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科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轴对称图形单元测试及答案-精品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64.98 KB
- 文档页数:7
2.1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2023-2024学年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堂堂练1.下列标志中,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2.中国“二十四节气”已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录.下列四幅作品分别代表“立春”,“谷雨”,“立夏”,“小满”,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3.如图,正三角形网格中,已有三个小正三角形被涂黑,再将图中其余小正三角形涂黑一个,使整个被涂黑的图案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有( )A.种B.种C.种D.种4.下面四个化学仪器示意图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5.下列四组图形变换中属于轴对称变换的是( )A.第一组B.第二组C.第三组D.第四组6.如图,四边形ABCD是轴对称图形,BD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则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_______cm.7.观察下列各组图形(如图所示),其中成轴对称的图形是__________.(填写序号)8.如图,与关于直线l对称,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在图(1)与(2)中分别作出直线l.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A、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2.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得,A选项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B选项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C选项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D选项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故选:C.3.答案:C解析:如图所示:将图中其余小正三角形涂黑一个,使整个被涂黑的图案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有4种.故选:C.4.答案:D解析: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D、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5.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得,四组图形变换中属于轴对称变换的是:第二组.故选:B.6.答案:10解析:四边形ABCD是轴对称图形,BD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故答案为:10.7.答案:②解析:找成轴对称的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沿对称轴折叠后可完全重合.8.答案:如图(1),过BC,EF的交点和点A作直线,该直线就是所求作的直线l.如图(2),过BC,FE的延长线的交点和AC,DE的延长线的交点作直线,该直线就是所求作的直线l.。
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检测八年级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12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1.下列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2.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 和6cm ,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 A .9cm B .12cm B .12cm D .15cm3.如图,已知点B 、E 、C 、F 在同一直线上,且BE =CF ,∠ABC=∠DEF,那么添加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 ≌△DEF 的是( ▲ )A .15cmB . AB =DEC .AC∥DF C .AC∥DF4.如图的方格纸中,左边图形到右边图形的变换是( ▲) A .向右平移7格B .以AB 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变换,再以AB 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变换C .绕AB 的中点旋转180°,再以AB 为对称轴作轴对称D .以AB 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再向右平移7格5.如图,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的平分线,是运用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这一性 质,由作图所得条件,判定三角形全等运用的方法是( ▲ )A .SSSB .ASAC .ASAD .ASA(第3题)A .B .C .D .ACBO(第5题)(第4题)班级 姓名 考试号 .……………………………………………………………装……………订……………线…………………………………………………………6.下列每一组数据中的三个数值分别为三角形的三边长,构成钝角三角形的是( ▲ ) A .3、4、5 B .3、3、5 C .4、4、5 D .3、4、4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7. 已知等腰△ABC,AC =AB ,∠A=70°,则∠B= ▲ ° .8. 如图,在Rt△ABC,∠C=90°,AB =10,BC =8,则AC = ▲ .9. 如图,在等腰△ABC 中,AB =AC ,AD 为△ABC 的中线,∠B=72°,则∠DAC= ▲ °. 10.如图,∠A=∠C,只需补充一个条件: ▲ , 就可得△ABD ≌△CDB.11.如图,∠A=100°,∠E=25°,△ABC 与△DEF 关于直线l 对称,则△ABC 中的∠C= ▲ °.12如图,在Rt△ABC 中,∠ACB =90°,以AC 为边的正方形面积为12,中线CD 的长度为2,则BC 的长度为 ▲ .13. 如图,在等腰△ABC 中,AB =AC =BD ,∠BAD=70°,∠DAC= ▲ °. 14. 如图,△ABC 中,AB = AC ,DE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D ,交AC 于E . 若AB = 10cm ,△ABC 的周长为27cm ,则△BCE 的周长为 ▲ .DAC B (第9题) AC B (第8题) A CDB (第10题) (第12题)ABCDEACB DFl(第11题)(第13题)ABDCE DCBA(第14题)(第16题)AC B CABD E(第15题)15. 如图,在Rt△ABC 中,∠C=90°,AC =10,BC =8,AB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 、AB 于点D 、E.则AD 的长度为 ▲ .16. 如图,在Rt△ACB 中,∠ACB=90°,BC =3,AC =4,在直线BC 上找一点P ,使得△ABP 为以AB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则PC 的长度为 ▲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8分)17. (7分) 已知:如图,AB∥ED,AB=DE ,点F ,点C 在AD 上,AF=DC . (1)求证:△ABC ≌△DEF ; (2)求证:BC∥EF.18. (7分)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请写已知、求证,并证明.已知: ▲ 求证: ▲ 证明:19.(7分)如图, AC =AB ,DC =DB ,AD 与BC 相交于O. (1)求证:△ACD ≌△ABD; (2)求证:AD 垂直平分BC.(第17题)A(第18题)BCODCBA20. (7分)如图,在等腰直角△ABC 中,∠ACB=90°,AC =BC ,D 为AB 中点, DE⊥DF.(1)写出图中所有全等三角形,分别为 ▲ .(用“≌”符号表示) (2)求证:ED =DF.,21. (8分)如图,在Rt△ABC 中,∠C=90°,AC =4,BC =3,AD 为△ABC 角平分线.(1)用圆规在AB 上作一点P ,满足DP⊥AB; (2)求:CD 的长度.22.(8分) 如图,在等腰△ABC 中,AB =AC ,BD 为高. (从下列问题中任选一问作答) (1)若∠ABD+∠C=120°,求∠A 的度数; (2)若CD =3,BC =5,求△ABC 的面积 .(第21题)ABCDA(第22题)BC DAFBCDE (第20题)23. (8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是BC 上一点,连接AE. 请添加一条线段,使得图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八年级数学一.精心选择,一锤定音(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直接填入下表中)序号 1 2 3 4 5 6 7 9 10答案1.下面四个手机应用图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2.