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公司国内省际数字电路测试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508.90 KB
- 文档页数:10
通信测试实践报告1. 引言通信测试是在通信系统设计和部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通过对通信系统进行测试,可以验证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通信测试的实践过程,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环境、测试步骤和测试结果分析。
2. 测试目标通信测试的主要目标是确保通信系统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能够正常传输数据,并满足所设定的性能指标。
具体的测试目标包括: - 确保通信信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测试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和延迟; - 验证系统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和攻击。
3. 测试环境为了进行通信测试,需要搭建一个仿真的测试环境。
测试环境应该尽可能接近实际运行环境,包括硬件设备、网络拓扑和软件配置。
在测试环境中,可以模拟各种场景和条件,以验证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4. 测试步骤通信测试的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4.1 需求分析在进行通信测试之前,需要明确测试的需求和目标。
根据系统的规格说明和设计文档,确定需要测试的功能和性能指标。
同时,还需要明确测试的约束条件和测试计划。
4.2 测试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测试用例和测试方案。
测试用例应该覆盖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和不同的工作条件。
测试方案包括测试的时间安排、测试的环境配置和测试数据的准备。
4.3 测试执行根据测试设计的方案,执行测试用例并记录测试结果。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关注系统的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还要记录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4.4 测试分析在测试执行完毕后,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根据测试结果,评估系统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找出测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5. 测试结果分析根据测试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5.1 通信信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测试,发现通信系统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数据传输过程中没有丢包和错误,通信信道的质量也较好。
5.2 传输速率和延迟测试结果显示,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和延迟在合理范围内。
系统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实现高速率的数据传输,并保持较低的延迟。
(一)数字电路测试报告模板XXXX数字电路开通测试报告用户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户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试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试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xx _____ 分公司测试说明:一、2M电路的开通测试,按照惯例一般采用30分钟测试:30分钟测试结果良好,可以认为被测电路正常;30分钟测试结果未达到测试标准,应重复测试一个60分钟;如仍有未达标准的情况,需查明原因后再进行测试。
二、2M以上电路的开通测试,按照惯例一般采用24小时测试:24小时测试结果良好,可以认为被测电路正常;如有未达标准的情况,需查明原因后再进行测试。
三、客户使用光纤接入时,要求完成光纤测试选项的测试内容。
光纤测试选项中收光功率要求在设备性能指标之内。
四、环回传输时延可根据客户需要进行测试。
五、配合测试方提交省内延伸段的测试报告,主调局提交全程端到端测试报告。
六、测试参考指标如下:测试使用仪表测试人员签字测试主管签字全程测试配合人员测试日期联系电话联系电话(配合测试方提供)用户名称用户电路代号用户电路类型数字电路用户电路速率用户A端地址用户Z端地址测试方法1、用户采用光纤接入方式,通过仪表测试光纤衰耗和接入设备处收光功率。
2、在远端用户接入设备处打环,通过仪表测试对用户电路进行传输层测试。
省内延伸段测试□光纤测试:用户采用光猫接入方式接入时进行测试结果第一根光纤光纤衰耗:dB 第二根光纤光纤衰耗:dB 接入设备处收光功率:dB合格值w 0.5dB/公里合格值w 0.5dB/公里合格值:在设备性能指标之内□传输测试误码秒(ES): 秒严重误码秒(SES : 秒测试结果□合格□不合格用户A 端地址 用户Z 端地址1用户采用光纤接入方式,通过仪表测试光纤衰耗和接入设备处收光功率。
