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岳阳楼记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3
岳yu è阳y áng 楼l óu 记j ì宋s òng 范f àn 仲zh òng 淹y ān庆qìn g 历lì四sì年nián 春chūn ,滕téng 子zǐ京jīng 谪zhé(zh é)守shǒu 巴bā陵líng 郡jùn 。
越yuè明míng 年nián ,政zhèng 通tōng 人rén 和hé,百bǎi 废fèi 具jù兴xìn g 。
乃nǎi 重chóng 修xiū岳yuè阳yáng 楼lóu ,增zēng 其qí旧jiù制zhì,刻kè唐táng 贤xián 今jīn 人rén 诗shī赋fù于yú其qí上shàng ,属shǔ予yǔ作zuò文wén 以yǐ记jì之zhī。
予yǔ观guān 夫fū巴bā陵líng 胜shèng 状zhuàng ,在zài 洞dòng 庭tín g 一yī湖hú。
衔xián 远yuǎn 山shān ,吞tūn 长cháng 江jiāng ,浩hào 浩hào 汤shāng 汤shāng (sh āng ),横héng 无wú际jì涯yá;朝zhāo 晖huī夕xī阴yīn ,气qì象xiàng 万wàn 千qiān 。
此cǐ则zé岳yuè阳yáng 楼lóu 之zhī大dà观guān 也yě,前qián 人rén 之zhī述shù备bèi 矣yǐ。
《岳阳楼记》古诗全文岳阳楼坐落于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区楼阳江畔,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楼之一。
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这首诗以娓娓道出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和令人心驰神往的历史传说,成为了古人对岳阳楼的美好赞颂和后世游人的向往之情。
《岳阳楼记》古诗全文如下:亢长洲之游,烟霞烝之有。
楼观岁时,钟鸣于其上;临风讲堂,钟鸣于其间;云水吾爱,钟鸣于其下。
自非前哲所能知者,其唯圣人耶?予之南游,每寄于此;播越恒山,欣然自得也。
应盖取诸濯龙井之波,入于穷泬。
米肥于陈蔗之渍,必有县水之源;冽然寒泉皆驰于西江之流,浩荡乎游人之船。
是天东莱之游,扅隆冯之守。
而予在湘之辰,又得清宴之赏。
天下地理山川相离以经绝者,无过于此矣。
以至欲贻诸萧曹,乃用为綵;以至欲佐苍生之躯,乃必夜戒而藏躯也,将以胠箧要之。
凡此列车,以锢之固;磅礴湘流,以道之阻;大有山岳,以屏之护;西南绝壁,以封之卫;湘南奇观,以怀之佑。
前则婺女之词,犹褒川之谣;后则岙山之作,犹涣水之宴。
且观止于此,则一日晴明,之其有也;远近怡于辞表,心之所喜母。
银杯重泛,之蒸阳酒也;宇痕昏窈,之披空衣服而游者。
而高蹈之乐不可为也,石锁鏊矣!扬流沙而风劲牒,抚湖波而饰明京。
宇荡而石壁深,近南而水潜。
湖人有言:之可以苗救类者,嗟乎桑乔之栋;之可以致辞者,哀哉杜儿之笔。
黄雀有窠稿;阮籍辽辞。
黄金潟泛兮;曲则全制;巨石坚若禁,而冽若泉。
玉绳缰馀套,芳音乍起来;松筠之箫兮,其吹矣芦管。
诗中描绘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诗篇开篇即以亢长洲之游、烟霞烝之有,形容了岳阳楼壮丽的景色和烟雾缭绕的氛围。
诗人在楼上倾听钟声,于楼间讲学,钟声随云水而鸣,展现出岳阳楼的雄伟气势。
诗人范仲淹更是对岳阳楼的欣赏之情溢于言表。
他将岳阳楼比作濯龙井、陈蔗之渍,将湘江比作清宴,将西江比作冽然寒泉。
他认为岳阳楼所处的地理位置无与伦比,山川相离以经绝,形成了独特的山水奇观。
《岳阳楼记》原文及译文注释《岳阳楼记》这篇课文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岳阳楼记》原文及译文注释,希望能帮到大家!岳阳楼记宋代: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具通:俱)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隐曜一作:隐耀;霪雨通:淫雨)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27岳阳楼记注释选自《》作者:,字,死后谥(shì)号文正,世称,(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谪,。
守,。
越明年:。
政通人和:。
具:。
属:。
胜状:。
浩浩汤汤:。
(11)横无际涯。
横:。
际涯:。
朝晖夕阴:。
晖:。
大观:。
前人之述备矣:。
前人之述,。
然则:。
南极潇湘:。
极,。
迁客:。
骚人:。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
霏霏:。
开:排空:。
日星隐曜:。
山岳潜形:。
樯(qiáng)倾楫摧:。
薄暮冥冥:。
薄,。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景:。
波澜不惊:。
惊,。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万顷,. 翔集: 。
集,。
锦鳞:岸芷汀兰:。
芷:郁郁:。
长烟一空:。
一,。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璧,。
何极:。
宠辱偕忘:。
偕,。
宠。
把酒临风:。
求:古仁人:或异二者之为:或,。
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
庙,。
堂,。
庙堂:。
下文的“进”,即指“”。
处江湖之远则:。
下文的“退”,即指“”。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先,;后,。
微斯人,吾谁与归:微,。
谁与归,。
归,。
参考答案预习案é yín jiē shānɡyào qiánɡ jí zhǐxiémíng chán2.(1)“具”通“俱”全,皆(2)“属”通“嘱”嘱托3.(1)和:政通人和(和乐)至若春和景明(和煦)(2)通:政通人和(顺利)北通巫峡(通向)(3)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4)空:浊浪排空(天空)长烟一空(消散)(5)一:一碧万顷(一)长烟一空(全)(6)极:南极潇湘(尽,直通)感极而悲者矣(极点)此乐何极(穷尽)(7)以:属予作文以记之(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8)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4.词类活用。
(1)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2)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
“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
5.古今异义。
(1)气象万千(“气象”,古义:景象。
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2)微斯人(“微”,古义:没有。
今义:细小。
)6.特殊句式。
(1)衔远山,吞长江……(省略句)(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状语后置)(3)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状语后置)(4)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定语后置)(5)吾谁与归?(宾语前置)7.流传至今的成语。
(1)气象万千(2)心旷神怡(3)政通人和探究案1.请同学朗读课文第一段。
2.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谪,古时官吏降职或远调。
守,指做州郡的长官。
通,顺利。
和,和乐。
具,同“俱”,全,都。
制,规模。
属,同“嘱”,嘱咐。
3.概括段意。
(略)4.讨论并归纳: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
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5.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胜状,胜景,好景色。
