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的成分及应用
- 格式:docx
- 大小:3.16 MB
- 文档页数:8
第18卷第2期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V o l.18N o.2 2000年6月 Jou rnal of Fo shan U n iversity(N atu ral Science Editi on)Jun.2000文章编号:100820171(2000)022*******芦荟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邓军文(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广东佛山528000)摘要:芦荟含有蒽醌类化合物、多糖、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多肽,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对多种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文章综述了国内外芦荟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
关键词:芦荟,化学成分,药理中图分类号:S59 文献标识码:A芦荟是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肉质草本植物。
它种类繁多,加上变种达1000种以上。
芦荟原产于非洲南部热带地区的野生植物,热带、亚热带也有大量分布。
芦荟品种间的形状和性质差异很大,有的像高大的乔木,如高背芦荟、非洲芦荟;有的很矮小,高度仅有3c m,如珍珠芦荟;在叶形大小、叶重、叶肉及其有效成分的变化差异非常之大,相差百倍、上千倍。
芦荟本身耐炎热、耐干旱、怕低温而不耐阴湿。
芦荟作为一种天然药用植物,至少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芦荟作为生药,在我国已应用1000余年。
据资料记载,芦荟从唐朝开始,由西域传入,当时作为治疗刀伤、烫伤和烧伤药物,在民间广泛流传使用[1~11]。
1 芦荟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在最近几十年,在国内外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对芦荟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大大加快。
经研究得知芦荟的化学成分已达160种之多,其有效成分达72种以上[1~11]。
它主要含有蒽醌类化合物、多糖、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多肽、多种微量元素等有效化学成分。
1.1 蒽醌类化合物蒽醌类化合物是酚类化合物,遇空气和阳光,这些酚类化合物极易被氧化成黑褐色。
芦荟中的蒽醌类化合物是芦荟的活性成分中最主要部分,包括有芦荟大黄素甙(A lo in)、芦荟大黄素(A loe2em odin)、芦荟大黄酚(Chnysophanal)、蒽酚等20余种成分。
新鲜芦荟的作用与功效新鲜芦荟(Aloe vera)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源自于地中海地区,被广泛用于各种保健和美容产品中。
它具有丰富的营养素和天然活性成分,因此在药用和美容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新鲜芦荟的作用与功效包括治疗伤口和烧伤,促进消化和排毒,改善皮肤健康,缓解疲劳和增强免疫力等。
新鲜芦荟的主要活性成分是Aloin,它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菌的作用。
当芦荟叶片被切开时,会流出透明的芦荟胶,其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维生素E、芦荟多糖、氨基酸和酶类等成分。
这些成分具有保湿、修复和抗衰老的功效。
此外,新鲜芦荟还含有芦荟乳液,它是一种黄色的液体,具有消炎、杀菌和止痛的作用。
首先,新鲜芦荟对于治疗伤口和烧伤非常有效。
芦荟胶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它可以增加胶原蛋白的合成,并加速皮肤细胞的再生。
同时,芦荟胶还具有凉爽和镇痛的功效,可以缓解疼痛和瘙痒感,保护受伤处免受细菌感染。
因此,将芦荟胶直接涂抹在伤口或烧伤处,能够快速减轻疼痛、促进愈合,预防感染。
其次,新鲜芦荟对于促进消化和排毒也有显著的效果。
芦荟胶中的芦荟多糖具有保护胃肠道黏膜的作用,可以减缓胃酸的分泌,改善胃肠道的消化功能。
此外,芦荟还能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防止便秘。
另外,芦荟胶中含有一种叫做芦荟乳液的物质,它有助于清除体内的毒素和废物,提高排毒能力。
第三,新鲜芦荟对于改善皮肤健康有很好的效果。
芦荟胶具有天然的保湿功效,它能够迅速渗透到皮肤深层,补充水分并锁住水分。
此外,芦荟胶中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是天然的抗氧化剂,能够中和自由基的活性,减轻皮肤的氧化损伤。
而芦荟胶中的酶类物质能够促进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加速角质层的更新,使皮肤更加光滑柔软。
此外,新鲜芦荟还可以缓解疲劳和增强免疫力。
芦荟胶中的多糖和芦荟乳液能够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减少自由基对身体的伤害,从而缓解疲劳和延缓衰老的进程。
另外,芦荟还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作用,能够增强免疫力,预防感染和疾病。
芦荟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芦荟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具有广泛的功效与作用。
它被广泛用于药用、保健和美容等领域。
其主要成分包括芦荟大黄素、芦荟大黄皂苷、芦荟醇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下面将详细介绍芦荟的功效与作用以及食用方法。
1.芦荟对消化系统的健康具有良好的作用。
芦荟含有丰富的芦荟大黄素和芦荟酶,具有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胃肠液分泌、改善胃肠道消化吸收的功能。
它可以帮助消化和吸收食物,预防和缓解胃肠道问题,如胃酸过多、便秘、胃炎等。
2.芦荟对免疫系统的增强有显著的效果。
芦荟中的多糖类物质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可以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
