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训名言选粹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21
曾国藩家训名言选粹曾国藩,这位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他的家训可谓字字珠玑,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和人生哲理。
读他的家训,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他的名言,以及它们对我们的启示。
一、勤奋与自律1.1 “无志者,常立志。
”这句话给人一种强烈的警醒。
没有目标,生活就像一只无头苍蝇,乱撞一气。
我们得时刻保持清醒,明确自己的方向。
志向并不一定要宏大,但必须有。
就像打拼的青年,心中要有梦想,才能在风雨中不迷航。
1.2 还有一句“力行而不怠”。
这告诉我们,光有理想是不够的。
实现梦想还得靠行动。
很多人都想当成功者,然而真正能付诸实践的却少之又少。
坚持不懈的努力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虽说“滴水穿石”,但这水得不停地流。
二、修身与齐家2.1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句经典之语,真的是智慧的结晶。
个人的修养是基础,家庭的和谐是前提。
一个人若不先修身,那再大的抱负也不过是空中楼阁。
曾国藩在这方面可谓身教,平日里处事严谨,待人宽厚,家中和睦,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2.2 说到齐家,咱们得明白,家庭就是小社会。
一个家庭的氛围如何,直接影响到每个成员的成长。
和睦的家庭,就像温暖的港湾,给人支持和力量。
想想自己的家,和家人之间的关系,是否也该多一些理解与包容呢?2.3 当然,修身不仅仅是对自己行为的要求。
还得注重内心的修炼。
心态决定一切,积极向上的心态能让我们在困境中逆风飞翔。
曾国藩说过“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这句话让我想起了生活中的坚持与感悟。
面对挫折,心中不能有惧怕,反而要如猛虎般勇敢。
三、处世之道3.1 “待人接物,宜以和为贵。
”这句话简直是为人处世的金科玉律。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和气生财,和睦生情。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摩擦,保持一颗宽容的心,才能化解矛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想想身边,多少因小事而结怨的人,反而失去了更多的机会。
3.2 还有“宽容大度,胜人一筹”。
宽容不是软弱,而是一种力量。
真正的强者,不仅能忍受风雨,还能包容他人。
曾国藩家训名言名句
曾国藩是中国清朝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思想家,他的家训和名言充满了智慧和哲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曾国藩家训的名言名句:
1. 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这句话强调了一个男子汉要独立自主,必须具备坚定不屈的品格。
2. 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指出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端庄的举止和谨慎的言辞。
3. 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做事之前应先保持冷静,经过深思熟虑后,若大致有五六成的把握,就应当去做。
4. 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指明了在人际交往中应避免的三种无谓的争斗。
5. 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说明了只有心怀平和,才能够经历世间各种险阻而屹立不倒。
6. 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过度追求清高和和顺都可能损害仁义,因此应当追求中庸之道。
7. 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持这样的乐观态度看待世界,能够激发人的善性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8. 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真正的柔弱不是软弱,而是一种不需要显示强硬的强大。
9. 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家庭的繁荣和个人的健康都离不开勤奋。
10. 侍亲以得欢为本。
——侍奉父母,让他们感到高兴是根本。
这些名言名句不仅反映了曾国藩的品格和家庭教育理念,也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人生、家庭和道德的宝贵启示。
曾国藩家训名言选粹曾国藩,这个名字可真不陌生。
他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教育家、思想家。
他的家训里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智慧,咱们今天就来聊聊那些名言,看看其中的真谛。
一、修身齐家1.1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句话简单易懂,却蕴含了深刻的道理。
修身,首先得从自己做起。
人要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的优缺点,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齐家,家庭和睦,才有力量。
一个人能把家里管好,才能想更远的事,像治理国家、造福百姓。
1.2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这也是曾国藩很看重的一句。
交朋友得讲究品质,文人之间的交流,是心灵的碰撞。
朋友不仅是玩乐,更是互相支持、互相激励。
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真是难能可贵。
二、勤勉与学习2.1 “不怕慢,就怕站。
”这句话很形象,给人一种振奋的感觉。
很多人总想一蹴而就,然而成功往往需要耐心和坚持。
每一步都算数,每一点进步都值得欣慰。
只要你在前行,就不会离目标太远。
2.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能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曾国藩强调了学习的必要性。
读书不仅是获取知识,更是塑造品格。
书本里藏着智慧,教我们如何面对生活的挑战。
2.3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这句话用在学习上也很合适。
学习的过程就像交朋友,有时需要“见面”。
今天的知识,明天就可能用得上。
把握时间,抓住机会,才不会让知识从手中溜走。
三、为人处世3.1 “言必行,行必果。
”曾国藩的为人处世之道,真是值得我们学习。
说话得有信用,做事要果断。
很多人说话大话连篇,却常常做不到。
这就容易让人失去信任。
而信任一旦失去,重建可就难了。
3.2 “德不孤,必有邻。
”这个道理告诉我们,拥有良好品德的人,自然会吸引志同道合的人。
一个人若有真诚和善良,总能遇到那些温暖的力量。
做人就是要真诚,待人以诚,才能收获真情。
四、总结曾国藩的家训名言,虽是古人的智慧,却在现代依然闪耀着光辉。
曾国藩家训名言选粹(精选)曾国藩家训名言选粹曾国藩,清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他的家训不仅对自己的家庭有着巨大影响,也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启示。
下面是我精选的一些曾国藩的名言,希望能够通过这些名言,感受到曾国藩的家训智慧和思想。
1.诚实守信,在家为人,出门为士。
无论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家庭成员,还是身为一个士人,诚实守信都是我们最基本的准则。
