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月饼的生产概述
- 格式:doc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11
月饼生产工艺1. 引言月饼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必备食品之一,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
月饼生产工艺是指将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和制作流程,最终形成美味可口的月饼的过程。
本文将深入介绍月饼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料准备、面团制作、馅料制作、组饼、烘烤和包装等。
2. 原料准备月饼的原料主要包括面粉、油脂、糖浆和馅料。
在原料准备阶段,首先需要将面粉进行筛选和过筛,排除杂质。
然后根据月饼的不同口味和风格,将适量的油脂和糖浆加入面粉中进行拌和,形成月饼的面团。
3. 面团制作在月饼生产中,面团的制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面团的制作要求面团韧性适中,不易过分发展筋力。
通常采用手工揉搓和机械搅拌相结合的方式,将面团搅拌均匀,并醒发一段时间,使面团更加柔软。
4. 馅料制作月饼的馅料种类繁多,常见的有豆沙、莲蓉、果蓉等。
馅料制作的关键是选用优质的原料,并进行充分的加工处理。
一般来说,馅料的制作主要包括原料混合、烹煮和搅拌等步骤,以确保其质地细腻、口感丰富。
5. 组饼组饼是将制作好的面团和馅料进行组合的过程。
在组饼过程中,需要将面团按照一定的比例分割,并将馅料包裹在面团内部,形成圆形或其他形状的月饼。
组饼时要注意馅料的均匀分布,以及月饼整体的美观度。
6. 烘烤烘烤是月饼制作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关键的一步。
烘烤过程中,需要将组饼放入烤箱中进行烘烤,以使月饼变得酥香可口。
在烘烤过程中,要注意烤箱的温度和时间控制,以免烤焦或过度烤制。
7. 包装月饼在生产完成后,需要经过包装环节,以保证其质量和外观。
通常采用纸盒或金属盒进行包装,以防止月饼受潮和变质。
包装过程中,可以在月饼表面上进行一些装饰和印花,增加其观赏性。
8. 结论月饼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准备、面团制作、馅料制作、组饼、烘烤和包装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以保证月饼的品质和口感。
通过合理的生产工艺和精细的制作过程,才能制作出美味可口、色香味俱佳的月饼产品。
中秋佳节,赏月品尝月饼,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月饼生产工艺流程月饼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食品之一,制作过程繁琐。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月饼的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月饼的生产需要准备好各种原料。
主要原料有面粉、猪油、糖和豆沙等。
面粉需要经过筛选,使其更加细腻;猪油需要加热融化,使其易于搅拌;糖需要研磨成细砂糖,以便更好地溶解;豆沙需要炒熟,加入适量的糖搅拌均匀。
接下来,将面粉和猪油混合,加入适量的水,搅拌成面团。
面团需要醒发一段时间,使其更加柔软。
然后,将面团分成小份,然后擀成薄饼。
每个月饼皮需要擀平且厚度均匀。
然后,将豆沙馅料包入月饼皮中。
包月饼需要注意将馅料均匀地包裹在月饼皮里,并且包的夹陷饼要美观。
一般来说,月饼的馅料有很多种类,如莲蓉、枣泥、五仁等。
每种馅料都有其特殊的包馅技术。
包好的月饼需要进行整形。
传统的月饼一般是圆形的,但现在也有其他形状的月饼,如方形、饺子形等。
整形的时候需要用到模具,将月饼压花,使其更加美观。
然后,将整形好的月饼放入月饼模具中。
月饼模具有各种花纹和图案,可以让月饼表面更加精美。
用力压实,确保月饼的形状和图案清晰。
最后,将压模好的月饼放入烤箱中烘烤。
月饼的烘烤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不同的馅料和口感来调整。
烤好的月饼需要冷却后,才能进行包装。
月饼的包装环节主要是将月饼放入包装袋中,并且封口。
