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三(人教版)同步练习:6.1 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11
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基础巩固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资产阶级竭力向民众灌输这样一种意识:“资本家的事业就是全民族的事业。
”这里的“资本家的事业”是指( )A.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秩序B.捍卫全人类的利益C.对外扩张,开拓海外市场D.维护民族的独立,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列强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
结合题干材料,答案应为C 项。
2下图是1897年欧洲报纸刊登的漫画,创作该漫画的历史背景有( )欧洲和平的棕榈树①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②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③此时欧洲被战争阴云笼罩④人民祈盼和平,感觉和平希望渺茫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1897年,而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于1907年,故排除含有②的选项,答案为C项。
3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这一举动招致了俄国的强烈反对。
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俄国一贯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B.奥匈帝国的举动触犯了俄国的利益C.奥匈帝国的行为对德意志有利D.俄国反对奥匈帝国插足巴尔干半岛年,奥匈帝国和俄国召开会议,俄国同意奥匈帝国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但必须建立在黑海海峡向俄国军舰开放的基础上。
但是奥匈帝国在吞并这两地时,并没有满足俄国的要求。
因此,从根本上来看,奥匈帝国的举动触犯了俄国的利益,因而遭到了俄国的反对。
4波黑某城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
当时他的子弹射向( )A.德国皇帝威廉二世B.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C.法国国王拿破仑三世D.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漫画《英国的欧洲大陆政策》图1图2材料二德意志帝国放弃它在东非的要求……承认英国保卫桑给巴尔……英国把海利戈兰岛让给德意志。
……德意志应……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俄政策……给予帮助。
——英德关于殖民地的协定(1890年7月1日) 材料三我们德意志人相信我们的力量……我们必须用尽一切办法,努力争取适合我们实际情况的政治权威……如果我们只是欧洲大陆的强国,并偎依英国的恩惠而求得一些殖民地的话,我们将限在1866年的政治卑微地位。
专题综合测评(六)(时间:60分钟分值:90分)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俄罗斯前总理普里马科夫日前表示,当今世界正朝多极化方向进展,由一国指挥世界的做法是不行接受的。
他说,当世界的两极体系不复存在时,人类应当走向一个以几个中心为依托的多极世界,目前的世界正在朝着这个方向进展。
但是,最近又消灭了走向单极世界的倾向——有一个大国企图指挥世界,这是不能接受的。
材料二在谈到地区冲突时,普利马科夫认为,这种冲突现已同国际恐怖主义错综简单地交织在一起,使冲突的解决变得更加困难,从而使世界面临新的危急。
他说,车臣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当地的恐怖分子和分别主义者得到外部的支持。
——材料一、二均摘自新华社索菲亚2000年4月24日电材料三在20世纪的最终10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
一个非欧亚大陆国家破天荒第一次不仅是作为欧洲大陆大国关系的主要仲裁者,而且也是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国消灭了。
苏联的失败和崩溃是一个西半球大国美国快速上升为唯一的而且的确也是第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大国的进程中的最终一步。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1)分析材料一,“最近又消灭了走向单极世界的倾向”具体指什么?结合所学学问回答世界的两极体系是怎样形成的。
(4分)(2)概括材料二中所说的“世界面临新的威逼”。
对待这一问题,中国是怎样做的?(6分)(3)材料三中说“在20世纪的最终10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其结构性的变化有哪些?(5分)【解析】第(1)问,留意结合苏联解体之后美国的态度以及雅尔塔体制的形成、美苏冷战等进行分析。
第(2)问,留意联系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进展方面的做法。
第(3)问,可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入手分析。
【答案】(1)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企图称霸世界)。
二战后形成美、苏两大势力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制。
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先后出台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方案,并组建北约;苏联实行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联合东欧国家于1955年成立华约组织。
