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推广普通话知识问答题 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3
推广普通话基本知识试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24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2000年10月31日通过,自年月日起施行,共章条。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
4、公民有学习和使用的权利。
5、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6、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7、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
8、国家从年起将每年月份的第周规定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04年是第个全国推普周,时间是9月12日-9月18日,主题是:。
05年是第个全国推普周,时间是9月11日-9月17日,主题是:。
06年是第个全国推普周,时间是9月10日-9月16日,主题是:。
9、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分为三级六等,要求语文教师普通话水平达到级等以上,其他教师达到级等以上。
二、简答题(每题3分,共计21分)1、什么是普通话?2、什么是规范字?3、《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哪几部分?4、《汉语拼音方案》是什么时间公布的?5、声调符号应该标记在哪儿?6、什么是音节?7、制定《汉语拼音方案》的原则是什么?三、问答题(每题5分,共计55分)1、推广普及普通话的意义2、推广普及普通话的重要作用3、推普工作的“三纳入,一渗透”4、推广普通话的法律依据5、推广普通话的方针和政策6、当前推广普通话的工作要求7、新世纪推广普通话的工作目标8、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思路9、怎样才算普及了普通话?10、朗读对学生的要求:11、学生普通话水平合格的标准:。
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施行。
(答案C)A.2000年1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 1月1日2.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
(答案B)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 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答案A)A.规范汉字 B.通用汉字 C.标准汉字4.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答案B)A.义务 B.权利 C.责任6.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
(答案C)A.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B.教育行政部门 C.有关部门10.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答案A)。
A.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 B.宪法 C.民族区域自治法15.公共服务行业以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答案A)A.规范汉字 B.通用汉字 C.常用汉字16.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告示、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
(答案C)A.简化汉字 B.印刷体汉字 C.规范汉字20.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答案B)A.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B.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22.城市公共场所的设施和招牌、广告用字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答案A)A.予以警告,并督促其限期改正B.督促其改正,并处以罚款C.由有关部门处理23.国务院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
(答案B)A.新闻出版部门 B.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C.广播电视部门27.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份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2001年9月9日至15日是第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答案B)A.三 B.四 C.五33.国家推行规范汉字,并不是要废止或消灭繁体字、异体字,只是把繁体字、异体字的使用限制在。
推广普通话常识问答题推广普通话常识问答题1、什么是普通话?普通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为什么要推广普通话?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
民族共同语的普及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大力推广普通话,有利于克服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维系民族团结,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3、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什么?方针是:“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4、普通话与各民族语言的关系怎样?各民族语言平等共存,各民族都有使用、发展自己语言的自由。
国家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
使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教学的学校,开设汉语课程,应当教学普通话。
民族自治地方和少数民族聚居地方需要使用汉语的场合,要推广和使用普通话。
5、推广普通话是不是要消灭方言?在处理普通话与汉语方言的关系上,坚持社会语言生活主体化和多样化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并在必要场合自觉使用普通话;另一方面承认方言在一定场合具有其自身的使用价值,推广普通话不是消灭方言。
6、推广普通话工作的目标是什么?2010年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交际中的方言隔阂基本消除,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公民具各普通话的应用能力,并在必要的场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本世纪中叶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交际中没有方言隔阂。
经过未来四五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国民语文素质大幅度提高,普通话的社会应用更加适应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要,形成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相适应的良好语言环境。
7、普及普通话主要是普及哪四种用语?第一成为教学用语,指各级各类学校采用普通话教学。
第二成为工作用语,指各级各类机关工作时一般使用普通话。
第三成为宣传用语,指广播、电视、电影、话剧使用普通话。
第四成为交际用语,指不同方言区的人在公共场合交往基本上使用普通话。
“推广普通话”知识竞赛1“推广普通话”知识竞赛姓名:成绩: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日D、2001年11月1日2、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D、国家惯用语言文字3、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以()为语法规范。
A、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B、典范的白话文著作C、典范的现代文学著作D、典范的当代文学著作4、北方话是汉语中覆盖地域最广的方言,()组都属于北方话。
A、沈阳话、成都话、杭州话、西安话B、贵阳话、南京话、长沙话、太原话C、天津话、武汉话、昆明话、桂林话D、贵阳话、沈阳话、昆明话、杭州话5、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规范文字B、通用文字C、标准文字D、常用文字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的自由。
A、使用B、发展C、创造D、使用和发展7、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
A、北京市周围的语音B、北京市城区的语音C、北京话的语音系统D、北京周边城区8、《汉语拼音方案》一共规定了()个汉语拼音字母。
A、26B、27C、28D、299、国务院()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
A、新闻出版部门B、语言文字工作部门C、广播电视部门D、教育部10、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B、注音字母C、罗马字D、拉丁字母11、《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以及()共5部分。
A、声调表、隔音符号B、声调符号、隔音符号C、声调表、注意事项D、声调表、声调符号12、《汉语拼音方案》是1958年2月11日由()批准的。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文字委员会D、教育部13、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9月份的()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推广普通话基本知识试题一、填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XX年10月31日通过,自XX年1月1日起施行,共四章二十八条。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国家从1998年起将每年9月份的第3周规定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04年是第7个全国推普周,时间是9月12日-9月18日,主题是: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05年是第8个全国推普周,时间是9月11日-9月17日,主题是: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
