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格列酮在2型糖尿病中的治疗地位
- 格式:ppt
- 大小:1.77 MB
- 文档页数:83
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此次实验探究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经不同用药方案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在治疗后血糖水平和血脂指标以及冠脉狭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
结论: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取吡格列酮+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其治疗效果比单一采用吡格列酮更为显著,可在医学临床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吡格列酮;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效果糖尿病属于一种高发慢性疾病,有关调查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大概超过3000万人以上,其中大部分为2型糖尿病,呈现每年100万的速度增长,并且越来越年轻化【1】,据不完全统计,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非常高,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因冠心病而死亡的几率甚至超过40%【2】,所以,开展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工作十分必要。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各项流程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在研究开展前有专门人员同院内管理组织进行报告,研究的样本均选自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研究时间为2022年9月-2023年9月期间,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3】中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冠心病符合《2019欧洲心脏病学会慢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和管理指南》解读中相关诊断标准【4】,研究内容符合我院医学伦理会提出相关执行标准及规定内容,患者及其家属知情本研究,临床资料完整,意识清楚,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指导,均已签署相关同意书。
排除研究前服用过影响研究的药物、合并肿瘤或血液系统指标异常者,有认知、语言功能障碍、有癫痫史者或精神疾病史、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及对治疗药物产生过敏反应和因各种不可控原因,不能全程参与者,各项基本指标间P>0.05,具备可比性。
盐酸吡格列酮片的功能主治什么是盐酸吡格列酮片盐酸吡格列酮片是一种口服药物,其主要成分是盐酸吡格列酮。
盐酸吡格列酮是一种非胰岛素类药物,属于大环内酯类衍生物,具有降血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等功能。
在临床上,盐酸吡格列酮片常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盐酸吡格列酮片的功能和主治•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通过调节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盐酸吡格列酮片可以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活性,促进胰岛素的结合和作用于细胞,从而提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这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他们的胰岛素产生功能有所受损,并且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也较低。
•降低血糖:盐酸吡格列酮片通过抑制肝葡萄糖合成酶的活性,减少肝脏释放葡萄糖的量,进而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
同时,它还能增加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葡萄糖在体内的利用,从而使血糖水平得以控制。
•减轻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即胰岛素的生物活性降低。
而盐酸吡格列酮片可以通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从而改善胰岛素的生物利用度。
•促进胰岛素分泌:盐酸吡格列酮片还可以通过激活胰岛素释放通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这在控制血糖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调节卵巢功能:盐酸吡格列酮片不仅对血糖水平有调节作用,而且对女性激素水平也有一定的影响。
它可以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内分泌状况,减少雄激素的生成,恢复卵巢正常功能。
使用盐酸吡格列酮片需要注意的事项•在使用盐酸吡格列酮片之前,应首先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了解自己的肝功能和肾功能。
因为盐酸吡格列酮片的代谢主要发生在肝脏,肝功能不良的患者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禁用该药。
•在使用盐酸吡格列酮片的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便调整剂量和评估治疗效果。
•盐酸吡格列酮片属于处方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能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盐酸吡格列酮片的常见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以及低血糖等。
如果出现不适或副作用,应立即停药并告知医生。
吡格列酮的功能主治什么是吡格列酮?吡格列酮是一种口服药物,属于大部分抗糖尿病药物中的非胰岛素类药物,也被称为二甲双胍类药物。
它通过改善胰岛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以及提高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降低血糖水平。
吡格列酮常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吡格列酮的功能主治吡格列酮作为一种抗糖尿病药物,具有以下功能主治:1.控制血糖水平:吡格列酮主要通过减少肝脏对葡萄糖的产生和增加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来降低血糖水平。
它能够减少胰岛素的抵抗性,提高胰岛细胞的胰岛素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2.降低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吡格列酮可以增加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胰岛素的抵抗性,从而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3.减轻胰岛β细胞负担:吡格列酮可以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并提高胰岛素的利用率。
这有助于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保护胰岛β细胞的功能。
4.降低胆固醇水平:吡格列酮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它通过减少肝脏对脂肪的合成和增加脂肪的氧化分解来实现对胆固醇的降低。
5.控制体重:吡格列酮可以帮助控制体重。
它通过减少食欲和促进脂肪的分解而实现体重的控制。
这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超重和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风险因素。
6.改善血脂代谢:吡格列酮可以改善血脂代谢,降低血液中的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这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使用吡格列酮的注意事项使用吡格列酮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在使用吡格列酮之前,应该告诉医生有关过敏反应、药物过敏史或其他疾病情况,确保安全使用。
•吡格列酮应按照医生的指导准确使用,不得随意更改剂量或停止使用。
•长期使用吡格列酮可能会导致维生素B12缺乏,较长时间内的使用应监控维生素B12水平。
•吡格列酮可能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使用时应与医生确认是否可以与其他药物一起使用。
•吡格列酮可能会对肾脏和肝脏功能产生影响,使用时应定期检查相关指标以确保安全使用。
