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教学资料:胫骨干骨折钢板螺丝钉固定术讲解模板
- 格式:ppt
- 大小:242.50 KB
- 文档页数:33
骨科钢板螺钉操作说明在进行骨科手术中,骨科钢板螺钉是一种常用的内固定装置,用于固定骨折或骨切除后的骨骼。
正确的使用和操作骨科钢板螺钉对于骨折愈合和病患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详细的骨科钢板螺钉操作说明。
一、概述骨科钢板螺钉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分为板和螺钉两部分。
钢板有不同长度和形状可供选择,而螺钉则用于将钢板牢固地固定在骨骼上。
骨科钢板螺钉操作主要分为准备工作、手术操作和固定确认三个阶段。
二、准备工作1. 检查器械事先检查骨科钢板螺钉及相应的手术器械是否完好无损。
确保钢板无锈蚀、变形或松动现象,并检查钢板螺钉的数量和规格是否与手术计划相符。
2. 麻醉病患确保患者接受完整的麻醉,并对麻醉效果进行评估。
在确保麻醉充分的情况下,方可进行手术操作。
3. 术前准备在手术区域进行无菌处理,使用无菌巾覆盖手术区域。
为方便手术操作,可施行皮肤牵引或使用手术框架装置。
三、手术操作1. 钢板放置选择合适的钢板并确保其与骨骼接触面符合解剖形态。
将钢板放置在骨骼上,并使用临时夹持器将其暂时固定。
2. 钢板定位使用X射线或其他合适的成像技术对钢板与骨骼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评估。
调整钢板的位置,确保其与骨折或手术区域的重叠部位良好贴合。
3. 钢板固定选择合适的规格和长度的螺钉,并使用螺丝刀将螺钉穿透钢板固定在骨骼上。
螺钉的穿刺深度应注意避免对血管、神经和关节的损伤。
四、固定确认1. 钢板位置确认使用X射线或其他适当的成像技术对骨折部位或手术区域进行再次评估。
确保钢板与骨骼之间的位置固定、合适且稳定。
2. 剩余螺钉固定根据骨折或手术区域的需要,确保所有螺钉已穿透钢板并达到骨骼稳定的要求。
必要时,可增加或更换螺钉以加强固定效果。
3. 术区清洁在完成骨科钢板螺钉固定后,对手术区域进行清洁,去除残留的血液、组织碎片等,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五、术后注意事项1. 患者监测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监测血压、呼吸、神经功能等指标,确保手术区域没有异常出血或其他并发症。
胫骨干骨折:钢板螺钉内固定术体位及术前准备•全麻、硬膜外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仰卧位,大腿中上部应用止血带。
切口体表投影•无论将钢板放置在胫骨内侧面还是外侧面,均可采取前入路:在胫骨前缘外侧1cm取纵行切口,切口中心、长度根据需要显露胫骨的位置和范围决定。
近端可以向外侧延伸显露胫骨平台,远端向内侧延伸显露踝关节关节面。
•对胫骨远端的骨折,可以采取经皮微创入路:远端的切口位于内踝,前后缘正中做大约3~4cm的纵行切口;近端的切口位置根据钢板的长度决定,一般在距离钢板尾1孔距离向远侧切开3~4cm纵行切口,切口位于胫骨前、后缘正中。
手术技巧手术入路:•沿体表投影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注意直接切开至深筋膜,不要做皮下游离。
•按术前设计放置钢板。
如果将钢板安放在胫骨内侧,则不需要切开外侧间室的筋膜。
•如果将钢板安放在胫骨外侧,则沿胫骨嵴外5mm切开筋膜层,便于关闭切口时缝合,注意尽量少剥离断端覆盖的骨膜。
•在使用经皮微创手术入路时,可以在骨膜外应用骨膜剥离子做一隧道,联通近端、远端切口(MIPPO技术)。
骨折的复位和内固定:•可以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骨折复位。
首先牵引恢复肢体长度,然后保持患肢长度,矫正旋转畸形。
•对于向后成角畸形,可以在消退下方骨折区域垫一布巾卷协助复位;对于简单的斜行和螺旋形骨折,可以使用点式复位钳钳夹复位。
•对于简单骨折,可以采取加压固定,应用4.5mm加压钢板;对于邻近干骺端的骨折、C型骨折可以选择4.5mm的LCP钢板固定。
锁定钢板可以更好地获得成角稳定性,同时在应用经皮微创技术时,不必对钢板进行精确的塑形,也不需要与骨表面完全贴附,起内固定支架作用。
•对于A1、A2、B1、B2型骨折,可以采取拉力螺钉和保护钢板技术固定;A3型骨折可以采取加压钢板固定;C型骨折可以采取桥接钢板固定技术。
•如果应用桥接钢板,钢板长度应是骨折范围的3倍。
•钢板的塑形:对于胫骨干远端的骨折,可按照Mast报道的方法进行预塑形:胫骨内侧面从中段到远端存在着大约20°的扭转,同时在内踝部分应按照大约半径为20cm的弧形进行预塑形。
胫骨干骨折螺丝钉内固定术一概述胫腓骨是长管状骨中最常发生骨折的部位,其中以胫腓双骨折最多,胫骨骨折次之,单纯腓骨骨折最少。
胫骨干骨折螺丝钉内固定能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骨缝合”,在维持骨折位,防止斜形,螺旋形骨折下滑,短缩畸形方面起一定作用。
二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或腰麻。
三术前准备及术前注意1.术前准备根据X线片选用合适的螺丝钉。
2.术前注意若是开放性骨折者术前应静脉滴注抗生素。
四适应证胫骨干中下段斜形,螺旋形及有蝶形骨折片的粉碎性骨折。
五禁忌证胫骨干横断,严重粉碎性骨折。
六手术步骤手术大体步骤:①胫骨嵴外侧切口。
②将小腿肌群向胫骨外侧拉开,清除血肿,暴露骨折。
③用持骨钳牵引使骨折正确复位,用皮质加压螺丝钉固定。
④按层缝合。
七术后并发症术后骨折端的移位。
八术后护理胫腓骨折采用1~2枚螺钉在骨折端固定仅能起到维持骨折对位,即骨缝合的作用。
固定不够坚固,因此治疗期内,必须附加石膏外固定。
术后外固定须确实可靠。
一般长腿石膏托可在2周时更换为管型石膏同时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拆除缝线。
术后4周可在拐杖保护下逐渐行走,并逐步负重。
一般外固定需持续至术后3~4个月骨折完全愈合时。
九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必选附加石膏外固定,术后外固定须确实可靠。
十术后饮食多饮水,新鲜水果蔬菜,高蛋白、高维生素、高含钙质食物。
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各种粥类、米汤等。
十一手术影响下肢行动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