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树脂教学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246.00 KB
- 文档页数:17
丙烯酸树脂合成书籍
以下是关于丙烯酸树脂合成的一些书籍推荐:
1. 《丙烯酸树脂合成与应用》- 孙向飞编著
该书详细介绍了丙烯酸树脂的各种合成方法及其应用领域,对学习和研究丙烯酸树脂合成的人士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2. 《丙烯酸树脂科学与工程技术》 - 张刚,齐乃雄编著
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丙烯酸树脂的基本知识、制备方法以及应用技术。
它不仅详细介绍了丙烯酸树脂的合成方法和性能测试方法,还重点介绍丙烯酸树脂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3. 《丙烯酸配合物合成与表征》- 郝朝辉编著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丙烯酸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和特性表征技术。
对于研究丙烯酸树脂的复合材料和功能材料的人士来说,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请注意,以上是一些有关丙烯酸树脂合成的常见书籍,但具体选择取决于个人的需求和兴趣。
丙烯酸树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丙烯酸树脂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质;2. 掌握丙烯酸树脂的合成方法、特点及应用领域;3. 了解丙烯酸树脂在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进行丙烯酸树脂实验操作的技能;3.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整理信息、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化学材料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积极参与的精神,提高沟通表达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1. 课程性质:丙烯酸树脂课程属于化学学科,具有实践性、应用性和综合性;2. 学生特点:高中生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知识;3.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1. 知识层面:掌握丙烯酸树脂的基本知识,了解其应用领域;2. 技能层面:具备丙烯酸树脂实验操作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增强化学学科兴趣,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丙烯酸树脂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定义、结构与性质- 依据聚合单体和分子结构的分类2. 丙烯酸树脂的合成方法-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开环聚合3. 丙烯酸树脂的特点与应用- 耐候性、耐腐蚀性、透明性等特点- 涂料、胶粘剂、塑料等应用领域4. 丙烯酸树脂在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的应用案例- 建筑装饰、汽车制造、电子电器等行业的应用实例5. 实验教学- 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实验- 性能测试实验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丙烯酸树脂的基本概念与分类第二课时:丙烯酸树脂的合成方法第三课时:丙烯酸树脂的特点与应用第四课时:丙烯酸树脂在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的应用案例第五课时:实验教学(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实验及性能测试)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高分子化学章节相关,涉及丙烯酸树脂的合成、性质、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丙烯酸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丙烯酸酯的基本化学性质,掌握其合成方法和应用领域;2. 学生能描述丙烯酸酯在生活和高分子材料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其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3. 学生能掌握丙烯酸酯的化学方程式,并运用相关知识解释反应原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通过实验操作,掌握丙烯酸酯的合成技巧,提高实验操作能力;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丙烯酸酯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提高问题解决能力;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与他人共同探讨、研究丙烯酸酯相关问题,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丙烯酸酯的知识,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培养良好的学科素养;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3. 学生通过了解丙烯酸酯在环保、医药等领域的应用,认识到化学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在掌握丙烯酸酯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验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全面提升学科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丙烯酸酯的基本性质:介绍丙烯酸酯的结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以及其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关联教材第二章第二节,使学生掌握丙烯酸酯的基本概念。
2. 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讲解丙烯酸酯的合成原理、反应条件及催化剂的选择。
关联教材第二章第三节,让学生了解不同合成方法的优缺点,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3. 丙烯酸酯的应用领域:分析丙烯酸酯在环保、医药、涂料等领域的应用,以及其在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地位。
关联教材第二章第四节,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教学安排如下:1. 课时:4课时;2. 教学进度:第1课时,介绍丙烯酸酯的基本性质;第2课时,讲解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第3课时,分析丙烯酸酯的应用领域;第4课时,进行实验操作和问题讨论;3.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第二章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