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6
构造设计的基本原则
下面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关于构造设计的基本原则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在构造设计过程中,应遵守以下基本原则:
1、满足使用要求
建筑构造设计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这也是整个设计的根本目的。
综合分析诸多因素,设法消除或减少来自各方面的不利影响,以保证使用方便,耐久性好。
2、确保结构安全可靠
房屋设计不仅要对其进行必要的结构计算,在构造设计时,也要认真分析荷载的性质、大小,合理确定构件尺寸,确保强度和刚度,并保证构件间连接可靠。
3、适应建筑工业化的需要
建筑构造应尽量采用标准化设计,采用定型通用构配件,以提高构配件间的通用性和互换性,为构配件生产工业化、施工机械化提供条件。
4、执行行业政策和技术规范,注意环保,经济合理
建筑政策是建筑业的指导方针,技术规范常常是知识和经验的结晶。
从事建筑设计应时常了解这些政策,法规。
对强制执行的标准,就不得折扣。
另外,从材料选择到施工方法都必须注意保护环境。
降
低消耗,节约投资。
5、注意美观
有时一些细部构造,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美观效果。
所以构造方案应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
综上所述,建筑构造设计的总原则应是坚固适用、先进合理、经济美观。
浅谈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要注意的原则与方法摘要:由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尤其是建筑业发展的速度是最快的。
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这也使人们对建筑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是针对房屋建筑结构提出问题,并根据房屋建筑结构的设计原则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原则方法1.楼板设计常见问题建筑工程的主要承重构件之一是楼板,楼板将楼面、屋面的荷载传给其周围的墙、柱和梁上,所以楼板的设计问题肯定会连带梁、墙、柱等构件安全。
如果对楼板整个设计不完善的话,很容易出现设计质量的漏洞,有可能还会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
通常楼板设计中常见如下几个问题:设计人员在进行楼板设计时为了计算方便或者因对板的受力状态认识不够,就简单地把双向板作用按照单向板进行计算。
这样楼板的实际受力状态与计算假定状态不符,导致楼板的一个方向配筋过大,而另一方向配筋不足,致使楼板出现裂缝。
双向板有效高度取值偏大。
双向板在钢筋是纵横叠放,短跨方向的跨中钢筋应放在下面,长跨方向的跨中钢筋置于短跨钢筋的上面,计算时应用两个方向的各自的有效高度。
一般长向的有效高度比短向的有效高度小d(d为短向钢筋的直径)。
有的设计者为图省事或对板受力认识不足,而取两上方向的有效高度一致进行配筋计算,致使长跨有效高度偏大,配筋降低,致使结构构件存在的安全隐患,甚至出现开裂明显的现象。
楼板承受线荷载时弯矩计算问题。
在民用建筑中,常在楼板上布置一些非承重隔墙,故楼板设计中,通常将该部分的线荷载换算成等效的均布荷载后,进行楼板的配筋计算。
有些设计人员图省事,错误地将隔墙的总荷载附加到板块的总面积中,这样会造成非承重隔墙分布宽度内配筋量不足,而此板块其它部分配筋过大,这样隔墙处楼板会因为负弯矩而出现裂缝。
2.结构设计中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房屋结构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使建筑物安全和房屋能够适应使用要求,所以设计人员在房屋结构设计时要保证并遵循这四个基本原则:1)抓大放小;2)多道防线;3)刚柔相济;4)打通关节。
如何设计出安全可靠的建筑结构?
设计出安全可靠的建筑结构是建筑师和工程师的重要责任。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步骤和考虑因素:
首先,了解建筑规范和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建筑规范是一组规定和标准,旨在确保建筑物能够承受各种载荷和环境条件,同时保持结构安全可靠。
了解并遵守适用的建筑规范和标准,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其次,进行详细的结构分析和计算也是必要的。
结构分析是评估建筑物在不同载荷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以确保其能够承受预期的载荷并保持稳定性。
通过使用高级计算机软件进行详细的结构分析和计算,工程师可以预测并解决潜在的问题,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可靠。
此外,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也是关键。
建筑材料的选择对建筑结构的性能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现代建筑通常使用钢、混凝土、木材等材料。
每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缺点,应根据具体需求和条件进行选择。
同时,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和合规性也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进行严格的施工监控和维护也是必要的。
施工监控是确保建筑物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建造的关键步骤。
通过使用先进的施工监控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避免结构损伤或不稳定的情况发生。
此外,定期维护和检查也是保持建筑物安全可靠的重要措施。
总之,设计出安全可靠的建筑结构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技术和知识。
通过了解建筑规范和标准、进行详细的结构分析和计算、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施工监控和维护,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住宅项目结构设计技术要求住宅项目的结构设计是保障住宅安全和稳定的关键部分,其技术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以1200字以上,为大家介绍住宅项目结构设计的主要技术要求。
1.承重能力:住宅项目的结构设计要求能够承受设计荷载,在不同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保证住宅的结构稳定性和坚固性。
根据建筑的高度、跨度、形状等参数来确定其承重能力。
