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及风险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3.69 KB
- 文档页数:4
水库如何合理实施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实施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可以在不降低水库原设计防洪标准的情况下,提高洪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利用率,缓解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供需矛盾,提高水库综合效益。
1 概况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是指水库在汛期,根据实时雨、水情,利用预报成果,在不降低水库防洪标准,确保水库、上下游地区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按照经科学论证并经有关部门审批的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方案确定的控制范围对汛限水位进行浮动的调度过程。
为加强洪水管理,规范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试点工作,确保水库防洪安全,科学利用洪水资源,2 005年,国家防总印发了《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试点工作意见》,作为全国各地开展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试点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目前,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管理工作只在个别水库进行了试点,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是,这项工作还未被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所认可,从而未能得到全面开展。
2 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必要性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增长,水的供需矛盾加剧,客观上对水库的防洪安全与供水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我国水文、气象遥测系统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洪水预报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人们对一场暴雨过程产生不同等级洪水的判别方法和产生稀遇洪水的水文气象条件已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利用连续的气象卫星、测雨雷达等遥感观测资料、常规气象资料及陆面水情资料,可以判断即将发生洪水的级别和水库设计标准洪水以及校核标准洪水出现的可能性,已经具备开展洪水预报调度,实施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工作条件。
如果能根据各水库流域的实时预报信息,实施合理的动态汛限水位管理,可以在不降低原设计防洪标准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洪水资源,提高灌溉和供水保证率,增加发电效益,还可以在不降低原设计供水保证率的前提下,提高水库及其上下游的防洪标准。
我县现有水库共100座,其中中型水库3座、小㈠型水库20座、小㈡型水库77座。
这些水库主要是为农田灌溉、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等提供水源,同时也为防御洪涝灾害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库汛期控制运用水位动态管理方案
1.前言
水库在汛期期间需要科学合理地控制运用水位,既要保证防洪安全,又要满足下游用水需求,因此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水位动态管理方案至关重要。
2.水位控制目标
2.1防洪安全
汛期水位控制的首要目标是确保水库防洪安全,在设计标准以内控制好水位,防止溢流。
2.2供水需求
合理利用水库库容,保证下游城市生活、工业和农业等各方面的用水需求。
2.3生态环境
维护下游河流生态环境所需的生态基流。
3.水位管理方案
3.1预测分析
充分利用气象部门的预报信息,对未来一段时期的流域来水情况进行科学预测和分析。
3.2错峰调度
结合水库库容情况,采取分蓄分泄等错峰调度措施,尽量将洪峰扭平,减轻下游压力。
3.3分期控制
根据不同时段的防洪和供水目标,制定不同的水位控制方案,动态调整水位控制曲线。
3.4应急预案
制定汛期水位超出正常控制的应急预案,明确指挥机构和防御措施。
4.管理保障
4.1加强值班
汛期加强值班制度,24小时监控水情雨情,随时掌握第一手信息。
4.2健全机制
建立健全防汛抗旱指挥机制,明确分工,确保高效协调运转。
4.3加强培训
对防汛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应急处置和决策水平。
5.结语
水库汛期水位动态管理事关防洪安全和供水需求,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完善管理保障措施,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
水库汛限水位控制的探讨摘要:对水库进行主汛期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可以有效增加水库的调节水量和供水量,本文以某水库汛限水位控制预报调度方案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水库汛限水位控制的注意点。
