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5
试析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面临的机遇及挑战文/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 张俊本【摘要】大数据背景下,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具有大数据意识,及时树立大数据观念,在现有资源基础上,实现对数据资源的合理运用。
本文主要针对大数据时代我国图书馆在数字化发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以及挑战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图书馆;机遇;重大挑战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网络资源建设不断推进,在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大力支撑下,现阶段我国的图书馆呈现数字化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的图书馆需要依托于计算机技术和各种图文处理技术,在应用网络平台的基础上,不仅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为读者查找资料以及阅读文章提供了便利的途径。
在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然而数字化图书馆在实际发展中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需要对数字化图书馆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的挑战作出详细分析。
一、数字化图书馆的主要特点数字化的图书馆是一种由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将原有的书本内容转换为网络图文,着重体现出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性,并借助计算机设备和互联网,将这些图文以更形象、生动的形式提供给相应的读者。
数字化的图书馆与传统的图书馆存在明显的区别,主要优势是:简单、方便、查询速度快,用户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在网上观看各种图书资源,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浏览过程更自由。
二、数字化图书馆在大数据背景下面临的机遇(一)为信息共享提供便利。
大数据可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同时通过运用云计算、计算机技术等手段,促使我国数字化图书馆的图书资源更为丰富,及时满足不同身份用户的不同需求,充分体现出数字化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兼顾性。
利用计算机来了解用户阅读需求和精神需求,从多个角度出发,给用户及时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源信息。
工作人员利用大数据来构建数字化图书馆内部网络,及时实现数字化图书馆信息的共享性,对图书馆内部各项资源进行整合,不断更新数字化图书馆。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XXXXX论文(国家职业资格X级)论文题目: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工程的电气节能姓名:沈云清身份证号: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工程的电气节能准考证号: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工程的电气节能所在省市:江苏省南京市所在单位:南京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工程的电气节能沈云清南京工程学院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有限的能源储存与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之间,矛盾日益严重,因此,节能显得日益重要。
在建筑领域,国家对节能也是日益重视,近年来新出台不少关于节能方面的政策及法规。
而随着建筑科技的发展,节能在建筑领域既不再是高不可攀,也不再是贴钱换亮点,而是具体实在的工作。
本文从建筑工程管理者的角度,以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为工程实例,着重论述了如何在常规条件下采取电气节能措施,使得新建图书馆达到节能建筑的要求。
0.前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有限的能源储存与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之间,矛盾日益严重,因此,节能显得日益重要。
在建筑领域,目前的建筑用能已超过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1/4,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逐步增加到以1/3以上。
国家对节能日益重视,近年来新出台不少关于节能方面的政策及法规,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民用绿色建筑设计规范》(GB50054-95)等等;各省市也出台了相应的节能方面的政策及法规,如《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标准》(DGJ32/J96-2010)等。
建筑节能审查已成为建筑工程审查的强制措施及重要组成内容。
目前不少建筑在节能设计中,为了达到节能指标,采用了许多新技术、新设备,如楼宇设备管理系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冰蓄冷设备、地源热泵空调等等,这些新技术、新设备的一次资金投入均比较大。
采用这些新技术、新设备之后,有的工程达到了节能效果,但是节能不省钱;还有的工程即使花了钱,也没有达到预期的节能效果。
