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后期烘炉及煮炉相关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7
余热锅炉烘炉煮炉方案目录一、烘炉方案1、烘炉前应具备条件2、烘炉注意事项3、烘炉升温曲线图二、煮炉措施1、煮炉应具备条件2、煮炉要求3、煮炉结束后工作三、汽水图Ⅰ烘炉方案一、烘炉前应具备条件:1、锅炉附属装置全部组装完毕,水压试验合格。
2、砌砖和保温合格。
3、热工仪表试验合格。
4、炉墙上有测温点和取样点。
5、锅炉各部分内外清理干净。
6、应向锅炉上合格的除盐水,应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二、烘炉应注意事项:1、烘炉温度应按炉出口温度测定。
2、前期炉温要缓慢升高,每小时升温不超过10度,每天升温不超过20度。
3、若特别潮湿,应适当减慢升温速度。
4、烘炉时严禁用烈火烘炉,使炉温急剧上升。
5、第一天升温不超过50度,4天升温到110度保持一天,8天升温到160度保持一天,12天升温至小于220度保持两天。
6、烘炉总时间大概用14-16天结束。
7、烘炉温度以过热器出口温度为准。
Ⅰ温度(℃)2202102001901801701601501401301201101009080706050时间(h)24 48 72 96 120 144 168 192 216 240 264 288 336 360 384Ⅱ煮炉措施一、具备条件:1、烘炉后期耐火砖灰浆样含水率小于7%。
2、加药、取样管路及机械已全部安装结束,并已调试合格。
3、化学水处理及煮炉药品全部预备。
4、锅炉的各传动设备均处于正常投运状态。
5、锅炉、化学分析等有关各岗位员工全部到岗。
二、煮炉要求:1、设备防护罩齐全,平台、栏杆、爬梯、扶手牢固,安全通道无阻,照明良好。
2、热工仪表值指示正确。
3、锅炉水位降至最低水位处。
4、本锅炉第一次加药,磷酸三钠170Kg,氢氧化钠34 Kg.配成20%溶液,从加药管加入汽包(1m3炉水家5Kg磷酸三钠和1Kg氢氧化钠,先加磷酸三钠再加氢氧化钠)5、添加燃料,启动锅炉升温,当温度升到250℃时投入强制循环泵运行,缓慢升压。
6、当压力升至0.2MPa时,开过热器疏水门并冲水位计1次。
锅炉的烘炉和煮炉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安全、高效地进行锅炉的烘炉和煮炉操作,保障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各类锅炉的烘炉和煮炉操作。
第三条烘炉和煮炉操作应严格按照本规程的要求执行。
第四条烘炉和煮炉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持有相应的操作资格证书。
第五条在煮炉和烘炉操作过程中,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严禁违规操作。
第六条各级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操作指导,对违反本规程的行为进行纠正。
第二章烘炉操作规程第一节烘炉前的准备工作第七条烘炉前,应仔细检查烘炉设备及配件是否完好。
第八条烘炉前,应进行烘炉区的安全检查,确保无杂物、无明火等安全隐患。
第九条烘炉前,应检查燃料和热源是否充足。
第十条烘炉前,应清理烘炉底部的灰渣和燃烧器部分的污垢。
第二节烘炉的操作流程第十一条开启烘炉前,应按照操作手册依次操作。
第十二条操作人员在开启烘炉前,应检查电气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第十三条开启烘炉后,应调整热风温度和风量,确保烘炉内温度的控制。
第十四条烘炉运行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各部位的温度、压力和流量。
第十五条烘炉停机前,应关闭热源和烘炉内的设备。
第十六条烘炉停机后,应进行烘炉设备的清洁和维护。
第三节烘炉的安全操作要求第十七条在烘炉操作过程中,严禁在烘炉周围堆放易燃物品。
第十八条在烘炉操作过程中,严禁超负荷运行烘炉。
第十九条在烘炉操作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烘炉设备的耐火材料。
第二十条在烘炉操作过程中,应设有烘炉报警系统,确保安全报警的及时性。
第二十一条在烘炉操作过程中,应设有应急处理措施和设备,以应对突发情况。