同时,芦荟中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有助于清除自由基,减少细胞的氧化损伤,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3.芦荟能够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芦荟中的芦荟醇和芦荟大黄素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抗炎和镇痛的作用。
它可以应用于治疗烫伤、晒伤、创伤等皮肤问题,也可以外用于治疗痤疮、湿疹等皮肤病。
4.芦荟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
芦荟中的芦荟素和芦荟大黄素等成分可降低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含量,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有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此外,芦荟中的芦荟大黄素还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有助于降低血压。
5.芦荟对糖尿病具有调节作用。
芦荟中的芦荟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以减少胰岛素的阻抗,提高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改善糖尿病的症状。
6.芦荟还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芦荟中的芦荟大黄素和芦荟酚等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和抗转移的作用,可以阻止癌细胞生长和扩散,抑制肿瘤的发展。
现在介绍一下芦荟的食用方法:1.生食:将芦荟切开后直接食用。
鲜芦荟具有保湿润肤、排毒养颜的效果。
但是鲜芦荟的外层有苦汁和黄色物质,需要进行剥皮处理,否则会影响食用口感。
2.喝芦荟汁:可以将鲜芦荟剥皮后用搅拌机搅碎,榨取芦荟汁饮用。
鲜芦荟汁具有润肠通便、降胆固醇等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新鲜榨取的芦荟汁要及时饮用,因为其含有活性成分容易挥发掉。
芦荟的化学成分与开发利用摘要芦荟是多年生百合科草本植物,叶片厚实多肉,富含多种活性物质。
芦荟中的化学成分有160多种,其中分离出70余种有效成分,鉴定了48种成分,并确定了主要成分的含量。
作为一种集药食、保健、美容和观赏于一体的经济植物,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芦荟的应用价值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芦荟的开发利用将得到产业化发展。
本文对芦荟的化学成分及其开发利用做一综述介绍,展望芦荟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芦荟;化学成分;开发利用目录1概述 (2)2芦荟的化学成分 (2)2.1蒽醌类 (2)2.2糖类 (3)2.3氨基酸 (3)2.4有机酸 (3)2.5矿物质与微量元素 (3)2.6活性酶及其他 (3)3芦荟的开发利用 (4)3.1芦荟开发利用概况 (4)3.2 芦荟的观赏价值 (5)3.3芦荟叶的利用 (5)3.4芦荟美容化妆品 (5)3.5芦荟保健食品 (5)3.6芦荟的药用 (6)4小结与展望 (6)参考文献 (7)芦荟本是热带、亚热带沙漠植物,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肉厚汁多的特点。
原产地在亚洲、地中海沿岸,种植芦荟最适宜地理条件为沿海地带,因为,在沿海地带生长的芦荟能充分吸收海风丰富营养,同时高温和强光有效浓缩芦荟叶内的各种功效成份。
现许多国家的沿海地区都有人工引种芦荟,中国海南省最早实现大面积人工种植,并成立了金芦荟生物工程公司,广东省雷州半岛近年也推广种植。
芦荟品种繁多,已发现的芦荟种类有500种以上,其中最有药用及保健价值的有:库拉索芦荟、木剑芦荟、好望角芦荟、索科特芦荟;其中库拉索芦荟是保健常用的芦荟,也是世界上销量最大的芦荟。
芦荟生长成熟期一般三年以上(指从苗种植至成熟收成期),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惊人的修复受损能力,芦荟的神奇功效,正缘于它这种强大的生命力和修复受损能力[1]。
芦荟集医疗、美容、保健、观赏于一身的神奇植物,素有“多备良药”、“天然美容师”、“植物医生”、“万应良药”、“家庭医生”等美称。
芦荟的功效和作用
芦荟,又称为“万能草”,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于药物与保健品的制作中。
芦荟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下面将详细介绍。
首先,芦荟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芦荟中含有芦荟素、芦荟甙等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抗炎作用,能够帮助清除体内的病毒和细菌,并加速炎症的消退。
因此,芦荟可以用于治疗口腔炎、牙周炎、湿疹等炎症性疾病。
其次,芦荟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芦荟中还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可以增加肠道的蠕动,促进排便,预防和缓解便秘问题。
同时,芦荟中的芦荟素还能够刺激肠道的蠕动,增强肠道的排毒功能。
此外,芦荟还具有解毒养颜的作用。
芦荟中的芦荟多糖和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细胞的氧化损伤,延缓衰老,保持肌肤的光滑和弹性。
此外,芦荟还可以舒缓皮肤,减轻烧伤、创伤等外伤后的疼痛和红肿。
最后,芦荟还具有排毒养颜的作用。
芦荟中的芦荟素和芦荟多糖可以促进肝脏的新陈代谢,帮助肝脏排除体内的毒素,减轻肝脏的负担,改善肝功能。
肝脏是人体的重要解毒器官,保持肝脏的健康对于整个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另外,芦荟还可以促进胆汁的分泌,帮助消化和吸收脂肪,有助于减肥和美容。
综上所述,芦荟能够清热解毒、润肠通便、解毒养颜、排毒养颜等多种功效和作用。
因此,芦荟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制剂、保健品和化妆品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药用和保健植物。
但需要
注意的是,芦荟具有一定的副作用,过量或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腹泻、腹痛、脱水等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芦荟时应遵循医嘱和正确用法用量。
