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镇总体的规划共18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1.95 MB
- 文档页数:106
x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xxxx镇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十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规划背景 (4)第一节区域概况 (4)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 (4)第三节土地利用特点 (4)第四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5)第二章规划目标及土地利用调控指标 (7)第一节总体规划目标 (7)第二节土地利用调控指标 (7)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9)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9)第二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优化 (11)第四章主要用地安排 (12)第一节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 (12)第二节统筹建设用地 (13)第三节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14)第四节土地整治 (15)第五章土地用途分区与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16)第一节土地用途分区 (16)第二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19)第六章近期用地安排 (22)第七章村级土地利用控制 (23)第一节村级土地利用控制 (23)第二节加强乡(镇)级土地利用宏观调控 (28)第八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29)第一节法律措施 (29)第二节行政措施 (29)第三节经济措施 (30)第四节公众参与 (30)前言一、规划目的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强化土地用途管制,合理保障各行业合理用地需求,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利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
二、规划原则(一)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以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为根基,按照稳定和提高农业基础地位的要求,立足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科学合理地配置土地资源。
(二)坚持严格保护耕地。
规划修编是以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为根基,按照稳定和提高农业基础地位的要求,立足解决农村民生问题,严格保护耕地。
(三)强化土地宏观调控性,控制与弹性操作相结合。
按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加强和改进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增强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于不符合公共利益要求的土地利用活动需要进行刚性控制,对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不可预见性和不可观测性的要灵活控制。
大方县鸡场乡总体规划(修编)(2010—2030)第一部分:文本2010年12月六盘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目录第一章总则....................................................................................................................................... - 1 - 第二章乡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 2 - 第三章乡域城镇体系规划............................................................................................................... - 2 - 第四章镇区总体布局规划............................................................................................................... - 5 - 第五章公用工程设施规划............................................................................................................... - 6 - 第六章环境规划............................................................................................................................... - 9 - 第七章防灾系统规划..................................................................................................................... - 10 - 第八章近期建设规划..................................................................................................................... - 11 - 第九章实施保障措施..................................................................................................................... - 12 - 第十章附表..................................................................................................................................... - 12 -第一章总则第一节规划背景为适应鸡场乡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总体规划作为政府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能,加强规划建设管理,合理利用土地,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原《大方县鸡场乡总体规划》已经不能满足鸡场乡的发展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特制定《大方县鸡场乡总体规划(修编)(2010—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乡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八月目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2006—2020年) (1)前言 (1)第一章土地利用现状 (2)第一节××乡基本情况 (2)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 (2)第二章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5)第一节土地利用原则 (5)第二节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5)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 (7)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7)第二节土地利用布局调整 (8)第四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12)第一节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12)第二节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措施 (12)第五章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16)第一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16)第二节城镇建设用地 (16)第三节农村居民点 (17)第四节独立建设用地 (18)第五节节约集约用地 (19)第六章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保障 (21)第六章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 (21)第七章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22)第一节土地生态环境保护 (22)第二节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22)第八章土地综合整治 (24)第一节土地综合整治目标 (24)第二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安排 (24)第三节农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安排 (25)第四节土地综合整治保障措施 (26)第九章土地用途分区 (30)第一节土地用途分区与管制 (30)第二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37)第十章村土地利用控制 (40)第十一章近期用地安排 (40)第十二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42)附表 (4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人民政府二0一0年八月前言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更好地统筹××乡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辖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依据《××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及本乡镇社会经济条件和发展规划,组织编制了《××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更好的指导祥福镇的城乡建设,科学、合理、经济地利用土地,促进镇域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实现城镇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成都市城乡规划条例》等制订《青白江区祥福镇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本规划是青白江区祥福镇镇域范围内的城乡建设指导性文件。
第二条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两规合一、突破层级,区域统筹、城乡一体,两化互动、四态合一”的思路,积极协调祥福镇与区域城市及城市产业功能区的关系,合理确定镇域发展目标与战略,保护和彰显地域特色,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以产业拓展区、创新示范区、城市有机体为城镇发展目标,高起点、高标准打造城乡协调发展,充满活力的祥福镇。
第三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2005);4、《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0]36号;5、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6、《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设部);7、《成都市城乡规划条例》(2010);8、《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9、《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1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11、《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2007);12、《成都市小城镇规划建设技术导则(试行)》(2009年);13、《“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规划建设导则》(2010年);14、成都市《关于重点镇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配置标准的指导意见(试行)》;15、《青白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16、《青白江分区规划》(2007-2020);17《青白江区城乡统筹发展规划》(2013);18、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规划文件。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大力实施城镇化战略,实现XX镇以工业兴镇、以产业强镇的发展目标,充分发挥XX镇的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加快镇区建设步伐,尽快完善城镇功能,改善城镇人居环境,综合协调城镇各项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对《XX镇总体规划(2000—2010年)》进行修编。
本次总体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其中近期:2010~2012年。
第二条XX镇总体规划范围为:镇行政辖区(包括镇区在内的45个行政村),总面积54.7平方公里,实际总人口34074人。
镇区规划范围115.15公顷。
第三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村镇规划编制办法》建村[2000]36号3、《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4、《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1995.6.29)5、《河北省城市规划条例》(1991.6.8)6、《河北省村镇规划技术规定》冀建乡[1995]220号7、《河北省建制镇规划强制性内容编制技术导则(试行)》冀建村[2003]249号8、《河北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8);9、《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10、《河北省建设厅关于开展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冀建村[2004]387号;11、《XX县志》;12、《XX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13、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14、XX镇提供的当地社会经济、村镇建设、设施配置等方面的资料;。
第四条规划原则1、坚持城镇个体与区域整体综合协调的原则。
2、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
3、注重规划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统一。
4、坚持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的原则。
5、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6、贯彻节约土地,合理使用土地的原则。
7、坚持村镇建设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的原则。
8、注意环境保护,严格控制污染,做好防污治污工作。
9、注重景观建设,塑造新颖整洁的小城镇面貌。