朝晖夕阴:或朝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
岳阳楼记原文及注释通过对古文的阅读,我们能够领略到作者的胸襟,也能对当时的背景有着更多了解。
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岳阳楼记原文及注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岳阳楼记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bó)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fú)!予(yú)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zāi)?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chǔ)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y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岳阳楼记注释1. 选自《范文正公集》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死后谥(shì)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苏州吴县(现江苏省吴县)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2. 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
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1041-1048)。
本文句末中的“时六年”,指庆历六年(1046),点名作文的时间。
27、岳阳楼记范仲淹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领会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以”“则”等虚词和“然则”“得无”的用法。
教学重点:1...朗读和背诵全文。
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难点:1。
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师:同学们,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
比如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
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的名篇。
今天,我们就来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作者介绍:范仲淹(989─1052年),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靠刻苦攻读,1015年中进士,官至副宰相。
他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极深。
他不断议论朝政,切中时弊,得罪保守派,被排挤出朝廷。
著有《范文正公集》。
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5年(1045年),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触动了朝中保守派的根本利益,被罢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贬放邓州。
第二年6月,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即将落成,去信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
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一年9月15日写成的。
二、朗读课文先范读或听录音,后齐读,个别读并点拨。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
本文骈散结合。
读骈旬,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
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
第27课《岳阳楼记》讲、学、练立体化教案【内容感知】北宋庆历六年(1046),一代名臣范仲淹应朋友之约,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千古名文《岳阳楼记》于是诞生。
文章开头即切入正题,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
以“庆历四年春”点明时间起笔,写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全篇文字的导引。
第2段,格调振起,情辞激昂。
先总说“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设定下文写景范围。
以下“衔远山,吞长江”寥寥数语,写尽洞庭湖之大观胜概。
“前人之述备矣”一句承前启后,并回应前文“唐贤今人诗赋”一语。
经“然则”一转,引出新的意境,由单纯写景,到以情景交融的笔法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从而构出全文的主体。
3~4两段是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像两股奔涌跳跃的情感之流,传达出景与情互相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
第5段是全篇的重心,以“嗟夫”开启,从文章表面上看是他在猜测古仁人之心,其实是说他自己思想已经达到的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正因为如此,他才能高呼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结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悲凉慷慨,一往情深,令人感喟。
文章最后标明写作时间,与篇首照应。
【基础梳理】一、字音1、典型字谪.zhé郡.jùn 属.zhǔ浩浩汤汤..shāng shāng 潜.qián 冥.míng 汀.t īng 皓.hào 宠.chǒng 偕.xié噫.yī嗟.jiē霪.yín 芷.zhǐ霏.fēi 樯.qiáng2、多音字báo 薄饼 chòng重量 zhāo朝阳 chǔ相处薄 bó薄礼重朝处bò薄荷 chóng重叠 cháo王朝 chù办事处二、字形霏霏霏潇潇洒皓皓月澜波澜菲菲律宾萧萧索浩浩大斓斑斓斐斐然啸呼啸鹄鸿鹄谰谰言蜚蜚声楫船楫谗谗言璧璧玉揖作揖壁墙壁缉通缉馋嘴馋譬譬如辑编辑三、词义1、重点词旧制:原有的规模。
《岳阳楼记》课堂实录一、检查预习并导入课文二、赏读观景三、细读品情四、研读悟理滕子京嘱托范仲淹写文的用意是什么?同为谪人的范仲淹此时思考的是什么?五、齐读课文,课堂总结。
(课前检查《岳阳楼记》小练习、反馈)师: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个人。
(生齐读课件出示关于范仲淹介绍的文字)(师帮助正音:谪)你认识他吗?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
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
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
范仲淹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
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
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
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
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统帅,也是—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