制作芦荟胶的应用原理芦荟胶是由芦荟叶中提取的一种黏性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芦荟胶的制作与应用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芦荟的成分和特性:芦荟胶主要由芦荟叶中的黄褐色胶体组成,其中含有75种以上的营养物质,包括活性物质如多种维生素、酶、氨基酸等。
芦荟胶具有黏性、保湿、抗炎、抗菌等特性,能够帮助皮肤保持水分、舒缓肌肤炎症,并且对创伤愈合有促进作用。
2.芦荟胶的提取方法:芦荟胶的制作一般是通过芦荟叶的切割、搅拌、浸泡等处理工艺来提取。
首先将新鲜芦荟叶收集起来,去除表面的刺,然后将芦荟叶剥掉外层的皮,取出其中的胶液。
胶液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如搅拌、离心、过滤等,使得其中的固体物质去除,留下纯净的芦荟胶液。
3.芦荟胶的应用于皮肤护理:芦荟胶被广泛用于各类皮肤护理产品,如面霜、洗面奶、乳液等。
其原理在于芦荟胶具有保湿的作用,能够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水分膜,保持皮肤水分不被蒸发,从而防止皮肤干燥。
同时,芦荟胶还有抗炎、抗菌的特性,可以舒缓肌肤炎症,减少细菌感染,促进创伤的愈合。
4.芦荟胶的应用于伤口治疗:芦荟胶被广泛用于治疗创伤、烧伤、溃疡等伤口。
其原理在于芦荟胶中含有酶“芦荟激酶”,能够促进纤维蛋白溶解和胶原合成,从而提高伤口愈合的速度。
另外,芦荟胶还能够舒缓伤口疼痛,减少炎症反应,起到抗菌的作用,从而预防伤口感染。
5.芦荟胶的应用于消化系统保健:芦荟胶还可以用于调理消化系统,预防和缓解胃炎、胃溃疡等胃肠道问题。
其原理在于芦荟胶中的黏性物质具有增加胃黏液分泌的作用,可以保护胃黏膜,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
此外,芦荟胶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促进排便,改善便秘问题。
综上所述,芦荟胶的制作和应用原理主要是通过提取芦荟叶中的胶液,利用其黏性、保湿、抗炎、抗菌等特性来进行皮肤护理和伤口治疗。
同时,芦荟胶还可以用于调理消化系统,促进消化和改善胃肠道问题。
芦荟胶凭借其天然、安全、有效的特性,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必备的保健品和化妆品原料。
芦荟的天然活性成分及药用价值研究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芦荟的两类活性成分——蒽醌类化合物和芦荟多糖类物质,分别对其做了进一步的医疗价值分析,并综合了当今一些研究成果。
同时也简单介绍了芦荟的药用价值。
关键词:芦荟;活性成分;药用价值一.引言芦荟属(学名:Aloe)通称芦荟,原产于地中海、非洲,为独尾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据考证的野生芦荟品种300多种,主要分布于非洲等地。
这种植物颇受大众喜爱,主要因其易于栽种,为花叶兼备的观赏植物。
可食用的品种只有六种,而当中具有药有价值的芦荟品种主要有:洋芦荟、库拉索芦荟、好望角芦荟、元江芦荟等。
本文主要介绍芦荟中的活性成分,并对芦荟的药用价值进行研究和分析。
二.芦荟中的天然活性成分(一)蒽醌类化合物蒽醌类化合物是芦荟有机活性成分中的最主要部分,包括芦荟大黄素甙(也称芦荟素)、芦荟大黄素、芦荟大黄酚、异芦荟甙、B-芦荟甙、后莫那特芦荟甙、芦荟泻素、芦荟霉素、芦荟素A、芦荟苦素、芦荟酊、芦荟醚酊、芦荟宁、芦荟黄质、芦荟皂甙、芦荟大黄酚甙、芦荟蒽酚、芦荟槲皮素、芦荟乌辛等20余种,其中芦荟大黄素甙是最基本的成分之一,它在芦荟中大量存在,不很苦,有致泻作用,但致泻性较弱,只有当芦荟大黄素甙被氧化后,即转化为芦荟大黄素时,不但其苦味增加,而且致泻功能也明显增强.据国外医学报导,芦荟甙是在人体内寄生菌作用下,水解为芦荟大黄素,这种芦荟大黄素,刺激肠壁蠕动,而对小肠无影响,同时由于渗透压改变,有利于肠道内废物排除,从而达到刺激性缓泻,这种刺激泻下作用对便秘和痔疮有特殊疗效,特别是对老年性便秘,治疗效果明显。
具有增进食欲,健胃和缓泻的功能。
芦荟素A、芦荟苦素、芦荟醚酊等具有抗肿瘤作用。
从芦荟中提取羟基蒽醌衍生物和蒽酚衍生物,体外实验证明,对不同肿瘤细胞具有强大杀伤作用。
对L929及Y99,肿瘤细胞株,有明显杀伤活性,本实验证明,从芦荟中提取蒽醌类物质,对肿瘤细胞有显著杀伤活性,为芦荟在临床上治疗各种癌症,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芦荟的主要成分以及药理作用一、稳定化芦荟凝胶成份:木质素、芦荟酸、皂素、蒽醌、芦荟素、肉桂酸醌、芦荟苷大、芦荟大黄素、异芦荟苷、大黄素、蒽、酚、大黄根酸。
二、维生素:维生素B1、叶酸、维生素B2.维生素C、烟酰胺、维生素E、维生素B6、维生素A胆碱、B-胡萝卜素。
三、无机元素:Ca。
四、单糖和粘多糖:纤维素、aoldonentose、葡萄糖、L-鼠李糖、苷露糖、术糖。
五、酶:氧化酶、脂酶、淀粉酶、Aliinase、过氧化氢酶。
六、必需氨基酸:赖氨酸、亮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
一泻下在所有的大黄苷类泻药中,芦荟的刺激性最强,在泻下的同时伴有显著的腹痛和盆腔充血,严重时可引起肾炎。
芦荟的主要作用部位在大肠,对小肠无促进蠕动作用。
二促进愈合对人工创伤鼠背芦荟有促进愈合功效,对人工结膜水肿的兔芦荟可缩短治愈天数。
芦荟浆汁制剂对皮肤创伤、烧伤以及x线局部照射均有保护作用。
三其他1.抗癌芦荟提取物对肉瘤Sl80和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
2.抗真菌芦荟水浸剂试管内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芦荟有很好的治疗创伤,曾用芦荟水浸物10%溶液于人工结膜水肿的兔,可缩短治愈天数;对人工创伤的鼠背,也有轻度促进愈合的作用。
近年来,以芦荟叶浆汁制成含多糖类聚的凝胶制剂,用于皮肤或其它组织创伤以及烧伤,甚至有人认为可能用于抗绿脓杆菌。
1.解毒消炎芦荟含酚类、芦荟素、芦荟酊、有机酸等成分,对某些细菌、真菌、病毒有一定杀灭作用,对某些呼吸道、消化道炎症有一定的的治疗效果,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肠炎、痢疾等病要辩证的使用,不可盲目以免造成伤害。
2.健胃通便芦荟有增强胃肠功能,增加食欲作用。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者可以吃芦荟,以改善胃肠功能,增强体质。
芦荟还可以泻下通便。
中老年人易患便秘,便秘易加重心脑血管病,造成自身中毒,这时可以吃点芦荟。
芦荟素能增加消化液分泌,促进肠蠕动,一般服后8--12小时即可排便。
3.扶正祛邪芦荟中的粘多糖类物质,有很好的扶正祛邪作用,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芦荟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芦荟(Aloe vera)是一种常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广泛的临床应用。
