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官能氟硅改性丙烯酸酯
- 格式:docx
- 大小:13.70 KB
- 文档页数:3
聚丙烯酸酯以丙烯酸酯类为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R、R'为取代基,取代基不同,聚合物性质也不同。
丙烯酸酯在光、热及引发剂作用下非常容易聚合。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聚丙烯酸酯∙外文名称polyacrylate∙性状无色或微黄色透明粘稠液体∙毒性无毒性质应用:聚丙烯酸酯易溶于丙酮、乙酸乙酯、苯及二氯乙烷,而不溶于水。
由于其高分子链的柔顺性,它们的玻璃化温度(T g)较低,并随酯基的碳原子数及其支化情况而异,当碳原子数为8时最低。
在相同碳原子数的酯基中,支化者玻璃化温度较高(见表)。
玻璃化温度聚丙烯酸酯能形成光泽好而耐水的膜,粘合牢固,不易剥落,在室温下柔韧而有弹性,耐候性好,但抗拉强度不高。
可做高级装饰涂料。
聚丙烯酸酯有粘合性,可用作压敏性胶粘剂和热敏性胶粘剂。
由于它的耐老化性能好,粘结污染小,使用方便,其产量增加较快。
在纺织工业方面,聚丙烯酸酯可用于浆纱、印花和后整理,用它整理过的纺织品,挺括美观,手感好;它还可用作无纺布和植绒、植毛产品的粘合剂。
聚丙烯酸酯可用于鞣制皮革,可增加皮革的光泽、防水性和弹性。
类型:最简单的丙烯酸酯是丙烯酸甲酯,可由丙烯酸与甲醇酯化,或由氰乙醇与甲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反应而得。
它是具有异臭的液体,其沸点为80℃,密度为0.950克/厘米(25℃)。
聚丙烯酸甲酯PMA在室温下是完全没有粘性的物质,强韧,略具弹性,硬度中等,能形成可挠性膜,其断裂伸长约为750%。
聚丙烯酸乙酯较聚丙烯酸甲酯柔软,伸长率为1800%。
聚丙烯酸丁酯就更柔软,伸长率为2000%,并且在室温下具有很大的粘合性。
酯基有8个碳原子的聚丙烯酸-2-乙基己酯的粘合性又大很多。
所以,用聚丙烯酸酯作胶粘剂时,多通过这些酯的共聚合来综合调节其弹性、粘合性和可挠性等。
丙烯酸酯与丙烯酸的失水甘油酯、羟烷基酯或丙烯酸等反应性单体的共聚物,经加热固化后可得到表面硬度高、耐污染性和光泽良好的涂膜。
丙烯酸甲酯与季戊四醇、三羟甲基丙烷等反应,可得到多官能性交联剂,可用于光敏涂料、光敏油墨和感光树脂印刷版等方面。
第52卷第12期 辽 宁 化 工 Vol.52,No.12 2023年12月 Liaoning Chemical Industry December,2023纳米二氧化硅改性丙烯酸酯涂料的研究进展李 伟(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摘 要:纳米SiO2改性丙烯酸酯涂料可以改进涂层的光学性能、防腐蚀性能、机械性能等。
纳米SiO2与丙烯酸酯乳液有不同的聚合方法,所得产品性能也不同。
综述了共混法、溶胶-凝胶法、原位聚合法在制备纳米SiO2/丙烯酸酯乳液中的应用,以及三种复合乳液制备方法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纳米SiO2;丙烯酸酯;改性;复合方法中图分类号:TQ630.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935(2023)12-1826-04丙烯酸酯单体中的双键经聚合反应生成丙烯酸酯树脂,由丙烯酸酯树脂制得的涂料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耐酸碱等性能,在汽车、家具、机械、建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2]。
由于丙烯酸酯单体的多变性,多种酯基在不同介质中的溶解性,以及与其它涂料用树脂的混溶性等特点,丙烯酸酯树脂已成为涂料工业中全能的通用树脂[3]。
丙烯酸酯涂料也有一些缺点,如热稳定性较差,涂膜易返黏,机械加工性能差等。
为改善涂料性能,有机-无机复合技术为涂料改性开辟了新途径,复合改性技术可以将有机聚合物的优异性能与无机材料杰出的刚性,对热、化学、大气的稳定性结合起来,显著提高涂料性能。
纳米科技的发展使得有机-无机复合改性涂料进入了新阶段,纳米材料在分子水平上实现了有机-无机材料的复合。
纳米SiO2呈三维网状结构,表面存在不饱和键以及不同键态的羟基,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而且表面吸附能力强,对紫外光、可见光以及近红外线有较高的反射率,而且纳米SiO2可深入到高分子化合物的π键附近,形成空间网状结构。
纳米SiO2有着广泛的商业应用,如填料、催化、传感、光子晶体和药物递送等[4-5]。
---------------------------------------------------------------最新资料推荐------------------------------------------------------丙烯酸及酯产品介绍及用途一、产品介绍丙烯酸 AA 又称败脂酸分子式 C3H4O2 无色液体有刺激气味相对密度 1.0511熔点13℃沸点141.6℃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化学性质活跃易聚合而成透明白色粉末还原时生成丙酸与盐酸加成时生成 2-氯丙酸。
