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背书转让常见的错误有哪些[会计实务优质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Problems Likely to Arise in the Endorsement of
Trade Bill
作者: 顾少平
作者机构: 中国建设银行长春一汽支行,吉林,长春,130011
出版物刊名: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页码: 13-15页
主题词: 商业票据 法规理解 背书不同
摘要:商业票据(指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在背书转让过程中,因各承兑行对有关法律、法规理解的差异,对商业汇票背书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使得票据到期得不到正常回款,对不能正常回款的票据无人愿意接受,从而影响商业票据的正常流通.只有不断完善会计制度并严格执行会计制度,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才是解决票路畅通的关键.。
背书转让常见的错误有哪些会计实务频道小编:《支付结算办法》(以下称《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票据背书转让时,由背书人在票据背面签章、记载被背书人名称和背书日期。
背书未记载日期的,视为在票据到期日前背书。
从中可以看出,签章和背书人名称属绝对记载事项,日期为相对记载事项。
但是在具体的业务经办中,时常出现背书人签章和记载错误的现象,造成背书不连续,影响票据的流通或持票人正常收款。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签章错误(1)首先是单位签章错误。
《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单位、银行在票据上的签章和单位在结算凭证上的签章,为该单位、银行的盖章加其法定代表或其授权的代理人的签名或盖章。
银行在受理票据时,时常出现有的单位加盖“营业用章”、“工程专用章”甚至“发票专用章”的现象。
(2)其次是银行签章错误。
《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银行承兑商业汇票、办理商业汇票转贴现、再贴现时的签章,应为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使用的该银行汇票专用章加其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经办人的签名或者签章。
然而,有的误盖财务专用章,或者误盖单位公章,甚至业务公章。
(3)办理商业汇票贴现后,到期前贴现行通过寄委托收款函到承兑行收款,本应加盖结算专用章而误盖财务专用章或公章、业务公章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2.被背书人记载错误《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已背书转让的票据,背书应当连续。
背书连续,是指票据第一次背书转让的背书人是票据上记载的收款人,前次背书转让的被背书人是后一次背书转让的背书人,依次前后衔接,最后一次背书转让的被背书人是票据的最后持票人。
背书记载错误有几种情况:(1)一种是将被背书人名称写成了背书人名称,似乎是背书人自己对自己转让,另一种是被背书人简写过于简单。
《办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单位、个人和银行签发票据、填写结算凭证,应按照本办法和《正确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的基本规定》记载,单位和银行的名称应当记载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银行在受理票据时,原则上要求单位填写单位全称,尤其是在商业票据贴现时。
The world will give way to those who have goals and vision.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票据转让背书应该注意什么票据出票人在票据正面记载“不得转让”字样的,票据不得转让;其直接后手再背书转让的,出票人对其直接后手的被背书人不承担保证责任,对被背书人提示付款或委托收款的票据,银行不予受理。
背书不得附有条件。