第三十二章煮炉操作规程第一节煮炉前的准备工作第二十三条煮炉前,应仔细检查煮炉设备及配件是否完好。
第二十四条煮炉前,应进行煮炉区的安全检查,确保无杂物、无明火等安全隐患。
第二十五条煮炉前,应确保燃料和水源充足。
第二十六条煮炉前,应清理煮炉底部的污垢和燃烧器部分的杂物。
锅炉烘炉煮炉施工方案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对于锅炉烘炉煮炉工程,首先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序、质量要求和施工周期。
2.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施工方案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对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有清晰的理解和掌握。
3.对锅炉烘炉煮炉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并按照要求做好设备的保护措施,以确保施工过程中设备不受到损坏。
二、施工工序1.烘炉工序(1)清洁:对烘炉设备进行清洁,包括炉内清洁和外观清洁。
(2)点火:根据烘炉设备的型号和操作规程进行点火,确保烘炉能够正常工作。
(3)预热:对烘炉设备进行预热,温度逐渐升高,直到达到工艺要求的温度。
(4)烘炉:将待烘炉的物料放入烘炉中进行烘炉处理,根据工艺要求设定烘炉时间和温度。
(5)冷却:烘炉结束后,对烘炉设备进行冷却处理,确保设备安全。
2.煮炉工序(1)配置煮炉溶液:根据工艺要求,配置煮炉溶液,包括溶液的成分和浓度。
(2)煮炉:将待煮炉的物料放入煮炉设备中,加入煮炉溶液,按照工艺要求调节温度和煮炉时间。
(3)冷却:煮炉结束后,对煮炉设备进行冷却处理,确保设备安全。
3.锅炉工序(1)清洁:对锅炉设备进行清洁,包括锅炉管道和锅炉外表面清洁。
(2)灌水:将清洁后的锅炉设备灌满水,然后进行放水试验,确保锅炉安全。
(3)点火:对灌水完成的锅炉进行点火,进行试运行,确保锅炉工作正常。
(4)正式运行:根据工艺要求设定锅炉参数,进行正式运行和调试,确保锅炉能够稳定工作。
三、质量控制1.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个工序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每个工序的质量符合要求。
2.设立质量检验点,对烘炉、煮炉和锅炉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试验,记录检查结果。
3.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4.施工结束后,对施工质量进行验收,填写相应的施工记录和验收报告。
四、安全防护措施1.施工现场要划定安全防护区域,对施工区域进行封闭和标识,确保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区域。
锅炉烘炉、煮炉新安装的锅炉、经大修和改造的锅炉在投入运行前都必须进行烘炉、煮炉。
这时对锅炉、辅机安装和制造质量的一次全面检查,也是正式运行前必须进行的一个环节。
一、烘炉(一)烘炉的目的及方法新安装的锅炉在炉墙内、耐火混凝土及磨面层内部都含有大量水份.烘炉的目的是对新安装的锅炉炉墙进行缓慢烘热,使炉墙中的水份缓慢逸出,达到一定的干燥程度,确保炉墙的热态运行质量。
防止锅炉运行时由于炉墙潮湿,急骤受热后水份大量蒸发,急剧膨胀不均而造成炉墙变形、开裂。
此外,烘炉还可使炉墙的灰缝达到比较好的强度,提高炉墙耐高温的能力。
烘炉的方法目前主要有两种,即火焰烘炉法和蒸汽烘炉法。
烘炉时,应根据各种不同的锅炉型号,是轻型炉墙还是重型炉墙,当时、当地的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升温曲线。
按确定好的升温方案进行烘炉.要注意绘制升温曲线,并将其存入锅炉技术档案。
(二)烘炉应具备的条件1、锅炉本体及工艺管道全部安装完毕,水压试验合格。
炉墙砌筑和管道保温工作全部结束,并检查验收合格.炉膛、烟、风道都已安装完毕,保温结束,内部清理干净,外部拆除脚手架并将周围场地清扫干净。
2、送风机、引风机、除尘器、制粉、喷油及锅炉附属设备安装完毕,并经单体试车合格。
3、锅炉的热工及电气仪表安装完毕并调试合格,汽包及联箱的膨胀指示器安好并调整到位。
4、按技术文件的要求选好炉墙测温点和取样点,并准备好温度计和取样工具。