南京工程学院图书信息中心能耗现状分析谌珂;陶郅;邓寿朋【摘要】由于能耗统计和分析的缺失,设计者凭主观决策的设计并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以南京工程学院逸夫图书信息中心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2014和2015年两年的能耗数据,结合实地能耗数据的调研以及使用方的反馈,通过实践数据来检验初始设计,以期得到更为客观的图书馆低能耗设计策略.分析过程中采用时间轴上年度间的纵向比较,分析图书馆能耗与气温和运营管理的关系;通过与其他大学图书馆横向的比较,准确定位分项能耗水平,引导分析设计策略.%Due to the lack of energy consumption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a designer's subjective design decisions may not achieve the desired effect. Taking Yifu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Center of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analyzes its energy consumption data of 2014 and 2015, combining field investigation of energy data and user feedbacks. This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building's present situa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uses practical data to test the initial design objectives, in order to achieve more objective design strategies for low energy library designs. In the analytical process, by comparing its annual energy dat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 temperature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the library. At the same time, by comparing this library with other university libraries, this paper also accurately locates the energy consumption level, providing guidance for analysis and design strategies.【期刊名称】《南方建筑》【年(卷),期】2018(000)001【总页数】5页(P36-40)【关键词】大学图书馆;能耗现状;能耗统计;设计策略;运营管理【作者】谌珂;陶郅;邓寿朋【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42.3;TU2441 项目概况南京工程学院逸夫图书信息中心(以下简称南工图书信息中心),位于南京市南京工程学院江宁校区的校园中心(图1)。
第9期2021年3月No.9March ,2021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的SWOT 分析与策略研究李艳(南京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67)摘要:文章运用SWOT 方法对影响高校图书馆开展学习支持服务的内、外部优劣因素进行系统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SWOT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志码:A 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基金项目:南京工程学院校级项目;项目名称:物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0ZC05。
作者简介:李艳(1991—),江苏连云港人,助理馆员,硕士;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
引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慕课(MOOCs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 )等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的兴起,以及“双一流”建设方案等国家教育政策的启动和实施,使得高校图书馆作为学习中心的使命越发受到审视与关注。
正如吴建中[1]所言,未来图书馆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资源优势,向支持学生学习方向发展。
因此,对高校图书馆而言,加大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合作提供相关支持服务已成为其发展的新指向。
1国内外学习支持服务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国外关于学习支持服务理论的相关研究开展较早,英国开放大学教授大卫·西沃特在20世纪70年代指出,远程教育院校应该为指导和帮助远程学习者自主完成学习目标而提供各种支持服务。
随着学习分析、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学习支持服务不再局限于远程教育领域,高校图书馆界开始关注对交流、合作、共享和创新学习方面的服务。
从实践方面来看,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图书馆是率先开展对开放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的,开展包括信息资源整合分层化、信息素养培训针对化、学习支持服务深度化等在内的学习支持服务;随后,美国高校图书馆在新的信息环境下将图书馆的学生学习支持服务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实现学生学习过程全覆盖;日本各高校图书馆则通过聘请学生来协助馆员开展学习咨询、写作辅导、资料收集、资源推介等常规性学习支持服务和特色学习支持服务。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第11期高校图书馆文化长廊育人功能的实践研究———以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为例常春圃(南京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67)【摘要】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文化育人的主阵地。
本文明确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文化长廊,具有开阔了同学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作用,具有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功能。