最新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测试题全套带答案全套专题检测一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资本主义自诞生起,就伴随着对市场的争夺,截止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大的赢家是( )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2.在19世纪下半期,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至20世纪初,世界已被基本瓜分完毕,但它们没有一个是知足的。
它们不“知足”的根本原因是 ( )A.每一个国家都已装备起强大的陆军B.这些国家的领导人特别贪婪C.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广大的殖民地D.基督教徒们需要更广阔的传教地域3.19世纪初英国参加对法国的战争,20世纪初却同法国结盟。
这最能说明的是 ( ) A.英国外交政策的成熟B.英国欧洲大陆均势政策C.英国对法国的妥协D.英国对法国软硬兼施的政策4.1916年2月《新青年》发表文章说:“击死奥大利(奥匈帝国)之男女两青年耳,竟演成一折天柱绝地维空前之大决斗。
始则奥塞二国之眦睚,于是俄人与焉,德人与焉,法人、英人与焉……如土耳其之弱、如意大利之中立,皆袂投入战争,惟恐或后。
”这说明( )①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线②意大利在战争前保持中立③土耳其追随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作战④一战参战国之多、范围之广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5.新快报讯据英国《每日邮报》16日报道2009年3月16日,英国112岁高龄的一战老兵亨利·亚林汉姆怀着骄傲的心情,在驻伦敦的法国大使馆接受了法国政府颁发给他的“法国荣誉勋位勋章”。
亨利·亚林汉姆所参加的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英德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C.垄断资产阶级抢占世界市场D.世界反战力量不足以制止战争6.德意志帝国《装甲兵之歌》:“如果我们为命运女神所抛弃,如果我们从此不能回到故乡,如果子弹结束了我们的生命,如果我们在劫难逃,那至少我们忠实的坦克,会给我们一个金属的坟墓。
”诗中所提到的坦克首先出现在下列哪次战役中 ( )A.凡尔登战役B.日德兰战役C.索姆河战役D.马恩河战役7.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并派出大批劳工到欧洲战场服役。
第3课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新提升·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中东的巴勒斯坦地区是块是非之地,自公元1世纪以来,先后有哪些帝国统治过该地区()①罗马帝国②阿拉伯帝国③奥斯曼帝国④唐帝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1世纪以来,先后有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统治过中东地区。
【答案】 A2.1948年宣布结束对巴勒斯坦委任统治的国家是()A.美国B.英国C.法国D.意大利【解析】1948年5月14日,英国宣布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
【答案】 B3.1948年5月,在以色列建国之际,一些阿拉伯国家的媒体打出了“消灭以色列,把犹太人赶进地中海!”的标题,随即爆发了()A.越南战争B.苏伊士运河战争C.朝鲜战争D.巴勒斯坦战争【解析】1948年根据联合国决议以色列国成立,这引起了第一次中东战争,即巴勒斯坦战争。
【答案】 D4.第一次中东战争并没有实现阿拉伯国家的愿望,主要表现在()A.美苏等国在中东地区进一步扩大了力量B.以色列占领的土地面积进一步扩大C.以色列仍然有一定的军事实力D.在巴勒斯坦没有建立起阿拉伯国家【答案】 B5.在巴勒斯坦地区,宗教信仰比较复杂,这也是矛盾特别激烈的原因之一,这一地区汇集了哪些宗教()A.佛教、道教、伊斯兰教B.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C.犹太教、佛教、天主教D.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解析】本题考查中东地区的宗教信仰与文化传统,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被称为“三教圣地”,是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共同圣地。
【答案】 D6.在下列事件中,联合国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是()①朝鲜战争②雅尔塔体系确立③纽伦堡审判④巴勒斯坦分治A.①②③B.①④C.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 B7.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允诺奥斯曼帝国境内的阿拉伯人建国,后又在“贝尔福宣言”中表示支持犹太人复国,其主要目的是()A.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与发展B.支持落后地区的民族主义C.为了维护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利益D.为了削弱奥斯曼帝国的势力【答案】 C8.苏伊士运河战争和巴勒斯坦战争的主要不同在于()A.以色列遭到失败B.埃及取得胜利C.涉及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民族矛盾D.西方大国直接参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模块综合测试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美国历史学家鲍德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中说:“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类任何一部分的权利和利益漠不关心……‘除了民族,其他一切均不在话下,而民族就是唯一和全部,就是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指南’……”鲍德温在此() A.批评了极端民族主义B.表达了自己的民族观念C.肯定了民族解放运动D.总结了人类历史的行为【答案】 A2.1914年,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发生后,欧洲各国的报纸都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如图)。
