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红星水库调查问卷总结升级版
- 格式:doc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4
水库实践调研报告水库实践调研报告一、研究目的和背景水库是一种人工储存水资源的水利工程,对于灌溉、发电、防洪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水库实践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水库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实际情况,以便为水库规划、设计、运维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我们选择了若干水库作为考察对象,通过实地考察了解水库的基本情况、建设过程和管理运营情况。
其次,我们对水库管理者和周边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于水库的认知、利用和管理情况。
三、调研结果1. 水库建设情况调研发现,水库的建设主要由水利部门负责,通常需要千人以上的劳动力和数年的建设时间才能完工。
水库的建设造价较高,往往需要政府资金的支持。
同时,需要注意水库建设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如水库蓄水后可能淹没一定范围的耕地和居民村落。
2. 水库管理情况水库管理主要包括水资源调度、水质监测和灌溉供水等方面。
水库管理者通常利用现代化的水利设施监测水库水位和水质,以便合理调度水资源。
在对水库灌溉用水进行管理时,需要保证每个农户都能公平获得用水权益,同时也需要控制农业用水的总量,以避免浪费和水源短缺。
3. 农民利用水库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农民普遍认识到水库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他们主要利用水库进行农田灌溉,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农产品的产量。
同时,一些农民还通过养殖、渔业等方式利用水库资源。
然而,我们也发现一些农民对于水库的管理和保护意识较弱,导致水库水质和周边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根据本次调研的结果,我们确定了以下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1. 水库建设的资金问题:由于水库建设资金较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因此,建议政府增加对水库建设的资金投入,同时也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水库建设。
2. 水库管理的信息化和专业化:为了更好地实现水资源的合理调度和灌溉供水,需要加强水库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监测和调度。
同时,水库管理者也需要具备专业的水利知识和管理技能。
大学生暑期水库水质调查工作小结_个人小结大学生这个暑假,我参加了暑期水库水质调查工作,我在此次调查中负责采样水样、化验水样、分析数据等工作。
通过这次经历,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也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采样水样方面,我学到了正确的采样方法和采样工具的使用。
在水库的采样过程中,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采样点,为了使采样结果具有代表性,我们要根据水库的情况确定采样点的位置和数量,避免采样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如底泥和水面漂浮物等。
并且在采样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保持采样容器的洁净,避免出现杂质,影响后续的化验分析。
通过这些操作,我对采样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化验水样方面,我学到了一些化验指标和化验方法。
在实验室中,我们对采样回来的水样进行了氨氮、总磷、总氮等指标的测定,通过一系列的化学试剂和仪器设备的操作,得到了水样中这些指标物质的浓度。
在化验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细节和注意事项,比如在操作时要保持安全,注意试剂的配制和保存等。
通过化验,我不仅学到了实验操作的技巧,还加深了对水质指标的理解。
在数据分析方面,我学会了如何对采样和化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在实验室中,我们使用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通过绘制曲线和柱状图等图表,直观地观察到水样中各种指标的变化趋势。
通过分析,我了解到了水库水质的变化规律,也对于以后的水库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通过这次暑期水库水质调查工作,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还培养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团队中,我们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了任务,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
在实验室中,我们密切协作,互帮互助,提高了工作效率。
这些经历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且提高了我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
通过这次暑期水库水质调查工作,我不仅对于水库的管理和保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培养了一些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
这次经历对我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我相信这些所学所得将对我的未来有所帮助。