一般来说,月饼的包装袋要密封好,以免月饼受潮。
部分高档的月饼还需要进行礼盒包装,以增加其礼品性。
以上就是一般月饼的生产工艺流程。
虽然月饼的制作过程较为繁琐,但是通过这一系列的工艺流程,制作出来的月饼能够满足人们的口味需求,并且具有美观的外观。
无论是节日赏月、拜访亲友还是留给自己品味,月饼无疑是一道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
月饼的来历与制作方法月饼,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特色美食之一,自古以来便备受人们热爱。
它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有独特的制作方法。
本文将介绍月饼的来历以及详细的制作方法。
一、月饼的来历月饼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等,是农历八月十五日,人们庆祝丰收的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赏月、品尝月饼,以表达对家人团圆、祈求团聚的美好愿望。
据历史记载,月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
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其名篇《无题》中提到了“细作薄饼烙作圆,中间隔著酥油糖。
”这便是早期月饼的雏形。
而酥皮月饼则诞生于明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月饼的形状、口味和制作工艺都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创新,逐渐演变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形态。
二、月饼的制作方法1. 配料准备制作月饼所需的主要材料包括:面粉、植物油、冰糖、豆沙馅、莲蓉馅等。
在开始制作前,将所有材料准备好并按照配方所要求的比例进行称量。
2. 调制面皮将面粉倒入大碗中,加入适量的植物油,并慢慢加入清水搅拌。
将面团揉匀后,将其静置片刻,使其醒面。
3. 制作馅料月饼的馅料有很多种类,但最常见的是豆沙馅和莲蓉馅。
以豆沙馅为例,将红豆洗净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至红豆熟软。
取出锅中的红豆,加入冰糖,再次煮熟,搅拌至红豆糊状。
待红豆糊冷却后,即可制成豆沙馅。
莲蓉馅的制作方法与豆沙馅类似,只需将莲子煮熟并捣成泥状即可。
4. 饼皮包馅将醒发好的面团擀平,并用模具裁出圆形饼皮。
将饼皮放在手掌心,将适量的馅料放在中央,然后将饼皮包裹住馅料,捏紧封口处。
重复此步骤直至用完所有的饼皮和馅料。
5. 烘烤月饼将包好馅的饼放在烤盘上,然后在饼皮上刷上一层蛋黄液,以增加月饼的色泽。
将烤盘放入烤箱中,设定适当的温度和时间,烘烤至月饼表面呈现金黄色即可。
6. 保存和享用烘烤好的月饼应置于阴凉干燥处,待其完全冷却后可装入精美的礼盒中进行保存。
人们可以在中秋节当晚品尝月饼,并可与亲友们一同分享,表达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月饼生产的工艺流程月饼是传统的中秋节食品,制作月饼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工艺流程。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月饼的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是准备材料。
制作月饼的主要材料有面粉、油、糖、馅料等。
面粉需要经过筛选、晾晒等工艺准备好,油需要先熬炼成油酥,糖需要加工成糖浆,馅料则要选择好要使用的材料,并进行加工处理。
接下来是制作月饼皮。
制作月饼皮的工艺比较繁琐,要先将面粉和油酥混合搓揉,然后擀成薄片,再切割成小块。
每个小块都需要放入适量的馅料,然后用手捏合,并擀成圆形薄饼。
制作好月饼皮后,就可以开始制作月饼压模了。
月饼压模有各种形状和图案,可以根据不同需求选择。
将制作好的月饼皮放入月饼压模中,用力压制,使月饼的形状和图案能够完整地呈现出来。
制作好的月饼需要在烤箱中进行烘烤。
在烤制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月饼种类和要求,进行不同的烤制时间和温度控制。