背书附有条件的,所附条件不具有票据上的效力。
一、票据转让背书应该注意什么票据出票人在票据正面记载“不得转让”字样的,票据不得转让;其直接后手再背书转让的,出票人对其直接后手的被背书人不承担保证责任,对被背书人提示付款或委托收款的票据,银行不予受理。
背书不得附有条件。
背书附有条件的,所附条件不具有票据上的效力。
1、转账支票收款人应填写为收款单位名称。
转账支票背面本单位不盖章。
收款单位取得转账支票后,在支票背面被背书栏内加盖收款单位财务专用章和法人章,填写好银行进帐单后连同该支票交给收款单位的开户银行委托银行收款,也可以直接提交出票单位开户银行。
2、转账支票收款人可写为收款人个人姓名,收款人在转账支票背面加盖个人印章或者签名,填上身份证号码和发证机关名称,凭身份证和转账支票存入个人在开户银行开的银行个人结算帐户内。
二、支票背书的注意事项票据出票人在票据正面记载“不得转让”字样的,票据不得转让;其直接后手再背书转让的,出票人对其直接后手的被背书人不承担保证责任,对被背书人提示付款或委托收款的票据,银行不予受理。
票据背书人在票据背面背书人栏记载“不得转让”字样的,其后手再背书转让的,记载“不得转让”字样的背书人对其后手的被背书人不承担保证责任。
背书不得附有条件。
背书附有条件的,所附条件不具有票据上的效力。
依法背书转让的票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冻结票据款项。
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出票人在票据上的签章不符合《票据法》、《票据管理实施办法》和《支付结算办法》规定的,票据无效;承兑人、保证人在票据上的签章不符合《票据法》、《票据管理实施办法》和《支付结算办法》规定的,其签章无效,但不影响其他符合规定签章的效力;背书人在票据上的签章不符合《票据法》、《票据管理实施办法》和《支付结算办法》规定的,其签章无效,但不影响其前手符合规定签章的效力。
常见的票据背书操作错误
石明龙
【期刊名称】《金融会计》
【年(卷),期】1999(000)004
【总页数】2页(P20-22)
【作者】石明龙
【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山东省冠县支行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0.42
【相关文献】
1.票据再背书权之限制与行使--兼论《票据法》第35条之修改 [J], 董翠香
2.票据背书与空白背书 [J], 廖新
3.痛苦与抉择:企业在票据背书转让中的无奈--关于票据背书连续的思考 [J], 袁振宇
4.论票据行为独立性原则对票据背书的适用——兼论票据行为无效的原因 [J], 杜宇峰
5.引进空白背书票据完善票据立法 [J], 左祥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票据业务背书风险的几点思考邮储银行江苏省分行公司业务部殷博近十余年,票据业务得到了很大发展,尤其是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已逐渐成为各家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中备受关注的一大亮点。
它有效改善了银行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提高了盈利能力,促进了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的统一,与贷款、保函、信用证一起被业内人士称为商业银行授信排行榜上的“四大天王”。
不难发现,票据业务之所以受到如此青睐,关键就在于其具有“时间短、见效快”的特点,而成就这一特点的主因则在于票据自身有着极强的流通性,即票据可以背书转让。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银行之间以及银行同业之间的票据背书转让十分频繁。
在流通过程中要求持票人对其前手取得票据的原因知之甚详显然是不太现实的,因此《票据法》第十三条规定: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出票人或者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
但是,持票人明知存在抗辩事由而取得票据的除外。
同时,《票据法》第十条又规定: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
可见,票据是“设立有因”而“流通无因”,这一特点大大增加了商业银行办理贴现、转贴现业务的风险,而其中因背书导致的风险更是屡见不鲜。