通信联调联试报告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及世博段工程江宁路站-世博大道站通信系统与相互关联系统联调联试实施方案建设单位:上海轨道交通十三号线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上海舟艺建设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总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总包单位:中铁十四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项目技术负责人(审定签字):项目技术人员(编制签字):2015年5月目录一、联调联试概述二、联调联试目的三、编制依据四、前提条件五、联调联试内容及步骤六、联调联试具体分工及安排七、故障及处理流程一、联调概述通信传输系统关联的系统包括:信号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电力监控系统、机电设备监控及门禁系统。
联调主要通过不同方式模拟传输系统中断,检测通信传输系统在中断再到自愈恢复过程中对关联系统是否存在影响。
通信专业与电梯专业关联的设备包括: 乘客求助电话(电梯求助电话)、电梯摄像机、电梯随行电缆及电梯缆线接口盒。
联调主要通过模拟乘客应急操作的方式,检测通信专业与电梯专业关联的设备功能是否正常; 同时检查乘客求助电话和电梯摄像机的联动状态是否正常。
通信专用无线系统的关联系统包括:信号系统、列车广播系统。
联调主要通过对OCC、车辆段(停车场)、车站、列车等无线系统设备与关联系统间通信进行测试,验证专用无线与信号ATS、专用无线与车辆广播接口功能与设计的一致性,确保专用无线系统发挥正常通信功能,满足运营需求。
本次工程联调联试实施范围为: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通信工程江宁路站-南京西路站、世博园专用交通联络线工程。
二、联调目的通过模拟传输系统故障、中断再到自愈恢复过程中,检测对关联系统是否存在影响,能否满足全线运营的需要;通过联调,验证通信传输系统及各关联系统对应的接口性能、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及时将暴露出来的问题与供应商、施工单位等相关单位进行协调处理。
通过联调,验证通信专业与电梯专业关联的设备对应的接口性能、指标及功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能否满足运营的需要,并及时将暴露出来的问题与供应商、施工单位等相关单位进行协调处理。
电气线路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XXXXXX
报告时间:XXXX年X月X日
检测单位:XXX公司
一、检测目的
为了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本次检测的目的是对电气线路进行全面检测,除隐蔽部分外,对各线路进行可视和操作性检查,发现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以确保用电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
二、检测对象
本次检测范围为XXX建筑内所有电气线路。
三、检测内容
1. 线路情况检查
通过查看电气线路,发现正常运行和维护状况如下:
(1)线路走向符合规定,符合图纸要求。
(2)电线电缆敷设符合规定。
(3)连接件安装牢固,电缆头端面清晰、平整。
(4)电气设备及相关附件正常运转,无异常噪音、振动等情况。
2. 电参数检查
检查各线路的电参数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检测结果如下:
(1)电路电压稳定,无明显波动。
(2)电流正常,无明显异常。
(3)线路漏电流符合标准要求,无明显泄漏情况。
(4)线路功率因数正常,无明显偏差。
四、检测结论
通过本次检测,所有电气线路检测结果均合格,未发现任何影响安全和正常运行的问题。
建议单位继续定期进行检测,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
五、检测人员签字
检测人员签字:XXXXXXX
审核人员签字:XXXXXXX
报告编制人员签字:XXXXXXX。
电气线路的检测报告电气线路检测报告一、背景和目的:电气线路检测是为了确保电气系统运行安全、稳定和高效。
本次检测旨在对企业的电气线路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检测范围和方法:1.检测范围:本次检测覆盖了该企业的全部电气线路,包括配电室、用电设备以及相关的电缆和线路。
2.检测方法:采用了视觉检查、电阻测试、电流测试等方法对电气线路进行综合检测。
三、检测结果和问题分析:经过对电气线路的检测,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1.明线暴露:在一些区域,部分电线暴露在空气中,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引发触电事故。
2.过载现象:在一些电路上,负载过多,导致线路过载,存在可能引发火灾的风险。
3.电缆老化:部分电缆已经使用多年,外观老化明显,可能影响电气线路的安全性能。
4.接地问题:一些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超出规定范围,存在安全隐患。
四、解决方案: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隐蔽走线:对于存在明线暴露的区域,需要进行隐蔽走线处理,确保电线不暴露在外。
2.负载管理:对于负载过大的电路,需要进行合理的负载管理,避免过载现象的发生。
3.更换电缆:对于老化严重的电缆,应及时更换,确保电气线路的安全可靠性。