只有诚实守信,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也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2.广学博闻,博学多才。
曾国藩崇尚知识,认为广博的学问和多才多艺是一个士人应具备的品质。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知识,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3.勤俭节约,厚德载物。
勤俭节约是曾国藩的家训之一,他认为节约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对社会资源的尊重。
只有勤俭节约,才能教育子女在充实的生活和工作中培养自己的德行和品质。
4.自强不息,努力进取。
曾国藩一直倡导自强不息的精神,他坚信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
这个思想也体现在他对自己家族的教导中,他希望家族的子孙能够用心努力,不断进取。
5.爱国为民,勤政为民。
曾国藩以身作则,注重自己的政治生涯,从事清廉政务。
他深知作为一个官员,应当以人民利益为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他的这种勤政为民的思想也影响了他的子孙后代。
6.尊师重道,传承美德。
曾国藩非常注重师道尊严,他深信德性教化的重要性。
他教育子孙要尊敬师长,传承美德,发扬家族的优良传统,以此来培养他们成为有责任感的人。
7.慎思明辨,审时度势。
曾国藩非常重视智慧和理性思考的重要性。
他教导子孙要慎思明辨,审时度势,不盲从、不轻信。
他强调只有经过深思熟虑的行动,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做出明智的决策。
8.勇往直前,勇于担当。
曾国藩认为勇往直前和勇于担当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品质。
不论是面对困难还是挑战,勇气和坚持都是战胜困难的关键。
他希望家族的子孙能够秉持这种精神,勇敢地面对生活和工作的种种挑战。
曾国藩家训经典语录曾国藩家训经典语录1、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3、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
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4、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
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
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
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5、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
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
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6、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7、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
8、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
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
诸弟试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戚人家历历验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
9、三乐:勤劳而且憩息,一乐也;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乐也;读书声出金石,三乐也。
10、八德:勤、俭、刚、明、忠、恕、谦、浑。
曾国藩家训语录
曾国藩家训语录如下:
1. 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3. 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
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4.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5. 治学应以明德为本,并应重视健康和家风。
6. 受挫受辱之时,务须明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7.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8. 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9. 戒骄字,以不轻易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10. 以耕读二字为本,乃是长久之计。
11. 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以上是部分曾国藩家训语录,这些言论是他对家庭、子女、亲朋好友的劝告和期望。
三一文库()〔曾国藩家训名言【汇总】〕导语:《曾国藩家训》一书根据曾国藩的家训、家书等史料编辑加工而成,从为人处世、从政治军、谨守家风、保养身心几个方面分类,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翻译、评析。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出自曾国藩的名言,欢迎查阅,谢谢。
曾国藩家训名言【汇总】1、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3、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4、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5、青年读书应当“有志有识有恒”。
6、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
7、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8、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9、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
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10、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
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11、甘苦自得。
12、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
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13、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14、好谈己长只是浅。
15、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16、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7、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18、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19、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20、侍亲以得欢为本。
21、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22、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23、人德八本:“习勤崇俭谦谨敬恕毋贪去私专一有恒。