5、有旁通烟道的省煤器应关闭主烟道挡板,使用旁通烟道.无旁通烟道时,省煤器循环管路上阀门应开启。
6、开启锅炉上所有排气阀和过热器集箱上的疏水阀.7、准备好木材、煤等燃料,用于链条炉排上的燃料中的不得有铁钉、铁器,准备好各种工具、器材及用品(包括检查、现场照明等)。
8、编制烘炉方案及烘炉曲线,对参加烘炉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准备好有关烘炉的记录表。
烘炉人员都已经过培训合格,并排列值班表,按要求,准时到岗.9、冲洗锅炉,注入处理合格的软水,并上水至正常水位。
烘炉、煮炉方案一、烘炉1、烘炉的目的和意义:锅炉安装竣工后,在投入运行前,必须对炉墙、烟道砌筑体用火或者其他热源进行烘烤,使其彻底烘干。
如果不经烘炉急速升火,往往会由于气体的迅速蒸发,逸出不畅,产生很大的压力,使炉墙产生裂缝或变形。
烘炉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操作不当除会引起炉墙损坏外,还会降低炉墙实用寿命。
2、烘炉的方法:按照各自的具体情况,烘炉可采用燃料烘炉,热风烘炉和蒸汽烘炉三种方法。
本台锅炉在三个落灰斗入口加燃料进行烘炉。
3、烘炉前的准备工作(1)、锅炉本体安装及炉墙保温,管线设备保温工作已完成,炉墙漏风试验合格。
(2)、锅炉、辅机各设备已安装试运完毕,能随时投入运行。
(3)、锅炉的热工电器仪表均已安装检验完毕。
(4)、烘炉用的临时设施,如蒸汽和热风联络管道均已齐备,烘炉需用的燃料、机具、材料、备品和安全用品已经准备充足。
(5)、在炉墙上已装好监视温度计。
温度测点应选在炉膛侧墙中不、上方1.5—2m处。
此外在过热器两侧中部炉墙和后墙中部也应安置测点。
(6)、耐火混凝土必须超过其养护期后才允许进行烘炉。
(7)、制定烘炉方案和烘炉升温曲线图。
(8)、锅炉给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9)、炉内外及各通道应全部清理完毕。
4、烘炉时间:应根据锅炉类型,炉墙结构和所用材料,砌筑季节,砌体湿度和自然风干时间长短,干燥程度而确定,宜为14—16天。
该台锅炉宜为10—14天。
5、烘炉的温度要求:烘炉的温度根据现场条件,炉墙结构的不同而选择烘炉方法。
烘炉温升应按过热器后(或相当位置)的烟气温度测定,该台锅炉其温升应符合下列规定:(1)、第一天温升不超过80℃;(2)、每天温升控制在10—20℃,后期烟温不应大于60℃;(3)、在最高温度范围内的持续时间不应小于24小时。
当炉墙特别潮湿时,应适当减慢升温速度,延长烘炉时间。
6、烘炉注意事项(1)、锅炉内诸如的水应是经过处理的水,水位应稍低于正常水位。
(2)、烘炉时开启汽包的放空阀和过热器的疏水阀。
锅炉的烘炉和煮炉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为保障锅炉的安全运行,提高烘炉和煮炉操作的效率和质量,制定本规程。
第二章责任和权限1. 烘炉和煮炉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证书。
操作人员需熟悉锅炉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要求,并具备应急处理和事故处理能力。
2. 烘炉和煮炉操作人员应按照规程和操作指导书进行操作,严禁擅自修改操作流程和参数。
3. 负责制定并执行煤炭和燃料的供应计划,保证锅炉的正常燃烧。
4. 负责安排锅炉的检修和维护工作,及时清理和更换附件设备。
第三章烘炉操作流程1. 烘炉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 检查炉内是否有杂物和残余物,必要时进行清理。
(2) 检查燃烧器和辅助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正常运行。
(3) 检查烘炉的水位、压力和温度,确保在正常范围内。
(4) 检查燃料的供应情况,确保充足并正确配比。
(5) 检查烘炉的进出口阀门和排污阀门,确保正常通畅。
2. 烘炉的操作步骤:(1) 打开炉门,逐层放入燃料,注意保持燃料的均匀分布。
(2) 关闭炉门,并根据燃烧系统的要求,调整燃烧风量和供热参数。
(3) 开启点火装置,点燃燃烧器并观察燃烧情况。
(4) 根据烘炉的使用要求,调节水位和压力,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5) 监控烘炉的温度和压力,及时采取调节措施。
(6) 定期清理炉灰和排污,保持烘炉的正常工作。