目录第一部分总则 (3)第一条规划背景 (3)第二条规划依据 (3)第三条规划原则 (3)第四条规划期限 (3)第五条规划范围 (3)第二部分镇域总体规划 (4)第一章发展目标与策略 (4)第六条城镇发展的SWOT分析 (4)第七条发展总目标与策略 (4)第八条产业经济发展目标与策略 (4)第九条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目标与策略 (5)第十条城镇空间发展目标 (5)第二章区域镇村体系规划 (5)第十一条区域居民点发展策略规划 (5)第十二条区域镇村体系结构与等级规模结构 (6)第十三条区域镇村公共设施规划 (6)第十四条区域镇村道路设施规划 (7)第十五条区域镇村公共设施规划 (8)第十六条区域镇村基础设施规划 (8)第三部分镇域总体规划................................................................................................................... 10 第一章镇区用地空间布局规划. (10)第十七条镇区用地布局结构 (10)第十八条镇区居住用地规划 (10)第十九条镇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十条镇区镇区工业用地和仓储用地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十一条镇区住房和公共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某某总体规划文本第1页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满足某某镇发展和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需要,促进某某镇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合理有序、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某某镇总体规划一经批准,成为指导某某镇范围内各项城市建设的法律依据。
在镇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三条本规划基本依据包括以下标准和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2000年);(5)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6)《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7)《广东省中心镇规划指引》(2003年);(8)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及2015年发展规划纲要;(9)五华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五华县人民政府,1997年);(10)五华县某某镇小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项目申报资料;(11)某某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12)文葵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13)大都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14)某某镇政府工作报告(2004.4);(15)某某镇各部门提供的相关资料。
第四条规划原则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远近结合,适当超前原则;3、以人为本的原则;4、统筹协调的原则。
第五条指导思想1、充分发挥优势,加快城镇发展;2、遵从城市经济发展规律和空间生长演变机理;3、保持和强化城镇空间形态结构的整体性和合理性;4、挖掘城镇特色,塑造城镇形象,提高城镇品位;5、建设人居环境优良的生态型城镇。
第六条规划范围1、|镇域规划的范围指某某镇行政区划内的全部用地(包括原文葵镇和大都镇),共246.74平方公里。
2、镇区规划包含某某居委、司前居委、万塘、福江、蓝田、龙中、三江、吉程、半田、学少、青江、伏溪等村或该村部分地段9.2平方公里.(包括2.1平方公里的预留发展用地)第七条规划期限近期年限为2005-2010年,远期年限为2011-2020年。
镇未来十五年总体规划框架镇未来十五年总体规划框架放眼2030年,榆树实现“吉北区域性中心城市”暨“哈长城市群中心节点区”这样的目标,应须全力推进榆五“一带双核”战略,通过打造“榆五工业产业带”这条轴线,建设榆树城和五棵树滨江新城,使各类发展要素在轴线两端的榆树、五棵树快速集聚,随着“两个中心”辐射半径日益拓展,终而形成相连接的整体区域。
此预期的五棵树滨江新城,在产城融合动力的推动下,要实现以农业现代化和特色农业资源为基础,以新兴工业产业为主导,以滨江旅游为第一特色产业的松花江畔魅力宜居城市。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0:55:35;区域涵盖五棵树、刘家、先锋,总面积488平方公里,总人口27万,城区面积3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超过90%。
至2020年的“十三五”期间,五棵树要充分依托区位优势和现代资源禀赋及产业基础,牢牢把握“扩权强镇”有利契机,推行镇区合一模式,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松花江畔生态型小城市,区域要涵盖五棵树、刘家两镇,总面积达到365平方公里,总人口达到18万,城区面积达到2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75%以上,要建成平方公里的西南新区,滨江新城雏型基本形成。
要推进人口和区域服务功能向中心城区集聚。
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公共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能力和集中供热、燃气普及率以及城区绿化、人均绿地等各项指标全面提升;要推进工业产业向“榆五轴线”集中。
在“榆五产业带”上,玉米化工、生物医药、机械加工、新型能源、农业物流五大园区初步形成;要推进特色旅游产业在松花江沿岸系统开发。
初步形成以松花江为基础,以湛江寺为核心,以“关东文化”、“松江文化”、“萨满文化”、“清真文化”为内涵,以“五棵树小烧”、“五棵树干豆腐”、“五棵树回族特色餐饮”、“纯江鱼”为旅游资源品牌,以江心岛、水上乐园、码头、渡口、农家乐为景区的“aaa”级旅游产业,带动商贸、餐饮、交通等第三产业全面发展。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镇域发展战略 (2)第三章镇域镇村体系规划 (3)第四章城乡统筹发展规划 (4)第五章镇域旅游发展规划 (6)第六章城镇职能、性质和规模 (7)第七章镇区总体规划布局 (8)第八章镇区综合交通体系与道路广场规划 (9)第九章空间管制规划 (11)第十章镇区绿地系统与景观系统规划 (11)第十一章镇区基础设施规划 (12)第十二章防灾规划 (15)第十三章近期建设规划 (16)第十四章实施规划的措施建议 (21)第十五章附则 (22)第一章总则第1条中央“十二五”规划明确强调: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同时指出: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
鼓励各地探索相关政策和办法,合理确定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的规模。
城镇化发展战略是新时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举措。
第2条河南省重点镇健康有序的发展,河南省政府在提出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的战略之后,又从全省107个省级重点镇中选出30个重点镇进行示范建设,为眉县XXX镇发展提供良机。
第3条XXX镇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区域旅游服务,依据本地经济发展特点,依托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风景资源和本地特有的汤峪温泉,建成一批以宾馆、度假村为主的旅游服务设施,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接待区,经济实力有很大的提高,第三产业发展速度显著提高,迅速显现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第4条XXX镇农民人均收入增长幅度大,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速度快、效益好、潜力大、后劲足的良好态势,为XXX镇的发展带来机遇和契机。
