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课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2
13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一东欧剧变东欧剧变指从1989年开始,东欧的那些社会主义国家从社会主义制度变成资本主义制度。
二、苏联解体(1)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2)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3)标志:1991年,《阿拉木图宣言》的发表(4)时间:1991年(5)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改变(6)影响:结束了美苏对峙的局面,标志两极格局的结束(7)启示:(1)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2)改革必须防止颠覆性错误;三、正确认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不能说明社会主义运动已经失败,只是表明苏联模式的失败,社会主义运动运动遭遇了重大挫折。
中国的发展表明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
注意1:“八一九事件”只是加速了苏联解体,他不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注意2:根本原因又叫主要原因、重要原因。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中考题1◆(2012·东营)在评论某次改革时,一学者风趣的说:“太冷了,本想弄点木材烤烤火,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给烧了。
”据此推断,他针对的是()A.赫鲁晓夫改革 B.匈牙利改革 C.戈尔巴乔夫改革 D.捷克斯洛伐克改革2◆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实质是(D)A.市场经济体制确立B.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崩溃C.政治版图发生重大变化D.社会制度发生改变3◆(2010·营口)1992年,国内一旅游团要出国旅游,在旅游行程表中不会出现的国名是A.法国 B.苏联C.意大利 D.英国4◆(2010·新疆)1991年12月25日,红蓝白三色旗取代了镰刀锤子红旗,这标志着苏联的解体。
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赫鲁晓夫的改革C.斯大林模式的影响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5◆(2010·南宁)1991年底,克里姆林宫上空的镰刀锤子红旗降下,代之而起的是白蓝红三色旗。
与这一现象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CA.欧盟建立B.东欧剧变C.苏联解体D.赫鲁晓夫下台6◆(2010·福建宁德)1991年,超级大国苏联解体。
第13课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同步练习及答案历史:第13课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同步训练(岳麓版九年级下)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于课前)1.独⽴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它的成员国有()A.3个B.10个C.11个D.12个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独联体”及相关的历史知识。
“独联体”的成⽴过程是:1991年12⽉7⽇,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三国领导⼈叶利钦、克拉夫丘克和舒什克维奇在明斯克会晤,叶利钦提出成⽴“独⽴国家联合体”的构想,得到另两位领导⼈的赞同。
12⽉8⽇,在布列斯特郊区别洛韦⽇森林的⼀个别墅⾥,三国领导⼈签署了《关于建⽴独⽴国家联合体的协议》,最初有11个成员国组成,1994年3⽉格鲁吉亚正式加⼊,独联体成员国达到了12个。
答案:D2.东欧剧变开始的时间应该是()A.1953年B.1985年C.1989年D.1991年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主要历史时间的记忆和理解。
1953年是赫鲁晓夫当选苏共中央第⼀书记的时间。
1985年是上⼀节课中匈⽛利卡达尔改⾰的时间,⽽1991年是苏联解体的时间。
东欧开始剧变是在1989年下半年开始的,东欧各国社会制度发⽣变化,国家名称也开始改变。
答案:C3.填空:(1)⾯临国内经济、政治危机的东欧各国,⼜受到_________改⾰和西⽅“_________”的严重影响。
从_________年下半年开始各国共产党、⼯⼈党纷纷丧失政权,_________也随之发⽣变化,国家名称也改变了。
(2)_________年苏联发⽣了“⼋⼀九”事件,俄罗斯联邦共和国总统_________实际掌握了国家⼤权。
12⽉,俄罗斯11个原加盟共和国领导⼈共同发表了《_________》,_________宣告解体。
思路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东欧剧变的直接原因,⼽尔巴乔夫改⾰和西⽅的“和平演变”,开始剧变的时间“1989年”,以及社会制度的改变。
(2)本题主要考查苏联解体的具体时间。
第13课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80年代东欧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1989年东欧剧变东欧各国国名的变更戈尔巴乔夫改革加剧了社会危机 1991年“819”事件叶利钦《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的签署《阿拉木图宣言》的发表苏联解体①引导学生分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进程及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以及全面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②综合政治学科和中国现代史的相关内容,比较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培养学生比较问题的能力。
③鼓励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归纳苏联从建立到解体的历史演变历程,培养学生纵向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看历史影像资料等感知东欧剧变的过程,概况,从而理解东欧剧变的实质,正确认识东欧剧变的原因。
②运用直观教学法,了解苏联解体的过程;用问题导学法和探究法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以及应从中吸取的历史教训。
③引导学生在学习教材有关内容的同时,观察当今的国际形势,培养学生观察世界形势,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从而正确把握历史发展方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力量遭受重大挫折,但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有曲折的。
②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教训是深刻的我们要吸取其教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重点难点重点:苏联解体的过程难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教学过程课前引导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形势发展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是怎么回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为什么会解体?这正是本课我们所要了解的知识。
新课教学一、东欧剧变时间:20世纪80年代末表现:各国共产党、工人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国名也更改了。
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①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什么?②东欧剧变的原因有哪些?③80年代东欧各国问什么会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④戈尔巴乔夫改革对东欧剧变产生了什么影响?⑤什么叫“和平演变”?你知道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有哪些手段吗?⑥有人说,东欧剧变完全是西方“和平演变”的结果。
第一节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一、东欧剧变1.东欧剧变的实质和三个阶段1989年至1990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急转直下的政局变化,令全世界为之瞠目。
