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尿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格式:ppt
- 大小:707.50 KB
- 文档页数:16
导尿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导尿术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无菌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的方法。
主要目的是为尿潴留患者放出尿液,以减轻痛苦;协助临床诊断和治疗等。
导尿术使一项侵入性操作,执行该操作时,有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如尿道黏膜损伤及出血、尿路感染、虚脱、误入阴道等,要注意预防,如不慎发生,应正确处理。
尿道黏膜损伤及出血原因(1)导尿时患者紧张、害怕,插导尿管时可出现尿道括约肌痉挛,易发生尿道黏膜损伤。
(2)操作者插导尿管动作粗暴,或因技术不熟练,反复插管引起尿道黏膜损伤。
(3)导尿管型号不合适或质地僵硬,插管前没有充分润滑,置入时易引起尿道黏膜损伤。
(4)男性患者尿道长,有两弯(耻骨下弯和耻骨前弯)、三狭窄(尿道内口、膜部和尿道外口)的解剖特点,易发生尿道黏膜损伤。
(5)有些男性患者伴有前列腺肥大增生,前列腺部尿道狭窄,插入导尿管易致损伤。
(6)患者自行拉扯或患者翻身、活动时导尿管过度牵拉,造成尿道损伤。
(7)气囊导尿管插入深度不够,气囊部分未进入膀胱即向气囊内注水,胀大的气囊压迫后尿道。
(8)严重尿潴留的患者大量放尿,膀胱内突然减压,使黏膜急剧充血、出血。
2. 临床表现患者主诉尿道疼痛,伴局部压痛,排尿时加重。
可见尿道出血,解血尿,甚至发生会阴血肿。
有些患者伴有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并发感染时,出现尿道流脓或尿道周围脓肿。
3. 预防(1)操作者应熟练掌握导尿术的操作技能和相关解剖生理知识、严格按规程操作。
(2)操作者认真评估患者,了解患者有无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或其他尿道病变。
导尿前耐心解释,保护患者隐私,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取得患者的配合。
(3)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粗细合适、质地柔软的导尿管。
(4)插管前充分润滑导尿管,插管时动作轻柔,切忌强行插管。
对于前列腺增生肥大、下尿路不全梗阻的患者,插管者用左手将阴茎提起与腹壁成60°角,右手稍用力可用润滑止痛胶或灭菌石蜡油5~10ml从导尿管末端注入,边插边注射润滑剂,易获成功。
导尿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一、导尿术并发症(一)尿道黏膜损伤1.原因(1)导尿时病人情绪高度紧张,插导尿管时出现尿道括约肌痉挛,易发生尿道黏膜损伤。
(2)操作者插导尿管动作粗暴,或因技术不熟练,反复插管引起尿道黏膜损伤。
(3)导尿管型号不合适,或质地僵硬,插管前没有充分润滑。
(4)男性病人尿道长,有两弯(耻骨下弯和耻骨前弯)、三狭窄(尿道内口、膜部和尿道外口)的解剖特点,易发生尿道黏膜损伤。
(5)有些男性病人伴有前列腺肥大增生,前列腺部尿道狭窄,插入导尿管易致损伤。
(6)使用气囊导尿管时,导尿管未进入膀胱或刚进入膀胱,即向气囊内注水,肿大的气囊压迫后尿道引起损伤。
2.临床表现病人主诉尿道疼痛,伴局部压痛,排尿时加重。
可见尿道出血,甚至发生会阴血肿。
有些病人伴有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
3.预防和处理(1)导尿前耐心解释,缓解病人紧张情绪。
(2)根据病人情况选择粗细合适、质地软的导尿管。
(3)操作者应熟练掌握导尿术的操作技能和相关解剖生理知识。
(4)插管时动作应轻柔,切忌强行插管,充分润滑导尿管。
对于前列腺增生肥大的病人,遇插管有阻力时,从导尿管末端快速注入灭菌石蜡油5-10ml,借助其润滑作用将导尿管迅速插入。
(5)插管时延长插入长度,见尿液流出后继续前进5cm以上,气囊充液后再将尿管轻轻拉回至有阻力感处,避免尿管未完全进入膀胱,气囊充液膨胀压迫损伤尿道。
(6)发生尿道黏膜损伤时,轻者无须处理或采用止血镇痛治疗,严重损伤者,根据情况采取尿道修补等手术治疗。
(二)尿路感染1.原因(1)无菌导尿用物未达到无菌要求。
(2)操作者未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使细菌侵入尿道和膀胱。
(3)导尿过程中发生了尿道黏膜损伤,破坏了尿道黏膜的屏障作用。
(4)插导尿管时误人阴道,拔出重新插时没有更换无菌导尿管。
(5)所采用的导尿管粗细不合适或质地太硬。
2.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膀胱刺激征,病人主诉尿频、尿急、尿痛。