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的大小为A.B. C. D.3.如图,三角形被木板遮住一部分,这个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 D.以上都有可能4.如图,∠ACB=90,CD⊥AB,垂足为D,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图中有三个直角三角形B. ∠1=∠2C. ∠1和∠B都是∠A的余角D.∠2=∠A5.已知n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可以作9条对角线,则n=A.9B.10C.11D.126.如图,在方格纸中,以AB为一边作△ABP,使之与△ABC全等,从P1,P2,P3,P4四个点中找出符合条件的点P,则点P有A.1个B.2个C.3个D.4个7.如图,点O在△ABC内,且到三边的距离相等,若∠A=60,则∠BOC的大小为A. B. C. D.608.如图,在Rt△ABC中,∠BAC=90,AD⊥BC于D,将AB边沿AD折叠,发现B点的对应点E正好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则∠C=2A.30B.C.60D.759.如图所示,小华从A点出发,沿直线前进10米后左转24,再沿直线前进10米,又向左转24,……,照这样走下去,他第一次加到出发地A点时,一共走的路程是A.140米B.150米C.160米D.240米10.如图,在Rt△ABC中,∠ACB=90,∠BAC的平分线交BC于D,过点C作CG⊥AB于G,交AD 于E,过点D作DF⊥AB于 F.下列结论①∠CED=;②;③∠ADF=;④CE=DF.正确的是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二.细心填一填,试试自己的身手!(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可将其固定,这里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12.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3,,7,则的取值范围是.13.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54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的度数为.14.如图,已知AB⊥BD,AB∥DE,AB=ED。
八年级数学(上)第一章轴对称图形(Ⅱ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题序一二三总分结分人核分人得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由数字组成的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2.下列花色图案中,有两条对称轴的是( )3.若一个三角形成轴对称图形,且有一个内角为60°,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直角三角形B.等腰直角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上述三种情形都有可能4.用一块等边三角形的硬纸片(如图)做一个底面为等边三角形且高相等的无盖纸盒(边缝忽略不计),在△ABC的每个顶点处各需剪掉一个四边形,其中在四边形AMDN中,∠MDN等于( )A 100°B.110°C.120°D.130°5.如图,D是△ABC中BC边上一点,AB=AC=BD,则∠1和∠2的关系是( ) A.∠1=2∠2 B.∠1+∠2=90°C.180°-∠1=3∠2 D.180°+∠2=3∠16.将一张菱形纸片,按图(1)、(2)的方式沿虚线依次对折后.再沿图(3)中的虚线裁剪得到图(4),最后将图(4)中的纸片打开铺平,所得图案应该是( )7.下列右侧四幅图中,平行移动到位置M后能与N成轴对称的是( )A.图1 B.图2 C.图3 D.图48.在等边△ABC所在平面内找出一点,使它与三角形的任意两个顶点所组成的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这样的点共有( )A.1个B.4个C.7个D.10个9.如图,在△ABC中,BD、CD平分∠ABC、∠ACB,过点D作平行于BC的直线,交AB、AC于E、F两点,当∠A的位置及大小变化时,线段EF和BE+CF的大小关系是( )A.EF>BE+CF B.EF=BE+CF C.EF<BE+CF D.不能确定10.把26个英文字母按规律分成5组,现在还有5个字母D、M、Q、X、Z,请你按原规律补上,其顺序依次为( )①F、R、J 、L、G、;②H、I、O、;③N、S、;④B、C、K、E、;⑤V、A、T、Y、W、U、.A.Q,X,Z,M,D B.D,M,Q,Z,XC.Z,X,M,D,Q D.Q,X,Z,D,M二、填空题(第16、19题每题4分,其余每题2分,共24分)11.一个汽车车牌在水中的倒影为,则该车的牌照号码是_________.12.下列10个汉字:林,上,下,目,王,田,天,王,显,吕,其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__________;有四条对称轴的是___________.13.如图,已知点C是∠AOB平分线上一点,P、P′两点分别在边OA、OB上.如果要得到OP=OP′,需要添加以下条件中的某一个,请你写出所有可能条件的序号____________.①∠OCP=∠OCP′;②∠OPC=∠OP′C;③PC=P′C;④PP′⊥OC.14.仔细观察下列图案,并按规律在横线上画出合适的图形.15.在△ABC中,∠C=90°,∠A的平分线AD分BC为3 cm和5 cm,则点D到AB的距离是__________.16.设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B于点C,P是MN上不同于点C的一点,则△P AB是__________三角形,PC是这个三角形的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17.已知等腰三角形两内角的和是100°,则它的顶角是_________.18.如图,四边形ABCD沿直线l对折后互相重合.若AD∥BC,则有下列结论:①AB∥CD;②AB=CD;③AB⊥BC;④AO=OC,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序号都填上)19.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片对折,MN是折痕,沿着图中的虚线AE剪这个图形.(1)若∠NAE=70°,则∠AEM=_________,∠EMN=__________,∠MNA=___________;(2)若AN=5,ME=3,MN=8,则四边形MEAN的面积的2倍是__________.20.如图,在△ABC中,BD、CE分别是边AC、AB上的高,点G、F分别是BC、DE的中点,则FG与DE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第21题6分,第22、25题每题7分,第23、24题每题8分,第26题10分,共46分)21.你能根据图(1)中的操作步骤,能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剪出图(2)中图案吗?请简述其图案形成的过程.22.如图,把长方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BD折叠后,图中有没有轴对称图形?有没有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23.如图,已知直线l及其两侧的点A、B.(1)在直线l上求一点P,使PA=PB;(2)在直线l上求一点Q,使l平分∠AQB.24.如图,已知线段m,n.(1)用尺规作出一个等腰三角形,使它的底等于m,腰等于n(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不证明);(2)用至少4个所作的三角形,拼成一个轴对称的多边形(画出示意图即可).25.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DE⊥BC于点E,AE=BE,BF⊥AE于点F.请你判断线段BF与图中哪条线段相等?先写出你的猜想,再说明你的理由.(1)猜想:BF=_________.(2)理由:26.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D=24 cm,AB=8 cm,BC=26 cm.动点M从点A开始沿AD边向点D以1 cm/s的速度运动,动点N从点C开始沿CB边向点B以3 cm/s的速度运动.M、N两点分别从A、C两点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s,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MNCD 是等腰梯形?参考答案1.A 2.D 3.C 4.C 5.C 6.A 7.C 8.C 9.B 10.D1l.W5236499 12.林、上、下田13.①②④14.15.3 cm或5 cm 16.等腰底边中线底边高线顶角平分线17.80°或20°18.①②④19.(1)1l0°90°90°(2)64 20.FG垂直平分DE21.按(1)中提示的方法,连续折叠三次,再用剪刀剪去一个左下方的一个小角即可.22.轴对称图形有:矩形ABCD,四边形C′BCD,五边形AEC′DB,△BED.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有:△ABE与△C′DE.△ABD与△C′DB,△C′DB与△CDB…23.(1)连结AB作AB的垂直平分线交直线l于点P,则点P就是所求作的点.(2)作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连结A′B交直线l于点Q,则点Q就是所求作的点.24.25.(1)DE(2)∵AB=CD,AD//BC,∴∠ABC=∠C.又EA=EB,∴∠ABC=∠EAB.∴∠EAB=∠C.又∠BFA=∠DEC=90°,∴△ABF≌△CDE.∴BF=DE.26.当t=7时,四边形MNCD是等腰梯形.过点M、D作MF⊥CB于点F,DE⊥BC于点E.易知NF=CE=2,又CN=3AM=3t,∴NF=AM-BN=t(26-3t)=4t-26.∴4t-26=2.∴t=7.。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学期《轴对称》单元测试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019·江苏南京一中初二期中)下列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2018·河北初二期中)如果点P(﹣2,b)和点Q(a,﹣3)关于x轴对称,则a+b的值是()A.﹣1 B.1 C.﹣5 D.53.(2018·河北初二期中)如图,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点D、E,AC=9,AE:EC=2:1,则点E到点B的距离为()A.5 B.6 C.7 D.8关于直线MN的轴对称图形,其中正确的是( ) 4.(2019·江苏初二期中)下面是四位同学作ABCA.B.C.D.5.(2019·江苏初二期中)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已知A、B是两格点,若△ABC 为等腰三角形,且S△ABC=1.5,则满足条件的格点C有()A.1个B.2个C.3个D.4个6.(2019·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初二期中)如图,点E是等腰三角形△ABD底边上的中点,点C是AE延长线上任一点,连接BC、DC,则下列结论中:①BC=AD;②AC平分∠BCD;③AC=AB;④∠ABC=∠ADC。