06年是第9个全国推普周,时间是9月10日-9月16日,主题是:普通话——五十年推广,新世纪普及。
07年是第10个全国推普周,时间是9月9日-9月15日,主题是: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分为三级六等,要求语文教师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甲等以上,其他教师达到二级乙等以上。
二、简答题什么是普通话?普通话的定义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什么是规范字?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正体字、简化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⑴简化字以198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为准,与此对照的繁体字即为不规范字,一般在面向社会公众的场合限制使用。
⑵正体字中的选用字以1955年12月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批异体字整理表》为准,与此相对的异体字不再使用。
⑶传承字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沿用至今,未经整理简化或不需要整理简化的字。
以1988年3月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如:人、山、川、日、水等。
普通话宣传周知识问答第一篇:普通话宣传周知识问答第21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知识问答1.“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是何时设立的?1997年1月6日,国务院第134次总理办公会议决定,从1998年起,每年9月第三周举办一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
2.今年“推普周”的时间和宣传主题是什么?今年9月10日至16日,是第21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今年推普周的宣传主题是:说好普通话,迈进新时代。
3.什么是普通话?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其具体含义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既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在汉族各方言区普遍通用;又是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在其他民族地区也普遍通用。
4.为什么要大力推广普通话?民族共同语的普及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
普通话不仅是汉民族的共同语,也是我国各民族的通用语言。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大力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克服各方言区之间的语言障碍,促进社会交往,维护民族团结,对提升国民语言能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与综合国力相适应的语言文化强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是什么?当前,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是: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6.推广普通话的基本思路是什么?推广普通话的基本思路是:以城市为中心,以学校为基础,以党政机关为龙头,以新闻媒体为榜样,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带动全社会推广普及普通话。
7.推广普通话是为了消灭各地的方言吗?方言是受地域限制的“一方之言”,是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分支。
推广普通话的目的并不是要消灭方言,而是要求人们在会说方言的基础上,还会说普通话。
在非正式场合,人们完全可以使用方言。
8.我国现行的语言文字法叫什么?什么时候颁布实施的?我国现行的语言文字法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该法是2001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
推广普通话常识问答题普通话(Mandarin)是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官方语言之一。
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的日益增强,普通话也成为世界上许多人学习的重要语言之一。
为了提高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普通话常识问答题,帮助大家加深对普通话的了解。
1. 什么是普通话?普通话是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语言。
它以北京话为基础,结合国内各地方言特点,形成了统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体系。
2. 普通话的历史起源是什么?普通话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官话。
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政治的变迁,官话不断演变,最终形成了现代的普通话。
3. 普通话有哪些特点?普通话有以下几个特点:- 语音标准统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确保全国范围内的语音统一。
- 词汇丰富:普通话的词汇来源广泛,融合了各地方言的特点。
- 语法简洁:普通话的语法结构相对简单,易于学习和使用。
4. 学习普通话有什么好处?学习普通话有以下几个好处:- 便于沟通交流:普通话是全国通用语言,学会普通话可以与更多的人进行交流。
- 提升就业竞争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普通话成为许多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掌握普通话可以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 了解中国文化:通过学习普通话,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
5. 如何学习普通话?学习普通话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 参加普通话培训班:在专业的培训机构学习普通话,通过系统的课程来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 实践口语交流:多与普通话为母语的人进行口语交流,提高自己的听说能力。
- 多听多读:通过听普通话广播、看普通话书籍来提高自己的语感和理解能力。
总之,普通话是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学习普通话对于提升个人的沟通能力、就业竞争力和了解中国文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望大家通过问答题的方式,更加深入地了解普通话的相关知识,积极参与普通话的推广与普及。
这样,我们的交流和互动将变得更加顺畅和便利。
推广普通话知识竞赛题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下简称“本法”)1.本法是于2000年10月31日,第几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几次会议通过?答: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2.本法是根据什么法制定的?答: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3.本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指什么?答:是指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4.国家机关以什么为公务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什么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答: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什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答:《汉语拼音方案》。
6.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什么能力?答: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
7.违反本法有关规定,不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使用语言文字的,公民可以做什么?答:可以提出批评和建议。
8.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什么?答:权利。
9.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什么?答: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10.国家奖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做出什么的组织和个人?答: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
11.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
须经什么部门批准?答:须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批准。
12.本法自何时起施行?答: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13.本法中规定有六种情形下,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请说出三种情形?答:一、文物古迹;二、姓氏中的异体字;三、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四、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五、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六、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二、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14.普通话水平测试(以下简称测试)是对应试人什么程度的口语考试?答:运用普通话的规范程度。