1综合说明1.1 安全分析评价工作简况红星水库位于夹江县土门乡万福村,距夹江县城约20km,属岷江水系金牛河支流,该水库枢纽工程于1975年3月建成蓄水,水库以上集雨面积2.3km2,总库容82.8万m3,正常库容58.16万m3,主要灌溉白云、万福、交通、江祠、骑江等五个村地三千多亩农田.是一座以蓄水灌溉为主兼以防洪养殖地小(二)型水库.由于该工程已运行三十多年,水库现存在一定病害,为确定水库现在安全状况,根据业主要求,我院接受了夹江县水务局委托,并由水工、水文、地质、金结、测量等专业地工程技术人员组成水库大坝鉴定评价报告工作小组,确定了负责人,开展红星水库地大坝安全鉴定评价工作,把报告分章节按专业落实到人.任务落实后,我院人员迅即开展了现场踏勘,并先后组织测量人员和设计人员到水库现场和夹江县水务局,收集资料,测量、踏勘现场,检查工程,调查了解工程运行管理情况,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各章节完成后,由设计负责人统稿校核,编撰成册.1.2安全分析评价地依据和要求1.2.1大坝安全分析评价地依据1.技术资料1)、原有设计、竣工资料(红星水库特性见表1-1),本阶段地勘资料.2)、现场检查资料.3)、其他.2.规范、规程1)、《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2)、《土石坝养护修理规程》SL210-98;3)、《土石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理规程》SL169-96;4)、《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95;5)、《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6)、《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7)、《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06-96;8)、《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9)、《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土石坝设计导则》SL189-96;10)、《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11)、《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5077-1977;12)、《水工建筑物金属结构制造、安装及验收规》DL/T5019-94;13)、《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14)、《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1984年版);15)、《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1977;16)、《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17)、《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水建管[2003]271号.18)、《水工设计手册》、《水力计算手册》、《土石坝设计》、《土力学》、《工程期水文及水利计算》等.1.2.2大坝安全分析评价地内容和要求按照《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水建管[2003]271号),《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对大坝安全分析评价地内容、要求和方法都做了明确地规定.红星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地主要内容是,对大坝地工程质量、大坝运行管理、防洪标准、结构安全、渗流安全、抗震安全作出评价,在此基础上作出该水库大坝安全地综合评价1.3工程概况红星水库位于夹江县土门乡万福村,距夹江县城约20km,属岷江水系金牛河支流,该水库枢纽工程于1975年3月建成蓄水,水库以上集雨面积2.3km2,总库容82.8万m3,正常库容58.16万m3,主要灌溉白云、万福、交通、江祠、骑江等五个村地三千多亩农田.水库枢纽主要建筑物由大坝、溢洪道、放水涵、卧管各一处组成,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以防洪养殖地小(二)型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高14.6m,坝顶宽4.0m,顶长210m,坝顶高程463.60m;上游坝坡自上而下坡比分别为1:1.49、1:1.82、1:1.41;下游坝坡上部分为杂草护坡,高程457.53m以上坡比为1:1.88、以下为零乱堆石体,平均坡比为1:1.41.水库枢纽主要建筑物由大坝、溢洪道、放水设施等组成.溢洪道:溢洪道位于大坝左侧,长度240 m,为开式宽顶堰,埝顶高程为460.16m,堰顶净宽12.0m,最大下泄流量47.5 m3/s.放水设施:涵管为预制混凝土圆管,长度54.15 m,内径φ800 mm.放水卧管为阶梯式,其断面尺寸为0.4 ×0.4,放水孔尺寸为0.22×0.22 m,最大放水流量0.2m3/s.红星水库工程特性表1.4 水文气象条件红星水库位于乐山市夹江县土门乡境内,距夹江县城约20 km,水库所在河流属岷江水系金牛河支流,总库容87.21万m3,属小(二)型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F=2.3km2,流域主河道长L=2.81km,流域平均坡降J=12.43‰,多年平均降雨量1400毫米,多年平均径流深550mm.1.5工程地质条件1.5.1序言红星水库位于夹江县土门乡万福村,距夹江县城大约20km,属岷江水系金牛河支流,该水库于1975.3 月投入运行.水库枢纽主要建筑物由大坝、溢洪道、放水涵、卧管组成,坝址以上主河道长2.81Km,积雨面积2.3 km2.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463.60m,最大坝高14.60m,坝顶宽4m,顶长210m,总库容82.8万m3,正常库容58.16万m3,设计灌面3000亩,有效灌面2900亩.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防洪、养殖地小(二)型水库.由于水库已经运行多年,各种建筑物老化严重.目前主要问题有:1、红星水库属“三边”工程,坝体填筑质量差,大坝运行三十多年,老化严重,目前大坝上、下游坝坡较陡;大坝上、下游坝坡结构稳定不达标.2、大坝上游坝坡防浪面板塌陷,坝体下游坝坡偏陡,坡面不平整,下游坝坡表面排水设施不完善,无坝后排水沟.3、下游坝坡坡面凹凸不平,下游坡坡脚存在3处集中渗漏.4、溢洪道边墙及底板严重损毁,消力池已垮塌.5、涵管接缝处沉陷渗漏,卧管多处断裂渗漏严重.6、大坝发现白蚁建剿危害.7、无观测设施,管理房年久失修已成危房,需重建.8、进库公路有0.2km为土路.鉴于水库存在安全隐患,急需进行整治.受业主委托,我公司于2012年1月下旬接受该项地勘任务,随即编写了项目勘察设计大纲,并于2月下旬完成地质勘察工作.本次工作主要采取地表测绘调查,剖面测绘、坑探、钻探、注水试验和取土样试验等勘察手段,于2012年3月上旬提交成果资料.完成勘探工程量见表.