关键词:水库;汛限水位;控制近年来,流域来水持续减少,使得大量农田干早,城市、工矿水源紧张,水资源己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流域暴雨洪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因此在掌握其季节性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分期汛限水位能有效调控不同阶段的洪水,使水库调度运行更符合流域洪水特性,实现防御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
在承受适度风险的前提下,制定合理可行的调度方案,变害为利,是优化水库运行管理机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
正是如此,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加强水库汛限水位控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水库汛限水位控制的必要性水库汛末蓄水时间起点和汛限水位对水库能否蓄满起关键作用,水库蓄水时间早、汛限水位高,水库汛末就容易蓄满。
但汛期水库有防洪要求,汛限水位低、蓄水时间迟则有利于防洪,因此防洪和蓄水有矛盾,而在满足防洪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发挥水库效益则是水库优化调度的主要目标。
在主汛期,防洪为主,汛限水位应以规划参数控制;主汛期末,处于流域上游的水库防洪压力减小,可酌情提高汛限水位,或直接进入蓄水阶段。
比如,密云水库正常蓄水位157.5米。
6月1日至8月10日水库讯限水位为152.0米,8月11日至9月30日水库讯限水位为154.0米。
一些水库主汛期实行固定汛限水位,被迫大量弃水;枯水年水库入库水量少,而下游又大量需水的情况,水库丰水年存水较少,枯水期或枯水年供水受到影响。
如果主汛期实行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就可以多充蓄丰水年汛期弃水,增加水库在枯水期或枯水年的供水量。
因此,有必要对水库进行主汛期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增加水库的调节水量和供水量,发挥其多年调节库容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下游用水紧张状况。
二、某水库汛限水位控制预报调度方案1、洪水预报调度原则根据洪水预报方案在预见期内不断滚动预报各入库洪水量级参数,调度人员根据预报结果,在保证水库本身安全和不增加上、下游洪水损失的条件下,对水库进行预蓄预泄,在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域内浮动水位控制值,充分发挥水库的综合效益,有利于洪水资源化利用。
第1篇一、引言水库作为我国重要的水利基础设施,承担着防洪、发电、灌溉、供水等多种功能。
然而,在汛期,水库面临着巨大的安全风险。
为保障水库安全运行,预防各类事故发生,本文将对水库汛期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水库汛期安全隐患排查的主要内容1. 水库大坝安全隐患排查(1)大坝结构安全:检查大坝的坝体、坝基、坝肩等部位是否存在裂缝、变形、渗漏等问题。
(2)大坝接缝安全:检查大坝接缝是否严密,是否存在漏水、渗水现象。
(3)大坝观测设施安全:检查大坝观测设施是否完好,数据传输是否正常。
2. 水库泄洪设施安全隐患排查(1)泄洪道安全:检查泄洪道是否畅通,是否存在堵塞、变形等问题。
(2)泄洪闸门安全:检查泄洪闸门启闭是否灵活,是否存在锈蚀、变形等问题。
(3)泄洪设施观测设施安全:检查泄洪设施观测设施是否完好,数据传输是否正常。
3. 水库溢洪道安全隐患排查(1)溢洪道结构安全:检查溢洪道是否畅通,是否存在堵塞、变形等问题。
(2)溢洪道观测设施安全:检查溢洪道观测设施是否完好,数据传输是否正常。
4. 水库库岸安全隐患排查(1)库岸边坡稳定:检查库岸边坡是否稳定,是否存在滑坡、坍塌等问题。
(2)库岸植被保护:检查库岸植被是否良好,是否存在水土流失现象。
(3)库岸观测设施安全:检查库岸观测设施是否完好,数据传输是否正常。
5. 水库防汛设施安全隐患排查(1)防汛物资储备:检查防汛物资是否充足,是否过期。
(2)防汛设备设施安全:检查防汛设备设施是否完好,是否满足防汛要求。
(3)防汛队伍安全:检查防汛队伍是否熟悉防汛知识,是否具备应急处置能力。
三、水库汛期安全隐患排查方法1. 人工巡查:组织专业人员对水库进行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2. 仪器检测:利用先进的检测仪器对水库大坝、泄洪设施、溢洪道等进行检测,评估其安全性能。
3. 资料分析:收集水库运行资料,分析水库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4. 专家咨询:邀请水利、地质、气象等领域的专家对水库进行安全评估。
国家防总印发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试点工作意见为加强洪水管理,规范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试点工作,确保水库防洪安全,近日,国家防总印发了《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试点工作意见》,作为全国各地开展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试点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试点工作意见》见附件。
附件1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试点工作意见第一条为加强洪水管理,规范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试点工作,确保水库防洪安全,科学利用洪水资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意见。
第二条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是指水库在汛期,根据实时雨、水情,利用预报成果,在不降低水库防洪标准,确保水库、上下游地区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按照经科学论证并经有关部门审批的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方案确定的控制范围对汛限水位进行浮动的调度过程。
第三条水库开展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试点工作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发挥水库综合作用,提高水库洪水资源利用率。