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成为后来王安石“熙丰变法”的前奏。
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
师:大家知道老师给大家介绍的人是谁吗?生:范仲淹。
师:之所以范仲淹被称为文正,就因为他的思想蕴含在了他的文章中,大家知道文章那句话写出了他的思想吗?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师:大家齐读吧。
生齐读文章最后段落。
师:读得不错,如果等下能读的更响点就更好了。
谁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在天下人快乐之前快乐,在天下人担忧之前担忧。
师:这是不是范仲淹灵光一现想到的?老师讲刚才大家读到的资料整合,你是否能有所发现呢?从哪里看出这种思想早已有之?有没有?生:他前面写到他少年苦学,他小的时候就有一种志向。
他先天下之忧而忧,他小的时候就有了。
师:你发现的很快,还有吗?生:因为他上面写到了范仲淹为百姓做事,是他毕生的追求。
师:嗯,毕生的追求。
师:其实我们文章第五段中也有提到,你能发现么?生:我认为应该是“尝”这个字?师:为什么是这个“尝”字?生:曾经。
师:你的发现很好,你应该更自信点。
《岳阳楼记》原文译文及赏析【译文】宋仁宗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岳州当了知州。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已废弛不办的事情都兴办起来。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来的规模,在楼上刻了唐代名人和当代人的诗赋。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观赏那岳州的美好景色,都在洞庭湖之中。
它含着远处的山,吞长江的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晨阳光照耀、傍晚阴气凝结,景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既然这样,那么北面通到巫峡,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江,降职的官史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如果连绵的阴雨下个不断连续许多日子不放晴,阴惨的风狂吼,浑浊的浪头冲白天空;太阳和星星失去了光辉,高山隐藏了形迹;商人和旅客不能成行,桅杆倒了、船桨断了;傍晚时分天色昏暗,老虎怒吼猿猴悲啼。
在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奸人的诽谤、害怕坏人的讥笑,满眼萧条冷落,极度感概而悲愤不端的种种情绪了。
到了春日晴和、阳光明媚,波浪不起,蓝天和水色相映,一片碧绿广阔无边;成群的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落,美丽的鱼儿,时而浮游,时而潜游;岸边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葱。
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了,明月照耀着千里大地,浮动的月光象闪耀着的金光,静静的月影象现下的白璧,渔夫的歌声互相唱和,这种快乐哪有穷尽!在这时登上岳阳楼,就有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辱全忘,举酒临风,高兴极了的种种感概和神态了。
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
这就是进入朝延做官也担忧,辞官隐居也担忧。
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的忧愁之先就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吧。
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赏析】饮水思源,解文寻根。
27 岳阳楼记
课型:新授课时间:2012-4-28 主备人:吴银霞审核人:八年级语文组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实词,了解“以”、“则”等虚词;疏通文义,理解重点词句。
2、学习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3、理解本文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体现的作者的政治抱负及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多方面的意义;
学法指导:1、反复诵读课文,疏通文意。
2、归类识记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时间:三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读(略)
二、自读整体感知给下列画线字注音:
谪( )守浩浩汤汤( ) 岸芷汀兰( ) 偕( )
怒号( ) 薄暮冥冥( ) 日星隐曜( ) 滕( )
属予作文( ) 衔远山( ) 樯倾楫摧( )
三、译读,初步理解词句意思。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
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
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
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
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
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
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第二课时
三、译读初步理解词句,课文内容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
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
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第三课时
四、翻译下列句子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也。
前人之述备矣。
3、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4、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5、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6、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0、微斯人,吾谁与归?
五、理读回答下列问题
1、用原文语句填空
①文章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的政治报负,也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劝之意。
②、文中概括写迁客骚人“悲”的句子是:;“喜”的句子是:
③“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的“进”是照应上文的一句,“退”照应上文的一句。
④、文中总写了岳阳楼“大观”的句子(其中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
⑤、“前人之述备矣”与上文“”一句相照应。
2、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
3、文中具体体现“二者之为”的两个短语是?并说出“二者之为”所变现的胸怀与“古仁人”有何不同?
4、“微斯人,吾淮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
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