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能力的软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与建设
- 格式:pdf
- 大小:475.34 KB
- 文档页数:3
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规划(2024-2027)在信息化时代,软件工程专业作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此,我院特制定了一份全面而详实的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规划,旨在进一步提升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的软件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专业基本概况(一)专业现状软件工程专业是我院的特色专业之一,自2017年第一批招生以来,已发展成为河南省特色专业和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点。
目前,我院软件工程专业每年招生计划为70人,现共有全日制在校生350人。
我院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13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4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研究生学历的教师10人,博士2人。
这些教师均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为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专业实验室建设方面,我院已建立起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
现有专业实验室5个,包括计算机软件实验室、数据库实验室、软件测试实验室、嵌入式实验室和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
这些实验室共配备实验设备350台套,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实验教学需求。
(二)存在问题尽管我院软件工程专业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人才培养方面,当前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在知识结构、工程能力与素养上还不能完全满足本专业培养目标和产业的需求。
其次,在专业建设资金投入方面,由于资金有限,限制了新的专业方向课程的开展和教师的学术交流。
此外,学术带头人和本专业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仍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二、专业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针对以上问题,我院制定了以下总体目标: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主线,以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制定、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为主要内容,通过3年的努力,将软件工程专业建设成为适应软件工程发展、人才培养质量符合既定目标、专业预期就业率达到95%以上的本科专业。
同时,注重专业特色的塑造,形成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引领作用的品牌专业,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软件测试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摘要]文章从社会培训模式、高校专业教育等方面分析了国内软件测试专业教育现状,从课程设置、教材选择等方面介绍了高校软件测试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最后阐述了面向从业需求的教学改革:注重面向市场应用的课程体系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等。
[关键词]软件测试课程体系教学改革软件测试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与软件开发齐头并进的专业技术。
软件测试工程师承担产品功能、性能、可靠性、易用性等全方位测试,保证产品质量,满足用户需求,保证企业信誉,是当前IT业界需求量骤升的热门人才。
目前我国软件产业在产品功能和性能测试领域仍然存在着严重不足,软件测试的广度和深度已成为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
培养大量的具备专业素养和高层次技能的测试人才,更好地推进我国测试行业和测试技术的长足发展,是高等院校必须担负的职责。
一、国内软件测试专业教育现状自2000年软件测试技术在我国兴起至今十余年,软件测试人才随着软件行业的迅猛发展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态势。
专业的软件测试机构、测试网站及测试技术培训机构等迅速发展起来。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已经逐步设有本科阶段软件测试方向的专业。
2011年11月,由教育部主办的“2011年高等学校软件测试课程教学论坛”在上海同济大学召开,对国内软件测试人才的培养及测试领域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
1.社会培训模式与现状。
当前国内业界一些知名网站主要承担起测试人才的培养职责,如51testing、达内科技、北大青鸟等,为测试行业输送了大批动手能力较强的测试人才。
针对性很强的短期教育模式是社会培训的特色。
培训机构通常按照助理级、初级、中级和高级测试人员安排培训内容。
诸如北大青鸟等规模较大的培训机构引进欧美的混合教学模式,采用“理论知识+分模块项目实践+全真项目实训+职业素质训练”的模式,形成一个科学并且实用的培训体系。
培训机构通常设立自己专用的教学平台,通过网络远程授课与集中化分期分班授课方式,在半年到一年的较短时期,培训出上岗快、操作熟练、针对性强的应用人才,而且很多学员直接通过测试工程师面试,并在后期工作中累积了较深厚的测试经验,成为测试领域的支撑力量。
0 引 言在当前新工科+工程教育认证的背景下,以学生为本就是要面向需求、目标制导、能力为尺,面向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制定培养目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设计培养计划中各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以学生应用能力高低作为课程教学质量的检验标准 [1]。
程序设计是高校计算机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也是理工科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以及基本的程序设计过程和技巧,具备初步的分析问题和利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能力[2]。
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后续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
但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配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要求,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也不能得到满足,使得课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围绕这门课程,许多高校从理念导向、教学模式、实践体系等不同角度提出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方案[3-6]。