4.接地改进:对于接地电阻超标的设备,应及时进行接地改进,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规定要求。
五、结论:通过本次电气线路检测,发现并解决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确保了电气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同时,企业也应定期对电气线路进行检测和维护,以保持电气系统的良好状态。
六、建议:为了进一步提升电气线路的安全可靠性,建议企业做到以下几点:1.建立健全的电气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电气线路的日常巡查和维护。
2.培训员工,提高他们对电气安全的认识和意识,避免操作不当引发事故。
3.定期请专业机构进行电气线路的检测和维护,全面掌握电气系统的安全情况。
七、附录:1.检测图纸和照片2.检测报告原始数据。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通信电子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掌握通信电子电路的基本实验技能和操作方法。
3.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1. 信号发生器2. 示波器3. 数字万用表4. 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板5. 连接线三、实验原理通信电子电路是现代通信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将信号进行调制、放大、解调等处理,以实现信号的传输。
本实验主要涉及以下通信电子电路:1. 模拟调制解调电路:将模拟信号进行调制和解调,实现信号的传输。
2. 数字调制解调电路:将数字信号进行调制和解调,实现信号的传输。
3. 放大电路:对信号进行放大,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
四、实验内容1. 模拟调制解调电路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模拟调制解调电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实验步骤:① 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实验板。
② 将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信号接入调制电路的输入端。
③ 使用示波器观察调制电路的输出波形。
④ 改变调制电路的参数,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⑤ 将调制电路的输出信号接入解调电路的输入端。
⑥ 使用示波器观察解调电路的输出波形。
⑦ 改变解调电路的参数,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2. 数字调制解调电路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数字调制解调电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实验步骤:① 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实验板。
② 将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信号接入调制电路的输入端。
③ 使用示波器观察调制电路的输出波形。
④ 改变调制电路的参数,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⑤ 将调制电路的输出信号接入解调电路的输入端。
⑥ 使用示波器观察解调电路的输出波形。
⑦ 改变解调电路的参数,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3. 放大电路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放大电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实验步骤:① 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实验板。
② 将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信号接入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③ 使用示波器观察放大电路的输出波形。
④ 改变放大电路的参数,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⑤ 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放大电路的增益。
最新数字电路实验八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熟悉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数字电路的设计与测试方法。
3. 学习使用数字电路实验箱和相关测试设备。
实验原理:数字电路是由逻辑门电路组成的,通过不同的逻辑门可以构建出复杂的数字系统。
本实验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数字电路系统,来加深对数字逻辑和电路设计的理解。
实验设备:1. 数字电路实验箱。
2. 示波器。
3. 逻辑笔。
4. 连接线。
实验步骤:1. 设计实验电路: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一个简单的数字电路,例如一个4位二进制加法器。