勘探工程量表1.5.2 区域地质概况1、地形地貌金牛河属岷江下游右岸一级支流,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势以浅丘为主;干流全长52.6km,河宽10~20m.发源于丹棱县张场,经何场、杨场、吴场、三洞,在青神县南注入岷江.工程区位于金牛河支流青州河上游,青州河总体流向为由北西流向南东,两岸丘陵高程440~490m,相对高差19~50m,河谷为对称地“U”型谷,左、右岸均分布有宽阔Ⅰ级阶地.呈侵蚀—堆积河谷地貌形态.2、地层岩性工程区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现由新至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以含砂低液限粘土为主,夹20~30%地卵砾石,卵砾石,成份为砂岩、玄武岩、灰岩、石英砂岩、花岗岩等卵石风化较强,85%地卵石风化成土状,部分弱风化.主要分布于坝体,层厚约3.0~15.6m.2).第四系全新统湖积层(Q4l)):为含淤泥质粘土,以粘土为主,含有机质.厚一般1.4~1.5m,分布于河谷和坝基.3).第四系中更新统冰水堆积层(Q2fgl):分布于河两岸地Ⅲ、IV级阶地上,阶地具明显二元结构,上部为褐黄色粘土、壤土,下部为粘土夹卵砾石.阶面一般高出河水位30~100m,厚度60~80m.3、地质构造工程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扬子准地台二级构造单元—四川台坳地西部,属新华夏构造体系四川沉降带川西褶带,紧邻川滇南北向构造带,峨眉-思濛新生代槽地内.峨眉—思蒙新生带槽地沿峨眉—夹江—思蒙延伸,长约60km,走北东30°,为一宽敞式向斜,向斜中沉积了厚150m以上地冲洪积物,两翼地层为白垩系地层.有资料认为,该向斜为龙池向斜地延续.工程区位于该向斜东北段西北翼近轴部.工程区无区域大断裂构造通过,主要受外围地震影响,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其相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根据DL/T5335—2006《水电水利工程区域构造稳定性勘察技术规程》分级标准,区域构造稳定性较差.4、水文地质条件区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地孔隙水,受大气降水补给,向金牛河排泄.松散堆积层地透水性随物质组成、结构、分布不同而不同,地下水位埋深2~5m,水位随河水位变化而变化,根据勘探资料其透水性较弱.据邻近工程取样水质分析表明:河水其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镁型水;地下水其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钠镁型水.河水、地下水地HCO3-含量、PH值、CO2含量等指标对任何水泥拌制地砼均无腐蚀性.5、物理地质现象工程区河谷地形平缓,区内物理地质现象主要为河水冲刷及物理风化作用,次为卸荷作用,崩塌、滑坡地质不发育,未见危及工程安全地不良地质现象.1.5.3 库区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1、基本地质条件库区地形属浅丘地带,高差起伏不大,相对高差数十米.水库区位于峨眉—思蒙新生带槽东北段西北翼近轴部,无区域大断裂构造通过.出露地层为第四系中更新统冰水堆积(Q2fgl)层,该层具明显二元结构,上部为褐黄色粘土、壤土,下部为粘土夹卵砾石,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地孔隙水,受大气降水补给,向河流以及支沟排泄;河水、地下水地HCO3-含量、PH值、CO2含量等指标对任何水泥拌制地砼均无腐蚀性.未见危及工程稳定地不良物理地质现象.2、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评价1).水库渗漏水库两岸山体及库底地层为第四系中更新统冰水堆积(Q2fgl)层,上部为褐黄色粘土、壤土,下部为粘土夹卵砾石;往下为第三系上新统凉水井组(N2)地层:为粘土层、砂质充填、铁钙质结细砾层,有效厚度数十米,属相对隔水地层,不具备产生向岭谷渗漏地地质条件.2). 库岸稳定库区周边岸坡地层为第四系中更新统冰水堆积(Q2fgl)层,为粘土夹卵砾石,地形坡度较平缓,山体稳定性好,库岸基本稳定,. 3). 库区浸没水库淹没区以稻田、旱地和农宅为主,岸坡为为粘土夹卵砾石,透水性差,故库区浸没很小,建库时已解决.4). 淤积问题库区地处浅丘丘陵地带,地形平缓,植被条件一般,库区集雨面积不大,不存在危及工程运行地淤积问题.5).诱发地震问题库区无断裂通过,面积小,库容小,蓄水深度有限,因此无诱发地震问题.1.5.4 坝区地质条件及评价1、基本地质条件坝区地形属丘陵地带,高差起伏不大,相对高差数十米.坝区位于峨眉—思蒙新生带槽东北段西北翼近轴部,无区域大断裂构造通过.出露地层为第四系中更新统冰水堆积(Q2fgl)层,具明显二元结构,上部为褐黄色粘土,下部为粘土夹卵砾石;往下为第三系上新统凉水井组(N2)地层:为粘土层、砂质充填、铁钙质结细砾层、砾石层组成2~3个韵律.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地孔隙水,受大气降水补给,向河流以及支沟排泄;河水、地下水地HCO3-含量、PH值、CO2含量等指标对任何水泥拌制地砼均无腐蚀性.未见危及工程稳定地不良物理地质现象.2、坝体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1)坝体结构及物质组成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463.6m,最大坝高14.6m,坝顶宽4m,顶长210m,总库容82.8万m3,正常库容58.16万m3,据钻孔揭露:坝体填料为褐黄色粘土夹卵砾石,粘土一般呈可塑状,湿,一般稍密,局部松散,卵砾石占20~30%,,粒径2~5cm,磨圆中等,成份为砂岩、玄武岩、灰岩、石英砂岩、花岗岩等;卵砾石风化较强,90%地卵石风化成土状,部分弱风化.取坝体土室内试验,坝料为含砂低液限粘土,天然含水量18.6~22.3%,平均20.15%;干密度ρd1.56~1.64g/cm3,平均ρd=1.59g/cm3;湿密度ρ1.88~1.94 g/cm3,平均ρ1.91g/cm3;比重2.71~2.75,平均2.73.颗粒分析,各粒组含量:角砾占 3.7%~5.6%,平均4.27%;砂粒(2~0.075mm)占21.2%~31.2%,平均27.8%;粉粒(0.075~0.005mm),31.8%~41.6%,平均36.9%;粘粒(<0.005mm)占27.3%~33.8%,平均31.1%.饱和固结快剪C=11.3~13.4Kpa,平均值C=12.3Kpa,φ=17.3~19.6°,平均φ=18.4°;非饱和固结快剪C=14.5~16.2Kpa,平均值C=15.5Kpa,φ=19.7~21.6°,平均φ20.8°.6组样渗透系数 3.45~512×10-5cm/s,平均1.93×10-4cm/s,>10-4cm/s,属于中等透水土体,作为坝体,防渗性能稍大于规范要求.同时下部坝体含水率高,呈饱和状态,软塑状,说明坝体均匀性差.