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啤酒统计图
- 格式:xlsx
- 大小:11.88 KB
- 文档页数:2
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的财务分析提纲1.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货币政策分析其它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物价变动汇率变动产品问题销售政策问题经销商的经销区域太大,影响了生产企业对市场的控制啤酒市场的发展潜力啤酒的营养价值一业为主,多元发展化青岛啤酒的行业地位.1品牌价值燕京啤酒.1经营状况.2财务状况青岛啤酒.1经营状况.2财务状况偿债能力分析.1流动比率.2速动比率.3资产负债率.4产权比率营运能力分析.1存货周转率.2流动资产周转率.3总资产周转率盈利能力分析.1主营业务利润率.2总资产报酬率.3营业成本利润率.4净资产收益率发展能力分析.1销售增长率.2资本积累率其它指标1.宏观经济形势分析:2009年开始,中国经济停止下滑,开始逐步企稳上升,一季度GDP增长6.1%,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8.9%。
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7%,能够实现年初提出的全年同比增长8%的增长速度。
2010年,中国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极为严峻的各类自然灾害等挑战,虽然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基本稳定,但汇率不断升级、通胀压力不期而至、外部需求持续变化、资本流动大幅波动,宏观经济形势未可乐观,就如温总理曾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如果说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那么2010年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不过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稳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使得2010年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
201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9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2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1.9%,二季度增长10.3%,三季度增长9.6%,四季度增长9.8%。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
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比较作者:Jane一、啤酒行业概述1、中国啤酒行业处在成长期向成熟期的过渡从1980年到1995年,中国啤酒行业经历了长达15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啤酒产量在1981年仅百万千升基础上,达到500万千升用了6年,达到1000万千升又用了5年,再达到2000万千升仅用了6年。
1995年以后,啤酒行业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下降到6.8%。
行业成熟度显著提高,中国啤酒行业进入了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的阶段。
2002年,中国啤酒产量在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二之后,以2386.83万千升的产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啤酒生产消费国,啤酒也成为中国第一大酒种,但人均消费量仍不及世界平均消费量的一半,因此,中国啤酒市场仍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啤酒主要在我国各大中型城市销售,农村市场还未完全开发出来,而这几年农村经济取得较大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升。
因此,若把农村市场充分开发出来,就我国啤酒现有的产量还不够。
在市场方面,竞争更加激烈,而价格仍是竞争的焦点之一,也是在竞争中运用最多的手段,但啤酒行业经过近几年的竞争,价格空间已经不大,啤酒企业要在产品品种、质量及售后服务方面下工夫,“重视产品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将成为当前啤酒企业的共识。
