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11年间常见介水传染病调查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99.27 KB
- 文档页数:6
上海市闵行区暂住人口结核病流行状况与防制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具有高传染性、易扩散、易复发等特点。
在发展中国家和一些发达国家的贫困社区中,结核病的发病率较高。
上海市作为中国的经济、金融和交通中心城市,其面积不大,但人口众多,城市化率高,居民密度大,流动人口众多,这些都是结核病流行的因素。
因此,了解上海市闵行区暂住人口的结核病流行状况,做好该区暂住人口的结核病防制工作至关重要。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了解上海市闵行区暂住人口结核病流行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控策略和措施,防止结核病在该区扩散和暴发。
由此,可以达到以下目的和意义:1. 为上海市闵行区制定结核病防控计划提供依据和指导。
2. 提高上海市闵行区暂住人口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降低结核病的死亡率。
3. 增强上海市闵行区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结核病防制意识,提高暂住人口的自我保护和卫生习惯。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围绕上海市闵行区暂住人口的结核病流行情况和防制对策展开。
主要包含以下方面内容:(1)上海市闵行区暂住人口结核病发病现状的分析。
(2)上海市闵行区暂住人口结核病发展趋势的预测和评估。
(3)上海市闵行区暂住人口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4)上海市闵行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探讨与完善。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来收集与分析上海市闵行区暂住人口结核病流行情况的相关信息。
具体步骤如下:(1)文献资料调查法: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科技文献,包括国内外的文献、报纸杂志、政府文件、统计年鉴等。
(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上海市闵行区暂住人口对结核病的基本认知、控制措施和自我保护措施的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
(3)统计分析法:通过对搜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采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分析。
(4)专家访谈法:根据研究的需要,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想法和看法。
介水传染病案例1. 案例一:肠道病毒感染在某市一所幼儿园,突然出现了多例儿童腹泻、呕吐和发热的症状。
经调查发现,这些儿童都曾在同一天喝过同一瓶被感染的介水。
经实验室检测,发现该介水中存在肠道病毒。
经过隔离和治疗,病情得到控制。
2. 案例二:霍乱爆发在某个沿海城市,由于饮用了被霍乱弧菌污染的介水,数百人出现了严重腹泻和呕吐的症状。
卫生部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并对该市的供水系统进行消毒和修复。
通过卫生教育和疫苗接种,霍乱得到了有效控制。
3. 案例三:腺病毒感染某个夏天,某个游泳馆发生了多例腺病毒感染病例。
经过调查发现,这些病例都是在游泳池中接触到被感染的介水后出现的症状。
卫生部门立即对游泳池进行了消毒和清洁,并加强了对游泳者的健康教育,以防止腺病毒感染的再次发生。
4. 案例四:钩端螺旋体病在某个农村地区,多名居民出现了发热、头痛和肌肉酸痛等症状。
经过排查,发现他们都曾接触过被钩端螺旋体污染的介水。
卫生部门对该地区的供水系统进行了检修和消毒,并加强了对居民的卫生教育,以预防钩端螺旋体病的传播。
5. 案例五:病毒性肝炎爆发在某个工厂的宿舍区,多名工人陆续出现了乏力、黄疸和食欲不振等症状。
经过调查,发现这些工人都曾饮用过被病毒性肝炎病毒污染的介水。
卫生部门立即对该工厂的供水系统进行了消毒和修复,并对工人进行了疫苗接种和健康教育,以控制疫情的扩散。
6. 案例六: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在某个餐厅,多名顾客出现了剧烈腹痛、腹泻和发热等症状。
经过调查发现,这些顾客都曾食用过被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的介水。
卫生部门对该餐厅的用水和食品进行了检测,并对涉事食品进行了回收处理,以避免疫情的进一步蔓延。
7. 案例七:寄生虫感染在某个农村地区,多名居民出现了腹痛、腹泻和消瘦等症状。
经过调查发现,这些居民都曾饮用过被寄生虫污染的介水。
卫生部门对该地区的供水系统进行了消毒和修复,并对居民进行了寄生虫的检查和治疗,以控制疫情的扩散。
上海市闵行区1989~1994年外来人口传染病发病流行病学
调查分析
郁小明;申惠国;张全康
【期刊名称】《中国公共卫生》
【年(卷),期】1996(12)8
【摘要】上海市闵行区1989~1994年外来人口传染病发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上海市闵行区卫生防疫站(201100)郁小明,申惠国,张全康近年来,随着我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其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对本区居民的传染病发病带来一定影响.本文对198...