一般情况下,月饼的烤制时间需要控制在20-25分钟左右,温度一般在180摄氏度左右。
经过烘烤后的月饼,外表金黄酥脆,香气扑鼻,不仅好看,而且味道更加美味。
但是,这时的月饼还不能立刻吃,需要让月饼自然冷却,等待热胀冷缩的过程,让月饼更加入味。
制作好的月饼需要进行包装和装箱。
一般情况下,月饼会用保鲜膜进行包装,然后装入盒子中,最后再装入纸箱中。
在包装和装箱之前,还需要对月饼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符合质量要求。
最后是成品上市。
制作好的月饼会送往市场进行销售,供人们购买和品尝。
在每年的中秋节前夕,各大商场、超市等都会特别推出各式各样的月饼供人们选择。
以上就是月饼生产工艺的简要介绍。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制作出的月饼有着外表美观、口感独特的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而这些工艺流程背后,是工匠们的辛勤努力和精湛技艺,将传统美食传承下来。
希望每个人都能在中秋佳节时品尝到美味的月饼,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月饼生产1. 介绍月饼是中秋节必备的节日食品,制作精美的月饼不仅展现了厨师的技艺,还传递了亲情与友情。
月饼生产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需要严格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
本文将介绍月饼生产的整个过程,并深入探讨其中的关键步骤和技术要点。
2. 原料准备2.1. 主要原料月饼的主要原料包括面粉、糖、油、香精等。
要制作出口感细腻的月饼,需要选择优质的原料,并确保原料的质量稳定。
2.2. 中秋节特色原料中秋节是一个传统的中国节日,月饼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象征着团圆和祥和。
为了增加节日氛围,生产中可以添加特色原料如枸杞、桂花等。
3. 生产工艺3.1. 搅拌和混合首先需要将面粉、糖、油等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形成面团,这是月饼生产的第一步。
3.2. 制作馅料馅料的制作也至关重要,不同口味的月饼需搭配不同的馅料,如莲蓉、豆沙、五仁等。
制作馅料时需控制好糖量和水分,确保口感和口感。
3.3. 包馅将制作好的馅料包入搅拌好的面团中,由厨师巧手搓成小圆球,这是月饼外形的雏形。
3.4. 印模将搓好的面团压入月饼印模中,制作出不同形状的月饼。
3.5. 烘烤将印好模的月饼放入烤箱烘烤,控制好时间和温度,确保月饼烤熟的均匀。
4. 质量控制4.1. 外观月饼是中秋节送礼的食品之一,其外观需要精美大方,无瑕疵。
4.2. 口感月饼的馅料需要口感细腻,香甜可口,且与外皮相得益彰。
4.3. 保质期由于月饼是季节性食品,需要注意其保存期限,确保在中秋节前后都能保持新鲜。
5. 结语月饼生产是一门工艺,需要厨师们的巧手和心思,更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生产流程。
我们应该珍惜传统的节日食品,感受中秋团圆的美好。
愿大家在中秋佳节都能品尝到美味的月饼,共享团圆的温馨。
月饼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
《月饼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
月饼是中国传统节日中不可或缺的美食,其生产工艺历史悠久,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产流程。
以下是月饼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
1. 配料准备:首先是准备月饼的原料,包括面粉、油、糖、馅料等。
在配料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种类的月饼调节原料的比例和制作工艺。
2. 面团制作:将面粉、油、糖等原料混合搅拌成面团。
这个过程对面团的搅拌时间、温度控制要求都很高,以确保面团的质地和口感。
3. 馅料加工:根据月饼的不同口味,制作相应的馅料,如豆沙、果仁、蛋黄等。
通常馅料需要经过炒、磨、搅拌等多道工序加工成细腻的馅料。
4. 月饼的组合:将面团擀成皮,包入馅料,再经过擀压成形,包装成月饼的基本形状。
这个过程需要工匠的手艺和经验,以确保月饼的外形和口感。
