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控制系统稳定性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18.44 MB
- 文档页数:5
第5章 “控制系统的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练习题及答案5.1 判断下列函数的正定性1) 2221231213()2322V x x x x x x x =++-+x 2) 222123121323()82822V x x x x x x x x x =++-+-x 3) 22131223()2V x x x x x x =+-+x解1) T T 211()130101V A -⎡⎤⎢⎥==-⎢⎥⎢⎥⎣⎦x x x x x , 因为顺序主子式2120,50,13->=>- 2111302011--=> 所以0>A ,()V x 为正定函数。
2) T T 841()421111V -⎡⎤⎢⎥==--⎢⎥⎢⎥-⎣⎦x x Ax x x , 因为主子式8481218,2,10,0,70,10,421111-->==>=>--841421164421680111---=++---<- 所以A 不定,()V x 为不定函数。
3) T T 1212110()1001V -⎡⎤⎢⎥==-⎢⎥⎢⎥⎣⎦x x Ax x x , 因为顺序主子式1110,10,1->=-<- 121211011001041--=--<所以A 为不定矩阵,()V x 为不定函数。
5.2 用李雅普诺夫第一方法判定下列系统在平衡状态的稳定性。
2211211222212212()()x x x x x x x x x x x x =-+++=--++解解方程组 22121122212212()0()0x x x x x x x x x x ⎧-+++=⎨--++=⎩只有一个实孤立平衡点(0,0)。
在(0,0)处将系统近似线性化,得**1111x x -⎡⎤=⎢⎥--⎣⎦,由于原系统为定常系统,且矩阵1111-⎡⎤⎢⎥--⎣⎦的特征根1s i =-±均具有负实部,于是根定理5.3可知系统在原点(0,0)附近一致渐近稳定。
Chp.5系统稳定性基本要求1.了解系统稳定性的定义、系统稳定的条件;2.掌握Routh判据的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学会应用Routh判据判定系统是否稳定,对于不稳定系统,能够指出系统包含不稳定的特征根的个数;3.掌握Nyquist 判据;4.理解Nyquist 图和Bode 图之间的关系;5.掌握Bode 判据;6.理解系统相对稳定性的概念,会求相位裕度和幅值裕度,并能够在Nyquist 图和Bode 图上加以表示。
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1.Routh 判据、Nyquist 判据和Bode 判据的应用;2.系统相对稳定性;相位裕度和幅值裕度求法及其在Nyquist图和Bode 图的表示法。
本章难点Nyquist 判据及其应用。
§1 概念示例:振摆1、稳定性定义:若系统在初始条件影响下,其过渡过程随时间的推移逐渐衰减并趋于0,则系统稳定;反之,系统过渡过程随时间的推移而发散,则系统不稳定。
(图5.1.2)讨论:①线性系统稳定性只取决于系统内部结构和参数,是一种自身恢复能力。
与输入量种类、性质无关。
②系统不稳定必伴有反馈作用。
(图5.1.3)若x0(t)收敛,系统稳定;若x0(t)发散,则系统不稳定。
将X0(s)反馈到输入端,若反馈削弱E(s) →稳定若反馈加强E(s) →不稳定③稳定性是自由振荡下的定义。
即x i(t)=0时,仅存在x i(0-)或x i(0+)在x i(t)作用下的强迫运动而系统是否稳定不属于讨论范围。
2、系统稳定的条件:对[a n p n+a n-1p n-1+…a1p+a0]x0(t)=[b m p m+b m-1p m-1+…b1p+b0]x i(t)令B(s)= a n p n+a n-1p n-1+…a1p+a0 A(s)= b m p m+b m-1p m-1+…b1p+b0初始条件:B0(s) A0(s)则B(s)X0(s)- B0(s)= A(s)X i(s)- B0(s)X i(s)=0,由初始条件引起的输出:L-1变换根据稳定性定义,若系统稳定须满足,即z i为负值。