【总页数】2页(P354-355)
【关键词】传染病;发病率;流行病学;上海市
【作者】郁小明;申惠国;张全康
【作者单位】上海市闵行区卫生防疫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0.1;R195.4
【相关文献】
1.2004-2006年浙江省湖州市外来人口传染病发病特点分析 [J], 沈建勇;庞月红
2.上海市闵行区364名外来人口肺结核患者心理支持效果分析 [J], 吴蕴华;唐利红;严慧琴
3.上海市闵行区外来人口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分析 [J], 何艳青;
倪政;詹绍康;余峰;张莉萍
4.罗店镇社区2010年~2012年外来人口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 [J], 鲍琴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章编号: 1006-3617(2010)06-0349-04 中图分类号: R12 文献标志码: A[基金项目]上海市闵行区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09MHZ053)[作者简介]丁克颖(1964-),男,学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环境与职业卫生;E-mail:dky641414@[作者单位]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 201101【论著】上海闵行区城市供水水质健康风险评价丁克颖,应圣洁,张佳维,张鑫毅摘要:[目的]通过对水源水和出厂水的健康风险评价,阐述闵行区目前城市供水水质状况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方法]选取2009年上海市闵行区黄浦江和大治河城市供水水源地水和该地区水厂出厂水检测数据,应用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通过饮水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
[结果]城市供水水质基因毒物质个人健康年风险以六价铬最大,砷次之,镉最小,六价铬与砷合计占该类年总风险的98.33%,风险值均高于部分机构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1×10-6/a,而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5×10-5/a;躯体毒物质个人健康年风险按大小顺序依次为氟化物>铜>铅>(硝酸盐、氨氮、铁、锰、汞)>锌>氰化物>硒>挥发酚,其中氟化物、铜、铅合计占该类年总风险的78%以上,各毒物风险值均远低于国际机构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1×10-6/a,属于比较安全的范围;水质健康风险以基因毒物质为主,超过年总风险的99%。
[结论]闵行区城市供水水质健康风险以基因毒物质六价铬与砷污染物为主,应加以优先检测与控制。
关键词:健康风险评价;城市供水;水质;毒物质Health Risk Assessment on Urban Water Supply in Minhang District of Shanghai DING Ke-ying, YING Sheng-jie, ZHANG Jia-wei, ZHANG Xin-yi(Minhang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hanghai 201101,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ssess the health risk in urban water supply and illustrate the condition of basic water quality according to monitoring data of source water and finished water in Minhang district of Shanghai.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monitoring data of source water and finished water of the waterworks in Minhang District of Shanghai in 2009,health risk assessment was made with the environment-health risk assessment model. [Results] The person-year risk for chemical carcinogenetic substances with genetic toxicity in drinking water ranked from high risk to low risk as:chromium(Cr6+), arsenic(As)and cadmium (Cd). The risk casued by Cr6+ and As accounted for 98.33% of total risk of the carcinogenic substances. The total risk of the three carcinogenetic substances was higher than the maximal acceptable risk value recommended by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gency(EPA)and was lower than the maximal acceptable value of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ological Protection(ICRP). The person-year risk for chemicals with non-genetic toxicity ranked from high to low as F>Cu>Pb>(NO3-, NH3-N, Fe, Mn, Hg)>Zn>CN-1>Se> Volatile phenol. The risk caused by F, Cu and Pb accounted for 78% of total risk for chemicals with non-genetic toxicity. The total risk for non-genetic toxic substances was far lower than the acceptable risk value recommended by WHO, EPA, and ICRP and was at a relative safe level. The health risk caused by genetic toxic substances accounted for a considerable proportion(99%)in total health risk. [Conclusion] The health risk of urban water supply in Minhang District of Shanghai is mainly caused by carcinogenetic substances with genetic toxicity such as Cr6+ and As, which should be controlled in high priority.Key Words:health risk assessment; urban water supply; water quality; toxic substances人类癌症百分之九十是由化学致癌物引起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四大主要因素之一[1]。