围绕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全面深入地改革程序设计课程,形成系统的、可借鉴推广的优质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和资源,对提高计算机类专业乃至理工科类专业的学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理念与思路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是以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编程能力培养为核心,在课程教学改革时需要从教学内容与资源、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统筹考虑和设计,形成一个完整的、可推广应用的教学实施方案,从而惠及课程相关的所有学生。
以知识为载体、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全面重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各要素,包括主题式的教学进程重构、共建共享的支撑手段重构、混合式的教学模式重构、自评随测的学习评价重构,见图1,充分体现“两性一度”;同时,课程教学要注重持续改进,通过设计反馈机制,迭代改进和提升各教学环节,从而令课程教学质量螺旋上升。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OBE 的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目标达成设计及学习评价反馈机制研究”(JG20190567)。
第一作者简介:张泳,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安全,******************.cn 。
基于CDIO理念的《软件工程》课程体系构建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软件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建立基于cdio理念的导引性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包含一系列学习目标所要求的技能性“设计一实现”课程的软件工程课程体系。
关键词:cdio;工程教育;软件工程;课程体系中图分类号:tp311.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4-0000-01software engineering curriculum system building based on the cdio conceptyu xinwei(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software engineering,tianjin300387,china) abstract:the pap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process,proposed the software engineering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principle,based on cdio idea guidance courses,basic courses,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contains a series of objectives of learning the skills required of” design” course software engineering curriculum system.keywords:the cdio;engineering education;software engineering;course system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探讨[摘要] 针对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实践模式离散化、实践内容重复且实践规模缺乏渐进性、实践教学与科研和企业需求相脱节等问题,给出一种新的关联式实践教学体系,几年的实施效果表明,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 实践教学体系软件工程教学模型一、引言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软件产业得到了各高校的高度重视。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专业,软件工程试图通过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提高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系统分析、软件设计、软件开发等专业技能。
目前,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教育尚处于不断摸索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尚存在着以下问题:1.离散型、非系统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软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如c++/java、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等,都配备了相应的课程实验。
这些核心课程在理论授课时间和内容的安排上体现出课程之间的前趋后继关系,但课程实验环节的实验内容由各个授课教师自行安排,未能体现关联关系,实践环节间孤立的教学模式容易产生高分低能,学生不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现象。
2.重复实践小型软件开发,缺乏大中型软件开发过程实践。
由于实践教学课程通常由不同的教师承担,每个教师自由确定实践内容,经常造成实践内容小型化、且重复的问题。
比如,数据库开发实践环节,让学生实现一个简单的数据库应用;软件课程设计同样实践一个围绕数据库应用的小项目。
两门课程实践内容的规模没能区分开来,后者规模较小,影响了对于软件开发全过程的体验,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3.实践教学与科研、企业需求相脱节,教师自身软件工程实践经验不足。
实践教学需要授课教师具备一定的软件开发经验,而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侧重于理论环节,从事软件项目开发经验不足,对于软件工程的技术、方法的理解不够。
该环节仅由在校教师承担,没有企业的指导和参与,导致教师凭个人感觉和经验教授的偏多,认识上把实践环节看作是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基本操作技能,对实践思路、设计和综合分析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对实践教学要求不高,未能改变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
