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浅层地下水pH值的分布及成因浅析
- 格式:pdf
- 大小:690.10 KB
- 文档页数:6
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水污染问题的状况与改善措施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地区也面临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本文将对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水污染问题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措施。
一、水污染问题的现状1. 工业废水排放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拥有大量工业企业,庞大的产业体系带来了大量的工业废水排放。
一些企业由于技术设备和管理水平的不足,对废水的处理不尽完善,导致废水中的污染物无法有效去除,最终进入水体,造成水污染。
2. 农业面源污染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农业活动带来的面源污染也是该地区水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农业废弃物的不合理处理等问题,导致水体中农药残留超标、氮磷含量过高,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3. 城市污水处理不彻底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排放量也显著增加。
然而,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并不完善,处理能力滞后于污水排放量的增加,导致有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进水体,给水环境质量带来巨大压力。
二、水污染问题的改善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水污染防治法规,加强环境监管力度,严格审批机制和责任追究,构建科学合理的水污染防治体系。
同时,还需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通过加大处罚力度来提高企业和个人对水污染的意识,从而推动水环境的改善。
2. 加强污水处理能力建设加大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处理效率和处理水平,确保城市污水得到循环利用或者安全排放。
同时,对农村地区也要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力度,推广集中式和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提高农村污水处理的覆盖率和处理效果。
3. 推动工业企业升级鼓励和引导工业企业提升技术水平,优化生产工艺,减少废水的产生和排放。
同时,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确保符合相关排放标准,推动企业向清洁生产转型,减少对水环境的二次污染。
4.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增加对公众、企业和农民的环境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大众对水污染的认识和了解,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环保观念,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水环境保护的氛围。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中卤族元素质量浓度背景特征及成因分析张英;王金翠;张玉玺;孙继朝【摘要】利用珠江三角洲地区1:25万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项目所取得的水质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在判断元素质量浓度分布类型的基础上,计算该地区卤族元素质量浓度的背景集中特征值和背景值范围,并对背景值统计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浅层地下水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多呈偏态分布;地下水中卤族元素的分布主要受岩土性质、地下水径流条件、氧化还原环境的影响,另外,Cl、Br 的背景质量浓度受海水入侵作用的影响明显,F的高背景质量浓度与温泉出露密切相关。
对地下水中卤族元素质量浓度背景值的研究将为地方病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The natural background levels and ranges of the contents of halogen element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were calculated and the statistical features and regularity of distribution were analyzed using regional groundwater data at a scale of 1 : 250 000 and the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 based on judgment of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the contents of halogen ele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hallow groundwater, influenced by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exhibited skewed distribu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halogen elements was mainly affected by rock properties, groundwater runoff conditions, and redox conditions. In addition, the background levels of Cl and Br contents were closely related with seawater intrusion while the high value of F was controlled by the occurrence of thermal springs. Study of natural background levels ofthe contents of halogen elements would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endemic diseases.【期刊名称】《水资源保护》【年(卷),期】2013(000)006【总页数】5页(P13-17)【关键词】地下水;卤族元素;质量浓度;环境背景值;珠江三角洲【作者】张英;王金翠;张玉玺;孙继朝【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050061;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050061;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050061;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05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0.1卤族元素(F、Cl、Br、I)是人体必需或有益的元素,它们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1]。
广州市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分析作者:孔思宇荆继红许广明张燕君蔡霖许志鹏来源:《农业与技术》2019年第20期摘要:根据采集的水样分析,初步研究了广州市浅层地下水的化学类型分布特征和硝酸盐异常分布,探讨其成因规律。