2. 搭建电路:使用数字电路实验箱中的逻辑门和其他电子元件,按照设计图搭建电路。
3. 测试电路:使用逻辑笔和示波器对电路的输入和输出进行测试,确保电路按照预期工作。
4. 调试优化:根据测试结果,对电路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直至电路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实验结果:1. 电路图:附上设计的4位二进制加法器电路图。
2. 测试数据:列出输入的不同组合和对应的输出结果,验证电路的正确性。
3. 问题与解决:描述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解决措施。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设计并实现了一个4位二进制加法器。
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数字电路的设计流程,掌握了使用实验设备进行电路搭建和测试的技能。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在电路设计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以及如何通过调试来解决实际问题。
建议与反思: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对电路设计的前期规划,以及对电路性能的测试和验证。
此外,对于复杂的电路设计,可以尝试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来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通信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掌握通信电路中常用元件的性能和作用。
3. 学习通信电路的调试方法和故障排除技巧。
4.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实验器材1. 通信电路实验箱2. 双踪示波器3. 函数信号发生器4. 信号源5. 测试仪6. 连接线7. 阻抗箱三、实验原理通信电路主要包括发送电路、接收电路和传输线路。
本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原理:1. 调制与解调:将信息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调制),在接收端再将信号还原为信息信号(解调)。
2. 放大与滤波:放大信号,增强信号强度,同时滤除干扰信号。
3. 编码与解码:将信息信号进行编码,以便于传输和识别,接收端再将编码信号解码为信息信号。
四、实验步骤1. 搭建通信电路:根据实验要求,搭建通信电路,包括发送电路、接收电路和传输线路。
2. 调试电路:调整电路参数,使电路工作在最佳状态。
3. 测试电路性能:使用测试仪测量电路的各项性能指标,如增益、带宽、信噪比等。
4. 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电路性能,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实验内容1. 调制与解调实验:- 使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基带信号。
- 使用调制电路将基带信号调制为高频信号。
- 使用解调电路将调制信号解调为基带信号。
- 比较调制前后信号的变化,验证调制和解调电路的工作原理。
2. 放大与滤波实验:- 使用信号源产生信号。
- 使用放大电路放大信号。
- 使用滤波电路滤除干扰信号。
- 测量放大和滤波后的信号强度,验证放大和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
3. 编码与解码实验:- 使用编码电路将信息信号编码。
- 使用解码电路将编码信号解码。
- 比较编码前后信号的变化,验证编码和解码电路的工作原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调制与解调实验:- 通过实验验证了调制和解调电路的工作原理。
- 发现调制后的信号频率较高,带宽较宽,有利于信号的传输。
- 解调后的信号与基带信号基本一致,说明解调电路能够有效还原信息信号。
电路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2020-0001
报告日期:2020年6月1日
报告人:XXX
检测对象:
1.电路名称:家用灯具电路
2.电路拓扑结构:串联
3.电路输入电压:220V/50Hz
检测过程:
1.开启电路,使用多用表检测电路的电压值和电流值。
2.对电路中的各个元器件进行外观检查,发现无影响电路工作的损坏。
3.进行电路连通性的检查,各个电路节点之间的连通性良好。
4.移除电路中的无效元器件,电路正常工作。
检测结果:
1.电路的输入电压及电流均符合要求,均无超过额定参数的情况。
2.电路中各个元器件外观完好,没有明显的物理损伤,也没有观察到温度过高的情况。
3.电路连通性良好,各节点之间能够正常传递信号。
结论:
该家用灯具电路通过检测,符合设计标准和要求,正常使用不会出现问题。
建议在日常使用中注意电路的维护和保养,避免误操作和电器老化等因素对电路造成损害。
附:图片展示电路检测过程及结果。
数字电路实验实验报告1姓名: 袁平欣学号: 20107990- 1 -实验一逻辑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及测试一(实验目的1(掌握了解TTL系列、CMOS系列外形及逻辑功能。
2(熟悉各种门电路参数的测试方法。
3. 熟悉集成电路的引脚排列,如何在实验箱上接线,接线时应注意什么。
二、实验仪器及材料a)TDS-4数电实验箱、双踪示波器、数字万用表。