2、经安全鉴定为一类坝的大型水库。
3、具备完善且运行稳定的水库水雨情测报、洪水预报调度等系统,有稳定且预报精度较高的洪水预报方案。
4、水库具备健全的管理机构、较强的技术力量和较高的管理水平。
5、已按现行规程规范完成了水库汛限水位复核工作。
第四条流域管理机构直管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试点工作由水库所在流域防汛指挥机构或流域管理机构负责,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防汛指挥机构配合。
第五条经流域防汛指挥机构或流域管理机构认定防洪影响跨省级区划的水库的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试点工作由流域防汛指挥机构或流域管理机构负责,水库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防汛指挥机构具体组织实施,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防汛指挥机构配合。
第六条流域管理机构直管水库和经流域防汛指挥机构或流域管理机构认定防洪影响跨省级区划的水库以外的水库的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试点工作由水库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防汛指挥机构负责。
《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方法研究及其风险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极端天气事件频发,防洪抗旱工作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汛限水位作为水库调度的重要参数,其控制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水库的安全运行和下游地区的防洪安全。
因此,研究汛限水位的动态控制方法及其风险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汛限水位的动态控制策略,并对其潜在风险进行深入分析。
二、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方法研究1. 传统控制方法及局限性传统的汛限水位控制方法主要依据经验公式和固定标准进行设定,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
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水文气象条件时,传统的控制方法往往难以达到最优的防洪效果。
2. 动态控制方法探讨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时水文气象信息的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方法。
该方法通过实时监测降雨量、入库流量、出库流量等关键参数,结合水库的蓄水能力和下游地区的防洪需求,动态调整汛限水位。
(1)实时监测通过布设在水库及下游地区的监测站点,实时收集降雨量、入库流量、出库流量等关键数据,为动态控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2)模型预测利用水文模型和气象模型,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降雨和径流进行预测,为水库调度提供科学依据。
(3)动态调整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和模型预测结果,结合水库的蓄水能力和下游地区的防洪需求,动态调整汛限水位。
在保证水库安全运行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洪涝灾害的影响。
三、风险分析1. 数据风险由于水文气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动态控制方法的决策效果,因此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或异常会对决策产生不利影响。
2. 模型风险水文模型和气象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是动态控制方法的关键。
模型的误差或失效可能导致决策失误,从而增加洪涝灾害的风险。
3. 操作风险动态控制方法需要人工或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操作和调整。
如果操作不当或系统故障,可能导致汛限水位的控制失效,增加洪涝灾害的风险。
四、应对策略1. 加强数据管理确保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定期对数据进行校核和修正,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方法研究及其风险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洪涝灾害频发,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汛限水位作为防洪工程的重要参数,其控制方法的优化和风险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研究汛限水位的动态控制方法,并对其潜在风险进行分析,以期为防洪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二、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方法研究(一)传统控制方法及其局限性传统汛限水位控制方法主要依据历史数据和经验进行设定,缺乏科学性和实时性。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传统方法已难以满足防洪工程的需求。
(二)动态控制方法研究针对传统方法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时监测和预测的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方法。
该方法通过实时监测降雨量、水位、流速等数据,结合气象预报和洪水预测模型,对汛限水位进行动态调整。