根据舒卡列夫分类,确定了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的主要阴离子组分,研究后发现研究区域上显示出明显的水化学分带性,广州市的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由重碳酸型向氯化物型水演变。
通过改进舒卡列夫分类,将硝酸盐考虑其中,重新排列主要阴离子毫克当量百分比,数据表明研究区出现了高含量的硝酸型水,主要集中在人类活动强烈的地区,因此判定由于人类活动较为密集且地下水循环较弱而导致硝酸盐浓度升高。
关键词:地下水化学特征;广州市;地下水;硝酸盐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1030008广州市不仅是珠江三角洲的政治中心,同时也是整个地区的经济中心。
随着广州市多年的经济发展,人口逐渐增多,工业产业类型多样且复杂,土地利用类型更是丰富,对地下水化学特征有显著影响,再加上研究区近几十年来自然条件也发生了改变,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共同驱动对本次研究区水化学时空分布规律产生作用,因此通过采样调查并且结合多种因素,简要分析广州市近几年来的水化学特征十分必要。
1 研究区概况广州市地处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缘,濒临南海,城市中心位于N23°06′32″,E113°15′53″,面积约7436km2,辖9区2县级市,即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花都区、番禺区、南沙区和从化市、增城市。
据2016年统计,常住人口达1404.35万人。
广州市是一座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如今也是人口密度高,工业发达,高楼林立的珠江三角洲重要工业城市,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
研究区的经济由汽车制造业、电子产品制造业和石油化工制造业3大产业为支撑。
广州市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约为20~22℃,是我国年平均温差最小的城市之一。
水体PH值偏高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水体PH值偏高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一、pH值偏高原因分析1、近几年,随着水库上游河段及水库周边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养殖业的发展,污染物直接通过入库河流进入水库,造成水库水体变差。
虽然通过养殖业整治,但多年来的有机质滞留水库,超出水库环境容量,从而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2、库区上游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工矿企业生产废水、农作物化肥污染对水库水质造成一定影响。
3、随着水库水体中营养盐含量明显增加,给水生生物(主要是藻类)大量繁殖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水中的浮游植物丰富,则白天光合作用强,消耗二氧化碳促进水体PH 升高。
二、治理措施1、在地表水监测过程中,把与PH值升高相关联的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透明度作为常规监测项目。
2、根据水库水质变化程度,科学地调整养殖投放比例。
增加投放滤食性鱼类,消化吸收水体中的藻类、有机物残屑、浮游生物,使水生物对水体富营养化物质的吸收、转化、净化作用充分发挥,进一步改善水质,达到生态平衡。
3、抓好库面环境整治,及时打捞库面漂浮物。
通过对库面垃圾及时清运,减少对水体污染。
4、加强库区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管理。
建议当地政府在库区人口相对密集的村庄建设生活污水收集管网。
其次,加强库区生活垃圾管理,防止库区村民及旅游景点游人向入库河道内倾倒生活垃圾和其他腐烂物质。
5、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建议加强库区农田管理,合理规划农业用地;根据土壤肥力检测结果,合理使用化肥的技术,优化水肥结构,施行节水灌溉,以减少面源营养的流失。
通过对水库水体PH值偏高原因分析,我们总结主要是外源污染物大量汇积滞留水库,致使水库水体富营养化.。
珠江三角洲城市地下水位下降原因分析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群之一,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地。
然而,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普遍出现了地下水位下降的问题。
这一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将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
首先,城市化进程加速是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人口增长迅速,城市建设面积不断扩大,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来满足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需求。
然而,这种大规模的水资源开采导致了地下水位下降。
由于城市人口密度大,用水量大,短时间内地下水无法得到有效补充,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其次,工业活动也是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的重要原因。
珠江三角洲地区拥有许多制造业和工业园区,这些工厂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来运营。
然而,许多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往往采取降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甚至违法排污的方式。
大量的水资源被浪费和污染,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另外,气候变化也对地下水位下降起到了推动作用。
随着气候变暖,珠江三角洲地区降雨量减少,蒸发速度加快,导致地表水的减少。
这进一步增加了地下水的开采量,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此外,不合理的农业灌溉也对地下水位下降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农业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产业,大量的农田需要灌溉水。
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农业灌溉管理和技术支持,许多农民不合理地使用了大量的地下水用于农田灌溉。
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了地下水位的下降。
综上所述,珠江三角洲城市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主要包括城市化进程加速、工业活动、气候变化和不合理的农业灌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和社会应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科学的水资源利用制度和政策,引导公众合理使用水资源。
其次,加大投资力度,推进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回收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此外,加强科学研究,开展地下水资源勘探和补给工作,并提高农业灌溉的科学化水平。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才能有效解决珠江三角洲城市地下水位下降的问题,保障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珠江河口水体的PH的碱度
