中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