这一事件引起广泛的关注主要是因为()①欧洲各国都十分关注巴尔干局势②许多国家要利用该事件大做文章③采用刺杀手段引起了欧洲各国人民的愤怒④巴尔干地区的矛盾错综复杂,引人关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刺杀斐迪南大公,是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重大行动,它不可能引起欧洲人民的广泛愤怒。
③的叙述不正确。
【答案】 D3.在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总是让人难以预测。
德国与法国、俄国在欧洲有深刻的矛盾,但甲午战争后三国却一起干涉还辽。
英国一直奉行“光荣孤立”的政策,但20世纪初却与法、俄结盟。
造成其关系难以预测的主要原因是()A.各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完全以自身的利益为转移B.各国制定外交政策受国内政治局势的左右C.各国政党交替执政导致其对外政策缺乏稳定性D.各国外交领域的喜怒偏好经常随意地变化【答案】 A4.同盟国集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终战败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包括()①经济实力处于明显劣势②作为非正义的一方,失道寡助③战略上出现重大失误④集团内部的矛盾不断激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就交战双方来看,都是非正义的。
因此,②的叙述不正确。
【答案】 C5.有一种观点认为,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它显示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
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主要确立了列强在欧洲的国际关系新秩序B.国联由英法操纵C.欧洲的帝国主义阵营更加巩固D.欧洲的海外殖民体系进一步扩大【解析】在题目给定的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的叙述是正确的。
2018年高中历史选修三配套练习:第6课国际联盟含解析第一篇:2018年高中历史选修三配套练习:第6课国际联盟含解析6.新提升·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一些有识之士主张建立国际联盟的最主要的目的是()A.平息反战思潮,尽快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B.加强行业联系,促进国际交往C.召开巴黎和会,严厉处置德国D.防止世界大战,维护世界和平【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有识之士主张建立具有政治约束力的国际组织,以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维护世界和平,从而催生了国际联盟的建立,故D符合题意;A、C与国际联盟成立的时间不符,B是万国邮政联盟等行业性国际组织成立的目的。
【答案】D 2.假如你要研究国际联盟的历史,你首选的考察地点应当是()A.泰姬陵B.凡尔赛宫C.日内瓦万国宫D.雅典娜神庙【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国际联盟成立的地点是瑞士的日内瓦。
故选C。
【答案】 C 3.国联实权被英法所掌握,这说明()A.美国不希望建立这个组织B.美国无意谋求世界霸权 C.美国的经济实力不如英法 D.世界格局的中心仍在欧洲【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国联主要是英法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而凡尔赛体系的重点在欧洲。
【答案】D 4.一战后在操纵国际联盟问题上的争夺,实质上反映了()A.英美争夺对世界的领导权B.英法要维护国际联盟的领导权 C.英法间的矛盾不可调和D.美国具有攫取世界领导权的野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在国际联盟问题上英法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二者没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
英法要维护国际联盟的领导权但起主导作用的还是英国,B项表述不确切。
操纵国联与否,实际上就是英美在争夺对世界的领导权。
排除B、C、D,故选A。
【答案】 A 5.哪一项不是国际联盟留下的不太光彩的历史记录()A.纵容日本1937年侵略中国B.放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C.纵容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放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课后作业1.(2019·河北衡水中学摸底)[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威尔逊总统立刻号召他的同胞严守中立。
这一呼吁得到了普遍的赞成,因为绝大多数美国人都不希望卷入这场战争。
然而到了1917年时,威尔逊个人却将这个国家引向战争。
从中立走向干预的一个原因是战备运动——1916年6月3日威尔逊政府通过了《国防法》,这一法案标志着战备运动达到高潮。
运动期间的军事宣传使美国人有了参战的心理准备。
另一个因素则是美国武装干涉墨西哥……没有多少痛苦和牺牲的军事行动让美国人体验到了乐趣。
美国介入战争的另一个驱动因素是美国的金融和工业一直在向协约国赊卖军用物资,如果他们的主顾失败了,这些金融业和工业也将被毁掉。
而德国无限制的潜艇战导致美国人员和舰只的损失也加速了美国的参战。
最后,1917年3月沙皇政权被推翻使美国有可能加入一个民主国家的联盟来反对中欧的专制国家。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从中立到参加一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参战的影响。
答案(1)原因:战备运动的促进;军事宣传的影响;武装干涉墨西哥的成功;保护美国金融业和工业的经济利益;德国潜艇战给美国带来了损失;俄国二月革命的影响;争夺胜利果实的需要。
(2)影响:增加了协约国军事实力;加速了一战的结束;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从中立走向干预的一个原因是战备运动”“军事宣传使美国人有了参战的心理准备”“美国武装干涉墨西哥……让美国人体验到了乐趣”“美国的金融和工业一直在向协约国赊卖军用物资,如果他们的主顾失败了,这些金融业和工业也将被毁掉”“德国无限制的潜艇战导致美国人员和舰只的损失”“沙皇政权被推翻”等信息概括得出美国从中立到参加一战的原因。