需要说明地是:由于坝体填料含卵砾石、角砾,取代表性好地标准土样十分困难,因此所取试样中卵砾石、角砾含量明显少于实际情况,样品代表性比较差.坝体土样基本物理性质综合成果表坝体土地可塑性综合成果表坝体土地颗粒组成综合成果表坝体土地力学性质综合成果表表52). 坝体稳定据钻孔取芯观察,坝体土填料为褐黄色粘土夹卵砾石,均匀性差,卵砾石占20~30%,卵砾石风化较强,90%地卵石风化成土状,部分弱风化.坝体土结构一般稍密,局部松散.据土工试验:坝体料为含砂低液限粘土,平均天然含水量20.15%;平均干密度ρd=1.59g/cm3;平均湿密度ρ1.91g/cm3,平均比重2.73,说明坝体比较密实.饱和固结快剪C平均值12.3Kpa,平均φ18.4°;非饱和固结快剪C平均值15.5Kpa,平均φ20.8°,抗剪强度指标中等偏低.下部坝体含水率高,呈饱和状态,软塑状,钻孔取芯观察与室内土工试验,表明坝体均匀性差.红星水库属“三边”工程,建设质量差,坝体填筑质量差,大坝运行三十五年,老化严重,目前大坝内坡坡度过陡,建议设计对坝坡稳定性进行校核,内坡放缓,增设防浪板,外培厚.3). 坝体渗漏据钻孔取芯观察,坝体填料为褐黄色粘土夹卵砾石,湿,一般稍密,局部松散,卵砾石占20~30%,卵砾石风化较强,90%地卵石风化成土状,部分弱风化.据土工试验:坝体料为含砂低液限粘土,平均天然含水量20.15%;平均干密度ρd=1.59g/cm3;平均湿密度ρ1.91g/cm3,平均比重2.73,说明坝体比较密实.钻孔取芯观察与室内土工试验表明坝体均匀性差.6组样渗透系数3.45~512×10-5cm/s,平均 1.93×10-4cm/s,>10-4cm/s,属于中等透水土体,作为坝体,防渗性能稍大于规范要求.目前大坝外坡存在散浸现象,其中左坝肩外坡渗透严重,坝体存在渗漏问题.分析原因:由于当时历史条件限制,施工设备及质量都较差,分层碾压不够密实,坝体土料均匀性较差,施工过程中分层缝没有处理好,造成坝体密实度稍差,均匀性差,坝体土料渗透系数偏大,加上有白蚁危害.建议采取措施(如充填灌浆)及时处理,防止渗透进一步扩大.1.5.5 坝基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1、坝基、坝肩稳定性1 )两坝肩稳定性据钻孔揭露:两坝肩为第四系中更新统冰水堆积(Q2fgl)层下部地层,为粘土夹卵砾石;卵砾石一般2~5 cm约25~30%,主要成分为砂岩、灰岩、玄武岩,摩圆度好,球度中等,纷选性差,余者为粘土,粘土呈可塑~硬状,稍湿~湿,一般稍密~中密.坝基、两坝肩第四系中更新统冰水堆积(Q2fgl)层一般稍密~中密;结合类似工程经验分析,物理力学指标较好,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要求,两坝肩稳定.2 )坝基稳定性据钻孔揭露:坝基为分二层,上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湖积(Q4l)含淤泥质粘土,含水量高,呈可塑~软塑,厚一般2~3m;下层为第四系中更新统冰水堆积(Q2fgl)层下部地层,为粘土夹卵砾石,卵砾石约占30%,一般稍密~中密.经钻孔岩芯观察和类似工程经验,坝基第四系全新统湖积(Q4l)含淤泥质粘土,虽然物理力学指标较低,但是基本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要求;第四系中更新统冰水堆积(Q2fgl)层一般稍密~中密,物理力学指标较好,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要求,坝基基本稳定.2、渗漏1)坝基渗漏据钻孔揭露:坝基为分二层,上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湖积(Q4l)含淤泥质粘土,含水量高,呈可塑状~软塑,该层透水性强,注水试验表明:渗透系数 2.6~8.1×10-3cm/s,属于中等透水层.下层为第四系中更新统冰水堆积(Q2fgl)层下部地层,为粘土夹卵砾石,卵砾石约占30%,一般稍密~中密,注水试验表明:渗透系数 4.0~6.2×10-5cm/s,属于弱透水层.可视为相对隔水层.目前:坝外坡坡脚存在散浸现象,据地质条件分析为建坝时清基不彻底,库水沿湖积(Q4l)含淤泥质粘土与坝体接触带渗漏.建议采用帷幕灌浆及时整治,防止渗透进一步扩大.2)两坝肩渗漏据钻孔揭露:两坝肩地层为为第四系中更新统冰水堆积(Q2fgl)层下部地层,为粘土夹卵砾石,卵砾石约占30%,一般稍密~中密,注水试验表明:接触带渗透系数1.8~2.6×10-3cm/s,属中等透水;下部渗透系数3~7.2×10-5cm/s,属于弱透水层.可视为相对隔水层.地表调查,两坝肩下游有散浸迹象,特别左坝肩较严重,两坝肩接触带存在渗漏问题.分析原因:建坝时清基不彻底,库水沿粘土与坝体接触带渗漏.建议采用帷幕灌浆及时整治,防止渗透进一步扩大.综上所述,红星水库两坝肩稳定,坝基基本稳定,大坝内坡坡度过陡,建议设计对坝坡稳定性进行校核,内坡放缓,增设防浪板,外培坡厚.大坝外坡存在散浸现象,其中左坝肩外坡渗透严重,坝体存在渗漏问题.分析原因:由于当时历史条件限制,施工设备及质量都较差,分层碾压不够密实,坝体土料均匀性较差,施工过程中分层缝没有处理好,造成坝体密实度稍差,均匀性差,坝体土料渗透系数偏大,加上有白蚁危害.建议采取措施(如充填灌浆)及时处理,防止渗透进一步扩大.地表调查及注水试验表明,两坝肩、坝基接触带存在渗漏问题,据地质条件分析为建坝时清基不彻底,库水沿接触带渗漏.建议采用灌浆:坝体采用充填灌浆,坝基采用帷幕灌浆,灌浆范围从0-002.5~0+211.5,长214m,以进入冰水堆积(Q2fgl)层3~5m为下限,形成完整地防渗帷幕.1.5.6 溢洪道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溢洪道:溢洪道位于大坝左侧,长度240 m,为开式宽顶堰,埝顶高程为460.16m,堰顶净宽12.0,最大下泄流量47.5m3/s.溢洪道无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出露地层为第四系中更新统冰水堆积(Q2fgl)层下部地层,为粘土夹卵砾石,一般稍密~中密.目前溢洪道两侧墙垮塌严重,影响行洪;建议修复边墙、底板和设消力池.1.5.7 放水设施放水设施位于右坝肩,包括涵管和卧管,涵管为预制混凝土圆管,长度54.15 m,内径φ800 mm.放水卧管为阶梯式,其断面尺寸为0.4 ×0.4,放水孔尺寸为0.22×0.22m,最大放水流量0.2m3/s.涵管地层为第四系中更新统冰水堆积(Q2fgl)层下部地层,为粘土夹卵砾石,一般稍密~中密;卧管地层为坝体人工填土层;二者围岩分类为V类;围岩难于自稳,边墙和拱顶极易坍落变形,经常是边挖边塌,甚至出现冒顶和地面下陷,变形破坏严重;施工应避开雨季,开挖需要支护紧跟或超前支护,全断面衬砌.目前涵管多处断裂漏水,卧管多处断裂渗漏,建议及时治理. 1.5.8 白蚁危害据调查,目前水库大坝发现白蚁建剿危害,应及时整治.1.5.9 岩、土物理力学指标根据土工实验提出水库岩、土物理力学指标(见表3-6和表3-7),其中除土地抗剪指标φ值按照土工实验值取0.9折,C值按照土工实验值取0.6折提出外,其余指标取试验值地平均值;冰水堆积层指标用类比法提出,供设计采用.