具体步骤如下:1. 建立实时监测系统,收集降雨量、水位、流速等数据。
2. 利用气象预报和洪水预测模型,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降雨和洪水情况进行预测。
3. 根据预测结果和实时数据,结合防洪工程的安全要求,制定动态的汛限水位控制策略。
4. 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时调整闸门开度等措施,实现汛限水位的动态控制。
三、风险分析(一)风险识别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方法的风险主要包括数据误差风险、模型预测风险、控制系统风险等。
数据误差可能导致预测结果失真,模型预测风险可能影响预测的准确性,而控制系统风险则可能影响实际控制的效果。
(二)风险评估针对识别的风险,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估。
通过专家评估和历史数据对比,对数据误差风险进行评估;通过模型验证和预测结果的对比,对模型预测风险进行评估;通过实际控制和模拟实验,对控制系统风险进行评估。
(三)风险应对措施针对识别的风险,本文提出以下应对措施:1. 加强数据采集和传输设备的维护,提高数据准确性。
2. 定期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和更新,提高模型预测的准确性。
3. 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和技术,提高实际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
探讨水库汛期汛限水位的动态控制江口水力发电厂水库位于渠江流域州河的中上游河段,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防洪、灌溉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总装机容量5.1万kW,额定水头26m,设计最大水头32.5m,水库总库容2.77亿m³,死库容0.73亿m³,兴利库容1.48亿m³,调洪库容1.02亿m³。
1 如何有效地调度水库洪水每年的5~10月之间,江口电站都要面临长时间的汛期,在该电站最初的设计方案中,汛期水位达到325m或其余月份水位达到330m时,就会采取开闸泄洪的手段。
有时洪峰入库流量较小,水库的泄洪能力绰绰有余,此时的洪峰能够全部泻出。
有时洪峰入库流量较大,已经超过水库的泄洪能力,就应当将大坝的泄洪口全部开启,避免水库内的水位继续上涨。
2 汛期调度运行方式现状江口电站水库分为主汛期和次汛期,两个时间段有着不同的泄洪手段。
在主汛期期间,整个水库的最高运行水位被严格制定在327m,当水库水位尚未到327m时,水库不采取任何泄洪操作。
当水位持续上升甚至超过了最高运行水位之后,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采取一定的泄洪手段,避免水库水位过高。
次汛期9~10月,在次汛期最高运行水位按328m控制。
3 汛期限制水位动态控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1 汛期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必要性(1)根据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并报省水利厅审查批准的川水发[1993]基205号文批复中:在今后水库的运行管理中积累资料,总结经验,以使在适当时候对现行方案作进一步优化;(2)渠江流域具有在汛期前后易发春旱、夏旱、秋旱的特点,受汛限水位的限制,江口水库的发电效益受很大影响。
根据多年发电量分析,平均发电量不足设计发电量的80%;(3)水库汛期实行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可以减少弃水,增加汛期蓄水量,增发电量,使洪水资源得到优化利用,解决一场洪水5~6天后都没有水发电的现状。
3.2 汛期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可行性(1)作为一个大型发电站,水库的水文环境检测手段十分丰富,不仅能够实时监测水、雨情的发展状况,还有一套完善的洪水预报系统,在洪峰来临之前就能制定好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实时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研究陈进佳;何士华;刘月楼【摘要】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是发挥水库兴利和防洪效益的最有效途径.为提高洪水资源利用率,运用预泄能力约束法确定某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控制域,阐述预泄回充法和预蓄预泄法的基本思想和数学表达,讨论这2种方法在某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中的应用并分析该过程中带来的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实行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相对常规调度能抬高汛限水位,增加水库蓄水,解决水库防洪与兴利之间的矛盾.%Dynamic control of limited water level i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develop reservoir and flood control benefi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flood resources, using the pill capacity constrained pre-discharge to make sure the control sphere of the reservoir limited elevation realtime dynamic control and expound the basic idea and mathematical expression of the preven-rechage and pre-storage & pre-dischage.