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鸟鸣涧暮江吟(2)
- 格式:doc
- 大小:217.50 KB
- 文档页数:5
二年级上学期必背古诗1、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夜宿山寺(唐) 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3、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4、题乌江亭唐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5、惜时- 陶渊明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
6、江梅(宋)王十朋园林尽摇落,冰雪独相宜。
预报春消息,花中第一枝。
7、赠花卿[唐]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8、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9、江南逢李龟年(唐) 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0、竹枝词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1、《劝学》(唐) 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2、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3、丛梅宋杨万里山间幽you步不胜奇,正是深夜浅暮mu时。
一枝梅花开一朵,恼nao人偏在最高枝。
14、《黄花》宋朱淑真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15、《家书》清张英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16、画眉》宋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自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园林自在啼。
17、《乡思》宋李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去遮。
18、《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四年级古诗20首第一篇:四年级古诗20首四年级必备古诗词1、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3、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4、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6、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7、西江月南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8、寄扬州韩绰判官唐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9、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0、《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1、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2、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3、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4、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5、题临安邸南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第二篇:四年级古诗20首四年级古诗20首1.泊船瓜洲朝代:宋代作者:王安石原文: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秋思朝代:唐代作者:张籍原文: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3.长相思作者: 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古诗二首(鸟鸣涧、暮江吟)》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教案设计理念古诗的教学尤其要注重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与文本进行自由、充分的对话,在阅读中披文入境,“读”占鳌头,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与体验,再现诗中情境,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引出学习内容1.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古诗吧?大家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今天,老师要考考大家,咱们来看图猜古诗、背古诗,怎么样?敢不敢试一试?谁如果猜出了是哪首古诗,就站起来大声背给大家听!(课件演示:《春晓》《咏鹅》《登鹳雀楼》……没难倒你们,咱再来一首有一定难度的,想挑战吗?接着演示:《古朗月行》)2.老师已经感受到同学们对古诗的喜爱之情了。
望着一轮明月,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感受。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古诗二首》,来学习两首与明月有关的古诗。
(板书题目:鸟鸣涧暮江吟)设计意图:以看图猜古诗、背古诗这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整体诵读,初识诗文1.自由读两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读后借助课文注释,尝试着说说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2.指名读诗,其他同学评价是否读得正确,适时指导学生学会6个生字。
3.齐读两首古诗,读后思考:这两首古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之处?4.交流读后收获:(1)作者都是唐代诗人。
(可让学生再说说自己对唐代诗人和唐诗的了解。
)(2)两首古诗都是写景的。
(3)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4)《鸟鸣涧》写的是春天的景物,《暮江吟》写的是秋天的景物。
设计意图:知人论诗、整体观照乃古诗学习的重要门径,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后即将两首古诗和盘托出,在借助课文注释初知大意的基础上聚焦古诗同异,这样的设计将同一主题古诗的学习进行了有效的整合。
三、分步解读,体察诗韵(一)学习《鸟鸣涧》1.过渡语:唐代诗人王维描写山水的诗歌很多,尤其对明月情有独钟,他写的《鸟鸣涧》就描绘出了一幅山村月色图,想去看看吗?2.品读《鸟鸣涧》,想想古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3.自由发言,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理解诗句意思。
《暮江吟》说课稿《暮江吟》说课稿1一、说教材(时间控制3分钟)《暮江吟》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古诗二首》中的第二首诗歌,该单元以(明月)为主题展开。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上任杭州刺史途中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佳作。
