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管理制度培训课件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6
企业环保管理制度培训一、培训目的1. 提高员工对环保法规的认识和理解。
2. 强化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意识。
3. 确保企业环保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二、培训对象1. 企业高层管理人员。
2. 生产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
3. 环保部门全体成员。
4. 新入职员工。
三、培训内容1. 环保法律法规概述:- 国家及地方环保相关法律法规。
- 企业环保责任和义务。
2. 企业环保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环保管理架构。
- 环保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3. 污染预防与控制:- 污染物的识别与管理。
- 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措施。
4. 环境风险管理:- 环境风险评估方法。
-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
5. 环保设施操作与维护:- 环保设施的正确操作方法。
- 环保设施的日常维护与检查。
6. 环境监测与报告:- 环境监测的方法和频率。
- 环境报告的编制与提交。
7. 案例分析:- 分析典型环保违规案例。
- 讨论案例中的教训和改进措施。
四、培训方式1. 集中授课:由环保专家或企业内部环保负责人进行讲解。
2. 实地考察:参观环保设施,进行现场教学。
3. 互动讨论:鼓励员工提问和分享经验。
4. 模拟演练:进行应急预案的模拟演练。
五、培训效果评估1. 培训结束后进行书面测试,评估员工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
2. 通过现场考核,评估员工对环保设施操作的熟练度。
3. 收集员工对培训的反馈,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和方法。
六、培训时间与地点1. 培训时间:[具体日期]。
2. 培训地点:[具体地点]。
七、其他事项1. 请参训人员提前阅读相关环保法规资料。
2. 培训期间请关闭手机或调至静音模式。
3. 培训结束后,将发放培训证书。
通过本次培训,旨在提升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操作技能,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一、培训目的为了提高公司员工对安全环保管理制度的认识,增强安全环保意识,确保公司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特举办本次安全环保部管理制度培训。
二、培训对象公司全体员工,特别是安全环保部门人员。
三、培训内容1. 安全环保法律法规及政策解读(1)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政策。
(2)地方性安全环保法规及政策。
2. 公司安全环保管理制度概述(1)安全环保管理制度体系。
(2)安全环保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3. 安全生产责任制(1)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定义及意义。
(2)公司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
4. 环境保护责任制(1)环境保护责任制的定义及意义。
(2)公司各级人员的环境保护责任。
5.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1)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
(2)设备操作、维护保养等规程。
6. 环境保护设施及设备管理(1)环境保护设施及设备的作用。
(2)设施及设备的维护保养。
7. 环境监测与应急处理(1)环境监测的重要性。
(2)环境监测的方法及设备。
(3)应急处理预案及措施。
8. 安全环保培训与教育(1)安全环保培训的重要性。
(2)培训方式及内容。
(3)考核与评估。
四、培训方法1. 讲座式:由安全环保部门负责人或专业讲师进行讲解。
2.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使员工深入了解安全环保管理制度的运用。
3. 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工作场景,提高员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应对能力。
4. 互动交流:组织讨论,解答员工疑问,促进安全环保知识的传播。
五、培训要求1. 全体员工应积极参加培训,认真学习安全环保管理制度。
2. 安全环保部门应做好培训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3. 培训结束后,公司将对员工进行考核,确保培训效果。
4. 培训内容应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不断更新和完善。
六、培训时间本次培训时间为一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七、培训地点公司培训室。
八、培训效果评估1. 培训结束后,对员工进行考核,评估培训效果。
2. 根据培训效果,对安全环保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一、培训目的为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加强企业安全环保管理,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特举办本次安全环保管理制度培训。
通过本次培训,使员工全面了解企业安全环保管理制度,掌握安全环保操作规程,提高安全环保素质。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对象为全体员工,包括生产一线操作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
三、培训内容1. 安全环保法律法规及政策(1)国家及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2)国家和地方环保政策及标准;(3)企业内部安全环保管理制度。