”24、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25、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26、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7、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28、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29、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30、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31、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
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32、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
曾国藩家训语录摘抄(精)一、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白话文意思:知识分子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识见,第三要有恒心。
二、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
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白话文意思:和疑心重的人共事,事情一定不能成功;和贪财的人共事,自己一定会受到连累。
三、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白话文意思:一个富豪氏族的没落,则于一个“奢”字,安逸享乐,最后离失败也就不远了,为人当如梅竹,人人自然敬而亲之,更不可能讨人嫌。
四、人之精神不可无所寄。
五、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白话文意思:认为自己比别人强的人,一定有不如别人的地方;比别人强的人,自己不会认为比别人强。
六、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白话文意思:眼神神态看起来不飘忽、稳定的人,其人品也正直;眼神神态飘忽不稳定的人,其人品也奸邪。
七、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
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八、常存冰渊惴惴之心。
白话文意思:为人处世,应常常有如履薄冰之感,如临深渊之慎,时时处处谨言慎行,才不会遭小人陷害,也不会铸成大祸。
身被好运之时也不可得意,当为时运不济时做准备。
九、心至苦,事至盛也。
白话文意思:用心良苦的事可能没有好的结果,但人们能见到其中的势。
事情有盛大效果,其中必有主事者的千百万心血。
十、常存一不敢为先之心。
十一、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白话文意思: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十二、听言当以理观。
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
十三、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
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白话文意思: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是说:不深思就不能掌握道理,不经过深思而得到的东西,即使得到了也容易失掉。
十四、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白话文意思:做一个人,尤其是做一个君子,重要的是要严格地要求和责备自己,而对人则采取宽容的态度,在责备和批评别人的时候应该尽量能够做到和缓宽厚。
曾国藩家训最精辟名句有:1.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2.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3.惟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惟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4.入门既正,出门便不会差。
5.男孩贵在塑造,女孩贵在引导。
6.财不如义高,势不如德尊。
7.既爱其才,宜略其过。
8.详交者不失人,泛交者多后悔。
9.穷寇勿追,投鼠忌器。
10.用功譬如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11.人以气为主,气以诚为主。
12.何以应敌,曰:无怨是已;何以接物,曰:无争是已。
13.念书即尚友古人,作文即设身处地,行事即敦笃廉隅。
14.祸福自己招,利害自己受,身体自己保,事业自己成。
15.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16.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长疾瘤。
17.常常提其气,少饮不乱性。
18.广积聚者,遗子孙以清白二字则甚良;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
19.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20.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1.知命为第一要务。
22.无恒者一事无成。
23.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24.人以利交者,利尽而人疏;人以义交者,利穷而义众。
25.接物要谦逊,做人要低调。
26.父母同是天底下最尊贵的人,应该至诚孝敬。
27.修身养性,然后可以侍君王;尽心尽力,然后可以成大事。
28.多则难成,少则易就。
29.权位不可太重,权利不可太大。
30.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曾国藩家训经典民句1. “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你看那勤奋节俭的家庭,日子不都过得红红火火吗?就像隔壁老王家,一家人都特别勤劳,生活也越来越好。
咱要是也能做到这样,还怕过不上好日子吗?2.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
”哎呀,你想想,要是做事总是三心二意,能做成啥呀?就好比挖井,这儿挖一下那儿挖一下,永远也挖不出水来呀!3.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这话说得多在理呀!你对人慷慨些,不就能把人聚在身边啦?严格要求自己,别人不就服你了嘛!就像那个谁,特别大方,朋友可多了。
4. “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咱在生活中判断一个人不也得这样嘛!一个满嘴跑火车的人能靠谱吗?能让人信任吗?5.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这不就是说做事要有大格局,但也得从细节抓起嘛!就像盖房子,得先规划好,但也得一砖一瓦认真去砌呀。
6. “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别老是纠结过去的事啦!好好把握现在,别想那些还没来的,过好当下最重要,你说是不是?7. “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
”那些毛毛躁躁的人咋可能有沉稳的见识呢?那些胆小怕事的人肯定也没啥大出息呀!8. “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
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
”跟人打交道就得这样呀!先夸夸人家的优点,再委婉地说不足,人家才容易接受呀,你要是劈头盖脸一顿说,谁会听你的呀!9. “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好处不能一个人独占呀,得大家分享。