15.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在哪个范围内通用?答:是全国范围内通用。
三、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16.普通话水平测试属于什么参照性考试?答: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
语言文字知识问答试题附全答案1.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推广普通话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革新,使推广普通话的紧迫性日益突出。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克服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维护国家统一,增进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内容是什么?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规定内容是什么?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应当使用普通话。
4.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政策是什么?方针: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政策:各民族语言平等共存。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的自由。
5.新世纪推广普通话的工作目标是什么?新世纪推广普通话的工作目标是:2010年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交际中的方言隔阂基本消除,受过中等或中等以上教育的公民具备普通话的应用能力,并在必要的场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本世纪中叶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交际中没有方言隔阂。
6.什么是普通话?普通话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7.全国推普宣传周的活动时间?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推普活动,每年举办一次,每年有一个主题。
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2017年9月11日至17日是第20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本届推普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大力推行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8.什么是“三纳入一渗透”?中小学要认真执行《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和《语文课程标准》,把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要求纳入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有关要求,纳入课堂教学,纳入教育教学基本功训练,渗透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中。
小学推普知识宣传资料及普通话知识问答2、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十九条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指: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4、我国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是: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5、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是(12字方针):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6、推普周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自1998年第一届推普周开始,至今2010年为第13届推普周。
普通话知识问答1.什么是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普通话。
2.什么时候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已于2001年1月1日开始施行。
3.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什么语言?汉语是我国的主要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4.今年是第几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具体时间是哪几天?今年,2010年是第十三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具体时间是9月12日到9月18日。
5.你知道有多少使用汉字的国家?除了中国,使用汉字的国家还有越南、日本、朝鲜、韩国等。
6.本届推普周活动的主题是什么?本届推普周活动的主题是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7.普通话就是北京话吗?普通话是以北京话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但是,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也就是说,普通话不包括北京话里的土词、土语和土音。
这就表明普通话实际上是规范化的现代汉语书面语的口语形式。
也体现了普通话与北京话的共同点与区别点。
8.推广普通话就是不让说方言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推广普通话并不是不让说方言,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语言政策。
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消灭方言,而是要在会说方言的基础上,还要会说民族共同语。
推广普通话总的要求是在正式的场合和公众交际的场合讲普通话,但并不是排除在非正式场合讲方言。
推广普通话知识问答题
推广普通话知识问答
1、什么叫普通话?
普通话的“普通”是“普遍”、“通用”的意思。
普通话的定义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为什么要推广普通话?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信息载体和传承媒介。
人们要想准确、有效地传递信息,必须使用统一、规范的语言。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多民族的大国,56个民族使用着80多种语言,语言隔阂严重,妨碍各地人民的交流。
推广普及普通话,增进各民族各地区之间互相沟通了解,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推广普及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促进人员交流、商品流通和建立统一的市场,加速经济的发展;推广普及普通话,实现语言文字规范化,有利于推动中文信息处理的发展和应用,是加速科技发展,实现信息化、标准化、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条件;推广普及普通话是各级各类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利于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
总之,推广普及普通话是关系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国际交流的重要工作,是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项基础工程,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当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是什么?
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4、普通话异读词以什么为准?
普通话异读词以1985年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为准。
5、普通话异形词以什么为准?
普通话异形词以20**年月19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公布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为准。
6、什么叫规范汉字?
规范汉字是指经国家语言文字主管部门整理简化的汉字和未经过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7、使用汉字应遵循哪些标准?
简化字以198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为准。
异体字以1955年月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为准。
地名以1987年国家语委、中国地名委员会、铁道部、交通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地名用字的若干规定》为准。
更改的计量单位名称用字以1977年7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标准计量局联合发出的《关于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的通知》为准。
字形以1988年3月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
部首以1983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汉字统一部首表》为准。
笔顺以1997年4月国家语委、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为准。
书写行款:横行的从左至右,竖行的应由右向左。
8、使用标点符号应遵循什么标准?
使用标点符号以1995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为准。
9、使用数字应遵循什么标准?
使用数字以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月13日批准发布,1996年6月1日实施的《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为准。
10、不规范字包括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