2.抗震性能:住宅项目的结构设计要求能够在地震发生时,承受地震力的作用,保证住宅的稳定和安全。
抗震设计涉及到土壤的工程地震性质、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等。
3.防火性能:住宅项目的结构设计要求能够在火灾发生时保证住宅的结构安全,降低火灾对住宅结构造成的损失。
结构设计要考虑燃烧产物对结构的伤害、增加结构的耐火性等。
4.耐久性:住宅项目的结构设计要求能够抵御自然环境的侵蚀,保持长久的使用寿命。
结构设计要考虑建筑材料的耐久性、导热性能等因素。
5.舒适性:住宅项目的结构设计要求能够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减少噪音和震动对住宅的影响。
结构设计要考虑噪音和震动的传递路径,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隔离。
6.施工性:住宅项目的结构设计要求能够在施工阶段简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
结构设计要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工艺要求、材料供应等因素,确保结构的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合理安排。
7.经济性:住宅项目的结构设计要求能够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材料使用和施工成本。
结构设计要合理选用建筑材料、优化结构形式,提高结构的经济效益。
8.可持续性:住宅项目的结构设计要求能够符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结构设计要考虑材料的可循环利用性、能源消耗等因素,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9.安全性:住宅项目的结构设计要求能够在使用过程中保障居民的人身安全,防止结构发生安全事故。
结构设计要考虑防护设施、疏散通道等安全要素,确保住宅的使用安全性。
总之,住宅项目的结构设计技术要求非常重要,不仅涉及到住宅自身的安全和稳定,还关系到居民的舒适度和居住环境的质量。
试论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的进步,房屋建筑行业的建设需求在不断扩大,但是因为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缺陷导致的质量问题却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和综合经济效益的实现。
对此,本文通过对多年实践工作经验的总结,就房屋建设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求进一步提高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整体质量,希望对改善我国房屋建筑结构的设计质量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原则;方法前言建筑结构设计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综合竞争力,将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同时,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设使用者的生命与财产安全,高质量的建筑结构设计能够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能够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信誉和品牌形象。
因此,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设计人员一定要严格遵守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坚持正确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尤其是对于房屋建筑物的关键部位要给予重点关注,确保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为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1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原则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最根本目标就是要保证房屋建设项目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更好的满足建筑用户对建筑物的各项需求。
如果无法保证建筑的结构设计水平,轻则会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严重的甚至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建筑安全事故,造成不必要的生命财产损失或经济纠纷。
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一定严格遵循以下几点:1.1 善于把握建筑结构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做到“抓大放小”,增强设计工作的针对性,对于房屋建筑的关键部位,如基础、屋顶、楼梯等,一定要投入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确保建筑物关键环节的设计质量。
1.2 要通过多项设计举措,确保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
安全是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第一要素,只有在设计环节构建多条安全防线,才能更好的保证建筑用户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浅谈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摘要:由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尤其是建筑业发展的速度是最快的。
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这也使人们对建筑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就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在此对建筑房屋结构的设计的标准、原则和建筑房屋结构设计方法做了具体的阐述,为同行共勉。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设计标准;设计原则;设计方法1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标准和原则
1.1 建筑结构设计的标准
建筑结构设计一般在建筑设计之后它既“受制”子建筑设计但又“反制”建筑设计。