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在东欧的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六国,政权纷纷易手,执政四十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均下台成为在野党(其中民主德国统一于联邦德国;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于1992年3月在大选失败后下台;南斯拉夫在经历近一年之久的内战后,于1992年4月最终分裂为五个独立的共和国)。
伴随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在经济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剧变后的东欧各国,已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2. 东欧剧变的三个阶段在东欧剧变的过程中,各国虽然因情况不同而呈现着某些不同的变化特点,但大体上都经历了相同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其特征表现为党内外的反对派相互呼应,向执政党施加压力甚至提出挑战,时局严重动荡不安。
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长期以来,东欧国家始终未能解决好政治、经济体制中和政策上存在的问题,官僚主义乃至腐败现象没有得到纠正和铲除,经济发展迟缓甚至趋于停滞,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缺乏改善提高。
由此导致群众的严重不满和失望,执政党失去了领导核心的凝聚作用。
第二阶段,其特征表现为执政党对反对派无原则的妥协退让。
这不仅使反对派得以扩大势力,也势必导致广大群众的思想混乱,以至局面完全失控。
经过第二个阶段,第三个阶段的出现便成为不可避免的了。
还有,在东欧剧变的过程中,美苏等的外部影响也起了极为重大的作用。
2.东欧剧变的主要原因东欧国家的剧变不是偶然的,它是各国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剧变的原因有四个方面:第一,关于历史原因。
二战后,东欧八国(南、阿、匈、捷、保、波、罗、民主德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依靠苏联的支持和援助实现的。
麻栗坡县天保口岸学校驾驭式自主高效课堂导学案
年级九班级姓名科目历史制作人审批
13课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一、课前预习要求
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并思考课文P73页“思考与讨论”和试完成课后“参与园地”练习。
二、学习目标(1—2分钟)
1、了解和掌握东欧剧变的原因和过程,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及后果,和苏联解体的原因和经过等内容。
2、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启示的讨论,培养将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的能力。
3、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个复杂曲折的过程。
重点:苏联解体的原因
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其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三、导学指导与检测(10分钟)
1、认真看书,注意结合目标圈划、标注知识要点。
2、依据导学案再次读书,独立完成导学案。
1、苏联建立的时间:
2、列宁为恢复国家经济而采取了政策,多种经济并存,取得良好效果。
3、斯大林建立体制,使苏联成为工业大国,但也有很多弊端。
4、经过改革,改革,均未触及苏联模式的根本。
四、合作探究与检测(20分钟)
(一)东欧剧变:
1、什么叫东欧剧变?其实质是什么制度转变为什么制度?
东欧剧变,又称苏东剧变、东欧大革命、东欧民主化。
西方社会也称为1989年革命。
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西方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
最先在波兰出现,后来扩展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前华沙条约组织国家。
这个事件以苏联解体告终,一般被认为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各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性质发生改变,由社会主义制度转变为资本主义制度。
2、东欧剧变后,政治版图有哪些重大变化?(P72页)
3、结合71页阅读广场,你觉得东欧剧变的原因有哪些?(P72页)
(二)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的解体:
1、从经济上、政治上、外交上列举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并(结合73页小字部分)思考会带来什么后果?:
2、列举苏联解体的步骤:
①加盟共和国的独立;②新联盟条约的签订;③“八·一九”事件。
五、当堂练习(13—14分钟)
1、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
(即“参考园地”第2题)
苏联解体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具有决定性和根本性的意义。
内因是指苏联国内各种矛盾的发展和激化,外因是指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但是和平演变之所以奏效,关键原因还是处在苏联内部,真是因为苏联传统模式(计划经济模式)已经过时又迟迟得不到更新,进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内部危机日渐加重。
再者,苏联共产党的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推行了错误的路线,导致了改革的失败。
2、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哪些经验教训?
(参考答案:①走社会主义道路要符合本国国情②不能照搬别国的成功经验。
③要想进行社会改革,首先要进行经济改革。
④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⑤警惕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进行的“和平演变”。
)
3、现在世界上还有多少个社会主义国家?了解一下它们目前的发展状况。
中国,越南,老挝,朝鲜。
古巴。
除了中国外,其他的几个应该说都很落后。
4、P73页“思考与讨论”
苏联国家体制将面临重大变化,而且意味着对民族分裂活动的让步和认可。
苏联瓦解的开始。
(四)达标测试(选择题)
1、1964年被迫下台的苏联领导人是()
A勃列日涅夫 B赫鲁晓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2、苏联解体表现了()
A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B“斯大林模式”的失败
C列宁主义的失败 D社会主义没有前途
3、下列对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全面否定和谴责斯大林 B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C改革带来的矛盾日益突出 D改革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政治经济体制
4、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执政时的相同之处有()
①全盘否定或谴责斯大林②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③使苏联中央集权得以加强④引起国家的混乱和政局动荡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
5、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哪个领域()
A政治 B经济 C军事 D外交
6、戈尔巴乔夫改革后的苏联政体是()
A无党制 B一党制 C两党制 D多党制
7、八·一九事件后得以控制苏联全局的俄罗斯领导人是()
A赫鲁晓夫 B戈尔巴乔夫 C叶利钦 D普京
8、苏联解体的标志是()
A波罗的海三国独立 B国名改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
C“八·一九”事件 D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
9、苏联是20世纪的一个大国。
下列关于苏联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 20世纪30年代,工业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C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D存在时间为1917年---------1991年
同学们,通过以上的学习,你还有哪些困惑?写下来,我们一起解决。
我的收获(知识建构、感悟、学习方法、课堂表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