另外,随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啤酒生产国和最重要的消费市场,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外战略投资者将目光瞄准了我国的啤酒产业,外资开始加大对我国市场的投资力度。
截至2006年,在啤酒产业中,外资比例已经上升到18%以上,而在未来几年中,啤酒产业的上游和下游外资比例还将持续增加。
啤酒行业增速在2006年相对平缓,销售收入的增速在14%左右。
2、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和高区域品牌集中度2006 年,在中国经济稳步增长的带动下,国内啤酒行业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全年啤酒产销量达到 3515 万千升,同比增长 14.7%,连续四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啤酒生产和消费国及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
连续两年营收下滑燕京啤酒增长乏力正在退出第一梯队作者:周月明来源:《投资者报》2016年第26期连续增长二十多年的啤酒业在近两年停下了脚步。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啤酒市场受经济增速放缓、消费环境整体低迷等因素影响,产量创近五年最低。
2015年1月至12月,全国累计啤酒产量4715万千升,同比下降5.06%。
这其中,啤酒巨头燕京啤酒(000729.SZ),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据燕京啤酒公布的2015年年度报告显示,过去一年燕京啤酒营业收入约为125亿元,相较于2014年的135亿元下跌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5.88亿元,同比下滑19%;啤酒业务完成销量483万千升,相较于2014年的532万千升下降9.22%。
这已是燕京啤酒连续两年营收下滑,2014年其营业收入为121.05亿元,同比下降11.96%;啤酒销售量532万千升,同比下降6.87%。
与其他啤酒巨头相比,燕京啤酒是否是下滑最惨烈的?啤酒业未来会进入到什么新阶段,又会对燕京啤酒有什么影响?其目前的竞争局势怎样,会采取什么新的方式抢占市场?就以上问题,《投资者报》记者近日致电公司公开电话,工作人员称,转答相关负责人给予回复,但截至发稿日尚未收到任何答复。
与其他巨头差距拉大对于公司2015年业绩不佳这一状况,燕京啤酒在年报中表示,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与整个大环境相关,整个行业都在走下坡路;二是2015年“凉夏”比2014年更严重,导致旺季不旺。
不过实际上,虽然整个行业都在下行,但燕京啤酒的销售量下降速度却居前五大啤酒巨头之首。
雪花2015年销售量为1168.3万千升,同比下降1.34%;青岛啤酒2015年销售量为848万千升,同比降低7.36%;百威英博2015年中国市场销量为745.6万千升,同比增长0.4%;嘉士伯在2015年有机销量下降4%,同比下降8.4%;而燕京啤酒销售量仅为483万千升,下滑9.22%。
燕京啤酒案例分析燕京啤酒成功增持“惠泉”燕京啤酒(000729、125729)公告:接中国证监会通知,公司因增持福建省燕京惠泉啤酒事项所涉及的要约收购义务已获中国证监会的豁免。
点评:据悉,2004年10月8日公司与晋达国际、龚金柱、香港圣歌德奇等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约定公司将利用自有资金收购上述当事人所持有的“惠泉啤酒”股份3556.1万股(占总股本的14.2244%),并同时约定,若本次股权转让涉及的要约收购义务未能得到中国证监会的豁免,公司则不再收购晋达国际等所持有的“惠泉啤酒”股份。
所以这次豁免申请的通过,也预示着公司增持“惠泉啤酒”股权的顺利完成。
分析人士指出,这次增持完成后,公司持“惠泉啤酒”比例达到52.3724%,大大促进燕京啤酒开发福建及其周边市场,进一步完善公司的市场布局,并为公司提供较高的利润回报。
福建雪津啤酒做价58亿RMB卖给了海外啤酒商。
对于总股本11亿不到(即使全部转股后),目前股价7元,总市值77亿。
同样的青岛啤酒,总股本与业绩基本相似,股价9元。
既然海外啤酒商认同雪津啤酒的58亿,那对于中国啤酒3巨头之一的燕京的估价就要重新进行。
而且燕京在股改中必然含权。
以10送3计,燕京的市值降下降到54亿,这对国外啤酒商已经产生了举牌购并的动力。
本书以燕京啤酒为坐标,以行业大历史为背景,真实再现燕京25年的发展历程和中国式基业长青的本土化企业经验,并阐述这样一个事实:当中国改变世界的时候,燕京啤酒也在改变着整个中国啤酒行业的天下。