结构设计不能破坏建筑设计应满足、实现各种建筑要求建筑设计不能超出结构设计的能力范围不能超出安全、经济、合理的结构设计原则。
其实严格说来真正决定了建筑设计能否实现的是结构设计从这个意义上讲结构设计显得更为重要。
适用、安全、经济、美观、便于施工这五点正是衡量一个建筑结构设计是否成功的标准。
成功实现这五条标准既是结构设计的最佳体现更是结构设计人员最终努力的目标。
一个完美的建筑结构设计就是在努力追求实现这五个方面的标准最佳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的。
1.2 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顾全大局抓大放小”、“做好多道防线”、“刚柔相济”、“打通关节”这四条正是结构设计的通行原则。
其中“顾全大局抓大放小”、“做好多道防线”、“刚柔相济”是设计概念中的战略问题,要想最终让这些战略思想得以实现靠的是
“打通关节”这点来做保证。
(1)顾全大局抓大放小。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等是建筑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概念虽然整个结构体系是由各种构件协同组成一体的但各个构件在结构中担任的角色不尽相同。
(2)多道防线。
例如多肢墙与单片墙、框架剪力墙与纯框架相比前者比后者的抵抗能力要强。
安全的结构体系是采取多道防线来设计的当发生灾难时如果把生存的希望全都寄托在某单一构件上是非常危险的。
(3)刚柔相济。
结构刚度太大则变形能力差强大的破坏力瞬间袭来时需要承受的力量很大容易造成局部严重受损。
而太柔的结构虽然可以很好的消减外力但容易造成变形过大而无法使用。
因此合理的建筑结构体系应该是刚柔相济的。
(4)打通关节。
在结构体系中关节无处不在因为结构的体系是变化的统一。
理想的结构体系应该是浑然一体的没有任何关节这样的结构体系可以使任何外力都能迅速传递和消减。
打通关节保持平衡的目的其实就是使其永远处于原始的静态当力量不能畅通时构件与构件之间的静态平衡被破坏结构就会发生变化。
2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方法
2.1 在结构平面图上的设计方法
如果建筑的地域的防震烈度为六度区的时候,按照我国的防震设计要求,可以不必采用截面抗震验算,但结构的设计也一定要达到抗震的标准。
所以对于砌体结构的建筑,软件建模可以省略,在进
行设计的时候只要注意受压和局部受压的问题,就可以直接设计。
如果条件和时间允许,要做建模也无可厚非,因为它可以利用建模来荷载导算。
但是,如果建筑的地域防震烈度为七级时,就必须采用建模来进行计算。
2.2 屋面结构图的设计方法
如果建筑的屋面是坡面式的,可以采用梁板式和折板式两种的结构处理方式。
其中,梁板式可以用在建筑平面不整齐,板的跨度比较大,而且,一般屋面坡度和屋脊线转折比较复杂的坡屋面也都采用这种结构。
而折板式则和梁板式的适用条件则相反。
这两种结构处理方式的板都是偏心受拉的构件。
在板配筋的时候必须有板负筋拉通,这样可以抵抗拉力。
板厚基的厚度不能小于一百二十厚。
另外,梁板的折角处对钢筋的配置必须有大样的示意图。
在设计坡屋面板的平面设计图时,可以采用剖面示意图的方法进行表示,因为这样施工人员可以简单地从图纸上了解施工方案。
2.3 大样详图的设计方法
建筑详图如果没有发生错误,在这基础上可以进行绘制大样详图,还可以在曾经做过的详图基础上进行部分的改进。
只要让建筑的整体外形不改变,考虑到结构的受力能力和施工起来比较方便即可。
但在外形尺度和标高上必须和建筑专业统一协调。
2.4 楼梯的设计方法
在设计楼梯时,对楼梯的梯板要控制好它的挠度,梯梁的梁下净高度要符合建筑标准,梯梁的位置要使上下楼层的位置一致。
如果
遇到有些不合适的地方可以运用折板楼梯,折板楼梯的钢筋在里面的折角处要把它断开分别进行锚固,这样可以预防局部应力集中在一处。
对于梁下的净空要求和梯板宽度的问题都要注意。
第一段梯板的基础要注意它的基础沉降问题,如有必要应该设置梯梁。
2.5 房屋建筑基础要求
对于混凝土的采用要选用具有耐久性的材料,基础配筋最少要达到最小配筋率的要求,条基交接位置的钢筋布置要用标准图或者采用详图。
对于条基交叉处的基底面积不可循环使用,基础宽度要调节好。
在基础图中的构造柱定位不够确定时要对它准确定位。
2.6 根据抗震要求,对房屋建筑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
对于普通的多层砌体结构的建筑,可以采用横墙承重或者纵横墙一起承重的结构体系。
对于纵横墙的布置要力求对称均衡,在平面内要对整齐,竖向要上下连接好;不能采用没有锚固的钢筋的砼预制挑檐;楼梯间不能设置在房屋的转角处和近端。
而对于有比较多钢筋砼住宅又比较高的建筑结构,尽量要做到:对于抗测力结构如框架和抗震墙要进行双向布置,这样可以各自承担地震力;框架体系的各个抗震力的结构要统一形成空间工作状态,不仅要对抗震墙之间的楼和屋盖的长宽度比以及对抗震墙的刚度进行控制以外,还要保证楼、屋盖的统一性和抗震墙的连接也要可靠;对于建筑结构的布置力求采用规则结构,如果碰到比较复杂的结构,可采用防震缝。
2.7 对于建筑的结构计算和构造设计都要求合理
首先,对建筑底框砌体结构进行验算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底部剪力方法仅对于刚度较均衡的多层结构,而比较薄弱的底层混合结构,还要把塑性变形集中的影响考虑进去;底层框架的混合结构不可以采用简易的防震墙方法,应该采用双保险的措施,抗震墙承担了所有的剪力,而框架可以根据刚度的比例对剪力进行承担。
在对刚度进行计算时,框架不能折减,抗震墙的折减则可以减到刚度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之间。
另外,在对楼板进行计算时,方法要准确,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在对双向板进行查表计算时,对材料泊松比的影响在计算时不可以忽视,不然会导致它的计算值偏小;在计算连续板时不可以用单向板进行简单地计算。
最后,荷载计算不能发生错误。
3 结束语: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是一个系统而全面的工作不仅是建筑设计成功实现的保证更是建筑安全应用的基础。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足一项经验性很强的工作作为结构设计人员在工作实践中一定要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要严格遵照设计规范、标准进行同时也应具备灵活创新的思维和严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在加深对当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的认识与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结构设计水平以保证建筑质量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徐国华.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j].科技咨询导报.2007(11).
[2]张蕊.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及存在的问题[j].科技咨询导报.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