一定成立的是()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②7.(2019·山东初二期中)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cm和6cm,则它的周长为( ).A.12cm B.15cm C.12cm或15cm D.18cm或36cm8.(2019·山东初二期中)如图,在△ABC中,DE是边AB的垂直平分线,BC=8cm,AC=5cm,则△ADC 的周长为()A.14cm B.13cm C.11cm D.9cm9.(2017·广东初二月考)下列各点中,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的是()A.三个内角平分线的交点B.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C.三条中线的交点D.三条高线的交点10.(2019·湖北初二期中)上午8时,一条船从海岛A出发,以15n mile/h(海里/时,1n mile=1852m)的速度向正北航行,10时到达海岛B处,从A、B望灯塔C,测得NAC=42°,NBC=84°.则从海岛B到灯塔C的距离为()A .45n mileB .30n mileC .20n mileD .15n mile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2019·南京市浦口外国语学校初二期中)如图,四边形ABCD 是轴对称图形,BD 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AB =5 cm ,CD =3.5 cm ,则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_____cm .12.(2019·如东县新店镇初级中学初二期中)如图,在△ABC 中,AB =AC ,D 是BC 的中点,∠BAD =34°,则∠C =_________°.13.(2019·安徽初二期中)如图,ABC △与A B C '''关于直线l 对称,且105A ∠=︒,30C '∠=︒,则B ∠=______.14.(2019·广西初二期中)如图,在ABC ∆中,DE 垂直平分AC ,若BCD ∆的周长是12,4BC =,则AB 的长______.15.(2019·北京市三帆中学初二期中)如图,在Rt △ABC 中,90B =∠ ,ED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D ,交BC 于点E .已知40C ∠=,则BAE ∠的度数为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轴对称》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019·江苏南京一中初二期中)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2.(2018·天津初二期中)如果一个三角形一条边上的中点到其它两边距离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 .等边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斜三角形3.(2018·河北初二期中)点P(2,﹣3)关于x 轴的对称点是P 1,P 1关于y 轴的对称点坐标是P 2,则P 2的坐标为( ) A .(2,﹣3) B .(﹣2,3) C .(﹣2,﹣3) D .(﹣3,﹣2)4.(2018·河北初二期中)如图,在△A B C 中,D E 是A C 的垂直平分线,A C =8C m,且△A B D 的周长为14C m,则△A B C 的周长为( )A .15C mB .18C m C .22C mD .25C m5.(2019·江苏初二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是轴对称的B .两个轴对称的三角形,一定全等C .三角形的一条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以中线为轴对称的两个图形D .三角形的一条高把三角形分成以高线为轴对称的两个图形6.(2019·江苏初二期中)在如图所示的网格纸中,有A 、B 两个格点,试取格点C ,使得△A B C 是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格点C 的个数是( )A .4B .6C .8D .107.(2018·天津初二期中)如图,ABC ∆的面积为6,3AC =,现将ABC ∆沿AB 所在直线翻折,使点C 落在射线AD 上的'C 处,P 为射线AD 上的任一点,则线段BP 的长不可能是( )A .3.8B .4C .5.5D .1008.(2019·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初二期中)如图,在△A B C 中,A B =A C ,B D =C D ,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 ( )A .∠B =∠C B .AD ⊥B C C .A D 平分∠B A C D .A B =2B D9.(2019·山东初二期中)如图,在ABC ∆中,13AB AC ==,该三角形的面积为65,点O 是边BC 上任意一点,则点O 分别到边AB ,AC 的距离之和等于( )A .5B .6.5C .9D .1010.(2019·山东初二期中)如图,在Rt ABC ∆中,90B ∠=︒,20C ∠=︒,分别以点A 、C 为圆心,大于12AC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 、N ,连接MN ,与AC 、BC 分别交于点D 、E ,连接AE .则BAE ∠=( )A .20︒B .40︒C .50︒D .60︒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2018·天津初二期中)若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的长为7C m ,15C m ,则第三边的长为____C m . 12.(2019·北京市三帆中学初二期中)已知:如图,在ABC △中,40B ∠=︒,点D 是BC 边上一点,且AC AD BD ==.则DAC ∠的度数为_____.13.如图,在ABC ∆中,,BO CO 分别是ABC ACB ∠∠,的平分线,且它们相交于点O,//OE AB ,//OF AC ,10BC =,则OEF ∆的周长为_____.1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70°,则它的顶角度数为_____.15.(2019·江苏初二期中)如图,直线l 是四边形A B C D 的对称轴,A D ∥B C ,∠D =128°,则∠B 的大小为______°.16.(2019·厦门市梧侣学校初二期中)如图,在ABC ∆中,AB AC =,30C ∠=,DA BA ⊥于点A ,若4CD cm =,则B D =__________.三、解答题一(每小题6分,共18分)17.(2019·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初二期中)已知等腰ABC ∆中,4AB =,周长是10,求BC 的长. 18.(2019·江西宜春九中初二期中)如图,已知:A B =A D ,B C =C D ,∠A B C =∠A D C ,A C 是否是线段B D 的垂直平分线?请说明理由.19.(2019·江苏初二期中)如右图,已知点P 是线段MN 外一点,请利用直尺和圆规画一点Q ,使得点Q 到M 、N 两点的距离相等,且点Q 与点M 、P 在同一条直线上.(保留作图痕迹)四、解答题二(每小题7分,共21分)20.(2019·江苏南京一中初二期中)在△A B C 中,A B =A C ,∠B A C =120°,A D ⊥B C ,且A D =A B ,∠ED F =60°,且∠ED F 两边分别交边A B ,A C 于点E ,F ,求证:B E =A F .21.(2019·江苏南京一中初二期中)如图所示,A D 为△A B C 的角平分线,D E ⊥A B 于点E ,D F ⊥A C 于点F ,连接EF 交A D 于点O .求证:A D 垂直平分EF .22.(2019·江苏初二期中)如图,△A B C 中,A D ⊥B C ,EF 垂直平分A C ,交A C 于点F,交B C 于点E,且B D=D E .(1)若∠B A E=40°,求∠C 的度数;(2)若△A B C 周长为14C m,A C =6C m,求D C 长.五、解答题三(每小题9分,共27分)23.(2019·江苏南京一中初二期中)如图,在长度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中,点A ,B ,C 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在图中画出与△A B C 关于直线l 成轴对称的△A ′B ′C ′(2)三角形A B C 的面积为 ;(3)在直线l 上找一点P ,使P A +PB 的长最短.24.(2019·山东初二期中)如图,在等腰Rt ABC ∆中,90ACB ∠=︒,AC CB =,F 是AB 边上的中点,点D 、E 分别在AC 、BC 边上运动,且始终保持AD CE =.