b)1)CMOS器件:CC4011 二输入端四与非门 1 片 CC4071 二输入端四或门 1片2)TTL器件:74LS86 二输入端四异或门 1 片 74LS02 二输入端四或非门 1 片74LS00 二输入端四与非门 1片 74ls125 三态门 1片74ls04 反向器材 1片三(实验原理1(本实验所用到的集成电路的引脚功能图见附录。
2(门电路是最基本的逻辑元件,它能实现最基本的逻辑功能,即其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
TTL集成门电路的工作电压为“5V?10%”。
本实验中使用的TTL集成门电路是双列直插型的集成电路,其管脚识别方法:将TTL集成门电路正面(印有集成门电路型号标记)正对自己,有缺口或有圆点的一端置向左方,左下方第一管脚即为管脚“1”,按逆时针方向数,依次为1、2、3、4????????????。
如图1—1所示。
具体的各个管脚的功能可通过查找相关手册得知,本书实验所使用的器件均已提供其功能。
图1—13(图1—2分别为基本门电路各逻辑功能的测试方法。
- 2 -4.图1,3是为了理解TTL逻辑门电路多余端的处理方法。
5.图1,4为三态门逻辑功能测试。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选择实验用的集成电路,按自己设计的实验接线图接好连线,特别注意Vcc及GND不能连接错。
线连接好后经检查无误方可通电实验。
1. TTL门电路及CMOS门电路的功能测试。
将CMOS或门CC4071,TTL与非门74LS00、和或非门74LS02分别按图1-2连线: 输入端,、,接逻辑开关,输入端,接发光二极管,改变输入状态的高低电平,观察二极管的亮灭,并将输出状态填入表1-1中:表1-1输入输出Y 输出Y输出Y12 3A B CD4071 74LS00 74LS020 0 0 1 10 1 1 1 01 0 1 1 01 1 1 0 0逻辑表达式 Y=A+B Y=A逻辑功能- 3 -2.TTL门电路多余输入端的处理方法:将74LS00和74LS02按图示1-3连线后,A输入端分别接地、高电平、悬空、与B端并接,观察当B端输入信号分别为高、低电平时,相应输出端的状态,并填表1-2. 3.TTL三态门逻辑功能测试:将TTL三态门74ls125和反相器按图1-4连线,输入端A、B、G分别接逻辑开关,输出端接发光二极管,改变控制端G和输入信号A、B的高低电平,观察输出状态,并填表1-3.表1-2输入输出A B 74LS00Y1 74LS02Y2 接地 01 表1-3高电平 0G A B Y 表达式 10 0 1 悬空 00 1 0 11 0 1 A、B并接 01 1 0 1五(总结1. 通过实验分析,说明TTL门电路多余端的处理方法有:CMOS门电路多余端的处理方法有: 2( 说明三态门有特点。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巩固和加深对数字电路基本原理和电路分析方法的理解。
2. 掌握数字电路仿真工具的使用,提高设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通过综合实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设计一个4位二进制加法器,并使用仿真软件进行验证。
2. 时序逻辑电路设计:设计一个4位计数器,并使用仿真软件进行验证。
3. 数字电路综合应用:设计一个数字时钟,包括秒、分、时显示,并使用仿真软件进行验证。
三、实验步骤1.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1)根据题目要求,设计一个4位二进制加法器。
(2)使用Verilog HDL语言编写代码,实现4位二进制加法器。
(3)使用ModelSim软件对加法器进行仿真,验证其功能。
2. 时序逻辑电路设计:(1)根据题目要求,设计一个4位计数器。
(2)使用Verilog HDL语言编写代码,实现4位计数器。
(3)使用ModelSim软件对计数器进行仿真,验证其功能。
3. 数字电路综合应用:(1)根据题目要求,设计一个数字时钟,包括秒、分、时显示。
(2)使用Verilog HDL语言编写代码,实现数字时钟功能。
(3)使用ModelSim软件对数字时钟进行仿真,验证其功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通过仿真验证,所设计的4位二进制加法器能够正确实现4位二进制加法运算。
2. 时序逻辑电路设计:通过仿真验证,所设计的4位计数器能够正确实现4位计数功能。
3. 数字电路综合应用:通过仿真验证,所设计的数字时钟能够正确实现秒、分、时显示功能。
五、实验心得1.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数字电路基本原理和电路分析方法的理解。
2. 掌握了数字电路仿真工具的使用,提高了设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六、实验改进建议1. 在设计组合逻辑电路时,可以考虑使用更优的电路结构,以降低功耗。
2. 在设计时序逻辑电路时,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时序电路结构,以实现更复杂的逻辑功能。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数字系统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步骤。
3. 通过实验加深对数字电路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数字系统电路是由数字逻辑电路构成的,它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产生相应的输出信号。
数字系统电路主要包括逻辑门电路、触发器、计数器、寄存器等基本单元电路。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数字电路实验箱2. 数字万用表3. 示波器4. 逻辑分析仪5. 编程器四、实验内容1. 逻辑门电路实验(1)实验目的:熟悉TTL、CMOS逻辑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和测试方法。