本文将对芦荟的药理分析以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芦荟的药理作用1. 抗炎作用:芦荟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并促进伤口的愈合。
2. 清热解毒:芦荟中的芦荟素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降低发热症状,减轻疼痛,并对病毒、细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 润肠通便:芦荟中的大黄素可以促进肠胃蠕动,调节肠道功能,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便秘等肠胃问题。
4. 保护肝脏:芦荟中的多糖和黄酮类物质具有一定的保护肝脏作用,可以减轻肝脏损伤,降低肝脏疾病的发生风险。
5. 抗氧化作用:芦荟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以中和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预防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
二、芦荟在临床上的应用1. 外用治疗:芦荟叶中的黄绿素具有较好的愈合作用,可用于治疗烧伤、烫伤、创伤等皮肤问题。
可以将鲜芦荟叶片直接敷在患处,或制成芦荟凝胶、芦荟膏等外用制剂。
2. 内服治疗:芦荟中的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菌和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胃肠道炎症、感冒等疾病。
可以饮用芦荟汁或者口服芦荟胶囊等内服制剂。
3. 美容养颜:芦荟中的多糖类物质具有保湿、抗衰老的作用,可用于皮肤护理和美容养颜。
可以制作芦荟面膜、芦荟喷雾等美容产品。
4. 辅助治疗:芦荟可以与其他药物相互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例如,在放化疗过程中,口服芦荟胶囊可以减轻其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5. 食品添加剂:芦荟具有一定的食品保鲜和防腐作用,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同时,芦荟汁也成为一种受欢迎的健康饮品,在市场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芦荟的用药安全性芦荟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用药安全性相对较高。
但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个别人群慎用: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芦荟制剂。
2. 注意过敏反应:某些人对芦荟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应在使用前进行过敏测试,如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
芦荟芦荟知识芦荟,一种世界各地广泛栽培的多肉植物,被认为有许多药用和美容的用途。
它在中医药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在现代的保健和美容产业中也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关于芦荟的知识,包括其起源、成分、功效和使用方法等。
一、起源与种类芦荟原产于非洲,尤其是地中海沿岸地区。
目前栽培的芦荟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药用和保健的芦荟,另一类是观赏用的芦荟。
观赏芦荟大多外形奇特,叶片多呈蓝绿色,非常适合用于园艺装饰。
而药用芦荟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那种,它的叶片肉质且富含黄胆素。
二、芦荟的成分芦荟叶片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多糖、多酚、有机酸、植物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芦荟多糖和芦荟大黄素。
芦荟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菌消炎、抗氧化等功能;芦荟大黄素则具有润肠通便、减肥美容的作用。
三、芦荟的功效1. 保护肠胃:芦荟中的芦荟素可以刺激胃酸分泌,促进食欲,增加胃肠蠕动,有助于消化和吸收养分。
同时,芦荟中的黄酮类物质还具有抗溃疡和抗胃炎的作用,可以保护胃黏膜,预防溃疡和其他肠胃疾病。
2. 增强免疫力:芦荟多糖具有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预防感染和疾病。
3. 抗氧化:芦荟中的多酚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老化,预防各种慢性疾病。
4. 美容养颜:芦荟中的芦荟大黄素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排除体内垃圾和毒素,使皮肤更加细腻光滑。
此外,芦荟还可以提亮肤色、舒缓炎症、消除痘痘,并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四、芦荟的使用方法1. 饮用芦荟汁:将芦荟叶片剥开,取出其中的芦荟凝胶,搅拌均匀成汁状。
早上空腹时饮用,可以促进肠胃蠕动,清除宿便,排毒养颜。
2. 外用芦荟凝胶:将鲜芦荟叶片剥开,用其中的芦荟凝胶涂抹在脸部或身体上,可以起到舒缓炎症、消肿消痘的作用。
同时,芦荟凝胶还可以作为面膜敷在脸上,保湿滋润。
3. 服用芦荟胶囊或片剂:市面上有许多芦荟胶囊或片剂供选择,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和医生建议来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剂量。
芦荟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首先,芦荟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作用。
芦荟中含有丰富的芦荟
素和芦荟大黄素等成分,这些成分具有很好的抗菌消炎作用,可以
帮助人体清除毒素,净化血液,对于一些皮肤炎症、烫伤、溃疡等
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其次,芦荟还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
芦荟中的芦荟素和大黄素