5. 月饼的烘烤:将组装好的月饼放入烤箱中进行烘烤,烤制的温度和时间根据月饼的口感和口味要求而定。
烤制完成后的月饼外表金黄、香酥。
6. 月饼的包装:烤制完成后的月饼需要在制冷后进行包装,以确保月饼的口感和品质。
以上就是月饼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
月饼的制作工艺需要经验和技术的积累,保持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也是月饼美味的关键因素。
希望通过这些工艺流程的介绍,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欣赏月饼这一中国传统美食。
一、原料准备
1. 饼皮原料:中筋面粉、白糖、花生油、枧水等。
2. 馅料原料:五仁、莲蓉、豆沙、蛋黄、果仁等。
3. 装饰材料:蛋液、糖粉、食品色素等。
二、饼皮制作
1. 将白糖、花生油、枧水混合均匀,制成油糖浆。
2. 将中筋面粉过筛,与油糖浆混合,揉成面团。
3. 将面团静置1小时,使面团充分松弛。
三、馅料制作
1. 将五仁、莲蓉、豆沙等馅料原料按比例混合,制成各种口味的馅料。
2. 将馅料分成小份,便于后续包馅。
四、包馅成型
1. 将松弛好的饼皮面团分成小份,与馅料按比例搭配。
2. 将饼皮包裹馅料,揉成球形。
3. 将球形月饼放入月饼模具中,轻轻压制成型。
五、烘烤
1. 预热烤箱至200℃。
2. 将成型好的月饼放入烤箱中,烘烤约15分钟。
3. 烤至月饼表面呈金黄色,取出晾凉。
六、装饰
1. 将晾凉后的月饼表面刷上一层蛋液。
2. 撒上糖粉、食品色素等装饰材料。
3. 可根据个人喜好添加其他装饰。
七、包装
1. 将装饰好的月饼放入月饼盒中。
2. 用保鲜膜或塑料袋密封,防止受潮。
八、储存
1. 将包装好的月饼放入阴凉干燥处。
2. 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以保证月饼的品质。
总结:
月饼的生产工艺流程涉及多个环节,包括原料准备、饼皮制作、馅料制作、包馅成型、烘烤、装饰、包装和储存。
每个环节都需严格按照标准操作,以确保月饼的品质和口感。
在制作过程中,要注重细节,精心打造每一块月饼,让中秋佳节更加温馨、美好。
烘焙小知识月饼知识点总结一、月饼概述月饼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食品,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中秋节是一个家庭团聚的节日,人们用月饼表示团圆的祝愿。
月饼的外形有圆形、方形、椭圆形、人物形等众多种类。
月饼的内馅多种多样,如莲蓉、豆沙、五仁、核桃、红豆、果蓉等,不同地区和不同口味的月饼都有着各自的特色。
二、月饼的烘焙原理1. 原料配比:月饼的主要原料包括面粉、油脂、糖和馅料。
其中面粉作为面皮的主要原料,油脂用来增加口感和香味,糖用来增加甜度,馅料则是月饼的灵魂所在。
2. 面皮制作:面皮制作包括和面、擀皮、包馅等步骤,和面时需控制好水面比,揉至面筋充分发酵;擀皮时需要注意皮面的均匀性和薄厚度,从而影响到月饼的口感。
3. 馅料制作:不同的馅料有不同的制作方法,但通常需要先将原料加工成粉末状,再根据配方进行调配和加工成馅料。
4. 月饼的造型:月饼造型通常采用模具压制,也有手工造型的月饼。
在模具压制时需要注意月饼的压制均匀,以及与馅料的充分融合。
三、月饼的烘焙方法1. 烤箱烘焙:目前大部分月饼都是通过烤箱烘焙完成的。
烤箱烘烤时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以保证月饼的外观和口感。
2. 蒸炸烘焙:部分地区也有用蒸、炸等方式制作月饼,这种方式的月饼一般口感更为酥脆。
四、月饼的烘焙技巧1. 面皮和馅料的搭配:月饼的口感最终取决于面皮和馅料的搭配,需要对不同馅料和面皮的搭配进行调整,才能制作出口感和口味均衡的月饼。
2. 控制水面比:在和面的过程中需要根据面粉的不同情况,控制好水面比,以达到面团柔软、富有弹性的效果。
3. 调节烤箱温度和时间:烘焙月饼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烤箱和月饼配方来调节温度和时长,以免烤焦或者未熟。
五、月饼的变化与创新1. 创新口味:如今,月饼的口味也在不断创新,有冰淇淋月饼、巧克力月饼等新型月饼出现。
2. 精美包装:月饼的包装设计也越来越注重创意和精美,成为一种送礼的时尚食品。
结语: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口味的多样化,月饼制作也在不断创新发展。