上海市闵行区外来人口结核病防治问题定性调查倪政;代宝珍;唐利红;乐永长;詹绍康【期刊名称】《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年(卷),期】2006(020)003【摘要】人口流动是造成结核病传播和流行的危险因素之一。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外来人口不断增加。
外来人口文化水平较低,缺乏专业技能,职业选择面比较窄,他们往往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收入低和社会医疗保险覆盖率低;他们在患病后因惧怕失去工作和受到社会歧视,有症状后常常不到医院就诊,诊断延误率高。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上海是跨省外来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区。
2003年,全市共有外来人口近500万,闵行区约为70万,他们多来自结核病疫情较重的地区。
【总页数】3页(P15-17)【作者】倪政;代宝珍;唐利红;乐永长;詹绍康【作者单位】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201100;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200032;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201100;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201100;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2【相关文献】1.上海市闵行区364名外来人口肺结核患者心理支持效果分析 [J], 吴蕴华;唐利红;严慧琴2.关于上海市闵行区预防保健经费项目化管理的定性调查 [J], 倪政;许慧琳;蒋小华;陈建平;洪哲芳3.上海市闵行区结核病患者管理工作现状定性调查分析 [J], 曹燕燕;倪政;唐利红;严慧琴;张金兰4.上海市闵行区外来人口卫生服务研究 [J], 张璐莹;程晓明;邹振东;沈文英;高晓瑛5.大城市边缘外来人口空间集聚的内部动力与重构研究——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J], 郭永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市闵行区108例疑似麻疹病例IgM抗体测定结果分析作者:欧阳霖尤佳恺陈国强王小光骆玲飞陈秀华张颖华刘继倩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第36期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强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60年代使用麻疹疫苗以来,麻疹的流行规律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流行季节不明显、症状轻微、发病年龄后移、易与其他发热出疹性疾病相混淆。
2006年卫生部发布了《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承诺于2012年消除麻疹[1]。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及对麻疹疑似病例做出科学诊断,探讨麻疹免疫策略及控制麻疹疫情提供依据,我们对送至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157名的疑似麻疹病例的血清进行了麻疹IgM抗体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预防科的个案调查表和微生物检验科的血清学检验报告。
1.2 调查对象 2011年到闵行区各级医院就诊的并临床诊断为疑似麻疹患者,共计108例。
1.3 病例定义根据卫生部《全国麻疹监测方案(试行)》规定的标准,实验室检出麻疹IgM 抗体阳性的为确诊麻疹病例,麻疹IgM抗体阴性的为非麻疹病例(临床诊断为疑似麻疹病例)。
1.4 检测方法抽取患者静脉血5 ml,分离血清后于-20℃保存。
利用包被在固相载体上的抗人IgM μ链抗体,捕捉待测血清中的IgM,再用麻疹/风疹病毒抗体和已知的酶标麻疹/风疹病毒抗体检测血清中的IgM(试剂盒采用珠海经济特区海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麻疹IgM抗体酶免检测试剂盒及风疹IgM抗体酶免检测试剂盒)。
1.5 诊断标准1.5.1 麻疹诊断标准样品所测OD值/阴性对照OD值≥2.1,判断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1.5.2 风疹诊断标准样品所测OD值≥临界对照平均值,判断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1.6 统计学方法以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此次调查的108例疑似麻疹患者,男91例,女66例,其中年龄1 d~57岁。
上海市闵行区2009—2011年卫生监督举报投诉情况分析投诉举报是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形式。
投诉举报的处理工作对于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部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所指的卫生监督举报投诉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采用信函(电子邮件)、电话、来访等形式卫生监督部门反映的有关管理相对人违反卫生法律法规的行为。
为了及时、有效处理各类卫生监督举报投诉,本文对2009~2011年闵行区的举报投诉受理、查处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上海市闵行区2009~2011年卫生监督举报投诉卷宗和报表。
1.2 统计分析根据资料进行汇总梳理,并按照举报投诉来源分布、专业分布、处理情况等几方面进行分析。
2 结果2.1基本情况2009~2011年闵行区共登记受理各类举报投诉825件,其中2009年314件,2010年302件,2011年209件,呈逐年下降趋势,2011年数量下降明显。
2.2来源分布举报投诉方式有来电、来信、网上投诉、来访、电子邮件,其中来电是最主要的受理方式,共有620件,占举报投诉总数的75.2%;其次为来信方式,共有76件,占9.2%;第三位是来访56件,占6.8%(见表1)。
2.3专业分布举报投诉专业分布情况按数量和比例分析,2009年前3位是无证行医、职业卫生和饮水卫生;2010年前3位是为无证行医、饮水卫生和医疗机构;2011年前3位是为无证行医、饮水卫生和公共场所(见表2)。
无证行医类举报投诉每年都占到举报投诉数量的50%以上,是群众和社会最为关注的内容之一。
2.4 查实情况2009~2011年受理的825件举报投诉中,经调查属实的有436件,占52.8%,未查实的有332件,占40.2%,另有57件虽然举报人反映的违法行为未查实,但调查时发现了其他的违法行为,占7.0%(见表3)。
2.5处理情况查实的436件举报投诉中,给予行政处罚的有169件,占38.8;予以取缔的有228件,占52.3%;发放监督意见书或责令整改的有92件,占21.1%;其余48件,给予记分、通报、诫勉谈话等处理,占11.0%(见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