2.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安全生产责任制;(2)安全教育培训制度;(3)安全生产检查制度;(4)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5)应急救援预案。
3.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1)环境保护责任制;(2)污染物排放管理制度;(3)环境监测制度;(4)环境保护设施管理制度;(5)环境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
4. 安全环保操作规程(1)安全操作规程;(2)环保操作规程;(3)应急预案及演练。
四、培训方法1. 讲座:邀请专业人士进行安全环保知识讲座,结合案例进行分析;2. 视频教学:播放安全环保教育视频,提高员工的安全环保意识;3. 案例分析:结合企业实际,分析典型事故案例,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能力;4. 互动问答:组织员工参与互动问答,解答员工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安全环保问题;5. 实地考察:组织员工参观企业安全环保设施,了解企业安全环保工作情况。
五、培训要求1. 全体员工应积极参加培训,认真听讲,做好笔记;2. 培训结束后,参加培训的员工应通过考试,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3. 培训期间,请遵守培训纪律,保持会场秩序;4. 培训结束后,各相关部门应将培训内容传达至全体员工,确保培训效果。
六、培训总结本次安全环保管理制度培训旨在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加强企业安全环保管理。
通过本次培训,相信大家能够掌握安全环保知识,提高安全环保素质,为企业安全环保工作做出贡献。
一、培训目的为了提高公司全体员工的安全环保意识,确保公司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特举办本次安全环保部管理制度培训。
通过本次培训,使员工全面了解和掌握公司安全环保管理制度,增强安全环保责任感,提高工作效率。
二、培训对象公司全体员工,包括各部门管理人员、一线员工及临时工。
三、培训内容1. 安全环保法律法规及政策- 国家及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行业标准及公司内部规章制度。
2. 公司安全环保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 环境保护责任制;-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环境保护目标管理;- 应急预案及演练;- 安全生产检查及隐患排查;- 环境保护检查及污染治理。
3. 安全环保操作规程- 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环保设施操作规程;- 应急处理流程。
4. 安全环保意识与技能- 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常见事故案例分析;- 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应急逃生技能。
四、培训方式1. 集中授课由安全环保部专业人员对上述内容进行讲解,结合案例分析,使员工深入了解安全环保管理制度。
2. 现场演示通过现场演示,让员工直观了解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流程。
3. 互动交流鼓励员工提问,解答员工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安全环保问题。
4. 考核评估培训结束后,进行书面考核,检验员工对安全环保管理制度的掌握程度。
五、培训要求1. 全体员工应积极参加本次培训,认真学习安全环保知识。
2. 培训期间,应遵守纪律,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3. 培训结束后,各部门应将培训内容传达至每位员工,确保全员掌握。
4. 各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安全环保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六、培训时间本次培训时间为一天,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上午:安全环保法律法规及政策、公司安全环保管理制度;- 下午:安全环保操作规程、安全环保意识与技能。
七、总结通过本次安全环保部管理制度培训,旨在提高公司全体员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增强安全环保责任感,为公司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进一步提升公司环保管理水平,有效控制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杜绝污染事件的发生,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总则
1、搞好环境保护,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解决在生产过程中,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三统一。
2、本公司环境保护管理主要任务是:宣传和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能源,控制和消除污染,促进本公司生产发展,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3、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公司员工、领导都要认真自觉学习,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正确看待和处理生产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循环利用,从源头上尽量消灭污染物,并认真执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4、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把节能减排工作当作硬任务,搞好清洁生产,做好三废排放综合治理,引进和利用先进技术,综合回收利用资源。
