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2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学习目标1. 知道直线坐标系中坐标与位移的关系2. 了解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如何定义的3. 理解速度的意义,知道瞬时速度的大小是速率4. 能够区分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1.坐标:以直线为x 坐标轴,物体的位置就可以用________来表示.2.坐标的变化量:Δx =________,Δx 的大小表示____________,Δx 的正负表示______________。
3.时间的变化量:Δt =________。
二、速度1.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速度.2.表示式:t∆∆=x ν 3.单位:米每秒,符号是________或________。
1 m/s =________ km/h 。
4.矢量性:速度是矢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_____________。
5.物理意义:表示物体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自主练习1.(多选)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B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只有大小C .速度越大,物体的位移越大D .速度越大,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越大2.(多选)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取向右为正方向,甲质点的速度为2 m/s ,乙质点的速度为-4 m/s ,则可知( )A .乙质点的速度大于甲质点的速度B .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C .这里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质点的运动方向D .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 s 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 m注意:①速度的正、负不表示大小,只说明该速度与所选正方向同向或反向。
②比较速度大小时只看其绝对值的大小。
3.(多选)对速度的定义式t ∆∆=x ν,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此速度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B .速度v 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Δx 和时间Δt 都无关C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v 与运动的位移Δx 成正比,与运动时间Δt 成反比D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1)定义:在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Δx 跟发生这段位移_________的比值叫做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2)公式:t∆∆=x ν (3)物理意义:___________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4)矢量性:平均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其方向与一段时间Δt 内发生的________的方向相同.2.瞬时速度(1)定义:物体在___________(或经过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2)物理意义:________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3.速度和速率(1)速率:瞬时速度的________叫做速率.(2)速度与速率的区别:速度是矢量,速率是标量;速率只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而速度却同时反映运动的________和运动的________。
第1.3课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1.直线坐标系:直线坐标轴上每一点的数值表示该点的 ,两个坐标的差值表示坐标的 ,不同含义的坐标轴上坐标的变化量具有不同的物理意义。
2.位移:物体沿直线运动,以这条直线为x 坐标轴,则位移用 表示,即Δl =Δx =。
Δx 的大小表示位移的 ,Δx 的正负表示位移的,如图甲。
3.时间:在时间轴上坐标变化量表示,即Δt = ,如图乙。
二、速度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 。
2.定义: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
3.定义式:tx v ∆∆= 4.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m/s 或m·s -1。
常用单位: (km/h 或km·h -1)、厘米每秒(cm/s 或cm·s -1)等。
5.矢量性: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
(1)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的大小。
(2)方向:就是物体 的方向。
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描述物体在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只能 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2.瞬时速度:描述物体在运动的快慢,可以 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3.速率: 的大小。
答案:坐标 变化量 坐标的变化量 x2-x1 大小 方向 时间 t2-t1 快慢 比值 米每秒 千米每小时 矢量 位移 运动 一段时间内 粗略 某一时刻 精确 瞬时速度考点一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公式的辨析一、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与联系跟位移和路程关系相类似,平均速度的大小一般不等于平均速率,只有向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才等于平均速率。
在这种情况下也不能说成平均速度就是平均速率,这是因为平均速度有方向,平均速率无方向二、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比较(1)平均速度是与某一过程中的一段位移、一段时间对应,而瞬时速度是与某一位置、某一时刻对应。
(2)平均速度粗略描述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方向与所对应时间内位移的方向相同;瞬时速度精确描述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方向与物体所在位置的运动方向一致。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学习目标】(1)理解坐标变化量的物理意义,能用坐标变化量表示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2)通过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认识瞬时速度。