等成分能够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有助于缓解便秘问题,保持
肠道健康。
此外,芦荟还有很好的美容养颜作用。
芦荟中富含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对皮肤有很好的滋养作用,能够帮助肌肤
保持水分,延缓皮肤老化,减少皱纹和色斑的生成。
关于芦荟的食用方法,一般可以将芦荟去皮切片,然后用清水
浸泡,去除芦荟中的苦味,再加入适量的蜂蜜或者糖浆,制成芦荟
汁饮用。
此外,芦荟还可以用来制作芦荟饮料、芦荟沙拉等,非常
适合夏天清热解暑。
需要注意的是,芦荟虽然有很多的功效,但也存在一定的禁忌。
孕妇、月经期的女性和患有肝肾疾病的人群应慎重食用芦荟,以免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芦荟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非常丰富多样,但在食用芦荟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适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充分利用芦荟的好处,让芦荟成为我们健康生活的一部分。
芦荟的基本介绍范文芦荟(Aloe vera)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百合科芦荟属。
它原产于非洲,但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广泛分布。
芦荟以其独特的外观和药用价值而闻名于世。
它具有长而肥厚的叶子,叶子上有类似尖刺的突起。
芦荟植株通常高达60-100厘米,叶片呈长条状,绿色,含有丰富的黄色汁液。
芦荟在古代就被广泛应用于药用和美容领域。
其药用价值主要集中在叶子上,芦荟叶子中的黄色汁液含有丰富的营养和活性成分,包括蛋白质、多糖、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
其中最具独特药用价值的成分是芦荟素,它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功效。
芦荟在中医传统上被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消化不良,胃炎,溃疡,便秘,痔疮等。
芦荟还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可用于治疗皮肤炎症,痤疮,湿疹等皮肤问题。
此外,芦荟对于减轻烧伤和创伤的疼痛和肿胀也有一定的效果。
现代研究表明,芦荟除了具有药用价值外,还有多种其他用途。
芦荟具有天然保湿功效,能够帮助皮肤保持水分平衡,减少干燥和老化。
其活性成分还可以促进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和再生,有助于治疗皮肤损伤和疤痕。
芦荟还常被用于制作美容产品,如护肤霜、面膜、洗发水等。
其抗氧化和抗炎的特性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天然护肤品。
与传统的化学成分不同,芦荟天然、温和,几乎没有副作用,适合各种肤质使用。
此外,芦荟还可以用于食物、饮料和保健品中。
芦荟汁是一种常见的饮料,富含维生素和益生菌,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消化系统健康。
芦荟还可以用于制作食物调料和草药茶,被认为具有清热解毒、降低胆固醇和血糖的作用。
总的来说,芦荟是一种多功能的植物,具有药用、美容和食品价值。
它在传统医学和现代科学中被广泛研究和应用,是人们重视和喜爱的天然植物。
芦荟的功效与食用基本介绍芦荟是一种常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它被广泛用于医药和保健产品,因为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药用成分,具有许多益处和功效。
以下是关于芦荟的功效和食用的基本介绍:1.护肤美容:芦荟中的多糖和多种氨基酸可以滋润肌肤,保持肌肤的水分平衡,减少皮肤干燥和起皮。
同时,芦荟中的植物固醇和类黄酮成分还可以减少皮肤炎症和红肿,促进伤口的修复和愈合。
2.消炎杀菌:芦荟中含有大量的芦荟素和蒽醌类物质,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真菌的能力。
这些物质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对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和伤口愈合非常有效。
3.抗氧化:芦荟中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和多酚等。
这些抗氧化物质可以中和自由基的活性,减少细胞和组织的氧化损伤,延缓细胞老化,降低患慢性疾病的风险。
4.调节消化系统:芦荟中的芦荟素和芦荟酐可以刺激胃肠黏膜的分泌,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肠胃蠕动,从而提高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此外,芦荟还可以减少胃酸的分泌,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不适。
5.排毒养颜:芦荟中丰富的纤维素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排便次数,帮助排出体内的废物和毒素,保持肠道的健康。
此外,芦荟中的营养物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肌肤的养分供应,使皮肤更加亮丽和健康。
6.免疫调节:芦荟中的多糖和多种微量元素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加白细胞的产生和活性,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预防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芦荟的食用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一般可以分为外部应用和内服两种方式。
外部应用可以使用芦荟的鲜叶直接敷于皮肤上,或者将鲜叶挤出的芦荟汁涂抹在皮肤上,起到保养皮肤和治疗皮肤问题的作用。
内服可以使用芦荟鲜叶制作成汁或者直接食用芦荟鲜叶。
当选择使用鲜叶制作芦荟汁时,需要将芦荟鲜叶洗净,去除外皮,然后切成小块。
接着将芦荟块放入榨汁机中榨汁,将汁液滤出即可饮用。
需要注意的是,芦荟的外皮含有黄色薄液,含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在制作芦荟汁时需要将外皮去除。