下面,本文仅就票据背书中的常见风险进行浅析并就我行在业务开办初期如何规避这些风险提出相关建议。
一、因背书位置而引发的票据风险分析及建议对策在票据流通中,通常情况下要经过票据背书这一程序,那么背书是否存在法定位置?如果存在应在哪里?如果未在指定位置背书是否又会影响票据权利的实现?下面这个案例可以较好地说明这个问题。
沈阳某石油煤炭公司和某石油物资公司分别为供、需双方,后者出票(背面印有“不许背书转让”字样)给前者、价款384万,承兑行为某股份制商业银行沈阳第二支行。
后该石油煤炭公司以该票据向当地某城商行办理了质押贷款。
合同期满,该石油煤炭公司未按时供货,需方随即向沈阳市中院提起诉讼称供方无供货、系诈取银行承兑汇票,并用“不许背书转让”的票据办理质押贷款,要求判贷款无效且返还自己原交付的票据。
银行承兑汇票被背书人错误说明第一篇:银行承兑汇票被背书人错误说明情况说明中国xxx银行xx分行:兹有我单位持有贵行签发的壹张银行承兑汇票,票号:xxxxxxxx xxxxxxxx 出票人全称:xxxxxxxx 出票人账号:xxxxxxxxxx 出票日期:贰零壹伍年零贰月壹拾贰日汇票到期日期:贰零壹伍年零捌月壹拾贰日票面金额:xxxxx元整此承兑票据由于我公司财务人员不慎,第二被背书人处误多写“xxx”字标,正确的被背书人名称应为“xxxxxxxxx”,由此引起的经济纠纷由我单位承担。
特此证明!谢谢合作!财务专用章:签名章:单位名称:xxxxxxxxxxxxxxxx(公章)日期:贰零壹伍年零捌月壹拾叁日第二篇:银行承兑汇票背书错误解决方法专题银行承兑汇票背书错误解决方法随着银行承兑汇票流通的日益增多,银行承兑汇票的背书转让与委托收款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由于人们对银行承兑汇票的规定不了解或印鉴上的问题,使银行承兑汇票的解付变得困难起来;许多银行承兑汇票因背书或委托收款出错导致了票据的不能解付。
最后,只能通过法律途径得到解决。
可见,规范解决银行承兑汇票背书出错的解决办法势在必行。
银行承兑汇票背书错误的原因1、背书不连续。
背书不连续是银行承兑汇票最常见的错误。
目前共有2种不连续的方式。
(1)名称与印鉴完全不符。
背书的前手和后手的签章没有任何相同的地方。
例如:A转让给B,而在后手签章处却盖了D的印鉴,B与D明显不是一个单位。
(2)背书名称与印鉴有部分不符。
背书的前手与后手的签章缺字或多字或印鉴不清。
例如,A转让给XX有限公司,而印鉴部分却是XX股份有限公司,印鉴多“股份”二字。
或者A转让给XX有限公司,而印鉴部分是XX股份有限公司,印鉴多“股份”二字。
A转让给B,B的印鉴盖的不清,致使无法辨认。
这样,连续性无法辨认,影响了解付。
(3)背书骑缝章盖得不规范或不盖骑缝章。
2、委托收款错误。
(1)多处委托收款。
第1篇一、引言背书是票据转让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票据权利的转让与行使。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背书可能因不符合法律规定而无效。
本文旨在探讨背书无效的法律后果,以提醒相关主体在票据交易中注意相关法律规定,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二、背书无效的情形1. 虚假背书:虚假背书是指背书人在票据上所作的背书,其目的在于欺骗他人,隐瞒票据权利的真实状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三十一条规定,虚假背书无效。
2. 空白背书:空白背书是指背书人在票据上未填写被背书人名称的背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空白背书无效。
3. 伪造背书:伪造背书是指无权在票据上签名的人,假冒他人名义所作的背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伪造背书无效。
4. 变更背书:变更背书是指背书人在票据上变更原背书人的背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变更背书无效。
5. 未经被背书人同意的背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未经被背书人同意的背书无效。
三、背书无效的法律后果1. 背书人承担票据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四十一条规定,背书无效的,背书人应当承担票据责任。
具体包括:(1)向持票人支付票据金额;(2)赔偿持票人因此遭受的损失;(3)承担因背书无效产生的其他法律责任。