从构建顶层设计制度,建设品牌管理组织,建立点线面协同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办好高校图书馆文化长廊活动的对策,以期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文化育人功能,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班人。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高校哲社项目(编号:2020SJA0460),南京工程学院党建与思政教育研究项目(编号: SKLB2020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1-0029-0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在我国进入新时代的当下,高校如何紧跟时代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建设必将成为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和中心工作之一。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包含众多主体,而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在高校文化育人建设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它不仅是高校物质文化的体现,更是校园精神文化传承与体现的重要载体。
新时代高校图书馆如何调整传统工作业务,转向以文化育人主要任务为导向,利用自身的文化资源,开展全方位文化育人活动,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的现状习近平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环境的创新研究收稿日期:2019-05-06作者简介:常春圃(1974-),女,南京工程学院讲师,从事图书馆学研究。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高校图书馆是承载学生教育的重要平台,是实现建设教育强国的中流砥柱,肩负着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根本职责和重要使命,承担着培养大学生的重要责任。
新时代随着信息革命的兴起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普及拓宽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范围,高校图书馆的育人环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一、应用型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应用型高校多数是由原来的示范性和优秀的工程专科学校合并而成的。
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图书馆普遍存在组建时间较短、经费不足、工作服务理念落后和经验不足等问题。
[2]随着高校不断发展,图书馆的各种资源也在逐年增加。
同时,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先进的服务理念不断被引入和应用。
应用型高校图书馆如何进行服务育人创新工作,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读书环境需要优化。
图书馆缺乏功能分区,导致管理混乱。
由于图书馆功能的多样性,很多师生到图书馆不仅是借阅书籍,其中一些是想寻找一个安静的阅读学习场所,另一些是想寻找一个讨论工作、学习交流的平台,他们需要一个既可以说话交流又不影响到他人学习的场所。
由于当前图书馆还只是一个传统的图书借阅场所,没有按照动静进行严格分区,各种功能分区也不够健全,导致寻求阅读学习的师生和交流讨论的师生无法找到适当的场所,相互影响,导致图书馆整体运行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师生学习的需求。
[3]2.查阅文献的环境需要优化。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的功能早已不是简单的书籍文献的存储和读者借阅。
图书馆的馆藏既包括现实的馆藏文献资源,又包括虚拟的电子文献资源。
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部分资源简介1. Springer-LINK(全文)网址1:/app/home数据库介绍:德国施普林格(Springer-Verlag)是世界上著名的科技出版集团, 通过Springer LINK系统提供学术期刊及电子图书的在线服务。
Springer公司和 EBSCO/Metapress 公司现已开通Springer LINK电子期刊服务。
目前Springer LINK按学科分为以下11个“在线图书馆”:生命科学、医学、数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经济、法律、工程学、环境科学、地球科学、物理学与天文学,是科研人员的重要信息源。
Springer-LINK还提供Kluwer电子期刊。
2. ACM(全文)网址1:/网址2:/portal.cfm数据库介绍:ACM Digital Library数据库收录了美国计算机协会(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的各种电子期刊、会议录、快报等文献。
请注意:目前该数据库中大多数内容可看到全文(pdf格式),但有些文献只能看到文摘;各种文献的收录年代范围也不统一,有的收录自创刊起直到当前的最新内容,有的只收录了某几年的内容。
(目前镜像站点网址1正在升级,如无法正常访问,可选择主站点网址2访问,但需要自付国际流量费。
)3. Aerospace & High Technology Database网址1:/htbin数据库介绍:宇航及高技术数据库,是CSA众多数据库中的一个。
美国科学信息出版公司(Cambridge Scientific Abstracts,CSA)出版的剑桥科学文摘包括60多个数据库,覆盖的学科范围包括:生命科学、水科学与海洋学、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以及社会科学。
检索结果为文献的题录文摘信息。
4. BIOSIS Previews网址1:/数据库介绍:BIOSIS Previews由美国生物科学信息服务社 (BIOSIS)出版,是世界上最大的关于生命科学的文摘索引数据库。