《化学信息学》论文题目:芦荟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应用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专业:化学(师范)姓名:麻鹤学号:105703020021任课教师:郭军芦荟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应用摘要:芦荟中含有蒽醌类化合物、糖类、氨基酸和各种有机酸、活性酶、矿物质与微量元素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对免疫系统、愈伤、抗癌保肝、抗菌、抗炎症、抗胃溃疡、降血糖等作用,对其有效成分进行分离和提取,将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也可作为产品质量检测技术的参考,随着芦荟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不断被发现,以及人们的不断探索,其必将在医药、化妆品、食品及美容保健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给社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芦荟化学成分探索研究发展。
芦荟为百合科植物芦荟或同属植物的叶汁干燥品,别名老芦荟、新芦荟、肝色芦荟、透明芦荟、好望角芦荟;夏末秋初将叶自基部切断,收集流出汁液干燥可得 1 。
现在芦荟分布几乎遍及世界各地,在我国沿江地区,也有野生状态的芦荟存在。
芦荟中包含多种具有药理活性和生物活性的化学成分,性寒,味苦。
具有清肝热,通便秘之功效。
现在芦荟及其制品己在医药、美容、保健、食品和其它工业领域(如:染料、农药等)有广泛的研究应用。
本文主要对芦荟的化学成分以及在实践生活中的应用。
1、芦荟的化学成分芦荟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据有关研究资料报道,到目前为止被测知的化学成分已超过160种。
其化学成分又常因产地不同和品种不同而在成分的数量方面表现出差异性,不同的保存条件和加工方法,对芦荟的化学成分也有很大影响,其化学成分主要有:1.1 蒽醌类化合物蒽醌类化合物是芦荟有机活性成分中的最主要部分,在渗出液的干燥物中约占9%—30%。
它包括芦荟大黄素甙,也称芦荟素、芦荟大黄素、芦荟大黄酚、蒽酚等20余种,其中绝大部分属于大黄素型蒽醌,即羟基分布在两侧的苯环上的蒽醌2 。
它是最基本的成分之一,芦荟中大量存在,不是很苦,有致泻作用,但致泻性较弱,只有当芦荟大黄素甙被氧化并转化为芦荟大黄素时,不但其苦味增加,而且致泻功能也明显增强。
芦荟的研究报告芦荟是一种常见的多肉植物,也是传统中医药经常使用的药材之一。
近年来,芦荟的研究备受关注,许多研究报告都指出了其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
首先,芦荟被广泛研究的原因之一是它含有多种活性成分。
研究表明,芦荟中富含多种氨基酸、多糖类、酚类和多种维生素等成分。
这些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等功效,能够帮助清除自由基,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
其次,芦荟的研究还发现了其抗肿瘤作用。
研究表明,芦荟中的某些活性成分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传播,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此外,芦荟还可以增强放疗和化疗的疗效,减轻其对正常细胞的损伤,从而提高肿瘤治疗的效果。
另外,芦荟研究也发现了其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
芦荟中的活性成分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同时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和血糖水平。
这些作用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此外,芦荟的研究还发现了其对消化系统的益处。
芦荟中的活性成分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提高食欲和消化功能。
这对于预防和治疗胃肠道疾病具有一定的作用,如胃炎、胃溃疡、便秘等。
最后,芦荟的研究还发现了其对皮肤的美容和修复作用。
芦荟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和保湿作用,能够保持肌肤的弹性和光泽,预防皮肤老化和色素沉着,同时还可以修复受损的皮肤组织,促进伤口愈合。
综上所述,芦荟的研究报告指出了其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
芦荟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等多种功效,能够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
此外,芦荟还具有抗肿瘤、心血管保护、消化系统调节和皮肤美容和修复等作用。
这些研究结果为芦荟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健康益处。
芦荟的成分及应用《化学信息学》论文题目:芦荟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应用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专业:化学(师范)姓名:麻鹤学号: 1057030200211.3 氨基酸和各种有机酸研究表明:以干物质计算,在芦荟叶片中蛋白质含量约为9.5,芦荟蛋白质经水解后可产生19种氨基酸,其中有些氨基酸如精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等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的必需氨基酸。
而芦荟叶汁中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的组成却比较平衡,因此芦荟被人们誉为21世纪最有希望的保健食品。
在芦荟的根、茎、叶中,含有多种有机酸: 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丁二酸、辛酸、壬烯二酸、月桂酸、十二烷酸、十三烷酸、肉豆蔻脂酸、十五烷酸、十七烷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和棕榈酸等。
这些有机酸大多与钾、钠、钙等离子或生物碱结合,以盐的形式存在。
芦荟所含的有机酸是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中间产物,是芦荟进行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三者代谢联系的重要环节。
1.4 活性酶芦荟鲜汁中,含有多种活性酶。
如: 过氧化氢酶、淀粉酶、氧化酶、纤维素酶、脂肪酶、植物凝血素等。
