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最新青岛版(六三制)数学二年级下册二窗第2课时精选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395.67 KB
- 文档页数:2
信息窗二(除加、除减的问题)-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信息窗二的概念和相关操作。
2.学生能够在信息窗二中解决除加、除减的问题。
3.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信息窗二完成相关数学作业。
2. 教学内容:1.复习数字在信息窗一中的呈现方式。
2.理解信息窗二的概念和使用技巧。
3.练习通过信息窗二解决除加、除减的问题。
3. 教学重点:1.理解信息窗二的概念和使用技巧。
2.学生能够在信息窗二中解决除加、除减的问题。
4.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信息窗二完成相关数学作业。
5. 教学过程:(一)复习1.复习数字在信息窗一中的呈现方式。
2.练习在信息窗一中进行算术运算。
(二)引入1.引入信息窗二的概念和使用技巧。
2.展示信息窗二的基本界面和相关操作界面。
(三)操作练习1.练习使用信息窗二进行数字排列和组合。
2.练习在信息窗二中进行除加、除减的计算。
(四)例题讲解1.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如何在信息窗二中进行算术运算。
2.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完成例题。
(五)练习与讨论1.学生自主完成一道信息窗二算术题。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展示自己的思路和答案。
(六)总结1.小结信息窗二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2.练习回顾信息窗二的相关知识点和应用场景。
6. 教学评价:1.通过随堂测试和作业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信息窗二的相关知识点和应用技巧。
2.通过学生的练习和讨论,评价学生是否能够正确使用信息窗二完成相关数学作业。
《解决问题》参考教案
教学内容:
第94—95页。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除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加(减)法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2、在具体情境中提出能运用除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并能结合具体情境,简单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第思考问题。
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乘法与加法、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出示情境图,请大家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
提问:买1张儿童票比买1张成人票少花多少钱?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能找到需要的信息吗?
学生独立探索,全班交流。
学生边展示边讲解,可能有以下方法:
32÷4=8(元) 8-4=4(元)
二、继续观察,提出并解决新的问题。
师:从图中,你还看到了什么,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观察画面,寻找信息,并能提出数学问题。
师:请大家尝试自己解决。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让不同算法的学生在黑板上板书并讲清自己的思路。
三、练习巩固。
自主练习题第1题。
除减的基本练习。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有什么收获,或者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
第一单元游览北京——万以内数的认识单元分析: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包括:学习计算有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能说出数位的名称及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读会写千以内的数。
2、经历千以内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较大数意义教学重难点:1、计算单位百、千的认识,以及万以内数数位顺序。
2、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课时安排:5 课时信息窗1:第1 课时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能说出数位的名称及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读会写千以内的数。
2、经历千以内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较大数意义二、重点难点1、计算单位百、千的认识,以及万以内数数位顺序。
2、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课题1、谈话导入课题:2、学生仔细观察信息窗,并回答:A.你看到了什么?从这些信息中你体会到了什么?B.学生观察并交流汇报。
(提出问题)2、探索新知:(一)千的认识1、解决问题“一千是多少?”。
A、你认为一千是多少?学生说一说。
B、交流:a、根据回答让学生用小棒数一数,感知 10 个一百是 1 千。
b、再让学生用计数器数拨出 1 千来(关注学生拨珠过程,适当引导),近一步感知 10 个一百是一千,并理解百、千的十进制关系。
2、让学生再用计数器拨一拨,一个数一个拨。
3、让学生感知一千的多少,1000 页纸,1000 粒玉米粒。
4、感知“千”这个计数单位和“千”在数位顺序中的位置。
(二)百的认识1、解决问题“一百二十五是多少”。
A、学生合作尝试用计数器拨珠认识一百二十五从99 开始,边拨边数,数到125。
(关注99-100、101、110 几个段的拨珠)B、怎样写一百二十五?为什么这样写?学生写一写,说一说写数的方法。
C、学生说一说 125 的组成。
并说出为什么。
2、尝试:三百和八百零八怎样写?并说一说组成。
(关注空位)(三)千以内数的读法1、376 是多少?怎么读?学生说一说怎么读,读数的方法。
2课时信息窗1---森林聚会练习课
课型:练习课。
教学内容:理解平均分,课本第62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能用除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1哪种分法是平均分?