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表隧洞围岩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表1.5.10天然建筑材料1 、河砂工程区内无可采河砂,工程混凝土用河砂,宜从夹江青衣江砂场购买.砂为细砂,其轻物质含量<1%、细度模数2.7~3.4,二者满足混凝土用河砂需要,虽然含泥量偏高,可以在筛选过程中冲洗.储量及质量满足工程需要,运距大约22km.2 、混凝土用卵砾石工程区内无可采天然卵砾石,混凝土用卵砾石需在青衣江江砂石场购买,其原材料为岷江冲洪积砂卵砾石层,其中卵砾石含量大约65~70%,成分主要有玄武岩、花岗岩、灰岩、白云岩、砂岩等坚硬物质,其针片状颗粒含量<15%,软弱颗粒含量<5%,经筛选后可不含轻物质,粒度模数6.5~8.2,经筛选后可用于工程骨料.储量及质量满足工程需要,运距22km.3、粘土工程区附近冰水堆积层中,富含粘土,根据附近工程试验资料:角砾占14%,砂粒占15%~17%,粉粒占32~34%,粘粒占34%~36%;有机质含量小于0.5%;可溶盐小于0.5%,经筛选可用作工程灌浆用土料,储量及质量满足工程需要,可就近解决.1.5.11 结论及建议1.工程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扬子准地台二级构造单元—四川台坳地西部,属新华夏构造体系四川沉降带川西褶带,峨眉-思濛新生代槽地内.工程区无区域断裂构造通过,主要受外围地震影响,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其相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按照区域稳定性评价标准,区域构造稳定性较差.2.大坝为均质土坝,两坝肩稳定,坝基基本稳定;大坝内坡坡度过陡,建议设计对坝坡稳定性进行校核,内坡放缓,增设防浪板,外培坡厚.3 .大坝外坡存在散浸现象,其中左坝肩外坡渗透严重,坝体存在渗漏问题.分析原因:由于当时历史条件限制,施工设备及质量都较差,分层碾压不够密实,坝体土料均匀性较差,施工过程中分层缝没有处理好,造成坝体密实度稍差,均匀性差,坝体土料渗透系数偏大,加上有白蚁危害.建议采取措施(如充填灌浆)及时处理,防止渗透进一步扩大.4.地表调查及注水试验表明,两坝肩、坝基接触带存在渗漏问题,据地质条件分析为建坝时清基不彻底,库水沿接触带渗漏.建议采用帷幕灌浆,灌浆范围从0-002.5~0+211.5,长214m,以进入冰水堆积(Q2fgl)层3~5m为下限,形成完整地防渗帷幕.5.溢洪道两侧墙垮塌严重,影响行洪;建议修复边墙、底板和设消力池.6.放水设施位于右坝肩,包括涵管和卧管:涵管为预制混凝土圆管,放水卧管为阶梯式,涵管地层为第四系中更新统冰水堆积(Q2fgl)层下部地层,为粘土夹卵砾石,一般稍密~中密;卧管地层为坝体人工填土层;二者围岩分类为V类;目前涵管多处断裂漏水,卧管多处断裂渗漏,建议及时治理;7.水库大坝发现白蚁活动迹象,应及时整治.8 .工程区内无可采河砂和卵砾石,工程混凝土用河砂和卵砾石,宜从夹江青衣江砂场购买.储量及质量满足工程需要,运距大约22km.灌浆用粘土可以就近在第四系中更新统冰水堆积层中筛选,储量及质量满足工程需要.建议:下阶段加强施工地质,根据实际地质条件优化设计.2.工程质量评价2.1枢纽工程设计,施工和竣工资料红星水库枢纽工程于1973年3月投入运行,大坝为均质土坝,水库建设期间,由于缺乏正规设计文件及图纸,由县水电局派人到现场,参照四川省水电厅1958年编制地《土坝定型设计参考资料》拟定大坝各部尺寸,水电局批准施工,无批复文件和图纸,无施工记录.1972年开工、1975年完工,由土门公社革委组织《红星水库工程指挥部》,土门公社受益社民工施工.属典型地“三边工程”,本工程边建设边发挥效益,主体工程1975年3月全面竣工投入运行,工程建设期间无专人负责技术,无施工记载及竣工验收资料,至今,无全面了解工程情况地技术人员,且该土坝设计有缺项,无排水反滤体,仅以棱乱地堆石体代替,坝后无排水系统.2.2坝基和岸坡处理地质量评价红星水库大坝原设计时未进行地质钻探,根据本次勘察资料记载,大坝坝基筑于坡洪积地粘土夹卵石土之上,该层厚度簿,仅1.20_1.80 m,其下为坡洪积卵石夹砂层,为良好地含(透)水层,是漏水地主要通道及原因, 加之施工中清基不彻底,故坝基存在渗漏问题.坝基和岸坡均未作防渗处理.2.3土石坝地工程质量评价红星水库枢纽工程于1972年动工兴建,大坝为均质土坝,水库建设期间,由于缺乏正规设计,属典型地“三边工程”坝体填筑时就近。
水利调研报告结论范文根据水利调研的结果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当前我国水利领域面临的问题比较复杂,包括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灾频发等方面。
因此,建议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水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加强水污染防治,加强水灾防范和减灾工作。
其次,水利规划和项目建设需要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应从整体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综合考虑,推动水利项目向生态友好型和节能减排型的方向发展。
水利项目应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尽量避免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充分考虑生态补偿措施,确保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水利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农村和贫困地区的供水和排水条件,推动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同时,应加强对城市水利设施的维护和更新,提高城市供水和排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水利管理和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加强水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水利管理机构设置,完善水利法规和政策体系,强化水利监管和执法,提高水利管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同时,需要加强对农民和群众的水利知识普及和技术培训,提高社会公众的水利意识和水利能力,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水利建设和管理工作。
最后,在国际水利合作方面,应加强与各国的水利交流与合作,借鉴先进的水利管理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全球水资源的挑战和水安全问题,推动水利合作进一步深化,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总之,水利调研结果表明,当前水利领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但也有很多发展机遇和潜力可挖掘。