连接DE 、DF 、EF .(1)求证:ADF CEF ∆≅∆;(2)试证明DF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3)若5AD =,7BE =,求AC 的长.25.(2019·江苏初二期中)如图所示,点O是等边三角形A B C 内一点,∠A OB =100°,∠B OC =α,D 是△AB C 外一点,且△A D C ≌△B OC ,连接OD .(1)求证:△C OD 是等边三角形;(2)当α=150°时,判断△A OD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探究:当α=_____度时,△A OD 是等腰三角形.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019·江苏南京一中初二期中)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详解]A .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 .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 .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2018·天津初二期中)如果一个三角形一条边上的中点到其它两边距离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 .等边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斜三角形[答案]B[解析]本题根据已知条件可以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得出三角形的形状,注意:有效利用“等角对等边”.[详解]如图,∵D E⊥A B ,D F⊥A C ,∴∠B ED =∠D FC =90°,∵在△B D E和△C D F,B D =CD ,D E=D F,∴△D B E≌△D FC (HL),∴∠B =∠C ,∴A B =A C ,∴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解题中两次运用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等量加等量和相等是比较关健的.3.(2018·河北初二期中)点P(2,﹣3)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P1,P1关于y轴的对称点坐标是P2,则P2的坐标为( )A .(2,﹣3)B .(﹣2,3)C .(﹣2,﹣3)D .(﹣3,﹣2)[答案]B[解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称点的规律解答即可.[详解]解:点P(2,﹣3)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P1(2,3),P1关于y轴的对称点坐标P2的坐标为(﹣2,3).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系中对称点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属于基本题型,熟知对称点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4.(2018·河北初二期中)如图,在△A B C 中,D E是A C 的垂直平分线,A C =8C m,且△A B D 的周长为14C m,则△A B C 的周长为( )A .15C mB .18C m C .22C mD .25C m[答案]C[解析]先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 A =D C ,再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D E是A C 的垂直平分线,∴D A =D C ,∵△A B D 的周长为14C m,∴A B +B D +A D =14C m,∴A B +B D +C D =14C m,即A B +B C =14C m,∴△A B C 的周长=A B +B C +A C =22C m,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周长的计算,属于常考题型,熟练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关键.5.(2019·江苏初二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是轴对称的B .两个轴对称的三角形,一定全等C .三角形的一条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以中线为轴对称的两个图形D .三角形的一条高把三角形分成以高线为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答案]B[解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详解]解:A 、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是轴对称的错误,三角形全等位置上不一定关于某一直线对称,故本选项错误;B 、两个轴对称的三角形,一定全等,正确,故本选项正确;C 、三角形的一条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以中线为轴对称的两个图形,错误,故本选项错误;D 、三角形的一条高把三角形分成以高线为轴对称的两个图形,错误,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6.(2019·江苏初二期中)在如图所示的网格纸中,有A 、B 两个格点,试取格点C ,使得△A B C 是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格点C 的个数是()A .4B .6C .8D .10[答案]C[解析]分A B 是腰长时,根据网格结构,找出一个小正方形与A 、B 顶点相对的顶点,连接即可得到等腰三角形,A B 是底边时,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A B 垂直平分线上的格点都可以作为点C ,然后相加即可得解.[详解]解:如图,分情况讨论:①A B 为等腰△A B C 的底边时,符合条件的C 点有4个;②A B 为等腰△A B C 其中的一条腰时,符合条件的C 点有4个.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分情况讨论解决.7.(2018·天津初二期中)如图,ABC ∆的面积为6,3AC =,现将ABC ∆沿AB 所在直线翻折,使点C 落在射线AD 上的'C 处,P 为射线AD 上的任一点,则线段BP 的长不可能是( )A .3.8B .4C .5.5D .100[答案]A [解析]过B 作B N ⊥A C 于N ,B M ⊥A D 于M ,根据折叠得出∠C 'A B =∠C A B ,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得出B N =B M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求出B N ,即可得出点B 到A D 的最短距离是4,得出选项即可.[详解]如图:过B 作B N ⊥A C 于N ,B M ⊥A D 于M .∵将△A B C 沿A B 所在直线翻折,使点C 落在直线A D 上的C '处,∴∠C 'A B =∠C A B ,∴B N =B M . ∵△A B C 的面积等于6,边A C =3,∴12×A C ×B N =6,∴B N =4,∴B M =4,即点B 到A D 的最短距离是4,∴B P 的长不小于4,即只有选项A 的3.8不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角平分线性质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B 到A D 的最短距离,注意: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8.(2019·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初二期中)如图,在△A B C 中,A B =A C ,B D =C D ,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 ( )A .∠B =∠CB .A D ⊥BC C .AD 平分∠B A C D .A B =2B D[答案]D [解析]在△A B C 中,A B =A C ,则△A B C 为等腰三角形,B D =C D ,则A D 为中线,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判断即可.[详解]∵在△A B C 中,A B =A C ,∴△A B C 为等腰三角形,∴∠B =∠C ,∵B D =C D ,∴A D ⊥B C ,A D 平分∠B A C ,不能得到A B =B C ,则无法证明A B =2B D ,故选D .[点睛]本题是对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考查,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9.(2019·山东初二期中)如图,在ABC ∆中,13AB AC ==,该三角形的面积为65,点O 是边BC 上任意一点,则点O 分别到边AB ,AC 的距离之和等于( )A .5B .6.5C .9D .10[答案]D [解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答即可.[详解]连接A O .∵在△A B C 中,A B =A C =13,该三角形的面积为65,∴三角形A B C 的面积=△A B O 的面积+△A C O 的面积=12A B •ON +12A C •OM =12A B •(ON +OM ) ∴12×13×(ON +OM )=65 解得:OM +ON =10.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答.10.(2019·山东初二期中)如图,在Rt ABC ∆中,90B ∠=︒,20C ∠=︒,分别以点A 、C 为圆心,大于12AC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 、N ,连接MN ,与AC 、BC 分别交于点D 、E ,连接AE .