(2)实验步骤:1)搭建TTL与非门电路,测试其逻辑功能;2)搭建CMOS与非门电路,测试其逻辑功能;3)测试TTL与门、或门、非门等基本逻辑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2. 触发器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工作原理和应用。
(2)实验步骤:1)搭建D触发器电路,测试其逻辑功能;2)搭建JK触发器电路,测试其逻辑功能;3)搭建计数器电路,实现计数功能。
3. 计数器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计数器的逻辑功能、工作原理和应用。
(2)实验步骤:1)搭建同步计数器电路,实现加法计数功能;2)搭建异步计数器电路,实现加法计数功能;3)搭建计数器电路,实现定时功能。
4. 寄存器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寄存器的逻辑功能、工作原理和应用。
(2)实验步骤:1)搭建4位并行加法器电路,实现加法运算功能;2)搭建4位并行乘法器电路,实现乘法运算功能;3)搭建移位寄存器电路,实现数据移位功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逻辑门电路实验通过搭建TTL与非门电路和CMOS与非门电路,测试了它们的逻辑功能,验证了实验原理的正确性。
2. 触发器实验通过搭建D触发器和JK触发器电路,测试了它们的逻辑功能,实现了计数器电路,验证了实验原理的正确性。
3. 计数器实验通过搭建同步计数器和异步计数器电路,实现了加法计数和定时功能,验证了实验原理的正确性。
暨南大学本科实验报告专用纸课程名称数字逻辑电路实验成绩评定实验项目名称中规模集成电路功能测试及应用指导教师实验项目编号0806003804 实验项目类型验证型实验地点学生姓名学号学院电气信息学院系专业实验时间 2013 年 6 月 3日上午~ 6月3日上午温度℃湿度中规模集成电路功能测试及应用一、实验目的1.熟悉数据选择器和译码器的逻辑功能。
2.实现数据选择器和译码器的扩展应用。
二、实验器件、设备和仪器1.双4选1数据选择器74ls1531片 2.双2:4线译码器74ls1392片 3.6反相器74ls04 1片 4.双4输入与非门74ls20 1片 5. 数字信号显示仪6.数字万用表ut56 1台 7. tds-4数字系统综合实验平台芯片引脚图三、实验内容1.验证译码器的逻辑功能(1)静态测试方法测试验证74ls139 中一个2:4线译码器的逻辑功能。
验证步骤:① g、b、a端信号的接实验台逻辑电平开关, 4个译码输出引脚y0~y3接逻辑电平指示灯。
② g、b、a改变引脚、产生8种组合,观测指示灯的显示状态,自拟表格记录测试结果。
③对照74ls139 逻辑真值表,验证芯片74ls139=0时,该译码器才能工作,即?? 为使能端,且低电平有效。
当?? =1只有??时,信号输出端都是高电平。
当芯片使能时,ba输入的编码相应的输出端 ??????为低电平,其余都是高电平。
综上可知,74ls139 具有2:4线译码器的逻辑功能(2)动态测试方法测试验证74ls139 中一个2:4线译码器的逻辑功能。
g,b,a的输入信号直接从可编辑数字波形发生器bcd码中选择,如下所示由上图,可知:=0时, ba输入的编码相应的输出端当????????为低电平,其余都是高电平 =1时,信号输出端都是高电平当??2.逻辑部件的扩展将74ls139双2:4线译码器器扩展为3:8线译码器。
①画出扩展3:8线译码器逻辑图,连接组装逻辑电路。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和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熟悉数字电路实验设备和仪器的基本操作。
3. 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对数字电路设计和调试的实践能力。
二、实验器材1. 数字电路实验箱一台2. 74LS00若干3. 74LS74若干4. 74LS138若干5. 74LS20若干6. 74LS32若干7. 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元器件若干8. 万用表、示波器等实验仪器三、实验内容1. 基本门电路实验(1)验证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等基本逻辑门的功能。
(2)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如全加器、译码器等。
2. 触发器实验(1)验证D触发器、JK触发器、T触发器等基本触发器的功能。
(2)设计简单的时序逻辑电路,如计数器、分频器等。
3. 组合逻辑电路实验(1)设计一个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如4位二进制加法器。
(2)分析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验证电路的正确性。
4. 时序逻辑电路实验(1)设计一个简单的时序逻辑电路,如3位二进制计数器。
(2)分析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验证电路的正确性。
5. 数字电路仿真实验(1)利用Multisim等仿真软件,设计并仿真上述实验电路。
(2)对比实际实验结果和仿真结果,分析误差原因。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1)熟悉实验内容和要求。
(2)了解实验器材的性能和操作方法。
(3)准备好实验报告所需的表格和图纸。
2. 基本门电路实验(1)搭建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等基本逻辑电路。
(2)使用万用表测试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验证电路的功能。