2. 持票人丧失票据权利背书无效导致持票人丧失票据权利,无法依据票据向票据债务人行使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持票人丧失票据权利的,可以向背书人请求赔偿。
3. 间接损害他人利益背书无效可能给他人造成间接损害。
例如,背书无效导致票据权利无法实现,进而影响其他与票据交易有关的主体利益。
4. 影响票据信用体系背书无效会影响票据信用体系。
如果背书无效现象普遍存在,将降低人们对票据的信任度,进而影响票据市场的正常运行。
四、案例分析案例一:甲将一张汇票背书给乙,乙在汇票上再次背书给丙。
后来,甲发现乙在背书时伪造了其签名。
关于票据背书转让中的法律问题关于背书转让中的法律问题。
背书应该说是发生案件最多的一个环节,实际上也是票据签发以后,功能体现最充分的一个环节,如果票据不能背书转让,票据的功能基本上就无法发挥,汇票、本票、支票,只有能够转让才更能体现制度设计的基本目标,但是这里有几个问题要注意一下:第一,背书转让要前后手衔接,不应当出现减少背书或增加背书的情况,避免当事人背书上的自我矛盾。
所谓前、后手衔接,就是前手是被背书人,后手就应成为背书人,简单地说,就是A把票据转让给B,然后B再把票据转让给C,C再转让票据给D,这样依次衔接,第一手的名字出现一次,第二手的名字就要出现两次,即前手是被背书人,后手是背书人。
也就是说在前手时他是权利人、持票人,但在后手时他成为背书人,把权利转让给别人,他又成了义务人了。
第二,背书应考虑到前后支付对价的法律关系。
有不少法院在这方面存在认识不清或认识错误的问题。
如果前、后手之间缺乏一个对价,或者经过审查虽然有一个基础法律关系,但是缺乏对价的话,这个背书可能还是有问题的。
下面这个案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这是1998年审理过的一个票据侵权案件:票据持有人与出票行之间并未形成法律关系,就是说银行开出了银行汇票,收款人是一个公司,银行不可能开出一张汇票,自己是签发人又是受益人,所以按照一般的关系来讲,它就把它签发给了那家公司,但是汇票由银行工作人员自己拿着。
案件的最后处理结果,银行没有受到什么损失,等于票据关系维护了银行的利益,如果汇票当时由公司的工作人员拿着或者在贴现过程中,那么在处理时很可能会把这些钱就损失掉了。
这个持票人为赚取票据上的经济利益,拒绝按照事先商定的条件交由商业银行贴现,并利用老乡关系将票据转让给一家公司,按说如果这个公司与持票人之间形成了真实的法律关系,并且对方支付了相应的对价,这种票据转让不能因为第一手的持有的无效而影响后手的效力。
银行与这个公司商量,双方按照一定的比例获取现金,这个公司的工作人员是广东人,他拿着汇票到了广东后就反悔了,交给了银行后说这个汇票的名字是我的,我是受益人,所有的款项都该归我,不应该归银行,可是当时他跟银行商量的,是由他得一部分,银行得一部分。
遇到保险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关于票据背书几个相关问题的探讨引言:背书是指在票据背面和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票据行为。
票据法于1995年制定,而当时我国的经济尚未达到如今的发展程度,大家对于票据制度还比较陌生,故立法者采取了保守的态度。
于是票据法的相关制度以简便、易懂、易操作为核心目标。
因此票据法的背书制度将此宗旨体现的淋漓尽致应是毫无疑问。
例如,我国立法仅承认记名背书,遵行严格的背书形式主义,且以背书的连续为取得权利的证明要件;没有关于质押票据权人是否可以再行转让票据以及转让的效力如何的规定、委托收款人背书再转让票据的效力等等。
这些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交往的日益密切,极大挑战了现存的票据制度。
问题一:空白背书转让票据制度到底应不应采纳?我国仅承认记名背书,而不承认空白背书。
囿于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而没有如国外一样采取宽泛的定义,但现实生活中又有大量空白背书票据出现。
并且,付款人又严格遵行票据法的规定,即对背书不连续的持票人拒绝付款,在主要付款人这个关键点卡死了空白背书票据制度的存在。
背书主要有两种方式:1、完全背书。
又称记名背书。
即背书人必须在票据的背面或粘单上签章,记载被背书人名字或名称,并记载日期的附属票据行为。
如果缺少这三项中的一项则背书无效。
我国票据法第27条第四款对背书的定义也是如此规定的。
2、空白背书。
也称不完全背书,即背书人仅在票据的背面或粘单上签章,并没有记载被背书人的名字的行为。
依空白背书转让的方式有以下三种:(一)直接交付的形式。
因空白背书上未载明被背书人的名字,无所谓背书的连续性,因此,持票人再转让时无须在票据上签章、记载被背书人的名字、背书日期或者持票人不签章只记载被背书人的名称而直接将票据交付给受让人。