则BAE ∠=( )A .20︒B .40︒C .50︒D .60︒[答案]C [解析]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得∠B A C 的度数,根据题意可知MN 是线段A C 的垂直平分线,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A E =C E ,由等边对等角得出∠C A E =∠C =20°,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在Rt △A B C 中,∠B =90°,∠C =20°,∴∠B A C =70°.∵D E 垂直平分A C ,∴A E =C E ,∴∠C A E =∠C =20°,∴∠B A E =50°.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知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2018·天津初二期中)若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的长为7C m ,15C m ,则第三边的长为____C m .[答案]37.[解析]由于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7C m,15C m,没有直接告诉哪一条是腰,哪一条是底边,所以有两种情况,分别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与三角形周长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①当腰为15C m 时,三角形的周长为:15+15+7=37C m ;②当腰为7C m 时,7+7=14<15,三角形不成立;∴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37C m .故答案为:37.[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利用分类讨论思想求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2019·北京市三帆中学初二期中)已知:如图,在ABC △中,40B ∠=︒,点D 是BC 边上一点,且AC AD BD ==.则DAC ∠的度数为_____.[答案]20°[解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 D C =48°,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B 的度数.[详解]解:∵A D =B D , ∠B =40°, ∴∠B A D =∠B =40°, ∴∠A D C =∠B +∠B A D =80°,∵A C =A D ,∴∠A D C =∠C =80°,∴∠D A C =180°-∠A D C -∠C = 20°,故答案为:20°.[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①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②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3.如图,在ABC ∆中,,BO CO 分别是ABC ACB ∠∠,的平分线,且它们相交于点O,//OE AB ,//OF AC ,10BC =,则OEF ∆的周长为_____.[答案]10.[解析]先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1=∠2,∠4=∠5,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1=∠3,∠4=∠6,通过等量代换可得,∠2=∠3,∠5=∠6,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可得B E=OE,OF=FC ,即可解答.[详解]解:如图∵,BO CO 分别是ABC ACB ∠∠,的平分线,∴∠1=∠2,∠4=∠5,∵OE ∥A B ,OF ∥A C ,∴∠1=∠3,∠4=∠6,∴∠2=∠3,∠5=∠6,∴B E =OE ,OF =FC ,∴B C =B E +EF +FC =OE +EF +OF ,∵B C =10,∴OF +OE +EF =10∴△OEF 的周长=OF +OE +EF =10.[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 角平分线的定义,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能结合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判断△OEB 和△OFC 为等腰三角形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70°,则它的顶角度数为_____.[答案]70°或40°.[解析]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7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分情况解答:当70°是顶角或者70°是底角两种情况.[详解]此题要分情况考虑:①70°是它的顶角;②70°是它的底角,则顶角是180°−70°×2=40°.故答案为:70°或40°. [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掌握分类讨论思想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5.(2019·江苏初二期中)如图,直线l 是四边形A B C D 的对称轴,A D ∥B C ,∠D =128°,则∠B 的大小为______°.[答案]52[解析]先求出C ∠的度数,然后利用对称性求出B[详解]解:∵A D ∥B C ,∴180D C ∠+∠=︒,∴180********C D ∠=︒-∠=-=又∵直线l 是四边形A B C D 的对称轴,∴52C B ∠=∠=故答案为:52.[点睛]主要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及平行线的性质,正确理解相关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6.(2019·厦门市梧侣学校初二期中)如图,在ABC ∆中,AB AC =,30C ∠=,DA BA ⊥于点A ,若4CD cm =,则B D =__________.[答案]8C m[解析]根据A B =A C ,∠C =30°可得∠B =∠C =30°,∠B A C =120°,所以得出∠D A C =30°,所以A D =C D =4C m,然后在直角三角形A B D 中,30°角对应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所以B D =2A D ,进一步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详解]∵A B =A C ,∠C =30°,∴∠B =∠C =30°,∠B A C =120°,∵DA BA ⊥,∴∠D A C =30°,又∵30C ∠=,∴A D =C D =4C m,在直角三角形A B D 中,∵∠B =30°,∴B D =2A D =8C m.[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以及等腰三角形性质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一(每小题6分,共18分)17.(2019·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初二期中)已知等腰ABC ∆中,4AB =,周长是10,求BC 的长.[答案]2或3或4[解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腰的情况分类即可.[详解]解:①若A B =A C =4∵ABC ∆周长是10∴B C =10-A B -A C =2,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②若A C =B C则A C =B C =12(10-A B )=3,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③若B C =A B∴此时B C =A B =4∴A C =10-A B -B C =2,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综上所述:B C 的长是2或3或4[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已知等腰三角形周长求边长,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根据等腰三角形的腰的情况分类讨论及根据构成三角形的条件判断是否舍取.18.(2019·江西宜春九中初二期中)如图,已知:A B =A D ,B C =C D ,∠A B C =∠A D C ,A C 是否是线段B D 的垂直平分线?请说明理由.[答案]A C 是线段B D 的垂直平分线.具体见解析.[解析]由A B =A D ,B C =C D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可得:点A 在B D 的垂直平分线上,点C 在B D 的垂直平分线上,又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即可证得结论.[详解]A C 是线段B D 的垂直平分线.理由:∵A B =A D ,B C =C D ,∴点A 在B D 的垂直平分线上,点C 在B D 的垂直平分线上,∴A C 是线段B D 的垂直平分线.[点睛]本题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19.(2019·江苏初二期中)如右图,已知点P是线段MN外一点,请利用直尺和圆规画一点Q,使得点Q到M、N两点的距离相等,且点Q与点M、P在同一条直线上.(保留作图痕迹)[答案]作图见解析[解析]先作出MN的垂直平分线,然后连接P,M两点,并延长交MN的垂直平分线于一点,则交点为所求.[详解]解:先作MN垂直平分l,连接P,M两点,延长PM交l于点Q ,则Q点为所求.