第(2)问,结合第(1)问概括出的原因及所学知识,概括影响。
2.(2019·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模拟)[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20年1月,国际联盟宣告正式成立。
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3)第六单元第1课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同步练习1.After World War II the United Nations Was Organized.这个维护世界战争与平安、推进国际社会公正开展的国际组织是()A.欧洲联盟B.结合国C.国际联盟D.世贸组织答案B2.以下有关结合国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结合国是二打败利的产物B.结合国是反法西斯同盟国为稳固战争成功效果而创立的C.在成立初期,结合国有效地维护了世界战争与平安D.结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扬着重要作用答案C3.20世纪70年代,结合国大会经过了一系列支持民族独立和支持民族歧视的宣言,这是由于()A.亚非拉开展中国度参与结合国,使结合国出现了新相貌B.美苏争霸的时代已完毕C.美国不再操纵结合国D.第三世界国度在结合国中已占主导位置答案A4.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随后,安理会687号决议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协作的一切成员国,在1991年1月15日之后,可以运用一切必要手腕促使伊拉克撤出科威特。
从中可以看出结合国的重要作用是()A.战争处置争端B.维护国际战争与平安C.维持国际均势D.重建战后国际新次第答案B5.结合国在当今社会发扬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作用触及的范围不包括()A. 维护世界性的人权B. 防止局部的武装抵触C.推进地域性的战争D.为各国选择政治制度答案D6.右图为结合国总部耸立的雕塑——«铸剑为犁»的照片,它所反映的世界主题是()A.反帝、反霸B.战争与开展C.应对世界金融危机D.共同休息,共同发明答案B7.右图为结合国的会徽。
结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战争愿望,以下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除政治外,结合国的活动范围还触及经济、文明等范围B.世界上第一个宣告以维护世界战争为宗旨的国际组织C.该组织正式成立于1946年10月24日D.«结合国度宣言»最早提出树立结合国的设想答案A8.20世纪60年代,一位结合国代表说:〝小国管理着东河岸边美丽的修建物(结合国总部),两个大国管理着世界其他中央。
第1课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
新提升·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联合国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B.1943年苏、中、美、英签署《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
C.1945年《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
D.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的发表
【解析】注意题目要求的是正式建立的时间。
【答案】 C
2.《联合国宪章》规定各会员国必须遵守的规则是()
A.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B.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
C.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
D.主权平等、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等
【解析】本题考查联合国成立的目的的具体阐述。
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对比各选项判断,A为联合国成立的目的,D为具体阐述。
【答案】 D
3.如图为联合国安理会理事国举手表决图,关于安理会的作用正确的是()
A.联合国的审议机构
B.负责世界和平与安全
C.负责国际法律法规等事务
D.负责国际经济发展
【解析】联合国安理会主要职责是负责国际安全问题。
【答案】 B
4.1974年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拒绝南非代表参加大会工作”的裁决,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联合国是大国控制下的压倒第三世界的工具
B.联合国是西方大国为所欲为的场所
C.联合国是反对种族歧视的世界领导
D.联合国成为发展中国家反对殖民主义的舞台
【解析】由于60年代到80年代,一大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使美国对联合国的操纵逐步失效,1974年通过的这
一决议,表明联合国不再是美苏大国控制下争夺世界霸权的工具,它已日益成为发展中国家反对殖民主义的舞台。
【答案】 D
5.一位当代中国学者认为从文明演进角度看,两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联盟和联合国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
这主要指这两个全球性国际组织的成立()
A.使世界和平得到有效维护
B.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
C.遏止了世界战争的爆发
D.使世界各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根据两个国际组织成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史实,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A、C、D 都有不同程度的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B。
【答案】 B
6.