试论转型期高校图书馆的改革和发展第9卷第2期2Ol1年1月淮海工学院(会斟学版?教育论坛)V o1.9No.2 JournalofHuaihaiInstituteofTechnology(EducationForum,SocialScienceEdition)Jan.20 11D()1:10.3969/j.issn.1008—3499.2011.02.046试论转型期高校图书馆的改革和发展王文联(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江苏南京2lll67)摘要:近年来,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数字信息资源数量的急剧增长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挑战.在此情况下,高校图书馆在功能和管理上凸显出许多弊病和问题,人本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现代化管理,服务理念等几个方面是高校图书馆在转型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主要工作,在此转型期,高校图书馆应该解决信息资源与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馆藏与流通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的作用,扩展延伸和转化其服务理念.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转型;人本管理;信息资源;计算机网络管理;服务理念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499(20l1)02—0134—04高校图书馆是高等学校事业发展中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字信息技术等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校图书馆从管理理念到思想行为都处于变革之中.身处转型期的高校图书馆必将由原先单一的,传统的"文献检阅场所"向未来的"知识信息集散地"发展,服务宗旨将由"读者第一"导向"传承文化,传播文明".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学校中最为重要的信息资源.中心,其服务任务,服务对象,服务范围,服务方式等各种要素都需要重新定义,为使高校不同层次的读者用户群能快捷高效地获取到各自所需要的信息,转型期的图书馆必须进行改革.本文即对转型期高等学校图书馆改革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一,人本管理的转型所谓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这里的"人"即图书馆员.其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水平适宜的人才结构体系,包括专业结构,年龄结构,智能结构和素质结构.在传统图书馆的转型过程中,图书馆的管理者和图书馆馆员除了应了解各种服务模式和策略外,还要注意对新资源,新技术,新服务的学习,应用和创新.(一)人才培养,人力资源开发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其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方法落后.大多数图书馆认为只要能够进行正常的书刊借还即可,没有必要过多地花费精力围绕图书,读者进行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管理人员的惰性, 使他们不思进取,从而导致图书馆层次滞后.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对高校图书馆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在图书馆构成要素(图书,人员,读者,馆舍,设备,经费,业务技术以及时间,效率,信息,环境等)中,如果没有"人"的要素,图书馆就只是一个"物件",人,人才才是最重要的资源.大学图书馆是集教学,科研为一身的领地,它的服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学术性.针对服务的群体现象,图书馆自身工作人员的素质应与图书馆的水平和层次相适应.许多曾经到过国外图书馆的专家都能深深感到:中国图书馆与发达国家图书馆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信息技术的硬件设施及建筑环境方面,更表现在图书馆员的能力和素质上.传统图书馆更是如此.因此,高校图书馆转型过程中人员管理方面最重要的一个措施是建立全员教育和继续教育培训机制.图书馆需要对馆员开展上岗培训,在岗培训,学校专业设置培训,学校科研课题培训,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轮岗培训和特殊培训,对他们进行专业,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培训,让他们关注,了解当今世界及国内图书馆工作最新动态,并且能够结合本校本馆具体情况,既要提倡一专多能,又要保证专长专用人才的培训,提高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收稿日期;2010—12-04;修订日期:2011-01—03作者简介:王文联(1966一),女,江苏南京人,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馆员,主要从事文献资源建设方面的研究,(E—mail)wangwl@lib.njit.edu.crl.第2期王文联:试论转型期高校图书馆的改革和发展l35(二)岗位责任制,人才尽责制的人文关怀传统图书馆事务单纯,岗位设置也较为单一;高校图书馆工作专业性强,岗位设置针对性强,管理部门齐全,各个工作岗位都有不同的要求.由于人的学识,才能有质的差异性和量的多样性,图书馆管理工作需要结合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具体情况,视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水平的不同,做到人,事的合理配置,因事设岗,因岗设人,人尽其才,各尽其责,充分显示人才,岗位的一致性和协调性,科学地体现优化组织的管理功能.《中国大百科全书》在编纂中有一个原则,即"让最合适的人编写最合适的条目".这一原则也适合图书馆管理工作,"让最合适的馆员担任最合适的工作".转型期的图书馆管理工作方法转化导致了图书馆人员的危机感,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能的职业机会.此时如果采取竞争上岗的模式,图书馆管理工作将会取得满意的结果.因为合适的岗位调动了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竞争的压力挖掘了他们的潜能.因此,高校图书馆转型时期对人员的管理,特别要重视"质才兼备"."质才兼备"的管理人员是高校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质,才犹如两大支柱,共同撑起这一知识大厦,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经过转型,高校图书馆将会发展成为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深切的人文关怀,深厚的人文精神的信息场所.二,信息资源管理的转型传统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仅是本系统师生查阅的图书,甚至还有一些图书层次较低.