结论吡格列酮是一种常用于糖尿病治疗的药物,它通过控制血糖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减轻胰岛β细胞负担、降低胆固醇水平、控制体重和改善血脂代谢等方式发挥作用。
吡格列酮的功能主治是什么一、吡格列酮的概述吡格列酮(Pioglitazone)是一种口服的降血糖药物,属于非胰岛素类药物。
它通过改善胰岛素的工作效果,提高体内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吡格列酮是二十一世纪发现的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之一,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二、吡格列酮的功能主治吡格列酮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以下功能主治:1. 降血糖作用吡格列酮能够改善细胞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
它通过激活肝细胞内的PPAR-gamma受体,增加胰岛素受体的表达,促进能量代谢的正常进行,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2. 减少胰岛素抵抗吡格列酮可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胰岛素抵抗。
它通过促进肝脏中的胰岛素受体的表达,增强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的活性,减少脂肪组织内脂肪酸的合成,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现象。
3. 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吡格列酮具有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
它能够减少胰岛β细胞的凋亡,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胰岛素的分泌量,从而维持胰岛素的正常水平。
4. 降低高血压风险吡格列酮还可有效降低患者的高血压风险。
它通过激活PPAR-gamma受体,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减轻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从而降低血压水平。
5. 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吡格列酮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也有一定的作用。
它能够通过调节脂代谢,降低血脂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血压波动,从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三、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吡格列酮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本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且需遵循医生的剂量和用药方案。
•禁止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以及存在酸中毒、肝功能异常等情况的患者。
•长期使用需监测肝功能、心血管及肾功能等指标,及时调整剂量或停药。
•孕、哺乳期妇女禁止使用本药物。
•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水肿、体重增加、贫血等副作用,如出现应及时就医。
四、总结吡格列酮作为一种口服的降血糖药物,具有降低血糖、减少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血压风险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等功能主治。
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伍英;曾立;王宁
【期刊名称】《江西医药》
【年(卷),期】2005(40)4
【摘要】目的评价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未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予吡格列酮30mg/d,对照组(30例)予二甲双胍0.75g/d,治疗12周.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两种药物均使空腹和餐后血糖、HbA1C明显下降(P<0.05),两组疗效相似.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结论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
【总页数】2页(P195-196)
【作者】伍英;曾立;王宁
【作者单位】江西医学院第三附属院内分泌科,南昌,30008;江西医学院第三附属院内分泌科,南昌,30008;江西医学院第三附属院内分泌科,南昌,30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生脉散加减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J], 李海玲;吴怀庭;苏建英;唐雨时;梁国雄;>梁露
2.胰岛素泵联合二甲双胍或吡格列酮短期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J], 李姗姗;李远;李冬玲
3.初诊2型糖尿病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治疗的疗效观察 [J],
夏美娜;陈文娟;魏进;韩玉亭;高明殿
4.吡格列酮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J], 武静
5.格列美脲联合吡格列酮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张成方;马超;熊家义;陈炜炜;李仿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章编号 1007-9564(2007)01-0090-02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疗效观察462000 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沈亚非 杜 伟 马艳蕊关键词 2型糖尿病;吡格列酮;二甲双胍;肥胖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以及人口的老龄化,肥胖和糖尿病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2型糖尿病(T2DM)占糖尿病总数的90%,其中80%伴有超重或肥胖。
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抵抗是T2DM发病的二大重要因素。
吡格列酮是一种新的噻唑烷二酮类药物,通过提高组织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
本研究旨在评价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按照1997年ADA糖尿病诊断标准,32例体重指数(BMI)≥25kg/m2的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均来自本院2004年3月—2005年10月住院及门诊患者。
男21例,女11例,平均年龄(48.0±5.2)岁,糖尿病病程平均(6.2±3.8)年。
所有患者均除外并发严重急慢性糖尿病并发症、未使用胰岛素治疗、肝肾功能正常、无高血压、冠心病等疾患。
实施本方案前,所有患者空腹血糖为7~12mmol/L,32例患者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二组,每组16例。
1.2 方法 治疗组给予吡格列酮(商品名:卡司平,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30mg/d,一次口服;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1 500mg/d,分三次服用,500mg/次,并进行为期16周的观察,分别检测体重、空腹血糖(FB G)、餐后2h血糖(2hB 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PINS)、心电图、肝肾功能等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 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2.1 二组治疗后症状及体重变化 二组治疗后,患者口干、多饮、多食等症状均明显减轻,治疗组个别患者体重略有增加,而对照组体重有所降低。
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性及有效性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吡格列酮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1月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84例,在原治疗方案稳定后血糖仍控制不佳的基础上给予吡格列酮口服12周。
观察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血脂(tg、tc)水平,以及是否存在不良反应,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