做决定的时候人多了反而不好,你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10. “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那些总是看不起不如自己的人,肯定是浅薄的呀!老是怀疑别人不好的人,那就是小人嘛!你可别做这样的人哦!我觉得曾国藩家训真的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这些经典名句都是智慧的结晶呀,能让我们在为人处世等方面少走很多弯路呢!。
《曾国藩家训》浓缩成18句经典,先辈留与后人的治家处世宝典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家训,恰是先辈留与后人的为人处世宝典,是传承家风家教的重要载体。
好的家风家教,是一个家族长盛不衰的不二秘籍!今天精选曾国藩18句家训,与君共勉。
1、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起床要早,天色刚亮就赶紧起身,醒了以后不赖床。
这对有拖延症或是懒惰的人来说,是极有必要的。
2、长傲、多言二弊,历观前世卿大夫兴衰,及近日官场所以致祸福之由,未尝不视此二者为枢机,故愿与诸弟共相鉴诫。
曾国藩在沅甫九弟的书信中说:长傲、多言两个弊病,以前的世卿大夫的兴与衰,以及近来官场祸、福的原因,未尝不是看这两个关键。
在另一封给沅甫九弟的信中,曾国藩又提到了长傲、多言。
他说,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可见他对长傲、多言的深恶痛绝。
我在儒风大家微信号曾经写过《曾国藩:人生有两大凶德,千万要戒掉》以及《曾国藩:人有四种富相,两大凶德》两篇文章,都源于曾国藩的这两封家书。
3、朱子尝言:“悔字如春,万物蕴蓄初发。
吉字如夏,万物茂盛已极。
吝字如秋,万物如落。
凶字如冬,万物初调。
”曾国藩在家书中引用朱子的名言:“悔字如春天,万物蕴藏积蓄的生机开始生发。
吉字如夏天,万物藏盛已极。
吝字如秋天,万物开始败落。
凶字如冬天,万物开始凋谢。
”悔改、悔过,像春天一样藏着无限生机。
说的太好了。
人生如果能时常对自己错误的行为进行反思反省,时常悔改、悔过,那么他的人生也必然充满生机。
4、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只有天下最诚实的才能胜天下最虚伪的,只有天下最笨拙的才能胜天下最灵巧的。
所以,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勤奋努力的工作,怀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最终肯定会有所作为的。
5、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用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曾国藩说,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
曾国藩“刚柔”功法到家,在自己鼎盛之时,看到“刚” 性太强,便以柔掩之,并强调刚强与刚愎的不同,并把这一点恰到好处地用到为人处世之中。
曾国藩家训名句名句佳句1.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译文:一个人,经常存善心、做善事,则是受福之道;一个人经常为了利益而奔波,则是受祸之道;心安理得便是福气,劳心劳力便是祸患。
2.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译文:凡是办理重大事情,一半由于人为力量,一半由于上天行事。
我们只但应当极尽人为力量所有能够作为,然而上天行事则是听命于那个苍天,而且没有什么容心在意。
3.听言当以理观。
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
译文:一听到就认为是真实可靠的,往往会造成很多过错表示人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判断,不能人云亦云。
4.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译文:书籍、蔬菜、鱼肉、猪肉,这都是一个家庭的生存必要条件;少睡觉多做事,这是一个人该有的生机。
5.要与世间撑持事业,须先立定脚跟始得。
译文:想要齐家治国撑持事业,必先格物修身立定脚跟。
6.自立立人,自达达人,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译文:人人都想有好的成就,但如果我们紧紧憧憬美好未来,而不肯努力耕耘当下,这必然只能是空想7.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译文:我们读书,只有两件事:一是进德,讲求诚正修齐的道理,以做到不负一生;一是修业,操习记诵词章的技巧,以做到自立自卫。
8.傲人不如者必浅人,人不肖者必小人。
译文:高傲的人总感觉别人不如自己,那么他太浅陋了,不孝顺老人的人一定是小人。
9.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
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译文:事情多么简单,与疑心之人交往,也将变得复杂;前景多么美好,与贪利之人合作,终将不欢而散。
10.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译文:人是否邪正主要观察他的眼鼻,眼神飘忽不定可能就有问题,鼻梁正与不正。
嘴唇厚与薄,气概的大与小,精气神决定其富不富贵。
曾国藩家训名言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的家训名言也是非常有名的。
以下是一些曾国藩家训名言的示例:
1.立志、自立、自强,是人生的三大支柱。
2.做人要有志气,要有恒心。
3.勤能补拙,俭以养廉。
4.读书要有恒心。
要坚持不懈。
5.做事要有计划,要有条理。
6.做人要诚实守信,要有责任感。
7.做人要谦虚谨慎,要有自知之明。
8.做人要善良宽容,要有爱心。
9.做人要坚强旁敢,要有旁气。
10.做人要聪明智慧,要有眼光。
以上仅是一些曾国落家训各言的示例,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名言可以学习。
曾国藩家训名言【汇总】本文是关于曾国藩家训名言【汇总】的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导语:《曾国藩家训》一书根据曾国藩的家训、家书等史料编辑加工而成,从为人处世、从政治军、谨守家风、保养身心几个方面分类,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翻译、评析。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出自曾国藩的名言,欢迎查阅,谢谢。
曾国藩家训名言【汇总】1、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3、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4、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5、青年读书应当“有志有识有恒”。
6、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
7、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8、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9、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
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10、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
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11、甘苦自得。
12、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
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13、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14、好谈己长只是浅。