(7) 烘炉停用时,逐步停止燃烧器并关闭炉门和燃气阀门。
第四章煮炉操作流程1. 煮炉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 检查锅炉的水位、压力和温度,确保在正常范围内。
(2) 检查燃烧器和辅助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正常运行。
(3) 检查煮炉的水质,必要时进行处理和调整。
(4) 检查燃料的供应情况,确保充足并正确配比。
(5) 检查煮炉的进出口阀门和排污阀门,确保正常通畅。
2. 煮炉的操作步骤:(1) 根据煮炉的使用要求,调节锅炉的水位和压力。
(2) 打开燃烧器的供气阀门,并根据燃烧系统的要求,调整燃烧风量和供热参数。
(3) 点燃燃烧器并观察燃烧情况。
循环流化床锅炉烘炉、煮炉措施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一种新型的锅炉。
与传统的锅炉不同,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高效节能、低污染、操作简单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使用。
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过程中,烘炉和煮炉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下面介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烘炉和煮炉措施。
烘炉措施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烘炉是指在锅炉启动前,对燃料进行预热处理,以提高锅炉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烘炉通常采用天然气、柴油或沼气等作为燃料,通过燃烧加热空气对燃料进行烘干。
烘炉的主要目的是除去燃料中的水分,以免在燃烧时产生大量水蒸气,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
同时,在烘干过程中,锅炉的温度也会逐渐升高,从而为煮炉做好准备。
在烘炉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控制好烘炉温度。
烘炉温度过高容易导致燃料着火,影响炉内温度分布,影响煮炉质量。
一般来说,烘炉温度应控制在300℃至500℃之间。
2.控制好烘炉空气速度。
烘炉空气速度不宜过快,过快会导致燃料吹散、氧化不充分,影响煮炉质量。
一般来说,烘炉空气速度应控制在1.5m/s至2.0m/s之间。
3.控制好烘炉时间。
烘炉时间不能太长,否则会影响煮炉效果。
一般来说,烘炉时间以燃料含水量、热值、烘炉温度、空气速度等因素为基础,一般在30min至1h之间。
煮炉措施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煮炉是指锅炉正式启动后,对燃料进行燃烧处理,使其释放出热能,驱动锅炉发电等设备正常运行。
煮炉作业是锅炉操作中最关键、最复杂、最危险的过程,需要科学严谨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措施。
在煮炉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控制好燃料供给。
燃料供给应根据锅炉的实际负荷和燃料特性来确定,避免煤粉燃烧不充分或烧掉锅炉等问题。
2.控制好空气供给。
为保证燃烧效率,空气供给应根据锅炉的实际负荷和燃料特性来确定,避免燃料吹散或燃烧不充分等问题。
3.控制好煮炉时间。
煮炉时间应根据锅炉的实际负荷和燃料特性来确定,避免煮炉时间过长或过短等问题。
4.定期检查锅炉。
锅炉操作中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
循环流化床锅炉烘炉、煮炉措施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一种高效、低污染、适应性强的工业热能设备。
在生产过程中,为确保其正常运转,需要采取一些烘炉、煮炉措施。
下文将从原理、运行要点、故障排除等方面介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操作措施。