5、公司除贯彻执行本制度外,还必须同时严格执行国家和各级政府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及标准。
二、环保管理机构
成立公司、部门、班组三级环保管理网,开展全面、全员、全过程的环保管理和环保技术监督工作。
1、根据《环境保护法》要求,公司设置专门的环保管理部门,全面负责本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和监测任务,改善公司环境状况,并协调企业与政府环保部门的工作。
2、建立公司环境保护网,由公司领导和环保管理有关人员组成,定期召开公司环保情况报告会和专题会议,共同搞好本公司的环境保护工作。
3、公司环保管理部门应配备必须的环保专业技术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
设置一名厂级领导来分管环境保护工作,环保机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三、废水排放管理
1、公司废水排放标准执行国家DB45/893-2013《甘蔗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公司应加强对产生的生产生活污水的治理与监测,确保废水治理达标排放。
2、公司必须在废水排放总口处安装污水流量和水质在线监测设施, 并与环保部门联网,对污水水质进行实时监控。
3、公司应努力开发利用水循环利用技术,节约水资源,减少废水排放,力争实现污水零排放。
4、公司应做好污水治理设施的管理、维护和检查,做好运行记录。
四、废气排放管理
1、公司废气排放标准执行GB13271-2014《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30吨锅炉)、GB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75吨锅炉)执行。
公司应加强对生产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的治理和监测,确保达标排放。
2、公司在用燃煤锅炉必须安装除尘和SO2治理设施,并做好设施的管理,维护和保养,做好运行记录。
3、公司应积极采用废气回收、余热余压利用技术,减少环境污染。
五、固体废物处置管理
1、公司生产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蔗渣、蔗渣灰、滤泥等。
2、公司应做好废渣的回收利用,对废渣的处置去向必须做好记录台账。
3、公司应有专人负责对废渣进行清理和销售,保持场地道路的畅通,避免因清理不及时而影响生产。
六、噪声管理
1、公司噪声管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
公司应加强对生产产生的噪声进行治理和监测,确保达标排放。
2、严格控制噪声,防治噪声的污染,公司内各种噪声大、震动大的机械设备应当安装消声、防震设施。
七、污染事故管理
1、公司有固体废弃物排放的车间,应当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方式
和设施收集、运输、贮存、利用、处置所产生的固体废物,并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和其他防止污染的措施,对固体废物不得随意堆放、倾倒。
2、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类、碱类、剧毒液的废水。
3、针对可能发生的水污染,大气污染等事故,公司应制定完善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有效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提高应急反应和救援水平。
4、公司《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明确救援队伍职责,对信息报送、出警、现场处置、污染跟踪、调查取证、后勤保障等做出详细的规定。
5、公司《环境污染应急救援预案》应定期修订和演练,一般每年至少演练一次,并做好演练记录,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补充和完善预案。
6、公司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后,应立即启动预案,并上报环保部门与政府主管部门,按照应急预案开展救援,将污染突发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至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生态环境安全。
7、公司发生污染事故后,应按照《环境保护法》等法规要求,妥善做好事故的善后工作,并协助环保部门做好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处理, 制定出防范事故再发生的措施。
八、环境监测
1、按国家有规定,委托环保部门监测站定期或不定期对公司污染
源进行监测。
2、由公司环保管理部门配合环保监测站对锅炉烟尘、外排废水以及噪声等污染源进行采样测试。
九、新建项目环保管理
1、新建设项目严格执行环保设施“三同时”,即执行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2、新建设项目在设计施工前开展环评,并逐级上报环保部门批复。
3、新建设项目试运行后,须向环保部门申请验收。
十、环保台帐与报表管理
1、公司环保职能管理部门负责建立、管理和保管环保台帐,及时填写环保各项数据,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
2、公司环保职能管理部门必须及时向环保部门报送环统报表,并做好数据的分析。
3、公司环保台帐或报表保管年限为三年,外单位人员借阅,必须经主管领导批准。
十一、奖励和惩罚
1、凡本企业员工,在环境管理、清洁生产、推广应用洁净技术、防治污染、综合利用工作中有重大贡献者,公司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2、凡本企业员工玩忽职守,任意排放企业“三废”,造成污染环境事件,按照《环境保护法》及公司有关规章制度,视情节轻重,给予罚款、行政处分、开除等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十二、附则
1、本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等部门文件有抵触时,按上级文件规定执行。
2、本管理制度属公司规章制度的一部分,环保职能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并监督检查。
3、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