15、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16、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7、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18、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19、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20、侍亲以得欢为本。
21、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22、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23、人德八本:“习勤崇俭谦谨敬恕毋贪去私专一有恒。
”24、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25、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26、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7、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28、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29、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30、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31、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
100句曾国藩家训的名言*句1、听言当以理观。
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
——曾国藩2、有恻隐之心者,必有羞恶。
——曾国藩3、人于平旦不寐时,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谓智矣。
——曾国藩4、举世惟一真字难得。
——曾国藩5、凡将举事,必先平意清神,清神意平,物乃可正。
——曾国藩6、人之精神不可无所寄。
——曾国藩7、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曾国藩8、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曾国藩9、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曾国藩10、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曾国藩11、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
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曾国藩12、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曾国藩13、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曾国藩14、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曾国藩15、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曾国藩16、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曾国藩17、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
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曾国藩18、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曾国藩19、禁大言以务实。
——曾国藩20、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
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
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曾国藩21、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曾国藩22、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曾国藩23、智慧愈苦而愈明。
——曾国藩24、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曾国藩25、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曾国藩26、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曾国藩27、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曾国藩28、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曾国藩29、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曾国藩30、无好小利。
曾国藩家训名言选粹识己•修身齐家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
如泉在地,不凿汲则不得甘醴;如玉在璞,不切磋则不成令器。
治心治身,理不必太多,知不可太杂,切身日日用得着的,不过一二句,所谓守约也。
人世艰苦之境,宜以宽字自养。
棘手事,需耐烦。
千万忍耐,忍耐千万。
心至苦,事至盛。
精神愈用则愈出,智慧愈苦则愈明。
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难。
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得秀才。
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
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卫其身。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凡读书,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
私心自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
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
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渐弱。
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凡世家弟子,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几可以成大器。
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内心清静,自有远大。
禽里还人,静由敬出;死中求活,淡极乐生。
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
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养得胸中一种恬静。
人而不勤,则万事俱废,一家俱有衰象。
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
君子所性,虽破万卷不加焉,虽一字不识无损焉。
思与学不可偏废。
夫知之而不用,与不知同;用之而不尽,与不用同。
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
取人为善,与人为善;乐以终身,忧以终身。
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为人须先立坚卓之志。
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
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忧为用。