目录:第1篇创业期:羚羊在狮子眼皮底下的生存篇首语燕京啤酒开天辟地三法则第1章初生牛犊洞开市场大门第1节创业艰难百战多第2节亮剑——李福成与“燕京精神”第3节一肩挑政策让李福成大展拳脚第2章市场和产品“两手都要硬”第1节蚂蚁雄兵打出“胡同效应”第2节自主研发得人才者得天下第3节大决战:狮王京城争霸第3章燕京的放弃哲学:有所为有所不为第1节天上的豪门地上的燕京第2节豪门二次被卖群雄逐鹿中国第3节燕京绝不无条件合资第4节首次并购“一瓢水”财技展宏图第4章燕京创业成功的四大要素第1节倒掉1214吨啤酒第2节三顾茅庐——科技创新与人才至上第3节三大策略——总部战略得体第4节媒体也是市场——多方位利用传播平台第2篇成长期:牵手资本图谋全国篇首语强力资本+正确战略=成功第5章上兵伐谋:燕京成长模式大起底第1节资本战略模型:“红筹”股+深圳A股第2节燕京杀手锏——“11度清爽”第3节大华北战略从北京开始起航第6章斗法:燕京啤酒的行业领先之道第1节既生瑜何生亮第2节燕京PK青啤第3节叫好的“青岛” 叫座的“燕京”第4节两个企业家的大比拼第5节青啤——夺回王位却负债50亿第6节燕京——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第7章市场布线:啤酒业三强打响全面战争第1节青啤进京赶考燕京直捣黄龙第2节华润凶猛圈地战如火如荼第3节青啤变阵华润接棒第4节燕京五大经验集一大成第3篇扩张期:进入资本运作快车道篇首语资本运营是当今企业发展的锋利长矛第8章从“双雄逐鹿”到“三国演义”第1节燕京的天时、地利与人和第2节品牌风骨依旧只待再次扩张第9章燕京啤酒资本秘笈全揭露第1节五项并购原则助扩张第2节并购后的整合模型第3节并购两“泉” 如虎添翼第4节五大战略保驾护航第5节重点突破布局全国第10章战国时代啤酒行业众生相第1节洋品牌:战争中学习战争第2节价格战惨烈行业自救成泡影第3节哈啤大跃进AB坐收渔翁之利第4节甲醛门事件粤海巧打公关战凤凰涅槊第5节蓝带啤酒走下神坛的“第一洋品牌”第4篇做局期:燕京啤酒与中外品牌的新较量篇首语燕京是影响啤酒局的最大“石头”第11章第二集团军集体雄起第1节让人心惊肉跳的金星第2节重啤华正兴学“小鸡快跑”第3节金威直捣天津喜力助阵第4节集体雄起的共同之处第12章中国啤酒杯里的外资泡沫第1节外资巨头的第三次攻略第2节AB中国扩张进行时第3节全球主席的傲慢与英博的“红盖头”第4节日企的坚守第13章燕京啤酒成长挑战的面相第1节青岛啤酒轻视不得第2节警惕华润啤酒的渗透战略第3节AB是燕京啤酒最大的威胁第4节燕京啤酒请你一路走好精英访谈:李福成与燕京啤酒的企业成长观精英访谈:中国啤酒行业大势解读1980 1980年8月13日顺义县正式组建啤酒厂现场施工指挥部。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题目燕京啤酒公司营运能力分析院别经济学院专业会计学学生姓名石琦学号*********指导教师周少燕职称讲师2018 年 4 月15 日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课题信息:课题性质:设计□论文√课题来源:教学√科研□生产□其它□发出任务书日期: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院别:经济学院专业:会计学姓名:石琦学号:0131401392018 年4 月15 日约翰·汉密尔顿(1989)在《营运资金管理》一书中指出,营运能力分析必须要拓展到信用评价、融资能力、企业信贷能力等多方面内容上,从整体上考虑并制定合理的营运官能力政策和评估指标。
赫伯特·维恩劳布(1998)对 10 个不同行业的企业营运资产管理体制进行了对比,发现不同行业的营运资产管理政策和体制有明显差异,其对营运能力的评估和分析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激进的投资类、金融类企业通常看重的是企业应收账款的周转状况,而零售类行业则关注于存货资产的情况。
黄晓博(2016)在《运用财务比率分析公司的流动资产营运能力》中提到财务比率分析能否有效的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对于提升管理层科学化管理水平,规范企业生产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而目前我国公司在分析自身的资产营运能力时,通常体现的有两大类一是反映流动资产营运效率的指标,其二是反映固定资产及总资产使用效率的指标,二者更加离不开对财务比率的运用。
赵丽杰(2017),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企业盈利能力与营运资本管理也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因此企业的管理者为了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就需要积极的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完善营运资本管理,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王泽宁(2017)认为,每一个身处资本市场内的企业都需要寻求其独有的生存方式,每一个企业的营运能力都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来制定,对于分析体系的研究,我们不能拘泥于其含义、在分析时产生的问题、从理论层面找到解决对策等方式。
燕京啤酒管理信息系统成功案例分析1燕京啤酒管理信息系统成功案例分析(张瑞君谢广军等)燕京啤酒管理系统主要由财务系统、销售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和存货管理系统等构成,目前采购管理系统为预留系统。