诗句语言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
其写景之微妙,历来备受称道。
诗句的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热爱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热爱大好秋色的喜悦之情。
根据新课标第二学段的目标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学会“吟”、“瑟”两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诵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3、通过在读中想象意境,描绘意境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4、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表达的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这样的目标设计,目的是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通过三者的相互渗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及能力的整体提升。
为了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1、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2、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表达的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根据教学内容的题材,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了解诗意,体会古诗意境,感受诗人表达的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时间:根据课文内容需要,将安排1个课时进行教学。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二、说学情:四年级二班共有54名学生,学生家长的个人素养非常高,所以这些孩子较过去的孩子而言,他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多,信息量大,见识广、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愿意交流、乐于表达。
在学习上,他们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如:搜集资料的能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等。
所以,这些孩子应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古诗二首(鸟鸣涧、暮江吟)》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一、设计理念积极创设情境,提供一个交互式的学习平台,让学生自始至终坚持学习兴趣和探求热情,充沛激发学生的潜能;充沛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发明性,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战略,鼓励学生在合作交流中领悟学习方法,从而获得情感体验,不时加强语言积累;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别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更好地实现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二、设计特色通过“背首古诗给大家听听”,鼓励学生复习平日积累的古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古诗内容时,采用“想怎样读就怎样读”的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别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提出自身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学法指导;采用“闭上眼睛用心听,想像古诗画面”的方式,鼓励学生畅谈自身对古诗的理解。
“在读中感悟,在悟中美读”,背诵古诗自然水到渠成。
与此同时,大胆采用“学一首古诗,放一首古诗”的教学方法,积极设计“学古诗挑战赛”反馈形式,在由易到难的“三星题――四星题――五星题”设置中,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补充,体会合作学习和相互竞争的乐趣;“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月亮的诗句”和“向你推荐一些与月亮有关的古诗”拓展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懂得借月抒情的表达方式还有很多,更好地激发课下搜集查阅资料和了解明月诗句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流程(一)欣赏古诗,揭示课题1.同学们,喜欢古诗吗?想必大家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谁背首古诗给大家听听?2.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古诗二首》,再来学习两首与明月有关的古诗。
先来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暮江吟》――我来板书题目,请大家仔细看。
(板书:暮江吟,请大家齐读课题)[古诗的学习来自于平日知识的积累。
“看图猜、背古诗”从学生熟悉的古诗动身,拉近了语文与学生的距离,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知道“暮”是什么时间吗?“吟”是本课生字,一个口字旁,一个今天的今,知道它的意思吗――表示歌咏、作诗的意思。
北师大小学语文第七册《古诗二首鸟鸣涧、暮江吟》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鸟鸣涧》和《暮江吟》两首古诗,让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3.培养学生通过诗歌理解自然景观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背诵两首古诗,理解诗中的意象。
2.难点:把握两首诗的意境,理解诗人抒发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鸟鸣涧》1.导入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美丽的古诗《鸟鸣涧》。
请大家先听我读一遍,感受一下诗中的意境。
2.朗读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朗读这首诗,注意节奏和韵律。
3.解析师: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诗的意思。
请大家先说说这首诗描绘了什么场景?生: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山间的景色,有鸟鸣、涧水、花落等。
师:很好!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的意思。