通常加甲氧基氢醌或氢醌作阻聚剂它主要用于制备丙烯酸树脂等也用于其他有机合成。
强有机酸有腐蚀性。
下游分类丙烯酸酯 AE丙烯酸及其同系物的酯类的总称主要有丙烯酸甲酯 MA、丙烯酸乙酯 EA、丙烯酸正丁酯 n-BA 和丙烯酸异辛酯 2-EHA 等能自聚或和其他单体共聚是制造粘合剂、合成树脂和塑料的单体。
丙烯酸甲酯 CH2CHCOOCH3 无色液体相对密度 0.9535 熔点-76.5℃沸点80.5℃溶于乙醇、乙醚易挥发、易聚合也能与其他单体共聚用于制造塑料、树脂、涂料和粘合剂也用于皮革、纺织品和纸张的加工。
丙烯酸乙酯 CH2CHCOOCH2CH3 也是无色液体相对密度 0.924 熔点为-72℃沸点 100-101℃几乎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醚易聚合也能与其他单体共聚用于制备塑料、树脂等高聚物也可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
丙烯酸丁酯CH2CHCOOCH23CH3 系无色液体易燃相对密度1 / 100.898 熔点-64℃沸点 145-146℃折射率 1.4185 易聚合微溶于水能与乙醇、乙醚混溶遇热很快聚合用于制造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涂料、粘合剂等。
丙烯酸酯是重要的高分子单体和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在精细化工的应用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系列产品成千上万几乎涉及到工业领域各部门广泛应用于涂料、粘合剂、塑料、纺织、造纸、橡胶、石油、水处理、化纤、制革等行业。
探索开发水性UV固化含氟丙烯酸酯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何游,张力,刘金玲,李冠荣,吴业辉(广东工业大学,广州510006)摘要:以甲基丙烯酸十三氟辛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丁酯和2,4-甲苯二异氰酸酯为原料,通过三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水性可光固化含氟丙烯酸酯树脂。
利用FT-IR、PCS、TG、TGA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树脂的结构及热性能进行了研究。
PCS分析结果表明:当甲基丙烯酸含量达到6%时,乳液可以获得良好的粒径分布及稳定性。
TG和DTG分析结果表明:氟改性的丙烯酸酯树脂的热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关键词:含氟聚合物;含氟丙烯酸酯;水性;UV固化中图分类号:TQ637.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3-4312(2013)08-0018-06Prepar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UV-CurableWaterborne Fluorinated Acrylate CoatingsHe You,Zhang Li,Liu Jinling,Li Guanrong,Wu Yehui(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dong510006,China)Abstract:A novel UV-curable waterborne fluorinated acrylate resin have been synthe-sized from1H,1H,2H,2H-perfluorooctyl methacrylate,methacrylic acid,hydroxyethyl meth-acrylate,n-butyl acrylate and toluene diisocyanate via a three-step reaction process.The chemical structure and thermal performance of fluorinated acrylate was characterized by FT-IR,PCS,TG and DTG.The PCS results showed that latex could get a goo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and stability when the content of MAA was6%;the TG and DTG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fluorine modified acrylate resin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Key Words:fluorinated polymer;fluorinated acrylate;waterborne;UV-curing水性光固化技术具有光固化的固化速度快、污染少、节能、固化产物性能优异等优点,同时具有水性体系的安全价廉、无毒、低(或无)VOC排放等特点,能够满足目前环保对VOC排放日益严格的要求,已被广泛应用于涂层、粘合剂和油墨等领域[1-2]。