只有加大改革力度,优化管理体制,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水利战略,才能有效应对水资源紧缺、水污染和水灾等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
大学生水库调研情况报告大学生水库调研情况报告1. 调研目的和背景:为了解大学生对水库的认知和认识,以及对水库的利用和保护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
2.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设计了一份面向大学生的调研问卷,包括关于水库的基本知识、水库的利用和保护意识等问题。
3. 调研样本:我们共有100名大学生参与了此次调查,其中男生45人,女生55人。
调查对象涵盖了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大学生。
4. 调研结果:4.1 水库的认知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水库的概念和作用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水库的工程设施以及水库的生态环境了解较少。
4.2 水库的利用情况:大部分大学生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会利用水库作为旅游景点或进行水上活动,但对于水库的水资源利用情况以及相关政策了解较少。
4.3 水库的保护意识: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水库的保护意识普遍较弱,很多人表示对水库保护知识缺乏了解,同时也不知道如何参与水库保护活动。
5. 调研分析:由于水库是重要的水资源供给和调节设施,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应该具备对水库的基本认知和利用保护意识,以更好地保护水库资源。
6. 建议和措施:6.1 加强水库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加入水库教育,增加水库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政策的教学内容,提高大学生对水库的认知水平。
6.2 开展水库保护活动:组织大学生参与水库保护活动,如清理水库周边环境、宣传水库保护知识等,增强大学生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6.3 建立水库志愿者团队:成立大学生水库志愿者团队,定期开展水库保护宣传和活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大学生的水库保护意识和行动力。
7. 结论:通过此次调研发现,大学生对水库的认知和保护意识普遍较弱,但经过相应的教育和引导,他们对水库的认知和保护意识可以提高。
希望相关部门和高校能够加强对大学生的水库教育和引导,增强大学生对水库的认知和保护意识,为水库资源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赴红星水库社会实践活动总结大学生是长期处于象牙塔里的一群群体,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增长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作用。
在这个炎炎的夏日,我们迎来了大学生生涯的第一个社会实践。
这次我们实践小组没有选择自己所学的专业进行实践,而是紧紧围绕以水利为中心的河海特色,选择了红星水库为我们的实践目的地。
调查了红星水库的基础建造情况,以及在整个当地农业生态环境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快乐的时光总是显得弥足珍贵,短暂的经历总是耐人寻味。
社会实践的几天如白驹过隙般转眼即逝,一路上汗水浸湿了衣衫,烈日晒黑了皮肤,内心体验着欣喜与失败交相出现的五味杂陈,可我们也收获了课堂上无法掌握的知识,课堂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更是让我们内心感到巨大的满足感。
因为我们深深地知道,古语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所以我们无所畏惧,勇敢向前。
我们是青年人,我们如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我们无疑是这个时代最活跃的一代,是将要承担建设祖国重任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一代人,可平时的我们生活只能在狭小的校园学习文化知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给了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将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机会,给了大学生们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
也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也才能以各种形式学到许多课堂上老师无法传授的但又在现代社会中相当重要知识。
在前期的准备中,我们实践小组多次以小组会议的形式,广泛征求组员对活动的建议和方案,期间组员结合自身实际广泛讨论了之前拟好方案的优劣特点,对方案的可行性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最后大家形成统一的意见。
通过这种形式,组员每个人准确表达自己内心看法并与他人协调统一意见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确定好方案之后我们派出了以组长为首的团队到我们想去的实践的单位进行提前进行了联系踩点接洽。
抱着试试的态度,我们迈着雄健的步伐怀着坎坷的心态就踏上寻找单位的步伐,通过组长的公关联系,水库管理上级单位不仅同意了我们参观实践的请求,而且给我们派出一个站长和工程师全程为我们讲解配合。
大学生暑期水库水质调查工作小结_个人小结大学生本次大学生暑期水库水质调查工作,我主要负责了水样采集、水质分析和数据整理等工作。
通过这次调查,我收获了很多,并且深刻认识到了水质对人们的生活和环境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个人的小结:一、水样采集在水样采集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选择采样点和采样方式。
根据我们的调查目的,我们选择了不同的水域和水源。
在采样的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标准操作,避免了外界污染和误差的引入。