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two measures in reservoir limited elevation realtime dynamic control was discussed and the risk during this period was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reservoir operation, reservoir limited elevation realtime dynamic control can increase reservoir limited elevation, add reservoir impoundment, and solve the conflict between reservoir flood control and benefit.【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45)007【总页数】5页(P179-183)【关键词】汛限水位;动态控制;预蓄预泄;预泄回充;风险分析【作者】陈进佳;何士华;刘月楼【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143汛限水位是水库优化调度的重要指标,科学合理地控制汛限水位,可以有效利用水库防洪与兴利之间的重叠库容,解决防洪与兴利之间的矛盾,提高洪水资源与水能资源的利用率。
关于加强大中型水库汛期控制运用水位动态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为充分挖掘水库防洪能力,提高洪水资源利用水平,科学合理设置大中型水库(以下简称“水库”)汛期控制运用水位,最大程度发挥水库功能效益,更好支撑“两个先行”,结合我省实际,提出本指导意见。
一、适用范围本指导意见适用于综合利用的大中型水库,并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大坝为一类坝,泄放能力强;(二)有专门的水库降雨预报,已制定洪水预报方案并建有运行稳定且预报精度较高的水雨情测报、洪水预报调度(有补偿调洪要求的水库包括下游防洪控制断面区间洪水预报)等系统;(三)上游库区蓄洪、下游河道承泄能力无明显制约。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安全第一。
统筹兼顾库区安全、大坝安全和下游防洪安全,坚持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二)坚持因地制宜。
根据暴雨洪水特性、经济社会发展等,合理制定分期动态蓄水目标,科学利用雨洪资源,平衡好防洪和兴利需求。
—3—(三)坚持科学调控。
综合研判,精准预泄,科学调蓄,充分发挥水库防洪和兴利功能。
三、汛期分期及控制水位根据流域暴雨洪水特性,汛期可划为入梅前(入汛至气象宣布入梅)、梅雨期(气象宣布入梅至出梅)、梅台过渡期、台汛期、汛末(一般为9月20日至出汛,具体由各水库确定)等若干分期。
水库根据雨洪规律、水库下游安全泄放能力确定各分期控制水位,并做好分期水位衔接。
确定的控制水位应能在降雨有效预见期内(不超过5天)确保预泄至相应分期的汛限水位。
水库控制水位上限原则上不超过水库正常蓄水位。
四、洪水调度阶段动态控制运用水位水库洪水调度分预泄、拦洪、退水三个阶段,综合考虑雨洪预报、防洪安全、泄流保障、资源利用等因素,通过不同量级不同典型洪水的调度分析,研究确定汛期不同分期洪水调度阶段的动态控制运用水位。
(一)预泄阶段是指气象预报短期有较强降雨,场次洪水预报水位将超过正常蓄水位(有特殊规定的除外)且洪水还未入库的时期。
水库控制运用水位不超过统筹降雨、洪水预报和水库纳雨能力计算确定的迎洪水位。
防汛隐患风险点情况汇报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市防汛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为了全面了解我市防汛隐患风险点的情况,特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汇报和分析。
首先,我们对全市范围内的河流、水库、山洪、城市内涝等防汛隐患风险点进行了详细的排查和调查。
通过实地走访和专业人员的技术评估,我们发现了一些存在较大隐患的地区。
其中,一些河流沿岸存在着河堤损坏、堤坝松动等问题,一旦遇到暴雨天气,极易导致洪水泛滥,威胁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另外,一些水库的排水系统存在老化和疏通不畅的情况,一旦遇到连续降雨,可能会导致水库水位急剧上升,增加了山洪和城市内涝的风险。
此外,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排水系统不完善、下水道堵塞等问题也给城市防汛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其次,我们对各个防汛隐患风险点进行了等级划分和评估。
根据隐患的严重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影响,我们将防汛隐患风险点分为了一般、较大、重大三个等级。
针对不同等级的防汛隐患,我们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和预案,以便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处置和救援。
最后,我们对整体的防汛工作进行了总体评估和规划。
通过这次情况汇报,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当前防汛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也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方向。
我们将加大对重大防汛隐患风险点的治理力度,加强对一般和较大隐患点的监测和预警,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提高城市内涝的抵御能力,全面提升我市的防汛工作水平。
综上所述,我市防汛隐患风险点情况汇报结束。
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迎接挑战,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汛期检查水库水位情况汇报根据最近的汛期检查情况,我向大家汇报水库水位情况如下:首先,根据我们水库的实际情况,今年汛期降雨量较往年有所增加,导致水库水位明显上涨。
在过去一个月的时间里,水库水位已经超过了警戒水位,达到了临界水位。
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水库溢洪风险。