植物凝血素能附在人体细胞上,激活人体细胞中天然的生长因子,刺激细胞内部反应,促进细胞生长和分裂,加快受伤组织康复和愈合,增强淋巴细胞功能,从而提高人体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提高人体抗感染能力。
白介素是芦荟中的一种重要多肽,其本质也是一种酶,催化免疫系统的生化过程,可促进免疫功能的恢复,增强对多种疾病的抵抗能力,促进身体康复。
1.5 矿物质与微量元素在芦荟生叶汁中检测出多种矿物质与微量元素。
已发现并加以确定的有钾、钠、钙、镁等大量元素以及锌、铜、钡、镍、锗等微量元素,这些元素中,钙、锌、磷、锗特别丰富6。
而芦荟中的锗是以有机态的形式存在的,从芦荟叶汁中提取的抗癌剂A(羟己基锗三氧化物)对于肺癌、肝癌、子宫癌、血液病、肝硬化等都有神奇的效果,世界上有数以万计的癌症患者应用有机锗后,病情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因此芦荟中的有机锗在国外被称为21世纪的“救世主”。
1.6 奇异的“滑水”除了上述数十种无机和有机物质之外,在新鲜芦荟叶子中还有一种不应被忽视的重要成份,这就是“滑水”。
芦荟鲜叶中,水的含量占芦荟鲜叶的96.0-96.5。
据研究,这种水与众不同,它沿着管壁流动时比普通水流速快一倍,是一种“滑水”,在普通水里溶入极少量聚乙烯氧化物极相似的水溶性高分子物质。
“滑水”使芦荟鲜叶中有效成分粘多糖得以被人体迅速吸收,帮人体加速细胞分裂,促进组织代谢,因此药学家们推测,这也许是芦荟能治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2 芦荟的药理作用2.1 对免疫系统作用芦荟具有免疫刺激活性,能增强小鼠对单核细胞增多性李司忒氏菌感染的抵抗力。
芦荟中的抗新体多糖也有免疫调节作用,芦荟大黄素则有免疫抑制作用。
此外,芦荟中某种成分能提高艾滋病患者的免疫能力,并能阻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扩展。
2.2 愈伤作用芦荟胶可用于治疗创伤,促进损伤组织的再生,新鲜芦荟胶液能加快老鼠身上的创伤愈合,并缩短结疤时间。
其作用机制是芦荟胶增加胶原蛋白之间的交联以提高其抗张强度。
用 50%乙醇提取的芦荟某种成分,其沉降液能促进伤口愈合。
2.3 抗癌保肝作用芦荟中蒽醌衍生物抗肿瘤活性,从芦荟中提取羟基蒽醌衍生物和蒽酚衍生物,体外实验证明,对不同肿瘤细胞具有强大杀伤作用。
从芦荟中提取蒽醌类物质,对肿瘤细胞有显著杀伤活性,为芦荟在临床上治疗各种癌症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另有实验结果表明,蒽醌衍生物对小鼠P388白血病有抑制作用。
蒽醌类化合物对白血病P388细胞和DNA、RNA蛋白质合成有一定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艾氏腹小癌细胞呼吸,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白血病P388细胞DNA可能影响细胞呼吸,影响供能系统,从而达到抗癌作用。
实验证明,芦荟煎剂对酒精性肝病具有能恢复肝功能、降低甘油三酯、改善肝脏脂肪变性的作用。
而芦荟中的大黄素和大黄酸可通过对肝线粒体呼吸链电子传递和呼吸链复合体以及对琥珀酸脱氢酶和氧化酶的抑制,使肝细胞糖原及RNA含量明显上升,促进肝血循环,改善肝的供血供氧功能,促进肝细胞的恢复和再生。
2.4 抗菌、抗炎症作用实验证明,芦荟的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葡萄球菌、酿酒酵母米曲霉和木酶等均有抑制作用,且与蔗糖、食盐存在协同抑菌作用。
田兵等通过考查芦荟抗菌作用与蒽醌化合物的关系,得出芦荟苷的抗菌活性明显高于芦荟大黄素,糖基配体的存在能够显著提高芦荟苷的抗菌活性,芦荟苷是芦荟中的主要抗菌活性成分之一。
利用扫描电镜技术进一步证实了芦荟苷能够改变菌体形态和破坏菌体结构的功能。
芦荟具有明显的抗炎症活性。
芦荟素A的抗炎症活性通过治疗大鼠关节炎的角叉菜胶诱发和水肿而得以证实,库拉索芦荟还对糖尿病引起的炎症有治疗作用。
2.5 抗胃溃疡作用芦荟多糖对拘束水应激性溃疡、消炎痛及乙醇引起溃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芦荟素A 按 10mg/kg 静脉给药时,对能抑制幽门结扎大鼠胃液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 shay 溃疡和消炎痛诱导的胃损伤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还能明显地抑制幽门结扎大鼠水浸应激性 11胃损伤。
2.6 抗糖尿病作用芦荟用于糖尿病的防治已有较多的文献记载,其抗糖尿病作用机制包括通过刺激细胞合成或释放胰岛素,对糖代谢酶的调控来平衡葡萄糖代谢,以及增强肌体的免疫力等。
芦荟能增强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大鼠的葡萄糖耐受性,对正常大鼠也有降血糖作用,且降血糖作用缓和而持续时间长。
此外,芦荟还具有改善糖尿病并发症的神经、肾脏病变及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12。
表1 芦荟多糖对正常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x±SD)(n10)组别剂量血糖水平(mU/L)高剂量组 160 4.40±0.44…中剂量组 80 4.96±0.78…低剂量组 40 5.60±0.59‥阴性对照组 2u/kg 4.06±1.01…空白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 6.62±0.62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1… P<0.001 实验结果表明,三个剂量组对正常小鼠血清葡萄糖的降低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高、中、经统计学 t 检验,低三个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阳性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极显著。
2.7 抗衰老作用自由基介导性损伤不仅是众多疾病的发病基础或相关因素,其导致的脂质过氧化也是机体细胞衰老的重要标志。
王莉等研究报道,芦荟多糖ACM对内毒素化大鼠和正常高龄大鼠血清及肝组织过氧化脂质产生影响,其具体实验是将各实验组动物连续灌胃 30天,给予不同剂量 ACM,于实验开始的第 20 天起连续 10 天腹腔注射 K03 肺炎杆菌内毒素LPS,5ug/kg诱发大鼠过氧化脂质产生,对照组均给予生理盐水,测定各实验组动物血清及体内代谢产物丙二醛MDA水平,结果表明口服 ACM 10ug/kg 和 50ug/kg 均能显著降低内毒素化大鼠和正常高龄大鼠血清及肝组织的水平,说明 ACM 具有一定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芦荟中不仅多糖抗衰老,其有效成分黄酮类也有抗衰老成分,据报道,芦荟的抗氧化活性较 a-生育酚强,且 3 年生芦荟抗衰老活性最好。