图表可表示为:表一:表二:虽然上述转让方式有极大的方便性,可满足迅捷,快速的要求。
然而从票据外观上几乎看不出票据的转让、交易情况。
也不符合票据的基本属性文义性,且依照谁签章谁负责的原则,由于持票人转让票据时没有在票据上签章,故理所当然不必承担票据责任。
银行承兑汇票背书错误的原因及解决方法银行承兑汇票背书错误解决方法随着银行承兑汇票流通的日益增多,银行承兑汇票的背书转让与委托收款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由于人们对银行承兑汇票的规定不了解或印鉴上的问题,使银行承兑汇票的解付变得困难起来;许多银行承兑汇票因背书或委托收款出错导致了票据的不能解付。
最后,只能通过法律途径得到解决。
可见,规范解决银行承兑汇票背书出错的解决办法势在必行。
银行承兑汇票背书错误的原因1、背书不连续。
背书不连续是银行承兑汇票最常见的错误。
目前共有2种不连续的方式。
(1)名称与印鉴完全不符。
背书的前手和后手的签章没有任何相同的地方。
例如:A转让给B,而在后手签章处却盖了D的印鉴,B与D 明显不是一个单位。
(2)背书名称与印鉴有部分不符。
背书的前手与后手的签章缺字或多字或印鉴不清。
例如,A转让给XX有限公司,而印鉴部分却是XX 股份有限公司,印鉴多“股份”二字。
或者A转让给XX有限公司,而印鉴部分是XX股份有限公司,印鉴多“股份”二字。
A转让给B,B 的印鉴盖的不清,致使无法辨认。
这样,连续性无法辨认,影响了解付。
(3)背书骑缝章盖得不规范或不盖骑缝章。
2、委托收款错误。
(1)多处委托收款。
表现为银行承兑汇票的几手背书中,有两处以上的背书都注有“委托收款”字样。
(2)委托收款行与结算凭证的委托收款行不符。
具体表现为银行承兑汇票的委托行为XX农行,而结算凭证上却盖着XX工行的结算章。
(3)委托收款凭证填写不正确。
具体表现为付款人名称填写不正确,收款人与开户行填写不规范。
3、背书转让给个人。
根据《支付结算办法》第二章第七十四条:在银行开立存款帐户的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必须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才能使用商业汇票。
以上条款从法律上规定了银行承兑汇票不能转让给个人。
作为承兑银行,接到持票人开户行寄来的委托收款凭证及汇票,排除假银行承兑汇票的可能,主要审查:(1)是否作成委托收款背书,背书转让的汇票其背书是否连续,签章是否符合规定,背书使用粘单的是否按规定在粘单处签章。
财会类价值文档精品发布!
票据背书转让常见的错误有哪些[会计实务优质文档]
票据背书转让时,由背书人在票据背面签章、记载被背书人名称和背书日期。
背书未记载日期的,视为在票据到期日前背书。
从中可以看出,签章和背书人名称属绝对记载事项,日期为相对记载事项。
但是在具体的业务经办中,时常出现背书人签章和记载错误的现象,造成背书不连续,影响票据的流通或持票人正常收款。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签章错误
(1)首先是单位签章错误。
《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单位、银行在票据上的签章和单位在结算凭证上的签章,为该单位、银行的盖章加其法定代表或其授权的代理人的签名或盖章。
银行在受理票据时,时常出现有的单位加盖“营业用章”、“工程专用章
”甚至“发票专用章”的现象。
(2)其次是银行签章错误。
《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银行承兑商业汇票、办理商业汇票转贴现、再贴现时的签章,应为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使用的该银行汇票专用章加其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经办人的签名或者签章。
然而,有的误盖财务专用章,或者误盖单位公章,甚至业务公章。
(3)办理商业汇票贴现后,到期前贴现行通过寄委托收款函到承兑行收款,本应加盖结算专用章而误盖财务专用章或公章、业务公章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2.被背书人记载错误
《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已背书转让的票据,背书应当连续。
背书连续,是指票据第一次背书转让的背书人是票据上记载的收款人,前次背书转让的被背书人是后一次背书转让的背书人,依次前后衔接,最后一次背书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