第五章稳定性分析第五章: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3.3.5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稳定性的概念线性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线性系统稳定的必要条件代数判据(⼀般情况,特殊情况,劳斯,赫尔维茨)劳斯判据的应⽤(确定稳定域判断稳定性,求系统的极点,设计系统中的参数3.3.5.1 稳定性的概念分析⼩球平衡点的稳定性定义:若线性控制系统在初始扰动的影响下,其过渡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衰减并趋向于零,则称该系统为渐近稳定,简称稳定。
反之,若在初始扰动的影响下,系统的过渡过程随时间的推移⽽发散,则称该系统不稳定。
3.3.5.2线性系统稳定性的充要条件设系统的微分⽅程模型为:分析系统的稳定性是分析在扰动的作⽤下,当扰动消失后系统是否能回到原来的平衡状态的性能,亦系统在作⽤下的性能,亦与系统的输⼊信号⽆关,只与系统的内部结构有关。
对上述微分⽅程描述的系统亦只与等式的左端有关,⽽与右端⽆关,亦:系统的稳定性是由下列齐次⽅程所决定:其稳定性可转化为上述齐次⽅程的解c(t)若则系统稳定,则系统不稳定。
分析齐次⽅程的解的特征。
由微分⽅程解的知识,上述⽅程对应的特征多项式为:设该⽅程有k个实根(i=1,2,…k)r对复根(i=1,2,…r)k+2r=n 且各根互异(具有相同的根时分析⽅法相同,推导稍繁琐)则上述齐次⽅程的⼀般解为:其中为常数,由式中的决定,分析可见:只有当时,否则。
注:只能是⼩于零,等于或⼤于均不⾏。
等于零的情况为临界稳定,属不稳定。
综:线性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iff)是:其特征⽅程式的所有根均为负实数或具有负的实部。
亦:特征⽅程的根均在根平⾯(复平⾯、s平⾯)的左半部。
亦:系统的极点位于根平⾯(复平⾯、s平⾯)的左半部。
从上⾯的充要条件可以看出:系统稳定性的判断只需计算上系统的极点,看其在s平⾯上的位置,勿需去计算齐次⽅程的解(当系统复杂时的计算可能很繁),勿需去计算系统的脉冲响应。
3.3.5.3 线性系统稳定的必要条件设系统特征⽅程式中所有系数均为实数,并设(若,对特征⽅程两端乘(-1)),可以证明上述特征⽅程中所有系数均⼤于零(即)是该特征⽅程所有根在s平⾯的左半平⾯的必要条件。
第五章 稳定性分析5—1 解:(1) 系统的特征方程为020)1(212=++⇒=++s s s s 。
因为二阶特征方程的所有项系数大于零,满足二阶系统的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即两个特征根均在S 平面的左半面,所以此系统稳定。
(2) 系统的特征方程为030)1(312=+-⇒=-+s s s s 。
因为二阶特征方程的项系数出现异号,不满足二阶系统的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所以此系统不稳定。
(注:BIBO 稳定意旨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外部)稳定,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输出与输入之间传递函数的极点均在S 平面的左半平面。
若传递函数无零极点对消现象时,内部稳定与外部稳定等价。
此系统只含极点不含零点,所以传递函数的极点和特征方程的特征根等价,故直接可以用特征根的位置判系统的稳定性。
) 5—2 解: (1)Θ特征方程中所有项系数大于零,满足稳定的必要条件;又Θ三阶系统的系数内项乘积大于外项乘积(5011020⨯>⨯),满足稳定的充分条件。
∴ 该控制系统稳定。
(2)Θ特征方程中所有项系数大于零,满足稳定的必要条件;Θ特征方程中所有项系数大于零,满足稳定的必要条件;列写Routh故系统有两个特征根在S平面的右半部。
(3)Θ特征方程中所有项系数大于零,满足稳定的必要条件;又Θ三阶系统的系数内项乘积小于外项乘积(30020⨯⨯),不满足<81稳定的充分条件。
∴该控制系统不稳定。
(4)Θ特征方程中所有项系数大于零,满足稳定的必要条件;稳定。
由于第一列元素符号变化两次,系统特征根有两个在右半平面,其它4个根在左半平面。
(5)Θ特征方程中所有项系数大于零,满足稳定的必要条件;不稳定。
由于表中出现全为0的行,为确定特征根的分布可构造辅助方程012048402324,43324=+⇒=+⇒=++=s s s s s s k利用辅助方程的导数方程的对应项系数代替全零行元素,继续完成表的列写。
结果:第一列元素无负数,右半平面无根,有4个根在虚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