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探索摘要:本文对我国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按“工程化”思想实施实践教学的解决方案,将职业化、工程化的理念引入实验教学体系中,并依此对办学目标、办学定位与学生培养模式等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与实施方法。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就业率。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actice teaching status and the main problems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in our country,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our school, it proposes the idea of putting the “engineering and professional”concept into the process of practice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reform pla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school goal, the school localization and the training model of studen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lan has greatly improved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enhanced the employment rate.关键词:软件工程;职业化;实践教学改革;评价体系key words: software engineering;professionalization;practice teaching reform;evaluation system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6-0211-020 引言随着软件产业的迅速发展,国内高校软件人才的培养数量也在日益攀升。
77Internet Technology互联网+技术一、国内工程认证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实践课程的发展概述在新工科背景下,实践教学作为实践性、创造性较强的教学工作,需要在传统工科实践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探索和创新,打造符合新工科模式的实践教学平台。
国内各大高校学者在工程认证背景下提出了若干工程教育认证与教育教学理念和研究方法。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学者从软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定位分析,结合“以学生为中心、以‘创造、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建设基于云的实验教学平台,培养"新工科"学生的核心能力[1]。
东北大学软件学院学者结合新工科教育理念提出了软件工程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与改革方案。
湖南工程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学院学者提出了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整体框架,该框架构建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从学习资源库、教学团队、角色课堂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全方面提高学生的项目开发实践能力。
肇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学者提出针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不足、团队协作意识薄弱的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校企合作的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2]。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学者提出了民办高校软件工程专业进行工程教育改革的措施,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负责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走入社会的竞争力。
二、工程认证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实践课程的体系构建结合我院特色,在软件工程传统实践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和创新,研究与建设符合新工科模式的实践教学平台。
我院软件工程专业设置了大量的实践课程,2018级、2019级、2020级软件工程培养方案中的实践课程分为51学分、54学分、52.5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31.76%、33.53%、26.38%。
在工程认证背景下,专业课程的设置了大量的上机、课程设计、实验、实训、毕业设计等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教学环节。
现阶段专业教师在进行实践课程授课的过程中仍然采用QQ 发放作业、收取作业,亟需建立一个满足日常授课、配套的学生练习和成绩考核以及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平台。
借鉴CDIO理念的软件工程专业实训体系建设探讨摘要:实训教学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保障。
针对目前软件工程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结合洛阳师范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实训教学体系改革实际情况,给出了一个实训教学体系建设方案,以期对本科软件工程专业实训教学改革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软件工程;实训体系;cdio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7-1595-03目前,我国软件产业的政策环境不断改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在软件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软件人才。
虽然我国每年培养的软件人才数量在以几何基数的速度递增,但整体的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等指标与企业不对等,同世界水平相距甚远,导致出现大量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企业却招不到人才的怪现象。
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由麻省理工学院mit、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发起,已在国内外多所大学进行了实施并取得很好的成效[1-3],获得了学生、社会和企业的广泛认可。
cdio指的是(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现,operate运作)。
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通过利用工业产品构思、设计、实现到运行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终生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大系统掌控能力[4]。
因此,研究用cdio 理论指导软件人才教育模式改革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实训教学现状及问题实训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增加实践经验,降低就业的成本和风险,增加就业的机会。
目前高校软件实训方式主要由以下三种:将学生送到校外实训基地,由培训机构或企业负责学生实训;学校在校内成立实训基地,由学校组织学生实训;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或企业合作,共同负责实施实训教学。