以下文本中划线部分为强制性条文。
第5条规划主要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4)《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2002)(5)《城镇规划编制办法》(2006)(6)《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建设部)(1994)(7)《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设部)(2002)(8)《镇规划标准》(9)《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2009—2020)》(10)《关中城市群建设规划(2006-2020)》(11)《陕西眉县汤峪口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12)《眉县县域村庄布局规划(2007—2020)》(13)《2010年XXX镇镇政府工作报告》(2010)(14)《眉县县志》(15)眉县、XXX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第6条规划期限与范围1、规划期限:2011-2020年近期:2011—2015年远期:2016—2020年2、规划范围:(1)规划区范围:本次规划区范围与XXX镇镇域行政范围一致,总面积264平方公里,人口约3.9万人。
镇村庄规划方案范例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不断完善,但对农村地区的规划却相对滞后。
为了推动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我们制定了____年镇村庄规划方案。
二、总体目标1. 实现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村社区;2. 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农村地区的土地、水资源;3.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4. 增加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便利性;5.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三、重点任务1. 城乡结合部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城乡结合部规划,发展农村产业和农民工就业,提升农民收入。
加强农村土地保护,在城乡结合部划定建设边界,控制蔓延式建设,保护农田和农民的生活环境。
2. 村庄规划与改造对现有的农村村庄进行规划和改造,打造宜居的农村环境。
加强道路和交通设施建设,改善农民交通状况;完善水、电、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庄的生活便利性;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更多的学校、医院、公园等,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3. 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保护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活用水需求。
修建、改造农田水利工程,提高灌溉水利设施的效率,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防止农田水浪费。
4. 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保护湿地、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
开展农田面源污染治理,促进农药、化肥的减量、清理和管理;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推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
5. 农村经济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农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提高农民收入。
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提供贷款和风险保障,促进农村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6. 农村文化建设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激发农民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建设文化设施,如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等,提供文化娱乐场所。
四、实施措施1. 完善政策体系,制定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农民投资农村发展;2. 加强土地管理,保护农田和农民的土地权益;3. 强化农村规划管理,加强对建设项目的审查和监督;4. 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种植和经营水平;5. 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供融资支持和风险保障;6. 配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7. 强化农村环境保护,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
镇域总体规划一、镇域土地利用规划(一)土地资源的分类评价和建设控制要求花源镇土地资源按适建性要求和上层次规划空间管制要求评价,大体上可分为三类,即严控建设用地、限制建设用地和按规划可建设用地。
1、严控建设用地:主要指①镇内金马河两侧50米,杨柳河两侧20米,其他小河渠两侧各5米的绝对生态控制区;省道川藏公路两侧各20米的区域和省道成乐大件路两侧20米的区域,镇域内的500kV 高压走廊75米,110kV高压走廊25米,35kV高压走廊20米范围区域;高压输气管两侧各50米的区域。
上述区域除道路、桥梁、园林建筑小品之外,不得进行其他性质的建设。
②镇域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应按照土地法进行保护控制。
③其他重要设施和单位,按规定需要划定严控建设区域的,按相关要求控制。
2、限制建设用地:主要指①镇内金马河因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划定两侧300米的建设控制区,在建设控制区内各类建设活动应进行严格审批,容积率不大于0.05,绿地率不低于55%,建筑层高不超过2层;②水厂水源卫生防护带,花源镇水厂水源为地下水源与地表水相结合,地下水源地取水井影响范围内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和施用有持久性或剧毒的农药,不得修建渗水厕所、渗水坑、堆放废渣或铺设污水管渠道,并不得从事破坏深层土层的活动。
在水井30m的范围内,不得设置渗水厕所、渗水坑、粪坑、垃圾堆和废渣堆等污染源,并建立卫生检查制度。
地表水水源杨柳河在取水点周围半径100m的水域内,严禁捕捞、停靠船舶、游泳和从事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活动,并应设有明显的范围标志。
取水点上游1000m至下游100m的水域,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其沿岸防护范围内不得堆放废渣,不得设立有害化学物品仓库、堆站或装卸垃圾、粪便和有毒物品的码头,沿途农田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及施用持久性或剧毒的农药,不得从事放牧等有可能污染该段水域水质的活动。
排放污水时应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和《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的有关要求,保证取水点的水质符合饮用水源水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