2.8 其他作用此外,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芦荟还具有泻下、解毒、带血液以及止血活血等多方面作用,是一类应用广泛的天然药用植物。
3 芦荟的毒副作用作为一种保健佳品,芦荟也具有毒副作用。
芦荟所致的中毒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出血性肠炎、里急后重、血便、结肠黑变病、流产等。
此外,也不乏尿少、蛋白尿、血尿等肾脏损害。
如服用芦荟过程中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停药,症状严重的应立即洗胃,也可用鸡蛋清或活性炭解毒治疗。
4、芦荟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离方法4.1 分离由于芦荟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复杂性,而且很多化学成分的性质是非常相近的,因而分离的难度较大,经典的分离方法如有机溶剂分级沉淀法、有机溶剂萃取法等很难分离得到纯净的物质。
现代分离技术如膜技术、色谱方法、电泳法等的出现,使得芦荟有效成分的深度分离成为可能,如有研究人士利用毛细管电泳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碳酸钠-乙腈缓冲溶液和含有磷酸二氢钾和甲醇的线性梯度溶液为流动相分离并鉴定了 12 种蒽醌类化合物。
对于芦荟体内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如多糖和酶类的分离,普遍采用的是凝胶色谱法。
如 QZH 等通过纤维素酶酶解、透析、乙醇分步沉淀、凝胶色谱法从巴巴多斯芦荟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具有抗辐射功效的多糖。
4.2 提取芦荟有效成分的提取,一般采用水提法或醇提法。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水提法可以把水溶性的成分与脂溶性的成分(如叶绿素)分开,从而简化了后处理,但得到的提取液很容易变质。
醇提法(常用甲醇和乙醇)对脂溶性成分的提取效果良好,而且提取液不易变质,但对其中的多糖等水溶性的有效成分的提取效果不佳。
采用不同浓度的醇溶液为提取剂,则可以有很好的提取效果。
文献资料表明甲醇的提取效果比乙醇为佳。
由于一般的化学方法测定的结果还不是非常准确,所以人们便开始寻求快速、简便且准确率较高的方法,色谱法便成为人们的第一选择。
5、芦荟开发与应用目前,芦荟作为一种常用且药用价值很高的药用植物,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治疗便秘、烧伤烫伤、对多种慢性疾病如肠胃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脏病、便秘、口腔炎等症,具有独特的疗效。
德国的科学研究还发现芦荟除了能愈合外在的伤口,还能治疗各种内部肠道的溃疡,同时促进消化功能和对营养的吸收,开发芦荟药物产品大有可为17。
随着人们对芦荟认识的不断深入,我国市场上也出现了大量的芦荟制品,如蜂胶芦荟、芦荟口服液、芦荟排毒胶囊等,使我国的芦荟产业得到了发展。
芦荟多样的化学成分带来了多样的药理作用,同时在皮肤美容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
例如,芦荟有防晒、美白作用,延缓皮肤衰老、保湿、调节水油平衡等美容作用,所以芦荟在各种类型的美容化妆品中应用极为广泛,国内外大多数化妆品都标明含有芦荟。
6 结论芦荟作为一种集药用、保健、食用、美容为一体的植物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目前,国外芦荟开发的机制已经比较完善,并已逐渐转向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芦荟制品,种植与产品加工都已形成一种新兴产业。
我国的芦荟产业起步比较晚,开发的芦荟产品大多属于初级产品,并且我国自己的芦荟产品品种少,数量不足。
但我国幅员辽阔,南方大部分地区均有适宜芦荟生长的天然条件。
随着芦荟宣传力度及对芦荟研究和开发的重视程度的加深,当种植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中华芦荟也必将在医药、化妆品、食品及美容保健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深加工制品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可观的。
参考文献:1 程望兴等.芦荟的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药学系20013:71~72.2王莲等.植物芦荟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应用的研究进展J.天津市医药科学研究所20092:63~64.3 付小兰等.芦荟化学成分的发展J.江西九江学院2008,10:99~100.4 侯冬岩等.芦荟的研究进展J.辽宁鞍山师范学院20029:54~55.5 高文远等.芦荟叶片过氧化物酶与可溶性蛋白质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 19972211: 653~654.6 方仲根等.芦荟的活性成分与疗效作用J.热带农业科学,19991:59~62.7 段辉国等.芦荟的化学成分及其功效J.四川内江学院,2004,19(6):66~678 郑敏霞等.芦荟的药用研究进展J.浙江中药医药大学学报 2006 530 :312~314.9 谢光麟.芦荟中蒽醌衍生物的分离及其抗肿瘤活性的检验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8,276:571~573.10 田兵.芦荟抗菌作用与蒽醌化合物的关系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11:1034.11 彭银仙等.芦荟多糖研究J.中华神经精神医学杂志2004,53:207~208.12 万金志等.芦荟抗糖尿病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041412:1406.13 郭冷秋等.芦荟防治糖尿病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报,2005335:37~38.14 李洋等.芦荟药用的最新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5,25:28~29.15 陈国和等.芦荟的化学成分及其分离和分析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2142:134~136.16 包国荣等.芦荟甙的含量测定比较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1997,175:338~339.17 邹平等.芦荟的保健功效及产业开发前景J.湖南农业科学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