处在高校转型期的图书馆,既要按照文化典藏的一般规律,建立合理的文献资源库,又要按照高校处在知识经济发展的特殊时期的规律,对文献资源库进行补充和调整. 建立合作性藏书体系,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一)类的协调和增补一个小型图书馆无法满足高等学校众多师生的求知需要.因此,图书馆在剔除内容过时,使用价值减弱的图书时,可以结合合并后的文献信息资源,~,-j- 各类文献进行调查分析,本着需要的原则填补空白. 例如研究生所用图书,特别是科研领地所需的科技报告,专刊,标准,产品标本和法律条文,政府出版物,会议资料,咨询计划书,专题调研报告,人才信息等方面的文献资源.根据学校学科的增设和调整, 重点专业的建设,及时将图书文献订购计划进行协调和补充.随着学校办学层次和水平的提高,社会的发展以及信息载体的变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种类应多种多样,除中文图书外,还应有西文图书;除了大量的印刷型纸质文献,非纸质文献,还应具有光盘,数据库,网络等现代化的文献信息资源.(二)量的扩容和质的整合以往由于条件的限制.图书馆在图书量的分配上缺乏科学性,一般多采取平均主义,统一安排.现在则要根据学校发展的方向和专业的特色,在一定范围,一定领域,对文献量进行控制,复本的多少重新配置.拒借率高的复本量减少,拒借率低的复本量增多,视教学,科研的需要而灵活掌握."整合"一词来源于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赛(HerbertSpencer)的《第一原理》,是指系统整体性及系统核心的统摄,凝聚作用而导致若干相关部分或因素合成一个新的统一整体,并使之构建,序化的过程.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质的整合,就是通过学校的整体规划,将各类图书进行统计,相互协同,有效控制,集成优化,这样通过调配梳理后,单一的藏书模式转换为复合的藏书模式,为教学科研提供强大的知识信息资源库,由原先的"无人问津"变成"门庭若市".图书馆不应再单纯地把藏书量的多少作为服务能力的标志,而是代之以获取和提供信息能力的大小.三,现代化管理的转型这里所说的现代化主要是指计算机,网络在图书馆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图书馆服务理念的转化传统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的概念是很单纯的,无怪乎是"复印机,录音机,照相机"等视听设备和缩微设备的应用.再高级的就是利用几台计算机进行采编.这对于转型期图书馆来说都是低级阶段.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有80以上的大学新建和扩建图书馆,计算机应用从无到有,且使用计算机进行图书的采编,流通和检索.90年代国内外联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已成现实,而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不断与现代通信技术结合,图书馆的概念不断衍生, 虚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电-y=图书馆已成为现代化图书馆的代名词.(一)全面的计算机管理图书馆对计算机管理系统要求基本上有4种:第一,文献资源采编系统.建立基于国家标准的CN-MARC标准数据,通过检索途径查得本馆书目,核准当前所需图书定购状态,追加复本,跟踪订购,确定缺到率和退货率,详细做好个别登录,总括登录和财务帐,为整个图书馆信息资源分布提供各种数据参数.利用联机检索,资源共建共享的技术,在确保本馆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书目分类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情况下,进行分类编目工作,大大地提高了分类编目工作的速度和质量.第二,文献资136淮海工学院(社会科学版?教育论坛)2OI1年1月源借阅管理系统.快捷地准确地指定某种图书的收藏点,及时地处理图书借还及罚款事务,能够审定借阅资格和控制借阅册数,不同读者不同种书的借权, 预约,续借有参数设定,定期统计各种文献借阅数据,该系统能够进行分散一集中的管理,做到各藏书点图书分布的均匀性和突出性.第三,期刊文献管理系统.主要是计算机订购,登记,查询,登到和装订工作一条龙,做到期刊变更的透明度,确保期刊收藏的连续性.第四,文献信息资源检索系统.各系统共享功能以及计算机的严密性,提供了各种检索途径,提高了图书的检索率,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教学科研的所需资料.(二)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转型期大学图书馆发展目标是为读者提供一个网络环境,即读者在任一地点,任意时间都能方便快捷地利用本馆乃至全世界的信息资源,以此获取所需知识.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第一阶段为各种文献载体的数字化,就是用数字化的方法将信息存储的主要形式从纸质载体变成磁性介质上的电磁信号,对文献起到保护作用,另外数字化信息压缩存储空间,改进信息的组织方式,为读者提高检索速度,方便了师生查询各类文献资料.第二阶段是对特色图书资源的建设,每一个图书馆都有各自的特色文献,它们和各校的历史,学科息息相关,应将其馆藏资源重组重建,成为再生特色资源,各尽其职为其专业学科服务,推动特色专业的发展..第三阶段,学科专业资源的建设.各学科专业都建立了自己的教学资料室,图书馆应与其紧密配合,对内了解他们教学的动向,对外了解图书文献出版发行的信息,及时作出反馈,为它们提供完整,全新的信息资源.第四阶段,组织对数据的有效访问和查询.将建立好文献信息资源,通过受控语言(主要包括分类法,主题法,代码系统,引文索引和规范文档),形成概念化标识系统,为读者提供了各种检索途径. (三)实现网络化管理社会是信息的社会,它的记录性,全球性,多元性和多维性无孔不入.物竞天择,优胜劣汰.转型期的图书馆只有加快自动化,网络化的建设,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立足于社会.所谓网络化管理,主要是指利用功能强大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这将导致图书馆的组织结构,服务内容和工作方式发生变化.传统的图书馆作业流程是以图书文献为中心,围绕其加工处理展开,出书周期长,读者服务效率低,而且工作性质单一,工作内容繁琐. 网络化的管理,使得工作性质多样化,工作内容丰富化,服务的方式简单明了化,信息服务高速化,减少了人为条件带来的麻烦.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数据共享形式直接在网络上进行采购分编,将他们转入本馆的网络主页,经过处理进入本馆系统的数据库,完成了文献资源的排架,排片,标引,流通,检索的全过程.建立良好的馆际协作关系:统筹采购,联合编目,网上检索,不仅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还建立了网络资源合作伙伴,实现资源共享功能,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门类齐全的信息资源和多样化的服务.