彭云辉;陈浩如
【期刊名称】《热带海洋》
【年(卷),期】1991(010)004
【摘要】本文根据1987年2月至1988年2月的调查资料,讨论了珠江河口水体pH、碱度和比碱度的变化规律及它们与盐度的关系。
结果表明,从虎门外至桂山岛的珠江口主水道上,pH随盐度增加而增加。
pH与盐度的相关性最好,均在99.9%的置信水平上显著;pH与碱度的相关性次之。
珠江河口水的碱度是保守的;在从虎门外至桂山岛的珠江口主水道上,比碱度与氯度是密切的负相关。
【总页数】7页(P49-55)
【作者】彭云辉;陈浩如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734.4
【相关文献】
1.珠江河口区某景观水体轮虫群落演替及水质评价 [J], 李典宝;程冰冰
2.珠江河口水体有机磷农药的含量与季节变化 [J], 周慜;石雷;李取生;杨璇
3.福建九龙江口水体的pH、碱度与盐度、相对电导率的关系及pH计算值 [J], 顾德宇
4.珠江河口水域PH和碱度的凋查 [J], 彭云辉;易志伟
5.岸线变化和海平面抬升对珠江河口水体交换的影响 [J], 蒋文治;季小梅;张蔚;徐龑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珠江三角洲地区水环境污染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探讨作者:狄效斌孙继朝荆继红黄冠星陈玺来源:《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8年第04期收稿日期:2008-04-25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1212010534807)作者简介:狄效斌(1968-),男,山西应县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从事地下水污染及水环境评价。
摘要:珠江三角洲地区水环境污染特点表现为:污染物排放量大、类型杂且集中,潜在复合污染出现,跨界污染突出,城市污染依然严重,并呈现出从城市向农村蔓延的区域性污染趋势,加上近几年咸潮入侵加剧,使区域水质型缺水的局面更趋紧张。
造成这种污染局面的因素:一方面受控于区域内特殊的河网分布格局,水体径流特征、水资源分配的地区性差异以及海潮入侵等自然因素;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工业布局和城市规划不尽合理,环境基础设施滞后,环境意识淡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等人为因素所致。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地区;水环境;污染特点;因素中图分类号:X5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683(2008)04-0060-03Features and Factors of Water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in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DI Xiao-bin,SUN Ji-chao,JING Ji-hong,HUANG Guan-xing,CHEN Xi(The Institute of Hydrogeology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CAGS.,Shijiazhuang050061,China)Abstract: In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water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featured big amount and mixed types and centralization of pollutant discharge with latent combined pollutants,striding boundary pollution,severe municipal pollution,the trend of regional pollution being extended from cities to rural area,infall of salty tide in recent years.As a result,the unwatered complexion was hastened due to bad water quality.The factors of water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were analyzed as the natural factors including especial hydrographic net distributed pattern,water body runoff characteristic,water resource distributive regional difference,infall of ocean tide,and so forth; theartificial factors as inconsequen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and distribution of industry and cities planning,lagging environmental infrastructure,indifferency of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dissonan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Key words: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water environment; features of contamination; factors.1 引言珠江三角洲地区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之一,也是广东省经济发展的龙头和主体,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收入均居全国前列。
PH酸度计浅析影响水的pH值的因素PH酸度计浅析影响水的pH值的因素有许多因素会影响水中的pH值,无论是天然的还是人造的。
大多数自然变化是由于与周围岩石(尤其是碳酸盐形式)和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而发生的。
pH值也会随降水(尤其是酸雨)和废水或采矿废水的排放而波动13。
此外,CO2浓度会影响pH值。
二氧化碳是水中酸的常见原因。
由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对CO2水平的影响,它们均会导致pH波动。
这些变化的极端程度取决于水的碱度,但通常会有明显的昼夜(每天)变化?。
在呼吸和分解率很高的水域中,这种影响更容易测量。
二氧化碳以溶解状态(如氧气)存在于水中,但它也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 + H2O <=> H2CO3 然后,H2CO3会失去一个或两个氢离子:H2CO3 <=> HCO3 – + H +…。
HCO3 – <=> CO3 2- + H + 释放的氢离子使水的pH降低。
但是,该方程式可以根据当前的pH值在两个方向上运行,并作为其自身的缓冲系统。
在较高的pH值下,该碳酸氢盐系统将向左移动,而CO3 2-将吸收自由的氢离子。
由于H2CO3的溶解常数低(亨利定律),该反应通常很少。
但是,随着**范围内CO2含量的增加,溶解的CO2量也增加,该方程式将从左向右执行。
这会增加H2CO3,从而降低pH。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在海洋pH研究中变得越来越明显。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会降低沉淀的pH值。
上面的等式也解释了为什么雨水的pH值约为5.65 -1。
当雨滴从空中掉落时,它们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分子相互作用。
这会在雨滴中产生H2CO3,使雨水的pH值降低??。
pH值为5.65,尽管是酸性的,却不认为是酸雨。
假定标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为0.0355%-1,则自然,无污染的雨或雪的pH值预计将接近5.6。