(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师:这句诗描绘了什么场景?生:这句诗描绘了春天山间宁静的夜晚,桂花轻轻飘落。
师:桂花为什么会在夜晚轻轻飘落呢?生:因为人闲下来了,夜晚静谧,桂花才能轻轻飘落。
(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师:这句诗描绘了什么场景?生:这句诗描绘了月亮升起时,惊动了山间的鸟儿,鸟儿在春涧中鸣叫。
师:这句诗表现了什么情感?生: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4.背诵师:现在请大家一起来背诵这首诗。
第二课时:《暮江吟》1.导入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鸟鸣涧》,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描写江景的古诗《暮江吟》。
2.朗读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朗读这首诗,注意节奏和韵律。
3.解析师: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诗的意思。
请大家先说说这首诗描绘了什么场景?生: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江边的景色。
师:很好!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的意思。
(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师:这句诗描绘了什么场景?生:这句诗描绘了傍晚时分,太阳即将落山,江面上一半是夕阳的余晖,一半是波光粼粼。
1、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春兴唐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3、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睛,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4、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5、咏月唐李建枢昨夜圆非今夜圆,却疑圆处减婵娟。
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
6、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7、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南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8、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9、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0、枫桥夜泊唐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古代经典:《笠翁对韵》(上)一东天对地,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
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河对汉,绿对红。
雨伯对雷公。
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
云叆叇,日曈朦。
腊屐对渔蓬。
过天星似箭,吐魂月如弓。
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荷花风。
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山对海,华对嵩。
四岳对三公。
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
清暑殿,广寒宫。
拾翠对题红。
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
北牖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日省冬烘。
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二冬晨对午,夏对冬。
下晌对高舂。
青春对白昼,古柏对苍松。
垂钓客,荷锄翁。
仙鹤对神龙。
凤冠珠闪烁,螭带玉玲珑。
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
花萼楼前,仙李盘根调国脉;沉香亭畔,娇杨擅宠起边风。
四年级上册44、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45、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2“明月”《古诗二首》)46、西江月(南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收获”《语文天地》“读一读”)47、寄扬州韩绰判官(唐)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
(5“桥”《语文天地》“读一读”)[本册共4首古诗四年级下册48、兰溪棹歌(唐)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49、桃花溪(唐)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2“春潮”《语文天地》“读一读”)50、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51、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花”《古诗二首》)52、吴兴杂诗(清)阮元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3“花”《语文天地》“读一读”)53、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54、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8“舟船”《语文天地》“读一读”)[本册共7首古诗]五年级上册55、房兵曹胡马(唐)杜甫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56、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马”《古诗二首》)57、、浪淘沙(唐)白居易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58、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古诗二首鸟鸣涧暮
江吟(2)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古诗二首鸟鸣涧暮江吟》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古诗的教学尤其要注重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与文本进行自由、充分的对话,在阅读中披文入境,“读”占鳌头,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与体验,再现诗中情境,体会诗人情感。
二、教材分析
王维的《鸟鸣涧》和白居易的《暮江吟》。
《鸟鸣涧》描写诗人看到的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静谧意境。