(四)服务理念转化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是"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它主要是针对读者的.转型期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将转变为角度多样化,对象层次化,服务个性化,方法先进化.即由单纯提供文献单元浅层服务向提供文献单元,信息单元,事实和数据,动态信息,综述信息等多元化,深层次转变,实现多样化,全方位的服务;向本科,硕士,博士生,各学科教师科研人员以及更多的网络用户提供不受时空地理条件限制的数字资源检索;根据他们不同的需要,跟踪他们感兴趣的领域内最新发展方向和发展动态,帮助他们获得信息资源;更可以提供变被动为主动的智能化服务,为他们设置e—mail邮件式,网页式,移动式,QQ视频式等多种方法,实现网上信息与用户需求的智能化匹配, 经过若干个数据库的查询,筛选和检索,将获得信息传递给用户.这些所有活动的目的看似服务,实质是衍生了图书馆新的理念,即转型期高校图书馆更应具备它的社会职能:管理知识,拓展信息,传承文化,传播文明.有关调查表明,转型期图书馆的应用功能已经在逐渐发生变化,目前,用户阅览图书的约占6O%,借阅图书的约占30,剩下1O则是会友的.这就使这个封闭的知识宝库,敞开胸怀全方位地吐故纳新,成为一个全新的信息流动场所,成为一个传承文化,传播文明的使者.转型期高校图书馆只有具有新的管理理念,创新的管理方式才能适应高校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在这改革过程中要将新的资源,新的服务,新的技术全面整合,将信息资源数据库从简单的检索工具转化为知识发现工具.参考文献:[1]于呜镝.图书馆管理学纲要[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2][美]沃伦.B.希克斯,阿尔玛.M.蒂林.现代图书馆管理IN].李新乐,汪少敏,译.北京:数目文献出版社, 1998.[3]吴慰慈,邵巍.图书馆学概论IN].北京:数目文献出版第2期王文联:试论转型期高校图书馆的改革和发展】37[4][5][6][7]社,i985.刘效敏.人本原理下的图=持馆自主管理[J].大学图=情报学刊,1999(1):27—28.潘永祥.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小议[J].北京:高校图fs馆学刊,1990(3)一1991(4):1—3.孟惠玲.当前图书馆有待思考的问题[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0(1):16—17.朱江岭,等.虚拟图书馆与网上信息检索[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83刘二灿.基于共享的异构数字化资源整合[J].情报杂志,2004(1):8I-82.[9]周春霞,李淑敏,黄涛.等.转型期图书馆服务一从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的过渡[J].大学图=馆,2O06(2):76—78.[1o]何黎明.试论转型期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开发[J].江西图=挡馆学刊.2007(3):32—33.OntheReformandDevelopmentof CollegeLibraryintheTransformationPeriodWANGWan—lian(Library,NanjingInstituteofTechnology,Nanjing21l167.China)Abstract:Disadvantagesandproblemsconcerningfunctionandmanagementemergedinthe transformationperiodofcollegelibrary.Human—orientedmanagement,informationresourcemanagement,modernization management,andserviceconceptionarerequiredinthereform.Libraryinthetransformationperiod shouldsolvethecontradictionbetweeninformationresourceandteachingandresearch,fully playtheroleofbookcollectionandinternetinformation.KeyWords:library;transformation;human—orientedmanagement;informationresource;computernet—workmanagement;serviceconception(上接第130页)[73[83[9]p;p(责任编辑:秦海明实习编辑:汪单华)袁艺芳.政府部门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分析要点探究[J].信息网络安全,2009(4):74—76.李艳.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四大体系[J].通信企业管理,2008(1):76.盂薇.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103[11]2007..蒲晓哗.中国电子政务安全管理问题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7.王欢喜.电子政务环境下电子文件信息安全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4.ProblemsandSolutionsofE-?governmentInformationSecurityWANGYAN,.(1.Dept.ofInformationManagement,NanjingUniversity.Nanjing210093.China;2.SchoolofHumanityandSocialscience,ChangzhouInstituteofTechnology,Changzhou21 3002,China)Abstract:Therearemacroscopicandmicrocosmicmanagementproblemsintheinformation securityofE—government.StrategiestOsolvethoseproblemsareproposedintermsofmechanismconstruc tion,infra—structuredevelopment,lawandregulationconstruction,andinformationsecurityconscious ness.Keywords:E—government;informationsecurity;managementproblem;strategy(责任编辑:秦海明实习编辑:汪单华)。
新教师教学综合论坛图书馆作为高校文献的信息中心,是为科研服务的重要机构。