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
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惟忘机可以消众机,惟懵懂可以祓不祥。
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
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君子与小人斗,小人必胜。
在君子惟有守正以俟命而已。
有必不可以行之事,不必妄自经营。
有必不可劝之人,不必多费唇舌。
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
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
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于毁誉祸福置之度外,此是根本第一层功夫。
此处有定力,到处皆坦途矣。
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读书以训诂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烦恼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做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识人•立人达人大厦非一木所支,宏业以众志而成。
择友是人生第一要义。
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至用人一节,实为万物根本。
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知人。
知人之道,总须多见几次,亲加察看,方能得其大概。
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要义。
用人极难,听言亦殊不易,全赖见多识广,熟思审处,方寸中有一定之权衡。
人才以陶冶而成,不可眼孔太高,动谓无人可用。
大抵人才约有两种,一种官气较多,一种乡气较多。
吾欲以劳苦忍辱四字教人,故且戒官气而姑用乡气之人,必取遇事体察、身到、心到、口到、眼到者。
收之欲其广,用之欲其慎。
吾辈所慎之又慎者,只在用人二字上,此外竟无可着力之处。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无故而怨天,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人必不服。
为德为才,得一已难,两者兼全,更不数见。
世不患无才,患有才者不能器使而适用也。
作育人才,然后可以渐图自强。
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
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
事后论人,每将智人说得极愚。
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极易。
行政之道,首在得人。
行政之道,得人、治事二者并重。
得人不外四条:广收,慎用,勤教,严绝。
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仁者,即所谓欲立立人、欲达达人也。
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将,俱要好师,好友,好榜样。
识事•刚柔并济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何偏废。
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刚非暴戾之谓也,强娇而已;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
趋事赴公,则当强娇;争名逐利,则当谦退。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凡办大事,必有许多艰难波折,吾辈总以诚心求之,虚心处之。
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度,终有顺理成章之一日。
心虚则不动客气,不挟私见,终可为人共亮。
宁拙毋巧,可以持久。
小心安命,埋头任事。
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不轻进,不轻退。
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天下之事,每得以从容,而失之急遽。
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必不能妥善。
毕竟先知后行,,至于纯熟,乃能合一。
见面前之千里,不若见背后之一寸。
故达观非难,而反观为难。
见见非难,而且不见为难。
任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居官以坚忍为第一要义。
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半自苦中来。
总须脚踏实地,,克勤小物,乃可日起而有功。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老道,又要精明。
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天下事,未有不从艰苦中来,而可久可大者也。
人遇逆境,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见识群雄。
然君子用以力学,借困衡为砥砺,不但顺受而已。
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有空闲之光阴。
识道•明强挺经另起炉灶,重开天地。
内断于心,自是主持。
做一分算一分,在一天撑一天。
集思广益本非易事,要当内持定见而六辔在手,外广延纳而万流赴壑,乃为尽善。
规模先要个极大,意思先要个安闲。
视事太易,亦是一弊。
独立不惧,确乎不拔。
不怨不尤,但反身争个一壁静;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不可无悍鸷之气,而傲气即与之相连;不可无安详之气,而惰气即与之相连。
自为主持者,约有两端:一曰以志帅气,一曰以静制动。
倚富则贫,倚贵则贱,倚强则弱,倚巧则拙。
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
防身当若御虏,一跌则全军覆没。
爱身当如处子,一失则万事瓦裂。
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贪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
男儿立志,必须有倔强之气。
倔强二字,却不可少。
功业文章,皆须有此二字贯注其中。
否则,柔靡不能成一事。
孟子所谓至刚,孔子所谓贞固,皆从倔强二字做出。
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以。
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
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工夫。
危急之际,莫靠他人,专靠自己,乃是稳着。
受挫受辱之时,无须咬牙励志,蓄其气则长其智。
丈夫当死中求生,祸中求福;古人因困而修德,穷而著书。
天下事知得十分,不如行得七分。
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要于世间掌持事业,须先立定脚跟始得。
令人敬畏,全在自立自强,不在装模作样。
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放开手,使开胆,不得瞻前顾后。
因循二事,误尽一生。
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处事宜决断。
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既有定识,又有定力。
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
圣贤成大事者,皆从战战兢兢之心来。
修身齐家,亦须以明强为本。
莅事以明字为第一要义。
明有二,曰高明,曰精明。
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