其次,我们对水库周边的降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发现降雨频率和强度都较大,这对水库的水位上涨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而且,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有较强降雨的可能,这意味着水库水位可能会继续上涨,甚至可能出现溢洪的情况。
再次,针对当前水库水位已经超过警戒水位的情况,我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我们对水库周边的防洪设施进行了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在水库水位上涨的情况下,防洪设施能够正常运转。
其次,我们加强了水库水位的监测频率,确保第一时间掌握水位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防洪措施。
同时,我们已经启动了应急预案,做好了应对可能的溢洪风险的准备工作。
最后,我们将继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共同应对汛期水库水位上涨的挑战。
我们将密切关注水库水位的变化,及时向上级部门和周边居民发布预警信息,确保他们能够及时做好防范工作。
同时,我们也将继续完善水库的防洪设施和管理制度,提高水库的防洪能力,确保水库安全度汛。
总之,当前水库水位已经超过了警戒水位,我们需要高度重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水库安全度汛。
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水库水情变化,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工作,确保水库及周边地区的安全稳定。
希望得到上级部门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共同应对汛期水库水位上涨的挑战。
一、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我国汛期洪涝灾害风险不断加大。
为了有效应对汛期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了防汛应急预案。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防汛应急预案风险进行分析。
二、风险分析1. 自然风险(1)强降雨:汛期强降雨是导致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短时间内降雨量过大,容易造成城市内涝、农田渍涝、山洪、泥石流等灾害。
(2)洪水:洪水是汛期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洪水形成的原因包括降雨、融雪、水库泄洪等。
洪水可能导致堤防溃决、农田淹没、城市内涝等灾害。
(3)台风:台风登陆后,带来的强降雨和风暴潮可能引发洪涝、城市内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2. 人为风险(1)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部分地区的防洪设施、排水设施、水利设施等建设滞后,难以抵御汛期洪涝灾害。
(2)灾害预警发布不及时:预警信息发布渠道不畅,部分地区预警信息发布不及时,导致人民群众无法及时采取避险措施。
(3)应急物资储备不足:部分地区的应急物资储备不足,难以满足抢险救灾需求。
(4)应急预案执行不到位:部分地区应急预案执行不力,导致灾害发生时应对措施不到位,造成损失扩大。
3. 社会风险(1)人员伤亡:汛期洪涝灾害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特别是弱势群体,如老人、儿童、残疾人等。
(2)经济损失:洪涝灾害可能导致农田、房屋、基础设施等财产损失,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3)社会稳定:灾害发生时,可能引发社会恐慌,影响社会稳定。
三、应对措施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防洪设施、排水设施、水利设施等建设力度,提高抗灾能力。
2. 完善预警系统:建立健全灾害预警发布机制,确保预警信息及时发布。
3. 优化应急物资储备:合理配置应急物资,确保抢险救灾需求。
4. 加强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应急预案执行能力。
5. 强化社会动员: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力量,共同参与防汛救灾工作。
6. 强化责任追究:对防汛救灾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行为严肃追究责任。
水库管理工作中存在风险的分析及控制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水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及控制展开了分析,介绍了水库运行管理的主要环节和工作内容,详细论述了风险源的识别,并给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水库管理;风险控制;分析近几年来,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当地经济的发展和自然条件的变化,中小型水库在管理上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如何解决这些风险,对促进水库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对水库管理中存在风险的控制,并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相应的工作,从而保证水库的安全运行。
1 运行管理主要环节和工作内容水库从建成蓄水之日起即开始运行,水库运行管理是与水库运用有关的各项管理活动的总称,包括运行调度、安全管理、综合管理、经营管理等。
这些活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既相互独立又有联系。
每一个环节都包含有若干具体工作,根据管理职责及要求,在不同层次需要有严格的管理方法,并在各层次、各阶段进行实施。