但是,由于实训对象的基础设施、师资力量、教学理念和利益目标的不同,造成目前实训还存在一些问题:1)实训教学内容单一,重视掌握某个开发平台技术和程序开发能力等单项技能,忽视综合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规划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规划)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规划的全部内容。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11—2015)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它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相互依托,成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具有一定特色的学科专业对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办学效益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及高等教育自身改革的需要,科学规划专业结构体系,有计划的做好专业建设工作势在必行。
根据软件学院发展战略和定位,为了逐步落实专业建设规划,拓宽专业口径,优化专业资源,突出专业特色,进一步加强学院教学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2011—2015年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规划。
一、专业现状分析(一)专业特点及国内发展现状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今天,信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也是各国争夺科技、经济、军事主导权和制高点的战略性产业.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与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家信息化建设将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软件产业是21世纪最具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已成为发达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的基础产业,对世界各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软件产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的信息产业发展水平及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目前,我国软件高级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瓶颈.如何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已经成为中国软件产业的当务之急.在中国,国内市场对软件人才的需求每年高达80万人,而院校毕业生中的软件工程人才还很缺乏,尤其是高素质的软件工程人才的极度短缺.尽快培养起适合信息产业所需要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已经成为信息化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摘要随着软件产业的发展,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文中就宁波大红鹰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核心能力,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实验教学体系,包括实践教学方式、实验基地建设、项目库建设、师资建设等作了阐述。
关键词软件工程核心能力实验教学体系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Based on Fundamental Competency//QuWeiqing,LiLi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thesoftwareindustry,there-quirementforthecompetencyofcollegegraduatesbecomeshigh-er.Inthearticle,thecorecompetencyofsoftwareengineeringpersonnelisdiscussed.Onthisbasis,buildingoftheexperimen-talteachingsystemiselaboratedwhichincludingthepracticeofteachingmethods,experimentalbases,theconstructionoftheproject,teachingpersonnel,etc.Key wordssoftwareengineering;fundamentalcompetency;prac-ticalteachingsystemAuthor's addressSchoolofInformationEngineering,NingboDahongyingUniversity,315175,Ningbo,Zhejiang,China随着国家、省市对环保的重视,各级政府大力扶持低碳产业,软件行业在逐年发展,而且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同时对软件人才的需求也逐年增加。
对于用人单位而言,由于软件开发周期较短,版本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希望毕业生能够尽快上岗,开展有效的工作,为企业创造价值。
虽然高校的毕业生在数量上是一年比一年多,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还是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
为了有效缩短学生就业和企业需求之间的供求距离,让学生能顺利地从学校跨入企业,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加大实践训练环节,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
宁波大红鹰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根据区域产业发展及学校人才定位[2],共分三个专业方向,分别是软件开发与测试方向、网站开发方向、网络游戏设计方向,本着培养“技术基础厚、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宗旨,本专业对基于核心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研究与建设。
1实验环节的划分软件工程基于核心能力的实验体系如图1所示:图1本实验体系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1.1实验方式采用单元练习、课程实验、分角色项目实验、综合项目训练和岗位实习。
1.2实验场所单元练习和课程实验环节安排在专用机房进行,分角色项目实验安排在实验室进行,而综合项目训练则安排在校内或校外的实习基地进行,岗位实习则是让学生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进行,为最后走上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1.3实验内容主要包含专业技能、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训练。
(1)专业技能:包含基础知识(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知识等)、可视化工具、开发技术和软件工程。
岗位专业技能有代码编写、测试、文档撰写、过程管理等。
(2)专业核心能力:软件开发与测试方向。
该方向的核心能力是软件开发与测试能力,软件开发与测试能力主要体现在算法设计、代码编写、软件工程思想、逻辑设计、软件测试,其中算法设计、软件工程思想、逻辑设计和软件测试等能力均通过软件系统的设计和程序代码的编写进行训练。
网络游戏方向。
本方向的核心能力是动漫游戏设计和制作能力,主要体现在游戏开发技术、调试和测试技术,掌握游戏设计方面的技能。
网站开发方向。