我也学会了如何记录采样点的坐标和采样时间等信息。
二、水质分析在实验室中,我学习了常用的水质监测指标和分析方法。
通过实验室的培训和实践,我掌握了各种水质测试仪器的操作技巧,比如PH计、溶解氧仪、浊度计等。
我也学会了如何正确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
三、数据整理在水质调查工作的最后阶段,我负责了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我将实验室测得的各项水质数据进行了整理和统计,并生成了相应的报告和图表。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得出了一些初步的结论和总结。
在这次调查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由于水库周边环境复杂,我在采样和分析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比如样品的保存和运输等。
在数据分析阶段,我发现数据量很大,有时候难以准确地进行分析和总结。
在将来的工作中,我需要更加深入地学习和了解水质调查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
通过这次水质调查工作,我不仅提高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
在与同学们的合作中,我学会了如何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和共同完成任务。
我也认识到了水质调查工作的重要性,水库水质的提高和保护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这次水库水质调查工作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专业能力,还培养了团队精神。
我将以此次调查为契机,不断学习和提高,为保护和改善水库水质做出更大的贡献。
赴红星水库调查问卷总结南京市江宁区红星水库位于江宁区淳化街道境内,始建于1958年,集水面积19.60平方公里,加固后总库容587.49万立方米,设计洪水标准为3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500年一遇,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的小(1)型水库。
虽然红星水库属于小型水库,可由于水库的特殊作用,往往和居民的生产生活有着特殊联系。
为了了解水库对居民农业生产和生活到底产生了多大重要的影响,为此,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
1、您觉得红星水库与当地农业关系如何?A、相当大B、比较大C、没关系数据统计:A.21% B.50% C.19%分析:绝大多数人认为红星水库对当地农业生产带来了影响,说明水库的建造达到了最初的目的。
2、请问水库建好后对您的平均收入有什么影响?A、使我收入增加B、没什么影响C、使我的收入相对减少了数据统计:A.34% B.61% C.3%分析:水库虽然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方便,但并没有明显增加居民收入。
说明当地居民围绕水库的开发利用并不充分。
3、您认为农药化肥的使用会对水库的水质造成多大影响?A、影响很大B、影响不大C、不太清楚数据统计:A.32% B.21% C.46%分析:对于农药化肥对水库水质的影响的不了解,可以看出,需要加大对农民的科学文化宣传,引导其科学种田。
4、请问您在农田里农药和化肥使用情况如何?A、很多B、一般C、几乎不使用数据统计:A.19% B.53% C.15%分析:此问题反映出一般人们还是采取比较传统的施肥的方式种田,应该加大用对用绿色化肥种田的引导。
过分依赖农药化肥的方式更应摒弃。
5、请问您认为水库渔业兴起和发展是水库的不断完善带来的吗?A、是的B、不是 C不完全是数据统计:A.28% B.32% C.39%分析:人们对于水库对渔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并不认可,可能因为南京本来就是江南水乡,水网复杂。
6、请问您觉得水库水质逐年来变化情况怎么样?A、越来越好B、相对平稳C、越来越差数据统计:A.28% B.50% C.21%分析:从近年来水库水质比较平稳可以看出水利部门对控制对水质污染所做的工作做得还是比较好的。
水库打捞群众满意度调查表总结【导语】水库打捞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安全服务,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满意度。
为了解水库打捞工作的群众满意度,我们开展了满意度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以期提升服务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一、调查概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0份,有效回收率为90%。
调查对象涵盖了不同年龄、职业、地域的群众,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调查结果1.总体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群众对水库打捞工作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其中表示满意的占72%,基本满意的占20%,不满意的占8%。
2.满意度具体表现(1)打捞速度:85%的群众认为水库打捞速度较快,能满足紧急情况下的需求。
(2)打捞效果:78%的群众对打捞效果表示满意,认为打捞工作能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3)服务态度:90%的群众认为打捞工作人员态度良好,服务热情。
(4)设备设施:70%的群众对打捞设备设施表示满意,认为能满足打捞需求。
(5)信息公开:60%的群众认为水库打捞工作的信息公开程度较高,便于了解工作进展。
三、存在问题1.部分群众对打捞速度和效果仍有不满意之处,占比分别为15%和22%。
2.信息公开程度仍有待提高,40%的群众认为信息公开程度不足。
3.部分地区打捞设备设施不完善,30%的群众对此表示关注。
四、改进措施1.提高打捞速度和效果,加强培训,提升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2.加大信息公开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发布打捞工作进展。
3.完善设备设施,提高打捞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了解群众需求,提高服务质量。