[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作法,熟知线段垂直平分线上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关键.四、解答题二(每小题7分,共21分)20.(2019·江苏南京一中初二期中)在△A B C 中,A B =A C ,∠B A C =120°,A D ⊥B C ,且A D =A B ,∠ED F=60°,且∠ED F两边分别交边A B ,A C 于点E,F,求证:B E=A F.[答案]见解析[解析]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B A D =∠C A D =60°,由∠B A D =60°,A B =A D 证明△A B D 是等边三角形,得到B D =A D ,再由角的关系得∠A B D =∠D A C ,∠ED B =∠A D F,最后由角边角证明△B D E≌△A D F,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连接B D ,如图所示:∵A B =A C ,A D ⊥B C ,∴∠B A D =∠C A D =12∠B A C .∵∠B A C =120°,∴∠B A D =∠C A D =60°.∵∠B A D =60°,A B =A D ,∴△A B D 是等边三角形,∴B D =A D ,∠A B D =∠A D B =60°.∵∠D A C =60°,∴∠A B D =∠D A C .∵∠ED B +∠ED A =∠ED A +∠A D F=60°,∴∠ED B =∠FD A .在△B D E与△A D F中,∵EBD DAFAD BDEDB FDA∠=∠⎧⎪=⎨⎪∠=∠⎩,∴△B D E≌△A D F(A SA ),∴B E=A F.[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的判定与性质和角的和差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重点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难点是作辅助线构建全等三角形.21.(2019·江苏南京一中初二期中)如图所示,A D 为△A B C 的角平分线,D E⊥A B 于点E,D F⊥A C 于点F,连接EF交A D 于点O.求证:A D 垂直平分EF.[答案]见解析[解析]由A D 为△A B C 的角平分线,得到D E=D F,推出∠A EF=∠A FE,得到A E=A F,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即可推出结论.[详解]∵A D 为△A B C 的角平分线,D E⊥A B ,D F⊥A C ,∴D E=D F,∠A ED =∠A FD =90°,∴∠D EF=∠D FE,∴∠A EF=∠A FE,∴A E=A F.∵A D 为△A B C 的角平分线,∴A D 垂直平分EF.[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证A E=A F.22.(2019·江苏初二期中)如图,△A B C 中,A D ⊥B C ,EF垂直平分A C ,交A C 于点F,交B C 于点E,且BD =D E.(1)若∠B A E=40°,求∠C 的度数;(2)若△A B C 周长为14C m,A C =6C m,求D C 长.[答案](1)35°(2)4C m[解析](1)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和等腰三角形性质得出A B =A E=C E,求出∠A EB 和∠C =∠EA C ,即可得出答案;(2)根据已知能推出2D E+2EC =8C m,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A D 垂直平分B E,EF垂直平分A C ,∴A B =A E=EC ,∴∠C =∠C A E,∵∠B A E=40°,∴∠A ED =70°,∴∠C =12∠A ED =35°;(2)∵△A B C 周长14C m,A C =6C m,∴A B +B E+EC =8C m,即2D E+2EC =8C m,∴D E+EC =D C =4C m.[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三角形外角性质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行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的能力.五、解答题三(每小题9分,共27分)23.(2019·江苏南京一中初二期中)如图,在长度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中,点A ,B ,C 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在图中画出与△A B C 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的△A ′B ′C ′(2)三角形A B C 的面积为;(3)在直线l上找一点P,使PA +PB 的长最短.[答案](1)见解析;(2)12.5;(3)见解析[解析](1)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 、B 、C 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的点A '、B '、C '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2)利用△A B C 所在的矩形的面积减去四周三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列式计算即可得解;(3)连接B 与点A 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 ',根据轴对称确定最短路线,A 'B 与直线l的交点即为所求的点P的位置.[详解](1)△A 'B 'C '如图所示;(2)S △A B C =6×5﹣12×6×1﹣12×5×5﹣12×4×1=30﹣3﹣12.5﹣2=30﹣17.5=12.5. 故答案为:12.5;(3)如图,点P 即为所求的使P A +PB 的长最短的点.[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轴对称变换作图,熟练掌握网格结构并准确找出对应点的位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4.(2019·山东初二期中)如图,在等腰Rt ABC ∆中,90ACB ∠=︒,AC CB =,F 是AB 边上的中点,点D 、E 分别在AC 、BC 边上运动,且始终保持AD CE =.连接DE 、DF 、EF .(1)求证:ADF CEF ∆≅∆;(2)试证明DF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3)若5AD =,7BE =,求AC 的长.[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12.[解析](1)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到A F =C F ,∠A =∠FC E ,根据SA S 即可得出结论;(2)由(1)可得:D F =EF ,∠A FD =∠C FE ,进而得出∠D FE =90°,即可得出结论;(3)由(1)可得:A D =C E ,则有A C =B C =C E +B E =A D +B E ,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在等腰直角ABC ∆中,90ACB ∠=︒,AC BC =,∴45A B ∠=∠=︒.又∵F 是AB 中点,∴45ACF FCB ∠=∠=︒,即45A FCE ACF ∠=∠=∠=︒,且AF CF =.在ADF ∆与CEF ∆中,∵AD CE A FCE AF CF =⎧⎪∠=∠⎨⎪=⎩,∴()ADF CEF SAS ∆≅∆;(2)由(1)可知ADF CEF ∆≅∆,∴DF FE =,∴DFE ∆是等腰三角形.又∵AFD CFE ∠=∠,∴AFD DFC CFE DFC ∠+∠=∠+∠,∴AFC DFE ∠=∠.∵90AFC ∠=︒,∴90DFE ∠=︒,∴DF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3)由(1)可知ADF CEF ∆≅∆,∴A D =C E .∵A C =B C ,∴A C =B C =C E +B E =A D +B E =5+7=12.[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理解和掌握,稍微有点难度,属于中档题.25.(2019·江苏初二期中)如图所示,点O 是等边三角形A B C 内一点,∠A OB =100°,∠B OC =α,D 是△A B C 外一点,且△A D C ≌△B OC ,连接OD .(1)求证:△C OD 是等边三角形;(2)当α=150°时,判断△A OD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探究:当α=_____度时,△A OD 是等腰三角形.[答案](1)见解析 (2)直角三角形,见解析 (3)100或130或160[解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OC B =∠D C A ,C O =C D ,证明∠D C A +∠A C O =60°,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明;(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 D C =∠B OC =150°,结合图形计算即可;(3)分A D =A O 、D A =D O 、OD =A O 三种情况,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详解](1)证明:∵△A D C ≌△B OC ,∴∠OC B =∠D C A ,C O=C D ,∵△A B C 是等边三角形,∴∠A C B =60°,即∠OC B +∠A C O=60°,∴∠D C A +∠A C O=60°,又C O=C D ,∴△C OD 是等边三角形;(2)解:∵△A D C ≌△B OC ,∴∠A D C =∠B OC =150°,∵△C OD 是等边三角形,∴∠OD C =60°,∴∠A D O=∠A D C −∠OD C =90°,∠A OD =360°−100°−150°−60°=50°,∴∠OA D =40°,△A OD 是直角三角形;(3)解:当A D =A O时,设∠A OD =∠A D O=x, 则∠A D C =∠A D O+∠OD C =x+60°,∴∠B OC =x+60°,则100°+x+60°+x+60°=360°,解得,x=70°,则α=60°+70°=130°,当D A =D O时,设∠A OD =∠D A O=x,则∠A D O=180°−2x,∴∠A D C =∠A D O+∠OD C =180°−2x+60°, ∴∠B OC =240°−2x,则100°+240°−2x+x+60°=360°,解得,x=40°,则α=240°−2x=160°,当OD =A O时,设∠OA D =∠A D O=x,则∠A D C =∠A D O+∠OD C =x+60°,∴∠B OC =x+60°,则100°+x+60°+180°−2x+60°=360°,解得,x=40°,则α=60°+40°=100°,综上所述,当α为100°或130°或160°时,△A OD 是等腰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灵活运用分情况讨论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三角形、全等三角形、轴对称、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期中考试测试题数学 2018.3本试卷共7页,12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2.