1. 原理循环流化床锅炉是利用高速空气的冲击力和磨擦力使颗粒床产生剧烈波动的设备,实现床层悬浮状态下的高温气体与固体的反应。
热量从高温气体流向颗粒床,颗粒床内温度上升,发生物理化学反应,从而达到产生高压蒸汽的目的。
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良好的适应性,特别适用于燃料成分复杂、含硫量高、低品质燃料的燃烧,因此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 运行要点2.1 正常操作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正常操作中,应注意以下要点:1.保持水质清洁,确保水质达到要求,防止管道堵塞或腐蚀设备。
2.检查燃料质量,保证燃料品质符合规定标准。
3.定期检查各系统的设备,保证其完好无损,减少故障发生。
2.2 烘炉操作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开始工作前,需要进行烘炉操作,以减少床层物质含水量,使其达到干燥状态。
1.充分预热炉膛,炉膛温度达到80℃时,打开烘炉风机,将风量调至所需值。
2.打开循环水泵、送风机、锅炉进水阀,开始循环往复。
同时加入适量的原料。
3.在烘炉过程中,应及时检查床层温度,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3 煮炉操作循环流化床锅炉完成烘炉操作后,可进行煮炉操作,完成蒸汽的生产。
1.打开燃料进气阀,同时打开主机上的煤气进气阀和汽水分离器底部的泵阀门。
2.在煮炉过程中,应保持锅炉内的水位稳定,并根据需要进行水位调节。
3.加入适量的脱碳剂,调整pH值,控制气和煤的混合比例,保证燃烧效果。
4.定期检查床层情况,及时清理松散物质。
3. 故障排除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操作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故障,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床层不稳定:可通过增加排气量,降低风速、调整物料分布等方式解决。
2.燃料积灰:可增加新鲜燃料的供应,降低物料比重,及时清理积灰。
锅炉的烘炉和煮炉操作规程锅炉是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它的安全运行是保障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之一。
在使用锅炉时,烘炉和煮炉操作是非常重要的步骤,下面就介绍一下锅炉的烘炉和煮炉操作规程。
一、锅炉的烘炉操作1. 烘炉前准备在进行烘炉前,应对锅炉进行清洗,并清除锅炉内残留的水,确保锅炉内干燥。
烘炉时需要注意下列事项:1.关闭进水阀门,排气阀门。
2.打开烟囱排气阀门,让烟囱内空气畅通。
3.在烘炉前,应检查热风门、燃气阀门、吹扫阀门、循环阀门、进风阀门、排渣阀门是否完好无损。
2. 进行烘炉操作烘炉主要是为锅炉内表面或水平面进行烘干操作,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开启燃煤锅炉的燃气阀门并打开燃气切断阀门。
2.打开吹扫阀门,启动风机,并关闭热风门,使热风进入锅炉内部。
3.把燃烧室温度调节在50℃左右,并逐渐升温,直至设定温度,保持温度两小时以上,使锅炉内表面和水平面干燥。
4.烘炉操作完成后,关闭吹扫阀门、风机燃气切断阀门、燃气阀门、进气阀门和排气阀门。
二、锅炉的煮炉操作煮炉操作是指把水放入锅炉内,烧开并使锅炉产生蒸汽的操作,以下是具体操作流程:1. 煮炉前准备1.进行清洗:煮炉前要对锅炉进行彻底的清洗,清除锅炉内部的污物。
2.加水:在煮炉前,应加足够的水,可根据锅炉的水位标志线加水。
3.排气:倒入水后需进行排气操作,以确保锅炉内的空气被排出,避免锅炉启动后出现爆炸等危险情况。
2. 进行煮炉操作1.点炮:按照锅炉的燃烧方式点炮,使燃烧器点燃煤气或油气,产生火焰。
2.调节煤气量:煮炉过程中,应逐渐调节煤气量,使锅炉产生适当的蒸汽,同时加强煙囪的抽力,让燃烧更加完全。
3.观察水位:在煮炉过程中,应时刻观察水位,保持水平稳定,防止煮干锅炉。
4.关闭煮炉:煮炉完成后,应先关闭燃烧器,停止煮炉操作。
同时,应开启排污管道,释放锅炉内余压和热水,待水温降至常温时,方可停止放水。
结论对于锅炉的烘炉和煮炉操作规程,应遵循操作流程,认真细致地进行操作,确保锅炉安全、高效、稳定地运行。
本文档可编辑修改!