如图1所示。
图1 主要环节和工作内容2 风险源识别水库运行管理的环节较多,加上水库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的素质差异,在运行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诸多问题,风险由此产生。
归纳起来,风险源大致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2.1制度风险应该说,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并不缺乏法律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包括基本制度和内部制度。
各管理单位对有关制度都有所了解和接触。
即使这样,制度风险依然存在,主要体现在执行力上。
(1)不愿意执行。
如注册登记制度,虽然只是给水库“上户口”,但也是掌握水库大坝的安全状况、加强水库大坝的安全管理和监督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水库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某些水库管理单位认为注册登记与大坝安全管理无关,故不愿意付出精力去执行。
(2)选择性执行。
某些水库管理单位技术人员少或者经费有限,往往选择一些简单易操作,时间花费少的工作去执行,而没有真正按照制度的要求去做。
(3)执行不到位。
管理工作内容多,要求髙,规程规范相对细致繁杂。
冲击发生时,H型钢柱在冲击部位的上翼缘有明显的下凹,腹板出现明显的非对称面外变形;形成了明显的局部变形,使H型钢柱在冲击点处形成塑性铰;随着变形的发展,在H型钢柱的固定支座附近下翼缘产生了压曲变形。
实验中对腹板厚度、翼缘厚度、冲击能量、轴压力等影响构件抗冲击性能的主要参数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腹板、翼缘厚度的增大,冲击力峰值增长且增长较为明显;冲击力的平台值也增大,平台持续的时间逐渐减小。
翼缘厚度的增长对冲击力平台值影响较为显著,而腹板厚度对冲击力峰值影响较为显著。
相同荷载条件下,高截面试件经历冲击的时间较长,矮截面试件变形速率较快,两种截面试件的变形相差不大。
(2)考虑材料应变率效应的影响,建立了H型钢构件受侧向低速冲击的有限元模型。
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及风险分析
采用本文及其他研究者的相关实验数据对有限元模型的精度进行了比对,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利用该有限元模型对薄柔H型截面钢构件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构件破坏形态、冲击力、变形、受力状态及应力发展等进行了分析。
同时研究不同的参数对构件在冲击荷载下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冲击能量的增加导致钢构件耗能的增加;冲击时间主要由冲击质量决定;最大冲击力主要由冲击速度决定。
同时冲击速度使钢构件单位位移下的耗能提高,而冲击质量并不能改变构件在单位位移下的耗能。
随着轴压比的增大,冲击力降低,撞击处位移增大;耗能逐渐增大;且轴压力对构件耗能在
冲击力平台阶段的影响显著。
(3)基于柱的变形模态及能量平衡并利用塑性铰线理论,建立了考虑局部屈曲的薄柔H型截面钢柱受侧向撞击的理论模型,给出了构件局部屈曲的变形发展全过程,得到了构件局部屈曲处的耗能及使其发生破坏的临界冲击能量,并与有限元结果比对验证了该理论模型的有效性。
在此基础上,利用该理论模型对轴压力和冲击位置进行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柱所受轴压力的增大,柱在失效之前产生的侧向变形逐渐减小,构件临界冲击速度逐渐降低;冲击位置越靠近柱底,构件临界冲击速度越大;随着施加的轴压力减小,柱轴向移动导致的轴压力所做的功增加,塑性耗散能也增加。
(4)固定端的实现是保证实验结果的先决条件,本文冲击实验的固定端采用螺栓连接,而螺栓松动属于微小损伤,常规方法难以辨别,但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为确保冲击实验结果的精确性,利用压电陶瓷的主动传感技术对H型钢柱柱脚螺栓松动进行监测,通过使用信噪比较高的时域反演法,分析了聚焦信号的峰值来持续监测柱底螺栓的健康状况,模拟了工程实际中的螺栓松动监测,得到了本实验中试件与夹板之间的最大适合预应力为70N?m。
实验结果表明柱底螺栓预应力的大小会影响柱底与夹板之间的实际接触面积,进而影响聚焦信号的峰值大小。
在预应力值达到饱和之前,聚焦信号的峰值随着柱底螺栓预应力值的增大而
明显增大。
因此,本文依托湖北省富水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项目,研究了适用于大部分水库的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的方法以及相应的风险计算方法。
随着我国气象预报信息的水平不断提高加上水库历史洪水资料不断丰富,本文一方面结合Fisher最优分割法和保守估计法,根据多年洪水的季节性规律将汛期进行分期设计从而提高非主汛期的运行水位,解决了以往分期设计中汛期划分经验主观性大和常被忽略的分期汛限水位超过原整汛期防洪设计标准等问题。
另一方面在分期的基础上,根据可利用的气象预报信息采用改进预泄能力约束法再次提高汛期的运行水位,并确定不同预报信息下的调度方案。
将水库汛期运行水位从原静态管理转换为动态控制必然增加一定的风险,本文针对利用短期降雨预报信息进行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的方法进行了风险分析,结合贝叶斯定理与蒙特卡罗随机模拟分别研究了降雨预报不确定性在汛期水位动态控制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以及其与典型洪水不确定性、调度滞时不确定性、下泄能力不确定性和水位-库容关系曲线不确定性等多个主要风险因子组合作用下的风险。
同时分析了利用风险率和风险损失对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中可能产生的库区淹没损失风险、下游淹没损失风险以及大坝防洪风险进行风险结果评价的方法,并提出尽量降低风险的几种措施。
对富水水库汛期运行水位进行了动态控制研究,结合风险
计算与评价,推荐了合理的能提高经济效益、减轻下游行洪压力的动态控制方案。
并以此实例计算分析,验证了理论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