月饼生产的工艺流程月饼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食品,制作工艺繁复,历史悠久。
下面将介绍月饼生产的工艺流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 原料准备月饼的主要原料包括面粉、油脂、糖和馅料。
面粉一般选用普通面粉和澄面粉的混合,油脂一般选用猪油或植物油,糖一般选用细砂糖,馅料可以是豆沙、莲蓉、五仁等。
此外,还需要准备一些辅料,如蛋黄、水、碱水等。
2. 面团制作首先,将面粉、油脂和水混合搅拌成团,然后加入碱水搅拌均匀,使面团更加柔软。
接着,将面团搓成长条状,然后切成小份,每份搓成圆球状备用。
3. 馅料制作根据不同口味的月饼,选择相应的馅料进行制作。
以豆沙馅为例,首先将红豆洗净煮熟,然后加入适量的糖和油搅拌均匀,最后炒熟成为豆沙馅。
4. 包馅将制作好的豆沙馅放入面团中,然后用手将面团包裹住馅料,搓成圆球状。
对于莲蓉、五仁等馅料也是同样的操作。
5. 模具压制用月饼模具将包好馅的面团压制成各种不同形状的月饼。
月饼模具有各种花纹和图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模具。
6. 刷蛋黄在月饼表面刷上一层蛋黄液,可以使月饼烤出来的颜色更加金黄,增加美观度。
7. 烘烤将刷好蛋黄的月饼放入烤箱中烘烤,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不同口味的月饼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豆沙月饼的烘烤温度为180摄氏度,烘烤时间约20分钟。
8. 冷却烤好的月饼取出放凉,待表面温度降低后,即可装入包装盒中密封保存。
以上就是月饼生产的工艺流程,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经过精心的制作和严格的控制,才能制作出口感鲜美、外观精美的月饼。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让大家对月饼的制作工艺有更深入的了解。
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案首页【组织教学】统计出席人数【导课】问题一:1、常用设备和工具有哪些?搅拌机、发酵箱、分割滚圆机、打蛋机、整型机、烤炉、面包出炉架、切片机【讲授新课】《焙烤食品工艺学》§7-1月饼的生产概述糕点是以面粉、食糖、油脂、蛋品、乳品、果料及多种籽仁等为原料,经过调制成形、熟制装饰等加工工序,添加或不添加添加剂,制成具有一定色香味的一种食品。
中式糕点:利用面粉、米粉及其它杂粮粉调成面团制作的面食小吃和正餐筵席的各式点心。
有月饼、桃酥、蛋黄酥等,人们通常把中点分为“南味”、“北味”两大风味,具体又分为“广式”、“苏式”、“京式”三大特色。
糕点分类:西式糕点:特点在于其用料讲究,加工精细,造型别致,花式繁多,美观大方,富于营养。
西点同样也有各自的流派,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德式、法式、俄式、英式、意式等。
西式糕点中的苹果派、蛋挞等,都是中、西式焙烤食品的典型代表中式焙烤食品是从中式糕点中分离出来的,它是指采用焙烤的方式来熟制的一类中式点心。
【中点制作技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周代就出现了有名的周代八珍和楚宫名食等食馔。
在汉魏晋南北朝,中点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中国历史上这360余年政治上大分裂和大动乱,促使了人员的广泛的流动,使各地的食风交汇融通,在原料的使用、熟制的器具、发酵的方法、中点的品种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有了相关的著作,如吴均的《饼说》和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在隋唐五代时,中点进入了发展的兴旺期。
由于结束了分裂局面,经济的发展把社会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在这一时期,不仅所用原料更为丰富,著述更为广泛,还出现了中外饮食文化的交流,并有酥性点心的出现。
在宋元时期,中式点心进入了发展的繁荣期。
从面团种类看,水调面团制品、发酵面团制品和油酥面团制品种类齐全。
从面团用料看,已有各种麦面、小米面、粳米粉、糯米粉等。
从品种上看,有旧面点的发展品、新创面点、食疗面点和宴席面点几类。