2.自主练习2分香蕉。
你能把这些香蕉平均分吗?自己分分看。
3、自主练习3。
动手圈一圈,教师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体验平均分的方法。
二、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三、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平均分
教后反思:学生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
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兴趣。
通过分一分懂得了什么是平均分,能用“平均分”的方法帮其它小动物分一分他们喜欢的食物。
动手操作的乐趣表现在每个孩子的脸上。
信息窗1第一课时课题: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在独立思考和合作的过程中,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积极参加活动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水果教具教学过程:一、课前延伸春天到了,春光明媚,万物复苏,你们喜欢春游吗?这也有一群小朋友非常喜欢春游,现在呢正在吃午餐,他们都带了什么好吃的?可是他们遇到一些问题,看看他们在忙些什么呀?(出示课件)二、课内探究1.看来大家急着想把这些好吃的来分一分,那就赶快行动吧!你打算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2、引教学生解决问题。
1)师:你能解决我们刚才提出的问题吗?先自己试试看。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商量后再交流。
2)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吗?3)交流:(1个1个地分;2个2个地分;9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2个,还余1个)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分?(锻炼学生的思维)4)师:用算式怎样表示?(学生回答,老师板书)9÷4=2(个)……1(个)读作:9除以4商2余1 引教学生互相读算式3.其他食品怎样平均分呢?大家在小组里一起分一分,看看结果是怎样的?师:仔细观察这些算式和平均分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师小结。
生:那么多好吃的,咱们4个人来分一分吧。
学生同位讨论,加深理解。
学生在小组中学习,把算式写在本子上。
(讨论时要说出算式所表示的意思,也可以动手操作算出结果)方便面:10÷4=2(碗)……2(碗)矿泉水:11÷4=2(瓶)……3(瓶)香肠:12÷4=3(根)生:我发现有余数的除法真多……4.18片面包可以平均分给几个人?你能说出来吗?师:还需要知道些什么呢?你打算每人分几块?师:假如每人分2片,可以分给几人呢?3片呢?还可以每人分几片?根据自己的想法列出算式算一算。
信息窗2第二课时谈话:同学们,谁想谈谈上节课你都学会了哪些数学知识,今天咱们就来比一比谁会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好吗?活动一:基本练习1、接力数数(课本第17页第1题。
)学生分组用小纸条接力,一个同学做完就传给下一个同学,直到全组都做完。
哪个组先做完、做对的是赢家,并给这个组奖励。
2、填空。
9089的下一个是(),9799的下一个是(),9899的下一个是(),下一个是(),9989下一个是(),9999的下一个是(),3、课本第18页第4题,并补充以下练习(课件出示)。
(1)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长4589米,铁路桥长6772米(2)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共有鸟类1189种。
(3)南浦大桥是上海市区第一跨越黄浦江的大桥,全长8346米。
4、填一填(1)3560读作(),是由()个千、()个百、()个十组成的。
(2)5316读作(),是由()个千、()个百、()个一组成的。
(3)9998再数()个一就是10000。
(4)9920再数()个十就是10000。
(5)9800再数()个()就是10000 。
5、抢答题(课本第19页第6题)把口算题制成不同的动物头形,先在组内抢答,谁做对谁得到头像,谁就是裁判。
哪个小组先做完,哪个小组就得到一个大的动物头像。
教师宣布比赛规则,教师宣布比赛开始,给有关组奖励。
活动二:变式练习摆数游戏:教师出示写有数字的小棒,请你用2个4和2个0组成以下各数:a、摆出只读一个0的四位数。
b、摆出不读0的四位数。
摆出之后再读一读。
诗意反思这节课是一节练习课。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讲,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一项活动。
于是本节课就采用了游戏的形式,如接力数数和抢答题都是孩子喜爱的活动形式。
这种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自主学习的机会。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活动中采用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进行,教师首先提供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宽松环境,让每个学生有效地参与,同时也为学生创设一个便于交流的情境,鼓励学生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接受他人的思想。
信息窗 2—体育小明星评选课前预习案:教学内容:用画“正”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教科书103-106页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会用画“正”字等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过程与方法: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方式呈现整理的结果,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体会数据分析对决策的作用,初步感受数据分析的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探索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会用画“正”字等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教学难点: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体会数据分析对决策的作用学具、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课前预习案: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师:同学们,这节课咱们一起来学习用画“正”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请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课题:用画“正”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请看今天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完成目标的请把手放下。
这节课咱们要进行男女生比赛,(板书:男女)比一比谁得的五角星最多。
现在进行第一场比赛:比一比看书时谁的坐姿最端正,谁思考问题最积极。
二、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现在请把课本打开,翻到第103页,手指103页信息窗,(表扬××已经指好了)仔细观察信息窗中的图片和文字,他们班在进行体育小明星评选活动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三、先学(看一看)(一)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思考问题最积极。
4分钟后找同学回答。
(二)看一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
(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认真地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四、后教(议一议)师:同学们看完了么?看完的请举手?好,咱班也来一次体育小明星评选好不好?1、学生填写选票;2、收集选票;引导学生:要想知道谁当选,应该怎么办?3、唱票;一位同学读票,一位同学监督,其余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
信息窗1:去姥姥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 通过交流、合作,体验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3. 在经历探索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地思考,充分感受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吗?(同位互相说一说)2. 今天我们来开展一次计算小能手比赛,好吗?谁能顺利过关,谁就成为我们班的计算小能手,你们有信心吗?活动二:闯关活动解决问题(一)第一关:摘智慧果1. 谈话:老师手中有一棵智慧树,上面结满智慧果,智慧果下面有4道题(粘贴在黑板上)288+139+547 604-417+135 502-136-78 234+157-126(1)脱式计算,学生独立完成。
(2)抢答。
老师说算式,学生谁举手早谁说出结果,答对的就自动上来摘下一棵对应的智慧果。
2. 公布各小队抢答结果。
(二)第二关:商场调查1. 谈话:看到小朋友表现的这么出色,姥爷感到特别高兴。
他说,现在天气热了,我们到商场去看看销售空调的情况吧,你们想去吗?2. 点击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
姥爷说,我这儿有4道题,如果你们都答对了,就带你们回家参观小强哥哥的书房。
(1)()月的销售量最多,()月的销售量最少。
(2)前三个月一共销售多少台?(3)7月的销售量比5月、6月的总和多多少台?(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三)第三关:参观书房1. 多媒体出示书柜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上的内容。
提出问题:(1)你发现了什么?(2)你知道故事书和科技书大约各有多少本吗?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互评)。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一共约有多少本书?2. 谈话:看见书柜上有这么多书,你有什么想法?(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四)第四关:奇妙的骨骼1.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看,小强的妈妈给我们出了一道题,想来考考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