通用管理软件与专项开发相结合,实现管理增值——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信息系统成功案例分析1.企业简介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公司是1993年以原北京市燕京啤酒厂为核心发展组建的国家二级企业,燕京啤酒集团现已成为中国啤酒行业吨位最大的“航空母舰”。
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为燕京啤酒)是燕京啤酒集团的上市公司,2000年燕京完成啤酒销售量14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实现利税总额9.2亿元。
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结构图如下所示。
燕京啤酒是目前沪深股市啤酒类上市公司的龙头股,就其优良的质地而言,称之为食品酿酒业的蓝筹股也是毫不过分的。
燕京啤酒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精良的生产装备、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国内最先进的产品检测仪器,全面实现生产控制自动化,产品全部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综合实力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一个企业的成功固然与其生产技术息息相关,然而管理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这些先进的生产技术能否真正给企业带来效益,良好的技术只有与优秀的管理思想相结合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作为一个大规模的企业,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依赖于其信息化建设情况和信息管理水平,企业管理系统是企业管理思想的体现。
燕京啤酒的成功与其科学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案例将对燕京啤酒管理系统进行剖析,探寻其成功的经验。
2.燕京啤酒管理系统解决方案2.1总体目标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1991年已经实现财会电算化,而业务处理一直处于手工状态。
随着企业规模的日益增长,业务量也逐渐增加,手工处理方式带来的各种弊端开始暴露出来,侵蚀着企业的收益,阻碍了先进管理方法的运用。
特别是啤酒行业的特点:啤酒是一种保质期短的液体饮料,这一特性决定了啤酒行业是一个地域性较强的行业,企业的兴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本地市场的占有率,因此加强销售管理十分必要。
全国20城市啤酒市场调查报告类别:调查报告行业分类:食品烟草\酒类饮品调查时间:2001年报告内容:随着夏日的来临,又一轮啤酒大战即将爆发。
分析前些年的市场,可以看出价格是引发啤酒大战的主要原因。
但近一两年来,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价格已不再是消费者购买啤酒的首要因素,而人们购买时更看中的是啤酒的品牌及流行的时尚。
啤酒大战势在必然从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1999年“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相关数据可以看出,1999年,中国20城市居民人均消费啤酒数量为2.96罐/每周、3.19瓶/每周和2.44扎啤/每周(见表一)。
由此数据,可看出城市居民对啤酒的巨大需求。
随着城市居民对啤酒需求的不断增长,啤酒企业将扩大生产规模,而啤酒产量的快速增长又将引发行业乃至消费市场的波动。
于是,啤酒市场将趋饱和,消费需求的推动力会逐步削弱乃至消失,啤酒企业以销定产的经营方式也要使啤酒产量的增长速度放缓。
这样,啤酒行业间的竞争会越来越趋激烈,而竞争的结果必然引发啤酒大战。
(表二)表一20城市居民每周饮用啤酒量表二全国及地方啤酒品牌前三位低价——不是取胜的法宝价格并不是企业取胜的法宝。
新生代1999年有关啤酒品牌忠诚度的数据显示,人们对品牌的忠诚度高,并不是由于其价格低,而在于品牌本身的价值。
真正有实力的啤酒企业,其品牌忠诚度均较高,另外,新生代的调查还显示,不同收入的啤酒消费者对品牌偏好度也有着很大的不同。
(表三)表三不同收入消费者的品牌偏好度因此,企业在价格定位的决策上,应走出传统低价的误区,因为低价位虽然可以占领一时一地的市场,但却无法巩固或占领整个市场。
那种恶意的、无序的价格竞争,将导致市场的毁灭。
品牌意识才是企业应培养的新生代的调查表明,啤酒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要有敏锐的竞争意识外,还要有敏感的品牌意识,同时必须了解自身及其他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位置,并了解消费者的品牌观。
图一、20城市全国性啤酒品牌忠诚度图二20城市啤酒消费者品牌观全国性品牌少得可怜在新生代的调查数据中,就有21种全国性啤酒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