有人这样介绍右图所示国际组织:“该
组织诞生于1945年4月,由51个国家在美国费城召开制宪会议,10月24日宪章生效。
该组织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起了积极作用。
”下列哪些方面的表述是正确的()
①时间②地点③性质④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和图片可知“该组织”为联合国。
联合国成立的地点不是费城,故正确答案为C。
【答案】 C
7.下图是17世纪以来出现的一系列重要文献。
它们()
①反映了近代以来国际争端频繁②得到了各国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③展现了人类追求和平的持续努力④成为了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依据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材料反映了人类约束战争、
维护和平的不懈努力,②表述不符合史实,两次世界大战就是证明,排除②。
故C正确。
【答案】 C
8.联合国成立后在维护世界和平、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下列哪项不属于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的活动()
A.1948年中东战争爆发后在巴勒斯坦建立停战监督组织
B.20世纪50年代“联合国军”出兵朝鲜
C.1978年召开第一届裁军特别联大
D.派驻维和部队化解地区冲突
【答案】 B
9.“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见解,享有同等的权利和自由。
”这段材料选自()
A.《人权宣言》
B.《儿童权利宣言》
C.《世界人权宣言》
D.《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和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A是法国大革
命时期颁布的资产阶级的纲领性文件,B、D涉及对儿童、妇女权益的保护;题干主要体现了联合国对人权的关注,是1948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的内容。
【答案】 C
10.进入21世纪,人们希望联合国()
①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②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方面发挥更大作用③成为真正公正的全球性组织
④以促进发展和维护人权为工作中心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促进发展和维护人权是联合国的工作内容,但不是中心工作,因此排除④,所以选A。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图是联合国总部前的两座雕塑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先后两次绕开联合国,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发动了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请回答:
(1)“铸剑为犁”“枪杆打结”的主要含义是什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哪些方式实现雕塑表达的美好愿望?
(2)材料二说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遇到了什么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答案】(1)“铸剑为犁”:联合国要努力维护和平,把战争的武器变为创造财富的工具,造福全人类。
“枪杆打结”: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
安理会通过决议,调解斡旋,组织维和行动。
(2)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的权威受到了挑战。
坚决捍卫《联合国宪章》;进一步增强安理会在维和方面的作用;加快联合国改革。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7月7日,联合国安理
会召开会议,在苏联代表没有出席的情况下,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非法决议,同意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侵朝军队使用联合国的旗帜。
材料二在科索沃战争中,由于拥有否决权的中、俄两国不赞成对南联盟进行军事打击,美国便绕过联合国对南联盟进行空袭。
(1)材料一中美国为什么要“使用联合国的旗帜”入侵朝鲜?这场战争最终在国际上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美国为什么要“绕过联合国”发动战争?这表明联合国遇到了什么问题?
【解析】第(1)问结合联合国具有的世界影响力,从美国方面回答;对中国的影响从“抗美援朝”的目的与提高中国的威望角度思考。
第(2)问结合联合国成为伸张正义的讲坛,美国的霸权主义受到制约思考。
【答案】(1)给武装干涉朝鲜披上合法外衣。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
(2)美国的意图在联合国框架内难以实现。
联合国的权威性遭到了霸权主义的挑
13.(2015·台州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正如一些美国史学家所指出的,联合国宪章“是一部美国文献”……几乎所有二十个拉美国家政府一直在重要问题上跟着华盛顿投票……当苏联果真否决了安理会的一项行动之后,美国往往可以利用联合国大会这种可供选择的机构迫其就范。
——王斯德《世界当代史》
材料二早在20世纪60年代,亚洲和非洲的成员国已经占有联合国大会过半数的席位。
美国失去了原先能够组成的对莫斯科的多数……百般挑剔美国,他们大多数一贯在所有的问题上投票反对美国。
——林克《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材料三国家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
国家不分大小、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的一员……在事关世界和地区和平的重大问题上,应该……坚持通过协商谈判和平解决争端。
——胡锦涛在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的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对联合国有重要影响力。
美国这种影响力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
(2)材料二反映出美国对联合国的影响力明显削弱了,其原因是什么?这种状况的后果如何?
(3)据材料三回答,中国对维护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更好地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提出了什么重要主张?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几乎所有二十个拉美国家政府一直在重要问题上跟着华盛顿投票”“美国……迫其就范”总结。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早在20世纪60年代,亚洲和非洲的成员国已经占有联合国大会过半数的席位”分析;第二小问根据材料“美国失去了原先能够组成的对莫斯科的多数”“百般挑剔美国,他们大多数一贯在所有的问题上投票反对美国”概括。
第(3)问根据材料“国家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坚持通过协商谈判和平解决争端”总结。
【答案】(1)通过控制多数票的方式,
操控联合国。
(2)原因:亚非国家纷纷加入联合国。
后果:一方面使美国失去了多数票的控制权,另一方面亚非国家联合反美反霸;联合国成为弱小国家伸张正义的讲坛,同时,使美国在联合国的影响力大打折扣。
(3)加强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争端。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