目前信息资源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大学生在校期间如能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而这个良好开端是从图书馆新生教育开始的,高校针对新生入馆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让新生尽快了解和熟悉图书馆的各种文献资料和信息资源以更好的引导他们利用图书馆。
通过新生入馆教育能够使得大学生对图书馆的功能进一步了解,为将来利用图书馆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新生入馆教育的重要性1.让读者了解图书馆,为新生利用图书馆的馆藏文献打下基础。
高校图书馆是一个丰富的资源宝库,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有相当数量的中学并没有设置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服务在我国也比较有限,导致许多大学生进入高校之前对图书馆的概念十分模糊。
新生入馆教育通过介绍图书馆的概况、各项规章制度、馆藏情况等基本情况,让同学们对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有初步的了解,可以为其合理有效的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打下良好的基础。
2.让读者了解开架书库的借阅流程,为开架书库的优化管理奠定基础。
开架借阅是读者利用图书馆的主要方式,因其缩短了读者与文献的距离,使图书资源得到广泛的开发和利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了馆藏利用率。
把握好新生入馆教育,对解决开架借阅带来的高校图书馆乱架问题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从而保障图书馆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更好的、高质量的服务。
3.让读者学会利用图书馆资源,培养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是决定大学生是否能顺利适应大学生活的主要因素。
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要有良好的信息素质。
信息素质是指人们知道何时需要信息、需要何种信息并能够快速获取信息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只有拥有良好的信息素质,我们才能在纷繁杂乱的信息海洋里迅速获得需要的信息资源。
新生入馆教育帮助读者了解图书馆馆藏分布和服务内容,掌握文献检索和利用方法,激发新生热爱图书的热情,培养其主动利用图书馆的能力。
二、新生入馆教育的形式新生入馆教育的方式可以是内容丰富且多种多样如专题讲座、多媒体宣传、发放读者手册、实地参观、现场讲解等。
赏析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摘要: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是典型的由方盒子组成的现代建筑,其造型庄重大气,很好地体现了图书馆朴实肃穆的气质。
此外,该图书馆也是绿色建筑,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地源热泵的应用,既为广大师生创造了舒适的阅读学习环境,又实现了节能环保。
但是,该图书馆在功能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中庭的浪费。
关键词:图书馆、造型、功能对于高校而言,图书馆无疑是广大师生自学和进行学术交流的最佳场所。
因而,图书馆在高校中往往成为标志性建筑,其标志性一般都体现在位置、造型和功能上。
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位于整个学校的中心地带,它既是学校礼仪性入口和功能性入口轴线的交点,又连接着学校各大教学楼和学生宿舍。
这样的交通规划是有很大的必要性的,因为在大学里,学生主要都是通过自学和交流而获得知识,而图书馆不仅能为他们提供资料,还为他们创造了安静的学习环境,所以图书馆是学校里最有凝聚力的场所,其交通位置必须便于到达且易于疏散。
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在环境景观方面也是独占鳌头,它东邻波光粼粼的天印湖,南望郁郁葱葱的方山,山水之色尽融其中,加上建筑周围的草地、树木、鲜花和行人,形成了一幅优美和谐的画面,读者在畅游书海的同时还能欣赏美景,这样怡人的读书环境怎能不吸引人呢,此外,该图书馆位于圆形基地之上,四周都是坡地顺势而下,这虽然让读者行走多费了一些力,但似乎隐约暗示了欲踏上学习之路必先克服诸多困难的含义。
这也不失为对图书馆的建筑内涵的独特诠释。
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的场地设计是较为合理的,其造型也多受称赞。
该图书馆整体呈方形,由多个方盒子变换组合而成。
设计者的设计理念是一堆随意堆放的书籍,寓意其为知识的海洋。
但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艺术欣赏从来没有固定的答案,因此,设计者所希望表达的理念不一定能够被所有人理解,但是尽管如此,该图使馆的造型无疑是给了很多人以美的体验。
首先,从其形态来看,其组成元素(方盒子)较为简单,但方盒子的组合方式却不简单,从不同的角度看该图书馆都会感觉到其较为强烈的体块变化和虚实对比,而且,其回字形平面和圆形基地的组合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方圆之说,方形体态即端正又朴实,让人从造型上就能感觉到其价值取向;其次,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外立面通体为加上部分暗红色装饰和部件,还有石材的运用,与其方正的接近黑色的深灰色,造型相辅相成,形成了一种非常庄重肃穆的氛围,衬托出严谨治学的文化内涵;再次,该图书馆在主入口的处理上也是比较恰当的,设置在二层的主入口由一个大阶梯与地面连接,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创造一种气势,更加突出图书馆的大气和它在学校的地位。
作者: 黄凌云
作者机构: 南京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67
出版物刊名: 科技资讯
页码: 196-196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5期
主题词: 公共图书馆 信息资源建设 问题 完善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在我国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新形势下,给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公共图书馆站在有利于推动"人才强国"战略的背景下,大力加强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努力提升服务。