并且著述更为丰富,并形成了一定风俗。
明清时期是中国面点发展的鼎盛期。
其特征在于制作工艺的日臻完善和精美,民族风格的绚丽多彩,地域性风格突出和典型流派的形成。
中外面点的交流,宫廷面点的突出成就,并有大批成熟专著的问世。
广式是指珠江流域及南部沿海地区所制作的面点,以广州为代表。
其特点是糖油用量大,选料考究,制作精细,口味香甜软润,其主要品种有:广式月饼、椰茸酥等。
苏式是指长江下游,江浙一带所制作的面点,以江苏为代表。
其特点是用料考究,使用较多的糖油、果料和天然香料,多为酥皮包馅类,甜咸并重。
其代表品种有:苏式月饼、杏仁酥、云片糕等。
京式泛指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所制作的中点,以北京为代表。
其特点是油多糖少,造型美观精致,产品表面多有纹印,甜咸分明。
其代表品种有:京八件、提浆月饼、核桃酥等。
【西式糕点】,大约在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传入我国,起初只有沿海几个主要城市才有出售,厂商也都是些外国人。
到了20世纪50年代已基本普及全国,尤其是最近几年,面包店、西饼店、蛋糕店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开花,极大地方便和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发展,不仅中式糕点,尤其是中式焙烤制品,以及西式糕点,在我国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面团调制的作用与分类行业中常说“点心入门先调面”,这说明调制面团既是面点制作的第一道工序,也反映了调制面团的重要性。
1.面团调制的作用面团调制是糕点制作的主要工序。
将各种原料混合在一起,只有经过适当的调制,才能成为面团。
面团调制的好坏,对面点的色、香、味、形有着直接的影响。
(1)发挥原料应起的作用糕点制作需要多种原料,只有根据工艺要求,将各种原辅料均匀地混在一起,才能相互接触,产生预期的作用。
(2)形成不同性质的面团糕点制品具有很多质地特色,如酥、松、软、筋道等。
通过面团的调制可改变原料的物理性质,如可塑性、延伸性、韧性、弹性等,形成适合各类糕点所要求的不同性质的面团,如油酥类制品要求其有酥松的效果。
(3)便于点心的成形只有将原料调和后使其具有可塑性、延伸性、弹性等相关物理性状,才能制作千姿百态的各式点心。
2.面团的分类――面团的分类方法多采用以下两种,根据:面团的主要原料:可分为麦粉类面团、米粉类面团和其它类面团。
水调性面团:由粮食粉料与水混合形成的具有某种特性的面团。
根据水温的差异又可分为冷水面团、热水面团及温水面团。
调制面团的介质进行分类膨松性面团:调粉时加入了膨松性原料而形成的具有膨松性质的面团。
可分为三种,即生物膨松面团、化学膨松面团、物理膨松面团。
油酥面团:主料与较多的油脂混合形成的面团特殊性面团:上述三种以外的面团。
如澄粉面团等。
二、面团调制的原理面团的种类虽然很多,但它们的形成原理,不外乎包括以下四种作用,即蛋白质溶胀作用、糊化作用、吸附作用、黏结作用。
1. 调制形成面团的原理(1)内在条件中点制作所用的主要原料包括面粉,面粉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成分。
面团之所以能形成具有韧性、延伸性、可塑性等工艺性能,是因为面粉中的蛋白质,淀粉具有能与水结合的内在条件。
①面粉中蛋白质的胶体性质蛋白质具有胶体的一般性质,其水溶液称为胶体溶液或溶胶。
面粉中的蛋白质为干凝胶。
在一定条件下,干凝胶吸水,体积增大,形成湿凝胶,这一过程被称为蛋白质的溶胀作用。
这种溶胀作用对于不同的蛋白质有着不同的限度。
一种是无限溶胀,如面粉中的麦清蛋白质和麦球蛋白质就是如此。
另一种是有限溶胀。
即干凝胶在一定条件下适度吸水变成湿凝胶后就不再吸水,如面粉中的麦谷蛋白和麦胶蛋白的变化就属于这种溶胀作用。
②蛋白质的化学结构蛋白质是具有复杂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
蛋白质在三级结构中,分布着各种不同的亲水基团,几乎所有的亲水侧链都分布在分子的表面上。
正是由于这些分布在分子表面的亲水基团同水分子间的吸引力,使蛋白质吸水成为高度的水化分子。
③淀粉的化学结构淀粉分子在粮食中以白色固体淀粉粒的形式存在,淀粉粒是淀粉分子的集聚体。
淀粉粒的结构由晶体和非晶体两种形态构成,晶体结构由排列成放射状的微晶束构成。
淀粉分子虽然具有亲水基团,但由于淀粉粒的晶体结构是微晶束构成的,使水分子很难进入,水分子只能进入到淀粉颗粒的非结晶区。