通过瞬时速度,初步了解极限的思想(3)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有关速度的实例的分析,体会变化率的概念及表达方式.(4)理解速度和速率的物理意义,知道速度是矢量【学习重点】比值法定义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度的理解【学习难点】对瞬时速度的理解【学习过程】精讲精练例1、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先以3m/s的速度运动60m,又以2m/s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60m,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是多少?例2、汽车沿着指向从甲地开往乙地,(1)若在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为v2,则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为多少?(2)若汽车在全程所用时间的前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v2,则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为多少?(3)两种情况下的平均速度哪个大?【当堂检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C.火车以速度v经过某一段路,v是指瞬时速度D.子弹以速度v从枪口射出,v是平均速度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每个时刻的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意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
B.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为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速度一定等于零。
C.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D.变速直线运动中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3.一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若前t/3内的平均速度为6m/s,后2t/3时间的平均速度为9m/s,则这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若质点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3m/s,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6m/s,则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4.一汽艇在相距2km的甲乙两码头之间往返航行,逆水时用1.5h,顺水时用1h,则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平均速率为_________。
班级:组别:姓名: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速度的意义、公式、符号、单位、矢量性.2、知道质点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等概念.3、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4、会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学习重点】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三个概念,及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学习难点】平均速度计算【方法指导】自主探究、交流讨论、自主归纳预习案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阅读】P15“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A级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并以这条直线为x坐标轴,这样物体的位置就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位移可以通过表示,Δx的大小表示,Δx的正负表示。
速度以下有四个物体,如何比较A和B、B和D、B和C的运动快慢?填空:A级1、为了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可以用跟发生这个位移所用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就是速度。
2、速度公式v=3、单位:国际单位m/s或m·s-1,常用单位km/h或km·h-1 , ㎝/s或㎝·s-14、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的大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的方向,位移是矢量,那速度呢?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一般来说,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不一定时时一样,所以由v=Δx/Δt求得速度,表示的只是物体在时间Δt内的快慢程度,称为:速度。
平均速度的方向由_______________的方向决定,它的_____________表示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所以平均速度是量。
质点从t到t+△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x/△t中,△t取值时,这个值就可以认为是质点在时刻的瞬时速度。
速度和速率学生阅读教材第16页相应部分的内容并填空:速度既有,又有,是量,速度的叫速率,速率是量。
探究案1、汽车在沿x轴上运动,如图1—3—l表示汽车从坐标x1=10 m,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到达坐标x2=30 m处,则Δx =,Δx是正值还是负值?汽车沿哪个方向运动?如果汽车沿x轴负方向运动,Δx是正值还是负值?2、如图1—3—l,用数轴表示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能否用数轴表示时间的变化量?怎么表示?3、我们初中时曾经学过“速度”这个物理量,今天我们再次学习到这个物理量,那大家仔细比较分析一下,我们今天学习的“速度”跟初中学习的“速度”一样吗?如果不一样,有什么不同?4、甲百米赛跑用时12.5秒,求整个过程中甲的速度是多少?那么我们来想一想,这个速度是不是代表在整个12.5秒内速度一直都是这么大呢?5、前面的计算中我们只能知道百米赛跑中平均下来是每秒8米,只能粗略地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如果我想知道物体某个时刻的速度如10秒末这个时刻的速度,该如何计算呢?6、教材第16页,问题与练习3,这五个平均速度中哪个接近汽车关闭油门时的速度?7、下列所说的速度中,哪些是平均速度,哪些是瞬时速度?(1)、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9.5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
第三节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一、教学目标1、理解速度的概念,领会比值定义的方法。
2、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并会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3、知道瞬时速度的定义,了解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4、理解速度的矢量性,知道速度的方向即物体的运动的方向。
5、知道速度与速率的区别与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三个概念: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2、三个速度之间的联系难点:1、对速度的理解,也即对瞬时速度的理解。