《暮江吟》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后两句写新月东升的夜景。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优美的语言,了解唐诗是我国文学的瑰宝,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理解“铺、瑟瑟、可怜、似”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理解每句诗的意思,体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正确回答课后问题。
3.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加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情感、意境、潜词造句的体验,有感情的背诵古诗,默写《暮江吟》。
4.引导学生由书本走向生活,通过广阔的生活空间、网络空间去获取资料。
培养学生多角度的理解诗词。
四、教学重点
学习古诗体会诗中的名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语言或者图画描绘诗句概括的景物,体会其中的诗味。
五、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正确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指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展开合理想象,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画面,读中感悟,体会作者看到奇丽景色的愉快心情。
六、教学时数
1课时
七、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搜集描写夕阳的诗词;
2.温习《夕照》;
3.准备水彩笔.
教师准备:
1.描写夕阳的一些诗词、文;
2.欣赏的《暮江吟》教学课件;
3.自谱的乐曲一首《暮江吟》(歌曲附后)
八、教学过程
一、欣赏古诗,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古诗吗想必大家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谁背首古诗给大家听听
2、我这还有几首古诗的图画,咱来看图猜古诗、背古诗,怎么样敢不敢试一试——谁先猜出了是哪首古诗,就站起来大声背给大家听!其他同学会背也可以站起来一起背。
(课件演示:游子吟,早发白帝城,清明,望庐山瀑布——没难倒你们,咱再来一首;看来这首古诗有一定难度;想继续试试吗)
(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
——我已经感受到同学们对古诗的喜爱之情。
望着一轮明月,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感受。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古诗二首》,再来学习两首与明月有关的古诗。
先来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写得《暮江吟》——我来板书题目,请大家仔细看。
(板书:暮江吟,请大家齐读课题)
3、知道“暮”是什么时间吗“吟”是本课生字,一个口字旁,一个今天的今,知道它的意思吗——表示歌咏、作诗的意思。
“暮江吟”就表示歌咏傍晚江边的美景。
二、学习古诗《暮江吟》。
1、让我们快来读读这首古诗吧!多读几遍,请你试着读准字音。
2、谁有信心站起来读读这首诗
同学们的朗读水平很高,个个读得好,还有谁想读
3、看来大家已经对这首诗感兴趣了。
那就请你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想怎样读就怎样读:可以像古人那样摇头晃脑地读;可以站起来大声读;也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读,把这首诗美美得多读几遍。
4、大家读得又投入又熟练。
诗的意思读懂了吗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咱们一起解决。
(板书:残阳;为什么不说“照”而用“铺”呢;瑟瑟
可怜——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读懂了吗这么多的同学不明白,为什么不问大胆提出你的问题,还有不明白的吗)
5、残阳——夕阳。
指快要落山的太阳。
铺——此时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贴着水面斜射,阳光非常平缓柔和。
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看图可以更好的理解这个词。
6、就用这个方法来猜猜“瑟瑟”什么意思——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
江面泛起细小的波纹,波峰受光多呈现红色,波谷受光少呈现碧色。
你们看!(演示课件——夕阳照射下,江面波光粼粼,红绿相间,难怪诗人称赞道:“半江瑟瑟半江红”。
(1-2句)邀请学生来读。
当白居易陶醉在夕阳美景中,天色渐渐暗下来,九月初三夜晚的景色又是怎样的(露似真珠月似弓—打比方打得非常恰当)——多么美的夜景啊!为什么不用“可爱”而用“可怜”呢想想看,“可怜”不仅有可爱的意思,还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怜惜之情。
7、想不想看看这般美景请你闭上眼睛用心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结合诗句畅所欲言)
(板书:江边残阳月夜美)
8、的确!这般美景怎能不让人陶醉带着你们的想象,谁能读出它的美
最后一句读得回味悠长;
他描绘的是第二句的景色;给你配上优美的音乐,想试试吗
我听出你对这幅美景的喜爱——边读边想象画面是个好方法;
因为你能读懂,所以读出韵味来了。
9、如今诗人白居易已作古,可谓物是人非。
欣赏着江边美景,我们也来当一回白居易感受一下吧!——夕阳美景让人陶醉不已,不禁吟诗一首……
三、学习古诗《鸟鸣涧》。
过渡语:一轮江边的明月,让白居易流连忘返,唐代诗人王维对山中明月情有独钟并写下了《鸟鸣涧》这首诗。
(板书:鸟鸣涧,请大家齐读课题)
1、“鸟鸣涧”是一个地名,为云溪风景之一。
唐代诗人王维是如何描写鸟鸣涧的呢学习了这首诗,你会有更多的了解。
学习这首诗之前,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刚才采用怎样的方法学习《暮江吟》的(板书:读通——读懂——想象——背诵)
我们一起总结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就按照这样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鸟鸣涧》,待会儿我们进行“古诗挑战赛”。
2、现在,我由你们的学习伙伴变成了这场古诗挑战赛的主持人。
哪个小组做好准备了你们选择几星题派个代表,小组成员可以站起来相互补充。
三星题——背诵古诗《鸟鸣涧》(怎样背诵才能静——声音轻,速度慢);
四星题——说说带点词语意思;
(人闲——人寂静心闲;空——空荡荡,没有人;时鸣——不时鸣叫几声)
五星题——读古诗,想象画面(你喜欢哪一句——诗美,你描绘的景色也美)
(这样的景色,给你一种什么感受——板书:山中月夜静从哪里能体会出)
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我们结束了今天的古诗挑战赛。
我要祝贺每一位同学,你们不仅学会了《鸟鸣涧》,还掌握了一种自学古诗的方法,所以每位同学都是今天的获胜者!
四、总结拓展。
同样是歌颂明月,却可以用“美”和“静”来表达。
其实古往今来,一轮明月曾让无数文人墨客不惜笔墨,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与月亮有关的古诗
想想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借明月思故乡。
王维以月为友,在《竹里馆》中留下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千古名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描写了海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