1 锅炉的烘炉和煮炉安全操作
烘炉操作 1、对于炉墙新砌的锅炉和长时间使用的锅炉,在投入运行前,必须进行烘炉。
2、水位保持在最低水位,首先燃用木柴,燃烧必须均匀稳定。
3、一昼夜后,火堆可占至炉排面积三分之一,炉内水温不超过70℃。
4、三昼夜后,可用煤逐渐代替木柴烘炉,烟道挡板要开到烟道面积三分之一至六分之一。
5、一星期后,可投入运行,对于冬季砌筑的炉墙,烘炉时间应加长。
煮炉操作 1、新安装和检修后的锅炉,现运行前必须把炉内部的锈、油脂和污垢通过煮炉加以排除。
2、锅炉上水到最高水位。
每一锅炉水加12—15公斤的碳酸钠或氢氧化钠。
3、升起微火将水烧开,产生蒸汽,通过空气阀排出,水位要保持一定。
4、加热24小时后,停炉冷却,排除冷水,及时用水冲洗干净,直至炉筒,联箱内壁无油垢和锈班,煮炉才算合格。
热水锅炉安装工程
烘
炉
与
煮
炉
方
案
烘炉与煮炉方案
1.1烘炉的目的
烘炉工序是锅炉投入运行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作用是排除炉墙及浇筑体中的水分,使炉墙内的水分控制在 2.5~10%之间,以防止炉墙在运行过程中产生裂缝、变形、脱落等现象。
(烘炉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锅炉的运行效果。
因此烘炉工作也是本体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的质量控制点。
施工中应认真按规范、操作程序进行)。
1.2.烘炉必备条件:
(1)土建施工已进尾声,锅炉房已封顶,水处理、循环泵、鼓、引风机、炉排、输煤、除渣、除尘、照明、排污冷却水等系统,均应安装完毕,并经试运转合格。
(2)炉体砌筑和保温工程应结束,并经整体漏风试验合格。
(3)水位表、压力表、测温仪器等烘炉必用的热工,电气仪表均应安装完毕并经调试合格,能正常投入使用。
(4)锅炉的耐火浇筑料养护期已满。
一般养护期不低于14天。
(5)因热水锅炉的烘炉方式是采用锅内带压烘炉,所以烘炉前,锅炉自动补水系统必须完善,且能满足使用要求。
补水系统可由站内的变频自动给水系统提供,也可由自来水系统提供。
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均需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三方事先约定,确定好实施方案。
1.3烘炉前的准备工作:
(1)制定烘炉方案,现场标示烘炉升温曲线图。
(2)打开所有炉门及风、烟管道的调风板,自然通风24h以上。
(3)清扫炉膛、烟道,对锅炉进行全面检查。
(4)安装监视测量炉膛温度、锅水温度、压力的各种仪器仪表。
(5)如采用测温法来确定烘炉效果,必须在燃烧室两侧中部,炉排上方1.5~2米处,红砖墙外表面以内100mm处,安装两支0~100℃玻璃管水银温度计;也可安装测量炉膛温度的就地显示仪表,定时进行观察、记录。
(6)在上锅筒或集气罐上安装自动排气阀。
其直径不小于DN20。
(7)备足木材及引火物,木柴上严禁有铁钉等金属物;清除现场易燃易爆物品,配备必要消防器材。
(8)上锅筒的排气管(DN50)已经接到安全处。
(9)锅筒和集箱上的膨胀指示器应安装完毕,并在冷态状态下,调整到零位。
1.4烘炉程序
(1)烘炉前首先开启上锅筒上的放空阀;关闭所有排污阀;向炉内注入合格的软化水,至锅内气体排净为止。
全面检查锅炉所有阀门及连接部,确认无渗漏后,将锅内压力升至02~0.3MPa便可做点火准备。
(2)在炉排上先铺一层炉渣或燃煤,以防炉排烧坏。
在炉膛中、前部铺设适量木柴,然后点火升温。
(3)烘炉期间的温度控制,应以炉膛温度为主,尾部烟气温度为辅;因该锅炉采用的是(轻)重型炉墙,前、后拱,采用耐火混凝土振捣浇筑,因此烘炉质量主要考虑浇筑拱的烘烤情况。
炉膛温度以每小时温升≯100C、每天≯800C为宜;烘炉后期每天不应>1600C。
(4)烘炉时间为16天。
烘炉期间,炉膛要保持昼夜不间断均匀燃烧,烘炉初期宜用文火烘焙,以后逐日缓慢加大;6天以后可在炉排上加适量的煤与木柴一起混合燃烧;如上煤系统不完善,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用木柴烘炉时间。