(3)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3. 触发器实验(1)搭建D触发器、JK触发器、T触发器等基本触发电路。
(2)使用示波器观察触发器的输出波形,验证电路的功能。
(3)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4. 组合逻辑电路实验(1)设计4位二进制加法器电路。
(2)搭建电路,使用万用表测试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验证电路的正确性。
(3)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设计应用esign & ApplicationD河南联通公司宽带与Wi-Fi测试分析报告Test analysis report of Henan Unicom broadband & Wi-Fi刘 倩,项朝君,李江波,马淼娜(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郑州 450045)摘 要:随着智能终端功能的不断强大,越来越多的智能终端娱乐活动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活动都离不开Wi-Fi的使用。
我们现在的无线路由器分为2.4G、5G和Wi-Fi 6三个频段。
家居穿墙场景作为日常涉及应用最多的Wi-Fi使用场景,可能会影响到智能终端上网、游戏、视频等各项活动。
本报告结合Wi-Fi理论+实测数据,整理分析了不同的Wi-Fi频段对河南联通宽带的损耗程度。
关键词:河南联通宽带;Wi-Fi测试;家居穿墙;无线路由器0 引言随着“智享生活、智慧沃家”的推广以及无线路由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宽用户在选择局域网组网时会考虑无线网络。
Wi -Fi 常见的工作频段有:2.4G 频段和5G 频段。
本报告结合Wi -Fi 理论+实测数据,整理分析了不同的Wi -Fi 频段对宽带的损耗程度。
1 测试情况1.1 测试分析方法通过搭建FTTH 家庭宽带测试环境,建立无线网络连接,使用用户实际网络环境分频段分场景进行网络测速、ping 稳定性测试。
1.2 测试覆盖范围协调组织郑州、洛阳、周口、许昌、濮阳、南阳、济源、新乡、驻马店共9个地市参与此次测试,向地市下发测试指导手册和测试反馈表供记录详细的测试数据。
9地市一共选取了45个接入线路质量良好、HGU 测速达标且至少具备2.4G 和5G 频段Wi -Fi 的家宽用户进行测试,测试样例涵盖的签约速率有200M (1户)、300M (36户)、500M (7户)和1000M (1户)。
1.3 测试组网用户侧网络连接拓扑以及测试环境实物图如图1所示。
图1 用户侧网络连接和测试环境2.4G 测试点、5G 测试点、Wi -Fi 6测试点参考图2的点位设置。
(一)国内省际数字电路测试报告模板
中国AA
省际数字电路开通测试报告
用户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户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试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试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AA分公司
测试说明:
一、2M电路的开通测试,按照惯例一般采用30分钟测试:
●30分钟测试结果良好,可以认为被测电路正常;
●30分钟测试结果未达到测试标准,应重复测试一个60分钟;
●如仍有未达标准的情况,需查明原因后再进行测试。
二、2M以上电路的开通测试,按照惯例一般采用24小时测试:
●24小时测试结果良好,可以认为被测电路正常;
●如有未达标准的情况,需查明原因后再进行测试。
三、客户使用光纤接入时,要求完成光纤测试选项的测试内容。
光纤测试选项中收光功率要求在设备性能指标之内。
四、环回传输时延可根据客户需要进行测试。
五、配合测试方提交省内延伸段的测试报告,主调局提交全程端到端测试报告。
六、测试参考指标如下:
数字用户电路开通测试报告
(配合测试方提供)
用户Z端地址
数字用户电路开通测试报告
(主测方提供)
中国AA
省际以太网数字电路开通测试报告
用户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户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试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试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AA分公司
测试说明:
一、点到点以太网数字电路
1、由主调局测试人员在A端用户设备前架设测试仪表,配侧方测试人员在Z端用户设备前面向A端做环路,并完成环路测试。
如果用户有特殊要求可以由A、Z端测试人员分别架设仪表完成点到点测试。
2、需进行30分钟的RFC2544基准测试,速率大于或等于100M的以太网电路需要进行24小时测试。
如果用户有特殊测试要求需另行协商。
3、RFC2544基准测试
帧长分别设置为64、128、256、512、1024、1280和1518字节,每帧长测试时间为5秒钟,一次仪表完整测试通过时间为30分钟。
4、24小时测试
帧长设置为1518字节,测试时间为24小时。
二、中心点-分支点以太网数字电路
1、A端为中心点,且A端不允许中断或无法在A端用户设备前面向Z端做环路,则需要在Z端用户设备前架设仪表或使用电脑终端仿真,进行IP链路层测试。
2、在Z端分支点向A端中心点发送ping 数据包(100bytes的包1000次),完成IP链路层的测试。
三、环回时延可根据客户需要进行测试。
四、以太口工作模式缺省设置为:全双工、强制速率。
如客户有其他需求,则另行协商处理。
以太网数字电路开通测试报告
(点到点方式)
以太网数字电路开通测试报告
(中心点-分支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