若,则等于()A.3B.-3C.D.3.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BD,CE是角平分线,图中的等腰三角形共有( )A.6个B.5个C.4个D.3个4.一个多边形切去一个角后,形成的另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080°,那么原多边形的边数为()A.7 B.7或8 C.8或9 D.7或8或95.如图,在△ABE中,∠A=105°,AE的垂直平分线MN交BE于点C,且AB+BC=BE,则∠B的度数是()A.45°B.60°C.50°D.55°6.如图,已知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线,BE平分∠ABC,交CD于点E,BC=5,DE=2,则△BCE的面积等于()A.10B.7C.5D.47.如图,CE⊥AB,DF⊥AB,垂足分别为E、F,AC∥DB,且AC=BD,那么Rt△AEC≌Rt△BFC 的理由是()A.SSS B.AAS C.SAS D.HL8.如图,在△ABC中,∠A=50°,∠C=70°,则外角∠ABD的度数是()A.110°B.120°C.130°D.140°9.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第三边长是偶数,则第三边长可以是( ) A.2B.3C.4D.810.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如图是正方形网格,其中已有个小方格涂成了黑色,现在要从其余个白色小方格中选出一个也涂成黑色的图形成为轴对称图形,这样的白色小方格有________个.12.如图,将沿着过中点的直线折叠,使点落在边上的处,称为第次操作,折痕到的距离记为,还原纸片后,再将沿着过中点的直线折叠,使点落在边上的处,称为第次操作,折痕到的距离记为;按上述方法不断操作下去…,经过第次操作后得到的折痕,到的距离记为;若,则的值为________.13.将边长为的正方形纸片按图所示方法进行对折,记第次对折后得到的图形面积为,第次对折后得到的图形面积为,…,第次对折后得到的图形面积为,请根据图化简,________.14.如图是油路管道的一部分,延伸外围的支路恰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 m和8 m,斜边长为10 m.按照输油中心O到三条支路的距离相等来连接管道,则O到三条支路的管道总长(计算时视管道为线,中心O为点)是_____.15.如图,在△ABC中,已知AD=DE,AB=BE,∠A=85°,∠C=45°,则∠CDE=_____度.16.三个等边三角形的位置如图所示,若∠3=50°,则∠1+∠2=°.17.如图,在△ABC中,点O是△ABC内一点,且点O到△ABC三边的距离相等,若∠A =70°,则∠BOC=______.18.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60°,则它的顶角的度数是__.19.若点P(a+2,3)与Q(-1,b+1)关于y轴对称,则a+b=_____.20.如图是油路管道的一部分,延伸外围的支路恰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 m和8 m,斜边长为10 m.按照输油中心O到三条支路的距离相等来连接管道,则O到三条支路的管道总长(计算时视管道为线,中心O为点)是_____.三、解答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3 设计轴对称图案随堂练习1、在下图的各图中,画△A'B'C',使与△A BC关于l成轴对称图形。
能力测评2、以给定的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平行线为构件,请你尽可能多地构思出独特且有意义的轴对称图形,并写出一两句贴切、灰谐的解说词。
图中就是符合要流域的两个图形。
与同学比一比,谁构思的图形多而漂亮。
3、请你应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出图中的三个图形,并涂上彩色,与同学比一比,看谁画得正确、漂亮。
探究运用4、下图是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人们把它用作角花或边考点综合专题:一元二次方程与其他知识的综合◆类型一一元二次方程与三角形、四边形的综合1.(雅安中考)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2-4x+3=0的根,则该三角形的周长可以是()A.5 B.7 C.5或7 D.102.(广安中考)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方程x2-7x+10=0的根,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A.12 B.9C.13 D.12或93.(罗田县期中)菱形ABCD的一条对角线长为6,边AB的长是方程x2-7x +12=0的一个根,则菱形ABCD的周长为()A.16 B.12 C.16或12 D.244.(烟台中考)等腰三角形边长分别为a,b,2,且a,b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6x+n-1=0的两根,则n的值为()A.9 B.10C.9或10 D.8或105.(齐齐哈尔中考)△ABC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3,第三边的长是方程x2-8x +15=0的根,则△ABC的周长是.6.(西宁中考)若矩形的长和宽是方程2x2-16x+m=0(0<m≤32)的两根,则矩形的周长为.【方法8】7.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 +k2+3=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如果此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5,求它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多少.【易错4】◆类型二一元二次方程与函数的综合8.(泸州中考)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b+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一次函数y=kx+b的大致图象可能是()9.(安顺中考)若一元二次方程x2-2x-m=0无实数根,则一次函数y=(m +1)x+m-1的图象不经过()A.第四象限B.第三象限C.第二象限D.第一象限10.(葫芦岛中考)已知k、b是一元二次方程(2x+1)(3x-1)=0的两个根,且k>b,则函数y=kx+b的图象不经过()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11.(广元中考)从3,0,-1,-2,-3这五个数中抽取一个数,作为函数y=(5-m2)x和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mx+1=0中m的值.若恰好使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且使方程有实数根,则满足条件的m的值是.12.(甘孜州中考)若函数y=-kx+2k+2与y=kx(k≠0)的图象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类型三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根式的综合13.(达州中考)方程(m-2)x2-3-mx+14=0有两个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为()A.m>52B.m≤52且m≠2C.m≥3 D.m≤3且m≠214.(包头中考)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k-1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考点综合专题:一元二次方程与其他知识的综合1.B 2.A 3.A 4.B 5.86.16 解析:设矩形的长和宽分别为x 、y ,根据题意得x +y =8,所以矩形的周长为2(x +y)=16.7.解:∵一元二次方程x 2+(2k -1)x +k 2+3=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Δ>0,∴(2k -1)2-4(k 2+3)>0,即-4k -11>0,∴k<-114,令其两根分别为x 1,x 2,则有x 1+x 2=1-2k ,x 1·x 2=k 2+3,∵此方程的两个根分别是一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且此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5,∴x 21+x 22=52,∴(x 1+x 2)2-2x 1·x 2=25,∴(1-2k)2-2(k 2+3)=25,∴k 2-2k -15=0,∴k 1=5,k 2=-3,∵k<-114,∴k =-3, ∴把k =-3代入原方程得到x 2-7x +12=0,解得x 1=3,x 2=4,∴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3和4.8.B9.D 解析:∵一元二次方程x 2-2x -m =0无实数根,∴Δ<0,∴Δ=4-4×1×(-m)=4+4m <0,∴m <-1,∴m +1<1-1,即m +1<0,m -1<-1-1,即m -1<-2,∴一次函数y =(m +1)x +m -1的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故选D.10.B 11.-2 12.k>-12且k ≠0 13.B 14.k ≥1。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总分:120分时间:100分一、精心选一选,相信你一定能选对(每题2分,共2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1.在一些汉字的美术字中,有的是轴对称图形.下面四个美术字中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如图,△ABC≌△BAD,点A点B,点C和点D是对应点。