尿常规结果示有红细胞、白细胞,尿培养可有阳性。
导尿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导尿操作指的是通过插入导尿管将尿液引到容器中进行排尿,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
然而,不正确的导尿操作可能会导致一些并发症发生,如尿道感染、尿道创伤、尿流出问题等。
因此,预防和正确处理导尿操作的并发症至关重要。
一、导尿操作并发症的预防:1.选择适当的导尿管尺寸:导尿管的尺寸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来确定,选用合适尺寸的导尿管可以减少尿液引流时的刺激和创伤。
2.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导尿操作应在无菌环境下进行,医务人员应戴好无菌手套,避免操作时的交叉感染。
3.规范导尿过程:操作前,需告知患者导尿的过程和目的,以减轻其紧张情绪;选择适合的体位,通常是仰卧位;导尿过程中应避免过度牵拉或移位患者,以防止导致导尿管脱落和尿道创伤。
4.定时更换导尿管:长时间留置导尿管会增加尿道感染的发生率,因此,应根据患者情况定期更换导尿管。
二、导尿操作并发症的处理:1.尿道感染的处理:导尿后,如果患者出现尿道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等),应怀疑尿道感染的可能,应尽快进行相应的检查并给予抗生素治疗。
2.尿道创伤的处理:如果导尿操作中出现了尿道创伤,应立即停止导尿并将尿道伤口缝合,必要时可进行尿道吻合术。
3.尿流出问题的处理:在操作过程中,有时可能出现尿液无法顺利流出或仅排出少量尿液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导尿管堵塞、褶皱或积聚在导尿袋中的尿石阻塞等原因引起的。
此时,应立即检查导尿管和导尿袋,清除阻塞物,确保尿液顺利排出。
除了以上的处理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措施可用于预防和处理导尿操作的并发症,如:1.加强护理:对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注意对导尿管周围皮肤的清洁和护理,避免感染和皮肤损伤的发生。
2.增加液体摄入量:增加患者的液体摄入量有助于稀释尿液,减少尿液中的刺激物质,从而降低尿道感染的风险。
3.提供足够的安慰和支持:由于导尿操作可能会带给患者不适和不安,医务人员在操作中应提供足够的安慰和支持,使患者能够放松并配合操作,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导尿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一)尿路感染1.原因:(1)无菌技术不符合要求、细菌逆行侵入尿道和膀胱。
(2)技术不熟练,导尿管插入不顺利而反复多次插管。
(3)所采用的导尿管受细菌污染。
2.症状:主要症状为尿频、尿急、尿痛,尿液检查可有红细胞、白细胞,细菌培养可见阳性结果。
3. 预防及处理:(1)用物必须严格灭菌,插管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轻柔,注意会阴部消毒。
(2)当尿路感染发生时,必须尽可能拔除导尿管,按医嘱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二)尿道出血1. 原因:(1)尿道黏膜损伤。
(2)凝血机制障碍。
(3)严重尿潴留导致膀胱内压升高的病人,如大量放尿,膀胱内压突然减压,使黏膜急剧充血、出血而发生血尿。
2. 症状:导尿术后出现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
3. 预防及处理:(1)对有尿道黏膜充血、水肿的患者,插管前充分做好尿道润滑,尽量选择口径较小的导尿管,操作轻柔,尽量避免损伤。
(2)插入导尿管后,放尿不宜过快,第一次放尿不超过1000ml。
(3)镜下血尿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如血尿较为严重,可适当使用止血药。
(三)虚脱1. 原因:大量放尿,使腹腔内压力突然降低,血液大量滞留腹腔血管内,导致血压下降而虚脱。
2. 症状:病人突然出现恶心、头晕、面色苍白、呼吸表浅、全身出冷汗、肌肉松弛、周身无力、往往突然瘫倒在地,有的伴有意识不清。
3. 预防及处理:(1)对膀胱高度膨胀而又极度虚弱的病人。
第一次放尿不超过1000ml。
(2)发现病人虚脱,应立即取平卧位或头低脚高位。
(3)给予温开水或糖水饮用,意识不清用手指掐压人中、内关、合谷等穴位。
(4)如经上述处理无效,应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并立即通知医生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