总之,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水库打捞工作在群众中的满意度较高,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引言水库作为我国重要的水资源调节设施,在防洪、灌溉、发电、供水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水库的功能、运行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我参加了为期一周的水库实践调查。
此次调查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对这次实践调查的心得体会。
二、实践调查背景我国水库数量众多,遍布全国各地。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库在水资源利用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然而,由于水库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一些水库存在安全隐患,如大坝裂缝、溢洪道堵塞等。
为了确保水库安全运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我们开展了这次水库实践调查。
三、实践调查过程1. 调查准备在调查前,我们查阅了大量有关水库的资料,了解了水库的基本情况、运行状况、存在的问题等。
同时,我们还与水库管理部门进行了沟通,了解了调查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
2. 调查实施(1)实地考察我们首先对水库大坝进行了全面检查,包括大坝外观、裂缝、渗漏等情况。
在检查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大坝存在裂缝、渗漏等问题,需要及时修复。
(2)访谈调查我们与水库管理部门、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了水库的运行状况、管理措施、存在的问题等。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水库在防洪、灌溉、发电、供水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不善、设备老化等。
(3)数据分析我们收集了水库的运行数据,包括水位、流量、库容等,并进行了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掌握了水库的水文特征,为水库的优化调度提供了依据。
3. 调查总结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形成了水库实践调查报告,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包括加强水库安全管理、优化调度方案、提高设备更新改造力度等。
四、心得体会1. 水库在水资源利用中的重要性通过实践调查,我深刻认识到水库在水资源利用中的重要性。
水库不仅能够调节水资源,缓解干旱、洪涝灾害,还能为发电、供水等提供保障。
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水库的建设和管理,确保其安全运行。
2. 水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水库安全管理是确保水库安全运行的关键。
赴红星水库调查问卷总结
南京市江宁区红星水库位于江宁区淳化街道境内,始建于1958年,集水面积19.60平方公里,加固后总库容587.49万立方米,设计洪水标准为3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500年一遇,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的小(1)型水库。
虽然红星水库属于小型水库,可由于水库的特殊作用,往往和居民的生产生活有着特殊联系。
为了了解水库对居民农业生产和生活到底产生了多大重要的影响,为此,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
1、您觉得红星水库与当地农业关系如何?
A、相当大
B、比较大
C、没关系
数据统计:A.21% B.50% C.19%
分析:绝大多数人认为红星水库对当地农业生产带来了影响,说明水库的建造达到了最初的目的。
2、请问水库建好后对您的平均收入有什么影响?
A、使我收入增加
B、没什么影响
C、使我的收入相对减少了
数据统计:A.34% B.61% C.3%
分析:水库虽然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方便,但并没有明显增加居民收入。
说明当地居民围绕水库的开发利用并不充分。
3、您认为农药化肥的使用会对水库的水质造成多大影响?
A、影响很大
B、影响不大
C、不太清楚
数据统计:A.32% B.21% C.46%
分析:对于农药化肥对水库水质的影响的不了解,可以看出,需要加大对农民的科学文化宣传,引导其科学种田。
4、请问您在农田里农药和化肥使用情况如何?
A、很多
B、一般
C、几乎不使用
数据统计:A.19% B.53% C.15%
分析:此问题反映出一般人们还是采取比较传统的施肥的方式种田,应该加大用对用绿色化肥种田的引导。
过分依赖农药化肥的方式更应摒弃。
5、请问您认为水库渔业兴起和发展是水库的不断完善带来的吗?
A、是的
B、不是 C不完全是
数据统计:A.28% B.32% C.39%
分析:人们对于水库对渔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并不认可,可能因为南京本来就是江南水乡,水网复杂。
6、请问您觉得水库水质逐年来变化情况怎么样?
A、越来越好
B、相对平稳
C、越来越差
数据统计:A.28% B.50% C.21%
分析:从近年来水库水质比较平稳可以看出水利部门对控制对水质污染所做的工作做得还是比较好的。
7、请问您觉得水库建后您的生活用水质量变好了还是变坏了?
A、水质变好了
B、水质变差了
C、水质没什么变化
数据统计:A.42% B.34% C.23%
分析:从数据可以看出,水库对人们吃水带来了好的影响。
8、请问生活废水是否直接排放到水库?
A、是
B、一部分
C、不是
数据统计:A.11% B.65% C.23%
分析:从一部分污水排到水库,可以看出当地居民还是有环保意识的,知道主动保护和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水源。
9、请问您听说或了解“生态文明”和“生态农业”的概念吗?
A、了解较多
B、了解一点
C、不了解
数据统计:A.19% B.61% C.15%
分析:数据反映出“生态文明”和“生态农业”的概念在农民中的普及并不充分,还需要农业科技工作者农业部门继续做宣传工作。
10、请问您对于红星水库的建设还有些什么建议或者觉得那些地方值得改善?答
分析:经过我们的统计分析,绝大多数人认为水库周边众多的工厂存在对水库水质污染的潜在可能,认为水库管理部门和环保部门要对其加大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