珠江三角洲地区酸性地下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程新伟;孙继朝【摘要】珠江三角洲地区酸性地下水(pH<6.5)分布范围占全区面积的3/4,区域地下水酸化较普遍,已成为最大的区域地下水环境和生态问题之一.本研究通过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pH值及地下水常规无机成分,对地下水酸化的空间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pH<6.5的偏酸性地下水主要分布于东、北、西的低山、丘陵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果林用地及农田用地,主要含水介质类型为基岩裂隙水,同时分布有松散岩类孔隙水、还有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pH≥6.5的地下水主要集中在三角洲中心平原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城市用地,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孔隙水.【期刊名称】《地下水》【年(卷),期】2017(039)005【总页数】4页(P25-27,87)【关键词】珠江三角洲;酸性地下水;影响因素;酸雨【作者】程新伟;孙继朝【作者单位】河北圣洁环境生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51;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05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1.135地下水酸化是指在天然条件下经过长期的水环境演化形成的[1],或者受外环境干扰影响,促使地下水pH值趋于降低,导致地下水偏酸性(pH<6.5[2])的过程。
2002年,日本原野地球科学中心森弘和浅等[3]对第四纪火山区附近的酸性地下水分布范围进行了研究发现,pH<4.8的酸性地下水主要发生在当前火山岩区以及分布从几公里至20km的第四纪火山,而且地下水pH值随着与火山距离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
Lang等[4]研究发现,北欧一些国家地下水的pH值偏低是由于雨水呈偏酸性,雨水入渗补给地下水后导致pH的降低;Preda等[5-6]则发现沉积物中FeS2被氧化生成酸,使地下水的酸度增加、pH降低。
沈照理等[7],文冬光等[8]研究发现:地下水酸化是由于碳酸、硼酸、硅酸及其他弱酸引起的。
珠江三角洲地区浅层地下水天然防污性能评价方法探讨黄冠星,孙继朝,荆继红,刘景涛,陈 玺(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石家庄 050061)摘要: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可为地下水资源规划和保护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本文在回顾以往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浅层地下水天然防污性能评价模型的初步设想——DRTALGC模型,该模型包括地下水埋深、包气带评分介质、包气带评分介质厚度、含水层介质、距河距离、地形坡度以及盖层等7个影响因子。
关键词:浅层地下水;天然防污性能;DRTALGC模型;包气带;影响因子中图分类号:X523 文献标识码:AAbstract: Groundwater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can supply important scientific basis for groundwater resource planning and protection.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retrospect anciently groundwater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methods, according to hydrogeology conditions of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referring to DRASTIC and DRTA models, the shallow groundwater intrinsic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model in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DRTALGC model is put forward. It involves seven impact factors: depth to the watertable, rating media of vadose zone, thickness of rating media in vadose zone, aquifer material, level distance from site to river, gradient of landform and caprock.Key words: shallow groundwater; intrinsic vulnerability; DRTALGC model; vadose zone; impact factor0引言水环境污染问题是目前社会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随着工业化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三废”不合理排放等问题的不断加剧,导致地下水污染日趋严重。
生态环境2007,16(6):1620—1626EcologyandEnvironmenthttp://www.jeesci.comE—mail:editor@jeesci.com珠江三角洲小流域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赵新锋L2,陈建耀”,唐常源2,曾松青1,鲁垠涛21.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广州510275;2.日本千叶大学园艺学部,松户市271.8510千叶县.Et本摘要:珠江三角洲地下水环境Et益恶化,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以珠海市具有典型特征的闭合小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分旱、雨两季采集地下水分析主要离子及D、培O同位素,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地下水水化学的时空变异特征与演变规律。
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及附近地表水体渗透补给,以蒸发及地下水径流排泄,季节变化对区域内水化学空间变异性影响较小。
沿地下水流方向(补给区一径流区.排泄区),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从Ca-Na(Mg)-HC03型向Na—CI和Na—K.HC03一CO,型演化,风化.溶滤、离子交换、海陆交互作用是控制当地地下水质演变的主要水文化学过程。
关键词:地下水;水化学;时空变异;演化规律;珠海中图分类号:X1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175(2007)06—1620—07水量短缺与水环境污染不仅是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是我国南方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问题。
尤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季节性与水质型缺水也日益明显。
长期以来该地区内生产、生活用水水源主要为地表水,但近年来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生产与生活用水急剧增加,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合理解决珠江三角洲地区不断出现的含水层及地表水土污染问题,有效地管理地下水资源,系统开展地下水循环机理研究势在必行。
已有的研究瞄j,4j】表明,交通、污水灌溉、工业污染、垃圾和城市污泥是造成珠江三角洲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