丙烯酸酯类共聚物(ACR)的发展简介作者:库都斯.阿西登来源:《硅谷》2009年第07期摘要简单介绍丙烯酸及其酯类的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主要性质几种主要制法的由来和发展,并且分析国内外的生产现状,讨论丙烯酸在中国市场的前景和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丙烯酸醑丙烯两步氧化法应用现状中图分类号:0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410001-01一、引言丙烯酸系树脂(Acryl Resin)是一大类聚合物的总称。
它包括丙烯酸及其酯的均聚物和共聚物,甲基丙烯酸及其酯的均聚物和共聚物,有时还包括相近同系物如丙烯腈(AN)和丙烯酰胺(AAro)的聚合物。
这些均属于软单体,它们可和各种硬单体如丙烯腈、苯乙烯、醋酸乙烯等及官能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酯)、甘油酯、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等进行共聚、交联、接技等,生产约700余种丙烯酸类树脂产品,这些产品主要是乳液型、溶剂型和水溶型产品,可以直接聚合成聚合物,或者通过某个丙烯酸酯类进行聚合。
丙烯酸可以应用在如胶粘剂、油漆、基料和印刷油墨等消费产品中。
丙烯酸及其基础烷基酯类(甲酯,乙酯,丁脂和2-乙基己酯)可用于生产聚合物分散体、胶粘剂、高吸水性树脂、絮凝剂、清洁剂、’油漆、纤维、塑料以及化工中间体等。
不同百分比含量的丙烯酸酯单体的组合可以生产数千种乳液共聚物、溶液共聚物、塑料共聚物和可交联聚合物体系等。
二、丙烯酸脂类共聚物的发展(一)丙烯酸酸类共聚物性质丙烯酸是略有苦辣味的色透明液体,有毒,在凝固点以下是针状结晶,酸性略强于乙酸和丙酸,腐蚀性极强,可燃,反应活性高,挥发性液体,通常是不饱和羧基结构。
与醇类反应可生成相应的脂类,可分为非官能单体、官能单体和多丙烯酸多元醇酯三大类,丙烯酸酯(CH2=CHCOOR)分子中有一个被羰基活化了的C=C双键,因而它能进行双键的所有加成反应用来制备多种衍生物,丙烯酸及其脂类单体可以为数千种配方提供功能特性,可以说是种类最为繁多的系列单体。
三官能氟硅改性丙烯酸酯
近几年,许多电子消费品涂装工艺不断推陈出新,不仅对外观效果有更高要求,同时也更注重涂料表面性能。
涂层抗涂鸦、防指纹效果是目前比较热门的物性要求之一,主体树脂一般会采用硅改性树脂或氟改性树脂来满足耐污方面的要求。
哑光体系的六官能氟硅改性丙烯酸酯,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
最近亮光耐污的应用也逐渐增多,对表观有很高的要求。
三官能氟硅改性丙烯酸酯,配方采取树脂搭配少量单体,适量引发剂,主要考察树脂的抗涂鸦性、持久性、流平性、耐水煮、耐磨性、韧性等。
一、抗涂鸦性
是氟硅改性树脂,水接触角高,在耐油性笔的测试中,油性笔涂鸦痕迹有明显的缩油情况,笔痕可以被轻易擦除,且涂层表面没有痕迹残留。
我们将涂鸦后的基材放入60℃烘箱,烘烤30分钟后,油性笔痕已经完全烤干,此时用无尘布依然能够轻松去除痕迹。
通过实验可以看出有着优异的抗涂鸦性能。
二、韧性佳
现在很多3C电子消费品上的涂装对韧性都有要求,尤其手机上的应用都有耐弯折测试,而市场上许多氟改性或硅改性树脂都是高官能树脂,高交联密度更有利于抗涂鸦、耐指纹等要求,但同样会使得脆性增加,做主体树脂时弯折容易崩漆或附着力下降。
是三官能树脂,主链为聚氨酯,侧链采用氟硅改性链段,这样可以获得优异的韧性,而三官能度也能提供良好的交联密度,体积收缩较低,兼顾良好的耐磨性能。
三、持久性
耐污效果持久性也是重要的物性指标,靠添加硅氟类助剂来改善涂层的抗涂鸦性的方案,往往持久性较差,小分子助剂很容易迁移导致耐污效果显著下降。
而支链含有氟硅结构,由于与主链不兼容且比重较低,使得氟硅结构于涂布时自然迁移至涂层表面形成纳米突触的微结构达到耐污的效果,这样的耐污效果更持久。
同时相比于一些氟改性树脂,有着更好的相容性。
同时通过丙烯酸双键将氟硅结构锚定于涂层立体网络结构中,相较氟硅助剂,显然持久性会得到大幅提升,即使长期使用表面被磨损,依然会有良好的耐污性能。
四、耐水性
耐水煮测试也属于常规的性能要求之一,耐污涂料在水煮或高温高湿测试后,水接触角都会有所降低,尤其是使用助剂的方案,水煮后耐污效果会大幅下降。
有着优异的耐水性,沸水煮1小时,漆膜无变化,附着力未下降,做耐记号笔测试时,依然有着缩油现象,笔痕能够被擦除。
五、流平性
对于亮光体系的应用,首先需要有优异的表观性能,对于主体树脂的流平性、丰满度、润湿性有着较高要求。
分子量不高,黏度低,润湿性佳,能够达到镜面流平效果,同时抗油性较好,有助于提升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