如果AB=6厘米,BD=5厘米,AD=4厘米,那么BC的长是(▲)。
(A)4 厘米 (B)5厘米 (C) 6厘米(D)无法确定第2题图第3题图3.如图,△ABN≌△ACM,AB=AC,BN=CM,∠B=50°,∠ANB=60°,则∠MAC的度数等于(▲)A.120° B.70° C.60° D.50°.4.如图,已知△ABC的六个元素,则下面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ABC全等的图形(▲)A.甲和乙B.乙和丙C.只有乙D.只有丙5. 以下图形中对称轴的数量小于3的是(▲)A.B. C.D.6.下列图形中,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三角形; B.射线; C.角; D.相交的两条直线;7.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A.过顶点的直线; B.底边上的高;C.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D.腰上的高所在的直线;8.在△ABC和△A′B′C′中,已知∠A=∠A′,AB=A′B′,在下面判断中错误的是(▲)A. 若添加条件AC=A′C′,则△ABC≌△A′B′C′B. 若添加条件BC=B′C′,则△ABC≌△A′B′C′C. 若添加条件∠B=∠B′,则△ABC≌△A′B′C′D. 若添加条件∠C=∠C ′,则△ABC≌△A′B′C9.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BD、BC为折痕,则∠CBD的度数为(▲)A.60°B.75°C.90°D.95°第9题图第10题图10.已知: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4,AD=6.延长BC到点E,使CE=2,连接DE,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BC﹣CD﹣DA向终点A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当t的值为(▲)秒时.△ABP和△DCE全等.A.1 B.1或3 C.1或7 D.3或7二、细心填一填,相信你会填的又快又好(每空3分,共33分)11. 工人师傅盖房子时,常将房梁设计如图所示的图形,使其牢固不变形,这是利用 .。
第一章轴对称图形单元测试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其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羊”字象征吉祥和美好,下图的图案与羊有关,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 ( )
A.1 B.2 C.3 D.4
2.平面上有A、B两个点,以线段AB为一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能作 ( ) A.3个 B.4个 C.6个 D.无数个
3.如图,已知∠AOB=40°,OM平分∠AOB,MA⊥OA,MB⊥OB,垂足
分别为A、B两点,则∠MAB等于 ( ) A.50° B.40°
C.30° D.20°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则它的顶角是 ( )
A.80° B.20° C.80°或20° D.不能确定
5.直角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位于三角形的 ( ) A.三角形内 B.三角形外 C.斜边的中点 D.不能确定
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3,一边等于6,那么它的周长等于 ( ) A.12 B.12或15 C.15 D.15或18
7.如图,在△ABC中,AB=AC,∠A=36°,两条角平分线BD、CE相交于点F,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共有 ( ) A.6个 B.7个 C.8个 D.9个
8.如图,把一个正方形三次对折后沿虚线剪下,则所得图形大致是 ( )
9.如图,DE是△ABC中边AC的垂直平分线,若BC=18 cm,AB=10 cm,则△ABD的周长
为 ( )
A.16 cm B.28 cm
C.26 cm D.18 cm
10.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有 ( )
①关于一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能重合;
②两个能重合的图形一定关于某条直线对称;
③一个轴对称图形不一定只有一条对称轴;
④两个轴对称图形的对应点一定在对称轴的两侧.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细心填一填(每题3分,共30分)
11.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和中线长分别是5 cm,6 cm,则它的面积是________.12.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DC,AC=BC,E是BA、CD延长线上的交点,∠E=40°,则∠ACD=___________.
13.如图,OE是∠AOB的平分线,BD⊥OA于点D,AC⊥BO于点C,则关于直线OE对称的三角形共有_________对.
14.如图,在∠MON的两边上顺次取点.使DE=CD=BC=AB=OA,若∠MON=22°,则∠NDE=__________.
15.如图,AB=AC=4 cm,DB=DC,若∠ABC为60度,则BE为__________.
16.在△ABC中,AB=BC,其周长为20 cm,若AB=8 cm,则AC=__________.
17.△ABC和△DEF关于直线l对称,若△ABC的周长为12 cm,△DEF的面积为8 cm2,则△DEF的周长为__________,△ABC的面积为__________.
18.如图,以正方形ABCD的一边CD为边向形外作等边三角形CDE,则∠AEB=_______.
19.数的计算中有一些有趣的对称,形式如:12×231=132×21.仿照上面的形式填空,
并判断等式是否成立:(1)12×462=_________×_________( ),(2)18×891=________×__________( ).
20.如图,点D 、E 分别为边AB 、AC 的中点,将△ABC 沿线段DE 折叠,使点A 落在点F
处,若∠B=50°,则∠BDF=_________.
三、耐心解一解(第21题6分,第25题10分,其余每题8分,共40分)
21.如图,求作点P ,使点P 同时满足:①PA=PB ;②到直线m ,n 的距离相等.(尺规作
图,保留作图痕迹
)
22、在△ABC 中,∠C=90°,DE 垂直平分斜边AB ,分别交AB ,BC 于D ,E.若∠CAE=∠B+30°,求∠AEB.(5分)
(第22题)
E
B
D
C
A
23.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B=∠C ,点E 是BC 边的中点. 试说明:AE=DE .
24.如图,在△ABC 中,AB=AC ,点D 在BC 边上,且BD=AD ,DC=AC .将图中的等腰三角形
全都写出来.并求∠B 的度数.
25.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BC,∠B=0
90,AB =14cm ,AD =18cm ,BC =21cm ,点P
从点A 出发,沿边AD 向点D 以1cm/s 的速度移动,点Q 从点C 出发沿边CB 向点B 以2cm/s 的速度移动,若有一点运动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
如果P 、Q 同时出发,能否有四边形PQCD 成等腰梯形?如果存在,求经过几秒后;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B
C
A D
参考答案
1.B 2.C 3.D 4.C 5.C 6.C 7.C 8.C 9.B 10.B 11.30 cm 2
12.30° 13.4 14.110° 15.2 16.4 17.12 cm 8 cm 2
18.30° 19.264 21 √; 198 81 √ 20.80° 21.略 22.140°
23.∵ 四边形ABCD 为梯形,∠B=∠C ,
∴ 梯形ABCD 为等腰梯形.(同一底上底角相等的梯形为等腰梯形) ∴ AB=DC . ∵ 点E 为BC 中点, ∴ BE=CE .
在△ABE 与△DCE 中,.AB DC B C BE CE =⎧⎪
∠=∠⎨⎪=⎩
,,
∴ △ABE ≌△DCE(SAS).
∴ AE=DE.(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24.△ABC、△DAB、△CAD均为等腰三角形,∠B=36°.设∠B=x°,
∵ AB=AC,
∴∠C=∠B=x.
又DB=DA,
∴∠DAB=∠B=x.
∴∠CDA=2x.
又CM=CD,
∴∠CAD=∠CDA=2x.
在△CAD中,∠C+∠CDA+∠CAD=180°,
∴ x+2x+2x=180°.
∴x=36.
25.能,经过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