结果:经过吡格列酮治疗后,血糖、fins、hba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吡格列酮可以有效的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控制hbalc达标,改善fins水平。
观察期间一例患者出现肝功轻度异常,未发现其它不良反应。
【关键词】2型糖尿病;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胰岛素抵抗随着糖尿病患病人数的急剧升高,伴随而来的微血管、大血管并发症的增加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的健康。
近年来,tzds作为一类新型胰岛素增敏剂广泛应用于临床。
本研究目的即在于观察原降糖方案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加用tzds(吡格列酮)前后血糖情况及该药物的临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月2型糖尿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4例,女性40例,年龄21-60岁,病程1个月-19年。
给予吡格列酮治疗12周,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入选标准:⑴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指尖血糖在7.0-13.0mmol/l。
⑵饮食和运动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其他类口服降糖药,剂量稳定至少1个月以上。
⑶19kg/m2≤bmi≤35kg/m2。
⑷年龄18-75周岁,性别不限。
⑸育龄期女性患者同意采取有效避孕措施。
⑹除外严重应激、严重疾病或成瘾性药物滥用者。
1.2治疗方法:在原治疗方案稳定至少1个月空腹血糖仍然控制不佳的基础上给予吡格列酮(初始剂量15mg,4周后空腹指尖血糖仍>7.0mmol/l,剂量增加15mg,最大剂量45mg),1天1次,早餐前口服,治疗时间12周。
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目的:分析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8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二甲双胍和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
结果:研究组患者在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和HOMA-IR上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抵抗。
标签: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吡格列酮糖尿病是一种在临床十分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目前据相关统计显示[1]已经有大约1.7亿人患有糖尿病。
在我国,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逐渐向西方人靠近,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据相关调查,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大约在9.7%左右[2]。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的分型之一,主要特征是胰岛素抵抗,在肥胖人群中较为多见,2型糖尿病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可累及患者的眼部、血管、足等部位从而产生严重的并发症。
本文选取2009年1月-2012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8例,用以分析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选取的临床资料为2009年1月-2012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8例,其中男32例,女26例,平均年龄为(57.27±2.08)岁,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疲乏无力、周身发胀和腹胀便秘等。
全部58例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3],排除标准:(1)患者存在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2)患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3)患者在近三个月内接受过手术;(4)患者存在着血液系统疾病。
将全部58例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探讨胰岛素联用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与生活质量的影响赵艳平北京丰台医院内分泌科,北京100070[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联用吡格列酮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北京丰台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8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44例。
对照组单独应用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取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胰岛功能指标、糖代谢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胰岛素联用吡格列酮的应用,能够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改善其糖代谢紊乱状态,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联合应用有助于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意义显著。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胰岛素;吡格列酮;糖代谢;生活质量[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4)01(b)-0094-04 Effects of Insulin Combined with Pioglitazone on Glucose Metabolism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ZHAO Yanping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Beijing Fengtai Hospital, Beijing, 10007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insulin combined with pioglitazon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thods A total of 88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dmitted to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of Beijing Fengtai Hospital from March 2020 to March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4 cases in each group by the lottery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sulin alon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ioglitazone combined with insuli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wo group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indices of islet function and glucose metabolism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oth P<0.05). The life quality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insulin combined with pioglitazone can improve the islet function of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improve their glucose metabolism disorder, 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life quality. Combined application can help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medication.[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 Insulin; Pioglitazone; Glucose metabolism; Quality of life糖尿病在临床具有高发病率的特征,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