因此,淀粉的吸水量比较少。
(2)外在条件①大量原料的混合调制使各种原料充分分散和均匀混合,使各成分相互接触,并发生预期的反应。
②溶胀作用干面粉加水后,即面粉中的蛋白质遇水后,因其结构表面有许多亲水基团,便将水吸在周围形成水化物。
水化作用是分两步进行的,第一步在蛋白质表面进行,吸水量较少。
第二步,水以扩散方式向蛋白质胶体粒子内部渗透,导致体积显著增加,黏度增长。
面团溶胀的过程就是通过调制,加速面粉吸水而形成面筋,促进面筋网络形成的过程,也是逐步使游离水变为结合水的过程。
经过调制的面团可以明显地感到面胚逐渐变软,黏性逐渐减弱,体积随之膨大,弹性不断增强。
2.工艺因素对面团的物理性质的影响①原料添加的顺序原料添加的顺序对面团的工艺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是将水和其它辅助原料,如油、糖、蛋等先拌和均匀,再投入面粉,以形成均一的,满足于质量要求的面团。
②调制的时间和速度调制时间对面筋形成及面团的弹性、韧性、延伸性均有一定的影响。
调粉速度对物料的混合状况及面筋筋力都有一定的影响。
③静置时间静置可使面团消除张力,降低粘性,并使表面光滑,同时还可提高面团的延伸性。
因此调好了的面团一般要进行醒面,也就是将面团静置15-20min,以利于继续水化,并达到消除张力的目的。
但静置的时间也不能过短或过长。
过短,不利于面团的延伸;过长,面团的外表发硬,内部软烂,不易成形。
3.面团的调制方法面团的调制方法目前多采用和面机、调粉机来进行加工,但传统的手工技法,如和面、揉面也是需要了解的。
(1)配料的基本要求配料的过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A.确定品种。
只有在此基础上,确定添加的原辅料的种类、数量及投料顺序。
其B. 要考虑所使用的原料既卫生又要有营养。
C. 再者要入乡随俗,也就是要按当地人的口味、风俗来确定原辅料,并且还要考虑到原料的来源问题,最好能就地取材,这样既降低了成本,也符合当地人的口味。
(2)调制面胚法分为传统的手工调制面团法和机器和面法。
三、油酥面团油酥面团是指以油酥和面粉为主,调制成的面团。
其品种繁多,要求不一,用油酥面团制作的食品具有质地疏松,口味酥香,营养丰富,色泽美观的特点。
1.油酥面团起酥的原理油酥面团必须经“擦”制成团的原理:因油脂的表面张力强,不易化开,故油脂与面粉结合不紧密,但经过返复“摩擦”以后扩大了油脂与面粉颗粒的接触面,既充分增强了油脂的粘性,使其粘接面粉的能力逐渐加强,从而与面粉结合成为面团。
油酥面团具有起酥性还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面粉颗粒被油脂颗粒包围隔开,面粉颗粒间的距离扩大,空隙中充满了空气,空气受热膨胀,使成品疏松。
二是面粉颗粒吸不到水分,不能胀润,加热时更容易变脆。
因此,全用油脂调制的面团虽具有良好的起酥性,但面团疏松,不易擀开,加热即散,无法利用,必须加入其它原料或采用其它的方法与之配合。
这就形成了加水、糖和膨松剂等调制单酥;包入其它面皮类的炸酥与水油酥结合的酥皮,以及与水面结合的擘酥等各种油酥面团。
因为单酥面团与化学膨松面团的制法相同,炸酥的制法较为简单,所以这里只介绍酥皮面团和擘酥面团的调制方法。
2.油酥面团的调制方法(1)酥皮面团的调制①调制面团酥皮面团的皮大体可分为三种,即水油面皮、酵面皮和蛋面皮,种类不同,制法基本相同。
这里着重介绍酥油面皮和干油酥互相配合的调制方法。
水油面调制法是面粉加水和油脂调制的,和面时一般将油与水同时加入,并充分打匀,融合,然后与面粉混合,搅打成团,水的温度一般以30-40℃左右为宜,并根据气候不同灵活掌握。
为了使水油面团既具有水调面团的性质又具有油酥面团的特点。
【调制面团注意事项】a、必须正确掌握水油的分配比例。
其烘焙百分比为:面粉100%,水50%,油25%。
每500g面粉掺入水约250g,油125g左右,用油量过多,将影响与干油酥之间的分层作用,并使酥皮容易散碎或破漏,用油量过少,则制出的酥皮僵硬不酥松。
b、面团要反复揉搓或搅打,揉匀揉透,否则制出的成品容易产生裂缝。
c、面团揉好后,要盖上干净的湿布或调整存放地点的相对湿度,以防止面团干裂结皮。
②擦干油酥干油酥是用油脂“擦”制而成的,它在酥皮面团中的作用是:第一,作为酥心,与油面层层间隔形成层次和起酥。
第二,使成品熟制后松发酥香,其调制方法与一般面团不同,包括传统法和和面机法两种。
【传统做法】:油掺入面粉后,拌匀,放在案板上,用双手的掌根一层层地向前推擦,擦成一堆后,再滚到后面,摊成团,仍旧反复推擦,直到用双手接触面团产生弹性为止,这是在干油酥调制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