该方向的核心能力是程序设计和网站系统开发能力,程序设计能力主要体现在软件工程思想、逻(宁波大红鹰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浙江·宁波315175)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2)33-0048-03(3)职业素质: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所有实验环节,主要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自我学习、钻研精神等。
2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实验体系为确保三个方向的核心能力培养,突出实践教学是本专业教学的基本特征,开设与上述核心能力对应的综合课程设计,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并明确了综合课程设计中代码的编写量及相应的设计思想等要求。
另外,根据课程特点及学生应用能力培养要求,采用集中实践教学和随课实践教学结合的方式,并通过以下措施保证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
2.1实验教学通过基础实验室、综合设计实验、开放创新实验,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2.2课外实践教育在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开展课外科技竞赛活动、组织协会等,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强化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
2.3产学研合作教学引入一定数量的实际开发项目,融入到实际的生产实践中。
通过学生参与并积累教学案例,以实践带动基础理论学习,促进学科发展。
2.4职业技术技能培训与第一线的开发厂商及相关职业培训教育单位合作,引入职业培训项目,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推荐学生在毕业前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根据软件工程三个专业方向的核心能力,拟对软件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进行如下安排:(1)建立面向一年级学生的基础原理实验,即认知实验。
以程序设计基础为对象,结合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让学生自己动手编写程序,了解各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对程序设计中涉及的典型知识点有真实的认识。
(2)建立面向二年级学生的验证性、设计性实验。
各方向分别根据各自的专业核心能力要求以模块化课程设计为抓手,让学生了解各单个知识点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典型应用方法,将JAVA、C#、C++等技术的教学与实验紧密结合起来。
(3)建立面向三、四年级学生的综合性、创新性实验。
学生可以对现有实验对象、实验手段提出新的设计思路,自己重新设计实验对象。
学生逐步理解、贯通、融合在创新实验过程中的各大知识点,以真正掌握三个方向相应的核心能力。
这部分实验也可以作为学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内3实验基地的建设“软件工程”专业的实习实验基地包括校内实验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坚持以校内为主、校外为辅的指导思想,进行实验基地的建设。
3.1校内实验室建设包含软件开发、数据库技术、软件测试、游戏软件、数学建模等专用实验室,达到生均拥有0.5台机器,主要用于学生的课程实验和模拟项目实验。
3.2建立“软件工厂”调查、收集与分析有关高校生产性实验基地建设的成功经验,按照生产性实验要求,建设适应“工学结合”、“岗前实习”的人才培养要求,集实践教学、生产性实验、项目研发、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软件技术生产性实验基地与能同时容纳200人次的“软件工厂”,给学生提供模拟项目实验和综合实验,同时能进行真实项目的训练。
3.3校外实验基地建设在长三角地区以上海、杭州、宁波等城市为主,选择适合我校学生就业的软件企业进行校企共建,设立定向培养班,并逐年分批建成为校外实验基地。
4实验项目库的建设与管理实验项目库的建设有助于案例式教学的开展,案例式教学法是一种在教师引导下的独立解决问题的科学学习方法。
在“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性课程的教学中开展案例式教学,需要采用具有代表性的若干案例,并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之中。
可以为培养实用性人才提供全面支撑,通过选择符合实践教学环节要求的企业实际开发项目,可以为学生搭建多层次、不同规模的软件开发实验环境,使学生能够通过这类企业实际开发项目的训练,受到规范化软件开发过程的良好熏陶。
为此,要为“软件工程”专业构建一个项目库,同时为此项目库配备一套管理系统,方便师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对项目案例的使用。
项目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可以采用逐年充实,通过修改真实项目、设计实用系统等方式进行建设。
5实验师资的建设软件企业进行规范化的软件开发,极大地推动了软件行业的发展。
为了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理解企业级的开发规范和过程规范应用方法,实验指导教师就应该对相关规范有透彻的理解。
因此,建立起一支掌握开发技术、懂行业规范、会项目管理、能组织实验教学的复合型实验师资队伍是培养合格的软件人才的有效保障。
师资建设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开展:5.1培训校内教师现有从事软件项目实验工作的第一线教师,或担任软件编程语言、需求工程、软件体系结构和项目管理等相关课程的教师,他们的专业理论知识很扎实,可以通过到企业学习或多参与企业真实案例来培养他们对企业软件产品开发的各种规范的了解和掌握。
5.2引进校外工程人员从软件产业中选择一线的工程管理人员,他们可能了解不同国度文化背景下软件过程差异与解决方案,熟悉某一行业软件产品的开发,熟悉软件过程与软件管理,掌握软件开发规范。
学校可以通过专、兼职方式引进这些工程管理人员进入到实验教学岗位,或作为顾问参与实验教学。
5.3引进有丰富经验的软件培训师专业的软件培训师熟悉当前的软件技术与软件开发规范,而且一般与业界联系较紧密,又具备丰富的教学、学生指导经验。
如果能引进这类人才,一般不必经过相关培训,可以直接走上教学岗位,而且他们对学生通过各类职业考证也有很大的帮助。
6结语上述点滴只是我校软件工程专业进行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路和一部分做法,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还需与企业多沟通,与兄弟院校多交流,培养出技术过硬、受企业欢迎的专业人才。
★基金项目:本文是宁波市服务型教育重点建设专业项目(No.16)的研究成果参考文献[1]贾晓辉,刘凤华,郭清宇.软件工程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8).[2]屈卫清.区域产业发展与软件专业细分相关性[J].人民论坛,2010(11).[3]李红梅,张红延,卢苇.面向能力培养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体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编辑李少华3.3制定项目计划:10分钟项目任务确定完毕后,在教师的指导认可下,根据学生人数划分成立各个小组,每个小组制定好各组实施计划,制定整个过程的程序和步骤,确定人员分工。
如当前的工作计划主要包括先软件诊断分析,后硬件诊断分析的顺序,软件维修包括先修复应用软件,后系统的安装修复,硬件维修包括先硬件的型号确定和更换,后拟定正确拆装机的先后顺序,大小螺丝的使用、安全问题等。
3.4实施项目计划:40分钟项目计划制定完毕后,根据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各小组开展交流、讨论,组员分工协作学习,分析操作,调试运行,完成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