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深圳市天文台为例浅析7种天文科普方式

以深圳市天文台为例浅析7种天文科普方式

以深圳市天文台为例浅析7种天文科普方式
以深圳市天文台为例浅析7种天文科普方式

以深圳市天文台为例浅析7种天文科普方式

杨培强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广东深圳518040

【摘要】摘要:以深圳市天文台的天文科普工作为例,介绍了目前开展天文科普工作常用的7种方式,并分析了各种天文科普方式的特点。

【期刊名称】科技风

【年(卷),期】2016(000)007

【总页数】1

【关键词】天文;天文科普;微信公众号

1 天文科普的意义及现状

科学知识的力量不仅是科学本身,还在于科学知识传播得深度与广度。2012年8月21日,第28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北京召开,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致辞明确指出“应该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教育在科学普及中的重要作用。”

做好天文科普工作,更快更广的传播天文知识,一方面可以为未来天文学的研究发展打下更广泛的群众基础,积蓄更多的人才力量;另一方面,也可以遏制封建迷信思想在公众当中的传播。“2011年超级月亮”、“2012年世界末日”等造谣事件反映出天文科普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

目前,与广泛的天文科普对象和需求相比,天文科普的主体和资源还相对薄弱。但随着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天文科普的方式正变得丰富多样起来。

2 天文科普的7种方式

目前,从各天文科普工作单位的工作内容来看,开展天文科普的方式主要分为传统类天文科普方式和新媒体类天文科普方式两大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