2、平均速度的计算。
三、教学过程课题引入:物理学研究问题: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运动—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直线、单向、速度不变)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直线坐标系(数轴)→位置与位移物体在12t t t -=∆时间内发生的位移:m m m x x x 20103012+=-=-=∆(大小是20m ,方向是x 轴正向)物体在23't t t -=∆时间内发生的位移:m m m x x x 40301023'-=--=-=∆(大小是40m ,方向是x 轴负向)注意强调:时刻对应位置,时间对应位移,也就是点对点,段对段。
二、速度(运动除了时间、位移还有快慢不同)1、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2、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的时间比较位移:限时跑 相对的位移比较时间:跑百米(注意举例说明,并举出时间和位移都不同的情况引出比例定义的比较方法) 3、 比值定义—速度—单位时间的位移(控制变量)速度就是物体发生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也就是单位时间内发生的位移。
4、 表达式:txv ∆∆=(能够计算速度,还能反映出速度的单位) 5、 单位:s m /(国际单位) h km /或s cm /(常用单位)6、 标矢性: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
大小: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或者tx ∆∆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但不是物体位移的方向。
注意:速度相同或相等就是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成绩和个人成绩) 1、平均速度。
第三节 运动快慢的表示--速度一、坐标与坐标变化量1、时间轴:时刻是指某一瞬间,时间间隔表示某一过程。
表示:t1=2s ,t2=5s ,△t=3s ;注意,t 标即能表示时间间隔,又能表示时刻。
2、空间轴:位置是指某一位置,位移为位置的变化。
表示:x1=2m ,x2=5m ,△x=3m ;注意,x 标即能表示位置,又能表示位移。
3、注意:①运动的方向不一定是坐标的正方向,即位移可以为正,位移也可以为负。
②时间的变化量一定为正值。
二、速度1、定义:用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定义式:v =Δx Δt. 2、单位:国际单位制:m/s ,其他还有km/h ,cm/s.。
3、性质:矢量,方向为位移的方向或运动的方向。
4、物理意义: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5、理解①适用范围:任何运动。
②决定关系:速度不是由△x 和△t 所决定,但可以由二者表示或计算。
③速度的数值相等时,不能说二者速度相同。
④比较速度的大小是不带正负号,-2m/s>1m/s 。
⑤△x 与△t 具有统一性。
⑥v 与△x 不成正比关系。
三、四种速度比较1、平均速度:①定义:位移Δx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Δt 比值。
②公式:v =Δx Δt.。
③物理意义: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④标示性:矢量。
其方向与一段时间Δt 内发生的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①定义: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的速度。
②公式:v =Δx Δt(△t 趋近于0),或v=dx/dt 。
③物理意义: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④标示性:矢量。
其方向为轨迹的切线方向。
3、平均速率:①定义:路程△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Δt比值.。
②公式:v=Δx Δt.。
③物理意义:粗略地描述物体经过一段路径过程中的快慢。
④标示性:标量。
4、瞬时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
专题:x-t图像与v-t图像一、位移时间图像1、时间轴:空间轴:2、意义:表示物体的位移或位置随时间变化。
2.5 自由落体运动学案
班级:姓名:小组:
【学习目标】
1、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它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明确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3、理解重力加速度概念,知道它的大小和方向,知道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是不同的
4、培养学生实验、观察、推理、归纳的科学意识和方法
5、通过对伽利略自由落体运动研究的学习,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并感受先辈大师崇尚科学、勇于
探索的人格魅力
【自主学习】
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显然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是:
(1)只受重力而不受其他任何力,包括空气阻力。
(2)从静止开始下落
实际上如果空气阻力的作用同重力相比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物体的下落也可以看做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是怎样的直线运动呢?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重锤下落的加速度为a=9.8m/s2
自由落体加速度
1、阅读课文
提问:什么是重力加速度?标准值为多少?方向指向哪里?用什么字母表示?
2、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有什么规律?
(1)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的重力加速度都相同。
(2)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重力加速度是不同的,纬度愈高,数值愈大。
(3)在通常的计算中,可以把g取作9.8m/s2,在粗略的计算中,还可以把g取作10m/s2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v t=gt
h=(1/2)gt2 g取9.8m/s2
v t2=2gh
5.一物体从高处A点自由落下,经B点到C点,已知B点速度是C点速度的3/4,BC间距离是7m,求AC间距离。
6.自由落下的物体最后1s内下落的距离是全程的一半,物体是由多高的地方下落的?(g=10m/s2)
7.从一定高度的气球上自由落下两个物体,第一个物体下落1s后,第二个物体开始下落,两物体用长93.1m 的绳连接在一起。
问:第二个物体下落多长时间绳被拉紧?(g=9.8m/s2)
8.升降机以10m/s的速度匀速下降,其顶部有一螺钉脱落。
若升降机高5m,螺钉经多长时间落到升降机的地板上?(g=10m/s2)
9.一矿井深125m,在井口每隔一定时间自由下落一个小球,当第11个小球刚从井口下落时,第1个小球恰好到达井底,则相邻两小球下落的时间间隔为多大?这时第3个小球与第5个小球相隔多少米?(g=10m/s2)
10.跳伞运动员从350m高空跳离停在空中的直升飞机,最初他没有打开降落伞而做自由落体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他打开伞以2m/s2的加速度竖直匀减速下降到达地面,落地时速度为4m/s,求跳伞运动员在距地面多高处打开降落伞。
(g=10m/s2)
11.竖直悬挂一根长15m的杆,在杆的正下方距杆下端5m处有一观察点A,让杆自由落下,求杆全部通过A点需多少时间?(g=10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