(5)烘炉期间,应严格按预定好的升温曲线控制好炉膛温度。
实际烘炉过程中不可出现“波浪式”炉温曲线。
(6)每隔1小时,记录一次炉膛温度及尾部排烟温度;30分钟作一次水温记录;为防止锅水汽化,宜控制水温不超过90℃;当超过90℃时,应打开前下集箱两侧排污阀进行排水,当锅水温降至80℃左右时,停止排水;在排水过程中,应同时对锅炉进行补水,使锅炉始终处于满水状态;每隔2小时,对炉前压力表及炉顶排空阀,做一次冲洗及手动排气(炉顶应安装DN25的自动排气阀)。
(7)炉排在烘炉过程中,应根据实际燃烧情况,定期适度转动;操作人员每隔2小时,应对炉墙、钢结构、锅筒、集箱等部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如发现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升温及时处理。
(8)烘炉期限,应根据现场条件和炉墙干湿程度,适当延长或缩短。
当外墙砖缝砂浆含水率不超过 2.5%或安放在炉墙中部的温度计指示为50℃,并维持48h时,即认为烘炉合格。
(9)当外墙砖缝中砂浆含水率降至10%以下时,即可开始煮炉工作。
(10)烘炉过程中,应绘制锅炉实际升温曲线图,作为资料存档。
1.5煮炉:
(1)煮炉的目的
是为了清除锅炉内部的油污、铁锈以及附着管壁及锅筒内的细小杂物。
预防这些杂物对锅炉运行产生不良影响。
应按GB50273-09第八章有关章节的规定进行。
(2)当墙(后墙、轻型墙下部)的中部红砖外墙100mm处,温度应达到500C,并持续48小时,即可进行煮炉工作。
(3)加药按下表操作。
投药的工作人员,应穿戴好胶鞋、胶手套、
眼镜、口罩等防护用品(最好准备2%硼酸水或2%高锰酸钾等治疗碱烧伤药品)。
煮炉加药量配方
2:无磷酸三钠时,可用碳酸钠代替,数量为磷酸钠的1.5倍;
3:单独使用碳酸钠煮炉时6Kg/m3;
4:煮炉应与循环系统切断,以防止药物进入系统及影响煮炉质量。
(4)煮炉程序
①加药前暂停向炉膛内添加燃料,当锅水温度降到50~60℃时,打开排污阀放水;将锅水降至低水位(以投药后水不会溢出为宜)。
因该锅炉水系统为,从炉后向炉前方向强制循环,因此药品投放口选择在上汽包尾部的放气阀处。
②加药时,不得将煮炉药品固体,直接加入锅内,投放前必须进行稀释;稀释后溶液浓度以20~30%为宜;加药时作业面应用塑料布铺垫好,加药口处应放置安全漏斗,切勿使溶液外流。
③药品可分多次加入。
操作:
a可将总药量分成3~4份,第一次加药可适当增加磷酸三钠(Na3PO4·12H2O)的比例,防止因局部碱度过高对金属造成腐蚀。
b第一次加药后,用盲板将加药口封死,然后从前下集箱处排水,同时手动补水使药品在系统中流动,并使锅筒水位始终保持在低水位状态。
c以后依次进行,直至加完将全部药品的95%。
d其余5%作为补充加药。
煮炉 操作程序
炉额定压力的75%左右,压力较低时,可适当延长煮炉时间。
⑤煮炉期间,应定期(每2小时一次)从上锅筒和下集箱处取样化验锅水碱度;当锅水碱度低于45mol/L
时,应补充加药。
锅水温为额定温度。
⑥煮炉曲线图(见右图)
13.6停炉冲洗检查:
(1)当烘、煮炉结束后,可按下列程序
进行锅炉的冲洗检查工作。
(2)停止向炉内供煤;将炉排上的燃料燃尽并排出;停止鼓风机,微开引风机;炉排继续运转一圈以上,以使炉排得到充分冷却。
(3)停炉4小时后,打开烟道档板及炉门,使炉膛自然通风;并每小时进行1次排污和补水。
24小时后可适当增加排污、补水次数,直至炉膛温度降至60℃以下为止。
(4)打开上锅筒上的放空阀,从各排污口依次进行排污,直至将锅水全部放净为止。
打开人孔、手孔,用软化水冲洗锅筒、集箱内的沉积物,检查排污阀处是否堵塞现象。
(5)煮炉后,以检查锅筒、集箱内壁无油垢、锈斑、焊渣等,并
用棉纱擦去锅筒内壁附着物后露出金属本色为合格。
(6)清洗结束,并通过冲洗检查,确定煮炉结果合格后,应将检验结果记录备案。
然后按规范要求,重新更换人孔、手孔垫,并正确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