该文以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当前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强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提出完善措施。
赏析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
摘要: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是典型的由方盒子组成的现代建筑,其造型庄重大气,很好地体现了图书馆朴实肃穆的气质。
此外,该图书馆也是绿色建筑,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地源热泵的应用,既为广大师生创造了舒适的阅读学习环境,又实现了节能环保。
但是,该图书馆在功能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中庭的浪费。
关键词:图书馆、造型、功能
对于高校而言,图书馆无疑是广大师生自学和进行学术交流的最佳场所。
因而,图书馆在高校中往往成为标志性建筑,其标志性一般都体现在位置、造型和功能上。
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位于整个学校的中心地带,它既是学校礼仪性入口和功能性入口轴线的交点,又连接着学校各大教学楼和学生宿舍。
这样的交通规划是有很大的必要性的,因为在大学里,学生主要都是通过自学和交流而获得知识,而图书馆不仅能为他们提供资料,还为他们创造了安静的学习环境,所以图书馆是学校里最有凝聚力的场所,其交通位置必须便于到达且易于疏散。
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在环境景观方面也是独占鳌头,它东邻波光粼粼的天印湖,南望郁郁葱葱的方山,山水之色尽融其中,加上建筑周围的草地、树木、鲜花和行人,形成了一幅优美和谐的画面,读者在畅游书海的同时还能欣赏美景,这样怡人的读书环境怎能不吸引人呢,此外,该图书馆位于圆形基地之上,四周都是坡地顺势而下,这虽然让读者行走多费了一些力,但似乎隐约暗示了欲踏上学习之路必先克服诸多困难的含义。
这也不失为对图书馆的建筑内涵的独特诠释。
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的场地设计是较为合理的,其造型也多受称赞。
该图书馆整体呈方形,由多个方盒子变换组合而成。
设计者的设计理念是一堆随意堆放的书籍,寓意其为知识的海洋。
但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艺术欣赏从来没有固定的答案,因此,设计者所希望表达的理念不一定能够被所有人理解,但是尽管如此,该图使馆的造型无疑是给了很多人以美的体验。
首先,从其形态来看,其组成元素(方盒子)较为简单,但方盒子的组合方式却不简单,从不同的角度看该图书馆都会感觉到其较为强烈的体块变化和虚实对比,而且,其回字形平面和圆形基地的组合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方圆之说,方形体态即端正又朴实,让人从造型上就能感觉到其价值取向;其次,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外立面通体为加上部分暗红色装饰和部件,还有石材的运用,与其方正的接近黑色的深灰色,
造型相辅相成,形成了一种非常庄重肃穆的氛围,衬托出严谨治学的文化内涵;再次,该图书馆在主入口的处理上也是比较恰当的,设置在二层的主入口由一个大阶梯与地面连接,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创造一种气势,更加突出图书馆的大气和它在学校的地位。
图书馆是属于实用型建筑,所以相对于造型的美观来说,其功能的实现所占比重应该是要大一些的。
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是一座绿色建筑,这主要体现在它所采
用的地源热泵系统。
相对于空调系统来说,地源热泵系统有高效节能,稳定可靠,无环境污染,一机多用,维护费用低,使用寿命长,节省空间等诸多优点。
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正是利用这样一种环保的制冷供暖系统为读者创造了一个夏凉冬暖的阅读环境的,这是值得借鉴的。
另外,该图书馆的幕墙和外窗全部采用LOW-E玻璃,门窗一直是建筑保温隔热性能的一大缺口。
LOW-E玻璃的传热系数比普通玻璃三分之一还小,因而其保温隔热性能能比普通玻璃优良的的问题,而且其通透性也为室内提供了足够多,解决了大面积的玻璃幕墙能耗大
的光线,尤其是对大面积房间的采光更加有利。
大面积的玻璃幕墙还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阳光强烈的天气容易造成室内眩光,这对以阅读为主的图书馆是很不利的,但是,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通过自身体块的凹凸形成了自遮阳模式的遮阳系统,基本解决了室内眩光问题,还为建筑外立面创造了丰富的光影效果。
大面积的通高中庭错落有致的电梯
但是,也正是在功能上,该图书馆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图书馆现有馆舍面积3万多平方米,共分五层,总阅览座位2500多席,主要集中在二、三、四层,门厅位于第二层。
从整个流线布局来看都是比较合理的,室内设计也有出彩的地方,比
如说交通构件的设计,当读者进入二楼的门厅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三台错落布置的电梯,呈阶梯状排列的电梯增加了其美观性,玻璃材质的运用也比
一层平面图二层平面图
较好看。
当然,最出彩的莫过于中庭的设计,贯通四层楼的中庭使得图书馆内部很有气势,但是最大的问题也出在这里。
设计者设计中庭的目的可能是为了体现图书馆的开放性,其愿景虽好却没想到反而为图书馆带来了更大的后患。
首先,就实际使用情况来看,中庭的使用率极低,只起到了交通的作用,设计者当初考虑的提供给读者交流的场所的目的并没达到;其次,太浪费面积,中庭占用了几百平米的室内使用面积只是使图书馆内部看起来更有气势而已,这对于图书馆来说是得不偿失的;第三,中庭造成的最严重的问题是噪声干扰,由于各阅览室都布置在中庭周围,所以门厅处的读者来来往往的噪声就可以通过中庭肆无忌惮的传至阅览室,严重破坏了阅览室的安静氛围,影响了读者的学习心情。
从以上三点来看,贯通四层的中庭这种牺牲功能来造就美观的设计实在是不值得称道。
还有一个比较浪费的地方就是图书馆的庭院,该图书馆回字形的平面形成了一个中心庭院,这个庭院本也是考虑用作读者交流的场所,但是据说是因为管理的原因而封闭了,使得读者可望而不可即,从而造成了浪费。
不过,庭院本身的设计也是有问题的,面积这么小且四周都被高达五层的建筑围合着的庭院,读者也不太会愿意去,加上其本身也没
有什么特别的景致和设计,也实在不能吸引人。
可见,设计者在设计这些开放空间时考虑得还是不够周全,才造成了大量的灰空间。
总体来说,南京工程学院的图书馆还是比较受师生们欢迎的,在他们心中,图书馆已成为了学校的标志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